《哲学与生活》专题三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_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②必须遵循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把握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总趋势, 又要正视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
③必须遵循矛盾分析的方法论原则,统筹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 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
辩证否定实质是“扬
否定与肯 定的关系
弃”,是既“克服”又 “保留”,否定中包含 着肯定,肯定中包含着
否定。
否定同发 展和联系 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 的关系 的环节
要么肯定一切, 要么否定一切
是发展的中断 和停止
(本单元综合探究)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分歧之一 分歧之二 分歧之三 根本分歧
根本观点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
要方面辩证关系
识方法。
(第三次文综)材料二 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国 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适度调整:在通胀 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的货币政策 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出于“保增长”的需要,考虑到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 GDP的比例依然可控,因此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保持不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
片面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
《哲学与生活》专题三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2011· 北京文综)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 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 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 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观规律的制约 中
解析
)A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
(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C.②④ D.③④
动 力
实质
表现
矛盾主次方面
坚持两点 论与重点 论的统一
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前进性和曲折性 量变和质变 辩证否定观 对生产力
发 展
趋势 状态
发展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形而上学否定观
坚 持 辩 证 法 , 反 对 形 而 上 学
树立 创新 意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 证法的要求(理论)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对生产关系、社会制度 对思维方式和文化
答案
D
(2011· 江苏)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 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 圆变成了椭圆; 再变, 过了一个关键点, 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 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所包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普遍性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印刷)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No.4
48 45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B.系统与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某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就告诉我们 A.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的联系 B.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
C.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5.右侧漫画《各有标准》启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C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D .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观念
6.下面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有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唇亡齿寒 ③邯郸学步 ④吐故纳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后来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神话。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②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④任何理论都有局限性,都是不正确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 “行百里者半九十”启示我们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
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
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观) PPT教学课件 人教课标版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生活与哲学》网络构建
一 切
世界的物质性
从
实 际
辩证关系
出
唯 物 论
发 意识的能动性
实践决定认识
在 实
认
识
真理三性
论
践 中 追 求
认识三性
真 理
马克思主义
树
联系观
哲学
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
价值观 的导向
立
创 新
发展观
辩
意
证
唯
群众史观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A 空前的危机。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事物运动规律是客观的
D.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学案答案】
15.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答案(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
高中政治必修3哲学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
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
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
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4部分 第3单元 第10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4
(2)方法论要求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①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 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 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8
1.“空杯心态”就是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清空自己的杯
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从哲学角度看,保持空杯心态告诉我们
()
A.自我发展要不断扬弃
B.自我发展由心态决定
C.环境决定着个人发展
D.告别过往才能够发展
解析:选 A。从哲学角度看,保持空杯心态,就是要坚持辩证否定观,自我发展要不断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3
■知识拓展 辩证的否定与事物的性质的关系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 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其他事物转化的方面。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肯定方面 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 方面,并战胜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 物变成了新事物。
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Ⅰ、作用:使人聪明,给人智慧。
Ⅱ、意义:a、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b、指引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Ⅲ、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引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Ⅳ、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2)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2、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1)其他科学:
①、内容:a、自然科学知识b、社会科学知识c、思维科学知识
②、特点:哲学对某一具体领域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与最普遍的规律。
5.马克思主义哲学
A、产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欧洲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2)自然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等。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B、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生活与哲学》知识专题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识
2020/11/6
《生活与哲学》知识专题三思想方法 与创新意识
2.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
有着联系。
(事物之间)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
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整个世界)
《生活与哲学》知识专题三思想方法 与创新意识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 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
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 主义的活的灵魂。
(3)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每一矛盾的 两个方面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 导作用的一方。
《生活与哲学》知识专题三思想方法 与创新意识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 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 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
方法论 要求
典型 例证
整体是全局、 树立全局观念,
主导、统率 立足整体,统筹
全局
全国一盘棋;做 事要通盘考虑;
《生活与哲学》思维导图(人教版)
《生活与哲学》-【口袋书】2022年高考政治思维导图
全册
《生活与哲学》-【口袋书】2022年高考政治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一般概论
第一至三课哲学基本思想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构建网络]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构建网络]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观)PPT课件解析 人教课标版
•
同学乙说:“近年来,国家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创造条件让‘民众说话’,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
(1)结合同学甲的观点,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
•
(2)结合同学乙的观点,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国家让“民众说话”的理由。
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看 法。
⑴坚持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⑵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要求坚持用一分为 二的矛盾分析法,全面地看问题。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有 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概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全面的分 析、批判地继承。
•
[对点训练]
Baidu Nhomakorabea
•
“十三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高三(6)班同学以“十三五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
同学甲说:“‘十三五’规划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要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落实这一要求对我们共创幸福美好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准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准确地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有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有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准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案共3篇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案共3篇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案1
教学目标:
1. 学生理解思想方法的概念和作用,了解多个思想方法的具体内容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认识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掌握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思想方法的概念和多个思想方法的应用场景;
2. 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养成应用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2. 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通过下面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问题1:学数学的时候,你会怎样解题?
问题2:你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怎样解决?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只有掌握多种
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理解思想方法的概念
1. 引导学生分析思想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2. 通过具体例子,解释不同的思想方法和应用场景。
三、探究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创新
意识的实际意义。
四、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1. 对于抢答效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而不是追求正确答案。
2. 对于多解性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多种解决方法,拓展学生
思维。
3. 对于“如何提问”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问题提出的技巧,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方法。
五、小结和课堂练习
1. 小结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课堂练习:通过演示、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的应用。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1课时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单元设计
从知识目标来看,本单元是在上一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世界是怎样的,世界以怎样的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这些问题依然没有跳出“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如果说第二单元是从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关系的角度,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那么,本单元则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用思想方法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世界是怎么样的”壮丽画面。这一内容从学科逻辑的角度来说,属于辩证法的范围。因此,本单元也可以看作是第二单元的续篇。
从能力目标来看,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否定观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看,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自觉用唯物辩证的基本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自觉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之,本单元在全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上承第二单元“我们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下启“如何认识社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全书的终结和归宿,为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进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方法论准备。
附: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返回
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
发展的 普遍性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辩 证
方
发展的实质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
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法
法
的 发 展 观
论 要
发展的
前途是光明的
要求
既要对未来充 满信心,又要
求
途径 道路是曲折的
勇敢地接受挫
折与考验
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
同一事物中…
要求
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含义 地位 意义
心
表
现
主要矛盾
矛盾发展的 不平衡性
次要矛盾
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 要求 与重点论的
主要方面
统一,反
用对立 统一的 观点看 问题
次要方面
对…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普遍性原理 矛盾特殊性原理
1、创造条件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 2、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原理内容
要求
联系的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 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
的有机整体
观点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 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是 切忌主观随意性;发挥主观能动
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 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
无能为力
[易错警示] 1.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2.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3.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
(×)(总趋势是前进的)
4.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 发展。(×)(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向上的质变)
发展的 状态
量变
必 要 准 备
必 然 结 果
要 求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 变;
质变
反对两种倾向:拔苗助
长或优柔寡断
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主干整合 1.发展的普遍性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 中,发展具有普遍性。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 静止地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 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1、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看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关系原理 主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矛盾主次要方面关系 原理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 次方面关系原理
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统筹兼顾
看问题分清主流与支流
唯 物 辩 证 法
树立 创新 意识
普遍性
联 客观性 系 多样性
条件性
构
内
成
容
实质和核心 矛 盾
运
动
动
趋力
势
整体与部分 系统与要素
联系的观点
孤立的观点
基本属性
同一性 斗争性
对立统一
矛
普遍性
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盾
分
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析
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法
表现 矛盾发展 的不平衡
主次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分歧之一
唯物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
形而上学
孤立的观点
分歧之二 发展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分歧之三 根本分歧
全面的观点 片面的观点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承认矛盾, 主张用 否认矛盾, 孤立 根本观点 联系的、发展的、 地、静止地、
(2011·北京文综)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
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
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
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 )A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
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
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
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1.(2011·广东)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 14 种酶、1 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 32 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 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 是( ) 答案:D
分的关系 相互联系 部分的统一 重视局部 看
问
系统和要 素的关系
掌握系统 优化方法
着眼事物的整体性 遵循系统的有序性 注重系统优化趋向
题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主干整合
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
分功能之和。
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才能)
5.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
用。 (×)(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命题点一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1.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下午,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
生里氏 9.0 级地震。强震引发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受灾地区各行业的生产活动遭受沉重打击。受此影响,刚 刚出现复苏势头的日本经济短期内可能遭受重创。这说明
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
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六十年发展历程主要体
现了 A.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B)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解析 材料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观点,A、C、D
不符合题意。
返回
知识结构
Fra Baidu bibliotek
同一性 含义 方法论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片面地看问题
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主干整合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 解决矛盾。
特征
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
结构的优化趋向
[易错警示]
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
观的、无条件的。 (×)(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
改变。 (×)(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3.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
在着相互联系。 (×)(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
4.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 (×)(只有当部分以有序合
答案 D
(2011·江苏)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
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
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
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所包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 D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发展和上升,而不是简单的回归。故选 A。
(2011·山东基本能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
于累土”,这句话体现了朴素的量变质变观点。下列包含同样
哲学道理的成语是( )
A.集腋成裘
B.风起云涌
C.祸福相倚
D.千虑一失
答案:A
命题点四 事物发展的趋势
4.“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
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抗生素本来是治疗疾病的,但是随着人们不断滥用
抗生素,使得目前出现了“超级细菌”,这体现了事物的
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同时也说明客观规律制约着人
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①②符合题意。③抹杀了事物发展
的曲折性;④是对辩证否定观的曲解,辩证否定是事物的
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 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能起决定作用;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
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第一,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
系统优化方法: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 事物
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 第二,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重
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 视整体的功能;注意遵循系统内
坚持两点 论与重点 论的统一
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发 展
趋势 前进性和曲折性
状态 量变和质变
发展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 证法的要求(理论)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实践)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对生产力 对生产关系、社会制度 对思维方式和文化
矛
盾 的 观 点
(2011·新课标全国卷)我国每年生成的 8 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
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
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
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
唯 斗争性 关系 要求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是
物 辩 证 法 实
矛盾的 事事有矛盾 方法论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事物发 普遍性 时时有矛盾 要求 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展的源
统 辩 方法论要求 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证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泉和动 力
质 和 核
矛盾的 特殊性
不同事物…
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方法论
5.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结果)
命题点三 量变与质变 3.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有人倡议:生
活从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感恩抓起,文明从说话礼 仪抓起。与此倡议反映的哲理相似的有 答案 ( )
A
①奢糜之始,危亡之渐 ②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③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 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 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命题点二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拆迁换房也是对我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只要政府一碗水
端平,大家就没意见了,我们小局服从大局。”近日,家
坚 持 辩 证
法
,
片反
面对
的形
观而
点上
学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
普 客观性
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 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人可以根据 固有练习建
立新的联系 用
遍 联系的 联 多样性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 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 点条件为转移
联 系 的
系 整体和部 相互区别 坚持整体和 全局观念
观 点
新的具体联系
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
联系的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 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①相互区别:整体居
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
和服务于整体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
②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 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特别是关 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 B)
B.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C.部分居于主导地位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解析 强震发生后,受灾地区各行业的生产活动遭受沉重打
击,受此影响,刚刚出现复苏势头的日本经济短期内可能遭
受重创,这说明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B 正确。A 本身说
法错误;C 说法错误;D 与材料无关。
住镇江市京口区李家湾村的左先生高兴地在京口路市场化 运作地块拆迁协议书上签字。小局必须服从大局是因为
()
A.大局关系到整体,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小局就无所谓大局
C.小局和大局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要素和系统的
关系
D.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地位,部分从
属于整体
3.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任何事 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 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 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 (2)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 持适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