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合集下载

56个民族

56个民族

1.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2.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3.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4.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5. 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6. 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7.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8. 布依族贵州省。

9. 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10. 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11. 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12. 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13. 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14. 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15. 哈尼族云南省。

16. 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17. 傣族云南省。

18. 黎族海南省。

19. 僳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20. 佤族云南省。

21. 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22. 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23. 拉祜族云南省。

24. 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25. 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6. 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27. 景颇族云南省。

28. 柯尔克孜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29. 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30. 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1. 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32. 羌族四川省。

33. 布朗族云南省。

34. 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35. 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36. 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37. 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38. 阿昌族云南省。

39. 普米族云南省。

40. 塔吉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我国56个民族名称表及分布

我国56个民族名称表及分布

我国56个民族名称表及分布1.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2.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3.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4.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5.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6.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7.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8.布依族贵州省。

9.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10.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11.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12.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13.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14.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15.哈尼族云南省。

16.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17.傣族云南省。

18.黎族海南省。

19.僳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20.佤族云南省。

21.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22.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23.拉祜族云南省。

24.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25.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6.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27.景颇族云南省。

28.柯尔克孜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29.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30.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1.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32.羌族四川省。

33.布朗族云南省。

34.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35.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36.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37.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38.阿昌族云南省。

39.普米族云南省。

40.塔吉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1.怒族云南省。

42.乌孜别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5个少数民族名单

55个少数民族名单

55个少数民族名单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蒙古族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

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

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

夏装多布类。

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

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

红、绿绸缎做腰带。

阿巴嘎蒙古族服饰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

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

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

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

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

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回族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

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

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

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

回族妇女常戴盖头。

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

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

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

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

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

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

我国的56个民族

我国的56个民族
我国的56个民族
我国有哪56个民族?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 民族,除汉族外西南地区,主要分布有藏族、羌 族、侗族、彝族、白族、水族、傣族、 佤族、苗 族、怒族、门巴族、珞巴族、哈尼族、拉祜族、 纳西族、德昂族、布朗族、景颇族、普米族、阿 昌族、仡佬族、傈傈族、独龙族、布依族、基诺 族,25个民族;西北地区,主要分布有回族、土 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锡伯族、 俄罗斯族、维吾尔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塔 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14个民族; 东南、中南地区,主要分布有畲族、黎族、壮族、 瑶族、京族、高山族、仫佬族、毛南族、土家族, 9个民族;东北、内蒙地区,主要分布有满族、朝 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7个民
黎族
傈傈族
塔 塔 尔 族
土家族
京 族
瑶 族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哪些民族团结中国56个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白族、朝鲜族、侗族、哈尼族、哈萨克族、满族、土家族、瑶族;达斡尔族、东乡族、高山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纳西族、畲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仫佬族、羌族、水族、土族、佤族;阿昌族、布朗族、毛南族、普米族、撒拉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仡佬族;保安族、德昂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京族、怒族、乌孜别克族、裕固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基诺族、珞巴族、门巴族、鞑靼族、汉族。

民族一家亲一般来说,汉系民族(历史上几乎跟汉族是一个来源,只是民国或是49年后划出了汉族的民族,以及一直和汉族关系很亲近的民族)的民族服饰和汉族的服饰汉服很相近,汉服最大的特点是交领右衽(也就是领子在胸前交叠呈Y状),而那些民族的服饰大多是交领,只不过根据民族不同,有的是右衽,有的是左衽,其实也并不难理解,因为这些民族有些是从汉族分出去的,有些是和汉族亲厚并仰慕学习汉族文化来的,除交领右衽外,还有就是和汉族汉服的上衣下裳很相像的,也是两截穿衣。

游牧民族,或者说像满蒙藏一类的民族,则大多是一段式的,也就是所谓的“袍”,满族服饰算是比较特殊,从最早的满洲服饰来看,他们貌似没领子,有点像现在的圆领T恤的感觉-。

后来学着加了领子,就是现在的旗袍的那种立领。

而其他的民族像蒙族藏族之类的,也可以看到和汉服很相近的交领右衽,曾经看到过藏袍展和蒙袍展,早期的藏袍蒙袍都是交领右衽的,除去细节和纹样什么的,乍一看和汉服很有相似之处,这也是早期民族关系都很好的见证吧。

后期的游牧民族的民族服饰都有了变化,从交领变成了满洲的那种立领,也就是现在看到的很多藏袍蒙袍的款式,但交领款式仍有遗留。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和满洲当年的剃发易服政策分不开的,当时的政策大家都知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人全部被逼脱下汉服改穿满服,而很多人不知道的却是,这政策其实不只是针对汉族,也针对其他满族以外的民族,所以交领变成了立领,其实也不足为奇。

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及拼音1 阿昌族ā chāng zú2 白族 bái zú3 保安族 bǎo ān zú4布朗族bù lǎng zú 5布依族bù yī zú 6朝鲜族cháo xiǎn zú7 达斡尔族 dá wîěr zú 8 傣族dǎi zú 9德昂族dãáng zú10东乡族dōng xiāng zú 11侗族dîng zú 12独龙族dú lïng zú13鄂伦春族â lún chūn zú 14俄罗斯族ã luï sī zú15 鄂温克族â wēn kâ zú 16 高山族 gāo shān zú17 仡佬族gē lǎo zú 18汉族hàn zú 19哈尼族 hā ní zú20 哈萨克族hā sā kâ zú 21 赫哲族 hâ zhã zú22回族huí zú 23基诺族jī nuî zú 24景颇族jǐng pō zú25京族jīng zú26柯尔克孜族kēěr kâ zī zú27拉祜族lā hù zú28珞巴族 luî bā zú 29僳僳族 lì sù zú 30黎族 lí zú31满族mǎn zú 32 毛南族máo nán zú 33门巴族mãn bā zú34蒙古族měng gǔ zú 35苗族miáo zú 36仫佬族 mù lǎo zú37纳西族nà xī zú 38 怒族 nǔ zú 39 普米族 pǔ mǐ zú40 羌族qiáng zú 41撒拉族 sā lā zú42畲族 shē zú43 水族 shuǐ zú 44塔吉克族tǎ jí kâ zú 45塔塔尔族tǎ tǎěr zú46土家族tǔ jiā zú 47土族 tǔ zú 48 佤族 wǎ zǘ49维吾尔族wãi wǔěr zú 50乌孜别克族wū zī biã kâ zú51锡伯族xī bï zú 52 瑶族 yáo zú 53 彝族 yí zú54 裕固族yù ɡù zú 55藏族 zàng zú 56壮族zhuàng zú。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及排序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及排序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及排序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及排序
1/汉族;2/蒙古族;3/回族;4/藏族;5/维吾尔族;
6/苗族;7/彝族;8/壮族;9/布衣族;10/朝鲜族;
11/满族;12/侗族;13/瑶族;14/白族;15/土家族;
16/哈尼族;17/哈萨克族;18/傣族;19/黎族;20/傈傈族;21/佤族;22/畲族;23/高山族;24/拉枯族;25/水族;26/东乡族;27/纳西族;28/景颇族;29/柯尔克孜族;30/土族;
31/达斡尔族;32/仫佬族;33/羌族;34/布朗族;35/撒拉族;
36/毛南族;37/仡佬族;38/锡伯族;39/阿昌族;40/普米族;
41/塔吉克族;42/怒族;43/乌兹别克族;44/俄罗斯族;45/鄂温克族;
46/德昂族;47/保安族;48/裕固族;49/京族;50/塔塔尔族;
51/独龙族;52/鄂伦春族;53/赫哲族;54/门巴族;55/珞巴族;
56/基诺族。

中国民族知识点总结

中国民族知识点总结

中国民族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主要民族1. 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占中国总人口的约92%。

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原地区,是中国的主体民族。

2. 壮族:壮族是中国第六大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3. 满族:满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曾经建立了清朝,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4. 布依族: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

5. 苗族: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等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6. 纳西族:纳西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以种植茶叶为主要生活方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

7.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以牧畜为主要生活方式。

8.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

9. 韩族:韩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是中国的最北部民族之一。

10. 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

11. 布朗族:布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12. 土家族: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等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13. 瑶族: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等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14. 黎族:黎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地区,以渔业为主要生活方式。

15. 朝鲜族: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16. 傣族:傣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

以上是中国的一些主要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服饰、建筑、饮食、节日等方面的特色。

二、中国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中国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文字,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56个民族中国的写法

56个民族中国的写法

中国的56个民族分别是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家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和独龙族。

其中,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语言文字,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

56个民族分别是什么族

56个民族分别是什么族

56个民族分别是什么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白族、朝鲜族、侗族、哈尼族、哈萨克族、满族、土家族、瑶族;达斡尔族、东乡族、高山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纳西族、畲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仫佬族、羌族、水族、土族、佤族;阿昌族、布朗族、毛南族、普米族、撒拉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仡佬族;保安族、德昂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京族、怒族、乌孜别克族、裕固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基诺族、珞巴族、门巴族、塔塔尔族、汉族。

扩展资料: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年。

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这一阶段首先认定了(包括历来公认的)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羌、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38个少数民族。

二、第二阶段:从1954年至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

在第一阶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民族识别工作引向深入。

本阶段,对上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所剩族体名称(183个)进行逐一研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

即土家、畲、达斡尔、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名为德昂)、独龙、京、毛难(后改名为毛南)、门巴;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53个少数民族中。

三、第三阶段:从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这一阶段中,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

至此,使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加到56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截至2014年底,本市少数民族实有人口总数为42.17万人,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最多的是回族,有11.41万人。

上海是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地区。

在其7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移民,以其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和汉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上海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共同发展了上海日益发达的经济,共同缔造了上海--这颗镶嵌在祖国版图上的东方明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使少数民族充分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许多原先隐瞒民族成分的少数民族人土消除了顾虑,恢复了本来的民族成分;上海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从各地大量引进各类人才,其中包括了许多少数民族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来上海经商、求学以及婚嫁来沪的少数民族人数日益增多。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政治权利、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诸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落实。

上海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少数民族在传统经营的清真饮食店、手工艺工场等基础上,先后创办了上海穆斯林开发公司、上海民族旅行社、上海明珠大饭店等经济实体;同时,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少数民族优秀企业家。

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也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

回民中学是上海唯-一所以招收回、藏、满、蒙古等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寄宿制完全中学。

共康、七宝等、中学分别开设了西藏班和新疆班。

同时,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行政管理学校等自20世纪50年代起相继办起了民族班,培养了一批文艺、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少数民族人才。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逐年提高,人才荟萃,他们活跃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各个领域,为上海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海不仅成为全市少数民族同胞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且成为全国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

建国以来,先后有数百个少数民族参观团来沪参观学习,传经送宝;一些民族地区的艺术团体与个人,如中国藏族艺术团、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团、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傣族舞蹈家刀美兰、彝族舞蹈家杨丽萍、藏族舞蹈家卓玛等,相继来上海演出,促进了上海文化的繁荣。

1995年 1月在上海举行的"'95中国民族风--56个民族音乐舞蹈邀请展演",则是第一次在申城舞台上实现了56个民族同台演出的"合家欢",影响深远;而1995年下半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族故事大系》则是第一次将全国56个民族各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精华汇集于一编,对弘扬中国多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积极的作用。

700多年来,上海少数民族为上海的发展和振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浦东的开发与开放,把上海推到了改革的最前沿,它吸引着更多的国内外不同民族的移民来上海施展才华,上海的文化必然会变得更为繁荣、更为完善,更趋多元化,上海的各族人民正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建设起一个日新月异的新上海,为21世纪上海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