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综合实验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方案制定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方案制定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一个好的实验设计与方案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能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还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本文将从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材料与仪器以及安全措施等方面,介绍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方案制定。
一、实验目的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实验目的应该明确、具体,能够指导实验的进行和判断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例如,实验目的可以是研究某个物质的反应特性、确定某个物质的浓度或者研究某个化学过程的动力学等。
二、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它包括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参数设置等。
在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流程: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逻辑合理、严谨的实验流程。
可以根据反应的先后顺序、物质的特性等来确定实验的步骤顺序。
2.实验参数设置:合理设置实验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
参数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目的来确定,并且要考虑到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实验条件控制: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例如,保持反应容器的密封性、控制反应溶液的pH值等。
三、材料与仪器在实验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与仪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1.原材料的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原材料的纯度、稳定性和可获取性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试剂的配置:根据实验的需求,合理配置试剂的浓度和比例。
需要考虑到试剂的溶解性、稳定性等因素。
3.仪器设备的选择: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来完成实验。
需要考虑到仪器的精度、准确性和可用性等因素。
四、安全措施化学实验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因此在实验设计中,安全措施是不可忽视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安全措施: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化学实验时,应佩戴安全眼镜、实验手套、实验服等。
2.通风环境: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
3.废物处理:处理实验废物时,应遵守相应的规定和处理方法,确保环境的安全。
初中化学科综合实践课教案
初中化学科综合实践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科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和意义。
2.掌握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实验内容是分析镁的含量。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实验内容,解释实验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对实验有一
个初步了解。
2.实验操作:
步骤一: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包括烧杯、试管、滴管、取样器、硫酸、氢氧化钠等。
步骤二:称取一定量的镁粉,加入稀硫酸中反应生成氢气,观察反应过程。
步骤三: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镁离子,并记录所需的滴定滴数。
3.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滴定的滴数计算镁的含量,并与实验前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原因。
4.总结和探讨:
让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和体会,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加深对化学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
四、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心得等。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课堂
教学效果。
同时要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结论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合理 ,培养自己分析评价能力和实践能力。
2、依据实验要求和条件,设计物质制备、性质、检验等方面的实验,培养自己综合实验能力和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必须掌握的背景知识
1、离子的检验(H+,OH-,CO32-,NH4+等) 2、物质的检验(H2O,CO2,O2,CO,葡萄糖,淀粉等) 3、物质的提纯净化方法(除杂) 4、气体制备方法(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5、实验误差原因分析
碳酸钠和硫酸铵
酒精和白醋
方案一
取样,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
观察颜色
取样,溶解,再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取样,分别品尝味道
方案二
分别用磁铁吸引
取样,分别点燃,闻燃烧时产生的气味
取样,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容器口
取样,分别点燃
C
2.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盐酸根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改进后还有问题吗?
气体分析法二:
有人用右图装置测定CO2的质量(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你认为这个实验装置主要存在哪些缺陷? 这些存在缺陷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①产生的CO2气体中会带来H2O(气)
②空气中的CO2、H2O(气) 也会被碱石灰吸收
分析:
存在问题(缺陷)
对实验的影响
2、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酸碱滴定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滴定管和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实验;2. 熟悉酸碱滴定反应的特点及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3. 掌握实际应用中酸碱滴定分析的方法及技巧。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滴定管、烧杯、容量瓶等;2. 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水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实验器材,保持清洁;b. 使用滴定管精确地量取指定体积的试剂。
2. 确定滴定前找到试剂的适量取样点,并装入滴定瓶中。
3. 酸溶液的滴定:a. 用滴定瓶从底部滴加盐酸到溶液中,同时轻轻摇动容器,使试剂均匀混合;b. 滴加过程中,每滴1-2滴,摇动的幅度适度,注意加滴速度;c. 当滴定剂滴加到一定程度时,即滴定终点。
4. 确定滴定终点的判定:a. 通过颜色变化来判定滴定终点,使用酸碱指示剂;b. 一般滴定终点为溶液中颜色的明显改变。
5. 滴定计算:a. 根据滴定初始值和体积计算出滴定的一定的体积;b.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含量。
四、注意事项:1. 滴定过程中要保持试剂均匀混合,发现溶液不均匀时,应加以调节。
2. 滴定定量时要用干燥的试剂,并精确地读数。
3. 滴定终点的判定要准确,避免过滴和欠滴的情况。
教案二:制备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 学习氢氧化钠的制备方法;2. 了解氧化反应的特点;3. 掌握实际应用中氢氧化钠制备的方法及技巧。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量筒、容量瓶、玻璃棒等;2. 试剂:氧化铝、金属钠、水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实验器材,保持清洁;b. 准备容量瓶并标定,使其准确度为0.01mol/L。
2. 氧化铝的制备:a. 称取一定质量铝粉放入坩埚中,并在热板上加热燃烧一段时间,得到氧化铝;b. 冷却后,将氧化铝转移到密封瓶中。
3. 氢氧化钠的制备:a. 在准备好的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注入一定质量的氧化铝,摇晃溶解;b. 当溶液温度降低到室温时,过滤溶液,得到氢氧化钠溶液。
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整理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整理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金属与酸发生化学反应,掌握金属与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材料:锌、铜、铝、盐酸、硫酸、试管、试管夹、滴管、燃烧器、酒精灯等。
实验步骤:
1. 将锌片、铜块和铝箔分别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2. 分别向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和硫酸,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
3. 记录金属与酸发生化学反应时的现象;
4. 根据实验结果,归纳金属与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原理:金属与酸反应是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产生新的化合物和气体。
实验要点:注意安全操作,避免酸和金属接触皮肤和眼睛,小心操作火源。
实验内容和结果:
1. 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试管温度升高,试管外壁起雾;
2. 锌与硫酸反应:同上;
3. 铜与盐酸反应:不发生明显反应;
4. 铜与硫酸反应:生成气泡,试管温度稍微升高,试管外壁起雾;
5.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气泡较大,试管变热,试管外壁起雾;
6. 铝与硫酸反应:同上。
实验结论:锌、铝与盐酸、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盐类。
铜与盐酸、硫酸并不产生明显反应,可能是由于铜的活泼度较低,不能与酸反应。
注意事项:实验前需穿戴实验服,戴实验手套;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溅出酸液;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注意实验室卫生。
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教案
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教案
主题:化学实验中的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2. 学会观察并描述中和反应过程;
3. 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2.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3. 中和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
实验材料:
1. 直口烧杯;
2. 紫色菊蓝溶液;
3. 酚酞指示剂;
4. 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过程:
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将紫色菊蓝溶液和酚酞指示剂分别倒入两个小烧杯中。
2. 实验操作步骤:
(1)将一定量的硫酸溶液倒入直口烧杯中;
(2)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反应过程;
(3)在观察的过程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颜色发生改变。
3. 实验结论:
根据观察结果,酸碱中和反应中,硫酸与氢氧化钠达到中和状态时,颜色会发生变化,可以用酚酞指示剂观察中和反应的终点。
教学总结和评价: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同时,实验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进
一步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应用。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1.概念: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保护人身安全,保护仪器。
(3)可行性:实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满足要求。
(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
还应遵循完成实验所用时间较短,副反应少,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5)经济性: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和价格。
3.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6)实验注意事项;(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合理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汁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既完整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实验设计方案1一、实验原理(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某些化学试剂+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1.重点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难点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五、仪器、试剂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水浴锅,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
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
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实验过程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新课教学:(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水浴加热)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篇一】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内容与分析(一)内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
(二)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识别、药品取用规则、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方法。
指的是认识仪器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用规则;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方法,其核心是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实验室规则、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了解药品取用规则。
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训练,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做好规范操作的示范、分析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
二、目标及分析(一)目标:1、能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2、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3、学会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4、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分析:1、“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是指看到仪器图形能写出仪器名称,同时能说出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知道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就是能记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3、“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就是指习惯的形成及独立操作能力的形成,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独立进行物质的取用、药品的加热及仪器的洗涤等操作。
三、问题诊断分析学习本课题时,同学可能会出现两种态度:一是对实验基本操作无所谓——动手做,不如用脑记;二是有恐惧心理——不敢动手,怕危险。
以上两种态度均不利于学习,教学时要注意纠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讲到药品的取用时,为了给学生做好示范,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粉末固体取用”、“块状固体取用”和“液体取用”三个视频。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化学实验室简介→仪器识别→药品取用规则→托盘天平的使用→连接仪器装置→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给物质加热→仪器洗涤。
综合与设计性大学化学实验
综合与设计性实验讲义目录模块一实验一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综合性化学实验) (1)实验二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设计性化学实验) (5)实验三烟叶中烟碱的提取与定性分析测定(综合性化学实验) (6)实验四玉米须中黄酮和多糖的提取、鉴别与含量测定(设计性化学实验)··10 模块二实验五高锰酸钾法测定蛋壳中CaO的含量(设计性化学实验) (12)实验六维生素C药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综合性化学实验) (13)实验七葡萄糖酸锌的制备和分析(综合性化学实验) (15)模块三实验八1,2,4-三唑的制备(设计性化学实验) (18)实验九聚乙烯醛缩甲醛胶水的制备(综合性化学实验) (19)实验十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 (20)实验十一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设计性化学实验)。
22实验十二固体酒精的制备及燃烧热的测定(综合性化学实验) (24)说明:本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从三个模块(见附表)中选出四个实验题目,即从模块一、模块二中各择一个实验题目,从模块三中选择二个。
四个实验题目中设计性实验不得少于一个。
设计性实验要提供设计方案,列举可行的方案。
实验前要交给指导老师批阅。
例如:模块一中选择烟叶中烟碱的提取与定性分析测定(综合性化学实验),模块二中选择高锰酸钾法测定蛋壳中CaO的含量(设计性化学实验),模块三中选择聚乙烯醛缩甲醛胶水的制备(综合性化学实验),环保颜料氧化铁黄的制备定(综合性化学实验)模块一实验一茶叶中的咖啡因的提取及其红外光谱的测定A 茶叶中的咖啡因的提取一、实验目的(1)通过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学习固-液萃取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索氏提取器的原理及作用。
(3)掌握升华原理及操作。
二、实验原理茶叶中含有多种黄嘌呤衍生物的生物碱,其主要成分为含量约占1%~5%的咖啡因(Caffeine,又名咖啡碱),并含有少量茶碱和可可豆碱,以及11%~12%的丹宁酸(又称鞣酸),还有约0.6%的色素、纤维素和蛋白质等。
化学初中综合实验教案
化学初中综合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溶解度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并能够观察不同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烧杯、玻璃棒、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纯净水。
实验方法:
1. 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逐一加入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每次加入0.5g,并记录每次加入后的试管中的溶液状态。
2. 使用玻璃棒搅拌试管中的固体和水,观察反应过程。
实验步骤:
1. 取一个试管,添加0.5g硫酸镁。
2. 加入适量的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观察硫酸镁是否完全溶解,记录下来。
4.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加入硫酸钠和硫酸钾,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
1. 硫酸钠和硫酸镁能够完全溶解在水中,而硫酸钠的溶解度较低。
2. 通过观察三种实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学生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硫酸镁和硫酸钠具有较高的溶解度,而硫酸钾的溶解度相对较低。
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试管破裂。
2. 及时清理实验台面,避免混合试剂。
3. 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废液桶。
扩展实验:可以在溶解度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不同固体的溶解度实验,并让他们总结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制备氧气和氢气实验,掌握氧气和氢气的制备方法、性质和用途。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剂瓶、酸性钠氯酸、锌粉、煤气生成装置、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火柴等。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有实验器材和试剂,检查试验台面整洁,摆放好试管、试管夹和
试管架。
2. 制备氢气:取一些锌粉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底部稍微倾斜放置于试管架上,
注入适量的酸性钠氯酸溶液,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3. 收集氢气:用煤气生成装置收集生成的氢气,将试管的开口置于水中,收集氢气。
4. 制备氧气:取一些锌粉放入试管中,注入适量的酸性钠氯酸溶液,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5. 收集氧气:用煤气生成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将试管的开口置于水中,收集氧气。
6. 实验结束:观察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性质,记录实验结果,清理实验台面和器材。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操作要谨慎,避免酸性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中。
2. 注意锌粉和酸性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氢气,要注意收集氢气。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台面,将废弃物品分类处理。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氢气和氧气的制备方法,掌握了氢气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加深了对化学反应和气体性质的认识。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必画出.如需加热,在需加热的仪器下方,标以“ ”表示。
9 2021/6/1
(2)请写出在图上A、B、C……各玻璃容器中盛放物质的化学 式或名称。
(3)利用本题所提供的实验用品,如何判断得到的产品是碳酸 氢钠的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食盐的结晶
10 2021/6/1
A:CaCO3和6mol·L-1的盐酸 B:蒸馏水 C:冰水 D:被氯化钠饱和的浓氨水 E: 6mol·L-1硫酸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饱和)=NaHCO3 +NH4Cl 以上反应的总结果是放热反应。请设计一个实验,用最简单的实验装置模
拟实现这一过程,获得碳酸氢钠结晶。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有:6mol •L-1盐 酸、6mol •L-1硫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消石灰、石灰石、氯化铵、食盐、
蒸馏水和冰,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包括反应时容器中的物质),并在图中玻璃容器 旁自左至右分别用A、B、C……符号标明(见题后说明)。 说明:①本题装置示意图中仪器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表示。
敞口玻璃容器
有塞玻璃容器
玻璃漏斗
分液漏斗
玻璃导管
(但应标示在液面上或液面下)
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玻璃导管之间的连接胶管等,在示意图中不
2 2021/6/1
一、回顾已学习的知识规律
1、装置连接顺序 2、操作顺序一般包括: 仪器连接 查气密性 装药品 实验 3、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
(1)微热法
防倒吸防氧化措施
仪器拆卸等。
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中 用手握住烧瓶
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
松开手后导管末端又有一段水密性的简便方法: 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 从球形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 使漏斗中的水面高于容器中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综合实验
第十九单元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综合实验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所谓实验设计,是用多种装置和仪器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其类型较多,考查形式多样。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净化,常用仪器和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融会贯通,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一个化学实验,必须依据一定的实验原理,使用一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按一定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顺利完成。
据此,一道综合实验方案设计题,可以把它化解成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实验、小操作来解答。
由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步操作方法,又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关联确定操作的先后顺序。
(一)化学实验设计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来划分。
①启发性(或探索性)实验设计。
由于这类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配合其他化学知识的教授进行的,采取的又多是边讲边做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要注意效果明显、易操作、时间短、安全可靠。
②验证性实验设计。
由于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化学假说和理论,又多采取学生实验课或边讲边做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说服力要强。
③运用性实验设计。
这类实验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化学实验习题或实验问题。
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尽可能设计多种方案,并加以比较,进而进行优选。
从课内、课外的角度来分,运用性实验设计又包括课内的实验习题设计和课外的生产、生活小实验设计。
(2)根据化学实验的工具来划分。
①化学实验仪器、装置和药品的改进或替代。
②化学实验方法的改进。
这主要是由于中学化学课本中的一些实验因装置过于繁杂、操作不太简便、方法不太合适、可见度较低而影响化学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改进方案,重新设计。
设计实验方案的步骤化学
设计实验方案的步骤化学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可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设计实验方案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来完成,下面将介绍一下常用的步骤。
第一步是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在设计实验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只有明确了研究目的和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的有效性。
第二步是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第三步是确定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明确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流程。
这包括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设备、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操作顺序等。
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四步是进行实验条件和参数的确定。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实验的条件和参数。
例如,温度、压力、pH值等。
合理的实验条件和参数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第五步是制定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制定合适的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这包括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合理的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六步是进行实验的控制和监测。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对实验进行控制和监测。
这包括实验条件的控制和监测、实验过程的控制和监测等。
合理的实验的控制和监测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的步骤,一个完整的设计实验方案就可以得出来。
设计实验方案需要考虑到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条件和结果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空气
稀H2SO4
NaOH溶液
A C
纯碱
B 浓H2SO4
碱石灰
如何准确测量?实验步骤? ① 准确称取干燥试样mg,放入广口瓶c中… ②准确称量装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m1g。 ③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 生气体为止。 ④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将U型管卸下,准 确称量其质量m2。
空气
稀H2SO4
NaOH溶液 A C
纯碱 B 浓H2SO4 碱石灰
偏大 如果不用装臵A,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
偏大 如果不用装臵B,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_
…使广口瓶中的气体全部排出 通入空气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实验室中欲测量铝和锌合金的质量分数。现有下列 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800ml烧杯, 100ml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 HCl,水。装臵见下图 1、补充 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反应开始进行 ①将称量后的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好,放在800ml烧杯 底部,把短颈漏斗倒扣在样品上面。 思路:保证样品充分反应,使氢气顺利进入 量筒,尽量节约原料。 ②往烧杯中加水至没过短颈漏斗,在100ml量 筒中装满水,倒置于盛水的烧杯,使漏斗颈伸 入量筒中。 ③烧杯中水面到杯口至少留出100ml的空间。 ④将长颈漏斗或玻棒插入烧杯底部,通过它慢 慢加入浓盐酸至有气体产生
气 球
⑵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 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 溶有 SO2的品红 ,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 ______________ 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欲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CO2气体,但没有启 普发生器,只能从图所示的各种仪器中选出几种 必要的仪器,组装成能随关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A、C、D、E 则应选的仪器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化学实验设计方案题目(十篇)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化学实验设计方案题目(十篇)化学试验设计方案化学试验设计方案题目篇一二、试验目标:让学生经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构造,从而使学生对细胞到达必需的熟悉,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
制作临时装片的胜利,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样熬炼了学生的动手本领,也培育了学生的自我动脑思索的本领。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一)试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毛笔、滴管、擦镜纸;清水、碘酒溶液;西红柿、空心莲子草、洋葱;创可贴(切片时可能会有人受伤)(二)试验步骤:1、临时装片的制作⑴预备擦用擦镜纸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洁净改善:将干净的纱布改为擦镜纸,擦拭玻片时要留意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玻片的两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衬垫上干净的纱布后,夹在玻片两面,同时擦拭,以防将玻片损坏,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心滴1-2滴清水改善:在制片时至少滴2滴清水,这样加盖玻片时,盖玻片下的空间中水较充盈,气泡就少,细胞的活性也较好取用刀片在洋葱外表上划“井”字(大约0.5cm2),用镊子撕取外表皮问题:由于叶表皮皱缩、学生不娴熟等,导致撕下的表皮薄膜过厚,在显微镜视野中难以找到幻想的观看对象,致使试验效果较差。
改善:首先将洋葱鳞片叶切成宽1.0-1.5cm的纵向窄条,再用刀片将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划成小块(切忌划透),然后用镊子夹住宅划表皮的边缘,将其轻轻取下(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易与叶肉分别,操作简便)即可。
这一改善降低了试验操作难度,提高了制片质量。
放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⑵盖盖玻片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看的材料上⑶染色染:将玻片倾斜10度左右,从高的一侧滴入碘液,让其自我流入玻片。
问题:染色时书中要求是把1-2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
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亲身感受实验现象,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科学设计并安排化学实验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整体流程和详细描述两个方面介绍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为化学教学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整体流程1、确定实验目标和任务化学实验的目标和任务是需要提前确定的,它们包括实验的主题、所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实验要求的能力等。
通过确定实验目标和任务,可以明确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并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进行实验安排。
2、选择实验内容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是化学实验设计的重要环节,选定实验内容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教学内容的紧凑程度、教学环境的安全性、实验材料的可获得性等。
实验内容必须具有实验性、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以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实验现象,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
3、制定实验计划实验计划是化学实验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实验的时间安排、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操作方法的讲解、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等方面,而制定实验计划是为了达成实验目标,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
实验计划必须考虑到实验时间和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保证实验单位时间内可以做到充分而有效地实验。
4、准备实验材料实验材料的准备是化学实验的前提条件,实验材料的准备必须把材料准备充分和准确指导结合起来。
而对于化学教学实验,由于其实验条件、细节和要求较为特殊,因此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辅助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准备实验材料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实验操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实验操作过程中依法需要遵守的各种规章制度。
5、实验操作和掌握要求实验操作和掌握要求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重中之重,其准确的实验操作和掌握要求能够有效地保证实验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化学教学实验的实验效果。
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依照指导要求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6、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分析是化学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化学实验指导: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化学实验指导: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随着世界科技的快速发展,化学这门学科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教育部制定了“实验教学必修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机会,使得实验成为化学学科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有效地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此教案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和重要性。
一、教案内容1.实验目的:通过化学实验的手段,使学生了解有关物质结构、物质变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学习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验安排:此次实验教学安排了5个部分,分别是:(1)钠与水反应实验(2)酸和碱中和实验(3)粘土电场实验(4)钢铁蚀变实验(5)制作香水实验以上5个实验内容包含了物质的物化变化、电学知识、自然环境污染和化学香精制作等多个方面,教学通俗易懂,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为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实践操作和思维品质。
二、实验意义此教案中的实验内容符合课程标准,既能够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又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经验。
具体实现如下: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实验,亲身体验、感受某些化学现象,增进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
2.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很强,能够让学生加深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并且掌握化学知识。
在实验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仪器、设备和试剂,自主使用仪器,独立完成实验制作过程,便于锻炼学生综合判断能力、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将实验过程完美地呈现出来,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3.巩固知识点通过实验教学的形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验结果,更好地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一、实践目的:
1. 熟悉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和操作方法。
2. 锻炼科学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进行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实验材料:
酸、碱、指示剂、试管、试管夹、燃烧器等。
四、实验步骤:
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将少量盐酸倒入试管中,加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的变化;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溴甲酚蓝指示剂,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的变化;
将两个试管中的液体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加入几滴溴甲酚蓝指示剂,液体颜色变蓝;
将少量亚硫酸铜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的变化;
将两个试管中的液体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分析:
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中,当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后,液体呈中性颜色。
2.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中,溴甲酚蓝由蓝变为黄,淀粉溶液由白色变为蓝色。
六、总结与讨论:
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探究化学反应中指示剂的作用。
3. 表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注意事项:
1. 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溅洒。
2.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和工作台。
以上为本次化学综合实践课的教案,欢迎学生们积极参与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祝实验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综合实验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所谓实验设计,是用多种装置和仪器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其类型较多,考查形式多样。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净化,常用仪器和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融会贯通,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一个化学实验,必须依据一定的实验原理,使用一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按一定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顺利完成。
据此,一道综合实验方案设计题,可以把它化解成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实验、小操作来解答。
由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步操作方法,又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关联确定操作的先后顺序。
(一)化学实验设计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来划分。
①启发性(或探索性)实验设计。
由于这类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配合其他化学知识的教授进行的,采取的又多是边讲边做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要注意效果明显、易操作、时间短、安全可靠。
②验证性实验设计。
由于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化学假说和理论,又多采取学生实验课或边讲边做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说服力要强。
③运用性实验设计。
这类实验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化学实验习题或实验问题。
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尽可能设计多种方案,并加以比较,进而进行优选。
从课内、课外的角度来分,运用性实验设计又包括课内的实验习题设计和课外的生产、生活小实验设计。
(2)根据化学实验的工具来划分。
①化学实验仪器、装置和药品的改进或替代。
②化学实验方法的改进。
这主要是由于中学化学课本中的一些实验因装置过于繁杂、操作不太简便、方法不太合适、可见度较低而影响化学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改进方案,重新设计。
另一方面,由于中学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常会发生缺少某些仪器、药品的情况,因而需要自制一些仪器和代用品,或采用微型实验,所以也需要对实验重新进行设计。
(3)根据化学实验内容来划分。
①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实验设计。
②物质的制备实验设计。
③物质的分离、提纯、鉴别实验设计。
(二)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
(4)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5)注意事项。
(6)实验现象及结论记录表。
(三)化学实验设计的要求1. 科学性科学性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
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
例如,鉴别Na2SO3和NaI,在试剂的选择上就不宜选用硝酸等具有氧化性的酸,在操作程序的设计上,应取少量固体先溶解,然后再取少量配成的溶液并再加入试剂,而不能将样品全部溶解或在溶解后的全部溶液中加入试剂。
2. 安全性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
如果必须使用,应在所设计的化学实验方案中详细写明注意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3. 可行性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
4. 简约性实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对同一个化学实验,可以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并对它们进行选择。
选择采用的实验设计方案,应具有效果明显、操作安全、装置简单、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等优点。
(四)化学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①接受信息。
接受、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设计的课题、条件和要求。
②实验设计原理。
通过对新旧信息的加工,实现制定的实验设计。
从设计的要求及解决问题的顺序分析,大致有以下两个层次:一是实验方案的选定。
二是实验装置与实验操作的设计。
③设计实验内容。
见上。
1. 设计思想、规律和方法(1)思考问题的顺序:①围绕主要问题思考。
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②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
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
③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靠。
例如涉及到气体的制取和处理,对这类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2)仪器连接的顺序:①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②仪器是否齐全。
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应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③安装顺序是否合理。
例如:是否遵循“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经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
④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
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等。
(3)实验操作的顺序:①连接仪器。
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②检查气密性。
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③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2. 设计时,应全方位思考的问题(1)检查气体的纯度,点燃或加热通有可燃性气体(H2、CO、CH4、C2H4、C2H2等)的装置前,必须检查气体的纯度。
例如用H2、CO等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需要加热金属氧化物,在操作中,不能先加热,后通气,应当先通入气体,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干净后,检查气体是否纯净(验纯),待气体纯净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金属氧化物。
(2)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
若气体发生需加热,应先用酒精灯加热发生气体的装置,等产生气体后,再给实验需要加热的固体物质加热。
目的是:一则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二则保证产品纯度,防止反应物或生成物与空气中其它物质反应。
例如用浓硫酸和甲酸共热产生CO ,再用CO 还原Fe 2O 3,实验时应首先点燃CO 发生装置的酒精灯,生成的CO 赶走空气后,再点燃加热Fe 2O 3的酒精灯,而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则相反,原因是:在还原性气体中冷却Fe 可防止灼热的Fe 再被空气中的O 2氧化,并防止石灰水倒吸。
(3)冷凝回流的问题。
有的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
如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等。
(4)冷却问题。
有的实验为防止气体冷凝不充分而受损失,需用冷凝管或用冷水或冰水冷凝气体(物质蒸气),使物质蒸气冷凝为液态便于收集。
(5)防止倒吸问题。
(前已述。
)(6)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
如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接成连通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住一只小试管等。
(7)拆卸时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实验仪器的拆卸要注意安全和科学性,有些实验为防止“爆炸”或“氧化”,应考虑停止加热或停止通气的顺序,如对有尾气吸收装置的实验,必须将尾气导管提出液面后才熄灭酒精灯,以免造成溶液倒吸;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先熄灭加热氧化铜的酒精灯,同时继续通氢气,待加热区冷却后才停止通氢气,这是为了避免空气倒吸入加热区使铜氧化,或形成可爆气;拆卸用排水法收集需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时,需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才能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吸;拆后的仪器要清洗、干燥、归位。
[例1] 碱式碳酸镁有多种不同的组成,如322)(CO OH Mg 、3324)()(CO OH Mg 、4325)()(CO OH Mg 等。
请你设计一个测定碱式碳酸镁组成的实验方案。
包括(1)测定原理(2)测定实验的装置图(3)操作步骤。
可使用的仪器、试剂和用品如下:仪器:天平(附砝码)、大试管(附带有短玻璃管的橡皮塞)、酒精灯、洗气瓶、球形干燥管(附带有短玻璃管的橡皮塞)、铁架台、铁夹、角匙。
试剂:碱式碳酸镁(粉状)、浓硫酸、石灰水、无水氯化钙、碱石灰。
其他:火柴、棉花、短橡皮管、弹簧夹。
注意:①上述仪器和试剂只需应用其中的一部分。
②仪器、试剂、用品的数量不限。
[解析]:考查测定碱式碳酸镁组成的实验方案设计。
可加热碱式碳酸镁,通过测定生成的MgO 、CO 2、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来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用浓硫酸吸收H 2O ,根据浓硫酸增重的量,求出水的物质的量;用碱石灰吸收CO 2,根据碱石灰的增重,确定CO 2物质的量。
[例2] 欲在室温和1.01×105Pa 条件下测定镁的原子量。
请利用图给定的仪器(盛放镁条的隔板有小孔)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用一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气流方向为左→右,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的先后顺序为(用小写字母填写)______。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 待仪器B 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简C 中水的体积(若假定将测定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VmL );② 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假定其质量为mg ),并将其投入试管B 中;③ 检查各装置的气密性;④ 旋开仪器A 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
上述几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若未将试管B 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C 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_______。
(5)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为实现某定量测定目标设计、组装仪器和操作程序的能力,以及依据实验原理判断实验误差的能力。
本题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原理是根据已称量的mg 镁产生H 2的体积,来计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根据题目给的装置,完成此实验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镁跟盐酸反应要充分;二是用排水法准确量得产生H 2的体积。
为此,仪器的连接顺序应为:a 接h 、g 接b 、c 接f 、e 接d ,最终使产生的H 2将D 中的水排入量筒中,可测得H 2的体积。
根据Mg 与HCl 反应不难确定(设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Mg ——H 2A 22400m V A=V m22400实验误差的讨论应依据上式:若B 试管未冷却至室温,H 2体积偏大,会造成计算结果镁原子量偏低;若镁条表面氧化膜未擦净,称量时将MgO 的质量计在镁的质量上,实际收集到H 2体积偏小,计算结果的相对原子质量偏高。
[例3] 用下列仪器、药品验证由铜和适量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NO (仪器可选择使用,N 2和O 2的用量可自由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