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https://img.taocdn.com/s3/m/3f8468c10c22590102029d82.png)
10、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 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是具有维生素E活性的化 合物。生育酚存在于大多数蔬菜油中,而且在 饮食中比生育三烯酚更普遍,后者在棕榈油和 米糠油中浓度相对高些。 生育酚可以降低LDL-C浓度。 11、大蒜 每天食用数量上相当于半个至一个鳞茎的大蒜 制剂,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C浓度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质的含 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病症,也可称为高脂蛋白血 症。 一般以成年人空腹12-14H血清总胆固醇超过 5.7mmol/L(220mg/dl),甘油三脂超过 1.8mmol/L(160mg/dl),儿童总胆固醇超过 4.14mmol/L(160mg/dl)则称之为高血脂症。
8.纤维素
基于对十项实验的综合分析,Ripsin等人(1992) 得出结论:每日从燕麦产品中摄入大约3g可溶性 纤维素,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0.15mmol/L。 这个效果与初始血清胆固醇浓度呈正相关。据报 道,其它水溶性纤维素也可减少总胆固醇浓度, 主要是通过降低LDL-C来实现的。不溶性纤维素 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影响较小。
血浆中脂蛋白: 蛋白电泳法: 分为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和糜微 粒; 密度离心法: 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2.什么是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 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辅助降血脂的 功能性食品
一、概述 (一)、脂类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定义 1.什么是血脂? 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 血浆中的脂类: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 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 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 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 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最新功能性食品-第三章-功能性油脂及调节血脂的功能性食品课件ppt
![最新功能性食品-第三章-功能性油脂及调节血脂的功能性食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691a3c3f18583d04864597d.png)
脑磷脂是脑组织和神经组织中提取 的磷脂,心、肝及其他组织中也含 有,常与卵磷脂共同存在于组织中。
6
1
0
6
2
橄榄油
10
83
7
菜籽油
13
20
16
9
花生油
19
41
38
0.4
茶油
10
79
10
1
葵花籽油
14
1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3
5
豆油
16
22
52
7
棉籽油
24
25
44
0.4
大麻油
15
39
45
0.5
芝麻油
15
38
46
0.3
其他 脂肪酸
42 1 1
3 3 1 1
日常食用的 绝大部分油 脂中的含量 都在9%以上, 而且在主要 食用植物油 脂如大豆油、 棉籽油、菜 子油、葵花 籽油、花生 油、米糠油、 芝麻油等食 用油脂中的 含量都较高
来源
EPA
沙丁鱼 鲐鱼 马鲛 带鱼 海鳗 鲨 小黄鱼 白姑鱼 银鱼 鳙鱼 鱿 乌贼
8.5
16.03 海条虾
11.8
7.4
22.8
梭子蟹
15.6
8.4
31.1
草鱼
2.1
5.8
14.4
鲤鱼
1.8
4.1
16.5
鲫鱼
3.9
5.1
22.5
鲫鱼卵
3.9
5.3
16.3
褐指藻
14.8
4.6
13.4
盐藻
-
11.3
13.0
3.γ-亚麻酸
6
1
0
6
2
橄榄油
10
83
7
菜籽油
13
20
16
9
花生油
19
41
38
0.4
茶油
10
79
10
1
葵花籽油
14
1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3
5
豆油
16
22
52
7
棉籽油
24
25
44
0.4
大麻油
15
39
45
0.5
芝麻油
15
38
46
0.3
其他 脂肪酸
42 1 1
3 3 1 1
日常食用的 绝大部分油 脂中的含量 都在9%以上, 而且在主要 食用植物油 脂如大豆油、 棉籽油、菜 子油、葵花 籽油、花生 油、米糠油、 芝麻油等食 用油脂中的 含量都较高
来源
EPA
沙丁鱼 鲐鱼 马鲛 带鱼 海鳗 鲨 小黄鱼 白姑鱼 银鱼 鳙鱼 鱿 乌贼
8.5
16.03 海条虾
11.8
7.4
22.8
梭子蟹
15.6
8.4
31.1
草鱼
2.1
5.8
14.4
鲤鱼
1.8
4.1
16.5
鲫鱼
3.9
5.1
22.5
鲫鱼卵
3.9
5.3
16.3
褐指藻
14.8
4.6
13.4
盐藻
-
11.3
13.0
3.γ-亚麻酸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1f2628ff00bed5b9f31df3.png)
1.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 分成apoA, apoB, apoC, apoD 2.脂类 甘油三酯在乳糜微粒中占86%,为外源性的; 甘油三酯在极低密度脂蛋白中占55%, 为内源性的, 胆固醇 及酯仅占14%; 胆固醇及酯在低密度脂蛋白中占44%,甘油三酯仅占12%;
Company Logo
乳糜微粒的半衰期 5—15min 脂蛋白脂肪酶(LPL)需由apoCⅡ所激活, 但apoCⅡ必需由高密度 脂蛋白提供
Company Logo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肝脏 VLDL 血液 甘油三脂 脂肪酸 脂肪组织 甘油三脂 LPL 变小的VLDL HDL(胆固醇和apoC)
中间脂蛋白
脂肪酸 LDL(低密度脂蛋白)
2.密度分类法(按其在离心 场中沉浮状况分四类)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密度 低于0.95 0.95—1.006 1.006—1.063 1.063—1.210
Company Logo
(二)血浆脂蛋白的组成
蛋白质、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酯、游离脂肪酸和糖
不经LDL受体介导进入细胞没有反馈作用 LDL半衰期 2—4天
Company Logo
4.高密度脂蛋白(HDL) HDL由肝脏合成 血液(胆固醇酯化形成胆固醇酯)
酯化的向颗粒内部移动胆固醇 HDL VLDL 表面胆固醇浓度降低 脱酯的胆固醇向HDL表面扩散
HDL摄取肝外组织胆固醇后将其带入肝脏被清除, 称为胆固醇清道夫 HDL半衰期为3--5天
Company Logo
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各个时期都存在细胞凋 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凋亡的细胞主要是平滑肌 细胞(VSMC)和巨噬细胞。VSMC的变化是动脉粥 样硬化最重要的病理特征,它的增殖或凋亡都会对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发现细胞凋亡的发生与氧自由基有关,氧 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作为脂质氧自由基的 携带者可以诱导细胞凋亡。
十一降血脂PPT课件
![十一降血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6cf04aa76e58fafab003ed.png)
流行病学资料 --中国CHD现状
中国:城市十大主要死因,CHD排第二。 全国现有冠心病患者约1000万,冠心病
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 是中国居民死因构成中上升最快的疾病,根 据现有资料估计:1998年至 2008年间,中国 男性冠心病发病率较以往同期增加26 .1%, 女性增加 19.0%。
【富含TG的脂蛋白】
CM
VLDL
80~1000nm
TG
90~95%
50~65%
2~4% 2~6% ~1% 1~2%
CE PL FC Apo
8~14%
12~16% 4~7% 6~10% 30~80nm
LPL基因敲除猪
猪晓庆
猪国庆
猪庆庆
3.低密度脂蛋白(LDL)
它由VLDL转变来,最后被组织摄取利用。LDL是血浆运 送胆固醇及其酯的工具。
我国正常人血脂浓度(空腹)正常值见下表
表:我国正常人血脂浓度(空腹)正常值
磷脂 胆固醇及酯(Ch) 甘油三酯(TG)
游离脂肪酸
110~120mg/100g 110~220mg/100g (胆固醇
占70%~75%) 20~110mg/100g
6~16mg/100g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1997),中国
【脂蛋白的大小】
密度
(g/ml)
0.95
VLDL
乳糜 C微M 粒
1.006 1.02
IDL LDL
1.10 1.15 1.20
HDL2 HDL3
5
10 20
Lp(a)
40
60
CM残粒
直径 (nm)
80 500
(二)血浆脂蛋白的组成
脂蛋白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b501cc964bcf84b8d57bc8.png)
①原发性高脂血症。包括家族性脂蛋白酶缺乏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脂血症; 多脂蛋白型高脂血症;原因未明的原发性高脂蛋 白血症: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散发性高甘油三 脂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
②继发性高脂血症。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甲状 腺功能减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功衰竭、急性 肾功衰竭、药物性高脂血症。
的食物,如猪脑和动物内脏、肥猪肉、猪肝、鸡内脏、奶油、 鸡蛋。
✓ 提高植物性蛋白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少吃甜食。
如豆制品、果蔬及鱼类。
✓ 加強体育锻炼增强机体代谢。利于三酸甘油酯的运输和分
解。
✓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E、C具有抗氧化作
用,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第六章 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
②肝功能损伤。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肝动脉粥样
硬化后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也是
促进高血压、糖尿病的一编个辑课重件要危险因素。
13
高血脂症对身体的直接损 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 化,因为全身的器官都依 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 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 会导致严重后果。高血脂 症是脑中风、冠心病、心 肌梗死、心脏猝死的危险 因素。
小麦胚芽油的生理功能:
✓ 主要功能是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软化血管、
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脑中风等脑血管心血管
疾病。
✓ 在体内担负氧的补给和输送,防止体内不饱和
脂肪酸的氧化,控制对身体有害过氧化脂质的产
生;有助于血液循环及各种器官的运动。
✓ 调节内分泌、减肥、抗衰老、美容、防治不孕
及预防消化道溃疡、便秘等。
病。
✓ 脑和神经都需有磷脂和糖脂;
编辑课件
6
二、血脂的正常水平及高脂血症
功能性脂类精选幻灯片
![功能性脂类精选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59215ec1a98271fe910ef9d0.png)
• 因此,与脂肪有关的疾病,如肥胖、动脉 硬化、心血管病等呈增多趋势。
ppt课件.
7
一、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定义
• 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链长度 为18-22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英文缩写PUFA • 其分子中距离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
第6个C上称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倒数第 3个C上称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5.体内储存过量脂类将导致肥胖。
6.脂类代谢异常,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ppt课件.
6
脂类
• 我国推荐脂肪供给能量占总能量的20%30%为宜,其中饱和脂肪占10%,多不饱 和脂肪占10%,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mg/d 以内。
• 以前,我国居民膳食中脂肪所占比例较低, 由脂肪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7%-20%; 现今,城镇居民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 30%以上。
• 抗肿瘤: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可以直接减少致癌细胞生成 数量,同时削弱血小板的凝集作用,抑制二烯前列腺素的 生成,恢复及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能有效地防 止癌症形成以及抑制其转移。
• 抑制过敏反应、抗炎作用;抗衰老;增强智力。
ppt课件.
15
• EPA和DHA有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和血压,预防心血管 疾病等作用(日本学者归纳八个方面)
• 降血脂: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对血脂代谢有温和的调节作 用,能促进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向高密度脂蛋白 (HDL)的转化,使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高密度 脂蛋白(HDL)升高,从而达到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 硬化的目的。
• 降低血压: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可以扩张血管,增强血管 弹性,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 6.植物活性成分。如皂苷、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等。
ppt课件.
7
一、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定义
• 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链长度 为18-22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英文缩写PUFA • 其分子中距离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
第6个C上称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倒数第 3个C上称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5.体内储存过量脂类将导致肥胖。
6.脂类代谢异常,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ppt课件.
6
脂类
• 我国推荐脂肪供给能量占总能量的20%30%为宜,其中饱和脂肪占10%,多不饱 和脂肪占10%,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mg/d 以内。
• 以前,我国居民膳食中脂肪所占比例较低, 由脂肪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7%-20%; 现今,城镇居民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 30%以上。
• 抗肿瘤: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可以直接减少致癌细胞生成 数量,同时削弱血小板的凝集作用,抑制二烯前列腺素的 生成,恢复及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能有效地防 止癌症形成以及抑制其转移。
• 抑制过敏反应、抗炎作用;抗衰老;增强智力。
ppt课件.
15
• EPA和DHA有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和血压,预防心血管 疾病等作用(日本学者归纳八个方面)
• 降血脂: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对血脂代谢有温和的调节作 用,能促进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向高密度脂蛋白 (HDL)的转化,使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高密度 脂蛋白(HDL)升高,从而达到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 硬化的目的。
• 降低血压: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可以扩张血管,增强血管 弹性,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 6.植物活性成分。如皂苷、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等。
第三章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分析
![第三章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245b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c.png)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政策支持助力发展:政府对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竞争格局日益激烈: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降血脂功能性食品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THANK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植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抑制胆固醇吸收、促进胆固醇排泄、调节血脂代谢等。
动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成分与作用机制
成分: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
作用机制:调节血脂水平、减少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等
代表性动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鱼油、海豹油等
注意事项:适量食用,遵循医生指导
微生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成分与作用机制
根据适用人群: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
根据食用目的:日常膳食补充、特殊营养补充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现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功能性食品市场存在多个细分领域
功能性食品市场面临监管挑战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种类
PART TWO
植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缓解便秘等问题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效果评价方法
实验对照法: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并进行比较。
随机对照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或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的效果差异。
长期追踪研究:对长期食用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人群进行追踪研究,观察其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估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长期效果。
政策支持助力发展:政府对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竞争格局日益激烈: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降血脂功能性食品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THANK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植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抑制胆固醇吸收、促进胆固醇排泄、调节血脂代谢等。
动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成分与作用机制
成分: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
作用机制:调节血脂水平、减少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等
代表性动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鱼油、海豹油等
注意事项:适量食用,遵循医生指导
微生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成分与作用机制
根据适用人群: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
根据食用目的:日常膳食补充、特殊营养补充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现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功能性食品市场存在多个细分领域
功能性食品市场面临监管挑战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种类
PART TWO
植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缓解便秘等问题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效果评价方法
实验对照法: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并进行比较。
随机对照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或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的效果差异。
长期追踪研究:对长期食用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人群进行追踪研究,观察其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估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长期效果。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宣教培训课件
![辅助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宣教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f63f830c22590103029d32.png)
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 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 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 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 官将缺血或坏死。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样的脂类, 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
1、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血脂在血浆中是以脂蛋白的形式而运输的。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电泳法:根据电泳迁移率不同而分开。
-脂蛋白( - LP)
快
前-脂蛋白(pre -LP)
-脂蛋白( -LP)
乳糜微粒(CM)
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 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 重后果。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二)、血脂处,的请存联系在网形站或式本人—删—除。血浆脂蛋白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要有卵磷脂、脑磷脂、丝氨酸磷脂、神经磷脂等,其中 70%~80%是卵磷脂。 (3)胆固醇(简写为Ch),约占血浆总脂的1/3,
有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两种形式,其中游离胆固醇约占 1/3,其余的2/3与长链脂肪酸酯化为胆固醇酯。 (4)游离脂肪酸(简写FFA),又称非酯化脂肪酸,约占血浆总脂 的5%~10%。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样的脂类, 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
1、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血脂在血浆中是以脂蛋白的形式而运输的。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电泳法:根据电泳迁移率不同而分开。
-脂蛋白( - LP)
快
前-脂蛋白(pre -LP)
-脂蛋白( -LP)
乳糜微粒(CM)
慢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 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 重后果。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二)、血脂处,的请存联系在网形站或式本人—删—除。血浆脂蛋白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要有卵磷脂、脑磷脂、丝氨酸磷脂、神经磷脂等,其中 70%~80%是卵磷脂。 (3)胆固醇(简写为Ch),约占血浆总脂的1/3,
有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两种形式,其中游离胆固醇约占 1/3,其余的2/3与长链脂肪酸酯化为胆固醇酯。 (4)游离脂肪酸(简写FFA),又称非酯化脂肪酸,约占血浆总脂 的5%~10%。
十一降血脂PPT课件
![十一降血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6cf04aa76e58fafab003ed.png)
—-球蛋白 —2-球蛋白 —1-球蛋白
2.密度分类法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平均大小和含量
密度分类法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电泳相当 上浮率
的位置
(Sf)
主要载脂蛋白
原点
400
apoB48、apoCⅠ、apoCⅡ、 apoCⅢ
前-脂蛋白
20~400
apoB100、apoCⅠ、apoCⅡ、 apoCⅢ、 apoE
-脂蛋白 0~20
apoB100 、apoE
-脂蛋白
apoAⅠ、apoAⅡ、apoCⅠ、 apoCⅡ、apoCⅢ
Sf 值系指在温度26℃的NaCl溶液中密度为1.063超速离心24小时的漂浮系数,单位是10-13cm/sec/dyne/g
1
胆固 醇脂
3
磷脂 非脂化 糖类 脂肪酸
8 0~1 ﹤1
极低密度脂蛋白 10 55 10
4
20 1~3 ﹤ 1
低密度脂蛋白 25 12
9
35 18
1
~1
高密度脂蛋白 50
5
3
15 25 2~6 ﹤ 1
(三) 血浆脂蛋白的结构
一般认为血浆脂蛋白具有类似的结构:呈球形,在颗粒 表面是极性分子(如蛋白质和磷脂),故具亲水性,非极 性分子(如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其酯)则隐藏于内部。磷 脂极性部分可和蛋白质结合,非极性部分可和脂类结合, 故作为连接蛋白质和其他脂类的桥梁。
密度分类法
颗粒直 径/nm
乳糜微粒(CM)
500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27~54
低密度脂蛋白(LDL) 19 高密度脂蛋白(HDL)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高脂血症的概念
✓ 血浆中的脂类(血脂):是指血浆中所含的脂类,
包括甘油三酯(TG)、磷脂(PL)、胆固醇酯、胆 固醇(CH)以及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酯和游 离胆固醇两者相加为总胆固醇(TC)。 ✓ 血桨脂蛋白:指人血浆中的脂-蛋白质复合物。 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脂类(三酰甘油、磷脂、胆固 醇)从一个器官运输到另一个器官。
③ 促进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磷脂中的胆碱对脂肪有亲 合力,促进脂肪以磷脂形式由肝脏通过血液输送出去,防止 脂肪在肝脏中的积聚。
④ 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磷 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并清除沉积物,预防心血 管疾病。
.
第六章 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二、高脂血症的概念 三、高血脂的分类及发病原因 四、高血脂的危害 五、高血脂的预防 六、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物质
.
原发性高血脂症发病原因:①遗传因素。表现为细胞表面 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多由于基因缺陷 引起。②饮食因素。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多与饮食密切相关。 ③血液中缺乏负离子。
继发性高血脂症发病原因:①糖尿病与高脂蛋白血症。临 床研究发现,约40%的糖尿病患者可继发引起高脂血症。② 肝病与高脂蛋白血症。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证实,许多物质 包括脂质和脂蛋白等是在肝脏进行加工、生产和分解、排 泄的。一旦肝脏有病变,则脂质和脂蛋白代谢也必将发生 紊乱。③肥胖症与高脂蛋白血症。本地临床医学研究资料 表明,肥胖症最常见继发引起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部分 患者胆固醇含量增高。
.
.
.
高脂血症在临床上分四类: ①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TC)水平增高。 ②混合型高脂血症: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 水平均增高。 ③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 ④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减低。 一般来说,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 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由于血浆脂蛋白表面电荷量大小不同,在电场中迁 移速率不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有所不同。 以电泳法将血浆脂蛋白分为四种:乳糜微粒、前β -脂蛋白、β-脂蛋白和α-脂蛋白。 电泳结果:α-脂蛋白泳动最快,前β脂蛋白次之, 再后是β-脂蛋白泳,乳糜微粒最后,停留在点样 的位置上。
.
血浆脂蛋白根据密度分类: 乳糜微粒:颗粒最大,约500nm,脂类含量高达98%, 蛋白质含量少于2%,密度极低,运输甘油三酯和胆固 醇酯从小肠到组织肌肉和脂肪组织。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脂类占85%-90%,在肝脏中 生成,运输到全身组织后被分解为三酰甘油、脱辅基 蛋白和磷脂,最后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把胆固醇运输到组织,经过一系 列复杂的过程与受体结合并被细胞吞食。 高密度脂蛋白(HDL):在肝脏中生成,负责清除细胞膜 上过量的胆固醇。
.
补充:胆固醇
18世纪人们从胆石中发现,1816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脂 类性质的物质命名为胆固醇,分两类:
高密度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称之为“好胆固醇”。
低密度胆固醇:偏高时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称之 “坏胆固醇”。
高胆固醇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中风。 但长期素食、偏食导致低胆固醇血症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为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 素D等的重要原料,更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保持细胞 膜的稳定性,胆固醇水平过低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弱,弹性降 低,脆性增加,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易破裂出血,造成 脑出血。
.
第六章 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二、高脂血症的概念 三、高血脂的分类及发病原因 四、高血脂的危害 五、高血脂的预防 六、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物质
.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血脂包括脂肪和类脂,类脂是磷脂、糖脂和固醇的总称,功能: ① 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来源,是糖和蛋白质的二倍。 ② 磷脂、糖脂和胆固醇是细胞膜的成分。 ③ 磷脂中的胆碱对脂肪有亲合力,促进脂肪由肝脏通过血液输送
.
高脂血症(hyperlipemia):血脂高于正常值的上限,即人 体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高于 血脂参考正常值。 血脂参考正常值: ✓ 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3.6~ 6.05mmol/L,理想值5.20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LDL):2.07~3.36mmol/L,理想值 3.12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HDL):0.91~1.8mmol/L,理想值 1.04mmol/L。 ✓ 甘油三酯(TG):0.37~1.8mmol/L,理想值1.70mmol/L。
出去,防止脂肪肝。 ④ 磷脂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预防心血管疾病。 ⑤ 脑和神经都需有磷脂和糖脂; ⑥ 固醇是体内合成激素的必需物质。 ⑦ 脂溶性维生素A、D、E、K与脂肪一起才能在肠道被吸收。 ⑧ 皮下脂肪层有保温作用。
所以,“谈脂色变” 是不对的,问题是要控制血脂过高。
复习类脂:是生物体内类似油脂的物质,在细胞的生命功能
上起重要作用。
卵磷脂
脑磷脂
甘油醇磷脂 肌醇磷脂
磷脂
缩醛磷脂 心肌磷脂
神经氨基醇磷脂 类脂 糖脂
固醇
蜡
.
复习磷脂的生理功能:
① 调整生物膜的形态和功能。生物膜受到自由基的损伤时 磷脂可修复被损伤的生物膜。
② 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大脑活力,增强智力。人脑的200亿 个神经细胞依靠乙酰胆碱来传递信息。食物中的磷脂被机体 消化吸收后释放出胆碱,随血液循环系统送至大脑,与醋酸 结合生成乙酰胆碱。
.
第六章 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二、高脂血症的概念 三、高血脂的分类及发病原因 四、高血脂的危害 五、高血脂的预防 六、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物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高血脂的分类及发病原因
高脂血症按病因分为两类: ①原发性高脂血症。包括家族性脂蛋白酶缺乏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脂血症;多 脂蛋白型高脂血症;原因未明的原发性高脂蛋白血 症: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散发性高甘油三脂血症; 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 ②继发性高脂血症。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甲状腺 功能减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功衰竭、急性肾功 衰竭、药物性高脂血症。
二、高脂血症的概念
✓ 血浆中的脂类(血脂):是指血浆中所含的脂类,
包括甘油三酯(TG)、磷脂(PL)、胆固醇酯、胆 固醇(CH)以及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酯和游 离胆固醇两者相加为总胆固醇(TC)。 ✓ 血桨脂蛋白:指人血浆中的脂-蛋白质复合物。 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脂类(三酰甘油、磷脂、胆固 醇)从一个器官运输到另一个器官。
③ 促进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磷脂中的胆碱对脂肪有亲 合力,促进脂肪以磷脂形式由肝脏通过血液输送出去,防止 脂肪在肝脏中的积聚。
④ 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磷 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并清除沉积物,预防心血 管疾病。
.
第六章 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二、高脂血症的概念 三、高血脂的分类及发病原因 四、高血脂的危害 五、高血脂的预防 六、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物质
.
原发性高血脂症发病原因:①遗传因素。表现为细胞表面 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多由于基因缺陷 引起。②饮食因素。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多与饮食密切相关。 ③血液中缺乏负离子。
继发性高血脂症发病原因:①糖尿病与高脂蛋白血症。临 床研究发现,约40%的糖尿病患者可继发引起高脂血症。② 肝病与高脂蛋白血症。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证实,许多物质 包括脂质和脂蛋白等是在肝脏进行加工、生产和分解、排 泄的。一旦肝脏有病变,则脂质和脂蛋白代谢也必将发生 紊乱。③肥胖症与高脂蛋白血症。本地临床医学研究资料 表明,肥胖症最常见继发引起血甘油三酯含量增高,部分 患者胆固醇含量增高。
.
.
.
高脂血症在临床上分四类: ①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TC)水平增高。 ②混合型高脂血症: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 水平均增高。 ③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 ④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减低。 一般来说,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 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由于血浆脂蛋白表面电荷量大小不同,在电场中迁 移速率不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有所不同。 以电泳法将血浆脂蛋白分为四种:乳糜微粒、前β -脂蛋白、β-脂蛋白和α-脂蛋白。 电泳结果:α-脂蛋白泳动最快,前β脂蛋白次之, 再后是β-脂蛋白泳,乳糜微粒最后,停留在点样 的位置上。
.
血浆脂蛋白根据密度分类: 乳糜微粒:颗粒最大,约500nm,脂类含量高达98%, 蛋白质含量少于2%,密度极低,运输甘油三酯和胆固 醇酯从小肠到组织肌肉和脂肪组织。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脂类占85%-90%,在肝脏中 生成,运输到全身组织后被分解为三酰甘油、脱辅基 蛋白和磷脂,最后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把胆固醇运输到组织,经过一系 列复杂的过程与受体结合并被细胞吞食。 高密度脂蛋白(HDL):在肝脏中生成,负责清除细胞膜 上过量的胆固醇。
.
补充:胆固醇
18世纪人们从胆石中发现,1816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脂 类性质的物质命名为胆固醇,分两类:
高密度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称之为“好胆固醇”。
低密度胆固醇:偏高时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称之 “坏胆固醇”。
高胆固醇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中风。 但长期素食、偏食导致低胆固醇血症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为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 素D等的重要原料,更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保持细胞 膜的稳定性,胆固醇水平过低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弱,弹性降 低,脆性增加,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易破裂出血,造成 脑出血。
.
第六章 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二、高脂血症的概念 三、高血脂的分类及发病原因 四、高血脂的危害 五、高血脂的预防 六、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物质
.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血脂包括脂肪和类脂,类脂是磷脂、糖脂和固醇的总称,功能: ① 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来源,是糖和蛋白质的二倍。 ② 磷脂、糖脂和胆固醇是细胞膜的成分。 ③ 磷脂中的胆碱对脂肪有亲合力,促进脂肪由肝脏通过血液输送
.
高脂血症(hyperlipemia):血脂高于正常值的上限,即人 体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高于 血脂参考正常值。 血脂参考正常值: ✓ 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3.6~ 6.05mmol/L,理想值5.20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LDL):2.07~3.36mmol/L,理想值 3.12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HDL):0.91~1.8mmol/L,理想值 1.04mmol/L。 ✓ 甘油三酯(TG):0.37~1.8mmol/L,理想值1.70mmol/L。
出去,防止脂肪肝。 ④ 磷脂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预防心血管疾病。 ⑤ 脑和神经都需有磷脂和糖脂; ⑥ 固醇是体内合成激素的必需物质。 ⑦ 脂溶性维生素A、D、E、K与脂肪一起才能在肠道被吸收。 ⑧ 皮下脂肪层有保温作用。
所以,“谈脂色变” 是不对的,问题是要控制血脂过高。
复习类脂:是生物体内类似油脂的物质,在细胞的生命功能
上起重要作用。
卵磷脂
脑磷脂
甘油醇磷脂 肌醇磷脂
磷脂
缩醛磷脂 心肌磷脂
神经氨基醇磷脂 类脂 糖脂
固醇
蜡
.
复习磷脂的生理功能:
① 调整生物膜的形态和功能。生物膜受到自由基的损伤时 磷脂可修复被损伤的生物膜。
② 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大脑活力,增强智力。人脑的200亿 个神经细胞依靠乙酰胆碱来传递信息。食物中的磷脂被机体 消化吸收后释放出胆碱,随血液循环系统送至大脑,与醋酸 结合生成乙酰胆碱。
.
第六章 降血脂的功能性食品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二、高脂血症的概念 三、高血脂的分类及发病原因 四、高血脂的危害 五、高血脂的预防 六、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物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高血脂的分类及发病原因
高脂血症按病因分为两类: ①原发性高脂血症。包括家族性脂蛋白酶缺乏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脂血症;多 脂蛋白型高脂血症;原因未明的原发性高脂蛋白血 症: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散发性高甘油三脂血症; 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 ②继发性高脂血症。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甲状腺 功能减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功衰竭、急性肾功 衰竭、药物性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