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文化与政治经济
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
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前言改革开放是中国在20世纪末开展的一场重大变革,对中国以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革。
下面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经济改革经济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引入市场机制,取消计划经济体制,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改革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起飞,也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1 市场经济导向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改变了过去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导向使得资源可以更有效地配置,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机遇,消费者也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1.2 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合作。
通过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同时,中国也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流入,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2. 政治改革政治改革是改革开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运行方式带来了变革。
2.1 加强党的领导力量改革开放强调党的领导地位,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力量,提高党在国家政权中的核心地位,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2 推进法治建设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建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了各个领域的公平正义,提高了社会的法制化水平。
3. 文化改革文化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3.1 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使中国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文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复兴。
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时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增进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3.2 文化创新改革开放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通过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化元素,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联系经济安全的内容和重要意义论述
联系经济安全的内容和重要意义论述联系经济安全的内容和重要意义论述引言: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领域内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和机制,能够保障其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利益不受到威胁的状态。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安全体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联系经济安全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经济安全的内涵与特点1.1 经济安全的内涵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领域内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和机制,能够保障其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利益不受到威胁的状态。
它包括了物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两个层面。
物质方面主要涉及资源、产业、技术等方面;非物质方面主要涉及法律法规、人才队伍、信息技术等方面。
1.2 经济安全的特点(1)复杂性: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呈现出复杂性,涉及的领域广泛,各种因素相互作用,难以预测和控制。
(2)全球性:经济活动已经超越了国界限制,成为全球性的活动。
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不仅受到本国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3)多样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和多样性。
因此,在制定经济安全战略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和多样性。
第二部分: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2.1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一个国家在经济方面取得成功或失败直接关系到其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
因此,保障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就是保障其发展前途和综合实力。
2.2 经济安全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与经济密切相关。
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的增强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需要经济发展作为支撑。
因此,经济安全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安全体系。
第三部分:经济安全的重要意义3.1 经济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前提一个国家在经济方面取得成功是其发展的前提。
经济与文化的相关联系
一、相关文献支持1、十二五规划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并强调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社会的主要矛盾)3、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描绘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同时,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二、中国现状分析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与改革的目标选择1、我国已步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
根据30年来我国宏观结构发生的变化可以判断,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步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
其中,生存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温饱问题。
而发展型社会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其发展的目标开始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
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广大社会成员要求加快经济、社会与政治体制的全面创新,使之与发展型社会的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适应。
2、改革的变化(1)改革要更加关注人的发展。
进入发展型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为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对改革发展提出的基本需求是: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人的公平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
政治高中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中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总结目录一、政治 (3)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 (5)1.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6)1.1.3 科学社会主义 (7)1.2 政治学基础理论 (8)1.2.1 政治行为与政治制度 (10)1.2.2 国家与政府 (10)1.2.3 政治权利与义务 (11)1.3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2)1.3.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4)1.3.2 国家的政治体制 (15)1.3.3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6)1.4 国际政治 (17)1.4.1 国际政治基本理论 (18)1.4.2 国际政治格局 (19)1.4.3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20)二、经济 (21)2.1 经济学基本理论 (22)2.1.1 微观经济学 (24)2.1.2 宏观经济学 (25)2.2 发展经济学 (27)2.2.1 发展战略与政策 (28)2.2.2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29)2.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0)2.3.1 经济形态与生产关系 (31)2.3.2 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 (32)2.4 当代世界经济 (33)2.4.1 世界经济一体化 (33)2.4.2 贸易与金融全球化 (35)2.4.3 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政策 (36)三、社会 (38)3.1 社会学基本理论 (39)3.1.1 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 (40)3.1.2 社会互动与社会组织 (41)3.2 人口与家庭 (43)3.2.1 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 (45)3.2.2 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 (46)3.3 教育与社会发展 (47)3.3.1 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48)3.3.2 教育与社会流动 (49)3.4 文化与社会 (51)3.4.1 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 (52)3.4.2 社会习俗与社会风尚 (52)3.5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53)3.5.1 社会问题类型与特征 (55)3.5.2 社会政策与社会改革 (56)一、政治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对立,以及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九年级政治全册 1.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教案 粤教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 版 九 年级 思品 科 上 册
周次
二
星期
1
节次
1
授课教师
课题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理解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将贯穿我们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整个过程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矛盾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途径和要求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国情分析引导学生感悟现阶段我们的社会现状在切入现代生活人民的生活物质需要是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的,导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当前的任务,通过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教学难点
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和要求。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
共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提问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源自三个表现。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时间。
3.认识基本国情的作用。
(二)导入
材料:李某感冒发高烧,在去医院的路上因交通拥挤发生路阻,好不容易到了医院,又得排长队等候看病,昂贵的药费更令他大吃一惊,回来又看到爸爸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眉头紧锁,自己想住校学习却因高昂的费用望而却步。
信息二:近十年来,调控逐渐升级,但房价并未调整至合理价位。温家宝总理说:“群众也在责怪,说房价越调越高”,“ 我听了,感到十分痛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全册ppt课件:1.1.2文化与经济政治
在拉美和亚洲,一些流行歌星、 影视巨星、能言善辩或外形很酷 的候选人凭借着“剧场效应”, 高票当选为议员或政府领导人 。 阿诺-施瓦辛格出生在奥地利, 原先以健美为职业,后来步入影 坛并主演了《魔鬼终结者》、 《蒸发密令》等一系列知名动作 片,他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强壮 的男人”。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7日举行 的历史性的罢免选举中,现任民 主党州长戴维斯被罢免,而共和 党候选人施瓦辛格则轻松地击败 了民主党候选人、副州长巴斯特 曼特而当选为新州长。
学科网
另据了解,2005年蒙牛计划向市场投放20 亿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 销售额应该在20亿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 用可能超过1亿元。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 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 色的发展道路。(举例: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
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经济 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所以,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 济的发展亦步亦趋。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杜甫眼见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心中满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的忧思; 李白梦游天姥山,不忘表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 怀; 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志向。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能有这样高的觉悟,体现了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美国文化产业在整个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 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 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 已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 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 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 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 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这说明了什么?
好 莱 坞 电 影
高中政治必修1234资料
必修1 (经济生活)1.1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P5 具体了解二者的不同P61.2了解常用信用工具的用途P8—P9 信用卡的优点倒数第二段1.3了解外汇和汇率P10 升高和跌落及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2.1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P11—P12 14页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最后一段)2.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P15 了解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3.1了解消费及其类型P17—P19 恩格尔系数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20—P224.1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315.1了解公司类型P375.2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P39---P415.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P42 补P42 (1)就业的意义(2)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5.4学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P44 最后两段6.1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P476.2比较几种主要投资方式的异同P49—P51 (了解,看书理解即可)7.1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P59—P60 制度是什么?内容和要求?必要性?意义?其他分配方式7.2理解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P60 表现、意义、措施8.1理解国家财政P65 作用及主要来源P668.2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P698.3了解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P708.4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P71 第一段9.1懂得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性P799.2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P81 具体理解“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9.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82—P839.4理解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主要目标及手段P83—P8410.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87---P8811.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P91—P9311.2了解世贸组织的原则P9511.3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96—P98补: P9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利弊P29—P30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意义及如何提高必修2 (政治生活)1.1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P5表现1.2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及义务P9权利:1 2 3 义务 1 2 3 4 P10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原则: 1 2 32.1了解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学会珍惜自己的选举权P16—P18 四种选举方式及优缺点2.2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方式:P20 四种意义:P22 四点2.3了解民主监督的方式,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方式:P27-P28主要三种方式,其他三种方式意义P29如何行使P293.1理解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责任P37 四种职能P39 宗旨和责任4.1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及意义P44 要求、意义4.2理解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P46—P48 原因、如何、意义5.1 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59 组织和活动原则体现:1 2 3 P61 内容、优劣6.1 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63 P64三种方式6.2 理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优越性P70—P717.1 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P737.2 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77—P807.3 理解我国宗教政策8.1 了解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P89—P908.2 了解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P918.3 理解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P949.1 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98 P99如何维护9.2 了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P1029.3 理解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P106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补:P5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P57 人大代表的职责、权利必修3 (文化生活)1.1 了解文化的内涵及文化的力量P6 P91.2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P10关系:第一第二段P11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2.1 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p13-203.1 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29-30 表现p31 p32 态度、必要性p33原则3.2 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主要手段p29-35 p36手段4.1 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p42-43 必要性态度(一整段)5.1 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及途径p48 p49-50 p52(根本途径、基本途径)6.1 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66-69 特点6.2 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64 见证7.1 理解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72-74 基本内涵7.2 学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78-79(必要性) p81 如何弘扬8.1 学会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p898.2 学会在文化生活中选择9.1 学会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9.2 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10.1 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10.2 学会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必修4 生活与哲学1.1 了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1 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1 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4.1 理解世界的物质性4.2 理解运动是有规律的5.1 理解意识的作用6.1 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6.2 学会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7.1 理解世界是普通联系的7.2 理解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8.1 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9.1 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9.2 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0.1 了解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11.1 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11.2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线路12.1 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认同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12.2 理解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浅议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浅议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之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文化;综合国力;发展;支撑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要靠文化支持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初民文化》一书提出“文化乃是当代人为社会一分子时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他才能习惯等复杂的整体。
”经济活动的机制在各种文化之中,各国的经济是各国文化的反映,经济自身也是一种广义的文化。
文化作为“观念的表征”和“时代的活的灵魂”,是蕴涵于社会历史之中的内在动因,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1经济与文化越来越相互交融1.1.1经济中的文化与经济“文化化”经济行为中的文化,不仅反映了人类的本质特征,记载着人的种种思想、意识、观念、情感等,而且可以促进经济行为效率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因素日益渗透到经济活动及其产品中。
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不仅取决于其实用性、功能性等经济因素,而且取决于其文化品位、审美个性等多种文化因素,经济文化化的趋势伴随着人们多样化需求日益凸显。
经济文化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文化资本、人力资本、精神道德、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化正由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内生要素,并逐渐转变为经济发展核心要素,进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
1.1.2文化中的经济与文化“经济化”文化中无不渗透经济因素,并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成分不断增加,市场手段不断引入,文化生产、消费、管理等越来越渗透各种经济要素,文化活动开始自觉融入经济活动中。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习题二、预习纲要和问题导学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从社会发展看文化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文化环境无处不有,不同地区的人们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2、什么是文化?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3、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4、个人文化素养获得的途径: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5、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6、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②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一些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点,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
7、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8、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影响面面观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019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编一至四课全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备课教案教学设计目录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秀教案1.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秀教案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秀教案1.1.3《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秀教案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2.3.1《坚持新发展理念》优秀教案2.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秀教案第四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优秀教案2.4.2《我国的社会保障》优秀教案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中的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说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与形成原因,阐释了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以及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并介绍了国有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二目“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我国关于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政方针、多种所有制经济包含的经济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懂得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了解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作用、相互关系。
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用实例说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懂得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小学历史教案: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 (2)
小学历史教案: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一、先秦时期的背景与特点先秦时期是指公元前21世纪至战国末年的历史时期,也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和萌芽期。
这个时期对后世的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该时期的背景和特点。
1.1 社会背景在先秦时期,中国社会处于部落联盟阶段,形成了以王族为核心的封建制度,并逐渐形成世袭制度。
社会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有些地区已开始冶铸工艺的发展。
进入商周时代后,权力逐渐从神权向王权转移,形成了以领主分封制度为特征的社会。
1.2 文化特点先秦时期文化思想繁荣兴盛,涌现出众多重要人物和思想家。
诗经问世打开了我国最古老的诗歌宝库;《礼记》编撰整理传承周朝礼仪制度;《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道德经》等道家经典简洁而深刻;《法家集要》体现了法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再加上墨家、名家等诸多流派。
这些文化成果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3 政治特点先秦时期政治以诸侯分封制度为主,王权逐渐削弱,而封建王族不断崛起。
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互相争霸,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些国家大多由贵族组成,政治斗争激烈且频繁。
同时,先秦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型政治组织形式,如公羊学派提出的郡县制度、齐桓公实行的分封制度等。
二、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2.1 文化对政治的影响先秦时期的文化是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
例如,《礼记》中规范了君臣之间、父子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中应该遵循的礼仪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秩序稳定。
《法家集要》的提出,对于社会治理和政治权力配置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家积极参与了当时的政治活动,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向各国统治者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孔子是一个重要的例子,他致力于教育改革并提出“仁爱”作为最高道德标准,试图通过改变君主统治者的行为来改善社会。
2.2 政治对文化的影响政治因素也对先秦时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国背景: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大国背景: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简介大国背景是指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对于我们来说了解这些背景信息非常重要。
这篇文档将重点讨论大国背景的概念以及如何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1. 大国背景的定义大国背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在全球舞台上所处的位置、影响力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
通过理解大国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前的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1.1 政治方面政治方面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制度、领导人、法律体系、外交关系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治模式,例如民主制度、共产主义制度、君主制度等,这些都会对其政策决策和发展路径产生重要影响。
1.2 经济方面经济方面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产业结构、贸易关系、经济增长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中一些国家是全球经济重要的驱动力,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1.3 社会方面社会方面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文化传统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背景也是多样化的,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国家或地区内部稳定、社会福利和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
2. 如何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2.1 研究历史和文化遗产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政治和经济发展。
通过研究历史事件、政治体制演变以及文化传统,我们可以探寻到一系列对于当前政治经济情况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2.2 分析政府制度和领导人政府制度以及领导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政府组织形式、权力分配以及领导人的背景和决策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方向。
2.3 考察经济指标和数据通过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指标和数据,如GDP、失业率、贸易量等,我们可以评估其经济健康状况和发展潜力。
这些数据还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2.4 跟踪外交关系和国际影响力外交关系以及国际影响力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特点与优势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特点与优势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在中国取得了全面胜利。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特点不断展现,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巨大优势。
一、经济特点与优势1.1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实现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有机结合。
这种模式有效扩大了经济的规模和潜力,推动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调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中国经济的增长不仅追求经济的发展速度,更注重经济的质量和分配的公平。
这一发展理念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加均衡、可持续,并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注重科技创新,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
同时,中国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强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结构的质量和效益。
二、政治特点与优势2.1 领导核心和集体领导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有着明确而稳定的领导核心,并通过集体领导体制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这一特点保证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决策的科学性,使得中国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和长远目光。
2.2 广泛民主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注重广泛民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自治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表达和参与。
同时,制度也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国家的政策和决策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
2.3 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通过党的领导确保法治的实施和落实。
这一特点保证了国家政权的稳定,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福建高中政治会考考纲目录(修改版)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1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P14①商品含义(交换、劳动产品)②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1.2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P14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1.3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信用工具P14①信用卡②支票1.4了解外汇与汇率P14①外汇含义②汇率含义1.5认同正确的金钱观P14-15①如何正确对待金钱?两点②树立正确金钱观的意义?2.1理解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P15①供求影响价格②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总量=价值量×数量2.2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P152.3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P15-16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两点②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三点3.1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三点P163.2了解消费的主要类型和结构P16①消费的类型(产品类型、交易方式、消费目的)②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3.3了解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P16-173.4认同正确的消费观(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三点P17<纲P19 17.>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4.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P20①生产决定消费 <书P29>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4.2明确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P20①社会的主要矛盾(现实原因)②意义四点③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理论原因、现实原因+意义)④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书P30>⑤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书P35>4.3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P20①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地位②公有制的范围、非公有制的范围4.4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P20①为什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五点(必要性+重要性)5.1了解企业的含义、公司的含义及基本形式P20 <书P38>5.2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P215.3认同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P215.4学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P21①权益的内容八个②如何维护劳动者权利?(途径)三点+党和政府、企业 <书P44>6.1了解几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及其特点P21-22储蓄存款、股票、债券、保险6.2尝试制定投资方案P22(制定投资方案时应考虑的因素)四点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7.1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P26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②为什么要按劳分配?三点意义?两点③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和生产要素分配意义(外资、私营)7.2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途径,理解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共的关系P26①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坚持收入公平的原因和意义?②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如何减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书P61> 三点)具体措施、再分配③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书P61-P62>效率的公平辩证关系两点如何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两点8.1了解财政,财政收入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P278.2 了解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及其种类(税、利、债、费)P278.3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P278.4 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书P65> 三点P278.5 了解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P288.6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征税对象,税率,特点P288.7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增强纳税人意识P28①为什么要依法纳税?三点②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税收?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1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P319.2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P31①如何配置资源三点②市场调节优点两点9.3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P32①市场秩序的意义②市场规则的形式,内容③如何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必+具)④个人应该怎么做?9.4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32①基础性作用②基本标志③根本目标④内在要求9.5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手段P32①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三点 <书P81>②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书P84>10.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同科学发展观P32-33①内涵四点②如何发展?发展要求?③如何以人为本?10.2理解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P33①如何使国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五点<书P88-89>②如何创新?③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四点11.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及其影响P33①积极影响三点②消极影响 <书P94>③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P3411.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基本原则和作用P34①世贸组织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12月11日)③世贸组织的原则,作用(三点)11.3分析如何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P34①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②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四点11.4理解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P34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1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P42①国家的性质(国体)②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本质③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1.2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P42①含义②内容 <书P9>1.3懂得公民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P431.4学会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P42①政治生活的内容②中学生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③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三点 <书P10>④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三点⑤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实现两者统一?<书P10-11>2.1比较不同的选举方式,树立依法行使选举权的正确态度P43①选举方式:直接、间接选举,等额、差额选举及其各自的优缺点②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三点③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选举权?2.2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P43 <书P20> 各四点2.3了解基层民主自治的途径和方式P43①性质: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②意义2.4 懂得民主监督的方式,明确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P44①渠道和方式三点②意义③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两点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3.1 分析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感受我国政府的作用P47①政府性质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四点 <书P37> 根本目的②我国政府的作用两点3.2 理解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P47(宗旨,原则,态度)①怎么对人民负责?三点3.3了解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与方式P47四点4.1 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P47①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四点②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三点4.2 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和主要途径P48①政府制约和监督的意义五点②措施和途径?③行政监督体系4.3 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树立权威P48①政府权威的体现四点②政府的含义③我国政府如何树立权威?三点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5.1了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52-53①人民代表大会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5.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和义务P535.3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P53①政体含义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③人代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四点④为什么我们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体?(根本原因+优势+实践证明…<书P61>)6.1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原因、性质、宗旨、意义<三点>)P536.2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P53-546.3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P54①第一要义②核心③基本要求6.4 理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P54①政党制度的内容②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友党关系两点③多党合作的前提和保证、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重要机构④政党制度的意义或优越性四点7.1明确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学会在生活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P54①公民应该怎么做?②青年?7.2 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三点)P55①三者关系三点7.3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和优越性P55①必然性三点②优越性或意义四点7.4 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P55①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四点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8.1了解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P59①基本权利、基本义务8.2懂得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P598.3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P59①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两点8.4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P598.5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P60 <书P96>①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②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性9.1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60①和平问题②发展问题③解决的有效途径④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国政府的主张)9.2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P619.3分析当前国际竞争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P61①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启示(我们应该做什么?)9.4阐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P61①宗旨②基本内容9.5说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P61①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②决定条件③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1 了解文化的含义,形式P691.2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社会的作用)P69 <结合2.3>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2.1 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特点P69①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2.2 理解优秀文化队塑造人生的作用(三点)P702.3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竞争力P70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③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1理解文化多样性及其作用,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P73(民族节日的作用<书P29>)①文化多样性的作用②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必要性)两点3.2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促进文化交流的意义P74 <书P35>①文化传播的含义②途径③手段④意义4.1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P74<书P39> ①相对稳定性②鲜明的民族性4.2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意义)P74(积极与消极作用)4.3 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P74①正确态度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4.4 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745.1懂得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P755.2领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P755.3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P75①根本途径②基本途径③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两点③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1 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79①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7.1 懂得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80①内涵②主题7.2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80①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必+重)四点②民族精神的作用 <书P71>7.3懂得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80(途径) <书P81、纲P84 18.>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8.1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P84①含义②性质8.2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P84(如何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答个人)①提高辨别文化的眼力(个人)②落后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历史+现实)③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五点 <纲P88 17. 书P93>④国家应该怎么做?四点9.1了解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P849.2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85①基本内容四点9.3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要求P85①如何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纲P89 18.2 书P98>9.4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P85 <书P101>9.5 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8510.1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P85①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②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10.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P85①荣辱观的内容八点②必要性、作用10.3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P86①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②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③二者的关系两点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什么?⑤我们应该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纲P89 19.>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1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P94①世界观的含义②方法论的含义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2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P94①哲学的含义②具体科学的含义③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纲P97 16.>2.1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P942.2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书P12>P94 2.3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P94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及其优缺点②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及其优缺点3.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书P22-23>P9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唯物论4.1懂得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P98 <书P29-30>①物质的含义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三点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提纲唯物论1.>4.2懂得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P98 <书P31>①运动的含义②静止的含义③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三点4.3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P98①规律的含义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三点方法论要求两点(按客观规律办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5.1理解意识的基本内涵P98 <书P36>(从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看,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应用范围 <提纲唯物论3.> 5.2懂得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即唯物论原理)P98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两点方法论要求两点应用范围 <提纲唯物论2.>5.3理解意识的作用P98-99①表现两点②意识的能动作用5.4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P99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现实意义四点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应用范围 <提纲唯物论4.>认识论6.1了解实践及其基本特点P99(第六课是认识论的观点)6.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99(四点)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应用范围 <提纲认识论1.>6.3懂得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P100①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方法论 <提纲认识论2.>6.4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P100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方法论 <提纲认识论3.>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联系观7.1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P103①联系的含义②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应用范围③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方法论、应用范围④联系的多样性原理、方法论、应用范围<提纲唯物辩证联系观1.2.3>7.2掌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P103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区别与联系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应用范围 <提纲唯物辩证联系观4.>7.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P104①系统优化方法的原理②系统优化方法的方法论要求(实践角度和认识角度)发展观8.1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P104(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①发展普遍性原理、方法论、应用范围<提纲唯物辩证发展观1.>8.2理解事物的发展使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P104(事物发展的趋势)①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曲折性的原理三点方法论要求两点应用范围 <提纲唯物辩证发展观2.>8.3掌握量变与质变的关系P105①量变与质变的含义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两点方法论要求两点应用范围<提纲唯物辩证发展观3.>矛盾观9.1了解矛盾及其两种基本属性P105①矛盾的含义②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各自的含义③矛盾对立统一原理、方法论、应用范围<提纲唯物辩证矛盾观1.>9.2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P105①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应用范围(共性)<提纲唯物辩证矛盾观2.>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应用范围<提纲唯物辩证矛盾观3.>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方法论、应用范围<提纲唯物辩证矛盾观4.>④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9.3学会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认识方法分析事物P106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三点)、方法论、应用范围 <提纲唯物辩证矛盾观5.>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原理(三点)、方法论、应用范围 <提纲唯物辩证矛盾观6.>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的主次方面原理(主次方面原理)、方法论<提纲唯物辩证矛盾观7.>辩证否定观10.1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P106(扬弃)①辩证的否定观原理(两点)及其方法论、应用范围 <提纲辩证否定观>10.2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P106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是什么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两点10.3明确创新的社会作用P107①作用和意义10.4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P107①唯物辩证法的观点②形而上学的观点③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唯物主义历史观)11.1理解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113①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两点)、方法论、应用范围<提纲社会历史观1.>11.2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P113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11.3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同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P113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三点)、方法论、应用范围<提纲社会历史观3.>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坚持的意义12.1了解价值观、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两点)P11312.2掌握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P114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③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⑵⑶…价值追求)④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他人、集体、社会利益关系?四点 <书P102>12.3明确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P114①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纲P117 16.⑴>②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纲P118 16⑵>补充:听证会步骤确定听证会主题→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政协、媒体等等)→各小组分别收集准备材料→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听证会主持人总结辨析题步骤①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不全面的②合理的,科学的方面(是什么、为什么)③不合理的,不科学的方面(是什么、为什么)④怎么做?哲学题步骤1.哲学题目应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明确要用哪部分的内容作答。
1.1.2文化与经济、政治
1.1.2 文化与经济、政治导学案编写:夏茂胜审核:廖肃清日期:班级:姓名:组别:组号:一、【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2)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学习重难点】1、怎样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二、【自学案】————把握基础,夯实基础1、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如何?经济、政治和文化是____的三个基本领域。
____是基础,____是经济的集中表现,____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____、____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____。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有哪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____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____、培养各种____、提高劳动者____越来越重要。
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____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____。
反对文化____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____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怎样?我国应该如何对待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____,但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也是____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____,越来越成为____竞争的____。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____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____、不竭的____和强大的____。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必修三1.1.2文化与经济、政治ppt课件
出现“亚洲奇迹”。 • 主要是亚洲文化的贡献。亚洲重视“和谐”的文化,使政府、企业和
社会各界较为团结合作,增强了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及竞争力;崇尚节俭的
风尚使亚洲人储蓄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 金来源和保障;重视教育的亚洲文化使不少亚洲国家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相对较高,劳动者的素质较高;重视家庭、强调秩序、纪律的文化使亚洲 社会、政治较为稳定,减少了对生产、经济的破坏和冲击等等。
②文化经济化
如: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文化生产力日益突出。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 征,在向传统产业广泛渗透的同时,催生了新的重要产业。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新材料、新能源、 航空航天、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全球首 富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离不开微软公司的技
阿诺-施瓦辛格出生在奥地 利,原先以健美为职业,后来步 入影坛并主演了《魔鬼终结者》 等一系列知名动作片,他曾被誉 为“世界上最强壮的男人”。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举行的历 史性的罢免选举中,共和党候选 人施瓦辛格轻松地击败了民主党 候选人、副州长巴斯特曼特而当 选为新州长。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于政治、经济以 重大影响。 (1)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 发展道路
于航天业的第一大产业,占据了40%以上的国际音像市场份额。
单是好莱坞一部影片《泰坦尼克号》,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 区上映后,就赚回了约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美国文化产值更 是占了本国GDP的1/5左右。目前,英国文化产业年均产值600亿 英磅,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约为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两倍;日本 一年的文化产业销售额是11万亿日元——相当于该国钢铁业的 两倍、汽车业的一半。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案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分析不同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3.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4. 培养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2.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3.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4. 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以下为具体教案内容:一、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1.1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社会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1.2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2.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生产关系是指一定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形式的总和。
1.2.2 价值规律原理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1.2.3 剩余价值原理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大于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部分,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2.1 经济制度的分类经济制度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生产关系的总和。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经济制度可分为以下几种:2.1.1 封建主义经济制度2.1.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2.1.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2 经济体制的分类与特点经济体制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根据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经济体制可分为以下几种:2.2.1 计划经济体制2.2.2 市场经济体制2.2.3 混合经济体制2.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其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改革、价格改革、金融改革等。
《政治经济学教案》
《政治经济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1.1 课程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2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经济活动和经济学资源、稀缺性和选择市场、供给和需求1.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1 资本和资本主义资本的概念和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2.2 剩余价值理论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2.3 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社会福利制度和政治民主制度的作用第三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3.1 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社会主义从理想向现实的过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2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模式3.3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第四章:国家与经济4.1 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国家经济职能的演变和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干预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和市场经济的局限性4.2 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和经济体制的类型和特点混合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4.3 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帝国主义和国际垄断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组织第五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体系5.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2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体系国家与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5.3 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创新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和挑战第六章:市场经济体制6.1 市场经济的定义与特征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点与缺点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6.2 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供给与需求的基本概念市场均衡与价格机制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6.3 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与职责第七章: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7.1 企业行为与决策企业目标与利润最大化企业竞争策略与市场优势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7.2 市场结构与竞争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与市场力量寡头垄断市场与竞争策略7.3 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企业间合作的形式与动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企业战略联盟与产业集群第八章: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8.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与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与特点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8.2 国际贸易与对外开放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类型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与发展历程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8.3 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我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策略与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开放新格局第九章: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9.1 收入分配公平与不平等等问题收入分配的概念与衡量指标收入分配公平与不平等等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与现状9.2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与目标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与意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9.3 的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的现状与挑战第十章: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应用与挑战10.1 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应用政治经济学在政策制定与分析中的应用政治经济学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的应用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10.2 政治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挑战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对政治经济学的影响政治经济学在应对新时代发展难题中的使命10.3 政治经济学的前景与学科建设政治经济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展望政治经济学在培养高素质经济学人才中的作用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包括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国家与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以及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应用与挑战等十个章节。
城市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发展分析
城市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发展分析Part 1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城市经济的变化也反映了城市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物质发展,还包括城市人口、城市环境等方面的发展。
1.1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家陆续出台了不少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现在,城市的服务业已逐步替代了制造业,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2 城市人口分布变化城市人口分布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由于人口集聚,导致物价更高、房价更贵等问题,但是城市的人口密度和消费能力也更高。
为此,城市应该通过财政、税收、土地等方式为中产阶级创造条件,鼓励其在城市的居住和消费。
1.3 城市环境治理城市环境管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城市环境的恶化不仅会增加人们的健康风险,也会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应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
同时,城市还应该积极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鼓励企业重视环境保护。
Part 2 城市政治文化的发展城市政治文化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
城市政治文化的变化反映着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演变,也是城市发展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的体现。
2.1 城市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城市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城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特别重要。
在城市的不同时期,政治文化也在逐渐发展。
例如在古代,城市政治体制是与皇帝或贵族家族结合在一起的,而现在,城市政治体制已成为完全民主的政治体制。
2.2 城市文化交流的活跃度城市文化交流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成分之一。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城市文化交流更加广泛。
城市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使城市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和生动。
2.3 城市文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文化建设方面,城市要注重经典和现代文化的融合,注重文化的创新和创造力,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的精髓。
唐代文艺复兴与王勃的作品
唐代文艺复兴与王勃的作品一、唐代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意义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达到了巅峰,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
1.1 文化环境与政治经济条件唐朝的文化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与其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有着密切关系。
当时唐玄宗统治下的政府相对开明,有很多才华出众的文人得到了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同时,唐朝处于丝绸之路的中心位置,商业交流和外来影响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
1.2 文学形式和思想观念变革在唐代,出现了大量新颖而多样化的文学形式。
不再局限于写骈文和诗歌,还涌现出散曲、话本、小说等多种类型。
此外,一些先进思想观念也逐渐被接受和传播,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王勃与其作品的概述2.1 王勃的生平与背景王勃(650年-676年)是唐代初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士族世家,因才华横溢而成为当时宫廷文人中备受赞誉的人物。
2.2 王勃的主要作品2.2.1 "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是王勃最有名的一首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骈文。
这首作品描绘了满目繁华而又残酷无情的政治斗争和宫廷生活,使人们对于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2.2 其他诗歌作品除了"滕王阁序"外,王勃还创作过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有《登徒子好色川》和《长恨歌》等。
这些作品以雄浑豪放、富有感情表达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众多读者。
2.3 王勃对唐代文艺复兴的贡献王勃的作品在当时就取得了巨大的影响与赞誉,为唐代文艺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作品不仅开创了新的诗歌形式,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深远意义。
王勃以其真切、直接的风格和对现实生活的剖析,激励了其他文人继续探索和创新。
三、结语唐代文艺复兴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辉煌而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精彩绝伦的文学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坦言,要“千方百 计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民采取西方有关民主和人 权的概念”。这种主张就是要通过文化的“感 召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利用 文化手段实现其利用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难 以达到的战略目的。
美国中央情报局《十条诫令》部分内容
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 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 ……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 刻苦耐劳精神; 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 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 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 半; 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 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 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 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 ①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 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功夫熊猫》是由美国导演马克的一部动 画片,以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为原型,利用中国 的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主题,一举拿下了36届安 妮奖的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版 等15项大奖。该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三周时间 就获得了超过1.35亿的票房。同样的还有美国 人根据我国历史传说《花木兰》制作的大片也 让我们国人五味杂陈。
②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上述两个例子对你有什么启示?
当前好莱坞电影里中国元素植入还太僵硬,主要是 指两方面,场景切换的不自然和中国企业广告生硬 地插入。例如在《变4》中,电影放了一半,男配 突然说,要把人类金刚研究公司放到中国去,于是 镜头一晃到了北京,鸟巢和盘古大观酒店亮相了。
• [2011· 天津卷] 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 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 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 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 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 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变 中 中 国 元 素
4
变 中 中 国 元 素
4
变4中的中国元素
变4中的中国元素
变4中的中国元素
建行、红牛、周黑鸭、剑南春、伊利、怡宝、广汽、 微信、乐视……一大波中国产品,扎堆出现在变形 金刚4里面。
与之相对应的, 20世纪20年代著名推理小说家罗 纳德· 诺克斯曾经说过“不准有中国人出现在故事 里”。中国人和中国故事,在很长时间里被国际主 流电影界所误读——蜡黄蜡黄的皮肤、留长辫子的 男人、老旧的阁楼、脏乱的街道……章子怡也曾抱 怨过华人演员在好莱坞只能演穷人和妓女。
——我们仅仅缺少的是好莱坞电影中的中 国广告吗? 我们缺少: 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 鲜明的商品文化。 实质:缺少文化竞争力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源泉 (2)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探讨:怎样实现我 国由文化资源大国 向文化产业强国转 化?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 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注意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 响和相互交融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 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 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 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 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
B
4、[2011· 江苏卷] 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 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 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 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 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 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措施: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 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 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 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 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 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 化 与 经 济 、 政 治
文 化 与 经 济 、 政 治 关 系
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但文化 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不 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意义
1、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 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 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 影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 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 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 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 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③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 以上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发和利用, 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 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 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D
3、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 故事改编动画片在我国掀起热播狂潮,获 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人们的文 化消费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 文化竞争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经济
反作用 决定 决定 决定 反作用 集中表现
文化
政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 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 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予政治、经 济以重大影响。
之前,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总是围绕 着两个因素。其一是“异域性”,如旗袍、闺房、 面纱、艺妓等;其二是“敌对”,如暴君、原教 旨主义、恐怖主义等。这些消极的文化出现在世 界人民眼中,破坏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 象。 李小龙在美国走红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才出现了新的形式——中国功夫,中国的武术文 化也随之走向海外,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积极 形象。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先进、 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 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变形金刚4本身是一个商业大片,电影中夹杂了25个品牌的 植入广告,单单广告费一项就能赚到2亿元,其在全球的票 房收入超过了4亿美元,掀起了一个观影消费的高潮。此外, “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出品还带动了儿童图书、玩具、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装等等产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好莱坞电影前后对待中国的态度变化说明了什么? 经济是基础,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
变形金刚4上映当日获得1.7亿票房成绩,上 映3天,票房就过6亿,打破内地电影史首周 票房最高纪录,至7月20日,打破14亿票房。 变形金刚4在全球的上映也把中国元素,中 国文化,传递到了全世界人的眼中,扩大了 中国在世界的政治影响力。 这两段话又说明了什么?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 经济以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