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笔
杂文简介及其特点
一篇散文,有的通篇叙事,有的如一幕短剧,有的是一个
寓言故事,有的是一封书信,还有序跋,随想札记„„形 式多样,而且还在不断创新。 5.语言的“杂” 杂文的语言要求生动形象,尖锐泼辣;笔调轻松而思
想深刻,幽默风趣而切中时弊;嬉笑怒骂汇于一篇,激情
雄辩熔于一炉;既饱含哲理,活泼鲜明,又庄谐并存,妙 趣横生,这就是所谓的杂文笔调。
4.善纵善搭,手法多样 一篇好杂文必须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文、言之有味 。 善于用说东道西、谈天说地的方法展开议论。
5.锤炼语言,强化风格 要有文采 庄谐并呈 文白相杂 装痴作傻
运用反语
杂文具体写作
1.选好角度,巧妙结构 拟题 有将论敌的要害拟为题目。 有把主旨概括成一句话。 有把议论对象拟为题目。 有用现成诗句拟为题目。 有杂文涉及的典故拟为题目。
3.讽刺幽默,寓庄于谐 所谓讽刺,就是用精炼、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偏 要把某种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也不以为奇,在那时 却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可恶的事提出来。 幽默是把错误的、不合理的东西故意绕一个弯子,并用 平和的口气十分认真地说出来,表面上看来是肯定,但由于 强调了那错误和不合理性,便会产生忍俊不禁的效果,使人 在笑声中得到启发。
四、杂文的艺术构思与写作
1.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是杂文选取材料和提炼主
题的原则。“大”,即指那些关系着社会利益的带有全局 性的问题;“小”,即指全局中那些具体的甚至细微的事 物。“大中取小”,就是从重大的社会问题中选取最能反 映事物本质的一点或者一个侧面切入,经过分析揭示出事
4.短小犀利,杂而能一 杂文内容驳杂,题材琐屑。篇幅虽然短小,取材却广泛
多样。点滴感受,片段思想,大到宇宙,小到微尘,天南海
轻笔胡乱写的意思
轻笔胡乱写的意思
“轻笔胡乱写”这个短语的意思比较模糊,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或具体语境来理解。
“轻笔”一词通常指书写时笔划轻盈、流畅,不费力。
而“胡乱写”则意味着写作时没有太多顾忌或章法,比较随意。
这个短语组合起来可能表示一种轻松随意、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或者是一种轻率、不加思考的写作态度。
然而,请注意,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具体含义可能因语境而异。
在某些情况下,“轻笔胡乱写”可能带有贬义,暗示写作质量不高或缺乏专业性。
在其他情况下,它也可能被用作一种轻松幽默或调侃的说法。
病隙碎笔赏析
病隙碎笔赏析病隙碎笔的概述病隙碎笔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艺术风格,它以疏净、自然、随意的笔法特点闻名。
这种书法风格的主要特点是线条间隙宽散,墨迹破碎,使整个作品呈现出疏朗、飘逸之美。
病隙碎笔的起源病隙碎笔起源于唐代的褚遂良,他的书法作品“病隙碎笔墨竹册”被誉为病隙碎笔的代表之作。
他在书写竹子时,故意制造出断裂、间断的笔画效果,从而形成了病隙碎笔的独特风格。
病隙碎笔的特点1.线条疏朗:病隙碎笔的线条间隙宽散,没有被控制得太过严谨,给人以放松、舒畅的感觉。
2.墨迹破碎:病隙碎笔的笔画常常是断断续续、短短长长的,墨迹破碎,给人以凌乱但又有秩序感的印象。
3.气韵悠长:病隙碎笔追求自然、随性,笔触中蕴含着一种悠远的气韵,给人以静谧、深沉之感。
病隙碎笔的应用病隙碎笔不仅广泛应用于书法领域,也常常被用于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中。
它强调艺术家对笔墨的自由掌控,追求一种舒展自在的意境表达。
而在书法中,病隙碎笔作品往往能够给人以超越文字意义的思考空间,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韵味。
病隙碎笔的欣赏价值病隙碎笔作为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魅力。
首先,其线条宽散、墨迹破碎的特点使得作品具有一种随意、自然的美感,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
其次,病隙碎笔的非凡表现力使得作品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情感,在观赏时能够引发观者对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
最后,病隙碎笔的独特之处使其作品在艺术市场上备受追捧,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病隙碎笔的创作技巧1.控制力度:在书写时,要注意把握好力度,使得线条有间断的感觉,但也要注意不要过于散漫,保持整体的统一。
2.破折运用:破折是病隙碎笔的重要技巧之一,要善于利用破折处理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增加作品的变化和层次感。
3.运笔自如:病隙碎笔要求书写自然、随意,要注重运笔的流畅和自由,使笔触显得灵活飘逸。
病隙碎笔的名家作品赏析1.褚遂良的《病隙碎笔墨竹册》,是病隙碎笔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自由自在的线条展示了竹子的灵动之美。
病笔十六种——精选推荐
病笔十六种·病笔十六种。
---王本兴。
青少年学习书法,一般都从正楷入手,毫无疑问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但当手拿毛笔,在临习碑帖时,某些点画总是不尽人意。
这些不尽人意、有毛病的点画称之为“病笔”。
为了能识别这些病笔,这就需要我们找出原因,改变用墨、用笔或书写技巧上的不良习惯,从而克服病笔。
这里归纳有十六种病笔,并一一加以分析,以便在临习或创作时,进行对照,避免这些不正确的点画出现。
1.牛头。
像牛头状。
主要是笔头墨水过多,造成涨墨过甚。
或是笔锋转驻过重,下按之力太大,而出锋太快,提锋大疾所致。
故在书写时,笔头濡墨不宜过多,下按之力根据字的大小适可而止,笔锋逆入回返时速度略快于提锋出笔。
2.鼠尾。
常出现在撇画上,似老鼠的尾巴,样子不好看。
主要原因是用笔无力,轻浮在纸上,飘滑而去。
毛笔在运行时有提无按,不得撇画用笔要领所致。
书写撇画应用笔沉着,向下的按力均匀,笔锋送到顶端,由粗向细的过渡要缓慢自然,中锋用笔。
3.扫帚。
指点画收笔时,散锋过多,无回锋之状,而散乱的出锋像扫帚一样,故而得名。
如果经过藏锋回出,笔锋送到末端,提锋收笔。
仍不能改变“扫帚”之状时,建议改换毛笔。
4.竹节。
点画似竹节状。
这是因为对点画形质认识模糊,用笔不当所致。
经观察可知,下笔逆入方位不够正确,笔锋转驻时大生硬,而中间运行过于上提,收笔应提锋时却下按,使点画失态,盲生圭角。
“竹节”在大多数楷书中系病笔,但在某些魏碑法帖中,有所应用。
5.蜂腰。
这种病笔出现在弯钩、竖画及横画等笔画中。
两头浑圆粗大,而中间细柔,像蜂腰式。
这种病笔的发生,常常是起笔和收笔下按过重,不注意中锋运行,造成中间和两头比例失调。
故书写时,要提按平稳,用力匀称,出锋自然。
6.鹤膝。
丹顶鹤的脚又长又细,而它的膝盖则圆而粗大,很有特性。
人们把点画线条细柔,而转折、驻笔处浑圆突出的病笔,称为“鹤膝”。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要求在起笔或收笔,转折或横钩时,惯性不能过大,不能有太多的圆转与下按之力,驻笔、顿笔时笔锋动作不能过大。
文言文《《魏书李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彪,字道固,顿丘卫国人。
家世寒微,少孤贫,有大志,笃学不倦。
初受业于长乐监伯阳,伯阳称美之。
与渔阳高悦、北平阳尼等将隐于名山,不果而罢。
悦兄闾,博学高才,家富典籍,彪遂于悦家手抄口诵,不暇寝食。
既而还乡里。
平原王睿年将弱冠,雅有志业,闻彪名而诣之,修师友之礼,称之于郡,遂举孝廉。
至京师,馆而受业焉。
高闾称之于朝贵,李冲礼之甚厚。
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彪与秘书令高祐始奏从迁固之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
彪稍见礼遇,加中垒将军。
及文明太后崩,群臣请高祖公除,高祖不许,与彪往复。
以参议律令之勤,赐帛五百匹、马一匹、牛二头。
迁御史中尉,领著作郎。
彪性刚直,多所劾纠,远近畏之,豪右屏气。
高祖常呼彪为李生,于是从容谓群臣曰:“吾之有李生,犹汉之有汲黯。
”车驾南伐,彪兼度支尚书,与仆射李冲、任城王等参理留台事。
彪素性刚豪,与冲等意议乖异,遂形于声色,殊无降下之心。
自谓身为法官,莫能纠劾已者,遂多专恣。
冲积其前后罪过,乃于尚书省禁止彪。
会赦得免。
时司空北海王元祥、尚书令王肃以其无禄,颇相赈饷。
遂在秘书省同王隐故事,白衣修史。
诏彪兼通直散骑常侍,行汾州事,非彪好也,固请不行,有司切遣之。
会遴疾累旬,景明二年秋,卒于洛阳,年五十八。
谥曰刚宪。
彪在秘书岁余,史业竟未及就,然区分书体,皆彪之功。
述《春秋》三传,合成十卷。
其所著诗颂赋诔章奏杂笔百余篇。
(节选自《魏书•李彪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B.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C.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D.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书法病笔十六种
书法病笔十六种学习书法,一般都从正楷入手,毫无疑问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但当手拿毛笔,在临习碑帖时,某些点画总是不尽人意。
这些不尽人意、有毛病的点画称之为“病笔”。
为了能识别这些病笔,这就需要我们找出原因,改变用墨、用笔或书写技巧上的不良习惯,从而克服病笔。
这里归纳有十六种病笔,并一一加以分析,以便在临习或创作时,进行对照,避免这些不正确的点画出现。
1. 牛头。
像牛头状。
主要是笔头墨水过多,造成涨墨过甚。
或是笔锋转驻过重,下按之力太大,而出锋太快,提锋大疾所致。
故在书写时,笔头濡墨不宜过多,下按之力根据字的大小适可而止,笔锋逆入回返时速度略快于提锋出笔。
(钉子头也是很忌讳的,比如天发神谶碑那种强烈的钉子头在某些书体乃至大部分书体创作中必须避免,包括篆刻也一样,否则会是败笔,会是俗笔)。
2. 鼠尾。
常出现在撇画上,似老鼠的尾巴,样子不好看。
主要原因是用笔无力,轻浮在纸上,飘滑而去。
毛笔在运行时有提无按,不得撇画用笔要领所致。
书写撇画应用笔沉着,向下的按力均匀,笔锋送到顶端,由粗向细的过渡要缓慢自然,中锋用笔。
3. 扫帚。
指点画收笔时,散锋过多,无回锋之状,而散乱的出锋像扫帚一样,故而得名。
如果经过藏锋回出,笔锋送到末端,提锋收笔。
仍不能改变“扫帚”之状时,建议改换毛笔。
4. 竹节。
点画似竹节状。
这是因为对点画形质认识模糊,用笔不当所致。
经观察可知,下笔逆入方位不够正确,笔锋转驻时大生硬,而中间运行过于上提,收笔应提锋时却下按,使点画失态,盲生圭角。
“竹节”在大多数楷书中系病笔,但在某些魏碑法帖中,有所应用。
5. 蜂腰。
这种病笔出现在弯钩、竖画及横画等笔画中。
两头浑圆粗大,而中间细柔,像蜂腰式。
这种病笔的发生,常常是起笔和收笔下按过重,不注意中锋运行,造成中间和两头比例失调。
故书写时,要提按平稳,用力匀称,出锋自然。
6. 鹤膝。
丹顶鹤的脚又长又细,而它的膝盖则圆而粗大,很有特性。
人们把点画线条细柔,而转折、驻笔处浑圆突出的病笔,称为“鹤膝”。
杂文的笔法
杂文的笔法可以千变万化。
自古以来,文成法立。
元代郝经说:“夫理,文之本也;法,文之末也。
有理则有法矣,未有无理而有法也。
”(《答友人论文法书》)文章笔法依内容而定。
不同内容用不同的笔法;有时,内容相同,笔法也可以不同。
这还要看作者的意图及读者对象等因素。
下面介绍几种杂文笔法。
1.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是杂文写作常见的手法。
起笔于“小”处,落实到“大”处。
它可以用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引发出具有深广意义的大道理。
这个“小”,打个比方说,可能是炸弹上的引信,是重型机器的开关,是揭示事物本质的突破口。
这个“大”,指事物的整体,全局,也可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大道理。
以小见大,是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过程。
从现实生活角落的一个镜头里可以发现令人深思的大问题、大道理。
《忧闻“教授卖大饼”》(钟玉竹)主旨是对当前社会生活中脑体收人倒挂感到忧虑。
文章不是从抽象大道理讲起,而是先从一幅获奖的新闻照片说起,先介绍生活中的小小镜头:“河南师大副教授杨富太业余卖大饼,每天净得利润30余元,四天的收人比他的月工资还要高。
”作者面对此景,心怀隐忧:“一忧这样做会影响教授的本职工作和身体健康;二忧‘教大学不如卖大饼’,如此‘脑体倒挂’何时了;三忧这种情况会对教师‘跳槽’、4创收’、‘弃教经商’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不利于加强教育工作和稳定教师队伍。
”通篇在“优”字上作文章,从“小忧”到“大忧”,从一个人的举动想到一种事业,想到分配不公问题。
有时,为了驳斥一种观点也可以采取小中见大的手法。
《事事关心》(邓拓)不同意这种观点:古人读书似乎都没有什么政治目的。
文章开篇介绍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写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者指出,上联生动地描写了自然界的风雨声和人们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的情景,下联充分地表明了当时的东林党人在政治上的抱负,不只关心家事,还关心国家大事、世界的大事。
上下联贯串起来,就是说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
《魏书—李彪传》“李彪,字道固,顿丘卫国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魏书—李彪传》“李彪,字道固,顿丘卫国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彪,字道固,顿丘卫国人。
家世寒微。
少孤贫,有大志,笃学不倦。
初受业..于长乐监伯阳,伯阳称美之。
晚与渔阳高悦、北平阳尼等将隐于名山,不果而罢。
悦兄闾,博学高才,家富典籍,彪遂于悦家手抄口诵,不暇寝食。
既而还乡里。
平原王元叡年将弱冠,雅有志业,闻彪名而诣之,修师友之礼,称之于郡,遂举孝廉。
至京师,入馆而受业..焉。
高闾称之于朝贵,李冲礼之甚厚。
迁秘书丞,参著作事。
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彪与秘书令高祐始奏从迁固之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彪稍见礼遇,加中垒将军。
及文明太后崩,群臣请高祖公除..,高祖不许,与彪往复。
以参议律令之勤,赐帛五百匹、马一匹、牛二头。
迁御史中尉,领著作郎。
彪性刚直,多所劾纠,远近畏之,豪右屏气。
高祖常呼彪为李生,于是从容谓群臣曰:“吾之有李生,犹汉之有汲黯。
”车驾南伐,彪兼度支尚书,与仆射李冲、任城王等参理留台事。
彪素性刚豪,与冲等意议乖异,遂形于声色,殊无降下之心。
自谓身为法官,莫能纠劾己者,遂多专恣。
冲积其前后罪过,乃于尚书省禁止彪。
会赦得免。
时司空北海王元祥、尚书令王肃以其无禄,颇相赈饷。
遂在秘书省同王隐故事,白衣..修史。
诏彪兼通直散骑常侍,行汾州事,非彪好也,固请不行,有司切遣之。
会遘疾累旬,景明二年秋,卒于洛阳,年五十八。
谥曰刚宪。
彪在秘书岁余,史业竟未及就,然区分书体,皆彪之功。
述《春秋》、三《传》,合成十卷。
其所著诗颂赋诔.章奏杂笔百余篇。
(节选自《魏书·李彪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彪与秘书令高祐始奏从迁固之/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B.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彪与秘书令高祐始奏从迁/固之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C.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彪与秘书令高祐始奏从迁固之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D.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彪与秘书令高祐始奏从迁固之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业,既指从师研习学问,也指传授学业,文中两处“受业”分别指上述两种意义。
笔字种种
“笔称”种种
刚开始学写或画叫“学笔”,有感而写的短文叫“随笔”;无拘无束地写来叫“信笔”,旧时诉讼的状文叫“刀笔”;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字句笔画不好的叫“败笔”,多余无用的文字叫“赘笔”;与题意不紧的话叫“闲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意在言外的文字叫“曲笔”,精雕细刻的文字叫“工笔”;为后段埋伏线索叫“伏笔”,引人入胜的文字叫“妙笔”;特别精彩的文字叫“神笔”,谴词造句的风格叫“文笔”;集体拟定一人写叫“执笔”,写字时笔刚挨纸叫“落笔”;写文章的开头时叫“起笔”,文章最后写完时叫“收笔”;临摹名人的字帖叫“摹笔”,用笔飞快地书写叫“走笔”;拿起笔作文或画画叫“命笔”,古代称稿费叫“润笔”;
谦称自己的文章叫“拙笔”,写作能力不高明的叫“秃笔”;受人之托的文字叫“嘱笔”,练习性的写或画叫“练笔”;写作中断或停止叫“搁笔”,敬称别人手迹叫“手笔”;
与世决别的文字叫“绝笔”,生前的文字叫“遗笔”。
史书体例
史书体例一、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
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我国古代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的优点就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
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北魏元晖的《科录》、隋王劭的《隋书》,是纪事本末体的前驱。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正式创立此种体例。
清代的官修(军机处)方略;●清代每一重大军事、外交行动结束,将有关诏谕奏报按时闲顺序汇编成书,称为方略。
方略的编纂,始于康熙时;而方略馆的设置,则始于乾隆间。
方略馆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军机处档案的保管。
《四库全书》将其列入“纪事本末体”内,这是专史的纪事本末。
总计29种方略,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平定叛乱,削除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和巩固边疆的活动;一类为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起事的;一类为处理外交洋务问题的。
方略机构:方略馆下设三处两库:文移处、纂修处、校对处、书库和大库(档案库)。
方略的资料来源:一是军机处录付存查的奏折。
二是军机处分类汇抄的关于国家庶政的档案。
三是军机处进呈文书和日行公事文书。
方略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五:一是军务类档案;二是民族类档案;三是宗教类档案;四是镇压革命运动类的档案,包括有关太平军、捻军和秘密结社的史料;五是专案类中的《剿捕档》,多为镇压农民起义与少数民族的记载。
方略的特点:●方略馆所修方略,分草本、清本、呈堂本、进呈本、陈设本5类。
●方略系统而完整地记录了有关战争的全过程;●方略采用档案汇编的形式,仍不失档案的原始性;●方略属于当时人编当朝史,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方略记录的主要内容:●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战争;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反清战争;涉及周边国家的战争。
●方略是研究清代边疆史及边疆政策、民族史及民族政策,还有宗教、结社问题等的珍贵史料。
是对19世纪末以前发生在本朝的农民战争的详实记录。
缺点:纪事本末类史书,以事为题,事与事之间缺乏联系,读者无法从中寻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其缺点。
【历代书论06】成公绥:《隶书体》原文、注释和译文
【历代书论 06】成公绥:《隶书体》原文、注释和译文
【历代书论06】成公绥:《隶书Fra bibliotek》【作者介绍和题解】 成公绥(公元231年一273年)西晋文学家,复姓成公,名绥,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人。幼 而聪敏,博涉经传,性寡欲,不营资产,不求闻达.家贫岁饥,处之如常,颇为张华所推重.所著诗、赋、杂笔十余卷,惜已 散佚。明张溥辑有《成公子安集》。这篇《隶书体》,即选自《成公子安集》. 这篇文章,是从文字的实用功能和书法的艺 术美两个方面,来论述隶书的。在文字的实用功能方面,认为隶书既无篆书的繁,也无草书的近伪,是最“适之中庸”的;在书 法的艺术美方面,从行笔、运笔到结体、风格,都写出了隶书的特点。虽然在某些形容上,似乎太抽象不易理解,如结合自 己的临池实践去领会,还是很有启发性的。评论:这篇《隶书体》,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指出了隶书是因时代变化而来的, 并从艺术形象的审美观感,赞扬隶书有张有弛,绚丽壮观,富于美感。从字形规整的角度看,隶书笔画有弛张,形体更加抑 扬。至少,隶书有着篆书没有的美感。此外,还从用笔的力和势上,赞扬隶书。总之,这篇短文观点比较中肯。
鲁迅奇妙的杂文笔法简论
鲁迅奇妙的杂文笔法简论鲁迅是现代杂文的集大成的开山祖。
他的《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和《集外集》等杂文集,收集了六百多篇杂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
其中有政论、短评、杂感、随笔、书信、日记、序跋等,其杂文笔法如群芳众卉,争奇斗艳。
一、犀利泼辣的文章气势鲁迅的杂文是在反帝反封建斗争十分激烈的时候,作为“匕首”和“投枪”而创作出来的。
他说:“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且介亭杂文?序言》)。
“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所以他的杂文能以简练尖锐的笔锋,犀利泼辣地剖析主题,解剖对象的要害。
“笔战,就也如别的兵战或拳头一样,不妨伺隙乘虚,以一击制敌人的死命”(《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鲁迅的杂文,有对封建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斗争;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有对国民党杀戮革命青年的控诉和斗争;有与“新月派”、“第三种人”和“论语派”的论辩;有对中国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有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以及儒、道各家的重新审视与清理;有对共产党内的“左”倾路线的批判。
这些杂文显示了鲁迅不屈不挠的批判精神。
鲁迅杂文说理透辟,论据确凿,具有强烈的论战性和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所以具有犀利泼辣的文章气势。
例如《“友邦惊诧”论》中,写1931年12月,蒋介石反动政府在南京屠杀请愿要求抗日的学生,还诬蔑学生是“越轨行动”,训斥中国人民说:“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鲁迅在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
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7(2019年11月整理)
毛泽东
立志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毛泽东笔下的 “湘江秋景”。
2、读下面两组描写秋景的诗句,试着 说说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和中国传统 诗词中的秋景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 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 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 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 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 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 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 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 蜘蛛池 蜘蛛池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 而变衰。 ——《楚辞》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登高》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曹雪芹 《红楼梦》
•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 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不到长城 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读上阕,思考下列问题:
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2、一个“看”字管到哪里? 3、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
怎样的? 4、写景诗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
“杂文笔法”学习笔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今天读者不喜欢读杂文,应验了这句话。
这不能责备读者,只能怪我们这些写杂文的人不争气。
时下杂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公式化、八股腔。
1989年3月15日,严秀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愿“风华”吹皱一池春水》,说:“问题是杂乱纷呈,一齐都算入‘杂文 '笔下,很多都是‘杂'而不‘文'的,普遍呈现出艺术与庸俗齐飞,深刻与浅薄并列的局面”;“太多的作者仍处于一般化、公式化与千人一面的惯性中,为此而引起了相当多的读者很大的不满。
”这些议论,切中时弊,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杂文的公式化、八股腔,是对杂文笔法多样性传统的背叛。
公式化倾向的产生,杨殿通曾经这样分析其原因:“在改革声中,我们的文体改革迟迟不前,无非受传统旧观念的束缚,总认为文体各有章法,动笔先想格式,而不是因对象和内容去创造形式。
”作者认为,“传情达意,谋篇布局,有没有规律可循?毛泽东指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便是可循的规律。
写文章模式化的弊病,不在于违背了这个规律,而在于格式千篇一律,就像旧八股,先破题,后起讲、入手、起股,最后束股。
作文章把格式看得过重,人家那样写,自己也那样写,写来写去成了难变的程式,也就‘股'气缠身了。
”(《“文无定法”议》,原载《人民日报》1987年10月12日)杨殿通指出的这个原因,诚然是杂文界(当然远非仅仅杂文界)产生公式化倾向的原因之一,甚至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恐怕还不是根本原因。
杂文笔法公式化倾向的原因之一,是“左”倾路线麾下“舆论一律”窒息人们思想的必然结果。
这种“舆论一律”的影响,使得所有的人写作时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半步。
就连文章的格式亦即笔法,也是以权威者的好恶来定是非。
这就必然造成文章笔法的公式化。
思想内容诚然是“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众口一词,人云亦云;谋篇布局又何妨“提笔照样板,依样画葫芦”,千人一面,大同小异。
明清小说学史
明代的小说著录(十一)
• 2、未对书目进行分类。如《南雍志经籍考》上卷、 《明太学经籍志》、《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 《会稽钮氏世学楼珍藏图书目》、《濮阳蒲汀李先生家 藏书目》。3、一级目录仍沿袭四部,二级目录则新设 类目,并在其中著录了小说。如《百川书志》在史部新 设的“野史”类中著录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与《忠义 水浒传》,在“小史”类中著录了《剪灯新话》《效颦 集》《花影集》《秉烛清谈》《娇红记》《钟情丽集》 《怀春雅集》等元明传奇体小说.4、不仅一级目录突破 “四部”,而且新设二级目录。如《世善堂藏书目录》 在“经”、“史”、“子”、“集”之外新设 “偏据伪 史”、 “方州各志”著录了 文言小说。此外,子部 “诸子”中、“各家传世名书”以及 “各家部”之“神 仙道家”中著录了文言小说。
• •
•
明代的小说著录(二)
• • 3、“杂笔”:主要著录笔记杂著,这是《澹生堂藏书目》收录作品最多的一个“小说” 类目。 4、“闲适”:主要是与隐逸高怀及闲情逸致相关的作品,如《溪上清言》《岩栖幽事》 《山家清事》《山家清供》《草堂清兴》等小品文集(其中很多作品今人称之为“清 言”),《酒颠》《茶董》《觞政》《山居杂志》《考槃余事》《栖逸传》《通隐小史》 《汤品》《水品》《茶品要论》《酒品》《曹继善酒令》等杂著,《茶经》《茶具图 赞》《茶谱》《酒经》《酒方》《窦子野酒谱》等谱录。总之,多是抒情、论说、考 评、说明性文字,叙事性作品寥寥无几。 5、“清玩”:关乎文房翰墨、古玩古器与香、瓶、盆、刀、剑、石等文房饰物的言说, 如《文房清事》、《文房职方图赞》、《考古图说》、《博识》、《欣赏正编》、 《欣赏续编》、《异物汇编》、《格古要论》、《古奇器录》、《书画金汤》、《秦 汉印统》、《砚谱》、《墨经》、《墨评》、《古今刀剑录》、《铜剑赞》、《云林 石谱》、《瓶史》、《洪蒭香谱》等,叙事性成分仍然不多。 6、“记异”类目著录的主要是胡应麟所说的“志怪”、“传奇”类小说,不过也有少 数非叙事性作品如《占梦类考》、《梦古逸旨》等。 7、“戏剧”:主要是游戏谐谑类作品如《开颜集》《拊掌录》《谐史》、《五子谐策》 《笑林》《四书笑》《滑稽余韵》等,可谓文言笑话专集。
“杂”字的组词二字词语词汇大全
“杂”字的组词二字词语词汇大全杂木杂揉嘈杂
杂袭台杂杂治
杂派溷杂杂食
杂婚杂活杂坐
浮杂杂人杂嗽
杂厕杂拌错杂
杂宾喧杂和杂
杂变杂玩猥杂
杂采杂歌杂科
杂品杂洽平杂
杂就芜杂杂体
杂名杂舞杂趁
杂厝殽杂驳杂
杂调杂览尘杂
杂差乌杂杂脚杂滥杂器杂当杂菜杂病杂累杂办杂肥杂举侵杂杂环杂奏羼杂丛杂杂反杂戏参杂繁杂杂役尨杂噪杂拉杂渗杂杂抄杂咏杂僞杂书杂居杂姓杂评杂钞杂佩杂定杂志杂识杂污杂裳杂料杂沓杂种杂类鳞杂
夹杂杂证闹杂淆杂纷杂相杂杂纂杂胡杂游合杂杂乱杂见杂礼杂项獶杂杂乐杂术杂砌杂费交杂杂烩游杂丑杂杂传杂班猱杂杂工骚杂杂错杂事杂碎杂经杂徭冗杂杂税杂俎情杂杂能杂麪杂史杂牌棼杂
浑杂杂问杂粮日杂佐杂杂感昏杂杂霸挨杂稠杂杂帛杂次杂糁厖杂杂冗沈杂杂说杂笔杂秆杂杂杂艺牵杂打杂杂遝杂虏杂合杂脍杂溷扰杂杂色糅杂杂货杂赋乖杂杂录杂博乱杂复杂珍杂总杂杂物杂捐
杂情杂面杂凑杂论杂兴杂犯蒙杂杂流杂支杂混烦杂沓杂杂文杂县杂音款杂杂英杂驳凌杂嚣杂杂糅搀杂杂课杂陈琐杂余杂杂交杂作杂引杂院杂着庞杂杂蚁杂技杂伎会杂滚杂杂旺喀杂杂剧杂务勤杂杂爨杂踏杂质
杂伪杂服杂散杂扰杂厠杂入讹杂杂鞫杂泛杂吹踳杂杂带杂然闲杂杂草杂赞搅杂杂家杂会嚼杂污杂杂语杂途鄙杂纠杂歧杂杂学窜杂杂念杂越碎杂杂业杂理杂聚杂言流杂杂蹂杂件杂宝攒杂枝杂杂耍杂卖杂猥揉杂
舛杂数杂杂字杂处杂録杂议杂难杂用氛杂杂户杂纪杂臿杂耕杂占诡杂杂拟杂布杂诗杂虑杂话袭杂杂和杂説杂民杂症杂谈散杂陵杂宂杂杂职杂曲杂扮杂记。
古典文学名著中的杂文笔法
笑的主儿;而最好玩最搞笑的则是八戒,心慌 胆战,异想天开,居然规劝大王“不要吃坏例 子”。三个角色、三种心理,寥寥数笔,勾画淋 漓,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拍案称奇。
当然,并非所有的笑都可以叫幽默。噱头、 滑稽、无厘头、出洋相、插科打诨、恶俗玩笑等
等,有时也能让人发笑,但那不能叫幽默。幽默 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使人折服的含蓄微笑,幽默也 是一种感人殊深、令人愉悦的由衷朗笑,同时, 幽默更是一种从悲剧到喜剧的自然而然却又猝不 及防的过渡。杂文的本质属性是偏重于悲剧色彩 的,但却常常以喜剧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杂 文创作需要幽默的点染,需要含泪的微笑。
“ 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 : 想君小时,必当 了了。”韪大踧踖。
(《世说新语》 ,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孔融夙慧,不仅懂得“让梨”,而且颇具战斗精 神。他听说李膺(字元礼)家的门槛高,除名士 和亲戚而外,一般人概不接见,于是便主动打上 门来。列位别小瞧“司隶校尉”这个官,在当时 是具有掌管监察京师和所属各郡百官之职权的, 炙手可热得很哪!孔融既已出牌,也得会接招。 你说咱们是亲戚,啥亲戚啊?您的先人老子(姓 李名耳,字伯阳)和我的先人孔子是师生关系, 那咱们不就是“世交”吗?这叫辩论——虽说有 点诡辩。但孔融与太中大夫陈韪的交锋,切中肯 綮,直捣黄龙,则是名副其实的驳论。
(《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年版)
孙悟空艺高胆大, 胸有成竹,故冷幽默 ”,也是个欺软怕硬令人哂
渲染、夸张的叙述 也许有人会说,什么年代啦,如今已是“读 图时代”,文字性的东西终将被淘汰,谁还耐烦 什么叙述之类的劳什子?这是悲观者的滥调、浅 薄者的梦呓。你让他用图片来替代短小精悍的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 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当初还在
她又和往常一样,在噩梦中醒来。
梦里的天空是血红血红的颜色,漫天铺地的向她涌来。
她在黑暗中瞪大了眼睛,仿佛这样就能把眼泪認回去。
不许哭,她轻声对自己说。
深红色的蔷薇花在她身后绵延绽放,那么漂亮的花,那么倔强的人儿,都抵不过爱的人的一句话。
时光,是会坏的吧。
就像爱一样,终有一天会老去。
在她的记忆里,那个人的模样模糊不见。
可他带给的伤痛,却刻在了她的骨子里。
那个时候,她总是一个人。
走过寂静的街道,走过热闹的社区,走过冷清的小巷,走在灿烂的阳光下,心却冷到了骨子里。
那个人,对她说过那么温暖的情话,却说不爱便不再爱了。
如果,遇到天气好的时候。
他会坐在那张她买的摇椅上,想起在年轻的时候,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她穿着那件白色碎蓝衬衣,有齐耳的短发和清澈的笑。
天真无邪的模样,最单纯的年少。
错的并不是你,而是全世界。
我把记忆都翻遍,却没有发现。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如果有一天,我默无声息的死去。
请你一定要好好的,将我未完的路好好走下去。
不要让爱我的你哭泣。
这个世界,有人可以很明媚的忧伤。
有的人,却连伤到骨子里的痛,都不能说出来。
我这个人,只是有很小的愿望。
想有一天自己写的书会被很多人喜欢,可是,我懒的写。
也不知如何去写。
以前总有那么那么多的想法,总都是骗人的。
我想过的都只是想过,只是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