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杠杆》教案(人教版初三) (4)
杠杆教学设计(通用3篇)
杠杆教学设计(通用3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第四节 杠杆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第四节 杠杆 课型:新课
预习及学习目标
1、能在实际场景中识别杠杆、能说出与杠杆有关的名词。
2、会画出杠杆中的力和力臂的图示。
3、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并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
4、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杠杆进行分类并描述实际问题。 建议准备的器材
钉有图钉的木块、螺丝刀、垫木、老虎钳、羊角锤、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等 学习重点、难点 力臂的作图方法
预习:
一、预习内容:
(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第63页-67页的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请将你的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并保证在20分钟之内独立完成。) 1.以撬棒撬石头为例,提问、归纳总结杠杆的定义。(可能会有两种答案)
图(一) 图(二)
在撬棒撬石头的过程中,思考杠杆定义涵盖的内容,重点为3点:
1) 硬棒
2) 受到力的作用 3) 固定点
请你自己总结杠杆定义 2. 有关杠杆的几个名词(结合图标记)
1) 支点:杠杆 的点,即定义中的固定点;O ;
※ 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2) 动力:使杠杆 的力 F1 3) 阻力: 的力 F2
※ 动力和阻力是按照力的转动效果命名的,都是外界施加给杠杆的力,杠杆是受力物
体,力的作用点也一定在杠杆上。
4)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 5) 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
3.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课内探究:
一、合作探究,自主研修:
分析筷子、剪刀、运货车、订书机等杠杆的结构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教案(通用6篇)
《杠杆》教案(通用6篇)
《杠杆》篇1
详细介绍:
杠杆教案示例
(一)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抽水机模型、切纸用小铡刀、剪刀。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由学生阅读课本第十三章前言部分,引出本章学习内容。
教师指出,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
由学生阅读本节开头的大问号后的一段。并参阅图13�23、图13�24,图13�25说明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引出杠杆一节。
“板书:第十三章简单机械一、杠杆”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杠杆?
提问:如何用一根硬棒撬起一块很重的石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结合课本图13�2甲或出示事先画好图的小黑板讲解。给出杠杆的定义。
教师指出: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观察和演示:抽水机的手柄、切纸的铡刀、剪刀都是杠杆。观察装置中哪个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哪个固定点转动。
板书:“1.什么是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
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描述杠杆的几个有关名词术语
(1)教师以讲什么是杠杆时所画的撬杠撬石头的板图为基础,边讲下列名词边在图中规范标画出三点、两力、两臂。并板书写出各名词及其定义。板书:“2.名词术语:”
支点:杠杆(撬杠)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1或f动标出。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认识简单机械教学设计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第四节认识简单机械—杠杆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科学史的介绍,使学生感叹人类的智慧;
多媒体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杠杆的定义、力臂的定义及画法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情境引入:同学们周末有没常去逛超市?当购物车遇到障碍物,怎么才能越过?
师:同学不仅有生活体验,而且讲出了一种简单机械——杠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杠杆
视频:生活中的杠杆
活动一:一起交流使用方法,思考它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完成判断题。
上图这些器具在你们肯定都见过吧!你还带了或了解生活中哪些器具呢?与你同组的同学一1、杠杆可以是一根软棒() 2、杠杆不一定是直的()
1、动力和阻力一定位于支点两侧()
2、动力和阻力一定方向相同()
3、支点一定位于杠杆上()
4、动力和阻力作用点一定在杠杆上()
归纳特点: 1)硬棒 2)固定点 3)受到力的作用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问:为什么弯的也可以作为杠杆?
动画:支点让杠杆动起来,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即为支点。
演示:这种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你们喜欢将这个力称之为?
通常用大写的F再加一个角标,F1是动力,F2是阻力。
板书:阻力 F2
活动二:生活中有很多杠杆。请同学们以活动一中的图片为例,说明其支点、动力阻力的作
物理九年级人教新课标四、杠杆点评教案
第四节杠杆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
生1:我使用过铁锨、镊子、钳子、锤子。
生2:我使用过剪刀、指甲刀、瓶盖起子、自行车。
生3:我看见别人使用过播种机、悬耕犁、收割机、缝纫机。
生4:我看见过农民修房时用的滑轮,看见过轧制面条的面条机。
师:同学们想起很多人们常用的机械,这说明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在同学们说出的机械中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简单。例如:镊子、钳子、锤子、剪刀、瓶盖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播种机、缝纫机等是复杂机械。复杂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这一章我们学习几种简单机械。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放着钳子、锤子、瓶盖起子分别试着用一用,看会有什么发现?
(各小组同学分别进行操作,有的用钳子剪断铁丝,有的用锤子起木板上的钉子,有的用瓶盖起子起瓶盖,有三个小组用钳子分别把铁丝弯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约2分钟后平静下来。)
第五小组:我们小组发现:使用这些机械可以完成直接用手不能完成的工作。
第六小组:我们小组发现:使用这些机械都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力获得一个较大的力。
师:同意他们说法的同学举手。
(全体学生举手)
师:同学们的发现很好,那么谁能针对刚才的发现提出一个问题?
生5:我想知道:为什么使用这些机械时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力获得一个较大的力呢?
师:大家想知道吗?
生(齐答):想知道。
师:今天通过学习新的一节“杠杆”就可以解释这一问题。(教师板书:杠杆)
点评:本节的引入面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过或看到过很多机械,由此引入对简单机械的研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接着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钳子、锤子、起子能省力,从而提出为什么能省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物理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杠杆》教案
《杠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三种杠杆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三种杠杆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三种杠杆的概念对常用的杠杆进行归类。
二、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
1、能正确画出杠杆示意图,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
2、重点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
四、教学用具
剪刀、钳子、瓶起子、镊子、指甲剪、天平、杠称、杠杆和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线。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步骤(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日常生活用的工具,请同学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出示羊角锤或木工用的起子、剪刀、钳子、食品夹)
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
(展示观察图片)这些物体也是机械,不过比较复杂,称为复杂机械.无论多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学习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
现在,谁帮我一个忙,用这里三种不同的工具(羊角锤、硬棒、钳子)把木块中的钉子拔出来.(探究)
比较用羊角锤拔钉子,用钳子拔钉子,这两种情况用力一样吗?
哪一种工具更省力呢?羊角锤.
我们来描述用羊角锤(或起子)拔钉子的过程.(多媒体演示,加深印象)
首先用羊角锤(或起子)钳住钉帽,然后锤身抵住木块,用力扳手柄,钉子就被拔出来了.
初中八年级物理《杠杆》教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杠杆》教案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第十三章第四节的教材内容,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三个力和力的示意图等知识点,为本章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准备。本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F1_L1=F2_L2这一结论。三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3.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过程能力目标: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学生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特别是对使用杠杆能省力有比
较丰富的体验(但认识上有误区)。因此,将本节从认识杠杆这一熟悉的简单机械着手,来改观学生的感性体验,到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索学习,来深刻认识杠杆知识内涵,再到杠杆应用的理解,将知识内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熟悉到陌生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第十三章第四节杠杆
初中物理《杠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五要素。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重点、难点】
1.重点:杠杆的五要素画力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把实物抽象成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器材准备】
钩码、杠杆、弹簧测力计、铁架台。
课前预习学案
【自主预习】
认真阅读课本,找出本节重点写下来:
【预习自测】
1、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的叫杠杆。
2、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用字母表示。
3、使杠杆转动的力叫用字母表示。
4、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用字母表示。
5、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用字母表示。
6、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用字母表示。
7、杠杆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杠杆:这类杠杆的比长,它能省,却费。
我知道的这类杠杆有。
二是杠杆:这类杠杆的比短,它能省,却费。
我知道的这类杠杆有。
三是杠杆:这类杠杆的和相等,它不能省,也不费。这类杠杆的主要代表是。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学案】(一)交流预习情况
(二)课内探究
『课内探究一』认识杠杆
观察教材P64图13.4-4所示的几种工具。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的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动力是;阻力是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到的距离;阻力臂是到的距离。
3、作出下列几个杠杆的力臂
『课内探究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小组讨论:天平、杆秤都是我们熟悉的杠杆,它们在使用时都要达到平衡才行,当杠杆处于状态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猜一猜:回忆一下杆秤的使用情况,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3、自主探究:学生自学课本实验步骤分组进行实验。
九年级物理 13-4-1杠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节杠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杠杆的定义,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
3、会画杠杆的力臂,
4、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画杠杆的示意图,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中的杠杆使用,乐于在生活中发现杠杆,使用杠杆。
教学重点:杠杆的定义、力臂的画法、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
教学难点:杠杆的定义、力臂的定义及画法
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按下列要求进行学习:读教材P64,思考:
1、什么是杠杆?
讨论:(1)一根硬棒是杠杆吗?一根硬棒在地上拖着走,这根硬棒是杠杆吗?
(2)杠杆只能是直的吗?举例说明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叫支点,用字母表示。
(2)动力:叫动力,用字母表示.
(3)阻力:叫阻力,用字母表示.
注意:杠杆的受力分析
①分析杠杆受力时,注意是杠杆受力,而不是杠杆施力。力的作用点在上。
②阻力的方向的确定。③例题分析:用木棒撬石块(见课本图),
动力使杠杆A端向下运动,则杠杆B端向上运动,石块被撬起,此时是杠杆施力,石块受力。同时,石块阻碍杠杆向上运动,杠杆受阻力向下,石块施力,杠杆受力。
(4)动力臂:从到的距离。
(5)阻力臂:从到的距离。
补充讲解: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再作。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最后符号指明哪段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
母L
1或L
2
。力臂常用实线画出。如果动力臂与阻力臂重合,可用大括号表示。
(二)学生练习:画出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四节 杠杆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四节杠杆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通过探究,了解杠杆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难点
杠杆的力臂作图和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作图,画力臂以及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器材杠杆平衡条件教具和学具、剪刀、钳子、撬棒以及学生自备杠杆。
课时 2课时
一、课前预习:(在书上找到以下定义把它们画下来并记下)
1、什么是杠杆?
2、杠杆五要素有哪些?
3、杠杆平衡条件是什么:
4、有哪些种类的杠杆:
二、课前展示:(通过自学,试试下面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吗?)
在生活中你用过哪些杠杆,你了解哪些杠杆,请把它们写下来,比比看谁能写的更多。
三、创设情景: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可以翘起地球。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这是古希腊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这种想法究竟可行吗,希望通过今天我们对杠杆的研究,大家来分析阿基米德的这句话从物理角度看可行吗。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五、展示汇报:
1、在
能绕着
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图
2 图
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9
图8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 的点,即定义中的固定点,用字母_________
表示;
动力:使 的力;用字母_________表示; 阻力: 的力;用字母_________表示;
图10
图11
初中物理四章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第四章《简单机械》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简单机械的使用和制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
1. 第四章第一节:杠杆
1.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1.2 杠杆的平衡条件
1.3 杠杆的应用
2. 第四章第二节:滑轮
2.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
2.2 滑轮的原理
2.3 滑轮的应用
3. 第四章第三节:斜面
3.1 斜面的定义和分类
3.2 斜面的原理
3.3 斜面的应用
4. 第四章第四节:轮轴
4.1 轮轴的定义和分类
4.2 轮轴的原理
4.3 轮轴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2. 使用实验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3. 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节:杠杆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工具,如剪刀、钳子等,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杠杆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20分钟)
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1.1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1.2 教师讲解并演示杠杆的分类。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2.1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
2.2 教师讲解并解释杠杆的平衡条件。
3. 杠杆的应用
3.1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杠杆的应用。
《杠杆》教案(15篇)
《杠杆》教案(15篇)
《杠杆》教案1
本课接着上一课结束时,所提到的问题之一“撬石头”而引入。课前,找了根近2米的粗棍子,现场演示,请上来一位班级体重最重的同学,有100多斤,很费劲地抱一抱,然后让他坐在椅子上,找块砖一垫,用撬棍很轻松地抬了起来。再请个全班最瘦小的也来试试,也特别轻松地把他抬了起来。这样,全班同学的学习爱好高涨,又直观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对后续教学的顺当开展有很大援助。
“区分各种常用工具是否杠杆”的活动。充分利用上节课让同学操作运用过的那些器材,进行分析沟通。对于榔头拔钉子,同学比较好理解,支点、用力点、阻力点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确认它是杠杆的.应用,但对于老虎钳、剪刀,有的同学认为不是杠杆,是由于他没有结合实际运用来体会理解,可以让同学用老虎钳剪段铁丝,用剪刀剪块木片,在这个过程中找找阻力点、用力点和支点,再来分析是不是杠杆,同学就较易理解了。对于螺丝刀,有的同学说它用来撬物体时就是杠杆了,也应予以确定,但做为扭螺丝钉时的工具,它就不是杠杆的应用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还在于杠杆尺的讨论。在教学中,许多小组的探究活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展这个活动时,首
先要强调老师的指导到位,要求明确。对于这个试验,有这么几点要求:
1、左边所挂钩码当重物,右边的钩码当作我们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
3、当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时,再记录试验状况。
4、省力、费劲、不省力也不费劲如何区分?
同时,还应引导同学在试验中多加观测、思索,发觉规律,但在实际活动中,很少有同学能进行仔细思索来发觉规律,更多的是任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通过增加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位置来达到平衡。还有的小组,总是在两边挂相等数量的钩码来实现平衡,探究活动没有深入。这些状况都需要老师在活动巡察中实时发觉问题,实时加以指导。并引导同学结合数学知识来分析数据以发觉规律。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精选7篇)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精选7篇)
初中物理教案杠杆篇1
教材分析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是在第二课《杠杆的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探究活动,是学生对杠杆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规律认识的升华,通过本课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从而完成杠杆工具的学习。这部分内容连同后面将要学习的轮轴、滑轮和斜面共同构成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部分简单机械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授学生是六年级学生,学生接受知识强,杠杆基础知识在上节课得到了学习。所以本堂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实验活动是科学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本堂课教师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在本节课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使用工具不就是为了省力吗?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还要设计成费力的?对于这个问题不急于回答,告诉学生这个问题在认识了更多的费力工具后你就会明白?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找答案,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二章第四节《杠杆》论文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二章第四节《杠杆》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探究杠杆平衡这节内容,难点是学生对力臂概念的理解。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先给出力臂再探究平衡条件,但是学生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力臂,力臂为什么必须与力的作用线垂直。本节课打破常规设计,按照学生思维发展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探究力与杠杆垂直情况下即力臂在杠杆上的特殊情况,这使学生很容易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f1s1=f2s2。但是通过启发学生发现,当力与杠杆不垂直时,则该结论不成立,从而激起学生解决矛盾,重新探究的兴趣,再次实验后得出最终结论f1l1 = f2l2,并引出力臂的概念。让学生真正学会探究,认识实验是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是认识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二课时是杠杆的应用,我这节课是第一课时,重在探究。本节课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跷跷板、剪指甲刀、剪刀、钳子、瓶起子、脚踩式垃圾桶、镊子、钓鱼竿等都是杠杆,学习本节是为了对生活中的物体和现象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明白其中的原理。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杠杆,不能正确的找到支点、动力、阻力,因而力臂对于他们更是难点。需要反复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杠杆,正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
(2)知道怎样画力臂,能够找出动力臂、阻力臂;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中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2)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学会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总结归纳科学规律。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四节杠杆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节杠杆
(第一课时)
年级:九年级学科:物理学校:义井中学姓名:张文婷
温故互查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回忆知识点。
(1)什么叫做摩擦力?它的方向如何?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哪些摩擦是有益的?哪些摩擦是有害的?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如何减少有害摩擦?
设问导读
阅读教材67页至67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机械的基本元素包括。
(2)杠杆:。
(3)支点:。
(4)动力:。
(5)阻力:。
(6)动力臂:。
(7)阻力臂:。
(8)当杠杆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9)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自我检测
(1)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该硬棒围绕转动的点叫。力臂是从到的距离。
(2)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3)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必须是直的
B、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
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D、作用在杠杆上的力总是方向相反的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是受力后不发生形变的直棒
B、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连线就是动力臂
C、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D、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巩固练习
(1)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100N,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5:1,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__N.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者说当杠杆____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则动力是阻力的______.
(3)图9所示杠杆,OA长20厘米,AB长60厘米,现在A处挂一重200N的物体,若使B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秤的方向怎样?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杠杆》教案(人教版初三)(4)
金禧中学郑楚濠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技能
〔1〕明白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不杠杆;
〔2〕明白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3〕明白得杠杆的平稳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咨询题。
〔4〕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看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技能
〔1〕通过实例认识杠杆,会分析杠杆的几个概念,会正确画出力臂。
〔2〕让学生经历〝探究杠杆平稳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查找数据间的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样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爱好。
二、授课类型:实验探究课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实验设备:网络教室、铁架台、杠杆、钩码、重垂线、直角尺等
五、教学重点:认识杠杆、探究杠杆平稳条件。
六、教学难点:识不生活中常见的杠杆,明白得力臂的概念。
七、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新课
通过古希腊的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的事迹和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移动地球〞。利用阿基米德撬地球的图片,初步让学生注意到人的手作用在硬棒上使棒转动的力、地球压在硬棒阻碍硬棒转动的力,中间还有一个支撑着杠杆的点,从而先引出今天要讲的新内容。
2、杠杆
〔1〕认识杠杆
上面先所述引出杠杆三个差不多概念:
支点( O )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 F1 )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F2 )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再向学生介绍一篇报道:小小弹簧秤,称出大象重——杭州动物园上演现代版曹冲称象。周老师利用称量只有20公斤的弹簧秤,称出了一头毛重约2.4吨的大象。引出另外两个物理量——动力臂和阻力臂。
动力臂( L1 )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L2 )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由周老师成功称象的故事提出咨询题:什么缘故小小的弹簧秤能称起如此庞大的象?阿基米德的设想和周老师的成功称象怎么讲是什么缘故?他们都擅长使用工具,这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杠杆。
让学生摸索,然后找出图中杠杆的共同特点——都能绕一固定点转动。
教师再通过课件演示,以脚刹车板、和实验用的杠杆为例,让学生练习找出五个物理量及其画法。并利用网络通信方法收集学生做练习的情形,教师进行分析、点评,要紧讲解杠杆的五要素,让学生明白如何测量其力臂,化解实验难点。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它在某个位置静止,这时杠杆处于平稳状态,我们通常使用的杠杆差不多上在杠杆平稳或专门接近平稳的情形下使用的,那么杆杠的平稳条件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杠杆的平稳条件可能跟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有关系。
〔2〕杆杠的平稳条件
我们现在大伙儿分组来探究一下杠杆平稳的条件。
每2人一组实验,给出实验器材,要求讨论如何设计那个实验,要记录什么数据。要求学生把测得的数据填在课件表格对应位置。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让杠杆平稳( 静止);
②在杠杆支点左边挂一定量的钩码,在支点右边也挂上钩码,直至杠杆平稳为止;
③移动左右两端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平稳;
④重复多做几次平稳实验,得到不同数据;
⑤将数据记录提交。
实验次数动力F1/N 动力臂l1/m 动力×动力臂阻力F2/N 阻力臂l2/m 阻力×阻力臂1
2
3
4
开始实验,完成探究任务。用视频循环播放整个实验的过程,以便学生遇到障碍时对比学习。
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觉咨询题及时提出,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咨询题。
完成实验后,收集所有学生的实验数据,与学生一起分析数据,讨论在误差承诺范畴内,通过数据可得到什么结论( 杠杆平稳的条件) 。
教师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引导学生由实验结果发觉杠杆的平稳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由此得到式子:F1·l1= F2·l2。这确实是杠杆的平稳条件。在总结出杠杆平稳条件的基础上,再分析个不组学生做得出错误数据的缘故。
3、课堂小结
通过下面例子来复习总结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4、课堂练习
1、画出以下图中F'和F"的力臂,并比较杠杆平稳时F' 与F"的大小。
2、依照左图的情形在右图中画出支点及动阻力臂
3、以下图所示杠杆,OA 长20cm,AB 长60cm,现在A 处挂一重200N的物体,假设使B 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秤的方向如何样?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八、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再对有关这节课的知识进行讨论与交流,每个小组把实验过程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预备下节课在班上报告实验过程中显现的咨询题、如何解决以及最后的实验结果。
九、板书设计
第四节杠杆
一、杠杆的概念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假如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二、杠杆的几个物理量名词
动力( F1 )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F2 )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支点( O )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臂( L1 )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L2 )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三、杠杆的平稳条件:F1l1=F2 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