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仍然信仰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2.21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发生。
人们心里与其说是松了口气,不如说是有些失落。
哪怕来个日全食意思意思呢?然而竟没有。
日子还得继续过,只是更无聊了。
从数据上看,世界末日的传说或情结并未对婚姻家庭产生太大的影响:离婚率仍然保持了十年来的上升势头,其中有两个值得特别关注。
一个是单身人口数――2011年34岁以下的单身适婚人口已达1.8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拒斥婚姻;第二个是无性婚姻――每月性生活不足一次的夫妻,比例超过25%。
“因为相爱而做爱、因为相爱而结婚”,这个人们坚守了两百多年的美好理念,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往习惯于或只能从婚姻中得到的东西,人们现在却越来越便捷地从婚姻之外得到,并对此变化习以为常。
然而拨开表面这层令人沮丧的迷雾,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数字让人心暖的一面:去法院诉讼离婚的占比下降了;超过六成的离婚由女方主动提出;离婚的人群中,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妻和子女已成年的银发族占比越来越高。
这三组表面看似不关联的数据,其实都有着同一个指向:人们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并对生活品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无须借助公权,人们可以通过协商处理自己的生活。
而对于不美满的婚姻,人们的忍耐程度越来越低。
大家对婚姻品质要求的普遍提高,也必然带来了对婚姻的全新思考和理解。
人们开始懂得,要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同时具有传统婚姻那样的稳定性是完全不现实和不可理喻的。
因为爱情就像化学反应,它的本质和得以维持的根基,就是性质的不稳定。
婚姻变得越来越自我。
这句话有着两层涵义:一是一桩婚姻是夫妻两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二是,夫妻两个当事人也变得越来越注重自身的感受,而不愿意仅仅为了维系婚姻关系这一“主体间性”而牺牲太多的“主体性”。
人们越来越重视婚姻中个体的感受、越来越尊重婚姻中个体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
当这一点成为普遍共识之后,离异妇女便不再被当作游戏的输家而遭受歧视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对与婚姻有关的策略的多元化的理解与尊重。
比如,除了离婚,人们对通奸和嫖妓也越来越宽容――既然对于没有爱情的婚姻越来越不能忍受,那么,对于没有婚姻的爱情就不得不持更开放的态度。
这是个很现实也很无奈的结果。
当然,这会产生道德上的困惑和负担。
快乐和愧疚,如影随形。
新时代的核心问题在于:因为选择的丰富和便捷,行动走到了观念的前面。
人们做出这样那样的抉择,但无论怎样做,都无法逃脱良心拖在身后的折磨。
这种折磨,并不仅限于婚姻内的夫妻。
它同时存在于婚外和婚前的男女交往之中。
比如,法国社会学家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城里人一生中择偶的范围,大概在2300人左右。
而在乡村熟人社会中生活的人,这个范围则会小很多。
互联网的普及,并没有明显扩大这个择偶的人数规模。
但是,它大大增加了与陌生人交往的随机性和活跃程度。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与只知道网名的陌生人性交,你觉得是道德堕落吗?仅以性厌倦为由提出分手,你会内疚吗?只以单纯的感官享乐为目的的性交,是可接受的吗?如果你知道你的情人还有别的性伴侣,你会不适吗?如果你的婚姻已经进入无性阶段,出于人道的原因,你会允许甚至鼓励你的配偶去找情人吗?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道德崩溃或沦落的结果,而是在人们采用新的方式彼此抟结和交往的前提下,道德的重审、重建和重塑。
在人类任何包括两个个体及以上的场合和活动中,“已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德金律从未离场,也不会缺席。
因为,虽然我们的行为在变、观念在变,但我们始终拒绝放弃对高品质精神生活的追求。
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人类仍然渴望爱情,信仰爱情。
四次单身浪潮
上世纪50年代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随之而来的是搏击全国的离婚潮。
上世纪己70年代末
“知情返乡”等社会事件造成离婚率的猛增。
上世纪90年代(前后
追求自由、快乐的思潮,尤其80年《婚姻法》修改后,“感情破裂”成为离婚的合适理由。
如今
结婚成本增加,工作忙碌,早晨如今不但离婚率升高,年轻人的结婚欲望也在不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