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V)对马基雅维利及其政治思想的评价
对于马基雅维利及其政治思想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对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学说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培根在《学问的进步》中说“对马基雅维利及其他这一类的作家,我们是应该满怀激情的。正是他们开诚布公地说
出或描绘了人们实际作为而不是应当作为。”休谟也将马基雅维利称为伟大地天才。马基雅维利是第一个真正的近代政治思想家。他不仅首先用“国家”一词去指世俗的政治体,而且还创立了建立在对政治制度的经验考察和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近代政治学。马基雅维利是近代的民族主义先驱之一,是他把政治思想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挽救出来。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实用主义者,他的政治理论在整个政治思想史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恩格斯同样对他赞誉有加,拿破仑这位法国的枭雄,甚至把《君主论》作为自己的枕中秘籍。但是,正如我先前已经提到过的,他也备受后世学者的挞伐,例如莎士比亚,马克思等都对马基雅维利表示出不满的情怀。
不管是对马基雅维利的赞扬与抨击都好,我们必须明白,一种理论或者一种学说的重要性往往不在于特定问题的解决,而是在于引出更多的问题进而解决更多的问题,这才是我们要重视的,从这一点来看,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学说开辟了新的研究道路,同时指导着人们走出中世纪的重重迷雾,在这一点看,他的作用是巨大的。以下,我将谈下个人对马基雅维利及其政治思想的一点看法。
第一:马基雅维利是一个非道德论者而不是反道德论者。他认为政治应该脱离道德的束缚,但他并不一般的反对道德,他更不否认道德对生活的约束意义。马基雅维利不是提倡道德败坏的人。相反,他认为道德和宗教对社会政治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只不过那个时代的意大利,人民对宗教的信仰日益薄弱,对法律的不尊重,对个人极端主义的推崇使得他不得不暂时先放弃这些美好的东西。所以说,在这一点上,那些称他为“过于世俗化的玩世不恭的人,一个无耻的吹捧暴君的人,非道德的相对主义者,唯权力主义者等等”都是有失偏颇的。正如萨拜因说的:“所有这些看法不论对他的为人还是他的思想都是极不全面的”【22】,一语中的。在他看来,一个道德败坏的民族不会有良好的统治。马基雅维利钦佩古罗马人和当时的瑞士人的公民道德,他认为这些道德源于家庭的纯洁和人们生活的独立,源于生活方式的简朴以及履行公共职责的忠诚和可靠。但是,从意大利的现实出发,意大利的统一却需要残忍、暴力、欺骗甚至
背信弃义的君主。即使是这样,马基雅维利也没有完全放弃道德的准则,他在论述阿加托克雷获取统治权的过程中这样说到:“……然而,屠杀同胞,出卖朋友,背信弃义。毫无怜悯,没有宗教信仰不能称之为天赋。这些方式可以让他获得君权,但不是光荣。但是,如果我们考虑阿加托克雷出入险境的勇气,以及他忍受艰险,战胜艰险的强大的意志,我们就没有理由认为他比任何最卓越的领袖逊色。然而,他的野蛮残忍和不人道以及那些不计其数的不道德行为不允许他跻身于那些最卓越的人物之列。他所得一切既不能归结为运气也不能归结为天赋。”【23】可见,马基雅维利不是一味的反对和排斥道德,而是对道德的一种冷漠。其思想核心是改变政治以道德为目的的理论,希望以此来推进意大利的统一进程。
第二:马基雅维利的这些政治思想是写给君主的呢?还是写给民众的呢?或许对于这一点,许多的人都毫无疑问的认为这些思想就是写给君主的,而不是写给民众的。有的甚至评价说:“他只注重英雄人物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无视人民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决定性作用,这种把国家统一和民族强盛的希望寄托于英雄豪杰之上的观点便是他定位在唯心史观和资产阶级的视野和境界之外。”【24】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马基雅维利未必百分百就是要将这些政治思想写给他们的君主看,我们要明白,马基雅维利所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建构一个政体而不是简单的统一意大利。统一意大利是第一位的,也是基础,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守住这个统一的意大利呢?一个良好的政体——共和政体——才是最最根本的。可以说,他所写的那些权术论都是为了统一意大利服务的,而意大利的统一只是实现“共和政体试验”的一个工具而已。那么,在这一点上,共和政体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君主政体,而是一个权力制衡,一个以民为本的政体模型,其将原本伸展到社会各个所有层面的政治权力控制在世俗生活的领域之外,赋予了个人更多的自由生活权利和自我选择价值的权利。而这一点就恰恰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之一。这种思想其实也就是建立在个人发展的基础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另外,他也明确的提出了“制约和均衡的思想,认为君主,贵族和平民应在宪法中各占一份,这样彼此相互制约…..所以说,我认为马基雅维利的这些思想并不仅仅是写给君主的,或者说压根就不是写给君主的,而是写给千千万万的民众,千千万万的“个体”。其实,西方的一些哲人也认为马基雅维利的这些政治思想就是写给民众看的,就是要让这些不
明白的人变得明白。例如,葛兰西曾经说过“我们由此可以推想,马基雅维利真正考虑的是‘那些不明白的人’,他的用意是要在政治上教育‘那些不明白的人’。这种教育并不像福斯科洛看上去所理解的那样,是一种消极的、痛恨暴君的政治教育,而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它教会人们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就必须承认某些必要的手段——哪怕是暴君的手段也在所不辞。生长在统治者世家的人,几乎自动地就带有现实主义政治家的特征,这是因为他的家庭环境给了他一整套复杂的教育,因为在这里支配一切的,只有王朝的或世袭的利益。那么,谁是‘不明白的人’呢?是当时的革命阶级、意大利‘人民’和‘民族’、市民民主派,从他们中间产生了萨沃纳罗拉和皮耶罗·索得里尼,却产生不了卡斯特鲁乔和瓦伦蒂诺。可以认为,马基雅维利就是要劝说这些力量,使他们相信必须有一位不仅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知道怎样得到它的‘领袖’,使他们满怀热情地接受这样的‘领袖’,哪怕他的行为可能与当时人们普遍拥有的意识形态——宗教——相对立,或貌似对立”【25】另外,卢梭也曾经说过:“马基雅维利自称是在给君主讲课,其实他是在给大众讲课”【26】由此可见,那种将马基雅维利看作是邪恶的导师,凶残的马基雅维利的人或许是没有懂得马基雅维利的良苦用心。当然,这种认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主要写给民众的看法未必就是正确地,毕竟还不是占主流,但是在那个文艺复兴的时代,在那个个人追求发展的时代,我觉得马基雅维利完全有可能有这样的写作动机。
第三:理性与传统之间的取舍与冲突。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理性是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但是正如柏克在《法国革命论》中所说的:“人类的历史是文化的累积而不是理性的累积”。也正如译者所说的:“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基本上以理性为依规,由理性来做出最后的判断;站在相反立场的柏克则坚持传统的德行,以为只有它才能最后解决一切,才是一切事物的最后规依。【27】柏克的这些话虽然刻薄了点,但是他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警醒:即理性不是没有缺陷的,唯理性就会导致错误。当然,我们也必须知道,唯传统也会导致错误。
事实上,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中无疑也体现出了他理性思维的光芒,无论是人性恶论的推倒,还是政治权术论的推倒,还是共和政体的推倒与阐述都体现出了他的理性思考优点。但是,这种理性思考往往也会让自己变成了理性的奴隶。如果他没有注意到意大利的传统,或许他的想法也只能是功亏一篑。在这里,我只需要举一
个简单的例子即可。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意大利的人民的道德如此彻底败坏,以至于法律无法约束他们,这就有必要由一位皇族去建立具有完全的与绝对的某种权力。这个最高的绝对权力能够勒住他们过分的野心和严重的道德败坏,才能推动意大利的统一。也就是说,必须希望让这些现存的势力形成绝对的权力,进而促进意大利的统一。这其实就如柏克在《法国大革命》中说到的:“旧制度的缺点和错误是看得见得,摸得着得。并不需要什么才能,便可以指出他们来;而有了绝对的权力,只消一句话就可以整个扫除这些弊病和制度。”【28】马基雅维利的理性想法其实和柏克说的差不多,都是希望于用绝对的权力摧毁这个旧的制度,统一意大利,进而建立新的制度——共和制度。然而,这种理性的推倒忽略了意大利的传统,正如我们看到,意大利的统一也并没有一蹴而就就出现。马基雅维利认为意大利人民是腐败的,无道德的,可是一旦统一了意大利,意大利就可以实现共和政体,而共和政体的要求就是要具备有道德的民众,守法律的民众,也就是说,只要意大利统一了,意大利的民众就可以从无道德的境地转变成为有道德的共和政体公民了;而与此同时,那些获得了绝对权力的人甘愿放下他们的权力齐心协力一起建构“共和政体”。但是,正如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毫不隐晦的说到:“那种认为把现存势力和派别联合起来,就可以认为地制造出一种政体的重大近代谬见经常在动乱的时候出现,就是马基雅维利也未能完全免俗。”【29】而他也深刻的说到:“我们可能认为,一个思想单纯的人可能争辩说:既然一切权能来源于上帝,如果这些君主们得到全体臣民忠诚维护的话,那么他们早晚一定会有所改进,从而消除他们以暴力起家的一切痕迹。但是,我们不能期待那些感情激动雄心勃勃而又富于幻想的人也有这种想法。他们想像庸医一样,想用消除表而征象的办法来治疗疾病,他们幻想如果杀死暴君,自由就自然会随之而来……因为统治是绝对的,不受一切法律的限制,所以它的反对者也就有同样的自由来选择它的武器。”【30】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纯粹的理性推倒或许在理论上是说得过去的,但是回到现实,或许就失去了功效,忽略了传统,其实也就是忽略了自己的出身,自己生活社会的背景或者环境,最后出现了所谓的“理性革命后由一个专制政权取代另外一个专制政权的悲剧”,不仅是在意大利,法国,英国,乃至中国都出现了这样的闹剧。但回过头来,的确,谁也很难把握好理性与传统之间的“
度”,这确实是一个很艰难的工作,所以我们也不能苛求马基雅维利,毕竟这个世界没有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