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前练习题(二)

合集下载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题库)预测试题卷二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题库)预测试题卷二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题库)预测试题卷二[单选题]1.课业及其进程是指()A.课表B.课(江南博哥)程C.教程D.学期参考答案:B[单选题]2.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参考答案:C[单选题]3.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

A.热爱学生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C.热爱劳动D.热爱教育工作参考答案:A[单选题]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参考答案:C[单选题]5.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陈至立同志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

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A.“全国学习网工程”B.“2016战略”C.“校校通工程”D.“人-机-路-网”工程参考答案:C[单选题]6.“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的原则参考答案:C[单选题]7.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体育的功能?()A.教育功能B.娱乐功能C.健体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具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健体功能。

因此,正确答案选D。

[单选题]8.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参考答案:B[单选题]9.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学生与所学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C.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A[单选题]10.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针对“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A. 重复讲解地图知识,强化记忆B.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发展问题C. 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际应用D. 采用单一的课堂讲解,避免学生参与讨论2、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气候类型”这一知识点时存在理解困难,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A.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典型景观B. 直接讲解气候类型的成因,强调记忆C.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气候类型的实际表现D.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行研究气候类型的分类标准3、题干:以下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

B. GIS的核心技术是地理编码,它将地址信息转换为地理坐标。

C. GIS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领域。

D.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空间分析,可以辅助进行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

4、题干: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下哪项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A. 强化记忆,让学生熟记地理知识。

B.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C. 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D. 侧重于理论讲解,让学生理解地理原理。

5、根据以下材料,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材料:某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6、以下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领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城市规划与管理B、环境保护与监测C、气象预报与气候变化D、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管理7、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城市热岛效应”这一概念,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为合适?A. 演示法B. 实验法C. 案例分析法D. 模拟法8、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特点”的学习活动,以下哪种活动设计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A. 课堂讲解,学生听讲B. 地图拼图比赛C. 小组讨论,完成河流分布图D. 观看纪录片,了解河流特点9、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为适宜?()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多媒体演示法D. 实践操作法 10、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在理解“气候类型”这一概念时存在困难,以下哪种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A. 直接讲解气候类型的分类和分布B. 通过对比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来区分C. 利用图表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D.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气候类型的地理环境11、在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质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结果的是()A. 河流侵蚀地貌B. 冰川侵蚀地貌C. 海岸侵蚀地貌D. 火山喷发地貌1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下列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导致土壤肥力下降B. 沙尘暴频发与过度放牧有关C. 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人口密度有关D. 地震与地球板块运动有关13、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地理技能的是:A. 地图阅读与绘制B. 地理信息系统操作C. 天文观测D. 地理实验14、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教学策略?A. 案例分析法B. 合作学习法C. 情境教学法D. 主题式教学1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而公转周期为365天。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目: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是()。

A. 昼夜现象B. 昼夜更替C. 昼夜长短变化D. 四季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选项A,昼夜现象是由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以及太阳照射而产生的,与地球自转无关,因此A错误。

选项B,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重要地理现象,即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交替进入昼半球和夜半球,从而产生昼夜更替,故B正确。

选项C,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的,与地球自转无直接关系,所以C错误。

选项D,四季变化同样是由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引起的,与地球自转不相关,因此D错误。

2.题目: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太阳高度角B. 纬度位置C. 大气透明度D. 地形地势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选项A,太阳高度角确实会影响地表太阳辐射的强度,但它不是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它本身受到纬度位置的影响,故A错误。

选项B,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范围,从而直接影响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是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因此B 正确。

选项C,大气透明度主要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的衰减程度,而不是地表太阳辐射的分布,所以C错误。

选项D,地形地势虽然会对局部地区的太阳辐射产生影响,但它不是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全球尺度上,地形地势的影响相对较小,故D 错误。

3.题目:在地球仪上,经度和纬度的度数变化规律是()。

A. 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B. 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减小C. 经度从18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D. 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增大答案:A;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球仪上经纬度的度数变化规律。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一3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二3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32、学生应尽的义务与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5、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可以帮助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2)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3、简述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项不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基本内容?A、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B、地球与宇宙的关系C、地质学基础D、区域地理2、在地理教学中强调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主要是指学生能够:A、独立获取地理知识B、独自完成地理实践C、自主设计地理实验D、自我反思与调整学习策略3、题干: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曾提出“瑷珲—腾冲线”,该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以下关于该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B、该线反映了我国地形南北差异C、该线以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D、该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4、题干:教师在对《长江与黄河》这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河流的航运价值,以下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的是:A、展示长江与黄河的卫星图像,让学生观察两河的航运状况B、播放长江与黄河的航拍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河流的流速、水深等信息C、邀请航运公司负责人来校进行讲座,分享航运经验和知识D、布置学生自行查找资料,研究两河在不同季节的航运情况5、题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展示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演示法D. 探究法6、题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探究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符合这一要求?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探究法D. 演示法7、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低洼地区受淹B、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C、冰川融化对全球海平面和淡水供给产生影响D、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8、下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空间聚类分析等B、提供实时导航建议,帮助司机找到最佳路线C、数据存储与管理,如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和查询D、土地利用和规划的辅助工具,如城市扩张模拟和可持续发展评估9、【题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地图、图表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地理信息,这种方式属于哪种教学方式?A. 讲授法B. 问题法C. 调查研究法D. 直观教学法 10、【题目】在教授“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一课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背景,采用以下哪种教学策略较为适宜?A. 案例分析法B. 野外考察法C. 比较分析法D. 小组合作探究法11、以下哪个地理概念指的是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A. 地形地貌B. 地域文化C. 地理环境D. 地理现象12、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A. 实验法B. 案例分析法C. 讨论法D. 地图教学法1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包括()。

2023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2

2023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2

2023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A. 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 虚假城市化越明显C. 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 城市人口规模越大正确答案:C,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图中的沙尘主要来源于()。

A. 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B. 北美西部高原的草原C.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火山正确答案:D,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当日,甲.丙两地均出现洪涝灾害,其降水类型主要是()。

①甲地为锋面雨②甲地为对流雨③丙地为台风雨④丙地为地形雨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正确答案:B,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与“疆煤东运”相比。

“疆电外送”对东部的影响是()。

A. 缓解了能源紧张B. 减小了环境污染C. 促进东部经济发展D. 交通压力加剧正确答案:B,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月球表面大面积的低洼平原叫月海,覆盖月海的岩石是()。

A. 石灰岩B. 花岗岩C. 玄武岩D. 大理岩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与同纬度的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暖季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南极地区()。

①纬度高②地势高③极昼时间短④陆地面积大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正确答案:D,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P地干湿季明显,主要原因是()。

A. 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B. 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C. 乙风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D. 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正确答案:B,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 西风环流B. 洋流C. 海陆水循环D. 岩石圈物质循环正确答案:A,A. 乌鲁木齐夏季降水比例最高是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B. 台北的冬季降水比例高是由于受偏北风的影响C. 西安秋季的降水比例高是因为多锋面雨D. 南昌的夏季降水比例较低是由于受副高的影响正确答案:A,10.(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修建66号公路的主导因素是()。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影响我国夏季风强弱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热力差异B.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 地形地势D. 纬度位置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影响我国夏季风强弱的主要因素。

选项A,海陆热力差异是影响我国夏季风强弱的主要因素。

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因此形成了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海陆热力差异越大,夏季风越强,故A正确。

选项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主要影响的是全球的季风和信风,而非特指我国的夏季风,且其对我国夏季风强弱的影响相对较小,故B错误。

选项C,地形地势主要影响的是局地的小气候,对大范围的夏季风强弱影响有限,故C错误。

选项D,纬度位置主要影响的是气候带的分布,而非夏季风的强弱,故D错误。

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下列关于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弱B. 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增强C. 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D.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减弱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

选项A,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保鲜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运往市场,因此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实际上是越来越强,而非减弱,故A错误。

选项B,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机械化和自动化,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减弱,故B错误。

选项C,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地域化,因此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故C正确。

选项D,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源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始终是基础性的,不会因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减弱,故D错误。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我国,以下哪一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答案:B解析: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青藏高原属于高原气候,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因此,正确答案为B。

2、以下哪一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D、海陆分布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时差等。

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海陆分布则与地球的倾斜角度和地理位置有关。

因此,正确答案为A。

3、关于板块构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表层由七大板块组成。

B. 板块边界不会产生地震活动。

C.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海洋地壳在海岭中轴处形成并向两侧扩张。

D. 火山爆发只发生在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C 【解析】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主要由多个大大小小的板块构成,而非仅七大板块;板块边界是地震频发地带;海底扩张理论正确描述了海洋地壳的形成过程;火山不仅出现在生长边界,也出现在消亡边界以及热点地区。

4、全球气候变暖对极地冰盖的影响表现为:A. 极地冰盖面积持续增加。

B. 极地冰盖融化速度加快,导致海平面上升。

C. 气候变暖对极地冰盖没有显著影响。

D. 南极洲冰盖整体稳定不变。

【答案】B 【解析】随着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极地尤其是北极地区冰盖正在经历加速融化的过程,这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虽然南极某些地区的冰盖有所增长,但总体趋势是减少的。

5、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以下哪种方法最符合区域认知的教学原则?()A. 举例说明法B. 比较分析法C. 案例分析法D. 直观演示法答案:B解析: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的地域特征,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联系,符合区域认知的教学原则。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二)【高中地理】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二)【高中地理】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解析《高中地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

假设飞机不飞行,顺着地球的自转,飞机将经受一次日出现象,飞机环绕地球一周又经历了一次日出和日落,则飞机上的人可以见到两次日出,一次日落。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答案】C。

解析:若CAE是晨昏线,且此时G点正值日出,则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并且在H点所在经线上,CE为同一条经线,A点及其以北纬度出现极夜现象,飞机自C点飞往D 点的最短路线是先西南再西北。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答案】C。

解析:若DE是晨线的一段,则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0°。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4.【答案】A。

解析:结合图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风向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A正确;则根据晨线的分布,北半球越往北夜越长,昼长越短,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B错误;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由此判断河流有西北流向东南,河流不会出现凌汛,C错误;根据图示可知,该地冬季出现0℃等温线,越向北,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大部分地区气温小于0℃,因此该地属于温带,对应的应该为温带的自然带,D错误。

故该题选A。

5.【答案】C。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因此此时巴西高原处于雨季,草木繁盛,A错误;石家庄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多受西北风影响,B错误;此时长江的径流量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入海水量达到最小,因此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较大值,C 正确;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中国长城站可能出现极夜现象,D错误。

故答案选C项。

6.【答案】C。

解析: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大气逆辐射增加,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它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

图中E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G为大气逆辐射、B为透过大气层的太阳辐射、K为穿过大气层的地面辐射。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年,公转的周期为一天B、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产生四季变化C、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为自南向北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比公转的角速度大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和高原为主C、我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D、我国河流众多,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3、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目标的是()A、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B、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D、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4、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宜于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A、讲授法B、演示法C、讨论法D、探究法5、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气候特征时,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A. 直接给出气候数据,要求学生记忆B. 展示气候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C. 讲授气候成因,让学生理解气候类型划分D.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气候带的生态环境6、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A. 仅用于展示地理图片和视频,增加课堂趣味性B. 在课堂导入时播放相关地理音乐,营造氛围C. 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设计互动式教学软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D. 在课堂结束时播放地理知识竞赛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7、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能力?A. 多媒体演示教学B. 案例分析法C. 模拟实验法D. 课堂讨论法8、在高中地理课程中,以下哪种地理现象属于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A. 气候变化B. 河流冲积C. 地震D. 风化作用9、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这一知识点,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为合适?A. 演示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实地考察法 10、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A. 课堂提问B. 课后作业C. 地理小论文D. 地理实践活动1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地图等教学工具,旨在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分析问题能力B. 解决问题能力C. 判断推理能力D. 读图识图能力12、以下哪种教学方法适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章节?A. 案例分析法B. 角色扮演法C. 讨论法D. 演示法13、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角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高中地理课程中,下列哪个主题属于自然地理范围?A. 世界地理概况B. 经济地理C. 行星地理D. 气候系统2、以下哪种气候类型通常与草原则质的森林植被相联系?A. 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3、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A. 讨论法B. 案例教学法C. 演示法D. 分组合作法4、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应注重学生的()。

A. 主体性B. 实践性C. 综合性D. 创新性5、在以下地理现象中,不属于自然地理现象的是:A、长江的流域形成B、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C、北京雾霾的形成D、海南岛热带雨林的分布6、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领域?A、城市规划B、气象预报C、交通管理D、军事战略7、下列哪一项不是高中地理课程中自然地理的基本内容?A、地球仪的基本知识B、气候与天气C、人口与城市D、水循环8、下列哪种方法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研究自然现象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A、演示实验法B、角色扮演法C、案例分析法D、地理观测法9、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实验法D. 角色扮演法 10、地理课程评价应注重何种特点?A. 立即性B. 综合性C. 差异性D. 创新性11、以下哪项不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A. 地理观察法B. 地理实验法C. 地理比较法D. 地理叙述法1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A. 经验归纳法B. 案例分析法C. 知识传授法D. 问题引导法13、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通过展示多张不同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地貌的特点。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符合教师的教学行为?A. 言传身教法B. 案例分析法C. 情境教学法D. 模仿法14、在地理课时中,学生小明提出了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教师采用的以下哪种处理方式最有利于维护课堂秩序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略小明的提问,继续讲解课程内容B. 简单回应小明的提问,并立即回到课程内容C. 停止讲解,让学生对小明的问题进行讨论D. 请小明用自己的地理位置作为例子进行解释15、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地图分层”教学法,目的是帮助学生:A. 提高空间思维能力B. 增强记忆能力C. 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D. 培养观察能力16、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活动?A. 仅提供案例,让学生独立分析B. 仅提供分析框架,让学生自行填充C. 提供案例和分析框架,引导学生共同分析D. 仅提供分析结果,要求学生复述17、下列关于高中地理教材“区域地理视角”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强调全球视角下的区域联系与差异B、培养学生认识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环境问题C、仅关注中国地区的地理特性,忽视国际视野D、侧重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问题18、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理教学方法的范畴?A、案例分析法B、实验演示法C、诗歌创作法D、探究学习法19、以下哪种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来进行资源环境预测?A. 全球定位系统(GPS)B. 地理信息系统(GIS)C. 地形测量系统(TLS)D. 数字地球技术 20、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下面哪项活动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A. 教师主讲,学生听课B.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C. 学生讨论,教师解答疑问D. 教师组织参观,学生实物观察2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某地区气候特征时,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A. 直接给出该地区的气候数据,让学生进行统计分析B.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该地区的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C. 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收集该地区的气候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D.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预测该地区的未来气候变化2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以下哪种教学方式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A. 讲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B. 展示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图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描述C.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对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进行观点表达和论证D. 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总结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23、下列关于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表述,哪一项最符合新课标的要求?A、让学生死记硬背重点知识B、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C、以提高考试分数为主要目标D、侧重讲授地理历史沿革24、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地理概念和原理?A、单一讲授法B、情境创设法C、刻板记忆法D、书面测试法25、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适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A. 灌输式教学B. 启发式教学C. 练习式教学D. 讨论式教学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请简述高中地理课程中,如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内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内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若以地球为中心,可视为太阳沿黄道绕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其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下图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太阳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注:天赤道是赤道平面的延伸)本次月考期间(9月19日—9月20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2.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下图为我国某地立秋至处暑期间天气晴好条件下辐射量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代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4.该地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B.河西走廊C.松嫩平原D.钓鱼岛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 种情形。

读图,完成下题。

5.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①B.②C.③D.④6.下图为北京时间2020 年5 月14 日14 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图推断()。

A.甲地风向偏西南,气温高B.乙地气流辐散,空气洁净C.丙地天气晴朗,紫外线强D.丁地受冷锋影响,有暴雪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7.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强冷空气的影响D.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对废水进行收集、循环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芦苇的主要作用是()。

A.调节气候B.美化环境C.处理污水D.截留雨水9.图示循环系统对城市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A.减少下渗B.增加水汽输送C.增加降水D.减少地表径流10.图示循环系统对城市的主要意义在于()。

2023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加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加答案

米宝宝科技2023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搬运B. 海浪堆积C. 流水堆积D. 海洋搬运正确答案:C,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图中长腰山是()。

A. 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 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 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 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米宝宝科技正确答案:B,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中巴铁路修建将给喀什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扩大经济腹地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改善对外交通条件④缩短出海距离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正确答案:C,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地理学迅猛发展,一般认为,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是()。

A. 德国B. 法国C. 美国D. 英国正确答案:A,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A. 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 虚假城市化越明显C. 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 城市人口规模越大正确答案:C,米宝宝科技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关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上空盛行下沉气流B. 近地面气流由城市流向郊区C. 高空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D. 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正确答案:D,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关于该国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流向自南向北B. 结冰期长C. 流量大D. 7~9月为河流的丰水期正确答案:D,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缺A. 缺B. 缺C. 缺D. 缺正确答案:C,9.(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是()。

A. 600米米宝宝科技B. 900米C. 1000米D. 1200米正确答案:B,10.(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关于钓鱼岛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地形B. 洋流C. 太阳辐射D. 土壤类型2、下列哪个地区不属于季风气候区?A. 印度半岛B. 中南半岛C. 亚马逊盆地D. 中国东部3、下列关于中国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中国水资源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D、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单一,以耕地为主4、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下列哪项不是其核心内容?A、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引导学生主动思考C、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D、传授地理知识5、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A. 自东向西B. 自南向北C. 自西向东D. 自北向南6、下列哪一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假设?A. 地壳分为若干刚性板块B. 板块在软流圈上漂移C. 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D. 板块的形状和大小永不改变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的考核内容?A. 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B. 地理教学设计能力C. 地理实验操作技能D. 地理教学评价方法8、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创新思维B. 逻辑推理C. 实践操作D. 地理观察9、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貌D. 人类活动 10、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之一是昼夜交替,除此之外还直接导致了什么现象?A. 四季更替B. 潮汐现象C. 地方时差D. 极昼极夜1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城市交通布局,通常会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手段?A. 案例分析B. 角色扮演C. 实地考察D. 线路设计12、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A. 多使用地图和图表B. 鼓励学生进行地理实验C.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D. 强调记忆地理知识13、下列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B.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C. 地球公转导致了昼夜更替D.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形14、在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时,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决定该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植被覆盖率D. 地形和海拔15、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问题引导法D. 实践操作法16、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地理技能?()A. 地图阅读与绘制B. 数据分析与应用C. 文学创作与鉴赏D. 地理实验与观察17、下列关于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过去50年里,全球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盛行的是( )。

A. 东南季风B. 西南季风C. 东北季风D. 西北季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季风环流的相关知识。

我国位于北半球,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夏季,由于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中心,因此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海洋吹向陆地,加上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A项正确。

西南季风是印度夏季的主要风向,B项错误。

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都是我国冬季的主要风向,C、D项错误。

2、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洲河流受地形、气候的影响,河流流向大致都自西向东流B. 亚洲河流受地势影响,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C. 亚洲的河流分布特点是内流区面积广大D. 亚洲北部河流注入北冰洋,南部河流注入印度洋,东部河流注入太平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亚洲河流的特点。

亚洲河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呈放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A错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B正确;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但亚洲的河流分布特点是外流区面积广大,C错误;亚洲北部河流注入北冰洋,南部河流注入印度洋,东部河流注入太平洋,但亚洲并不是只有北部、南部和东部的河流注入海洋,D错误。

故选B。

3、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少B. 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少C. 两极地区降水多D.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A错误;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或信风带影响,降水多,B错误;两极地区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C错误;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D正确。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复杂形式B. 三圈环流是大气运动最普遍的形式C. 大气水平运动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D. 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唯一原因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A选项,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形式,而非最复杂形式。

大气运动的复杂形式包括季风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多种类型,因此A错误。

B选项,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无海陆差异、无地形起伏、大气在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的作用下形成的理想环流模式。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地球表面存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多种因素,大气运动远比三圈环流复杂,因此B错误。

C选项,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它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当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差异时,就会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推动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风,因此C正确。

D选项,虽然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但风的形成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会使风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转,而摩擦力则会使风速减小,因此D错误。

2、关于地球自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B.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更替现象C. 地球自转是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的唯一原因D. 地球自转速度加快一倍,昼夜更替的周期也将缩短一半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地球自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选项,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从而产生昼夜现象。

这与地球自转无关,因此A错误。

B选项,地球自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不断移动,从而使得地球上不同区域交替经历白天和黑夜,形成昼夜更替现象,因此B正确。

C选项,虽然地球自转是导致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并非唯一原因。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闯关东是指在清朝后期以及民国时期,大批中原、江北的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的过程。

据此完成下题。

A.经济发展水平下降B.工矿业发展迅速C.耕地扩大,生态破坏D.畜牧业水平提高【答案】 C2、监测森林火灾需要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数字地球C.遥感D.全球定位系统【答案】 C3、荷兰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通过世代努力,以围海造田的方式扩大了1/5的国土面积。

20世纪60年代,格罗宁根气田的发现令荷兰人欣喜若狂。

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通过大规模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的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受到了严重打击。

十余年后,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接踵而至。

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

据此完成下题。

A.①②B.①③D.③④【答案】 C4、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下题。

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答案】 B5、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营销迅速崛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

A.商贸联系B.电子信息联系C.生产协作联系D.科技联系【答案】 B6、近年来,许多城市都重视大型物流园区的建设。

据此完成下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答案】 A7、根据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A.高速化B.网络化C.大型化D.专业化【答案】 B8、水果玉米(即超甜玉米)起源于南美洲,在欧美国家栽培广,近些年被引入中国栽培。

它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的休闲保健营养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考前练习题(二)
一、选择题(30分)
1、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赫尔巴特所著的
A、《普通教育学》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民本主义与教育》 [ A ]
2、学校教育制度经历了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正规教育的主要
标志是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后制度化教育 [ B ]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大教学论》 [ A ]
4、在个体身心发展中,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
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 C ]
5、教师要有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这是对教师
A、学科知识素养的要求
B、文化素养的要求
C、身体素养的要求
D、教育专业素养的要求[ D ]
6、学校工作要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具体表现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应做到
A、以间接知识为主
B、以课堂教学为主
C、以个别辅导为主
D、以课外辅导为主 [ B ]
7、曾提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并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基础上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 B ]
8、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智育
B、教学
C、课外活动
D、上课 [ B ]
9、班集体的核心队伍是指团结在教师周围的一批
A、优秀学生
B、进步学生
C、班队干部
D、积极分子 [ D ]
10、“学生如同泥坯,他能否成型,依赖于教师的雕塑”,这个说法忽视了学生的
A、可塑性
B、发展性
C、能动性
D、向师性 [ C ]
1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反映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
A、环境
B、成熟
C、遗传
D、个体实践 [ A ]
12、环境保护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它属于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科中心课程 [ B ]
13、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是
A、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B、组织培养班集体
C、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D、培养良好的班风[ B ]
二、填空题(20分)
14、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

15、我国古代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16、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17、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过程》著作中,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

18、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和时间等(基础性)条件。

19、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和为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2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活动
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

2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能动)
的作用。

22、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能力,达到某种水平的可能性最大的时期称为(关键期)。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对学生、(社会)和学科的研究。

23、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4、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化为现
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5、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各地学校必须严格执行。

2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是对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教师的研究能力主要着重于学科研究能
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27、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民主平等关系。

28、(形式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官能心理学是它的依据。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重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保证学生整体发展。

29、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0、只有符合教师特点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才是最适合的方法。

31、教师备课要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方法三项工作。

32、(活动与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33、教育的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为(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制度、组织形式、教育理论经验的
继承。

34、德育模式主要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和社会模仿模式。

35、国家(教育目的)是关于教育培养什么人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

36、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37、教学策略有(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三、简答题(30分)
1、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P15-17
2、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

P11
3、简述教学的意义。

P155、
4简述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P150
5、简述教育学的研究在当代发展的趋势。

P29
6、简述知识经济中知识的类型。

P45
7、简述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P51
8、简述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

P181
9、简述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P167-168
10、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

P232-235
四、论述题(20分)
1、开学了,李老师在检查学生寒假作业时发现刘力同学并未完成任务,问他为会么没做完作业他也不回答。

一怒之下,李老师将刘力抓到教室前罚站,并在他身后的黑板上写了“小懒虫”三个字。

刘力心中不服,就在李老师上课时背着他做怪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李老师因此更加生气,他不但将刘力的书包丢到门外,将刘力赶出教室,还要他回去叫家长来找校长办理转学手续,说这样的学生他教不下去了。

(1)根据师生关系的理论分析李老师的处理方法是否妥当。

(损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
P118
(2)你认为李老师怎样处理与刘力的关系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P02-203
2、某教师对初中物理“电阻定律”进行教学时,从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对象加以类比入手,即道路的路况、宽窄、长短对人的流动的影响,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短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再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进而通过实验将猜想结果进行定量探讨,学生在探索、交流
与思考中,总结得出“电阻定律”。

(1)这样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哪些教学原则?P167
(2)你认为这堂课是否是一堂好课?P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