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指津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指津

文言文翻译指津

文言文翻译指津陈彪【摘要】很多高中生面对文言文翻译题都心生畏惧,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本文从文言文翻洋的原则、标准、态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力求让学生有法可循,有法能循,切实提高同学们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期刊名称】《青苹果:高中版》【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2页(P4-5)【关键词】文言文翻译题;高中生;学生;同学【作者】陈彪【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很多高中生面对文言文翻译题都心生畏惧,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本文从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标准、态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力求让学生有法可循,有法能循,切实提高同学们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的特点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针对文言文翻译的特点,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落实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的含义,重视每次翻译练习目标的达成。

对疑难语句,可使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但要忠于原文意思,不可妄加猜测。

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对于文言文的翻译,前人总结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这三个原则,对我们进行文言文翻译很有用处。

如何准确理解这三个原则呢?1.信——忠实于原文意思,不歪曲,不误读。

翻译时要做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

2.达——译文意思明确,语言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3.雅——译文语言简洁,优美典雅。

三、文言文翻译的态度文言文的翻译,本来就很枯燥,没有一个好的翻译态度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除了要认真仔细外,翻译时必须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文。

除此之外,还要统观全文,了解语境。

翻译之后,还须把句子放到原文中验证,看是否合理合情。

总之,翻译时要做到:大胆翻译,细心检查。

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笔者将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概括为五个字:留、换、调、补、查。

1.留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惯用语、至今仍在使用且意义没发生变化的熟语等,保留不变,不翻译。

2.换把古汉语中的词语直接替换成意思相对的现代汉语词语。

比如,“孰”换成“谁”,“曰”换成“说”等。

1@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

1@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语、特 殊句式,准确翻译
要有采点得分 的意识,洞悉 命题者想考你 什么
关键词句不落实, 就会徒劳无功
总 结
文言语句重直译, 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 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 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 领会语气重流利。
四、古代诗文阅读及名句默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 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 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毕生者,世家 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 “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 “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 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 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 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 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 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 凡容色皆若郗嘘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 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尾 其驴
㈣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 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 语序。
宾语前置 ⒈夫晋,何厌之有? ⒉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
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
( 你) ⒈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
• 一位妇人牵着牛耳朵走,一位中年男子在牛身后慢慢地跟 着,这是父母送他们的女儿出嫁。一位老翁拄着拐杖站着, 一位老妇人倚门眺望。一个儿童年龄稍微大一点,牵着一 个年龄比他小的,指指点点的说话。他们的脸色都是好像 唏嘘流泪,这是在为离别而悲伤啊。牛前面四个人在吹喇 叭,担任的是迎接引导新娘的差事。 • 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 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一皆邂 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 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 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 • 路旁有两头驴,一前一后地走着,骑驴的是农村的歌妓, 跟在驴后腋下夹着筝和琵琶的,是歌妓的两个仆人。还有 侧着大腿坐在小车一侧的,是拉车人。这些人全都是邂逅 出嫁队伍而回头看热闹的。离开树林不远,将又经过一座 树林,两个儿童蹦蹦跳跳地去报信。一个妇人从篱笆里出 来,手臂里抱着一个小孩,又有一个小孩牵着她的衣裳走 路。田间有两个农夫,手把锄头停止了锄地,这都是看到 有人出嫁而说说笑笑的人。”

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高三语文课件:文言文翻译指津

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高三语文课件:文言文翻译指津
文言文翻译指津
总体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
信、达、雅
1.“信” 指译文的准确无误。 2.“达”指译文的通顺畅达。 3.“雅”指译文的优美自然。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 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 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 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10、其……乎(邪) “难道……吗”
11、得无……乎,得无……耶 “莫非……吧”
文言常见固定短语:
12、无乃……乎(与) “恐怕……吧”
13、……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 “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பைடு நூலகம்吧”
14、孰与 “跟……比较,哪一个……”; 孰若 “哪里比得上”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信:忠于原文,字字落实,
不歪曲,不随便增减意思。
例 若属皆且为所虏。
误译:像你们这些人都被俘虏。 译文: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达: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
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例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误译:就派苏武以中郎将,持节旄送匈奴使者扣 押在汉的人 译文:就派苏武凭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 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
文言常见固定短语:
4、如何、奈何、若何;奈……何 “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5、如……何 “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
6、是故,是以 “因此,所以”
7、所以 “用来……的” “……原因”
文言常见固定短语:
8、不亦……乎 “不也是……吗”
9、庸……乎 “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文言文阅读指津

文言文阅读指津

文言文阅读指津司马迁在《史记自序》里说:“自古王者而有《司马法》,穰苴能申明之,作《司马穰苴列传》。

”本篇记载司马穰苴在强敌压境、国家危亡的时刻接受了任命。

受命之后,即刻做了几件事:杀庄贾、惩使者、亲士卒。

因而整肃了军纪,树立了威信,激发了士卒的斗志,使敌人闻风丧胆,不战而收复了失地。

《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正体现了一个良将运筹的才能。

作者在文中对人物的叙述虽很简洁,却把司马穰苴写得有声有色。

庄贾是齐景公的宠臣,齐国的尊贵人物,司马穰苴借他失约的罪名杀掉了他,不独为齐国除了一个祸害,这也正如兵法中所说的“杀及当路贵重之臣”(《六韬?将威》),因而树立了军威。

司马穰苴不畏权贵,贯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传统法规,这一点,正是作者所着重肯定的。

在惩治来使之后,司马穰苴随即亲入军营,视察士卒的生活情况,和士卒同甘共苦,因而激发了士卒的斗志。

这种“仁以附众,众附则思力战”(《潜夫论》引《孙子》逸文)的良将作风,也是作者所赞扬的。

在文言文阅读中,读懂文言实词是理解文意的大前提。

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借助上下文语段是破解实词难题的一大法宝。

例如,在理解“穰苴则仆表决漏”的“仆”字时就可结合上文“立表”推断出“仆”意为“放倒”。

广义的语境还包括文言知识和一些相关背景知识。

如“卑贱”,现代汉语是一个双音节词,意为“卑鄙下贱”或“低贱”;古汉语是两个单音节词,“卑”意为“地位低下”,“贱”指“出身低微”,属于中性词。

此外,还可以根据构词分析法来推断实词的意思。

如:“士卒次舍”,据“舍”为名词可推断“次”为动词,再结合学过的《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以熟推生,可知“次”意为驻扎。

燕人指津文言文翻译

燕人指津文言文翻译

燕人指津,其义深远,非仅一语所能尽。

以下试以文言文译之,并加以阐释。

燕人指津,盖有二义。

一曰指引,二曰渡津。

指引者,如舟行于大海,茫茫无际,非有指南针,难以辨明方向。

此时,若有一燕人,于舟中指画天空,以示南北,则舟行不至于迷失。

渡津者,如行人欲渡江河,无舟无桥,难以逾越。

此时,若有一燕人,于江边架木为桥,使人得以通行,则行人无阻。

夫燕人指津,其所以能者,盖有三。

一曰智慧,二曰勤劳,三曰仁爱。

智慧者,如庄子所述之老者,须发皓然,目如明星,此非寻常之人所能及。

智慧如炬,照亮前路,使人不至于误入歧途。

勤劳者,如燕人指津,非一日之功,必经多年积累,方能成就。

勤劳如舟,载着行人,渡过难关。

仁爱者,如燕人指津,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仁爱如桥,连接人心,使人团结。

燕人指津,亦有其时也。

时也者,天时、地利、人和是也。

天时者,如春暖花开,万物生长,此时指津,易见成效。

地利者,如江水平稳,桥梁坚固,此时指津,使人安心。

人和者,如众人同心,共渡难关,此时指津,众志成城。

然而,燕人指津,亦有其失也。

失者,过犹不及,指津过度,反致迷失。

如庄子所述之老者,虽能指津,然舟中之人,未必能遵从。

指津过甚,使人无所适从,反成累赘。

故燕人指津,虽善举也,然不可过也。

过则失之,不及则不足。

指津之道,在于适中,既不过度,又不失之。

如水中行舟,不沉不浮,恰到好处。

总之,燕人指津,一则寓意指引他人,一则比喻渡过难关。

其智慧、勤劳、仁爱,皆为世人所推崇。

然指津之道,亦需适中,过犹不及。

故人应以此为鉴,善于引导他人,亦知进退,不失中庸之道。

译文如下:燕人指津,语出《庄子·逍遥游》。

燕人乘舟,游于东海,舟中有一老者,年九十五,须发皓然,目如明星,犹能鼓琴而歌。

问之,曰:“子何能至此?”答曰:“吾指津也。

”燕人指津,盖有二义。

一曰指引,二曰渡津。

指引者,如舟行于大海,茫茫无际,非有指南针,难以辨明方向。

此时,若有一燕人,于舟中指画天空,以示南北,则舟行不至于迷失。

高三文言文复习指津(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论文)

高三文言文复习指津(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论文)

高三文言文复习指津(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论文)众所周知,一篇文章必须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答题才不会感到茫然。

而文言文因为有很多字、词、句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简直可称为“第二门外语”。

这就需要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要多读多练,熟练掌握常用实词、常见虚词(18个)、常见特殊句式以及一些固定词组,逐渐形成语感。

如此坚持下去,在考场上读文言文就不至于像是读天书。

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读懂文意,把握文章大概内容呢,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呢?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文言文的题型、分值均趋于稳定,考查的重点仍然是文言实词的词义、文言虚词的用法、概括文章内容和观点态度、文中主要句子的翻译,而且选取的文言阅读材料也多为人物传记。

现就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在阅读文章和答题技巧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人”(弄清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人物与他人是什么关系?),二:“事”(文中写了主要人物哪些事?这些事有什么影响?结果怎样?),三:“品”(文章所写事情分别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简而言之,就是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样,影响怎样,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品质。

这样一来就可以快速把握文意。

答题时要注意以下技巧:第一题多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

对这种题型,简单、常用、有效的方法有语境推断法(翻译时紧抓上下文,理解推断其义),课文迁移法(联系学过的课文句子意思作相应的迁移),对句判断法(根据对应位置的词语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进行判断。

如:追亡逐北,“亡”与“北”对应,均为“溃败的士兵”),成语印证法(通过现代成语之意加以印证)。

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这类题型,训练多了,我们还不难发现这么一个规律,即在一般情况下,翻译成现代汉语常用意思的实词多数是错误的。

当然,为了增加作题的保险系数,提高正确率,选择后再用语境推断法进行验证。

第二题多是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而且是把课内文章句子和所选阅读材料句子联系起来考查。

文言文翻译解题指津

文言文翻译解题指津

文言文翻译解题指津文言文翻译主观题是一种综合性考查。

要求考生既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句意,又能够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和文化常识,比较准确地表达。

所以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是必须要掌握的。

这些要求翻译的句子往往有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阅卷的采分点。

为此几乎所有的教师在给学生讲文言文句子翻译时,都会要求学生遵循“信”“达”“雅”三原则,做到“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还概括出“ 留”“换”“拆”“删”“补”“调”的灵活六译法。

以上的方法内容,很多学生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际的考试中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反映出学生的知识能力有欠缺之处。

为了让翻译更完美,请在第二轮复习中做到以下几点关注。

一、关注传统文化常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礼俗、宗法、宫室、饮食、衣饰等都是有关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内容,在试题所选的古文中多有涉及,全面了解它们,在理解及翻译文言文句子时会减小难度,并能更准确翻译。

古代与官职有关用语:授、拜、除、出、升、免、革、罢、黜、拔、擢、视事、下车、视事、乞骸骨等。

五谷家畜:麦、稷、黍、菽、麻、稻、豆、葵、豚、彘等。

古代刑法:黥、刖、刺配、笞、杖、谪戍、汤镬、菹醢、宫刑、大辟等。

古代器用:鼎、角、爵、觚、甑、兕觥、尊、方彝、勺、罍、簟、壶、盂、簋、豆、案、俎、箸等。

古代谦敬词:阁下、足下、鼎力、斧正、如聆梵音、乔迁、垂青、台鉴、拙荆、刍议、鄙人、补壁、续貂、识荆等。

古代年龄段特称:垂髫、始龀、束发、弱冠、而立、不惑、花甲、耳顺、耄耋、期颐、黄发等。

古代地理名词:西域、百越、朔漠、山东、关东、江表、江左、淮左、京畿、山水阴阳等。

古代时间名词:鸡鸣、平明、隅中、哺时、日昃、人定、夤夜、朔、晦、望、既望等。

二、关注一些修辞常识古人行文讲究修辞,注重音律,骈句居多,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读起来能产生声音上的美感,如果不了解文言文常用的一些修辞格,仅按字面意思去理解,难免会出现偏误,为了使翻译更准确、流畅,有必要关注一些古文常见修辞格。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指津1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指津1



(13南京淮安二模)及奏事上前,群臣异同, 公徐一言以定。 (13苏锡常镇二调)留告身为质,偕其渠魁数 辈出降。
题例 探究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相如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从外来,邹忌与之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结:

“补”即增补词语。文言文 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常省略主语、 宾语、谓语等句子成分。为使 译文通顺,应将省略的句子成 分适当补上。
真题体验


(06江苏卷)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 还。 (13苏锡常镇一调)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
题例 探究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
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题例 探究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小结:

“删”即删略词语。凡是无实在意义, 只是表示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 语气的虚词,都可以省略不译。如文言 助词“之” 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或作 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标志的时候,无实 义,可删略。如句首发语词。如 “夫”“盖”等。句末补足音节的助词, 如“倾之,烟炎张天”中的“之”。
精题专练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 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 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 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 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 大也。(全国卷 )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

文言文阅读指津

文言文阅读指津

文言文阅读指津作者:王旭东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7年第3期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登进士第川,为礼部[2]员外郎。

时蔡倚为3]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4]有所更,不然必败。

倚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5]。

宣和末,高丽入贡。

使者所过,调夫治[6]舟,骚然烦费。

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7],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拭,奏贬蕲州安置。

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8]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9]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

金兵分四翼噪[10]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11]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12]。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渚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13]”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14]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15]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16]叫,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17]万一可济[18]剐。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19]?”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

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20]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21]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注释][1]登:上,升。

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级。

[2]礼部:中国古代官署。

南北朝北周始设。

隋唐为六部之一。

历代相沿。

长官为礼部尚书。

[3]为:做,担任。

[4]亟:急切,赶快。

文言文翻译指津

文言文翻译指津

四、虚词是句子的润滑剂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 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 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 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因、以、于、 乃、其、为、则”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 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 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 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 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13]侠曰: 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例13]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 乃悉罢之。 解析]此句的翻译,虚词是关键点, [解析]此句的翻译,虚词是关键点, 介词, 为了”的意思; 副词, “以”,介词,“为了”的意思;“乃”,副词, 于是、 的意思; 副词, 全部” “于是、就”的意思;“悉”,副词,“全部” 的意思。 的意思。 译文]裴侠说: 因为饮食而役使人, [译文]裴侠说:“因为饮食而役使人,是 我不做的事。 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 我不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
一、词类活用要特别关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 名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为动、意动用法, “名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为动、意动用法,形 容词的活用” 容词的活用”。对活用词的翻译要善于通过分析句 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 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文言文与现代汉语 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 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 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 倒装句” 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 倒装句 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 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 的顺序排列的, 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 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 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 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 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 副词。所以我们在翻译活用的词时, 副词。所以我们在翻译活用的词时,就可通过分析 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 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充当的成分先判 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 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达到正确翻译的 目的。 目的。

高考文言文翻译指津2

高考文言文翻译指津2
笔者有这样的体会:翻译文言文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边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够说出来,嘴上能说出来不等于笔下能够写出来,它还涉及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能力问题。我们认为,高考题型的变化,有利于考查考生真实的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考生而言,也意味着试题难度的提高。
为帮助考生有效地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特作以下几点提示:
D、安重荣肖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
[解析][B项错在“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重荣诱吐浑白氏入塞,契丹责问高祖时,高祖“姑息重荣不能诘”。]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课后反思:
对高中学生来说,只要能掌握好课文中接触到的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部分,也就够了。
(六)专门训练从课文抓起。
要能在高考的文言文翻译题上少失分,不做一些专门训练显然是不行的。训练的题目不在数量多而在质量高,训练题就从课文中选取。原因是,课文经过反复诵读,文意几经揣摩,已经读通读懂,谙熟于心了,关键就是语言转化工作了,也就是用现代汉语把心中的感悟忠实地传达出来。这样的训练是十分有意义的。这样做,比随便拿出一段文本让学生翻译要强得多。其中道理很简单:因为心里明白的尚且不一定译得出来;那么心里不明白的就一定译不出。先从熟悉的语段、句子着手翻译,做到信、讲究达、追求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然能摸索到一些翻译的诀窍。凭借这些诀窍再去翻译生疏一些的文句,恐怕也可驾轻就熟了。
(四)处理好一些特殊用词和修辞手法。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处理。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金戈铁马”,借代精锐的部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借代曹操战船,这里借代曹操水军;“金城千里”,“金城”在文中比喻坚固的城墙,而不能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高考文言文翻译摘抄

高考文言文翻译摘抄

一、原文摘抄:1. 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翻译:老师(孔子)说:“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呢?”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君子吗?”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来改正。

”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5.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可以成为老师了。

”二、摘抄原文及翻译:1. 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翻译:老师(孔子)说:“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呢?”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君子吗?”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来改正。

”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5.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可以成为老师了。

”三、总结:高考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

通过对文言文原文的摘抄和翻译,可以锻炼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翻译技巧。

以上摘抄的文言文句子,既涵盖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又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文言文翻译指津

文言文翻译指津

“金城千里”,“金城”在文中比喻坚固的城墙,而不能译成 Nhomakorabea金属筑成的城
墙”。
编辑ppt
6
2.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如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是决 战的委婉说法;再如“权起更衣”, “更衣”即上厕所。
3.注意准确翻译“互文”现象。如“秦 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 秦、汉时的关隘”。
(“田”通“畋”,打猎)
3、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卒”通“猝”,卒然,突然)
4、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 谈者。
(“蚤”通“早”;“施”通“迤”,逶迤
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
编辑ppt
16
(二) 名称说法改变。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箧,箱子,这里指书箱;屣,鞋子) 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爨,灶) 3、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斯须,复音虚词,一会儿) 4、目不能两视而明。 (目,眼睛)
编辑ppt
19
(一) 主谓倒装 1、 甚矣,汝之不惠。 2、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编辑ppt
20
(二) 宾语前置 1、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大王来何操?
2、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莫我肯顾。
编辑ppt
21
(3) 用助词“之” 、“是”等置 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
高考文言文翻译指津
编辑ppt
1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信、达、雅”
编辑ppt
2
①语境意识。
②得分点意识,每一个知
识点往往是0.5分,句式或修辞 表达点1分,切忌笼统应付,应 当注意逐一落实。
编辑ppt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一】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就直了,金属制的刀剑等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范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什么过失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达到千里;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船只的人,并不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不能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不能汇成江河大海。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用心专一啊。

【二】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译:秦国有足够的力量乘他们困顿而他们,追赶逃兵败将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

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使盾牌漂起来;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诸侯,分割各国的土地。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方的边界修筑长城来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余里。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译: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的应和他,都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着他。

7、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文本阅读提升专练】专练14:文言文翻译题解题指津-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本阅读提升专练】专练14:文言文翻译题解题指津-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练14:文言文翻译题解题指津解题指津1.踩准三大得分点(1)五类实词“准确判定”要记牢文言文翻译题一般都具备2至3个关键实词,这几个关键实词就是得分点。

若想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首先要对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偏义复词、特殊难解词语等进行准确判定,继而才能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实词的翻译。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①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①江东虽然小,但土地方圆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了。

希望大王赶快渡江。

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他们)也没有办法渡过去。

〔重要实词:地方(古今异义)、王(名词用作动词)。

〕②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惜(我窘困)而奉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心中难道不愧疚吗?〔重要实词:王(名词用作动词)、面目(名词作状语,以……面目)〕(2)两类虚词“译与不译”掌控好①高频虚词——确保翻译到位(部分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学习,以下一并讲解)所谓高频虚词,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以”“其”“因”“乃”四个。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指津教师版1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指津教师版1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指津教师版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题,加大了考查力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能够更好地搞好文言文的复习备考,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大家关注:关注点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

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

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1、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分析:此句中的“奇”字为意动用法,应译为“对……感到惊奇”。

此句应译为: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2、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己者也。

分析:此句中的“穷”字是使动用法,应译为“使……窘迫”。

此句应译为:从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能没有危险的。

3、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分析:此句中的“晨”是名词用作状语,可译为“在早晨”“一大早”。

如果不能识别名词活用就很难获得满分。

此句应译为:侯可一大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他的主人。

4、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分析:此句中的“王”本为名词,在句中用做动词,译为“称王”。

本句应译为: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5、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分析:此句中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应译为“为……治丧”。

如果判断不出“丧”的活用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本句应译为:马患肥胖症而死,(庄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6、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指津学生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指津学生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关注点指津(请重点翻译粗体字)关注点一:词类活用1、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2、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己者也。

3、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4、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5、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6、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关注点二:一词多义1、范氏富,盍已乎?2、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

3、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4、又广属郡常平仓储畜至二百万,以待凶岁。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关注点三:古今异义1、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2、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3、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4、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5、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关注点四、单音节词1、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2、遂大困,寻死富阳。

3、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袁)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

(《北齐书》卷四二)关注点五、特殊句式1、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

2、乃招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3、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4、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5、朱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6、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

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7、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关注点六、成分省略1、因乞李氏()以归。

2、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关注点七、固定句式1、其李将军之谓也!2、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关注点八、修辞知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峰极危者,必跃而居其颠;洞极遂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指津ppt1

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指津ppt1

真题体验:
(12江苏)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
寡过可也。

(14百校联考卷)夫国有人曰实,无曰虚, 以今日观之,虽谓之虚可也。
题例 探究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弊在赂秦。
《六国论》
小结:

“换”即将古词换为现代词。把 古代有而现在已不用的词用现代汉 语词汇进行替代;变单音节词为双 音节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 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所以翻 译时,要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变 为双音节词。
题例 探究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小结:

“删”即删略词语。凡是无实在意义, 只是表示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 语气的虚词,都可以省略不译。如文言 助词“之” 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或作 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标志的时候,无实 义,可删略。如句首发语词。如 “夫”“盖”等。句末补足音节的助词, 如“倾之,烟炎张天”中的“之”。
真题试译:
(09江苏)购仰妻子急…… (12江苏)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 委公。 (13苏锡常镇一调)公顿首流涕,累陈 计画。

例题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第二招:
文从句顺,调、补、贯。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也 很久不流传 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⑤甚矣,汝之不惠。
你的不聪明 太严重了,你的不聪明。


⑥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熟知、了解
不知:不熟知、不了解
与:和
皆:都
尽:竭尽、极力表示、……至极 哀:哀悼
增补——知:知之者
不知:不知之者
皆为尽哀:皆为(之)尽哀
2.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
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 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 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 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 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烛之武退秦师》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小结: 删
“删”即删略词语。凡是无实在意义, 只是表示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 语气的虚词,都可以省略不译。如文言 助词“之” 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或作 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标志的时候,无实 义,可删略。如句首发语词。如 “夫”“盖”等。句末补足音节的助词, 如“倾之,烟炎张天”中的“之”。
译文:白天黑夜地勤苦劳作。(作息,偏义复词)
贯 小结:
在上面五种方法是基础上, 还需注意一个“贯”字, 即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看 译出来的文句是否连贯自 然,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 和习惯。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方法总结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 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
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 不遗漏、不增译。
达: 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
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 语病。
雅: 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
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
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 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 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②(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⑤甚矣,汝之不惠。
太严重了,你的不聪明。
说问题: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2)以今义当古义,且无中生有。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4)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5)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6)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说话习惯。
读文言句子,给老师的翻译找错误
•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 [分析] • 留——李将军; • 换——其:大概、恐怕、差不多/也……
吧; • 调——……之谓(固定句式):说的
是……/是说……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分析]
保留——死、天下、为;
替换——及:到、等到
之:的
日:时候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审 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

切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连 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
↓ 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誊 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
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 不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
精题专练
1.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
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 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 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 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 可以喻大也。(2002年全国卷 ) •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题例 探究
丈夫爱怜其少子乎?
《触龙说赵太后》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小结: 换
“换”即将古词换为现代词。 把古代有而现在已不用的词用现代 汉语词汇进行替代,如把“吾、余、 予”等换成“我”。变单音节词为 双音节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 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所 以翻译时,要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节 词变为双音节词。
题例 探究
沛公军 于 霸上。《鸿门宴》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 蔺相如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客从外来,邹忌与 客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结: 补
“补”即增补词语。文言文 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常省略主语、 宾语、谓语等句子成分。为使 译文通顺,应将省略的句子成 分适当补上。
题例 探究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 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第二招:
文从句顺,调、补、贯。
题例 探究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小结: 调
“调”即调整句式。文言文与 现代汉语比较,在句式上有很多 特点。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等,在翻译的过程中就 要依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句式把它 们调整过来。
太严重了,你的不聪明。
第一招:
字字落实,留、删、换。
题例 探究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小结: 留
“留”即保留原词。
文言文中凡人名、地名、 物名、帝号、年号、国号、朝 代、官名、度量衡单位和数量 词都可以保留不译。
题例 探究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过秦论》
(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排比)
秋毫不敢有所近。 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②(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⑤甚矣,汝之不惠。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
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 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三、文言文翻译的考点 《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
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 特点。”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 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 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