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课改模式
新课改的九种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九种教学模式
1.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合作学习型教学模式: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和互助来促进学习。
3. 项目化学习型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参与具体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探究型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5. 情境化教学模式: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 个性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7. 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育软件,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8. 反思型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9. 融合型教学模式:将不同学科、不同教学方法和技术进行有机融
合,提供全面、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首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50年代末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教育部门开始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其目的是使课程更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强调实用性和现代化。
重点改革包括将语文、数学等科目内容进行修改,增加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0年代。
该时期的改革旨在排除“四旧”文化遗产对课程内容的负面影响,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进一步强调了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科学、艺术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定义和调整。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0年代末期,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该次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上加入了更多的现代科技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也得到革新,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和合作变得更加活跃。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重点是与国际接轨。
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教育部门推动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开始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在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和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教育部门将课程改革的方向定为“素质教育”。
教育部门试图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潜能。
这次改革也强调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代中期。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开始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程改革中,加入了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于2015年,该次改革被称为“新高考改革”。
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中国当下流行的十种课改模式
安徽课改的“小岗村”——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校长盛国有给改革确立了16个字:立足校本,自主构建,经营课堂,内涵发展。
而在具体的行动研究中,他们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并完善了一系列应对新课程背景、符合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的校本科研体系,“三模五环六度”高效课堂模式因此诞生。
原创性、前瞻性、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一经问世,旋即引发了巨大的效应。
有人说,他们是安徽大地上的又一处“小岗”。
如今的铜都双语学校,已经因其课改而成为全国名校,每天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评价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难题,变“留人才”为“造人才”,使学校具有了师资自主再生能力;突破了民办学校“生源基础差”的瓶颈,变“选学生”为“育英才”,使学校具有了“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核心教育能力。
“五环大课堂”建构“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点评:被誉为安徽课改的“小岗村”,破解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的瓶颈,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成为当地课改典范。
新技术与新文化高度融合——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今年两会期间,香港《文汇报》曾以《郑州102中学课改事件调查》为题大篇幅报道了102中学的课堂改革,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新课改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究1. 引言1.1 新课改背景新课改(新课程改革)作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新课改的背景主要是基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和批判,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而新课改追求的是以“启迪”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其中“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新课改的一种典型体现。
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为前瞻性预习、重点内容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个性发展以及反思评价六个环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000字】1.2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任务呈现、任务拆解、任务实施、任务监控、任务总结和任务评价六个环节。
在这个模式下,教师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达到知识的深度消化和全面应用的目的。
在“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passively 接收知识,而是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师在任务的监控和评价中可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补救教学。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还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未来,“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仍有待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学校教育改革的进展详述
学校教育改革的进展详述
近年来,中国的学校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以下是对这些进展的详细描述:
1. 义务教育改革: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
通过实施多项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教师待遇和培训等,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2. 创育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中国的学校教育改革致力于推行创育模式。
例如,引入STEA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综合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育资源优化: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中国的学校教育改革注重优化资源配置。
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
同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4. 课程改革: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中国的学校教育改革进
行了课程改革。
学校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实践能力。
同时,开设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
5. 教师培训和评价: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中国
的学校教育改革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力度。
通过开展教师培
训项目、建立教师评价机制和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了教
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之,中国的学校教育改革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通过提高
义务教育普及率、推行创育模式、优化教育资源、进行课程改革以
及加强教师培训和评价,中国的学校教育正朝着更加全面、均衡和
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新课改教学模式的四种类型
新课改教学模式的四种类型新课改教学模式的四种类型,哎呀,真是个值得聊的话题!咱们先来看看第一种,那就是“探究式教学”。
这个模式呀,就像在大海里遨游,老师就像是船长,带着学生们一起去发现未知的宝藏。
学生们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嘿,学着学着,原本的知识就像蔫掉的花一样,瞬间活过来了,活泼得很。
再说说“合作学习”。
这个可热闹了,大家围成一圈,讨论得热火朝天。
就像是一起去打麻将,谁都不想输,大家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小组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激荡出火花,碰撞出灵感,最后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简直是“团结就是力量”的最佳写照。
就算碰上点小摩擦,大家也能从中学习到更多,嘿,这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我们来聊聊“翻转课堂”。
想象一下,学生们在家里先看视频,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电影,课堂上就变成了讨论的舞台。
老师不再是唯一的讲解者,变成了引导者,学生们积极提问,互相交流,真是“你来我往”,热闹非凡。
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提升了,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大家都乐在其中。
咱们得说说“项目式学习”。
这可是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方式。
学生们通过做一个个实际的项目,像是在参加一场大型的冒险游戏。
从最初的计划到最终的呈现,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历险记。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中发挥特长,最终汇聚成一个完整的成果,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典范。
这样的经历不仅能让学生们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这四种教学模式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学生们在这些模式中,像是在大舞台上尽情表演,老师则像是幕后英雄,默默支持。
这样的学习,既轻松又愉快,绝对是“寓教于乐”的典范。
希望未来的课堂,能越来越生动有趣,大家都能在学习中收获满满,快乐成长!。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课改历程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
2. 强化核心素养:新课程改革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等。
3. 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推进跨学科教学:新课程改革鼓励跨学科教学,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知识的融合和创新。
5. 实施素质评价: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评价,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推动教育评价转向多元化、全面化、个性化。
6. 推行现代化教育技术:新课程改革提倡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通过新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
- 1 -。
中国新课程改革政策
中国新课程改革政策
中国新课程改革政策是指中国教育部门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推行对学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改革的政策。
中国新课程改革政策包括以下主要方面:
1. 强调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政策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 核心素养培养:新课程改革政策提出了九大核心素养,包括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审美情趣、人文关怀和全球视野。
学校要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备这些素养。
3. 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政策要求对学科课程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和改革,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同时,也推动跨学科课程融合和创新,鼓励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4. 学生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政策倡导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实践活动。
5. 教师发展:新课程改革政策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政策还提出了培养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跨学科教学能力的要求。
中国新课程改革政策旨在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促进教育的公平和改善教育质量。
新中国的八次课改
新中国八次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年启动,1952年结束。
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内容包括:(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中学新的教材。
1952,这“有计划年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在这次课程改革期间,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计划每年都有调整,课程设置变动频繁。
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各学科专家编辑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各科教材。
第二次课程改革因为课程变动频繁,教材难以满足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第二套教材只使用了一年,因为以苏联教材为蓝本,内容偏深过难,被教育部要求精简。
“第三次课程改革”: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58—1965),前一阶段是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据此,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
在基础教育课程领域进行如下改革: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缩短学制,自编教材,自请教师;组织参加生产劳动,建设生产劳动课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对教师的思想改造。
后一阶段是1961—1965年的课程调整时期。
在1961年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党中央确立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纠正“教育革命”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基础教育课程作如下调整。
(1)统一管理基础教育课程。
1963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课程实施统一管理,首次提出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 1949年至1952年: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初创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解放战争胜利后的教育重建上。
1949年,中央教育部正式成立,开始调查全国教育资源的分布和状况。
1950年底,中央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基础教育规划纲要(修订草案)》。
这个规划纲要是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奠基性文件,主要包括普及义务教育、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2. 1953年至1957年: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确立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同时注重发展合作、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1952年到1953年,中央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会议,明确了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的基本框架。
3. 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的全面改革这个时期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在大跃进政策的背景下进行的。
教育体制改革、课程内容和教材改革成为主要议题,在实施中农学习社训(农村教育合作社)和大规模农村学校建设,以满足农村基础教育需要。
此外,也注重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培养农村干部教师。
4. 1962年至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完善和实施在这个时期,中国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重点在于加强科学教育,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水平。
1962年,中央教育部发布了《中等教育改革纲要》和《普通高级中学总目程序》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5. 1978年至1985年:改革开放时期的课程变革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教育体制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决定全面深化中等教育改革的决议》和《普通高中培养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
6. 1993年至1999年:加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这个时期的课程改革主要围绕素质教育展开。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振兴中等教育的决定》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外语教学大纲》等文件,并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初中课改新模式
初中课改新模式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的初中课改也出现了新的模式。
新模式的出现不仅是应对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也是与时俱进的一个表现。
那么,初中课改新模式具体是什么呢?一、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初中课改新模式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贯彻了素质教育方针,强调学生的发展过程和趋势,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才能,而不是只注重分数的得失。
新模式突出了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为学生成才铺好了道路。
二、多元评价体系新模式中的多元评价体系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思想,强调了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只是通过考试得到评价,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作业、讨论、研究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能力,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三、融合式课程设置新模式中的融合式课程设置也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将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发展综合能力,这样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特色课程新模式中的特色课程是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突出特点的一类课程。
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能,闯出了一些新领域。
比如,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开展创新实验活动;设置艺术设计、书法、舞蹈等特色选修课程,培养学生感性知识、审美情趣;在语文课程中设置作文、演讲等书面表达、口头表达的评价和训练等。
这些特色课程为学生发展的多元化提供了空间。
总之,初中课改新模式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它已成为我们初中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方向。
新课改的三种教学模式
改变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意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适当减少师生间的纵向交流,增强学生间的横向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大胆增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形成纵横交错教学模式);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改变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理念是教和学方式的实质性变革,而其终结目标则在于引发学生“学”的实质性变化。
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掌握知识。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效率。
自主性学习中,需强化教师“导”的能力和水平。
2、适当减少师生间的纵向交流,增强学生间的横向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新课程需要在加强师生纵向交流的同时,应该大胆增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形成纵横交错教学模式。
具体做法是:在课堂上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为引导和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彼此沟通,使个别问题升级为典型问题,使完全没有必要由老师统一讲解的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
3、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间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
课改-就是让学生从“仆人”变成“主人”
课改,就是让学生从“仆人”变成“主人”回想课改前,我们的课堂模式是“填鸭式”。
即由老师一味的站在讲台上讲,学生一味的坐在座位上昏昏沉沉的听。
老师苦口婆心,滔滔不绝,似乎要把所有的知识像“填鸭”一样灌进学生的脑袋。
在整个课堂上,老师是主人,学生就像仆人,只是听从老师的使唤,只做老师让你该做的事,学生的神情跟着老师变,学生的思想跟着老师走,也就是说,在这种传统课型中,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老师是主动支配者,学生是被动服从者;老师是课堂上的主人,学生是课堂上的仆人。
活生生的学生就像老师这遥控器操纵下的机器人一般!所以,有不少学生上课听得昏昏欲睡;也有不少学生虽然一字不漏的都听了,也一字不漏的记下了,可还是不知道自己究竟都学到了什么!于是乎,有的学生人在教室,心在课外;有的学生觉得有劲使不出,在课堂上觉得很压抑,很苦闷,渐渐的对学习产生了彷徨﹑有心无力,甚至厌倦﹑逃学的念头……而我们今天所饯行的“课改”,完全颠覆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主人不在是老师,而是学生。
即把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的手中交还给了学生。
从此,学生不再是课堂上跟着老师指挥棒转的“仆人”,而是敢说敢读敢想敢讲敢创新敢失败的课堂上的“主人”!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新课改模式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它遵循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能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
其次,新课改模式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
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智商相差并不大,即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的脑髓量和常人也差不多。
于是,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把孩子教育得更聪明?靠“满堂灌”?靠“死记硬背”?实践证明,这些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尤其抹杀了学生可贵的创造性。
而我们正在饯行的“新课改”,通过教师别具心裁的“导学稿”,充分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主人翁”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中国的八次课改
新中国八次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 年启动,1952 年结束。
1949 年12 月23 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内容包括:(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中学主要设置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等课程。
(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1952 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从1951 年开始编写的11 本中学新教材,同年,中学数学大部分采用东北区编译的苏联数学课本。
为实行五年一贯制,人民教育出版社又编写出版了小学语文和算术课本。
1952 年最为重要的教育事件,是公布了《小学暂行规程》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明确了中小学学校教育宗旨,初步奠定了新中国中小学学校教育体系。
“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 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适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改变第一次课程改革中的结构单一、学生掌握知识片面性等问题,我国又进行了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年—1957年)。
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师法苏联,服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整顿、巩固和发展中小学,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有计划地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教师编写专门的教师参考用书等。
教育部于1956年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在这次课程改革期间,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计划每年都有调整,课程设置变动频繁。
中国现代教育中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
中国现代教育中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近年来,中国教育界一直在探索和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大多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和培养综合能力的途径。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实践,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一、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标课程改革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改革。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而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通过全面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当今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 引入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意味着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和项目,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推行多元化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中国开始推行多元化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艺术、音乐、体育等非学术科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
3. 注重实践和体验课程改革倡导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得知识。
学生将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通过参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和实验等活动,亲身体验和探索知识。
4. 运用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教育部门开始大力推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在线交流和合作,大大拓宽了学习的渠道和方式。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中国教育界还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创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1.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2. 问题导向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1、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
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
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形式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形式,呈现出三个特性,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杜郎口课堂在布局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2、山东昌乐二中的“271”形式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
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
如果你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进修本领。
中国八次课改历程
主要内容的变化
学科内容
从学科内容上பைடு நூலகம்,更加强调跨学科的学习,融入了语文、道法、 数学、科学和综合实践等课程中,同时在每一段中都设计了跨学 科的主题,这项内容的添加更加印证了STEM学科的引领地位, 更加说明了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
主要内容的变化
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上更加强调关注数字化学习的特点,利用真实情景开 展学习,更加强调运用线上实验、模拟仿真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 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个性化学习。
中国八次课改历程
2022年12月13日
目录
CONTENTS
01 四阶段八课改 02 2022课程改革方案
四阶段八课改
四阶段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第四阶段
经济恢复与发 展阶段的课程 改革(1949 年~1966年 )
“文革”时期 课程改革 (1966年~ 1976年 )
改革开放后的 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 (1977年 一1996年 )
➢ 课程管理方面 • 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 强教育的针对性。
2022课程改革方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 课程标准(2022版) 具体内容
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大概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对一个学科育人价值的高度提炼,是通过学科学习,学 习者不断建构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01
02
“文革”爆发 ,课程改革 停止。
“文革”前期继续深化课程 改革 ,改变教材内过深 、 过难问题
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第五次课改 (1977-1980)
口诀教学目标模式九种基本程序
口诀教学目标模式九种基本程序中国目前被关注的九种课改模式一.“10+35”模式二. “”模式三.“循环大课堂”四.“自学·交流”自学模式五.“大单元教学”六.整体教学系统和“”模式七.“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八.“网络环境下的独立自主课堂”九.“五环大课堂”中国目前被高度关注的九种课改模式一.“10+35”模式杜郎口“10+35”模式,即为教师用10分钟分配自学任务和不予指点鼓励,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三个特点,即为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存有三大模块,即为复习、展现、意见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现模块注重六个环节,即为复习交流、明晰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高、加插稳固、合格评定。
二. “”模式“”模式,即为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分割为“10+30+5”,建议教师的授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独立自主自学占70%,余下的10%用作每堂课的成果评定。
还彰显在学生的共同组成分割上:即20%就是优秀生,70%就是中等生,10%就是后进生。
彰显在自学内容上:即20%的科学知识就是不必谈学生就能够自学会的,70%就是通过探讨就可以学会的,10%就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现,互相提问问题,加之老师的特别强调、指点,并通过反反复复训练就可以可以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存有三个“小组”,一个就是行政组,一个就是科研组,一个就是自学小组,称作自学动车组。
此模式特别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为Auron学案和训练案。
Auron学案必须实行“分层建议”——分层自学、分层目标、分层合格、分层训练。
三.“循环大课堂”“循环小课堂”把课分成两截,“35+10”,即为“展现+复习”。
其中的“三步六段”就是课堂的非政府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现内容就是上文言的后10分钟全为下独立自主复习的成果,而复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现的内容。
Auron学案就是“循环小课堂”的核心要素,通常必须具备以下要素:自学目标、自学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课改模式“样本”调查:从凯洛夫到杜郎口太阳照常升起,变化每天发生。
转眼间,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步入第11个年头。
走在课改路上的中国教育,正以从未有过的变革的勇气,挑战着曾被人奉为金科玉律的各色“经典”,这支队伍里,活跃着许多闪亮的身影,洋思、东庐、杜郎口是其中的“代表”。
这里,我们无意对“典型们”做出一番比对和评价。
因为,课改原本就是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断继承,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和发展的过程。
本期“调查”,我们力求站在客观、公正、科学的立场上,旨在通过锁定“模式”,以“课”论“改”,试图展示课改的基本历程,厘清课改发展的脉络,从而给力中国教育。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相信这是很多初登讲台的教师都会碰到的类似问题。
10年前,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确定:找“凯洛夫”去!这位苏联著名教育家提出的“五步教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教师,因而成为我国教育界倍加推崇的通用模式。
何谓“五步教学法”?按照教科书定义,即控制课堂教学的五个主要步骤: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相信这五个步骤对于“60后”“70后”乃至“80后”一定不会太过于陌生。
“从小,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成长起来的”,在记者的调查中,这样的回答比比皆是。
课难道不应该这样上吗?如果不检查复习,不巩固新课,不布置作业,还是合格的“课堂”吗?事实是,固有的课堂模式正在不断被突破。
创新,一直是教育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永恒的主题。
尤其是最近10年,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这座花园里,正盛开出各色模式的花朵,它们百花齐放、争奇斗妍。
历数近10年来的模式,比较知名的有“成功教育”教学模式、主体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导学型”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还有曾引起广泛反响的“尝试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八字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等。
从最初的唯一选择——“五步教学法”,到现在的乱花渐欲迷人眼,层出不穷的模式不仅教师迷惑了,校长迷惑了,就是一些教育专家也迷惑了。
“模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词汇,于是,中国教育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些人提起模式喜不自胜,觉得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福音,有的人则对其厌恶无比。
“捧杀”和“棒杀”,都不是面对事物的应有态度。
仔细分析和梳理模式演变的历程,我们会发现,模式正验证着中国教育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最初的开始:五步教学法“为什么会有‘五步教学法’?”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解释说,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夸美纽斯首先提出班级授课制,把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变为一个教师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施教的群体教学。
赫尔巴特将课堂教学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都是强调了教师的‘讲’。
此后,凯洛夫将其形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教师的‘讲’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毫无疑问,这种模式对中国后世教育教学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加上中国自古就有尊重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推崇学习的传统,因而“凯洛夫”旋风之劲可想而知。
“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模式让教师领悟和掌握了课堂讲授教学的步骤、门道和技巧,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因此得到了提升。
”余文森说。
但缺陷和弊端也显而易见。
在“五步教学法”中,我们明显看到,其过分注重和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
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学生”在这里几乎是看不到的。
伴随而来的是千篇一律的“教师课堂”。
以语文教学为例,在“五步教学法”的指导下,语文课无非是作者生平、背景介绍、记忆生字词、段落分析与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
“再好的文章,经语文老师一讲,马上就被肢解成一堆的知识,哪里有语文之美!”现实是,这样的课堂在中国不在少数。
“五步教学法”还适合教学的要求吗?从怀疑走向行动,一些学校和教师正尝试着改变。
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他的“尝试教学法”是把教学分成7步进行: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尝试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特别强调“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提倡学生要能尝试,多尝试。
比较著名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卢仲衡教授,他创造出“启、读、练、知、结”的“自学辅导模式”。
就是主张“先学后教”,让教师在开始上课和即将下课时,面向班集体进行“启”与“结”,两个环节约占15分钟左右;中间30分钟都属于学生,由他们来自主完成阅读、练习、反馈的学习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也在这个时期提出了“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在魏书生看来,这六步程序,可以依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理解的难易程度形成若干“变式”,比较浅显的文章,以学生自学解决为主,其他两步可以省略;若自测效果好,自结则可略。
但无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
尽管这些模式名称不一,但它们的意义在于,在历经艰难的教育教学观念挣扎和技术涅槃之后,“学”开始从课堂冻土里苏醒,尽管它们依然重视“讲”“练”结合,但对“学”的张扬仍不失为一种壮举,尤其是洋思中学。
中国课改模式“样本”调查:从凯洛夫到杜郎口洋思“变形记”:先学后教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课堂教学来说,洋思中学的突破算一个“奇迹”。
这所位于江苏泰兴的一所破落农村初中,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念,他们的课堂模式主要分为三段,有六个环节。
三段即“先学”、“后教”、“训练”。
“先学”的操作要求:1.揭示教学目标,教师用投影仪(或口头、板书)显示,三言两语准确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间大约1分钟左右。
2.明确自学要求,教师向学生讲明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时间以及如何检测自学的质量,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时间2分钟左右。
3.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时间5至8分钟。
4.学生汇报自学结果, 通过板演、练习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为后教作准备,时间5至8分钟。
接下来是“后教”环节,教师对带有倾向性问题进行分析。
然后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交流发言等形式来解决“先学”中出现的问题,时间8至10分钟。
最后是“当堂训练”环节,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
与传统的“教为主”相比,洋思中学明确把学生的“先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提出,并予以特别强调,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洋思中学的亮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可供操作的模式,而“当堂训练”又辅以课堂“四清”,则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益。
与传统的“五步教学法”相比,不难得出,洋思中学的“先学”主张无疑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重大突破。
洋思的课堂“变形记”为他们带来了巨大声誉。
直至今日,仍有学校前去洋思中学“取经”。
曾经有文章这样描述洋思中学的课堂:“随意走进初二年级的一堂生物复习课,一样朴素而简洁的装束,一样年轻的面孔,课堂在学生对照复习提纲自主看书、提问检测、再复习、再检测以及最后的练习巩固等不同的环节中紧张地转换着,时间被细化到10分钟、5分钟,甚至1分钟。
一节课,40多道选择和开放问题,全班40多个孩子,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单独和集体检测。
”“上课就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是洋思中学老校长蔡林森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而这也是很多参观者印象最为深刻的话,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打仗”,争分夺秒,丝毫不敢“懈怠”。
对此,也有一些人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意也许是想探索‘学生主体’。
但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教师除了是课堂的‘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外,还是直接的‘决定者’和‘掌控者’,换句话说,因为有这样‘角色’的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未真正也无法真正得到落实。
但洋思带给中国教育的启发作用不容抹杀。
”一位资深教育记者这样评价他眼里的洋思课改。
东庐“一招鲜”:讲学稿的“技术”贡献与洋思中学的“早年成名”不同。
同样来自江苏大地的农村,东庐中学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的“后起之秀”,因为“一招鲜”而声名鹊起。
东庐中学成名在“讲学稿”。
与传统教学管理重视教师的备课不同,东庐中学变写教案为编讲学稿。
其技术的改良,却生成了课堂意想不到的变化。
讲学稿的问世,实现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教案与学案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讲授引导相结合,达到了“教”与“学”的合一。
由此牵一发而动全身,技术带来的“化学反应”导致的是课堂结构的巨大变化。
何谓“讲学稿”,教师“教案”、学生“学案”、学生练习,三者融为一体谓之“讲学稿”。
东庐中学的课堂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它的革命性体现在,按照学生“学习的过程”来设计课堂。
东庐中学的课堂流程包括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四大环节。
课前,教师先把印有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内容的“讲学稿”发给学生,让学生据此自学。
课中,教师按照“讲学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
学生会了的教师就不再讲,不会的才进行点拨。
“东庐中学正是通过‘讲学稿’这个桥梁,把‘教’和‘学’联系在一起,教师由原来的只顾埋头教书转变为围绕学生的‘学’做文章”。
有专家评点说,东庐中学对教师的要求不同,传统课堂上的教师往往考虑的是怎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可能像他们这样能够顾及到学生的“学”,看重学生的“学”。
“更重要的是,‘讲学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支撑。
在‘讲学稿’的引导下,通过预习和自学,学生学会了归纳、概括、推理、探究,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
‘讲学稿’这个‘技术’的改变,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跨越”。
有专家如是说。
杜郎口旋风:颠覆还是改良?比东庐中学的改革稍早一年,一个叫崔其升的农村校长,在山东聊城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引爆了“颠覆式”的课堂变革。
最初的时候,为了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崔其升提出了一个看似疯狂的规定:“0+45”课堂,教师一个字都不能讲,不能板书,就站在课堂里,任学生自己作主、自由发挥。
教师“闭嘴”的课堂,招致了很多质疑、非议。
但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不讲的课堂却让学生动起来了,让课堂活起来了,效果好起来了。
“好起来的课堂证明了学生主体的力量。
”崔其升校长说,他就是这样矫枉过正,硬把教师的观念给扭过来的。
之后,他围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建构了能代表杜郎口教学主张的“10+35”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35分钟时间完全交给学生,并由此总结出“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包括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和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大环节。
杜郎口模式被称为“颠覆”的典型,其改革是彻底的,不留尾巴的,它的创造性在于,把一直以来由教师掌握的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