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冲地压措施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采煤过程中,由于覆岩层的倾斜或厚度变化等原因,引起岩层失稳,产生顶板及底板的剧烈运动和变形,对矿井和矿工的安全造成威胁的现象。
为了有效防治煤矿冲击地压,制定了以下的细则:
1. 应加强预测和监测,制定合理的覆岩层稳定性评价方法和指标。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评估岩层的稳定性,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
2. 采取合理的采煤工艺和支护方式,如合理的采煤工作面开采尺寸、配合适当的支护方式和采煤方法,减少岩层破碎和位移,降低冲击地压的发生。
3. 加强掘进前后支护的质量管理,确保支护体系的稳定性。
掘进过程中及时检查和维护支护体系,防止质量缺陷和漏洞的出现。
4. 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确保井下水分和地下水位的控制。
水分过多会导致岩层的稳定性下降,增加冲击地压的发生风险。
5. 加强岩层动力学研究,提高岩层应力分析和预测的准确性。
通过岩层动力学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预测冲击地压的发生概率和程度,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6. 加强矿井工作面和巷道的监理和管理,确保工作面和巷道的稳定性。
对于出现冲击地压问题的工作面,采取及时停产、加固和处理等措施,确保矿井和矿工的安全。
总之,防治煤矿冲击地压需要从岩层稳定性评价、采煤工艺和支护体系设计、质量管理、水文方面的控制以及岩层动力学研究等多方面入手,综合防治,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机理,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有两方面:一是降低应力的集中程度;二是改变煤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减弱积聚弹性能的能力和释放速率。
1降低应力的集中程度减弱煤层区域内的矿山压力值的方法有:①超前开采保护层;②无煤柱开采,在采区内不留煤柱和煤体突出部分,禁止在邻近层煤柱的影响范围内开采;③合理安排开采顺序,避免形成三面采空状态的回采区段或条带和在回采工作面前方掘进巷道,必要时应在岩石或安全层内掘进巷道,禁止工作面对采和追采。
2改变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改变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主要有:高压注水、放松动炮和孔相卸压等方法。
⑴高压注水是通过注水,人为地在煤岩内部造成一系列的弱面,并使其软化,以降低煤的强度和增加塑性变形量。
注水后,煤的湿度平均增加1%—2.2%时,可使其单向受压的塑性变形量增加13.3%—14.5%。
⑵放松动炮是人为地释放煤体内部集中应力区积聚的能量。
在回采工作面中使用时,一般是在工作面沿走向打4m—6m深的炮眼,进行桧爆破。
它的作用是可以诱发冲击地压和煤壁前方经常保持一个破碎保护带,使最大支承压力转入煤体深处,随后即使发生冲击地压,对采场的威胁也大为降低。
⑶钻孔槽卸压是用大直径钻孔或切割沟槽使煤体松动,达到卸压效果。
卸载钻孔的深度一般应穿过应力增高带。
在掘进石门揭开有冲击危险的煤层时,应距煤层5m—8m处停止掘进,使钻孔穿透煤层,进行卸压。
此外,还可依靠选择最佳采煤方法、回采设备、开采参数和工作制度等方法,局部降低煤层边缘的冲击危险程度。
例如,当开采有冲击危险的单一煤层时,应采用直线式长壁工作面授前进式采煤方法,并在巷道侧不留煤柱。
对有冲击危险的厚煤层,应采用倾斜分层长壁式采煤方法。
上分层的开采厚度应当最小。
开采有冲击危险的煤层时,无论是在回采工作面还是在掘进工作面中,都应采用支撑力大的可缩性金属支架。
综合上述可以认为,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对冲击地压认真地进行测定和预报工作,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完全可以消除或大大减少冲击地压事故。
冲击地压的原理及措施
冲击地压的原理及措施冲击地压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或人员的重量和振动而引起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变形。
冲击地压主要与施工机械或人员施加于地面的荷载大小、施工速度、地基土质性质和水分含量等因素有关。
冲击地压的原理如下:1. 荷载传递原理:当施工机械或人员施加在地面上的荷载超过地面的负荷承载能力时,地面会发生位移和变形,从而形成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
2. 振动传递原理:施工机械或人员的振动会引起地表的振动,从而导致下方地基土体的变形和位移,引发地面的沉降和塌陷。
为应对冲击地压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根据地基土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以减小对地面的荷载。
例如,在软弱地基上施工时,可以选择轻型机械或手动施工,以降低对地基土体的影响。
2. 控制施工速度:控制施工机械或人员的施工速度,将荷载施加在地面上的时间减至最短,减小对地基土体的持续作用。
3. 土壤改良:对于地基土质较差的地区,可以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增加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灌注桩、加固土壤等。
4. 水分控制:地基土壤的含水率会对地面沉降和塌陷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水分控制,以防止地基土壤的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从而减小地面的沉降和塌陷风险。
5. 监测与预警:对施工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地面的位移和变形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预警。
除了上述措施,还需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避免对周边地下水、地下管线等环境资源造成破坏。
同时,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针对冲击地压问题,需通过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控制施工速度、土壤改良、水分控制、监测与预警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减小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的风险,确保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性。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1. 监测与预警系统监测与预警系统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首要任务。
通过建立全面的地下矿山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应力、地震波、微震、应力波、声波等多种物理量,分析地下岩体的变形和应力状态,及时预警冲击地压的发生。
同时,预警系统还应结合地质资料和工程实践,构建预警模型,对潜在的危险区域进行预测和评估。
2. 地质勘查与分析地质勘查是冲击地压防治的基础工作。
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查,了解矿区的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厚度、断层分布、水文地质条件等基本情况,分析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同时,结合历史冲击地压事件,总结冲击地压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 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设计与施工是冲击地压防治的关键环节。
在工程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勘查结果和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估,合理确定巷道的布置、断面形状和尺寸、支护形式等。
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因施工不当引发的冲击地压事故。
4. 爆破震动控制爆破是矿山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但爆破产生的震动也是引发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爆破震动控制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措施。
通过优化爆破参数、采用减震爆破技术、控制爆破频率和强度等措施,降低爆破震动对地下岩体的影响,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
5. 支护与加固技术支护与加固技术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合理的支护形式和加固措施,提高地下岩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
常见的支护形式包括锚杆支护、喷浆支护、钢拱架支护等,加固措施包括注浆加固、充填加固等。
6.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
7. 人员培训与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响应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环节。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制
防治冲击地压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治冲击地压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生产措施,它涉及到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办公环境的稳定性。
下面是一些建议来制定办公室安全生产责任制以防治冲击地压:
1.明确责任:确定每个人在办公室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职责。
包括对办公室安全规章制度的熟悉和执行,以及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上报和解决。
2.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冲击地压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包括对冲击地压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的介绍,以及逃生和自救技巧的演练。
3.设立警示标识:在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例如,标明危险区域、禁止靠近或站立、注意脚下等。
4.定期巡视检查:派遣专门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确保办公室的安全生产。
5.应急预案:制定冲击地压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疏散路线、应急联系人和紧急救援设备等,并组织定期演练,确保员工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6.安全设施: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安全网等,以防止冲击地压时产生的物品掉落或损坏等危险。
7.定期维护:定期维护办公场所和设备,确保办公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维修人员应及时处理并修复所有存在的安全隐患。
8.加强沟通:员工和管理层之间要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办公室安全生产问题,及时获取和处理安全隐患反馈信息。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办公室的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办公环境的稳定性。
冲击地压防止措施
冲击地压防止措施冲击地压是聚集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岩体的能量突然释放。
以下是第一WTT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冲击地压防止措施1、凡评价为具有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煤层及岩层,采区设计和掘进、采煤作业规程中必须有相应的各项防范措施。
2、煤层注水是防治冲击地压的一项比较有效的区域性防范措施。
煤层预注水时间应超前回采工作12个月。
注水量应以达到使煤层含水率增加2%以上、并使煤体换税率达到5%以上为标准。
3、采面开采,要选择距离较近的无冲击地压或弱冲击地压的煤层作为保护层先行开采。
4、顶板高压注水。
开采煤层的顶板为坚硬或较坚硬岩层时,要采取顶板高压注水软化防范措施,消除或减弱冲击地压危险性。
5、顶板松动预裂爆破。
开采煤层的顶板为坚硬岩层时还要采取向顶板打钻孔、装药爆破的超前松动预裂爆破防范措施。
6、凡经评价为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及岩层,必须由采掘区队负责超前采取防范措施。
要按采区设计和掘进、采煤作业规程中规定的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进行落实和实施。
凡没按规定执行的采掘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作业。
7、特别要加强掘进工作面及其附近50m范围内、采煤工作面及其附近巷道受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内、大型地质构造带附近等地点的防范工作。
从掘进巷道开门时起至设计位置、采场从开始回采至停采线位置,都要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尽最大可能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
冲击地压有效防护1、凡经评价为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及岩层,必须由采掘区队负责,按设计和作业规程规定全面认真地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消除一旦发生冲击地压时可能造成的危害。
2、加大巷道断面。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区、掘进巷道断面净宽不得小于3m,净高不得小于2.4m,净断面不得小于7m2。
3、增加支护强度。
4、加强瓦斯监测监控。
5、对于有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采煤工作面除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工作面上出口和回风巷各设一台甲烷传感器外,还应在工作面面的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
设置地点距采煤工作面5m,报警断电浓度≥0.5%,断电范围为采煤工作面入风巷、工作面及回风巷一切电。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细则:
1. 采煤工作面布置方案: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避免面压过大,同时考虑控制界限、支护设备的布置等因素。
2. 支护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支护设备,保证支护的牢固和稳定,同时安装合理的支护密度和支护方式。
3. 煤柱保护措施:对于不能充分支护的煤柱,采取加强保护措施,如人工钢架、预裂裂隙等。
4. 预测和监测:采取科学的预测和监测手段,对煤层顶板、煤柱等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减轻冲击地压的影响。
5. 配套施工措施:根据煤矿实际情况,采取配套措施,如注浆加固、土方支护等,保障工作面安全稳定。
6. 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对煤矿员工进行冲击地压的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7. 加强技术研究和交流:加强对冲击地压形成机理、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专业机构和其他矿山进行技术交流,共同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以上细则是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基本措施,煤矿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调整。
第 1 页共 1 页。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本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本冲击地压是指由于地下工程施工导致地下土体失稳而产生的一种压力现象。
为了保证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的冲击地压预防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冲击地压预防技术,以供参考。
一、定向钻爆法定向钻爆法是一种常用的冲击地压预防技术。
此技术主要依靠钻孔预裂隧洞内岩石,从而减小地下岩体的应力集中。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钻爆技术,将岩体预先破碎,形成较好的破裂面,从而降低岩体的内摩擦角,减小岩体的内聚力。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地下水压力造成的冲击地压。
二、缓冲灌浆技术缓冲灌浆技术是一种通过注浆来填充地下空洞,从而缓解冲击地压的预防技术。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空洞往往会造成地下岩体的松散和失稳。
通过注浆技术,可以将灌浆材料注入到地下空洞中,填充空洞,增加地下岩体的稳定性。
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地下岩体的变形和破坏,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
三、支护结构技术支护结构技术是一种通过设置支护结构来增强地下岩体的稳定性,从而预防冲击地压的技术。
支护结构可以分为刚性支护和柔性支护两种类型。
刚性支护主要是利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构筑坚固的支护结构,从而增加地下岩体的抗压能力。
柔性支护主要是通过设置锚杆、锚网等柔性材料,增加地下岩体的抗拉能力,从而减小冲击地压的发生。
四、排水降水技术排水降水技术是一种通过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小地下水对地下岩体的压力,从而预防冲击地压的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突然上升会导致地下岩体的失稳,引发冲击地压。
通过排水降水技术,可以将地下水位降低到较低的水平,减小地下水对地下岩体的压力,从而减小冲击地压的风险。
五、加固处理技术加固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善地下岩体的力学性质,增强其稳定性,从而预防冲击地压的技术。
该技术包括预应力锚杆、高压注浆、地下岩体的回填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小地下岩体的变形和破坏,增加其抗冲击地压的能力。
综上所述,冲击地压预防技术在地下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定向钻爆法、缓冲灌浆技术、支护结构技术、排水降水技术和加固处理技术等都是常见的冲击地压预防技术。
冲击地压防治原则
冲击地压防治原则冲击地压是指在煤矿等地下工程中,由于采煤工作导致的岩层破裂、沉陷以及地压的瞬时性和局部性变化。
为了预防和控制冲击地压,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原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冲击地压防治原则:综合防治原则:原则:采用多种综合措施,包括技术、管理和法规等手段,综合治理冲击地压。
说明:综合防治强调不仅仅依赖某一项技术手段,而是通过多种手段协同作用,全面提高地压控制水平。
提前预测原则:原则:提前对地压进行预测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说明:在采矿前对矿区的地质和地压条件进行详细的预测,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方案,减少地压对采矿过程的影响。
强化支护原则:原则:通过加强巷道支护,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减轻地压对巷道的影响。
说明:采用有效的支护材料和技术,结合地质条件,合理设置支护结构,确保巷道在采煤过程中的稳定性。
分区分段原则:原则:对采煤区域进行合理的分区分段管理,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进度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说明:根据不同地段的地质条件和采煤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防治措施,保证不同区域的地压控制。
适时适度原则:原则:在采煤过程中,根据地质变化和地压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治措施。
说明:对于地质条件的变化或者地压反应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防治策略,保持其适时适度。
科学监测原则:原则:建立科学的地压监测体系,通过实时监测数据指导防治工作。
说明:利用地压监测仪器和技术,对巷道、煤柱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获取地压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预留留采原则:原则:在采矿过程中预留足够的支柱或留煤柱,以减缓地压的传递速度。
说明:针对地质条件,合理设计采矿方案,留取足够的支柱或煤柱,降低地压的传递速度,减轻地压对巷道和设备的冲击。
这些原则为冲击地压的防治提供了指导,结合具体矿井的地质条件和采煤方案,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有助于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预防冲击地压的九项措施
预防冲击地压的九项措施地压是指在地下作业中,由于人工或机器的重量和震动引起的地面或地层失稳,导致坍塌或流动,对人员、设备和工程造成严重危害。
冲击地压是地压危害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速度快等特点。
为有效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预防冲击地压的九项措施。
1. 按规范选取施工设备施工设备的选取应符合相关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施工设备,不得超负荷作业或超速工作。
并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转。
2.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可有效降低冲击地压的危害。
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按规定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雨雪天气等特殊时段进行作业。
3. 对工区进行足够的勘查在施工前,应对工区进行足够的勘查,了解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
同时,了解历史上是否曾发生过地压事故,对存在风险的部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防范措施。
4. 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可有效减少地压危害。
应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施工工艺以减小冲击地压的危害。
5.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测施工过程中应不断对周围土壤、岩体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6. 加强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工程材料的质量对冲击地压的危害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应严格控制工程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7. 做好场地排水场地排水是预防冲击地压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及时处理好场地积水、排水沟渠,保持良好的排水条件。
8. 做好应急预案预防措施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冲击地压不会发生,因此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包括人员疏散、设备转移和防护等方面,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9.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预防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
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施工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减小冲击地压造成的危害。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矿业掘进工作适用)
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措施(一)危险区域限员措施为防止冲击地压造成重大事故,应减少冲击危险区域作业人员数量,优化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减少作业集中区及降低人员数量,避免各种密集型生产作业。
1.限员区域xxxx上09运顺外围系统工作面迎头向外200范围内。
2.限员人数工作面正头200m范围内进入人员不得超过9人。
3.安全措施(1)进入冲击危险区域的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穿戴防冲服和防冲帽,施工人员熟悉防治冲击地压的相关知识,提高全员防灾抗灾能力。
(2)交接班制度:所有人员一律在无冲击危险区域内交接班。
(3)我单位负责进行冲击危险区域人员出入登记工作,必须保证所有出入人员进行登记和注销,确保进入限员区域人员在规定人数以内。
外来人员进入时必须听从把口人员安排进入,严禁私自闯入。
(4)任何人员不得在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内逗留、休息,作业人员任务完成后要立即离开,减少作业人数。
(5)严禁在管路下、物料旁、顶板破碎区域休息或逗留。
(6)工作面实施解危措施时(含预卸压措施),必须撤出与防冲措施施工无关的人员。
撤离解危地点的最小距离:强冲击危险区域不得小于300m,中等冲击危险区域不得小于250m,其它区域不得小于150m。
(二)材料、设备限位固定管理规定1.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内不得存放备用材料和设备、杂物应当清理干净,保持行走路线畅通;存放必须的在用设备、管线、物品等应当采取固定措施,管路应当吊挂在巷道腰线以下,高于1.2m的必须采取固定措施。
2.设备、材料码放高度不应超过0.8m,采用φ9mm钢丝绳对物料进行捆绑,并固定到帮部底角锚杆或锚索上(可以使用锚杆帽焊接链环穿钢丝绳,禁止固定在网片等强度不足的材料上),没有适合固定点的施工专用固定锚杆,锚杆规格为φ22×2500mm;物料捆绑松弛度不得超过200mm(以手拎拽起的法线高度为准),钢丝绳固定余量不得大于200mm;长度超过3m的物料必须采取2道以上的捆绑措施,两端头不小于200mm,采用1道钢丝绳捆绑时,要均匀分布,防止偏重一侧;小型物料、配件(如螺丝、工具、联片、管件、锁具等)必须集中装箱上盖,箱体按以上要求必须采取捆绑措施,不能装箱采用材料架码放时,架子周围采用金属网进行包裹固定,上部采用合适尺寸金属网进行覆盖,并按要求进行捆绑固定;所有物料、设备不得采用长绳串联固定方式,必须一物料(设备)一固定;正头施工工器具不用时采用临时捆绑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开采或施工中,因地下岩石失去支撑导致的地层塌陷、地板下沉或地表凹陷等现象。
冲击地压会给工程施工和人员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小冲击地压对工程的不良影响。
一、预防冲击地压的措施1. 地质条件调查:在工程施工前,应对地下岩层进行详细的地质条件调查。
通过对地质结构、岩层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2. 合理布设支护:在地下开采或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合理布设支护结构,增强地层的稳定性,减小地压的作用。
常用的支护措施包括钢支撑、混凝土喷射支护、预制拱形支护等。
3. 加强对地层形变的监测:通过安装变形传感器、测量仪器等设备对地层形变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压变化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地层失稳。
4. 控制施工速度:在地下开采或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施工速度,避免过快的施工速度导致地层的破坏和失稳。
二、应急处理冲击地压的措施1. 现场应急处理:一旦出现冲击地压事故,应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2. 安全巡查和警示标志:在冲击地压发生的区域,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隐患。
3. 应急抢险:在冲击地压发生后,要迅速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处理,及时清除地层塌陷物,恢复地面秩序。
4. 救援与伤员转移:在冲击地压事故中,如有人员被困,要及时展开救援工作,并对伤员进行及时的转移和治疗。
三、追责和防范未来的措施1. 追责问责:对于因冲击地压事故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要严格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和整改。
2.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依法依规进行施工。
3.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冲击地压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本(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本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其给矿井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规范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制定了以下细则。
一、建立健全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组织机构为了确保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煤矿应建立健全冲击地压防治组织机构。
该机构应包括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技术指导组和工作组。
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应由矿长或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牵头负责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技术指导组应由矿井设计专家、地质专家、安全专家等组成,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制定冲击地压防治方案,对矿井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预警和处理地压危险。
工作组由矿井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矿工代表等组成,负责实施冲击地压防治方案,加强矿井巡检和监测,提醒矿工注意地压危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建立完善的矿井冲击地压监测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预警地压危险,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冲击地压监测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地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监测终端和数据分析软件。
地压传感器应布设在矿井不同位置,能够准确测量地压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数据采集器负责收集地压传感器的数据,并将其传输至监测终端。
监测终端负责接收和存储地压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
数据分析软件负责对地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加强矿井巡检和预防措施执行为了避免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矿井管理人员应加强矿井巡检工作,确保矿井的安全稳定。
首先,要加强巡检力度,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巡检,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和处理。
其次,要落实瓦斯抽采和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确保通风系统畅通,并及时清理瓦斯积聚物。
然后,要加强巷道支护工作,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支护设施。
再次,要加强矿井涌水防治工作,确保矿井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要加强对煤层顶板和底板的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支护措施。
四、加强矿工安全教育和培训为了提高矿工对冲击地压的认识和防范能力,煤矿应加强矿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_整改措施_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一)对上下平巷采取超前卸压处理措施工作面生产后,对上下平巷超前200m实施煤层钻孔卸压工作,始终将打钻卸压范围控制在工作面超前压力影响范围以外。
1、在上巷上帮煤壁距顶板1.5米左右位置每隔10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与上帮煤壁呈13°打入,眼深15米;在上巷下帮煤壁距顶板1米左右处每隔5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向下扎角不小于13°打入,眼深15米;在下巷上帮煤壁距顶板1.5米左右位置每隔5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与上帮煤壁呈13°打入,眼深15米。
打眼前先加固好附近支架,打眼人员相互配合一致,匀速推进,及时排出煤(岩)粉。
2、炮眼打好后,要逐眼装药、连线、放炮,每眼装药量为40节;第一个起爆药卷装在距眼底4米处,第二个起爆药卷装在距眼底7米处,眼内各个药卷必须接压,眼内炮泥封孔长度不少于4米,为了确保炮眼内药包的完全引爆,炮眼采用连续偶合方式装药,采用双雷管引爆,2个雷管采用并联连接,每个眼单独正向起爆。
3、放炮使用MFB-100型起爆器,一次起爆个数为1个。
爆破时警戒线距离至少200m,躲炮时间不得少于30min。
如果煤层钻孔顺利钻进12米则表明卸压效果达到要求,否则应继续爆破卸压。
(二)解危措施当电磁辐射仪监测到冲击危险后,应立即对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实施爆破卸压。
钻孔布置方式: ⑴钻孔布置在上平巷下帮时,钻孔俯角沿煤层倾斜向下布置,孔口距顶板1.0m。
⑵钻孔布置在上或下平巷上帮时,钻孔仰角沿煤层倾斜向上布置,孔口距顶板1.5m;卸压孔深10米,间距5米。
炸药用矿用乳化炸药,每孔装药量为4Kg,用2发毫秒延期电雷管,正向装药起爆,每孔用三只水炮泥,其余用黄泥封实,单孔内并联连炮,孔与孔之间串联连炮。
每次引爆3-5个卸压孔,以提高卸压效果。
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
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冲击地压是指由于地质条件、地表荷载、建筑物开挖或降低地下水位等因素引起的地下岩土体的沉降或变形。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冲击地压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了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避免冲击地压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制定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对于工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冲击地压防治目标1.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冲击地压的影响。
2.保护周围环境的稳定性,防止冲击地压对周围土壤、建筑物等造成损害。
3.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冲击地压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二、冲击地压防治措施1.前期调查与分析: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下岩土层情况及有无冲击地压的风险。
同时,对附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进行清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影响。
2.合理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地下岩土层的厚度、稳定性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情况,避免对地下岩土造成过大的冲击。
3.强化施工监督与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
必要时,设置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地下岩土体的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4.采用合适的地下支护措施: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地下支护措施。
常见的地下支护技术包括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冲击地压对地下岩土体的影响。
5.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如果施工过程中需要降低地下水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地下水位的变动范围。
避免地下水位下降过快或过深,导致地下岩土体变形。
三、冲击地压防治实施过程1.前期准备:进行地质调查和风险评估,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平整,并设置必要的标志和警示牌。
3.施工过程监督与管理:设立专职监理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冲击地压及地下岩土体的变形情况。
4.地下支护措施安装: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地下支护措施的安装,包括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等。
预防冲击地压安全施工措施
预防冲击地压安全施工措施引言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爆破、炸药爆炸、地质突水等因素引起的地下岩土层或地基的塌陷或变形,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的现象。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预防冲击地压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预防冲击地压的安全施工措施。
确定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
这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探测等方法来完成。
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地层情况,可以帮助施工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合理选择爆破技术在进行地下爆破作业时,施工方需要选择合适的爆破技术和爆破参数。
合理的爆破设计可以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概率。
施工方可以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爆破方法,控制爆破炸药的使用量、爆破的时间和频率等参数,降低对地下岩土的冲击力和破坏程度。
加强支护措施对于存在立即支护条件的地区,施工方应在施工前进行有效的支护设计和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地下岩土的稳定性。
常见的支护措施包括锚杆、喷射混凝土、预应力锚杆和网壳等。
这些支护措施可以提高地下岩土的抗冲击能力,降低冲击地压的风险。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获取施工现场的变形和位移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监测系统可以采用测点监测、变形测量仪器等手段,监测施工过程中地下岩土的变化情况。
预警系统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因冲击地压造成的事故往往与人为管理不善有关。
施工方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按照合理的施工流程进行作业。
施工方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作业要求,以及应急救援措施。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结论预防冲击地压的安全施工措施是地下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文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文冲击地压是指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表和地下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形成的地压力,其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稳定性,需要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预防方法。
一、地质勘察和分析地质勘察和分析是预防冲击地压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地下构造和地层情况,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预防地压的发生。
在地质勘察中,可以通过地质雷达、超声波探测等技术手段获取地下的信息,并结合地质考古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构造和地质特征。
通过对地下构造的了解,可以预测出可能存在的地压危险区域,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合理设计和施工方案在地下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和制定施工方案,并参考地质勘察结果,对可能出现地压的区域进行特别关注。
需要对工程进行合理的分期施工,避免集中施工导致地压增大。
对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例如使用钻孔灌注桩、趾板加强等,增加地下结构的稳定性。
三、合理排水措施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地压力的大小,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在施工前期,可以采取挖深的方法,将地下水排掉,降低地下水的压力。
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及时排水,避免大量的积水产生,加大地压力。
此外,还需要对周围地区的水源进行调查,确保地下水位稳定。
四、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为了及时掌握地压力变化的情况,可以安装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
通过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地下的变形和应力变化情况,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包括变形传感器、应力传感器、渗流传感器等,通过对各个传感器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地压力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五、科学管理和培训科学的管理和培训是预防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
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同时,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地质知识和施工技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开挖过程中,由于周围土体的地力和水压的相互作用,导致地下空间中土体的塌陷和挤压,给工程施工和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
为了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选取施工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例如,在软土地层中可以采用隧道法、顶管法和管拱法等,而在岩石地层中可以采用钻爆法和液压劈裂法等。
2. 加固土体结构:对于容易塌陷和挤压的土体,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其抗冲击地压的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土钉、喷射混凝土、地锚等技术,对土体进行增强和加固。
3. 控制施工速度:控制施工速度是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根据地下土质条件和施工设备的性能,合理控制开挖速度,避免过快过大地挤压和损伤土体。
4. 加强排水系统:地下水是引起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施工前,要对地下水进行调查和研究,合理设计的地下水排水系统,减小土体的饱水程度,从而降低地压的危害。
5. 合理设计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设计和选择支护结构,提高其抗冲击地压和抗挤压的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护壁、支撑桩、拱架等技术手段,有效防止土体的塌陷和挤压。
6. 定期检查和维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地下空间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监测地下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7. 做好危险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出现冲击地压的地区和工程,要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减轻冲击地压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综上所述,冲击地压的防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只有加强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合理选取施工方法,加固土体结构,控制施工速度,加强排水系统,合理设计支护结构,定期检查和维护,做好危险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和减轻冲击地压的危害。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十六字方针
冲击地压是矿山开采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矿井和工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治冲击地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十六字方针:
预测预报:通过地质勘察和矿压观测,预测采掘工作面及周边区域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合理布局:合理安排采掘工程,避免开采集中于某一区域或开采顺序不合理,以减少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
强制解危:在采掘工程接近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时,采取强制解危措施,如钻孔卸压、爆破卸压等,以降低应力集中程度,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
强化支护:对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采用加强支护措施,如增加支柱密度、使用高强度材料等,以增强巷道的抗冲击能力。
改变地质条件: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如采用分层开采、充填采空区等,以改善采场的地质条件,降低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
优化开采顺序:合理安排相邻采区的开采顺序,避免采区之间相互影响,以减少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
监测预警:利用各种监测手段,如应力在线监测、声发射监测等,对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冲击地压事故,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救援装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处置。
以上是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十六字方针,旨在通过预测预报、合理布局、强制解危、强化支护、改变地质条件、优化开采顺序、监测预警和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有效地防治冲击地压,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预防冲击地压的九项措施
预防冲击地压的九项措施(1)调整生产布局,减少煤柱高应力区。
生产安排上将730m 水平原来按炮采划分的50多个采区,按其赋存标高及产状合并成东、中、西三个综采区。
在开采程度上,始终遵循自上而下、由南往北逐个条带分层进行开采的原则。
(2)开展冲击地压预测预报。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全矿冲击地压危险性分布状况、危险程度、在预测预报工作上进行了区域性和局部性预测预报。
预测方法采用钻粉法、电磁辐射法和矿压观测法。
(3)加大瓦斯抽放能力。
为了提高瓦斯抽放量,降低瓦斯压力,杜绝冲击地压引发瓦斯燃爆及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对瓦斯抽放系统进行了改造,矿井瓦斯抽放能力由350m3/min提高到500 m3/min以上,瓦斯抽放纯量由1994年的0.75亿m3增加到2001年1.3亿m3。
(4)煤体注水卸压。
从改变煤体的物理机械特性入手,对煤体进行静压、高压注水,以软化煤体和缓解应力集中,达到卸压的目的。
(5)超前卸压钻孔。
在冲击地压严重的煤掘工作面,实施超前卸压钻孔,采取"两掘一钻'方式作业,即在每天的一循环中利用一个小班时间打7~10个超前卸压钻孔,上下两排布置,每天施工一排孔,孔深为10m,掩护掘进施工,使掘进工作在卸压圈内进行,杜绝了煤掘工作面前方冲击地压的发生。
(6)深孔卸压爆破。
根据虎台煤业分公司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构造应力和集中应力引起的特点,为减少冲击地压对巷道的破坏,对地质构造、煤柱等应力集中区和电磁辐射值超标地点,采取深孔爆破卸压措施,使构造应力和集中应力得以缓慢释放,从而起到减震目的。
(7)提高综放面装备水平。
提高工作面支架阻力,型号由原来的ZFS400018/28提高到ZFS600018/28,已采的68001#及78001#综放面虽然发生多次较大冲击地压,但没有发生压死支架现象及造成伤亡事故。
(8)改革巷道支护方法。
为了解决落后的T铁棚刚性支护抗冲击能力差的问题,先后几次对巷道支护进行了改革,其形式有U型钢可缩支护、圆型支架、锚网支护、锚网和U型支架联合支护等;并在冲击地压较严重的巷道采用全长锚固支护形式,其抗冲击效果更为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矿二井项目部防冲击地压措施
1.树立生产必须服从于防冲的意识
生产必须服从于防冲工作。
一是确保防冲所需人、财、物;二是防冲工作与生产发生矛盾时,要把防冲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前提,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正确处理好防冲与生产的关系。
2.加强职工培训教育,提高冲击地压认识水平
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冲击地压方面的安全培训教育,进入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员工必须接受冲击地压防治知识培训,持证上岗;冲击地压矿井建立健全防冲机构,打造过硬防冲队伍,确保各项防冲措施的落实,保证防冲工程进度和质量。
3.搞好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做到防患于未然
采用综合的预测预报手段,建立多参数预警识别系统,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①严重冲击危险区域必须建立KBD5和KBD7电磁辐射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并着手建立微震监测系统。
②掘进工作面采用钻屑法进行预测预报。
每次施工测试孔1-2个,每个测试孔8-10m,测定每米钻粉量,临界指标5kg/m。
无冲击危险,每次可掘进3-5m,留5m超前距,不准留有空白带。
③采煤工作面所属巷道,采用电磁辐射法和钻屑法进行预测预报,每天预测一次。
测试范围为工作面两顺超前200m,每20m布置一个测孔和测点,当有冲击地压趋势是,必须立即停止危险区域内作业,采区措施进行卸压解危。
④对采区以外有严重冲击地压倾向的巷道,采用电磁辐射法进行预测,并对当天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当有发生冲击地压倾向时,及时加强解危措施,直至措施有效。
4.加强主动防御工作,提高整体防范水平
⑴优化生产布局,减少应力集中区。
优先进行解放层开采;不具备解放层开采的,800m以深原则上“一个采区布置一个工作面生产”,工作面动压影响以0.4倍采深为采掘活动半径;重点避免相邻矿,临近采区和煤层之间超强度开采和无秩序开采。
⑵加强冲击地压地区巷道支护改革。
推行无煤柱支护和沿空送巷支护技术。
高应力区采取“先卸压,后强支”的支护理念,强冲击地区采取全封闭式高强度支护形式;在集中应力比较大的巷道岔口处,采用巷道垛式支架加强支护;固定岗位和人员集中地区建筑防冲硐室。
⑶所有进入冲击危险区域的人员必须佩带放冲衣、防冲帽。
5.采取“五位一体”的冲击地压总体防治措施
“五位一体”即:安全培训、预测预报、防治措施、防治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
安全培训之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职工培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主动防治的意识;预测预报是对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进行监测和预报,为防治措施提供指导;防治措施包括主动防范和主动解危措施,一般指优化生产布局、减少应力集中、加强巷道支护等措施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和采取卸压爆破、煤层注水。
钻孔卸压等方法弱化冲击程度,形成防冲保护带;防治措施的效果检验是对防治措施的效果采用电磁辐射和钻屑等方法进行冲击危险性检验,各项指标均在临界值以下才能正常生产;安全防护是指在采取防治措施后仍然不能完全杜绝冲击地压发生,为降低冲击地压发生时造成的人身所采取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矿井冲击地压灾害严重,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只要树立冲击地压可防、可控、可治理念,深入研究,加大投入、超前防范、综合治理,一定能够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