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4A1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表(《确定位置》)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一播放一讲解;B.设疑一播放一讨论;C.讲解一播放一概括;D.讲解一播放一举例;E.播放一提问一讲解;F.播放一讨论一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确定位置第二组,第三排(2,3)第四组,第一排(4,1)数对:(A,B)学生制作景区地图作品展:第二小组第二小组应用[使用已经学的数对知识,设 '计完成景区地图。
操作题:小组合作武夷山景区主要景 点图。
分布图制作完整。
2、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介绍景点位置及推荐给旅客的 理由。
3、 小组汇报,作品展示。
四、联系 生活,拓 展应用 1、举例生活中应用位置的例子。
2、出示世界地图,介绍利用经度、 纬度这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可以表 示世界各个角落的位置。
欣赏世界地图, 感受如何用经纬 度表示首都北 京。
播放世界地图 展示事 例,开阔 视野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形成性检测知识点目标陈述检测题的内容认识数对,用数对说出某一了解事物的位置填空:张帆月的位置是(知道数对的意义,根据数对理解能找出事物的位置。
能读懂用 数对定位的简易图简答:数对的两个数各表示什么?评价量表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3.在跳绳比赛中,咱们班有两个小朋友表现非常出色,咱们一起看一看。(课件出示图。)
a.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
b.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下?
4、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快!课件演示:
5、孩子们说得真是又对又快。
6拓展练习:请继续看屏幕,出示拓展题。
四、课堂小结
师:孩子们,你知道它们谁说得对吗?好,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吧,请看屏幕:课件演示:
师:小猫摆了10个三角形,小猪摆了6个圆,请你说出△和○同样多的部份?
抽生说,同样的部份的几个呢?(6个)演示:一一对应。也就是把△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和○同样多,一部分是比○多的?那多的到底是几个呢?(4个)
师:对于小猪说的比小猫少摆的4个到底对不对呢?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小雪比小磊多几,小磊就比小雪少几,实际上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说的角度不同罢了。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计算,都是用减法计算,都是用大数减去小数。
所以,前面老师讲的故事中,小猫和小猪的说法都是对的,只是说的角度不同。
三、巩固练习:
1.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森林中发生的一件事,打开课本72页,做一做,(电脑出示):
师:好,今天咱们来进一步学习这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
学生齐读。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
二、探索学习
1.课件出示下图,教师讲解:同学们,这是几位同学在作业评比的红花记录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充分说)生1:我看出了小雪同学得红花最多,她表现最好。
生2:小磊表现差一点,得的红花数最少。
生3:我知道了小雪共得了12朵红花,小华得了9朵,小磊得了8朵。
教师边听边板书上每人得红花的数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表格式模板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表格式模板下载12教学设计模板教材分析:A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年级册第页至第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领),学会了,本课将进一步学习域的知识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B 《》是小学数学课本第册的第章“”的第节内容本节是在学习了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教学目标:A⒈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等学习活动,认识,理解,掌握,探究和发现,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⒉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发展B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发现,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教学理念: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数学学习过程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新教改思路力求体现教学中的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性渐进原则和直观性原则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学法:⒈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达到人人学数学的目的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以及等学具)等教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本环节的设计意图: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在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引入,更接近学生生活,更能让学生接受,从而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第二环节:尝试探究,解决问题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本环节中,我前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几次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保持高度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愉悦的心情,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掌握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体验,获得自主发展]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深化知识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练习题组设计如下:[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以下几个问题: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⑵你有什么收获?⑶你有什么感想?⑷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⑸你还有什么疑惑?⑹你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你感觉你组内的其他同学表现如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学生互评,最后教师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B 这一程序主要安排个教学环节:,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12345。
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课程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下册数学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下册数学课程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数的认识- 数的比较- 数字的拓展和认识- 加法运算- 减法运算- 位置与方向- 分钟和小时- ...请参考教材以获取更详细的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 掌握数的认识和数的比较方法。
2. 理解和应用数字的拓展和认识。
3. 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4. 了解位置和方向的概念,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
5. 学会计算分钟和小时的方法。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研究和参与,包括但不限于:- 课堂教学讲解- 小组合作研究- 游戏活动- 观察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随堂小测验- 课堂练- 个人作业- 期中和期末考试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教科书和练册- 数学工具和教具- 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 游戏和活动道具课程安排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研究情况,可以按照下述安排来组织教学活动:- 第一课:数的认识- 第二课:数的比较- 第三课:数字的拓展和认识- ...请参考教材以获取更详细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活动。
教学指导为了保证本教案的有效实施,教师应注意以下指导建议:1. 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确保教学活动的适应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 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4.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以上为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安排,具体的实施细节和教学内容请参考教材和教学实践中的需求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祝您教学顺利!。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
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5分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新授
15分
1.上、下
⑴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课题名称
NO.2左、右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一年级
授课教师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理
念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教学
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
感知自身的左右
5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
2.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3)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表格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
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
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
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
材
分
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学
情
分
析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集体游戏
15分
1. 一切行动听指挥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2.画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在黑板上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动物头像添上鼻子,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
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
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5分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学生自由说。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学生汇报。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新授
15分
1.?上、下⑴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⑵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⑶联系实际,会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2.前、后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表格式)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五、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认识平面图形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第二课时: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小学课程设计表模板
小学课程设计表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一单元“认识数字4”的相关知识,理解数字4的读写方法,能够准确地书写和口头表达数字4,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1.掌握数字4的读写方法。
2.能够准确地书写和口头表达数字4。
3.理解数字4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4.能够进行数字4的加减法计算。
5.能够进行数字4的乘除法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4的读写方法、数字4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数字4的加减法计算和乘除法计算。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数字4的读写方法:介绍数字4的书写和发音规则,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地书写和口头表达数字4。
2.数字4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讲解数字4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字4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数字4的加减法计算:讲解数字4的加减法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数字4的加减法计算。
4.数字4的乘除法计算:讲解数字4的乘除法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数字4的乘除法计算。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数字4的读写方法和基本概念性质。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字4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计算方法。
4.实验法:通过实验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字4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单元“认识数字4”的相关内容。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数学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共193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共193页)
概述
本教案为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教学计划,共包含193页。
该教案表格形式清晰简洁,便于教师备课和学生研究。
内容
教案从第一课开始,依次列出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以及
相关活动安排。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数学知识的引入、讲解和练,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技巧。
目标清晰明确,旨在提
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安排包括课堂讲解、小组活动、游戏练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教案的编排紧密且有序,便于教师按照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安排。
同时,教案还提供了一些教学辅助材料和参考资料,方便教师备课
时查阅和运用。
使用建议
- 教师可以根据教案的内容和活动安排,有序地进行教学,确
保学生的研究进度和效果。
- 教师可以根据教案中提供的教学辅助材料和参考资料,进行
课堂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适当调整教案中的活动安排
和练题目,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总结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是一份全面详实的教学计划,
旨在帮助学生系统研究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巧。
教案的可操作性强,适用于一年级数学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参考和指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教案为准)。
课堂教学设计表(数学)
教学反思、总结
本节课的设计我力图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选择、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充分 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基本上做到了以下三点:
课件 链 接 到 “ 爱 心 储
蓄”中的 1.80 元.
1.1-6
让学生尝试着读小数,明白小数的读 法与整数读法的区别时知道小数的 读数方法。
课件 1.1-4
显示教材 中的图片。
引导学生根据商品价格上的小数说出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相互交流讨论、探 索中,借助课件的演示认识一位小数。
能力评价: 和自己比,这节课我能拿个“ ”
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很好□ 好□ 待改进□
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很好□ 好□ 待改进□
乐于与同伴合作
很好□ 好□ 待改进□
形成性评价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形成性练习题中的基础题完成得很好,准确率达到 95%以上,而在综合运用部分的解决问题学 生完成的准确率非常高,游戏中测试的内容是综合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力差些的学生就无法独 立判断了,如 1.2 米与 1.20 米的区别联系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很快也就理解了。
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 学习 编 号 目标
检测题的内容
1.1-1 识别 欣赏动物中的“世界之最”图片再读出小数。
1.1-2 应用 42.26 元=( )元( )角( )分;2 米 26 厘米=( )米。
1.1-5 解决 游戏:红花配绿叶。
评价量表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1-5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5的读写。
2. 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5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2. 老师示范书写数字1-5,学生跟随书写。
3.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通过数数来认识数字1-5。
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数字1-5的写画。
2. 学生进行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快又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书写数字1-5的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数数游戏中表现出的识数能力。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6-10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6-10的读写。
2. 了解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6-10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2. 老师示范书写数字6-10,学生跟随书写。
3.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通过数数来认识数字6-10。
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数字6-10的写画。
2. 学生进行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快又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书写数字6-10的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数数游戏中表现出的识数能力。
第三章:加减法初步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加减法的初步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加减法的含义。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老师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例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3. 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老师进行指导。
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加减法练习题。
2. 学生进行加减法游戏,看谁答对的多。
小学数学表格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表格教学设计篇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4A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表2012-2013 年第二学期1234篇二: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表格教案2 12345篇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认识钟表》移秀兰溱潼中心小学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 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 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
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
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
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
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件出示:喜洋洋第一次逛商场买了两件商品,一把雨伞53.40元和一个书包49.80元,孩子们能帮喜洋洋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
师: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算法与同桌交流一下,比一比,是相同的吗?
7.探究小数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课件出示:喜洋洋第二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包薯片15.32元和一包大白兔糖17.5元,孩子们能根据喜洋洋给的两条信息自己提问并解决它吗?请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1)根据学生的提出的问题有选择的选出两个问题:这两件商品一共多少钱?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钱?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一、教学分析与目标预设
项目
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第一课时(第71至74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是在学生近期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讲授、小组合作、指导法、分析法、探索法、总结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理念
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主要以引导为主,设立小数生活场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思考、探究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使相同数位对齐。
3.5+5.4= 10.23-3.22=7.2-6.45=2.56+6.7=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全册教案,教案,小学教案,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教案全集,全册教学设计,全本教案教学目标1、发展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巩固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题卡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1、把这些茶杯全部放进纸箱里,能装得下吗?(1)这个问题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解决?(2)你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杯子?你是怎样估计的?2、按规律填数2123414333533555全册教案,教案,小学教案,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教案全集,全册教学设计,全本教案(1)独立填写。
(2)进行交流。
(3)发现规律。
3、小明小亮小丽10m15m(1)3人比赛投沙包,小丽第二名,她可能投多远?(2)小丽和小亮只差2米,小丽投了米?(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4、填什么数,才能打中?(1)让学生看懂图意。
(2)注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3)本题具有开放性。
5、数学游戏两人轮流选数。
(1)每人每次选两个数相加,结果要小于100。
(2)填表并把选过的数划掉。
2全册教案,教案,小学教案,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教案全集,全册教学设计,全本教案(3)比较两人的得数,把大的得数圈起来。
(4)连续玩5次,谁的圈多谁就胜。
(5)教师向学生说清楚游戏规则。
(6)指导两个学生进行游戏。
(7)组织全班进行。
(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活动时的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板书设计练习五课题阅览室备课人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3全册教案,教案,小学教案,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教案全集,全册教学设计,全本教案准备主题图,小棒,计算器。
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学校图书馆,看看在那里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二、学习新知1.出示主题图(1)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上都知道了什么?(2)根据图中的统计表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2、探讨算法(1)让学生尝试列算式:33-7=□(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版)》精品完美优秀完整打印版整册每一课教案
最新精品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全册完整版)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一年级学生××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
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
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
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
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
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学生用铅笔摆图形,分组讨论
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明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类方法
汇报分类方法及分类标准。
学生再次进行分类。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并提出问题。
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单杠、双杠等
出示问题,展示一小组的展示板。便于学生观察交流。
使学生掌握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含义
三、巩固新知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这可有一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大家都折出垂线了吗?哪个小老师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折的?
4、请在刚才折的基础上,再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平行。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学生试着说概念
学生动手折出垂线与平行线
学生展示作品,交流折的方法。
出示折纸练习题。
通过动手折一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
总结归纳,全课提升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各自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
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与本节
(课)相关
的学生特
征的分析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几何图形。经过三年的数学学习,具备了相应的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最重要因素。
本节(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图形。
出示问题,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思考操作。
出示结论:
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展现平行与垂直在生活中很常见。
出示老师板书。
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
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通过操作,使学生体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
认识平行线的本质特征,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白板出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衡量学生学的好与坏。让学生从总体上对知识进行把握。
五、
实践操作,深化思维。
作业:课本P68 1、2.及相应的《基础训练》
学生独立完成。
白板出示题目。
教师设计了创造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在巩固新知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教学策略选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阐述
演示法和探究法。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化静为动,突破难点,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动手等活动中,切身体验“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的活动
媒体(资源)使用及分析(白板使用功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2012-2013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设计者古文文单位(学校)铜陵师范附属小学授课班级401 404
章节名称
学时
1
本节(课)
教学内容
的分析
本单元教材提供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照片,让学生在图中找出这些物体上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练习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等腰梯形的对称性。
交互白板的使用是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及时从资源库中调出各种形式的练习内容,及时增减,而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文字清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
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该都不缺少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
设计意图、理论依据
一、
情境
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学会自由发言
展示各种情况。
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探索新知,分析归纳
三、
联系新知,拓展思维。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着力让学生们动手去画,在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从白板展示过程中,让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发现平行和垂直的特点。
教学反思
应堂教学的改善,应用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教学创新、资源应用创新、交互过程学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和结果的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