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第6章 实验性研究2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第117页
效果指数 (index of effectiveness, IE)
抗体阳性率
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评价指标常用以下 中间结局变量:①人群认知、态度、行 为的改变;②行为危险因素的变化;③ 生存质量的变化;④干预投人产出效果 评价等。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 一、定 义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
第110页
6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第六章
研究对象的选择原则
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 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依从性好的人群
第111页
严格的入选和排除标准
6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第六章
样本量估计
第112页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研究事件(发病或死亡)的发生率 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 研究对象分组数量
6
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第106页
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 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后,随 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死亡)情况或健康状况有无差 别及差别大小,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 试验性研究方法。
6
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较适用
实验研究、新药 临床试验中 较常用
自身对照
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 试者身上进行
可节省样本,但试验期间 受试者可能受到许多因 一般不提倡使用 素干扰
相互对照
几种处理(水平)互 为对照
要同期平行进行
历史对照
以过去的研究结果做 对照
历史资料可比性差
实验研究中用
用于恶性肿瘤的 临床研究, 其他一般不 宜用
6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部分666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名称解释部分第一部分、往年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20 分)1、长期趋势: 也称长期变异,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2、类实验:不能作到随机分组或没有平行对照的实验。
3、金标准: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方法。
4、行为:是指人或动物为适应环境生存所作出反映或活动,它是脑功能或内在心理需要的外部表现。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12 分)1、简述普查的优点与缺点。
答:普查的优点:(1)调查对象为全体目标人群,不存在抽样误差;(2)可以同时调查目标人群中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3)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在实现“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的同时,全面地描述疾病的分布与特征,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缺点:(1)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2)工作量大,工作不易做细,难于保证调查质量。
(3)费时、费力、成本高。
2、简述常用因果推断标准。
答:(1)关联的时间顺序;(2)关联的强度(3)关联的重复性(4)关联的合理性(5)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20分)1、疾病的季节性:指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2.安慰剂效应:是指某些研究对象,由于依赖医药而表现的一种正向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甚至可以影响生理效应。
3.正确指数:是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去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
4.行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行为因素与行为相关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改变行为因素促进和维护、预防疾病,同时进行措施效果评价。
二、简答题(每题6 分,共12分)1、简述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答:优点:(1)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2)结果具有可比性;(3)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医学流行病学作业
第一章:临床流行病学绪论1.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答案】:D2.临床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类型,不包括:()A.病因学研究B.诊断性试验C.防治性研究D.系统评价E.人口普查【答案】:E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是一门实践医学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答案】:B4.临床流行病学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答案】:E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答案】:C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要点是()A.随机、对照、盲法B.研究因素、研究对象、研究效应C.设计、测量、评价D.真实性、重要性、适用性E.以上都是【答案】:C3.临床科研设计与实施的基本顺序是:()A.建立假设、方案设计、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B.建立假设、方案设计、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与数据、下结论C.方案设计、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与数据、建立假设、下结论D.先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建立假设、方案设计E.方案设计、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最后建立假设【答案】:A4.临床研究的选题依据是:()A.选择热门前沿的问题B.选择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疾病负担重的问题C.以国外正在或已经开展的研究为依据D.根据上级的指派任务来立题E.尽量与国际热点研究问题接轨【答案】:B5.临床科研选题、立题,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A.可行性B.先进性C.有统计学意义D.临床价值E.公平性【答案】:C6.对于临床研究立题的质量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否为国家或地区性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B.研究重点是否明确C.是否掌握了本研究涉及的最新科技信息D.是否可行E.是否“追新”,并与国际热点研究问题“接轨”【答案】:E7.下列因素中,与临床研究选题立题关系不大的是:()A.疾病谱B.医学新模式C.疾病负担D.地方特色E.尽量用一个研究课题来解决众多研究问题【答案】:E1.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基数的自然增加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答案】:C2.某市1998年人口总数100万,有白血病患者120人,死于白血病的有60人,各种疾病死亡总人数为1500人,某市1998年白血病的病死率是:()A.60/100万B.120/100万C.60/120D.60/1500E.120/1500【答案】:C3.某市1998年人口总数100万,有白血病患者120人,死于白血病的有60人,各种疾病死亡总人数为1500人,某市1998年白血病的死亡率是:()A.60/100万B.120/100万C.60/120D.60/1500E.120/1500【答案】:A4.关于发病密度(ID),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速率,即单位观察时间内人群的发病率B.用于动态队列,以人时为单位计算发病率C.时间单位可以是年、月或日,较常用的是人年D.具有瞬时频率性质E.以上都正确【答案】:E5.以下是临床试验效果的评价指标,除了:()A.有效率B.患病率C.治愈率D.生存率E.保护率【答案】:B6.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预防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的脊髓灰质炎发病率为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为57/10万,该疫苗的保护率是:()A.0.28B.0.45C.0.72D.0.87E.无法计算【答案】:C第二章临床研究的基本要素1.某广告声称:“用金霉素治疗1000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有900名在72小时内症状消失”。
6-实验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学研究
18世纪 James Lind George Baker Golderger
经典的人群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vitC与坏血病 铅与腹绞痛 vitB与糙皮病
1979年前后 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在东北某地区开展向人群投 硒制剂以预防克山病的现场实验 苏德隆等在启东进行的水源与肝癌发生关系的类实验 (quasi-experiment)
样本大小计算公式
非连续性变量用:
u N
2P 1 P u P1 1 P1 P2 1 P2
P1 P2
2
2
连续性变量用:
N
2u u
2
2
d
2
第二节 临床实验(Clinical trail)
研究对象:病人 常用用途:评价实验药品、新疗效 基本类型: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原理示意图
现在 将来
发生结局
干预组
研究人群
不发生结局
发生结局
对照组
不发生结局 随机分组
随访
基本特征
1. 前瞻性 流行学实验研究是前瞻性研究,即必须 直接追踪随访研究对象,虽然对这些研究 对象的观察不一定从同一天开始,但必须 从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追踪。
验证假设能力最高
由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是在人为控制的现场条件下 进行观察,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在自然状 态下进行观察,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比流行病学实 验研究更为复杂,因此在验证病因假设方面,流行 病学实验研究比队列研究效力更强。
研究对象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随机数字
所属组别
6
甲
1
乙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答案在最后)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A. 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 疾病的病因C. 疾病的防治措施D. 流行病研究方法E. 以上均是3. 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4.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5.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A. 传染病B. 地方病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 疾病和健康状况6.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7.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8. 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1A. 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 研究疾病的病因E. 以上均是9. 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10.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 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二、多项选择题1.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2. 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A. 描述疾病的分布B. 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C. 提出病因假设D. 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E. 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3. 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社会医学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三、名词解释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四、简答题1.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 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A. 该病患病率减少B. 该病患病率增加C. 该病发病率增加D. 该病发病率减少2E. 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2. 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时点患病率3.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 诊断标准的变化E. 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4.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5.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发病专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E. 期间患病率6. 疾病分布是指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7.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8. 发病率指标来自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9. 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10. 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11.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3标最合适?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A2型题】12. 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时点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感染率13.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 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 以上均不对【A3型题】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流行病学习题集分章节版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CA 研究对象是人群B 不仅研究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C 重点研究疾病的症状及体征D重点研究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消灭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及措施部分(D )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B )A.传染病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 )响因素响因素6.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B)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7.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B )C.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DCB第二章病因推断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种因果联接方式,在探讨病因时,能够全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A 单因单果B 单因多果C 多因单果D 多因多果2.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是必须的A 联系的合理性B 联系的时间顺序C 联系的恒定性D 联系的可逆转性3.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危险(RR)也增加,由此支持吸烟导致肺癌的因果联系,这一推理运用的是()A.求同法B.差异法4.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这一推理运用的是()A.求同法5.当怀疑的病因(暴露)减少或去除,引起疾病发生率下降,可进一步支持因果关联,这一种判断运用的标准是()A 关联的合理性B 关联的恒定性C 关联的合理性D 关联的强度6.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以下哪一条不为必须达到的()A 关联的强度B 关联的时间顺序C 终止效应D 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7.发达国家人均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生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支持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关联, 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定标准中的( )A.关联的时间顺序8.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它可随胃窦细胞进入十二脂肠引起炎症、削弱粘膜,使其易于遭受酸的损伤,由此支持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批肠溃疡的发病原因,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断标准中的()A 关联的时间顺序B 关联的强度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关联的合理性9.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时间对本国人群作研究,均得出高盐饮食引起高血压,由此支持高盐饮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一推理运用了判定标准中的()A 关联的特异性B 关联的时间顺序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关联的合理性10.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 )因素的关系A.生物因素11.下列哪项不是因果关联的判定标准()A 样本大小B 时间顺序C 联系的合理性D 剂量反应关系12.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下列哪一种组合()A 患者、家庭、社会B 病因、宿主、环境C 传染病、传播途径、易感者D 理化、生物、社会因素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 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D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14.因果关联是指()A 暴露—疾病有较强的统计学关联B 暴露—疾病分类资料存在相关C 暴露—疾病排除偏倚后的关联D 暴露—疾病有时间先后的无偏关联15.生态学病同模型中所指的因素为(? )A.动同、宿主、环境B.心理、生理、环境C.生物、环境、卫生保健D.生物、生理、社会16.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A 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C 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A 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B 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C 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D 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18.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真实的陈述是( )A 单个的充分病因不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B 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病因是充分的C 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D 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19.以下关于必要病因的哪一项是正确的?()A 所谓的必要病因一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B 传染病有必要病因(病原体),而非传染病没有必要病因C 如果要预防疾病,一定需要去除必要病因D 吸烟是肺癌的必要病因A 直接病因B 间接病因C 充分病因D 必要病因A 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B 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C 科学实验四法D 猜测和求证方法22.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A 假设可能成立B 假设必定成立C 假设尚不能成立D 假设本身难以推论23.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共同的逻辑学基础是()A 偶然关联B 继发关联C 间接因果关联D 直接因果关联25.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C.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D 广义关联强度和前因后果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BCBC 6-10:DBDCB 11-15ABCDA16-20:DBDAB 21-25:BACBD第三章疾病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暴露来精确测量发病机率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感染率D 发病密度2.测量人群中某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时,所用指标为()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感染率D 续发率3.小范围、短时间内相同病例数的突然增多现象,可能是()A 散发B 爆发C 流行D 大流行4.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A 散发B 爆发C 流行D 大流行6.某地为了解人群高血压发病情况拟进行一次普查,说明调查结果可统计()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累积发病率7.某地连续三年统计肝癌死亡率进行比较,以判断发病趋势下列哪一种计算较合理()A各年粗死亡率比较B各年年龄标化死亡率比较C各年性别标化死亡率比较D各年病死率比较8.某地痢疾发病近年来持续在较高水平,这种表现为()A 统计地方性B自然地方性C 自然疫源性D非地方性表现9.拟了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情况,应选用以下那一个测量指标()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10.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 诊断标准的变化11.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12.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罹患率B 发病专率C 发病率D 时点患病率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14.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D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15.发病率指标来自()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17.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18.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A 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19.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人,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感染率D期间患病率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CBCA 6-10:CBAAB11-15CCBDC 16-19:ADBB第四章描述性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 前瞻性调查B 抽样调查C 爆发调查D 回顾性调查2.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C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D 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3.某乡5000户约2万人,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A 分层抽样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简单抽样4.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A 单纯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A 观察法B 临床试验法C 病例询问法D 干预试验法6.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A 患病率B 发病率C 死亡率D 二代发病率7.关于暴露时间的推算,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A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常见潜伏期。
流行病学题目
《流行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1.较公认的流行病学定义是A.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与制定预防对策的科学。
B.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科学 C.预防医学中的一门方法学D.研究非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与预防对策的科学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与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与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 病原携带者B.病人C.人群D.非病人E.个体3.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E.流行病学方法研究4.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临床医生从个体获得资料,流行病学医生从群体获得资料B. 流行病学医生擅长统计学,而临床医生不擅长统计学C.临床医学主要与疾病的治疗有关,而流行病学主要与疾病的预防有关D.流行病学医生研究疾病的原因,但不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临床医生对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都得研究E.流行病学医生研究不同人群中疾病频率的差别,而临床医生研究人群中个体的疾病状况5.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A.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C.队列研究D.回顾性队列研究E.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6.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围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 E病源携带者7.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E.以上都不是8.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围是 DA.传染病与地方病 B.流行病 C.慢性病D.一切疾病与健康状态E.地方病9.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群体特征B.预防为主的特征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D.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E.对比的特征10.关于“流行病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畴。
流行病学知识点整理
流行病学一.三大研究的特点(一)描述性研究1.以观察为主要手段,不对研究对象采取任何的干预措施,仅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和总结研究对象的特点。
2.描述性研究中,开始时不设立对照组,暴露与结局的时序关系难以确定等原因,因果推断有局限性,但可作一些初步的比较性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二)分析性研究1队列研究:(1)属于观察法:暴露不是人为给予的,不是随机分配的,而是研究之前客观存在的。
(2)设立了对照组(3)由因及果:一开始就确定了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在纵向前瞻观察其果。
(4)能确证暴露于结局的因果关系:先因后果且能计算结局的发生率,估计暴露人群发生某结局的危险程度,因而能判定因果关系。
2.病例对照研究:①属于观察法;②设立对照组;③观察方向由果及因;④不能确实证明暴露和疾病的因果关系。
(三)实验性研究(前瞻、干预、随机、)1.属于前瞻性研究,干预在前,效应在后。
2.随机分组,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把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以控制研究中的混杂和偏倚。
3.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样本人群,其基本特征,自然暴露因素和预后因素应相似,这点与观察性研究不同。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在一些研究中,因为受实际条件限制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这种研究称为类实验。
4.有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这是与观察性研究的根本不同点。
二.优点与局限性(一)病例对照研究优点1.特别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有时往往是唯一选择,因为病例对照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研究对象。
2.省钱,省力,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
3.广泛探索病因的同时,还可应用与其他方面如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
4.同时研究多种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广泛探索病因。
5.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局限性1.不适合于人群中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2.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偏倚。
3.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健康管理师三级 第六章--流行病和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六、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知识点汇总1、流行病学基本知识1)流行病学概念: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
2)流行病学的任务:第一阶段(揭示现象)健康信息收集;第二阶段(找出原因)健康风险评估;第三阶段(提供措施)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3)流行病学方法:(1)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2)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3)理论性研究: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2、比例(构成比):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
P=a/(a+b)构成比的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3、比:也称相对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
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100%)4、率: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k 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5、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用途:对于死亡率极低或不致死的疾病尤为重要,反映得该病的风险。
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暴露人口必须符合的条件(1)必须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内的人群(2)必须具备可能罹患所要观察疾病的可能6、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流行率。
指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影响因素:主要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
用途:对于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病的流行状况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反映某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负担程度。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一、学习要求1. 应掌握内容实验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原理;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实验流行病学的主要类型;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内容;评价实验效应的主要指标;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主要优点和局限性。
2. 需熟悉的内容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的用途、设计和实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3. 需了解的内容实验流行病学的发展史;临床试验的基本设计类型;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的基本设计类型。
二、学习要点(一)相关概念1. 实验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医院、社区、工厂、学校等现场为“实验室”的实验性研究称为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或称为流行病学实验。
因为在研究中施加了人为的干预因素,因此也常被称之为干预性研究。
2. 临床试验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常用于评价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效果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3. 现场试验现场试验是在实地环境下进行、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4. 社区试验是以社区人群整体作为干预单位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5. 类实验在一些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因为受实际条件所限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这种研究称为“类实验”。
6. 群组试验在社区试验中,如果干预的对象不是整个社区而是比较小的群组,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这种试验称为群组试验。
7. 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方法把研究对象分配到不同比较组的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随机分组的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群组试验分别被称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现场随机对照试验和群组随机对照试验。
8. 盲法是一种避免知晓研究对象获何种处理的策略。
(二)基本原理研究对象被分为两组或多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干预(处理或对照)措施,随访观察一段时间,然后比较各组的某(些)结局或效应。
(三)基本特点1. 属于前瞻性研究实验流行病学必须是干预在前,效应在后,所以是前瞻性研究。
2. 随机分组严格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应采用随机方法把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以控制研究中的偏倚和混杂。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一、作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 is not includedA. RandomB. ControlC. ProspectiveD. MatchE. Intervention2. The 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 is not included: A. Community trailB. Case reportC. Clinical trialD. Field trialE. Quasi-experiment 3. 选择200名5岁儿童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在2年的观察期间90%的接种者未患所研究的疾病。
下列哪个观点正确 A. 该疫苗有效,因为有90%的儿童未患此疾病 B. 该疫苗无效,因为有10%的儿童患了此疾病 C.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D.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E. 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对象不够多4. 以下哪项研究宜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A. 某人群HBsAg筛查B. SARS发病与吃果子狸关系的研究C. AIDS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D. 肺癌5年生存率研究E. 流感病毒基因变异规律研究5. 考核一种疫苗效果时进行双盲设计是指 A. 设计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B. 受试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C. 受试者和设计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D. 接受疫苗者和接受安慰剂者都不知道自己是试验对象E. 接受疫苗者和接受安慰剂者都不知道试验的目的 6. 评价预防接种流行病学效果的指标是 A. 患病率 B. 发病率 C. 抗体阳转率D. 保护率E. 死亡率7.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 是否设立对照组B. 是否随访观察C.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 是否采用盲法E. 是否存在医学伦理问题8. 以下哪种流行病学研究可以随机分组A. 现场试验B. 队列研究C. 横断面研究D. 病例对照研究E. 个案调查9. 某研究者拟在某社区观察某保健品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该保健品,对照组用无任何作用的糖丸,这属于A. 标准对照B. 空白对照C. 安慰剂对照D. 自身对照E. 历史对照10.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是为了 A. 增加研究对象的依从性B. 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C.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受益D. 使研究对象更有代表性E. 提高实验的敏感性11.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单盲法是指A. 研究对象、实施干预的研究人员和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研究人员均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B. 研究设计者和研究对象均不清楚试验分组情况C. 研究设计者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D. 实施干预的研究人员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E. 研究对象不清楚试验分组情况12. 关于现场试验研究现场的选择原则,以下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 人口相对稳定,流动性小,并要有足够的数量 B. 预期结局事件在该地区有较高而稳定的发生率 C. 评价传染病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发生过该疾病流行的地区D. 有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和较完善的疾病登记报告制度E. 领导重视,群众愿意接受,有较好的协作条件 13.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57/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A. 72%B. 0.28C. 72D. 3.6E. 41[A3型题](14,16题共用题干)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
流行病学重点
流行病学重点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分章节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二、问答题: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三大类。
观察法主要有描述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筛检、生态学研究)和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法主要实验流行病学包括临床试验、现场试验(个体试验、社区试验);数理法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
2、生态学研究概念答:称相关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名词解释:1、发病率:是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是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反映疾病对人群影响的程度,发病率高对人群危害大。
2、罹患率:是测量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较短,能根据暴露程度较精确地测量发病频率,在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或传染病的暴发及流行中,经常使用。
3、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指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
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4、感染率: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
性质与患病率相同。
5、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
“原发病例”:为家庭中第一例病例,不计算在续发病率内。
续发病例:为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
流行病学课件及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课件及考试重点第一章绪论一、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定义研究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影响分布的因素,探索病因,制定疾病防治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的科学。
三个名词来概括:人群、暴露【暴露是指一切研究感兴趣的,可能与研究的疾病有关的因素】、疾病二、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类型1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相关性研究】2分析性研究【前瞻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纵3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社区试验=干预研究】4数理性研究【数学模型&计算机仿真】另一种分类法: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s)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s)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理论流行病学(theoretical methods)观察性研究:描述性【横断面研究{普查和抽样调查}&个案调查或病例报告&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第二章 医学研究常用指标绝对数:分类变量资料整理后所得到的数据。
发病例数、死亡人数相对数【多用】分类:率(rate )、比 (ratio)、比例(proportion )定义:1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总例数之比,用来说明该现象发生的频度。
率=某现象实际发生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数注意:规定观察时间,通常以年为时间单位。
2比:表示分子与分母间两种情况(如两个绝对数值或两个实验性研究相对数)的关系,不管分子和分母所来自的总体如何比=发生的甲事件数/发生的乙事件数比较广泛化:odd ratio OR,relative risk RR,人口性别比3比例:表示某事物或现象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比重。
说明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即部分在整体中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比例基数,故常称为百分比。
【构成比例&发生频率比例】比例=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注意:构成比只能说明某一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大小,而不能说明该事件发生频率的高低。
流行病学 第6章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一、研究设计基本原则与步骤
(一)明确研究目的 (二)设计类型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四)确定实验现场 (五)样本大小的确定 (六)随机化分组 (七)设立对照 (八)盲法的应用
(一)明确研究目的
首先应明确研究目的: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病因或危险因素评估 评价卫生服务措施质量 评价公共卫生策略
若目的不明确:
(一)、根据研究对象、场所分为: •临床实验(clinical trial)
•预防实验或现场试验(preventive/field trial)
•社区实验(community trial)
1、临床实验(clinical trial)
又称治疗试验(therapeutic trial),是 在医院或其它医疗服务环境下进行的实验,以个 体病例为研究对象,用治疗药物或措施消除疾病 症状,促进康复或提高生存率,从而对其效果进 行检验和评价。 接受临床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是 个体病人,包括住院病人和未住院的病人。 常用于对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检 验和评价。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选择时应 制定出纳入和排除的标准,避免某些因素 影响研究的真实效应或存在医学伦理问题。 要注意被排除的研究对象愈多,结果外 推的面愈小。
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
1、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如在现场试验中,对某疫苗的预防效果进行评 价,应选择某病的易感人群为研究对象,要防止将 患者或非易感者选入。另一方面要注意研究对象的 代表性。
必须随访追踪研究对象一段时间后,才能得到 结局资料。
(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必须施加一种或多 种干预措施。可以是预防、治疗某疾病的药
物或其它的干预措施。
(3)研究对象如是样本应通过随机抽样确 定样本,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组原则。 (4)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
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
选择研究对象
➢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对象 ➢ 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 ➢ 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 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 依从性好的人群
估计样本含量(影响因素)
如何获得 ?
➢ 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研究人群中研究事件的发生率 ➢ 实验研究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比较的指标之
间的差值δ ➢ 检验的显著性水平α ➢ 把握度(1-β) ➢ 总体标准差σ或总体率π的估计值
随 机
随访观察
分
组
对照组 (对照措施)
结局+ 结结局局事件-不发生
结局事件发生
结局+ 结局-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原理示意图
特点
➢ 前瞻 前瞻性研究 ➢ 干预 施加一种或多种人为干预处理 ➢ 随机 研究对象随机分配 ➢ 对照 有平行的或可比对照组
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为真 实验(true experiment),只 满足其中几个条件的称为类实 验(quasi-experiment)。
• II期临床试验 应用100~300例病人 作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盲法试验 设计评价药物的有效性、适应证和 不良反应,推荐临床用药剂量。
• III期临床试验 多中心(>3)的随机对照 试验,研究对象1000~3000人,进一步 确定有效性,适应证,药物间的相互作 用,监测副作用,同标准疗法比较。
➢观察
对自然现象或过程的“袖手旁观”。
➢实验
对研究对象有所“介入”或“ 安排”。在一定的条件下,研究 者1有1意改变一个或多个因素,并 前瞻性地观察其效应的研究。
经典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实例(1)
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 的水手常发生牙龈出血,甚至皮肤淤血 和渗血,最后痛苦地死去。
当船只靠岸后,患病的疾病水手们很 快就不治而愈了。
流行病学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分类
(一)按研究场所划分
1、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2、现场试验(field trial) 3、社区干预试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
1、临床实验(clinical trial)
研究对象:以病人个体为单位;包括住院和未住院病人 研究目的: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检验和评价 设计模式: 有效应 实验组 研究 对象 随机分组 对照组 无效应 有效应 无效应
2、有危险因素的妇女(Ⅱ层) 根据NICHD MFMU Network在高危女性中关于阿司匹林试验发表的数据和从上 述两个合作的三级产科中心得到的数据,我们估计在这层中主要结果得发生率 将为15%。同样,我们假设主要结果的发生率将下降30%。在α错误为5%,效 能为90%的情况下,需要2392名女性(每组1196人)来证明主要结果的危险度 下降30%(从15.0%到10.5%)。我们将在Ⅱ层每组招募1250人,共2500人。
利状况的潜在效益。
二、确定实验现场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
1、实验地区和单位人口要相对稳定,流动性小,数量 要足够,人口的统计学特征应与总体一致 2、实验研究的疾病有相对较高而且稳定的发病率 3、评价疫苗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病流行的地区 4、现场医疗卫生条件应能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 5、该地区各级部门重视,群众乐于接受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念
实验: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指在研究者的控制下,对受试 对象施加某种因素或干预措施,或者消除某种因素,以 观察对发生疾病或者健康状态的影响
二、简史
James Lind(1747年):证实了新鲜水果如柠檬和柑桔等可 预防坏血病 Goldberg(1915年):否定了糙皮病系感染引起的观点,证 实为营养缺乏病的治疗试验 1920-30s: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的Webster及英国的Topley、 Wilson、和Greenwood等进行了动物流行病学的经典研究 1948年:链霉素治疗肺结核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Taylor(1946-1950年):百日咳菌苗的预防试验
流病各章重点
流病各章重点流行病第一章绪论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2.流行病定义的诠释:(1)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2)任务的三个阶段(3)工作的三个范畴(4)三种基本方法(5)三大要素3.流行病学的应用4.流行病学的特征5.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类)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发病频率测量指标<概念+应用>1.发病率(incidence rate/morbidity)2.罹患率(attack rate)3.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二代病例二、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概念+应用>1.患病率(prevalence)引起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引起患病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关系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2.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三、死亡与生存频率<概念+应用>1.死亡率(mortality rate)死亡专率2.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3.婴儿死亡率(IMR)4.生存率(survival rate)四、疾病负担指标<概念>1.潜在减寿年数(PYLL)2.伤残调整寿命年(DAL Y)五、疾病流行强度1.散发(sporadic)散发常见情况2.暴发(outbreak)3.流行(epidemic)4.大流行(pandemic)六、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概念(一)人群分布1.包括2.疾病分布年龄的分析方法(1)横断面分析(cross-sectional analysis)概念、特点、局限性(2)出生队列分析(birth cohort analysis)概念、特点、应用(二)地区分布1.国家间的分布及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的原因2.城乡分布差异原因3.地区聚集性(endemic clustering)概念(1)地方性(endemic)概念+类型(2)输入性疾病4.地方性疾病概念+判断(三)时间分布1.短期波动2.季节性3.周期性4.长期趋势(四)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概念+判断第三章描述性研究一、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概念、种类、特点二、现况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y)1.概念2.特点3.类型普查、抽样调查优缺点4.用途5.设计与实施(1)确定研究目的(2)明确研究的类型(3)确定研究对象(4)确定样本含量和抽样方法决定样本量大小的因素随机抽样方法及特点(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5)资料收集(确定拟收集资料的内容,调查员培训,资料的收集方法)(6)数据整理与分析(常用的疾病频率)6.偏倚及控制(课本P48)7.优缺点三、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概念、用途、类型、优点和局限性、生态学谬误产生的原因第四章队列研究(cohort study)1.概念队列、暴露、危险因素、队列研究2.特点3.目的4.类型<概念、优缺点>5.设计及实施(一)确定设计方法的原则(二)确定研究因素(三)确定研究结局结局变量(四)确定研究现场和研究人群研究现场要求研究人群包括:(1)暴露人群(2)对照人群(五)确定样本量影响样本量的因素(六)资料收集与随访(七)质量控制6.资料分析(一)率的计算(1)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CI)(2)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3)标化死亡率(SMR)(二)效应的估计(1)相对危险度(RR)(2)归因危险度(AR)(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4)人群归因危险度(PAR)(5)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7.常见偏倚及控制8.优点与局限性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1.基本原理2.类型3.特点4.用途5.设计与实施(一)明确研究目的(二)明确研究类型(三)确定研究对象(1)病例的选择:类型、来源及优缺点(2)对照的选择:原则、来源、方法【匹配】个体匹配、频数匹配匹配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不宜使用匹配的情况(四)确定样本量影响样本量的因素(五)确定研究因素(六)资料收集方法(七)资料整理与分析6.资料的分析(1)描述性分析(2)统计推断比值比OR成组资料、1:1配对资料7.常见偏倚及控制8.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有点和局限性的比较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1.概念2.基本特点3.主要用途4.分类(1)按研究现场和对象的不同分类(2)按所具备设计的基本特征分类5.设计与实施(1)明确研究现场(2)明确试验现场(3)选择研究对象(4)估计样本含量影响样本含量大小的主要因素(5)随机化分组作用、原则、方法(6)设立对照影响研究效应的主要因素对照类型(7)盲法的应用开放试验(open trial)(8)确定结局变量及其测量方法(9)确定试验观察期限(10)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6.评价指标(1)预防措施效果评价指标考核病因预防的指标(2)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3)需治疗人数7.常见偏倚8.应注意的问题9.优缺点10.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异同点第七章筛检(screening)1.筛检的概念2.分类3.目的4.筛检的实施原则(1)筛检的疾病(2)合适的筛检试验筛检试验(screening test)的概念及特点金标准(3)疾病治疗(4)筛检项目实施计划及评价5.筛检试验评价指标四格表的顺序(1)真实性(validity)①灵敏度(sensitivity)与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②特异度(specificity)与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③正确指数(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④似然比(LR)(2)可靠性(reliability)①连续性测量资料②分类测量资料(3)预测值(predictive value)①阳性预测值(Pr+)②阴性预测值(Pr—)③预测值与真实性指标、现患率的关系(4)确定连续性测量指标的阳性截断值①独立双峰分布②部分重叠双峰分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6.筛检项目效果评价(一)收益(yield)(1)概念及常用指标(2)提高筛检收益的方法(二)生物学效果指标(1)结局测量指标(2)关联指标(3)需要筛检人数(三)卫生经济学评价(1)成本-效果分析(2)成本-效用分析(3)成本-效益分析(四)筛查的安全性、伦理问题及可持续性分析7.筛查效果评价中常见的偏倚(1)领先时间偏倚(2)病程偏倚(3)过度诊断偏倚(4)志愿者偏倚8.筛检试验和诊断实验的比较第八章偏倚及其控制1.减少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效果2.随样本量增加,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变化3.选择偏倚类型、控制4.信息偏倚类型、控制5.混杂偏倚(混杂confounding)概念、控制混杂因素概念、基本特点第九章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1.基本概念:病因(causation of disease)、危险因素(risk factor)、因果关联2.因果关系的多样性3.病因模型(1)三角模型(2)病因的轮状模型(3)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模型(4)病因链(5)病因网(6)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4.发现病因的法则穆勒法则(Mill's canons)5.病因推断的过程(1)描述性研究建立病因假说(2)分析性研究检验假说(3)实验性研究验证假说(4)因果推导6.病因推断准则希尔标准(Hill's criteria)第十章预防策略1.疾病的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概念、措施、策略(2)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概念、方法(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概念2.重要概念(1)健康保护(health protection)(2)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3)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4)高危策略(high-risk strategy)(5)全人群策略(population-based strategy)第十一章公共卫生监测(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1.概念、基本特征(工作任务)、种类、目的、应用2.重要概念(1)被动监测(passive surveillance)(2)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3)哨点监测(sentinel surveillance)(4)常规报告第十二章传染流行病学1.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传染流行病学2.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病原体(特性:传染力、致病力、毒力、抗原性)宿主感染谱3.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一、基本环节(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1.病人(传染期概念)(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概念+流行病学意义(2)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3)恢复期(convalescence period)2.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3.受感染的动物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传播因素或传播媒介、传播机制、传播方式1.经空气传播2.经水传播(饮用水、疫水)3.经食物传播4.经接触传播(直接、间接)5.经节肢动物传播/虫媒传播(机械携带、生物学传播)6.经土壤传播7.医源性传播8.垂直传播(三)易感人群人群易感性可引起人群易感性升高/降低的主要因素二、疫源地(epidemic focus)疫源地形成/消灭条件4.预防策略与措施(1)传染病监测(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病人、病原携带者、接触者、动物传染源(3)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预防性消毒、疫源性消毒(4)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5.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1)预防接种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自动免疫预防接种注意事项(2)免疫规划免疫程序免疫规划的效果评价(免疫学效果效果评价、流行病学效果评价、疫苗规划管理评价)第十四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1.突发事件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界定条件、特征、分期?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调查4.爆发事件暴露日期的计算。
第06章 流行病学
2019/11/1
24
4)整群抽样 (Cluster Sampling)
当总体内的个体集结成若干个群时,随机抽取 一定数量的群,再对抽到的群内的全部个体加以调 查的方法。
群可以是:乡、街道、学校、班、排、连等。
2019/11/1
25
(二)队列研究
2019/11/1
26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b+d
a+b+c+d
灵敏度=a/a+c
阳性预测值=a/a+b
特异度=d/b+d
阴性预测值=d/c+d
符合率=(a+d)/(a+b+c+d)*100%
正确诊断指数(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
常见病
主要偏倚
信息偏倚
失访偏倚
(四)实验性研究
2019/11/1
36
流行病学实验
(epidemiological experiment)
选选择择一具个有尚A型未性发格生特所征研的究部疾队病人的员人;群;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心某理种教研育究和因生素物或反某馈种疗干法预;措施; 随访观察,比较两组训疾练病伤的发生率; 判断A型研性究格因特素征与训疾练病伤有无关联以及
筛检试验
金标准 合计
有病 无病
阳性 阴性 合计
a
b
a+b
c
d
c+d
a+c b+d N
2019/11/1
46
2)特异度(specificity, Sp): 实际无病通过筛检(诊断)试验正确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实验设计方案
• 序贯试验:病程短、见效快的疾病 • 历史对照试验:自然史清楚,病死率
高的疾病 •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32
五、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资料的整理 资料的分析 评价试验效果的主要指标
33
(一)资料的整理
• 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还要注意研究 对象各种原因退出的问题。 – 不合格 – 不依从 – 失访
1.能使研究对象的选择、疗法的给予时间 、方式、剂量等做到标化
51
(五)干扰和沾染
➢ 干扰: 指试验组或对照组的对象额外地接受了类似试
验药物的某种有效制剂,从而虚假的夸大了疗效 ➢ 沾染(contamination)
指对照组患者额外地接受了试验组的药物,虚 假地夸大了对照组的疗效。
➢干扰、沾染防止方法:
➢盲法设计 ➢严格的质量控制
52
七、临床试验的优缺点 (一)优点
28
(五)临床试验的设计类型
•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 交叉试验(cross over design,COD) • 序贯试验(sequential trial) • 历史对照试验(historical control trial,HCT) •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no-randomized controlled
(2) 体格检查中的不一致性 不同医生检查同一病人,或同一 医生先后两次检查同一病人,有时结果就不一致;
(3) 实验室检查中的不一致性 由于被检查对象的变异,检查 者自身的变异,以及仪器、设备、试剂、条件等的变异均 可造成结果不一致性;
(4) 诊断和治疗中的不一致性 根据临床表现或症状确定诊断 的疾病及对非典型病例的治疗发生意见分歧。
• 伦理问题 • 依从性 • 临床不一致 • 向均数回归 • 沾染和干扰问题
44
(二)依从性(compliance) 依从性是指纳入的受试对象按照研究
设计的要求执行医嘱的程度。
依从性= 实际用药量(应服药量-复诊时剩余药量)
总设计用药量(应服药量)
≥80%依从性好 <80%依从性不好
45
不依从率应控制在10%范围内。 依从性对研究结果有很大影响。 ➢ 提高依从性的措施: ⑴患者对治疗措施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 ⑵医务人员(研究者)高度的责任心和同 情心 ⑶常沟通、提醒(或检查)用药情况
39
推断性分析
• 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84.7%, 阿奇 霉素组优于红霉素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治疗反应比较: 阿奇霉素组热程、咳嗽好转时间、肺 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红霉素组, 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儿在肝肾功能损伤、胃 肠道反应(腹痛、恶心呕吐、腹泻) 、静脉炎、局部 疼痛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8
2.产生的原因
(1) 被检查者的生理、心理反应差异 如血压、脉搏 等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2) 检查者的经验不同 不同医生的临床经验、责任 心、情绪等均会影响到其判断;
(3) 检查者感觉的生理变异 不同医生的生理差异如 视力、听力等差别造成判断的不同;
(4) 检查的仪器、方法、试剂方面的问题,以及检查 环境中的干扰因素等。
21
2、设立对照的方式
• 标准疗法对照:已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的疾病 • 安慰剂对照:无有效药物治疗方法的疾病 • 自身对照:治疗前后或身体不同部位。 • 交叉对照:研究药物应用先后顺序对疗效的
影响及药物最佳配伍。
22
(三) 盲法的应用
➢单盲(single blind) ➢ 双盲(double blind) ➢ 三盲(triple blind) ➢开放试验(open trial)
40
(三)评价试验效果的主要指标
• 有效性 • 治愈率 • 病死率 • 存活率 • 绝对危险降低率 • 相对危险降低率 • 需治疗人数
41
1、治疗效果评价
有效率(effective rate)
有效率
治疗有效例数 治疗的总例数
100 %
治疗有效例数应包括治愈人数和好转人数
治愈率(cure rate)
9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有效
实验组
(干预组)
无 效
研究 对象 随机分为
(病人)
有效
对照组
无
效பைடு நூலகம்
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构示意图
10
(二)临床试验的应用范围
治疗效果的研究: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肺 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诊断、筛检研究 预后研究 病因的研究:HP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 如何提高依从性:
– 合理设计,缩短实验期限。 – 简化干预措施。 – 说明研究意义、规程及预期结果,取得研究对象合作
和支持。
36
(3)失访(loss to follow-up)
• 研究对象因迁移或与本病无关的其他疾病死亡 等而造成失访。一般要求失访率不超过10%
• 资料分析时,应比较两组失访率、失访原因和 失访者特征,如有不同,下结论应谨慎。
(7) 应用适当的辅助检查技术;
(8) 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复查。
50
(四)向均数回归
• 这是临床上见到的一种现象,即一些极端 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有向正常回归的现象, 称为向均数回归(regression to the mean)。例如血压水平处于特别高的病人 中有5%的人,即使不治疗,过一段时间再 测量血压时,也可能会降低一些。
34
(1) 不合格(ineligibility)
研究开始以后发现研究对象不符合入 选标准,需要从试验组或对照组排除 。一般实验组中效果不佳易被发现并 判定为不合格。
35
(2)不依从(noncompliance)
• 研究对象在随机分配后不遵守研究规定。 • 研究对象不依从的原因:
– 实验或对照措施有副作用。 – 研究对象对实验不感兴趣。 – 研究对象的情况发生改变,如病情加重等
11
三、基本要素
✓研究因素 ✓研究对象 ✓试验效应
12
(一)研究因素
• 处理因素是施加于研究对象的物理、化学或生 物学措施,这种干预手段,常是研究的核心。
• 临床试验研究主要解决所提出的处理因素(新 的药物、手术方法、治疗方案、先进仪器和诊 断措施等)通过观察效应指标,了解在研究对 象身上是否能产生预期的效应。
49
3. 减少措施
(1) 创造良好的诊断环境,保持整洁、安静、光线 充足,不受任何干扰;
(2) 加强责任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 加强人员训练,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4) 统一检查、诊断和治疗标准;
(5) 复查病史,引用旁证资料;
(6) 邀请专家会诊,邀请不了解病情的医生会诊, 以核实临床资料的准确性;
• 退出可影响研究工作效力,在试验中尽量防止 退出的发生
37
(二)资料的分析
• 描述性分析 • 推断性分析 • 多因素分析 • 意向治疗分析
38
描述性分析
例: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 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756 例, 其中男401例, 女355例, 男女比例1.1:1, 年龄 在35d至14岁, 平均( 3. 5 +1.8)岁。将病例随 机分成2组, 其中阿奇霉素组389例, 红霉素组 367例, 两组间患儿年龄、性别及病程比较, 经 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 结局病变:HIV – 中间结局变量:安全性行为的提高
17
四、基本原则
➢设置对照 ➢随机分组 ➢盲法实施 ➢重复原则
18
(一)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是指将研究对象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 实验组或对照组。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 保证均衡性。
– 单纯随机分组:易实行,难保两组人数均等 – 区组随机分组:能保证两组人数均等,均衡性好 – 分层随机分组:可比性高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 横断面研究 (现况研究) • 回顾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 前瞻性研究 (队列研究) •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试验性研究)
观察法
2
观察性流行病学
自然条件下人群中事件分布 规律和决定因素
实验性流行病学
人为条件下人群中事件分布 规律和决定因素
3
第一节 概述
• 一、定义
• 实验性研究是指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 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某 种干预措施,而不给对照人群加该措施, 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死亡)情况 或健康状况有无差别,从而判断干预措施 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
14
(二)研究对象
1.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
• 严格统一的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和全国性学 术会议规定的标准.
• 规定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 被选择研究对象应能从研究中受益 • 尽可能获得最大疗效 • 已知试验对其有害的人群,不应作为研究对象 • 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15
(三)试验效应
• 常用指标: 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缓解
23
24
(double blind)
25
26
开放试验
☻外科手术 ☻锻炼 ☻饮食 ☻……
27
(四)重复原则
• 重复是指样本含量的大小或重复实验次 数的多少。由于生物个体间有差异,抽 样研究中抽样误差总是存在的。单纯以 一个观察单位的观察或实验结果来说明 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重复原则是 十分必要的。
13
• 注意事项
• 处理因素的性质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