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 .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城镇化 PPT(演示)
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城镇化 PPT(演示)
城镇化和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romote each other
城镇化发展
社会 经济 发展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农产品 剩余劳动力
提供就业机会
当城市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时,区域经济发展就会产生问题
城市环境问题
Urb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城镇化 PPT(演示)
大气污染
二奖 水污染
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城镇化 PPT(演示)
城镇内涝问题
Urban waterlogging
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示意图
随着城镇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 表径流增加。可通过使用透水砖,建设“海绵城市”等措施来解决。
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城镇化 PPT(演示)
60 000 50 000 40 000 30 000 20 000 10 000
0 0
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城镇化 PPT(演示)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
Urbanization leve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some countries (2014)
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指标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城镇化 PPT(演示)
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城镇化 PPT(演示)
城镇化的意义和问题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s of Urbanization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2 城镇化 (56张)
人口数/万人 >1000 500~1000 100~500 50~100 <50
泰州 扬州
长 江
南京 镇江
常州 无锡
黄
南通
海
常熟泰州
黄
扬州 镇江
长 扬中
如皋
泰兴靖江江 南通 张家港
海门
南京 句容 丹阳 常州 江阴
金坛 无锡
常熟 太仓
溧阳
苏州 昆山
海 启东
宜兴
吴江
上海
湖州
嘉兴
嘉兴
桐乡
平湖
东
进经济发展。
0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 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 城镇中大型的住宅小区可以集中提供水、 电、气等资源,客 纳众多人口,满足人们日常休闲、购物等生活需求。
03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 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 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 城乡居住环境
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超过了国家
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 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建设相对落后,如巴西等拉丁 美洲国家。
【补充】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可能出现的问题
➢ 超前城镇化
➢ 滞后城镇化
➢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大
拉丁美洲的许多国
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 我国东部的自然禀赋(气候、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
成因 的推力
涨,交通拥堵;郊区基 础设施的完善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11新型城镇化与产城融合PPT课件
新型城镇化是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谐包容、人民 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城镇化道路。
14
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
因地制宜、尊重规律,实现大 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避 免出现大城市过度膨胀,小城 市和小城镇发育不足。
东部如何提升城镇化质量,中 西部地区怎么培育一批城市群 ,实现人口就近就业,都需要 在实践中探索。
第十一部分 新型城镇化与产城融合
1
开篇词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 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亚里士多德
2
新型城镇化与产城融合
一.问题提出:中国城镇化 世界性挑战 二.路径选择:新型城镇化 路径与愿景 三.产城融合:中国的现实背景及其展望
3
一、问题提出:中国城镇化 世界性挑战
(2005)
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停车 难问题较为突出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中 小城市集约度较低,部分城市 中心城区密度过高
房价的过快上涨和投机性炒作 大幅增加房地产业风险和社会 不稳定性
城中村环境、安全问题突出, 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中 的诟病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贫富差距拉大 城市的整体性被肢解
10
中国的城市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1520
10
0 50
400 740 60 80 125 220
0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 1975 2000 2025 2050
城镇人口(百万)
乡村人口(百万)
城镇化率(%)
乡村人口比重(%)化浪潮
• 发端于西欧的工业革命 • 空间上以英国为中心,逐步向欧洲大陆扩散 • 自19世纪初开始,历时200多年,1950年前后进入城镇化成熟期
14
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
因地制宜、尊重规律,实现大 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避 免出现大城市过度膨胀,小城 市和小城镇发育不足。
东部如何提升城镇化质量,中 西部地区怎么培育一批城市群 ,实现人口就近就业,都需要 在实践中探索。
第十一部分 新型城镇化与产城融合
1
开篇词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 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亚里士多德
2
新型城镇化与产城融合
一.问题提出:中国城镇化 世界性挑战 二.路径选择:新型城镇化 路径与愿景 三.产城融合:中国的现实背景及其展望
3
一、问题提出:中国城镇化 世界性挑战
(2005)
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停车 难问题较为突出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中 小城市集约度较低,部分城市 中心城区密度过高
房价的过快上涨和投机性炒作 大幅增加房地产业风险和社会 不稳定性
城中村环境、安全问题突出, 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中 的诟病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贫富差距拉大 城市的整体性被肢解
10
中国的城市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1520
10
0 50
400 740 60 80 125 220
0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 1975 2000 2025 2050
城镇人口(百万)
乡村人口(百万)
城镇化率(%)
乡村人口比重(%)化浪潮
• 发端于西欧的工业革命 • 空间上以英国为中心,逐步向欧洲大陆扩散 • 自19世纪初开始,历时200多年,1950年前后进入城镇化成熟期
(完整版)新型城镇化课件
人地关系紧张
(亿亩)
城人乡口增用长和地耕集地减约少态程势度并存不高 (年)
(亿人)
3.86
城乡用地集约程度不高
近
万 平 方 千 米 开 发 区 荒 芜 闲 置 城乡粗放用地情况普遍
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
资源约束日趋加剧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
我国人均水平
世界平均人均水平
林地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水 /通用格式
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目前尚 未有标准的定义。比较认同的是新型城镇化是以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 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 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 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 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 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 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再到鼓励支持农民进城
(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 1978年是中国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城镇人口平 均每年递增5.68%,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 23.01%,平均每年增加0.85个百分点,建制市由 193 个增加到300个,建制镇由2713 个猛增到 9140 个。
• 1984-1992年是中国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 1992年全国建制市增加到517 个,建制镇激 增到1.45万个,城镇化率达到27.46%,比 1984 年提高了4.45 个百分点,年均提高 0.56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
主讲:马知民
提纲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概述
二、为何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意义 四、传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 展
新型城镇化PPT课件
二、城市化相关理论
•(一)、结构转换理论 1、产业结构转变带来了 就就业结构转变。 2、 工业化产生和推动 城市化
•(二)人口迁移理论
•刘易斯模型:城乡工资 水平是劳动力在城乡之 间流动的“拉力”,只 有当城市预期收入和农 村收入相等,劳动力在 城乡之间分配和迁移才 达到均衡。
(三)城市化发展理论
第二、中国在总体上呈现稳定的势头 第三、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有许多不 安定因素在发展
二、古代的城镇发展
第一阶段: 从战国至南北朝时期 第二阶段: 从隋唐至清末时期
(一)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二)、中国古代城镇的发展
根据不同时期城镇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古代 城镇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 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
一、城市化基本概念
•
城市化?
这些人是谁?他们原本生活在什 么地方?
(一).城市化的一般含义: 较为普 遍的提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城市化除了农村人口转换和集中 的过程外,各个学科做出了不同
的解释:
人类学:城市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 转变
经济学:城市化是产业结构的转换
地理学: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 间的变化过程
一、城市化普遍规律
(一)城市化的历史发展阶段 人类城市化进程大体分为三大发展阶段: 1、工业革命前人类城市发展阶段. 2、世界局部城市化发展阶段. 3、世界全球城市化发展阶段。
(二)在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程中,
存在着以下规律:
(1)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2)城市化发展呈现S型增长曲线
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城市的萌芽 — 城堡,位 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周初的城镇,主要仍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但向呗已扩展至太原、北京附近。
城镇化ppt课件
乡村和城镇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
镇化的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课标分析: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
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与考察学习目标是否 达成的条件。
学生的行为动词是“说明”表示要达到理 解层次,学习内容“不同城镇化的特点”是 要求学生在学习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分成利弊 两个方面阐述,主要说出城镇化“利”的方 面,认识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的,
随时间,速度在加快,范围在扩大
1.18世纪中叶以前 不足2%
工业化最早在英Leabharlann 2.20世纪初:13.3%扩展到欧美国家 3.2016年:54.3% 二战后,加速城市化
遍及全世界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S”曲线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 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 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 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小村镇, 大城市人口减少。
的基础知识,第二节城镇化学习,要求学生根据已 有的知识分析地理原理,城镇化的意义,认识世界 城镇化的过程。
【能力水平】学生需要具备读图分析的能力,
思考城镇化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分析地理原理, 学会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完善,运用图 表,归纳城镇化的空间发展过程。
【心理特征】高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人文地理
根据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变化, 利用具体的例子,能够使学生的集中 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并激发对学 习的动力和对本节课的兴趣。
环节二 新课授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城镇化 的概念,衡量城镇化的三个指标是什么? 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分析中国在城镇化 人口比例人均生产总值的图表上的位置, 认识到图表上的国家的分类和特点,归 纳城镇化的意义。
水平低、发展慢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
镇化的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课标分析: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
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与考察学习目标是否 达成的条件。
学生的行为动词是“说明”表示要达到理 解层次,学习内容“不同城镇化的特点”是 要求学生在学习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分成利弊 两个方面阐述,主要说出城镇化“利”的方 面,认识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的,
随时间,速度在加快,范围在扩大
1.18世纪中叶以前 不足2%
工业化最早在英Leabharlann 2.20世纪初:13.3%扩展到欧美国家 3.2016年:54.3% 二战后,加速城市化
遍及全世界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S”曲线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 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 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 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小村镇, 大城市人口减少。
的基础知识,第二节城镇化学习,要求学生根据已 有的知识分析地理原理,城镇化的意义,认识世界 城镇化的过程。
【能力水平】学生需要具备读图分析的能力,
思考城镇化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分析地理原理, 学会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完善,运用图 表,归纳城镇化的空间发展过程。
【心理特征】高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人文地理
根据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变化, 利用具体的例子,能够使学生的集中 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并激发对学 习的动力和对本节课的兴趣。
环节二 新课授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城镇化 的概念,衡量城镇化的三个指标是什么? 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分析中国在城镇化 人口比例人均生产总值的图表上的位置, 认识到图表上的国家的分类和特点,归 纳城镇化的意义。
水平低、发展慢
城镇化-PPT课件
生态破坏
①成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 水入侵、水质恶化
②措施: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4.解决城镇环境问题的措施
①在城镇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 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镇各类活 动对环境的污染
②使城镇景观尽可能的与山、河、湖、 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 一种良性循环
绿色屋顶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镇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回答 5~6题。
5.阶段Ⅰ所表示的城镇化阶段是( B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逆城镇化阶段
D.后期阶段
6.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城镇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镇 C.城镇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闻人口净迁移模式 图”,完成7~8题。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 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 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例如,利用地理信 息系统,可以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供优化方案( 图2.27)。
活动探究: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节能屋顶
绿色阳台
绿色交通
5.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
1.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2.严格控制大城镇规模,分散大城镇的职能。 3.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推进郊区城镇化 4.对城镇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管理 5.建设和发展生态城镇
合肥市环城公园
拓展补充
城镇各种效应
现代城镇被科学家称之为“气候岛”,主 要有“五岛效应”,其中城镇热岛效应为著名, 但“雾岛效应”、“雨岛效应”、“干岛效 应”、“混浊岛效应”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地理第二 节 城镇化(共45张PPT)
解决措施
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
② 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推进郊区城市化
③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
④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市民的绿化意识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在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 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为市 民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
1 城镇化的含义与表现
主要 内容
Part 22
—探世—界究析城活原镇动化因的进程
3
城镇化过程出现的问 题及措施
长三角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1.说一说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
一、城镇化
城镇化
1、含义: 城镇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 化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人口快速向城市聚集,城市 化推进速度很快,人、企业 外迁,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20 初期阶段
时间
城市化水平较低, 发展缓慢
1、时间变化及特点
方法总结: 比较两类国家城市化差异从以下方面: ①起步时间早晚 ②城市化水平 ③城市化速度 ④所处阶段。
2、空间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特点
中期加速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城镇化起步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再城市化 (措施)
治理城市环境污染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政策引导: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吸引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回城
活动:我国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
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 起步晚、发展快、规模大、不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大。
人教版必修二城镇化-PPT(演示)课件
城镇人口比例/% ■图2.12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
3. 我国的城镇化 (目前:处于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阅读 P37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如何?发展速度如何?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 2.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谢(谢)您 的 ( 观 看 (
一
一、城镇化及意义
1.城镇化: 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①城镇人口增加; ②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③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化率 是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城镇化率=城市人口/地区总人口 ×100%
2.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LEE
01
02
03
04
城镇化及意义 世界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特大或a
东
海
#
糊
富阳●
上海 ●余妹
读教材P31 图2.1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 说出2015年和1985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环境问题
垃圾污染
环境问题
水污染
环境问题
垃圾污染
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 就业困难
住房紧张 社会治安差
本节小结:
1.城镇化的概念、三个主要标志以及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 2.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单位关系 3.城镇化的意义 4.世界城镇化进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我国) 5.城镇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6.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件 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 课件(51张PPT)
活力,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问题
表现
成因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 、 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 污染物 超出一 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定的限度
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城市人口规模和 人口密度 不断增加, 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 规划 和管理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差异
2022
第二节 城镇化
第二章
地理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城镇化的意义
课标定位
2.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时空差异
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素养阐释 1.结合资料,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2.能够根据相关材料说明城镇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体现人地协 调观 3.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功能,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 用
结合材料探究: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有哪些? 提示: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后; 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不利影响及表现形式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环境质 量下降 城镇交 通问题 城镇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 题 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 后;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项目 意义
原因
经济 发展
促进区域经 济增长
①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②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会 拉动内需
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 天然气等设施集中,提高了土地、水等资源的利 用效率
问题
表现
成因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 、 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 污染物 超出一 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定的限度
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城市人口规模和 人口密度 不断增加, 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 规划 和管理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差异
2022
第二节 城镇化
第二章
地理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城镇化的意义
课标定位
2.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时空差异
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素养阐释 1.结合资料,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2.能够根据相关材料说明城镇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体现人地协 调观 3.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功能,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 用
结合材料探究: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有哪些? 提示: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后; 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不利影响及表现形式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环境质 量下降 城镇交 通问题 城镇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 题 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 后;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项目 意义
原因
经济 发展
促进区域经 济增长
①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②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会 拉动内需
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 天然气等设施集中,提高了土地、水等资源的利 用效率
城镇化(第二课时)课件-高一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
18 世纪中叶 <2%
世界城镇人口比例
1900年
1950年
13.3%
28.7%
2000年 49.6%
2030年 60.5%
世界城镇化进程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 晚
目前速度 慢
城市化水平 高
快
低
世 界 城 镇 化 进 程 • 城镇化进程S形曲线
•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 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 有些地区,城镇化地域不断向 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 和产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 和小村镇,使大城市人口减少
就业困难
交通拥挤
就医困难
基础设施落后
住房紧张
治安混乱
➢ 假如你是一名“城市医生”,请你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出切 实有效的“处方”。
科室
诊断
处方
进行环境治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城
城市环境科
大气、水、垃圾、噪声污染
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制定排污标 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做到达标排放。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 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迅速成 长起来。从1801—1851年的半个世纪里,全国5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加到 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提高到45%。
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周围 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图2.20)。从伦敦经伯 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 城市与城市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 (图2.21)。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2城镇化课件(共47张PPT)
A 1 .此 图 说 明 该 地 区( )
A.城市化程度很高
B.城市人口为2 500万
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D.人口密度大
C 2 . 此 人 口 分 布 状 况 , 比较 符 合下 列 哪个 国 家
()
A.中国
B.印度
C.英国
D.澳大利亚
B 3 . 形 成 这 种 人 口 状 况 的根 本 原因 是 (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案例】非洲国家的城镇化
非洲国家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 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城镇的食品与价格相对较高。由于无法承担高昂 的生活成本,“城镇贫困”现象凸显,贫民窟逐渐蔓延,给城镇和谐发展 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 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卫生救援管理部门、商业管理部门、物流管理部门等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内容回顾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课堂练习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图,回答1~3题。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的数据,可计算 出城市人口占90%左右,其城市化程度较 高。第2题,英国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 化最早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第3题,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与生产力发 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等经济因素有关。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印度的贫民窟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特点
100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 趋缓甚至停滞 。有些地区,城市化地 域不断向农村推进。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 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严重失衡现象初步得到了扭转。 4、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已和世界平均水平接近。 5、城镇化推动了城镇空间布局的调整,带动了沿海地区城
市群的形成。
下一页
7
返回8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改革开放 之初,我国城镇化率落后于工业化率24.8个百分点。2000 年时,我国城镇化率仍落后工业化率4.2个百分点。2004 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工业化率。2005年,我国城镇 化率为43%,高于工业化率1个百分点。
中国城镇化:现状和展望
作者:汪小婷 段诗媛
1
城镇化定义:
所谓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和社会分工所引起的乡村城镇化的过程,即人口、生 产方式等社会经济关系和城市性的生活方式、思维方 式价值观念在城市、乡村集聚和扩散的过程。
本质上,城镇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生产力 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从城乡分离走向城乡融合的必然 之路。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利用资源的相机减少, 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在过 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或消 耗行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2
2、城镇建设政策代替城镇化的政策 将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仅仅是人口城镇化或城镇建设。 目前,衡量地区城镇化水平常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指标。一些地方片面地认为,只要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化水平就提高了。事实上,人口聚集仅是城镇化的 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特征除了表现在农业人口 迅速转化为城镇人口外,还表现在城市群和城市系统形 成、城镇经济运行高效化、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 许多地方政府在城镇化政策调控过程中,往往把政策的 重点放在城镇建设上,将城镇建设放在城镇化的中心地 位,甚至用城镇建设代替城镇化,从而使得基础设施建 设盲目向高标准看齐,城镇建设超越发展阶段和现有的 经济支撑能力。
55.9%,西部城镇化率为 38.3%,东西相差 17.6 个百分 点。虽然该科开放后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的策略,从政策 上扶持西部地区产业聚集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西 部地区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融合转型, 加快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 弱,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城镇化水平发展缓 慢。我国的城镇化整体水平仍呈东高西低态势,东部沿海 发达地区的城镇、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自党的十六大确立城镇化战略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 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 阶段到 2011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已经达到 657个,其中 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15个、地级市268个、县级市370 个、各级城市总的行政辖区面积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一半 ,建制镇增加至19683个、中国共有30个城市常住人口超 过800万人,其中13个城市已经超过1000万人。
返回 9
在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 平的差距不断缩小。2000年时,我国与世界平均城镇化 率相差10.9个百分点。2005年,这一差距缩小到6.2个 百分点。
返回10
三、我国城镇化的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并且差距在逐步扩大 从城市化发展水平看,2008 年,东部地区城镇化率
4
1.1 从人口的构成情况看,可以说我国的城镇化人口质量还 不高。在统计的城镇人口中,有不少人他们还属于农业户 籍人口,主要是农民工,大体上有 1.67 亿人。他们实际 上是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没有和城镇居民有同等 的社会权益。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仍处在很不稳定的状态。 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1.2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城镇化的发 展水平也是很不平衡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 明显偏低,城镇化发展比较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大 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城镇的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现在越来越突出。另外,我们现在搞 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实际上就是针对现在城市的经济 、人口、资源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不相匹配的情况,搞 能源和资源大规模、长距离地调运,这些工程是迫不得已 的。
11
3、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 城镇的形成发展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发展依赖于良
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深刻影响着自然环境。城镇化推动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主要是由于城镇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 活所消耗自然资源以及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自然环境 的净化能力而引起的。
3
根据最新统计资料,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 6.9亿人,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城镇化率 持续维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2011年城镇化率比2011年提 高1.59%,达51.27%。2000-2010年期间城镇化率上升 13.46%。形成了由珠三角大都市连绵区、长三角大都市连 绵区、京津冀(环渤海) 大都市连绵区和沿海城镇发展 带等组成的全国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格局。一个全国范围内 的、以都市圈———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体形 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布局合理、分工 有序的健康城镇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5
1.3 从城镇化的形态看,不同规模和层级的城市发展不协调 。许多城市群,如环渤海、珠江三角洲、长三角三大城市 群的经济实力比较强,但就全国整体来讲,大多数的城市 还处于城镇化的初级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小城市,吸纳人 口能力还不足,还有很大的潜力。小城镇,过多地占用了 非常珍贵的土地资源,小城镇的盲目发展也造成了环境的 污染,这些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
1.4 从要素投入上看,我国过度依赖土地支持的城镇化的持 续能力不强,或者说已经不可持续。一些地方在以地生财 的利益驱动下,导致一些城市盲目地拉大建筑框架,建设 大广场、大马路,实际上土地的利用十分粗放,即土地的 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
6
二、我国城镇化的成就
1、城镇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 2、城镇化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对扩大就业的作用显著增
市群的形成。
下一页
7
返回8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改革开放 之初,我国城镇化率落后于工业化率24.8个百分点。2000 年时,我国城镇化率仍落后工业化率4.2个百分点。2004 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工业化率。2005年,我国城镇 化率为43%,高于工业化率1个百分点。
中国城镇化:现状和展望
作者:汪小婷 段诗媛
1
城镇化定义:
所谓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和社会分工所引起的乡村城镇化的过程,即人口、生 产方式等社会经济关系和城市性的生活方式、思维方 式价值观念在城市、乡村集聚和扩散的过程。
本质上,城镇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生产力 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从城乡分离走向城乡融合的必然 之路。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利用资源的相机减少, 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在过 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或消 耗行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2
2、城镇建设政策代替城镇化的政策 将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仅仅是人口城镇化或城镇建设。 目前,衡量地区城镇化水平常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指标。一些地方片面地认为,只要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化水平就提高了。事实上,人口聚集仅是城镇化的 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特征除了表现在农业人口 迅速转化为城镇人口外,还表现在城市群和城市系统形 成、城镇经济运行高效化、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 许多地方政府在城镇化政策调控过程中,往往把政策的 重点放在城镇建设上,将城镇建设放在城镇化的中心地 位,甚至用城镇建设代替城镇化,从而使得基础设施建 设盲目向高标准看齐,城镇建设超越发展阶段和现有的 经济支撑能力。
55.9%,西部城镇化率为 38.3%,东西相差 17.6 个百分 点。虽然该科开放后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的策略,从政策 上扶持西部地区产业聚集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西 部地区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融合转型, 加快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 弱,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城镇化水平发展缓 慢。我国的城镇化整体水平仍呈东高西低态势,东部沿海 发达地区的城镇、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自党的十六大确立城镇化战略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 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 阶段到 2011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已经达到 657个,其中 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15个、地级市268个、县级市370 个、各级城市总的行政辖区面积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一半 ,建制镇增加至19683个、中国共有30个城市常住人口超 过800万人,其中13个城市已经超过1000万人。
返回 9
在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 平的差距不断缩小。2000年时,我国与世界平均城镇化 率相差10.9个百分点。2005年,这一差距缩小到6.2个 百分点。
返回10
三、我国城镇化的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并且差距在逐步扩大 从城市化发展水平看,2008 年,东部地区城镇化率
4
1.1 从人口的构成情况看,可以说我国的城镇化人口质量还 不高。在统计的城镇人口中,有不少人他们还属于农业户 籍人口,主要是农民工,大体上有 1.67 亿人。他们实际 上是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没有和城镇居民有同等 的社会权益。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仍处在很不稳定的状态。 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1.2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城镇化的发 展水平也是很不平衡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 明显偏低,城镇化发展比较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大 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城镇的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现在越来越突出。另外,我们现在搞 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实际上就是针对现在城市的经济 、人口、资源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不相匹配的情况,搞 能源和资源大规模、长距离地调运,这些工程是迫不得已 的。
11
3、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 城镇的形成发展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发展依赖于良
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深刻影响着自然环境。城镇化推动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主要是由于城镇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 活所消耗自然资源以及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自然环境 的净化能力而引起的。
3
根据最新统计资料,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 6.9亿人,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城镇化率 持续维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2011年城镇化率比2011年提 高1.59%,达51.27%。2000-2010年期间城镇化率上升 13.46%。形成了由珠三角大都市连绵区、长三角大都市连 绵区、京津冀(环渤海) 大都市连绵区和沿海城镇发展 带等组成的全国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格局。一个全国范围内 的、以都市圈———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体形 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布局合理、分工 有序的健康城镇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5
1.3 从城镇化的形态看,不同规模和层级的城市发展不协调 。许多城市群,如环渤海、珠江三角洲、长三角三大城市 群的经济实力比较强,但就全国整体来讲,大多数的城市 还处于城镇化的初级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小城市,吸纳人 口能力还不足,还有很大的潜力。小城镇,过多地占用了 非常珍贵的土地资源,小城镇的盲目发展也造成了环境的 污染,这些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
1.4 从要素投入上看,我国过度依赖土地支持的城镇化的持 续能力不强,或者说已经不可持续。一些地方在以地生财 的利益驱动下,导致一些城市盲目地拉大建筑框架,建设 大广场、大马路,实际上土地的利用十分粗放,即土地的 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
6
二、我国城镇化的成就
1、城镇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 2、城镇化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对扩大就业的作用显著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