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思想化学专题二实验探究题
初中化学_实验探究题及答案
乙 一、物质探究:1.氯气(Cl 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
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 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查阅资料】 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 2 + H 2O = HCl + HClO 。
其中,HClO 的 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 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猜想2:是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过程分析 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没有褪色 猜想1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没有褪色 猜想2不成立 ③ 没有褪色 猜想3不成立结论: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1)H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氯水中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二、实验探究:3.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
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
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
(2)小周建议用图19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
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 。
中考命题研究贵阳专版中考化学专题二实验探究题
第十八页,共四十七页。
中考(zhōnɡ kǎo)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huàxué)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zhōnɡ kǎo)专题精讲
第十九页,共四十七页。
中考(zhōnɡ kǎo)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mìng tí)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zhōnɡ kǎo)专题精讲
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
中考题型分类(fēn lèi)示例
2016年中考(zhōnɡ kǎo)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zhōnɡ kǎo)专题精讲
第十七页,共四十七页。
中考(zhōnɡ kǎo)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huàxué)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zhōnɡ kǎo)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fēn lèi)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huàxué)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zhōnɡ kǎo)专题精讲
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七页。
中考(zhōnɡ kǎo)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zhōnɡ kǎo)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zhōnɡ kǎo)专题精讲
第四十页,共四十七页。
中考题型分类(fēn lèi)示例
2016年中考(zhōnɡ kǎo)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zhōnɡ kǎo)专题精讲
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七页。
中考(zhōnɡ kǎo)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zhōnɡ kǎo)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zhōnɡ kǎo)专题精讲
第四十四页,共四十七页。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七页。
中考(zhōnɡ kǎo)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mìng tí)研究(贵阳专版)
2016化学中考探究题汇编
2016年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汇编1.(重庆B )工业上用海水获取粗盐以及实验室用粗盐制得精盐都包含许多化学实验知识,分析以下过程后填写下列空白:(1)操作Ⅰ的名称是 ;(2)海水晒盐与下述操作中 的原理相同;(3)上述操作可能用到下列装置,装置B 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用甲制取淡水可选用装置 (填序号),装置A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答案】(1)溶解;(2)A ;(3)漏斗;C ;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考点:粗盐提纯、过滤操作、蒸发与蒸馏操作、海水晒盐的原理2.(重庆B )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接着又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甲同学立刻得出结论:样品中还含有氯化钠,乙同学对该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不一定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2)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洗涤;海水 操作Ⅰ粗盐 甲 乙 精盐 操作Ⅱ 蒸发②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③向滤渣中加少量水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由此判断,滤渣中的物质是(填化学式).(3)根据以上经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填序号)A.样品中无NaClB.样品中只有NaOH和Na2CO3C.样品中无NaOHD.样品中有Na2CO3、NaOH和NaCl.【答案】(1)碳酸钠;Na2CO3+2HCl═2NaCl+H2O+CO2↑;由于事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无法判断氯离子是来自于盐酸还是原样品;(2)碳酸钙;(3)D.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化学用语3. (重庆A)22.(5分)某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做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实验探究题219道题含参考答案
中考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21.(益阳)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同学评价第1组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第2组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则猜想(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第一步第二步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及反思】NaOH溶液易及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
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
2. (资阳)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老师叫各小组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物质的溶液?【猜想及假设】经了解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原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
由此猜测: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
【理论分析】为了确定该溶液,他们首先进行了分析:(1)甲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____溶液。
(2)乙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____。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二编重点题型冲破篇专题二实验探讨题精讲试题
专题二实验探讨题中考专题精讲一、探讨组成(或成份)类这种题要求对未知物质的成份或已知物质变质后的成份或变质后残留固体的组成做出假设并进行探讨,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实验预测、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评判能力,力图通过主动探讨进程来培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有关物质变质的探讨(包括干燥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保鲜剂等),柴炭还原氧化铜(氧化铁)时固体或气体产物的探讨,实验后废液成份及处置方式的探讨,标签破损(或没有标签)的物质成份的探讨,某些物质反映后滤渣或滤液成份的探讨,一些混合气体成份的探讨等等。
二、探讨条件(或缘故)类这种题往往要求咱们设计实验探讨发生某种现象的缘故、条件或是阻碍因素,题目往往设置必然的情景,要求大伙儿身临其境,依照题意进行作答。
如金属生锈条件的探讨,燃烧条件的探讨,阻碍化学反映速度的因素的探讨,阻碍物质溶解度因素的探讨,有关催化剂的探讨,酸、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缘故的探讨,硫酸铜、氯化铁溶液有颜色的缘故的探讨等等。
中考题型分类例如有关生成物成份的探讨【例1】(2021遵义中考)定性和定量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Cu中是不是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请你一路踏上探讨之路,回答以下问题。
【查阅资料】①无水CuSO4遇水变蓝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③Cu2O与稀H2SO4反映:Cu2O+H2SO4===Cu+CuSO4+H2O【设计实验方案】方案1 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H2SO4,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结论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方案2 装置如下图,拟通过干燥管中无水CuSO4变蓝来判定红色固体是不是含有Cu2O。
(1)为确保探讨的科学、合理、平安。
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填序号)。
(word完整版)2016年化学中考二轮复习题型(五)实验与探究题
2016年化学中考二轮复习题型(五)实验与探究题一、题型简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此类专题通常利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以实验为载体设计化学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能力的笔试试题。
题型多样,涉及选择、填空、简答、信息、计算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各种能力.二、方法指导1.根据实验考查的不同要求进行归类:①常见仪器的使用;②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方案;③对化学实验数据分析处理。
2.重点实验进行重点复习.例如:一些性质实验,既进行了实验操作,又复习了物质知识.3.根据不同实验内容,进行专题复习。
如:可按常用仪器的使用;气体的制取及实验;化学实验的探究、酸碱盐的物质的探究等专题来进行复习。
题型之一常见的气体检验与探究常见的气体有O2、CO2、H2、CO、CH4等,对于这些气体必须熟练掌握住它们的制取、性质、用途,以及这些气体的性质差异,这些是中考必考的考点。
(2015·南京)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查阅资料】(1)6H2SO4(浓)+2Fe错误!Fe2(SO4)3+6H2O +3SO2↑(2)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硫。
【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A中硫酸浓度实验现象A中生成气体成分B中品红溶液D中品红溶液爆鸣实验实验一98%____不褪色无爆鸣声只有SO2实验二45%稍有褪色不褪色有爆鸣声________实验三25%______不褪色_________只有H2【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1)写出实验三中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 专题二 实验探究题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专题精讲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
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1.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料”,使用到的药品有KCl,K2SO4,NH4HCO3,NH4Cl.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限选试剂:稀HCl,稀H2SO4,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有4种可能:假设1:KCl和NH4HCO3;假设2:KCl和NH4Cl;假设3:K2SO4和NH4HCO3;假设4:.(2)形成设计思路.①甲同学先提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②乙同学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可以选择的试剂是.(3)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步骤1:假设2成立步骤2:(1)K2SO4和NH4Cl.(2)①不同意,因为氯化铵和硝酸银反应也能够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②稀盐酸或稀硫酸.(3)不产生气泡;不产生白色沉淀.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过一会儿红色消失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 第二编 重点题型突破篇 专题二 实验探究题(精练)试题
专题二 实验探究题非选择题1.(2016泰安中考)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李明看到家里多年未用的铜制火锅上有绿色的锈迹,他对绿色锈迹的成分和性质产生了浓厚兴趣。
【查阅资料】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③碱石灰是CaO 和NaOH 的固体混合物,NaOH 与CO 2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
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__氧化铜(或CuO)__;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 2和H 2O 。
【进行实验】选择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步骤一:连接A 和B ,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步骤二: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A→B→__D__→__C__(选填“C”或“D”)。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解释与结论】①当观察到__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__,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 2和H 2O ,写出装置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 2+Ca(OH)2===CaCO 3↓+H 2O__;②写出Cu 2(OH)2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Cu 2(OH)2CO 3=====△2CuO +H 2O +CO 2↑__。
【反思与评价】上述装置中A 的作用是__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的检验造成干扰__。
2.(2016贵阳中考)化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对金属的性质及合金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
2016年苏州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探究题》及答案
2016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探究题》解读·探究题型探究题是中考必考题型,具有情境新、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难度大等特点。
常围绕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等探究环节设置问题。
突破·探究题型题型一物质成分和性质的探究方法点拨此类试题常考查初中化学中重要物质的性质,立足性质、探究成分。
解答有关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题时,一是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去判断物质的成分;二是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的量。
典例引路例1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1】(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证明有水生成。
(2)同学们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填化学式)生成。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2】(3)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4)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5)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6)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拓展应用】(7)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
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答一条即可)。
(8)若蜡烛(C x H4y)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1)验证可燃物燃烧是否有水生成的方法是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小液滴生成。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初中化学_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PPT课件
丙方案______________;
丁方案______________;
三、评价设计方案型
题型三
题型特点:
已知实验目的,提供几套设计方案,要求 评价优劣或挑选方案或设计方案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①原理上的可行性; ②操作简单方便; ③环保(尽量不使用、不 产生有毒物); ④安全(防止爆炸等);⑤ 经济合算(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结论: 取残留固 现象: 体加水溶 (1)可 解,过滤, 固体部分 能有氧 向滤液中 溶解,酚 有氧化钙生成 化钙 滴加几滴 酞试液变 无色酚酞 红色 试液 结论: 有碳酸钙 另取残留 ① (2)还 有气泡产生 方程式: 固体滴加 可能有 足量盐酸 ② 结论: 无碳酸钙 碳酸钙 无气泡产生
一、完成实验报告型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中考实验探究题 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一)
1、取一片晾干的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
钙,不考虑其他杂质),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
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某同学设计了下
列实验方案探究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现将
有关内容记录在下表中。
残留固 体的成 分
探究的步 骤
可能观察 到的现象
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所选药品
有关化学方程式
总结提升
1、完成实验报告型
解题策略 弄清实验目的和所用药品及操作
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知识情境,按图索骥。 2、限定条件型
解题策略 以限制条件为依托,利用已有知识
资源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随机资源解决问题。
3、评价设计方案型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①原理
的可行性;②环保(尽量不使用、不产生有 毒物);③安全(防止爆炸等)④经济合算 (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4、设计方案开放型
中考化学 实验与探究试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六:初中化学实验专题(2)——实验与探究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原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这里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同学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①发现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收集证据;⑤解释与结论。
2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考查的发展方向是以化学实验勾基础,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
它包括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物质的组成分析、气体的净化与转化等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设计实验方案的试题大多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类比、迁移、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3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
进行评价时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会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需药品或原料的来源是否丰富、实验方案是否安全等等。
实验评价的考查范围包括对课本中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对为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所设计出的实验方案的评价。
一、考点剖析:考点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考点点评※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在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
对于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称量等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了然于胸。
考点2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⑤蒸发;⑥过滤;⑦搅拌;⑧量取,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由食盐制得食盐晶体的操作;取用6.8毫升某溶液的操作。
※考点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知常用仪器的用途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考点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探究题】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制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写化学式).(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混合物C、D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滤渣E 和红色滤液F.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的溶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还可能含有________.(解释与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答案】CaO+H2O=Ca(OH)2 CaCO3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Na2CO3、NaCl;NaOH Ca(OH)2、CaCO3【解析】【分析】【详解】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3)②中,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反应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4)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F中含有Na2CO3,同时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NaCl;还可能含有①中反应生成的NaOH;解释与结论:样品中含有0.2g碳酸钙,如果除去碳酸钙外全部是氢氧化钙,则氢氧化钙质量为:0.94g-0.2g=0.74g,氢氧化钙中的钙元素经过反应后全部转化到滤渣E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实验探究题,中考专题精讲)一、探究组成(或成分)类这类题要求对未知物质的成分或已知物质变质后的成分或变质后残留固体的组成做出假设并进行探究,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实验预测、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评价能力,力图通过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有关物质变质的探究(包括干燥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保鲜剂等),木炭还原氧化铜(氧化铁)时固体或气体产物的探究,实验后废液成分及处理方法的探究,标签破损(或没有标签)的物质成分的探究,某些物质反应后滤渣或滤液成分的探究,一些混合气体成分的探究等等。
二、探究条件(或原因)类这类题往往要求我们设计实验探究发生某种现象的原因、条件或者是影响因素,题目往往设置一定的情景,要求大家身临其境,根据题意进行作答。
如金属生锈条件的探究,燃烧条件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度因素的探究,有关催化剂的探究,酸、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原因的探究,硫酸铜、氯化铁溶液有颜色的原因的探究等等。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有关生成物成分的探究【例1】(2014云南中考)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Ca(OH)2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反思与拓展】①若向NH4Cl的浓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②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
【解析】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在溶液中会反应,所以两者不可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试样中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钙离子,所以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滤液中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铵盐反应产生氨气;由于氢气是气体,不易储存,携带不方便,且不安全,而氢化钙是固体,储存方便,携带方便,使用也方便,且安全。
有关物质组成及成分的探究【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台上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溶液,如图所示:【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成分是什么?老师说:①这瓶溶液可能是NaCl溶液、NaNO3溶液、KCl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②这瓶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不可能是________溶液。
【实验探究】实验台上可供使用的药品只有:稀HCl、稀HNO3、AgNO3溶液。
请你根据以上药品完成下列实验。
【反思】为了防止标签受损,你建议以后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答一种即可)。
【解析】由标签残余部分可以看出,该溶液中含有的是钠离子,所以不可能是氯化钾溶液;证明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可加稀盐酸,也可加稀硝酸,但由于步骤二中还要继续加入试剂来证明氯离子的存在,所以步骤一中不能滴加稀盐酸;若要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应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溶液是氯化钠溶液。
物质成分及与“燃烧知识”有关的探究【例3】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某研究小组对一只干燥管里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Ⅱ:部分变质,含有……猜想Ⅲ:完全变质,只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
【实验探究】试管外壁发烫,得到浑浊的液体【小结与思考】(1)从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________成立。
(2)“碱石灰”样品里是否一定含有碳酸钙?________。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对两种干燥剂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变质情况的实验探究。
氧化钙吸收水分生成氢氧化钙,再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吸收水分潮解,再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钠。
对三种猜想进行探究,操作①放入水中,放热,由于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于水均放热,所以存在三种情况,只有氧化钙、只有氢氧化钠、既有氧化钙又有氢氧化钠,说明原干燥剂仍存在,猜想Ⅲ不成立。
操作①中的滤渣要么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要么是碳酸钙,操作②在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溶解,产生大量气泡,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氢氧化钙能溶于酸,但无气泡)。
所以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方程式就是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操作③在操作①的滤液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一定有碳酸钠,猜想Ⅰ不成立。
由操作②可知一定有碳酸钙,它可能是样品中具有的,也可能是氧化钙吸收水分反应生成的,所以碳酸钙在样品中不一定有。
有关物质变质问题的探究【例4】(2013红河中考)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未盖瓶塞,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若变质,变质程度如何?【查阅资料】a.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b.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两者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BaCl2+Na2CO3===BaCO3↓+2NaCl。
【作出猜想】猜想一:该溶液没有变质,溶质是NaOH;猜想二:该溶液完全变质,溶质是Na2CO3;猜想三:该溶液部分变质,溶质是________。
【实验验证】(1)为验证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军和小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小军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于是得出“该溶液没有变质”的结论;②小华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得出“该溶液已变质”的结论。
你认为________的结论正确。
(2)为验证该溶液的变质程度,小丽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猜想三__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如果将氯化钡溶液换成氢氧化钡溶液,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因此,氢氧化钠应________保存。
【解析】【作出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或经验,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猜测,本题涉及的化学反应为2NaOH+CO2===Na2CO3+H2O,因此,涉及的可能性只有三种:①化学反应还未进行,则溶液没有变质;②化学反应彻底完成,则溶液全部变质;③化学反应正在进行中,则溶液部分变质,此种情况下,溶质为NaOH和Na2CO3。
【实验验证】(1)①若溶液全部变质,则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因此,小军单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这一现象,得出“该溶液没有变质”的结论不正确;②因为滴加稀盐酸冒出气泡,则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据此可推出小华的结论正确。
(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其中的碳酸钠被完全反应,则排除了碳酸钠对实验的干扰,之后再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仍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除了含有碳酸钠之外,还含有氢氧化钠,则说明原溶液部分变质,猜想三成立;如果将氯化钡溶液换成氢氧化钡溶液,则因为Ba(OH)2与Na2CO3反应,虽然可排除碳酸钠对实验结论的干扰,但同时生成的NaOH会对实验结论造成新的干扰。
【交流反思】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应密封保存。
物质性质的探究【例5】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工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交流与反思】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是否与猜想二的现象相同________(选填“是”或“否”)。
影响因素类、条件类问题的探究【例6】常温下,H2O2分解生成O2的速率较为缓慢。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假设】催化剂的种类会影响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
【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份同体积、同浓度的H2O2溶液,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和氯化钠固体,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的O2所需的时间。
【实验装置】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
【实验操作】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锥形瓶中,立即收集一瓶放出的气体。
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①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氯化钠固体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否改变。
【交流讨论】小华同学提出,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提出一种影响H2O2分解生成O2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
【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解析】根据控制变量法,所加物质的质量应该相等,所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也是0.5g;通过实验及其现象可以发现,所加的催化剂不同,反应的速率也不同。
可见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不同;催化剂的特征是“一个改变”、“两个不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的速率也有影响;在设计实验时,应该控制只有一个不同的条件,也就是双氧水的浓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以此来比较产生气体的速率大小即可。
规律类、实质类问题的探究【例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化学药品时,发现一瓶金属铬。
为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提出假设】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提出了三种假设:假设①:Cr>Al>Cu假设②:Al>Cr>Cu假设③:Al>Cu>Cr【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Cr、Cu、Al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后,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20%的稀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