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春秋战国时期教育概况

合集下载

战国时期的教育总概括

战国时期的教育总概括

战国时期的教育总概括战国时期的教育是对春秋时期教育的延续与超越。

兴起于春秋时期的私学,到战国时达到兴盛的地步。

以私学为据点形成和发展的一些著名学派,培养了大批人才,极大地推进了战国时期教育的发展。

战国时期教育思想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包容度,形成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高峰,史称“百家争鸣”。

第一节、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其时“百家争鸣”盛况的一个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

是齐王兴办的大型养士机构。

学宫设于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的稷门之下,故因此而得名。

稷下学宫初创于齐桓公田午当政之时,兴盛于齐宣王、?⊥趿酱?,至齐亡于秦学宫才最终关闭,前后延续大约150年之久。

稷下学宫也是战国时代唯一的一所官办高等学府,四方学者云集于此,议论时政,交流学术,著书立说,聚徒讲学,相互争鸣,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学术和教学活动。

它建立之后不久,当时的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由鲁国转移到齐国,稷下学宫遂成为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一、稷下学宫的性质稷下学宫的初创是出于田齐政权“招致贤人”的目的。

稷下学宫脱胎于当时的养士制度,并始终保存着养士用士的痕迹,这就决定了其官办性质。

同时,由于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质变而成的高等学府,它保持了充分尊重来游学的私学学派,不干涉与限制其学术发展的风范。

稷下学宫虽由齐王直接掌管,但学宫的基本细胞是私学。

学宫由各家私学所构成,其教学和学术活动,由各家各派自主,齐国官方并不多加干预。

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各家各派都在稷下得到过比较充分的发展,先后称雄一时。

学宫的学术领导人也多由荀况这样有独立身份的私家学者来担任。

因此,稷下学宫是一个官办之下有私学,私学之上是官学的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

学宫的官办决定了参与其间的各家各派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以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为务;学宫的私家主持,又保证了思想自由、学术繁荣和人才竞出。

福建教招考试干货: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福建教招考试干货: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福建教招考试干货: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与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动时期。

铁工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荒地的开垦、水利的兴修,使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以下是福建教师招考网小编整理的一份高中历史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以便于大家参考:一、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井田制破坏和土地私有制形成1.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士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2.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3.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宣布“除井田,民得卖买”,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二)工具与水利1.工具铁器牛耕的出现与推广2.耕作制度:垄作法3.水利:重视农业灌溉(战国时期都江堰)(三)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1.时间:春秋战国2.条件:生产力提高、土地私有制确立、3.特点:(1)以一家一户为单位;(2)男耕女织;(3)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本质);(4)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4.影响:(1)农民有较高生产积极性,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2)脆弱,不利于农业持续发展;(3)总体水平低,贵族剥削。

5.脆弱原因:(1)贵族剥削;(2)灾荒瘟疫;(3)土地兼并。

6.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

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兴起。

小农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也十分普遍,“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下,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主。

2.家庭手丁业的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有很少一部分也会进入市场。

三、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一)私营商业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在经营商业中发家致富,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

(二)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1.早期商业的发展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

春秋战国时期小学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小学教育

官立小学教育

官学以高等教育或专门教育为主体,以 初等教育为补充。
汉代中央与地方小学的设置



中央官学分: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 侯学、宫邸学。 其中后两学可认为是汉代中央的小学。 地方小学为庠、序。由“三老”掌管, 成绩优异者可升入学和校。 依季节安排教学工作。 汉代官学昌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立小学


秦代官学的小学教育组织机构:学室, 规模较大。其余未考。 地方教学童者为三老,未证。 明禁私学,暗中儒学的私人讲授从未断 过。
汉代“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与小学教育

汉初,并不尊儒。 汉武帝继位后,谋求大一统,最后肯定 了董仲舒、公孙弘等儒生的建议,确认 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



南朝梁代周兴嗣《千字文》,在小学教 材的发展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北朝多用《急就篇》、《孝经》、《论 语》等,也有一些私家学派的教材。


《急就篇》西汉史游编纂,是我国现存 比较完整的最早的小学识字兼常识教材。 “急就”:“速成”。 这部识字与常识教材成为汉魏及其以后 儿童学习通用的教材,流传甚为久远。
封建制文教政策的确定与小学 教育
崇法排儒的文教政策与秦代小 学教育



政策:焚书坑儒,以法为教、已吏为师,书同 文字等,使学校教育受到较大挫折。 但秦对小学教育发展仍有贡献: 适合蒙学教材的知识的保留; 文字的统一;以小篆为字体的小学教材:李斯 《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 篇》 秦律对学生及儿童的保护。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清谈与小学 教育


儒、佛、道、玄四学并存,互相吸收、 相互论证,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影响了 教学的方式方法:师生互相诘难、自由 辩论。 由于分裂和长期战乱,官学总的趋势是 衰弱,但也出现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新情况和新特点:如分科教授。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也是相当有特色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

一、教育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主要是以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和国子监教育为主。

1. 家庭教育在春秋战国时期,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主要方式。

在家庭教育方面,孩子的教育主要由他们的父亲负责。

春秋时期,孩子们就要学习礼、乐、诗、书及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

孩子们的教育内容及进度都取决于父亲的素质和能力。

2. 私塾教育私塾教育主要是由有文化的士人负责。

士人在他们的住所里设立了教室,邀请学生来学习。

他们的教育内容包括儒家经典、史书、道德、礼节等。

私塾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内容还是比较高的。

3. 国子监教育国子监教育主要是由政府机构发起的,因此它的教育内容相对较为严格,包括儒家经典、历史、文学等。

国子监教育的学生主要来自于一些贵族或财主家庭,教育质量也相对较好。

二、教育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他强调了“仁德礼智信”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是个人修养的一种形式。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走向善良和有用之路。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等。

他们提倡“无为而治”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让人们能够自然而然地追求心灵的自由,不要对儒家的道德观进行强制的指导。

三、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长远的影响。

1. 教育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开启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新时代,开辟了从家庭教育到私塾教育再到国子监教育的不同阶段。

这些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教育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政治、哲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发展创造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顶峰,证明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师资格考试】2021上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考点1

【教师资格考试】2021上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考点1

时期
教育特点
原始社会
没有独立形态;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等;没有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教育目的为了生产和生活
古代社会
中国
夏朝
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学校称为“庠”“序”
商朝
出现学校的现象,已从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西周
特征:“学在官府”“学术官守”学校:国学和乡学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核心)
春秋战国
特点:官学衰落,私学(孔子是私学创始人)兴起;
汉朝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
人才选拔: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朝
创立科举制度
唐朝
全面推行科举制度
宋朝
教育内容:“四书”“五经”
明朝
科举考试形式:八股取士
清朝
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
国外
印度
教育内容:《吠陀经》教育活动:背诵经典、钻研经义特征:僧侣是唯一的教师
埃及
学校:宫廷学校(最早的学校)、寺庙学校(最高学府)、职官学校、文士学校(开设最多)特征:“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
古希腊
雅典: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斯巴达:注重军事训练,培养骁勇善战的士兵
古代教育的共同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近代社会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后
终身化(保罗·朗格朗);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个性化;国际化。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教育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代,教育扮演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为主线,探讨当时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的影响等方面。

一、语家、法家及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教育主要由语家和法家两个学派主导。

语家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君子,注重礼仪、音乐和文学的教授。

他们通过经书的阅读和经典的讲授,传授道德修养和经典文化。

法家则强调实用主义,注重法律、政治和军事的教育。

他们主张以法律为准则来管理社会,培养出具备执法和治理能力的人才。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学派,被合称为“百家争鸣”。

这些学派以各自的理论和思想为基础,对教育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实践。

例如墨子学派重视实用主义教育,主张普及教育,追求社会和谐;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的修养,并以孔子为代表;道家注重个体的成长和修身养性。

二、尚德兼备的教育目标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德才兼备指的是培养具备良好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在这个时期,德行被认为是人才的根本,而才能被视为实现德行的重要方式。

因此,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以及各种技能和才能。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礼仪、音乐、文学、历史、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教授。

礼仪教育以仪式和礼节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道德观念。

音乐和文学教育通过音乐演奏和文学创作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艺术修养。

历史、政治和军事教育则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治理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学习环境在春秋战国时期,教学主要采用师徒传授的方式。

学生通过拜师学艺,跟随老师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

师徒制度强调师傅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成长。

学习环境主要是私塾和学堂。

私塾是指富有的家庭或地方政府设立的小型学校,教育对象主要是有一定财力和社会地位的学生。

学堂则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型学校,向全体学生提供教育机会。

这些学校通常设有图书馆和课堂,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不仅是各国领土争夺与战争频繁的时期,也是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教育开始在各国得到普及,并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教育制度和方式。

本文将从师徒制、家庭教育以及大型学校三个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进行探讨。

师徒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师徒制度是一种主要的教育形式。

师徒制度起源于古代的军事训练,通过将经验丰富的战士与新兵进行搭配,传授实战经验和技艺。

随着时间的推移,师徒制度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的教育中,成为一种正式的教育方式。

在春秋战国时期,师徒制度的发展日益完善。

根据记载,许多有名的学者和思想家都有知名的师长。

例如,孔子的师长是老师曾参,老庄道家思想的创立者庄子的师长是老师尧,墨子的师长是司马子骞等等。

通过与师长的学习交流,学子们可以获取到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从中受益。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师徒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在春秋战国时期,家庭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家长把家庭视为第一所学校,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德行和能力。

他们主要通过家训、格言和各种寓言故事来进行教育。

例如,“有教无类”“孝悌忠信”等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

这些家训和格言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念,并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大型学校的兴起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型学校的兴起标志着教育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时期,各国开始建立专门的学校来培养人才,为国家的政治、文化和军事事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这些大型学校一般由国君或具有高级官职的贵族设立,聘请有名的学者和思想家来任教。

学生们进入学校后,会接受一系列严格的课程培训,包括儒家经典、历史、军事策略等。

学校还会组织各种辩论和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领导才能。

最著名的大型学校之一是齐国的孔子创办的孔子学堂。

孔子学堂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行和人文素养。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概况西周结束之后,到了春秋战国,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一个过度,还有一种“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的说法,这两种观点基本一致。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贵族开放,形成“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面。

到了春秋时期,官学衰微,文化下移,私学兴起,可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四夷分别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属,也为平民开放。

到了战国时期,养士之风让私学更加发达,以至于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奇观。

西汉学者刘歆作《诸子略》将当时的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并分别指出其学术渊源及主要特点。

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称为九流,简称“九流十家”。

在众多流派中,儒家和墨家势力最大较为显赫,被成为“显学”,之后的“百家争鸣”发源于儒墨之争。

儒家作为显学之一,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代表人物主要有孔丘﹑孟轲﹑荀况等。

孔子的言论被弟子们整理在《论语》里,孔子曾经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既有先天距定论的成分在里面,又注意到了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孟子被称为“亚圣”,主张人性本善,提出的“盈科而后进”启发后人教育教学要做到循序渐进。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其思想成为法家的启蒙,还主张教育要通过“闻见”“知”“行”的方式进行,体现了其重视直观经验。

墨翟,中国春秋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的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体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属于内发论。

墨子的“三表法”偶尔也为考点。

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等。

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启迪后人遵循自然法则,对儿童的教育也要如此。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春秋战国文化素养知识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春秋战国文化素养知识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春秋战国文化素养知识2017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春秋战国文化素养知识导语: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当对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提供的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春秋战国文化素养,大家可以参考阅读,更多详情请关注店铺。

(一)春秋、战国纷争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成为霸主。

齐桓公死后,晋文公和楚庄王先后称霸中原。

晋、楚:公元前7世纪后期,城濮之战,晋国大败楚国,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经典故事】退避三舍: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舍,军行三十里。

后重耳返国执政,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

重耳就是晋文公。

公元前6世纪初,楚军大败晋国,楚庄王称霸中原。

【经典故事】楚王问鼎:鼎是王位的象征,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称“楚王问鼎”。

说明楚庄王有代替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吴、越:春秋晚期,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在南方称霸。

【经典故事】卧薪尝胆:指吴王灭越后,越王勾践立志复国,尝胆雪耻,最终灭吴,成为春秋时最后一个霸主。

2.战国七雄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来的姜氏成为诸侯。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又称“围魏救赵”: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伐赵,齐国派田忌和孙膑救援,大败魏军。

之后,齐、魏再次交战,孙膑诱敌深入,魏军全军覆灭。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于长平交战,秦军全胜,赵军俘虏被秦军活埋。

(这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二)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和变革1.铁制农具使用和农耕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春秋战国的教育与学术思想

春秋战国的教育与学术思想

春秋战国的教育与学术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对于中国教育与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教育开始从贵族阶层扩展到平民百姓,学术思想也由儒家思想逐渐丰富多元。

本文将围绕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与学术思想展开论述。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1. 教育的传统模式在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主要由贵族掌控。

贵族的教育以祖宗的家学为基础,注重礼仪习俗的传承和家族实力的继承。

同时,受教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仪态和经世致用的能力,以胜任贵族社会的各项职责。

2. 教育的社会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政治制度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逐渐从贵族延伸到平民百姓。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支撑政治和军事的需要。

因此,国家开始设立学校与教育机构,用以培养优秀的人才。

3. 重视实用主义教育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注重实用主义,即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的儒家教育强调经典文化的学习不同,实用主义教育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领导才能。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1. 儒家思想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开始兴盛起来。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并认为通过道德修养可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儒家的学识和修养成为社会上层必备的素质,对后来的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其他学派的兴起除了儒家思想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涌现出一系列其他学派的思想。

例如,道家思想强调回归自然,主张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内在的道德境界;墨家思想主张以爱为中心的社会伦理,反对战争和贵族统治等。

3. 学科的多元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学科和学术研究领域的发展。

这其中包括历史学、文学、医学、兵法等。

学者开始专门研究不同领域的知识,并形成了各自的学术体系和学科方法。

这为中国古代学术的多元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与学术思想的影响1. 社会阶层变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扩展到平民百姓,使得社会阶层发生了较大的变动。

教师招聘备考指导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教师招聘备考指导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教师招聘备考指导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中国古代各朝代的教育发展在整个教育理论有着重要的地位,是重点考察的知识点。

有着琐碎难记忆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对这块知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进行梳理。

一、奴隶社会夏朝:建立中国最早的学校—庠,距今约4000多年。

商朝:也称殷商,学校分为大学、小学、瞽宗。

西周:也称周朝,分为国学和乡学,主要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为六艺的中心、礼乐射御为大艺、书数为小艺);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

春秋:官学没落,私学兴起。

孔子是最早的首创者之一。

各家各派自由办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学生自由就学。

二、封建社会战国:养士之风盛行促进私学的发达和百家争鸣的展开,其中儒、墨两家被称为显学。

稷下学宫是当时的一所著名学府。

地点:齐国性质:官家举办、私家主持(本质上属于官学)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尊师重道作用:讲学、著述、育人、资政议政为一体秦朝: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焚书坑儒,使儒学出现了断层两汉:西汉—汉武帝在中央设置“太学”,它是汉朝最高学府、也是中国第一所具有完备规制的学校;东汉—汉灵帝在洛阳的鸿都门设置鸿都门学,它是世界第一文学艺术的专科学校。

汉朝出现了两种选士制度:察举制—从下到上、以德行取人;征辟制—从上到下、征召任命魏晋南北朝:西晋创办了中央官学国子学,出现了特有的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主要以门第取人,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隋唐:隋文帝设国子寺、隋炀帝创设科举制,以考试取人。

唐朝出现了系统的中央官学—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崇文馆、弘文馆)。

六学二馆是古代教育等级性的体现。

宋元:出现了非官非私的书院,自此中国古代三大教育特征集齐:官学、私学、书院。

明清:社学—负责乡村儿童的启蒙教育。

明朝用八股取士,清末1905年废除科举。

最后,在奴隶社会时期,主要的教育内容是六艺;到了封建社会,主要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为五经;《孟子》、《中庸》、《大学》、《论语》为四书)三、小试牛刀1.【单选】六艺的中心是( )。

春秋战国时期小学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小学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的小学教育
一、官学衰落 公元前770年始,教育史上进入了官学衰废、
私学兴起的新时期。 官学形同虚设。 诸侯国为巩固政权,重视宫廷教育,力图把自
己的子弟教育好。宫廷设专职师、保、傅负责 子弟教育。 公族及卿的子弟则设“公堂”由公族大夫教育。
二、私学的兴起: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私学是融初等、高等、专门教育为一体
小学教材
古代小学教育的内容广泛而丰富。 儒家经典、文学艺术、谚语格言、童谣
民歌、歌谣口诀、科普读物。 其中最为典型、最为系统的,是蒙学课
本,它是中国古代小学的通用教材。
小学教育注重识字与习字,教材是适应这一要 求编辑而成。
《史籀篇》:西周晚期官学字书,贵族子弟的 识字课本。
《仓颉篇》《凡将篇》《训纂篇》《急就篇》。 汉代小学教材有影响的还有: 《通俗文》《女史篇》《杂字指》《飞龙篇》。
魏晋南北朝的小学教材对于汉代有较大 继承并有所创新。
三国尤重《论语》、《孝经》。
晋代主要是《急就篇》。此外,晋人编 写的有王义《小学篇》;无名氏《始 学》;杨方《少学》;束皙《发蒙记》; 顾恺之《启蒙记》;郭璞《三苍注》。
南朝梁代周兴的作用。
崇法排儒的文教政策与秦代小 学教育
政策:焚书坑儒,以法为教、已吏为师,书同 文字等,使学校教育受到较大挫折。
但秦对小学教育发展仍有贡献: 适合蒙学教材的知识的保留; 文字的统一;以小篆为字体的小学教材:李斯
《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 篇》 秦律对学生及儿童的保护。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立小学
官学教育主体为时兴时废。 官立小学比较零碎、不够系统,教育教

2017年山西教师招聘笔试知识点之春秋战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2017年山西教师招聘笔试知识点之春秋战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2017年山西教师招聘笔试知识点之春秋战国教育发展的特点首先先介绍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背景。

从夏、商,再到西周,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创立再到奴隶社会全盛时期,官学、私学兴起,并以六艺为主要内容,但历史发展到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私田出现,以私有制为生产关系的地主阶级逐渐兴起,他们开始在政治经济上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争夺权利,王权衰落,在王权支持下的官学逐渐衰微,大量的文官和教员逐渐散落到民间,为了谋生,他们开始招徒讲学,于是私学兴起。

到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为争夺霸主,而不断发动战争,他们开始广泛搜罗天下人才,于是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职业“士”,为了培养士创办了很多教学场所,其中最著名的是齐国国主创办的稷下学宫。

这是第一个考点:在这里重点掌握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官家举办、私家主持,办学特点:学术自由、容纳百家、待遇优厚,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稷下学宫延续了150年左右。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个人物及其教育观点。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人性论上主张“性相近,习相远”,这也是教育的个体功能,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庶、富、教,他是首个论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在教育内容上主张学习六经(《诗》、《书》、《易》、《礼记》、《春秋》、《乐》,《乐》因在秦朝时被焚书,所以失传);教育对象是有教无类;教育方法:温故知新、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等。

有非儒即墨之称的另外一家就是墨家,墨翟即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代表着小生产者和平民的利益,他喜爱手工活动,擅长制造器械、尤其是军事装备器具,与鲁班齐名;他深知百姓疾苦,他提出兼爱、非攻、节用,他提出人性素丝说,典型的外铄论代表人物,他的《墨经》中有很多关于科学技术的记载:小孔成像、关于圆、力学概念的解释,与现在相近等,他还提出了三表法,并认为获取知识的三种途径分别为亲之、闻之、说之。

剩下两位代表认为分别为孟子和荀子,孟子是孔子嫡传弟子,亚圣,他主张性善论,教育目的是为了扩充善性,教育任务是明人伦,他在教育方法上主张盈科而进(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并提出了“拔苗助长”的寓言来解释这个原则。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与学校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与学校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与学校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教育的发展也相当活跃。

在这个时代,国家利益的觉醒和壮大,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本文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以及学校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内容在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经典和实用技能。

经典教育是指对于儒家经典的学习与传授,儒家经典包括《尚书》、《礼记》、《周易》等。

当时的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强调人文精神、礼仪规范以及品德修养。

另一方面,实用技能教育则相对实用主义,注重传授农业、手工艺等生产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二、教师与学生角色春秋战国时期的教师受到了崇高的地位和尊敬。

教师被视为社会的精英,受到尊敬和礼遇。

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智慧。

学生则要对教师表示敬意和服从,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相对低下,需要尊重教师的权威,虚心学习。

三、学校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校制度相对简单,多以私塾形式存在。

私塾通常由一位或多位教师主持,学生按年龄或能力进行分班,进行集体教学。

学校通常设立在城市中心或贵族家庭内,教室一般简单,没有太多设施。

学校也没有固定的教材,多采用师徒教学的方式,授课内容由教师决定。

四、补习和考试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校教育并非义务教育,因此只有一部分贵族阶层子弟能够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其他人士则多通过补习来获取知识。

补习班通常由有名望的教师主持,学生可以在家或者学校外学习。

考试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常态化的教育形式,而是由时常举行的学术竞赛取代。

学生们通过参与学术竞赛来展示他们在各个学科上的学问。

结语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与学校制度,起初是为了满足国家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后来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体制。

儒家经典教育与实用技能教育并重,师生关系严肃而尊重,私塾形式的学校成为主流。

尽管与现代教育有很大差异,但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为古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今天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

教资历史笔试教案模板范文

教资历史笔试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著名人物和主要成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兴衰过程。

教学难点: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及其影响。

2.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兴衰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时期的特点。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初步认识。

二、新课讲授1.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1)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2)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3)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的繁荣。

2. 春秋五霸(1)齐桓公:改革内政,发展经济,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2)晋文公:勤政爱民,成为中原霸主。

(3)楚庄王:问鼎中原,成为南方霸主。

(4)吴王阖闾:开拓疆土,成为江浙一带霸主。

(5)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为吴越争霸的胜利者。

3. 战国七雄(1)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霸。

(2)秦国崛起,统一六国。

4.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封建制度的形成。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百家争鸣,思想文化的繁荣。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及其影响。

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地位。

2. 布置作业:(1)课后阅读《史记》中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章节,了解更多历史细节。

(2)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著名人物和主要成就,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这一时期(公元前770~前221)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和封建制社会形成的时代。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进入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的新时期。

西周末年,奴隶主贵族的官学已经形同虚设,昔日庄严神圣的官学出现了学生无心读书,整天游荡嬉戏的局面。

这是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日趋没落的反映。

到了春秋时期,连虚设的官学也几乎不存在了。

古史资料关于春秋时期官学的记载只有两条:一条是《诗•鲁颂•泮水》中曾提到鲁僖公立“泮宫”;另一条是《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传记说郑子产“不毁乡校”。

当时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无学不害。

”(《左传•昭公十八年》)这不仅是因为奴隶主贵族不可能再垄断学校;同时,也是由于奴隶主贵族学校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因而官学必然地要衰废。

春秋中期以后,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迫使周天子失去了“共主”的地位,新兴的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中逐步取得了政权,这些是奴隶制官学衰废的历史背景;而“士”的出现,则是私学兴起,造成“文化下移”的社会基础。

士阶层的形成及私学的兴起“士”,是春秋时期新出现的社会阶层。

士阶层中有文士、武士,也有能文能武之士。

士最初是从奴隶主贵族游离出来的,有一些是属于平民阶级,也有一些是属于新兴地主阶级,以及获得解放的奴隶上升为士的。

周平王东迁时,王宫里的一些文化官吏流落到各地。

周王室在公元前675年、前635年和前516年,先后发生了争王位事件。

世代掌管周史的司马氏流落到晋国,以后又分散到卫、赵、秦诸国。

还有一部分文化官吏和百工,带着宫廷的典籍逃亡到楚国。

《论语•微子》记载了周天子宫廷中掌管礼乐的官吏纷纷出走的情况:大乐师挚到齐国,二乐师干去楚国,三乐师缭到蔡国,四乐师缺去秦国,打鼓的方叔流落到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入居汉水附近,少师阳和击磬的襄移居于海边。

这些文化官吏由于失去了世袭的职守,流落于社会之后,成了历史上第一批专靠出卖知识糊口的士。

据有的人分析,其中有些人可能作了私学的教师。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春秋战国(东周)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春秋战国(东周)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

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

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

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

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教育制度与学校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教育制度与学校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教育制度与学校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各国教育制度开始形成并发展,学校成为了教育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教育制度与学校进行探讨。

一、教育制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开始重视教育事务,并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制度。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

1. 封建教育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封建教育制度也相应地建立起来。

各个诸侯国通过设立学官、设立学校等方式来培养后继人才,以维护君主的统治。

2. 三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多的学派和学说。

其中,以儒家、道家、墨家为代表的三家学说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学说对于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

二、学校的建立与发展随着教育制度的形成,各个诸侯国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学校,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场所。

1. 王宫学宫各个国家的王公贵族在自己的王宫中设立学宫,培养自己的子弟及其他贵族子弟。

这些学宫往往规模较大,设有多个专门的教室和学堂,授课内容以文学、政治、礼仪为主。

2. 儒家学堂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逐渐得到发展,孔子建立了自己的学堂,后世称为“孔子学堂”。

这些学堂成为了传播儒家思想并培养后代儒士的重要场所。

3. 私人教育机构除了官方学校外,一些贵族和富商也开设了自己的私人教育机构,以培养自己的子弟。

这些机构的规模较小,但教育方式和内容与官方学校相似。

三、教育内容与方法在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文学、政治、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而教育方法则以讲授为主,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1. 以文学为主春秋战国时期,文学成为了重要的教育内容。

学生们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文献,培养了自己的文学修养,掌握了写作和演讲的技巧。

2. 重视政治教育各个诸侯国注重培养政治人才,政治教育成为了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学习了国家的法律制度、政治理念等知识,为将来的政治事业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考点:春秋战国时期教育概况
西周结束之后,到了春秋战国,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一个过度,还有一种“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的说法,这两种观点基本一致。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贵族开放,形成“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面。

到了春秋时期,官学衰微,文化下移,私学兴起,可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四夷分别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属,也为平民开放。

到了战国时期,养士之风让私学更加发达,以至于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奇观。

西汉学者刘歆作《诸子略》将当时的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并分别指出其学术渊源及主要特点。

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称为九流,简称“九流十家”。

在众多流派中,儒家和墨家势力最大较为显赫,被成为“显学”,之后的“百家争鸣”发源于儒墨之争。

儒家作为显学之一,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代表人物主要有孔丘﹑孟轲﹑荀况等。

孔子的言论被弟子们整理在《论语》里,孔子曾经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既有先天距定论的成分在里面,又注意到了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孟子被称为“亚圣”,主张人性本善,提出的“盈科而后进”启发后人教育教学要做到循序渐进。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其思想成为法家的启蒙,还主张教育要通过“闻见”“知”“行”的方式进行,体现了其重视直观经验。

墨翟,中国春秋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的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体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属于内发论。

墨子的“三表法”偶尔也为考点。

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等。

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启迪后人遵循自然法则,对儿童的教育也要如此。

除儒、墨、道三家以外,还有其他各家,尤其是法家,对中国的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