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暑假衔接)电阻的测量教案
初中电阻的测量教案
初中电阻的测量教案引言: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基本元件之一,它是限制电流流动的元件。
准确测量电阻对于学生理解电路原理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在初中阶段教授学生进行电阻的测量。
一、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3. 学会分析电路中电阻测量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和单位。
2. 电阻测量的原理。
3. 电阻测量的方法。
4. 实际应用电阻测量。
三、教学过程:1. 电阻的概念和单位a. 对电阻的定义进行讲解,即限制电流流动的特性。
b. 介绍电阻的单位——欧姆(Ω)。
c. 举例说明不同电阻值的意义和作用。
2. 电阻测量的原理a. 说明如何使用电阻计进行电阻测量。
b. 解释电阻计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量程。
c. 强调电路必须断开或者关闭电源,以避免测量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 电阻测量的方法a. 详细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
b. 演示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和万用表的测量端口。
c. 提醒学生注意导线的接触情况,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d. 强调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4. 实际应用电阻测量a. 讨论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如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b. 提示学生遇到电阻未知的情况时,如何进行测量。
c. 引导学生思考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如何用测量结果进行相关计算。
四、实验活动: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电阻的测量方法,并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技巧。
2. 实验步骤:a.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台万用表和一些电阻。
b. 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电路图,进行电阻的测量。
c. 实验过程中,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d.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e. 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并与学生讨论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评估:1.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2. 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练习,检查学生对于电阻测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初中测量电阻教案
初中测量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 学生能够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学生能够根据测量结果分析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阻的变化,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 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学生能够根据测量结果分析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 学生能够根据测量数据得出电阻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准备1. 器材: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开关等。
2. 场地: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阻。
2. 实验原理:- 介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即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计算出电阻的大小。
3. 实验操作:-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连接电路,进行测量。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数据处理:-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
- 学生根据公式 R = U/I 计算出电阻的大小。
5. 实验分析:-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
6. 总结与拓展:- 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 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思考如何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使学生掌握了电阻的测量方法,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学生在实验中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初中物理的电阻的测量教案
初中物理的电阻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 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1. 电阻的测量方法。
2.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
2.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电池等。
2.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阻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提问:如何测量一个电阻的值?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
通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计算出电阻的值。
2. 演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
3. 讲解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表示为 I = U/R,其中 I 表示电流,U 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并记录数据。
2.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电阻的值。
3.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步骤,欧姆定律的应用。
2. 强调电阻的测量方法和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2.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了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避免实验误差。
同时,要加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进一步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2. 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 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教学重点:1.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2.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操作技巧。
2.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导线等实验器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提问:如何测量导体的电阻?二、探究伏安法测量电阻(15分钟)1. 介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通过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导体的电阻。
2. 演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操作步骤:a. 将电阻丝接入电路,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读数稳定。
b. 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c. 换用不同长度的电阻丝,重复上述步骤。
d. 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导体的电阻。
3.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丝的电阻。
三、总结欧姆定律的应用(15分钟)1. 复习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U/R。
2. 分析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a.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 举例说明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汽车车灯的亮度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导体的电阻。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强调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醒学生注意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教学延伸:1. 邀请电工师傅来校讲解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探究家用电器的电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加深了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第3节 电阻的测量(教案)
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2.让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难点】自行设计科学、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教具准备】(学生可2人或4人一组)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带灯座的小灯泡(或定值电阻)、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5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 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欧姆定律,并已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目.例题1(多媒体展示)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同学们练习,教师请两个同学上讲台板书演算过程.解:根据欧姆定律I=R U 得R=I U =A4.0V 2.7=18Ω. (此题目是上节课欧姆定律公式的巩固应用,并且有同类型的例题.教师对学生的演算可以不做过多的讲评,直接关注其变形公式I U R =.) 师 欧姆定律I=R U 可变形为IU R =,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R 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而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也就是说,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R 就会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会越小?(学生通过对“电阻”一节的学习及课后探究已有所理解)生: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的,和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电压多高,以及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电流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教师肯定同学的回答并强调:对于变形公式IU R =,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不存在R 与U 成正比,R 与I 成反比的关系,但是I U R =可以作为电阻的计算式,由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这段导体的电阻.【进行新课】知识点 用“伏安法”测电阻(1)提出问题:师 如果我们想知道某种灯泡的电阻是多大,该怎么办呢?(2)设计方案:师 我们只要能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可得出灯泡的电阻值,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a.如何能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值?(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b.如何能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值?c.欲使灯泡连接在电路中,应该再加一些什么器材?d.要多测几次,观察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阻值是否相等,应怎样改变其电压值?接入什么器材好?生:器材的选取:如果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 ,则电源用两节干电池就可以;电压表使用0~3V 量程即可,电流表使用0~0.6A 量程即可,滑动变阻器应该挑选最大电流超过0.5A 的规格.教师总结实验注意事项:①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处,如果不在,还要注意先调零;②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③如果使用的导线芯是多股细铜线,连接时要将其顺时针缠绕在接线柱上,这样拧接线柱时会越旋越紧.④合上开关前,滑片应该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以防止电路中电流突然过大.⑤读数时,眼睛正对刻度线,确保读数正确.师 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我们设计的思路,对照自己桌前的器材选择你所需的实验仪器,并设计实验报告.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实验探究报告”.第*组实验探究报告(多媒体课件)[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I U R. [实验电路:][实验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电源: V;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大致估计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最大电流值和最大电压值,选择合适的量程接入,如不能估计,则要选择量程较大的接线柱接入.2.检查电路无误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3.合上开关,并迅速断开开关(试触),在开关合上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电压表指针的变化,判断电表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接反),电流表、电压表量程连接是否合适(量程大,还是小).4.根据试触的情况,调整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确保电压表、电流表连接正确.5.合上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记下三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将测量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填入数据表格对应的空格内.注意: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时,应先将滑片移在小灯泡额定电压值的位置上,先测出额定电压对应的电流值,再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降低,测出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弄清楚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可以使其电阻值增大或减小).在读取电流表、电压表数值时,要先弄清楚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以及该量程下每一大格、每一小格代表的数值.读数时,眼睛正对刻度线,确保读数正确.(3)进行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内.(4)分析与论证: 学生根据公式I U R =计算出每次灯泡的电阻值,并进行比较. (5)评估与交流:师 你能从这些数值中看出还有什么规律吗?生: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大,因为灯泡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灯丝温度越高,其电阻值就越大.即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教师总结:误差分析——电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都有一定的电阻,会使测出的灯泡电阻值与真实值间存在差异,电流表和电压表连入电路的方式有两种.①外接法:如图甲所示,在外接法中,电压表的示数表示待测电阻R 两端的电压UR 、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电阻R 和电压表的总电流,即I=I R +I V ,待测电阻值应为RR I U R =真,而测出来的电阻值I U R R =测,由于I >I R ,所以R 测<R 真,即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小.当待测电阻很小时,采用外接法可减小测量误差.②内接法:如图乙所示,在内接法中,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R 中的电流I R ,电压表的示数表示电阻R 两端电压U R 与电流表两端电压U A 之和,即U=U R +U A .根据R U I =,待测电阻值应为RR I U R =真,而测量的电阻值I U R R =测,因为U >U R ,使R 测>R 真,即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如果待测电阻R 的阻值很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通过电阻R 和电流表中的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知U R =I R R 远大于U A =I R R A ,即U 近似等于U R ,使R 测≈R 真.因此,当待测电阻很大时,采用内接法.例题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练习册中对应题目,先让学生思考,后讲解.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课堂延展】用其他方法测量电阻师在上一个实验中,用的是两块电表,电压表用来测电压,电流表用来测电流,那么,单独使用一种电表,如何测出灯泡的电阻呢?学生分组讨论,再由代表阐述本组创新的方案.教师总结:测电阻的其他方法(用多媒体展示)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测量方法,掌握了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器材的选取,知道了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更熟悉了一些仪器的操作方法,加深了对仪器使用的理解.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伏安法”测电阻是个典型的电学实验,所用仪器较多,操作比较复杂,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该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应引起高度重视.2.实验电路图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得出,待画出电路图后,还要问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是很关键的,有的学生看书上这样画,他就这样画,而说不出为什么.3.注意事项可以放在实验进行中说明,或学生有问题时再指出,这样比单独占用一些时间要好一些,因为学生出错了,就知道去查错,从而加深对注意事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4.对个别同学的错误数据不要一味地加以否定,而要注意引导,看是因为读数引起的还是计算引起的,帮助他们查找到问题的根源,有的电路连接有问题,也可能出现不合理的实验数据.所以我们老师还是要想得更远一些才好.5.三次实验尽量在允许的范围内拉开三组实验数据的差距,便于分析实验结论.6.本节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多测几次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而是要学生从多次计算出来的结果中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对于灯泡的电阻,受灯丝温度的影响,求平均值是没有意义的.。
初中物理 测量电阻教案
初中物理测量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
2. 掌握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步骤,能够正确使用欧姆表。
3.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电阻的测量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2. 欧姆表的使用方法3. 电阻的测量实验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欧姆表的使用方法,电阻的测量实验。
2.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2. 新课:介绍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讲解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进行电阻的测量实验,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4. 总结:总结电阻的测量方法,强调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进行电阻的测量实验,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操作。
3. 采用讨论法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六、教学媒体1. 欧姆表2. 电阻器3. 导线4. 电压表5. 电流表七、教学步骤1. 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举例说明。
3. 讲解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包括欧姆表的调零、测量电阻的步骤等。
4. 进行电阻的测量实验,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操作,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5.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7. 总结电阻的测量方法,强调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八、课后作业1. 复习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初中 电阻的测量 教案
初中电阻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的定义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 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法。
教学准备:1.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器材:定值电阻、小灯泡、开关、导线、电压表、电流表。
2. 欧姆定律的相关教具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2. 提问:电阻是导体的本身的性质,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我们平常使用的灯泡中的灯丝是否有电阻?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导体的电阻。
二、新课(20分钟)1. 介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大小。
2. 演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步骤:a. 连接电路,将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
b. 打开开关,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记录数据。
c.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再次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记录数据。
d. 根据测量数据,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定值电阻的电阻值。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在电阻测量中的应用。
三、巩固(15分钟)1. 出示一些电阻测量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2. 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际测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强调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操作注意事项。
五、作业(5分钟)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电阻测量的知识。
2. 布置一些有关电阻测量的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电阻的定义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测量电阻值教案
初中物理测量电阻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3)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值,并能处理实验数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2)伏安法测量电阻值的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1)电阻值的计算;(2)实验数据的处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2)提问:如何测量电阻值?2. 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1)引导学生提出影响电阻的因素,如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2)分组讨论,分析各因素对电阻的影响;(3)总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与材料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 介绍伏安法测量电阻(1)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2)展示实验器材,介绍实验步骤;(3)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4. 学生动手实验(1)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值;(3)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5. 数据处理与分析(1)引导学生运用伏安法计算电阻值;(2)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电阻的影响因素;(3)总结实验结果。
6. 拓展与思考(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电阻测量的准确性?(2)介绍其他测量电阻的方法,如特殊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学生能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操作;3. 学生能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4. 学生具备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了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在数据处理与分析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电阻物理教案1电阻【教学目的】1、理解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比例系数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由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而产生,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教学重点】理解电阻定律【教学难点】电阻率的概念【教学媒体】干电池组,电键,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若干条,导线若干【教学安排】【新课导入】直接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电阻的大小不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而是由电阻本身决定的。
那么到底是电阻的哪些因素影响电阻的大小呢?又是什么样的函数关系呢?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新课内容】1. 实验探究(1)猜想:学生提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材料/长短/粗细等等(要求给出猜想的感受或理论依据,并对其函数关系做定性判断)(2)设计实验:提出问题1:实验中有很多的物理量,应采用什么方法?应怎么选择待测电阻丝?——用控制变量法;所以要选择几根电阻丝,其中A、B、C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依次为1:2:4。
每根电阻丝可选择接入电路的长度。
D是另一种材料的电阻丝,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改变温度。
提出问题2: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由于长度、粗细都可以用倍数的关系,所以主要要测量读数的就是电阻值了。
提出问题3:要如何测定导体的电阻?(请同学设计电路)——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但这样的测量太粗略。
所以最好使用欧姆定律,利用电压和电流间接测量电阻值。
电路如右图。
提出问题4:实验中如何减小读数时的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可通过多次测量减小,即应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和电流,求其比值的平均值。
(3)实验操作:按电路,依次将A、B、C、D三段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利用R=U/I测出三段电阻丝电阻,并加以比较。
电阻测量实验的教学教案
电阻测量实验的教学教案】第一部分:教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电阻器的阻值,提高电路设计与故障检测的能力;2.熟练掌握电阻测量的方法及仪器;3.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常见电阻器的介绍;2.电阻的测量方法及相关仪器;3.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电阻测量的方法及仪器;2.熟练掌握常见电阻器的阻值,并能够应用于电路设计与故障检测。
(四)教学方法1.讲授、实验操作、交流讨论、自主学习。
(五)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1.教学环节:理论课和实验课2.时间安排:两周(其中理论课2小时,实验课4小时)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操作(一)常见电阻器介绍1.碳膜电阻器:是一种主要由碳、金属箔和塑料制成的电子元器件,具有使用广泛、价格便宜、接线方便的优点,主要用于普通电路中;2.金属膜电阻器:也是由碳、金属箔和塑料制成的电子元器件,但是在表面覆盖了一层非常薄的金属膜,具有精度高、使用寿命长、温度系数小等优点,主要用于精密仪器和高档电子产品中;3.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电阻器,包括单圈电位器和多圈电位器两类。
多圈电位器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线性好的优点,主要用于精密仪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
(二)电阻的测量方法及相关仪器1.直接法:将待测电阻器直接接在万用表的表笔上进行测量。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适用范围有限;2.桥式法:通过搭建一座“电阻桥”进行电阻测量,该方法精度较高,适用范围广,但需要专用仪器和调试技术;3.比较法:把待测电阻与一标准电阻器相比较,以确定其阻值。
该方法精度较高、适用范围广,但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标准电阻器。
常见的电阻测量仪器有万用表、电阻箱、电阻测量仪等。
(三)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和仪器:万用表、电阻箱、电池、电线等;2.实验过程及操作要点:(1)通过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2)利用电阻箱搭建电阻桥进行电阻测量;(3)利用比较法确定待测电阻阻值;3.注意事项:(1)操作仪器时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2)实验过程要严谨,保持实验环境的安定性;(3)经过使用的器材要归还并存放妥善。
初中物理电阻测量教案应该怎么设计
初中物理电阻测量教案应该怎么设计 教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么下⾯店铺就分享给⼤家的初中物理电阻测量教案设计的资料,希望⼤家喜欢! 初中物理电阻测量教案设计⼀ 1.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电阻,知道电阻的单位,知道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
⑵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会使⽤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过程与⽅法 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积有关,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⑷通过观察和使⽤滑动变阻器,体会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之巧、之妙,培养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电阻及其单位,决定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
电阻与电流、电压⼀样,是电学中的重要物理量。
电阻器是电阻知识的应⽤,定值电阻和变阻器在电学实验和⽆线电技术中应⽤很⼴泛。
滑动变阻器的学习,既有助于学⽣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为后续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开宗明义,通过⼀个⽣活现象,使学⽣意识到“两灯泡的灯丝”对电流的阻碍作⽤不同,进⽽学习什么是电阻和电阻的单位,并激发学⽣探究电阻的兴趣。
知道了电阻及其单位,⾃然会产⽣⼀个疑问:不同的导体,电阻有⼤有⼩,那么电阻的⼤⼩与哪些因素有关?“活动1”让学⽣亲⾃动⼿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并在实验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的科学⽅法。
研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积、材料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学⽣对电阻的理解,也是学⽣学习滑动变阻器的基础。
关于滑动变阻器,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2”让学⽣对照实物和结构图,边观察、边阅读,并通过⼏个问题引导学⽣思考讨论,从⽽搞清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原理,学会画其结构⽰意图和符号。
“活动3”让学⽣练习使⽤滑动变阻器,重点学习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和调节,为下⼀节探究欧姆定律奠定基础。
本节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初三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及反思
初三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和实验步骤。
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在测量电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电阻的测量方法。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难点欧姆定律在测量电阻中的应用。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阻的概念,如:什么是电阻?电阻的单位是什么?2.理论讲解讲解电阻的测量原理,即欧姆定律。
介绍测量电阻的实验器材,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等。
讲解实验步骤,包括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取电压和电流值等。
3.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纪律。
4.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生得出结论: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如团结协作、严谨实验等。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1.优点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增强了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指导,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2.不足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需要加强实验纪律教育。
实验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完成实验。
部分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理论讲解环节加强引导。
3.改进措施加强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实验。
在理论讲解环节,采用更多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
重难点补充:1.理论讲解教师通过提问与学生互动,例如:“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电压和电流的关系,谁能告诉我欧姆定律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非常好,那么我们在测量电阻时,电压和电流有什么关系呢?”当讲解到滑动变阻器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我们要用滑动变阻器而不是直接接一个电阻呢?它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后,教师解释:“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帮助我们测量不同的电流和电压值,从而计算出电阻。
初中物理(暑假衔接)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学目标】1、应用欧姆定律,学习测量电阻的方法。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教学重点】1、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2、通过测量小灯泡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进门得分】1.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如果它两端电压为5V,__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用量程为0.6A的电流表来测量通过该电阻的电流。
2.某段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2V,通过的电流强度是0.9A,欲使通过的电流强度为0.3A,则在其两端应加的电压为___4____V。
3.电压保持不变,当接电阻为6Ω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
如改接阻值为12Ω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0.1___A。
【教学内容】要点一、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 R=U/I。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定电阻和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4.实验步骤:(1)按图连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U 1、U 2、U 3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I 1、I 2、I 3 分别填入设计的记录表格;1233R R R R ++=;(4)整理器材。
要点诠释:(1)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2)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 电流。
根据Rx=U/I 电阻偏小。
(3)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
要点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过程:(1)实验原理:R=U/I。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灯泡(2.5V)、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4)实验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到阻值最大处,检查电路,试触无误后,闭合开关;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阻值变小,观察电压表示数,使示数为小灯泡的标定电压值(2.5V)再读出电流表示数,观察灯泡亮度,记录表格;④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阻值变大,使用电压表示数为某一值(1V),观察电流表示数,灯泡的亮度,并记录入表格;⑤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阻值继续变大,使电压表示数为某一值(0.5V),观察电流表,灯泡的亮度记录入表格;⑥计算电阻值,填入表中;⑦分析表格,总结规律。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15篇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模板15篇教案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电阻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的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器材: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
要求学生暂不揭开。
),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问:请叙述欧姆定律的内容,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学生回答略)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略)引出本节。
板书:〈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2.进行新课(1)问: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答: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它的电阻。
(3)问:谁能设计一个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电路?学生板演(参见课本上的图8—1)。
教师讲评。
(4)问:用伏安法测电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学生回答,接着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
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5)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学生回答,教师小结: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
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
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
即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
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案教案标题:电阻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步骤。
3. 了解电阻的单位及常用符号。
教学准备:1. 一台万用表。
2. 几个不同阻值的电阻器。
3. 连接线和插头。
4. 实验电源。
5. 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引入1. 教师通过示意图展示一个电路,强调其中的电阻元件,并与现实生活中的电阻进行联系,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如何测量一个电阻器的阻值吗?步骤二:概念讲解和示范1. 教师用板书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电阻的概念,即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
2. 解释电阻的单位欧姆(Ω)以及常用的电阻符号,如R。
3. 示范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步骤,并强调必须先断开电路再进行测量。
步骤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或个别操作,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万用表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器。
2. 学生记录每个电阻器的阻值,并与测量值进行比较,检查是否操作正确。
步骤四:讨论和总结1.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2.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测量电阻的要点和步骤,并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步骤五:拓展练习1. 提供一些电路图,要求学生计算其中电阻的总值。
2.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各个电阻值,并计算总电阻值。
步骤六:作业布置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相关问题或讨论。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尝试应用所学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和反馈,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纠正。
2. 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参与讨论的质量和深度。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电阻器和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对于进阶学生,可以介绍更为复杂的电路,要求他们计算和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教学备注:1.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确保学生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特别是在接触电源和测量高阻值电阻器时要小心谨慎。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的深度。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和常见电阻器的特点。
2.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并能正确读取电阻值。
3.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掌握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4.能够运用串、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讲解电阻的概念、单位以及常见电阻器的特点。
-教师讲解:“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欧姆(Ω)。电阻器是一种用来调节电路电阻的元件,常见的有固定电阻器和可调电阻器。”
2.演示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教师演示:“现在我来演示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首先,将万用表的两个表笔分别接触到电阻器的两个引脚上,然后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电阻值。”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运用串、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
2.难点: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理解,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等基础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压、电流的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电流和电压,谁能告诉我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流和电压是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电压推动电流。那么,有没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电流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电阻。”
初中实验室测量电阻值教案
初中实验室测量电阻值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学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
3. 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教学重点:1. 电阻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结论。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电阻箱、万用表、导线、电源等。
2. 实验指导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提问: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二、讲解电阻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电阻的定义:电阻是电流流过导体时遇到的阻碍作用。
2. 介绍电阻的单位:欧姆(Ω)。
3. 强调电阻在电路中的重要性。
三、演示测量电阻值实验(15分钟)1. 讲解实验步骤:a. 将电阻箱接入电路中。
b.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箱的电阻值。
c. 记录实验数据。
d.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 进行实验操作,示范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
四、学生分组实验(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阻箱的电阻值。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写实验报告。
五、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数据。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电阻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电阻的计算方法。
2. 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电阻值以满足电路需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室测量电阻值的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电阻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并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电路中的电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电路设计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测量电阻教案
初中物理测量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掌握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原理。
(2)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仪器,进行电阻的测量。
(3)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伏安法测定电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
2. 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原理。
3. 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操作步骤。
4. 实验数据处理,得出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处理。
2.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电阻与电压、电流关系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入电阻的概念。
(2)提问:什么是电阻?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 知识讲解:(1)讲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
(2)讲解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原理。
3. 实验操作:(1)分组实验,每组配备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仪器。
(2)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注意安全操作。
(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
4. 数据处理:(1)引导学生使用公式计算电阻值。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让学生反思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讨论如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仪器,进行电阻的测量。
2. 学生能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3. 学生能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反思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六、教学资源1.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实验仪器。
初中物理实验电路中的电阻的测量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电路中的电阻的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通过实验掌握测量电阻的技巧和步骤。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 镊子- 电阻箱- 铁丝电阻- 电流表- 电压表- 电池- 开关- 导线2.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 按照电路图搭建电路- 测量电阻值三、教学过程1. 引入引导学生回顾电阻的概念,并提问:“为什么电路中需要使用电阻?”帮助学生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2. 实验介绍介绍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明确本次实验的重点和任务。
3. 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器材完整且无损坏。
2)按照电路图搭建电路:学生按照给定的电路图,使用导线和器材搭建电路。
3)测量电阻值: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仪器测量电阻的数值。
4. 实验注意事项- 搭建电路时要注意连接的正确性和稳固性。
-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时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实验结束后,归还和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5. 实验结果和分析学生记录并分析实验测得的电阻数值。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并帮助他们解释可能的偏差原因。
6. 实验总结让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重点和技巧,并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电阻?为什么电路中需要使用电阻?- 电阻的测量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的原理是什么?四、实验拓展1. 扩展实验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电阻箱或改变电路参数来进行多组实验,进一步探究电路中电阻和其他元件的关系。
2. 探究性问题设置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实验验证,例如:- 电阻值与电流的关系如何?- 电阻值与电压的关系如何?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帮助初中学生深入理解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电路中电阻的测量技巧,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拓展,学生能够进一步探索电路中电阻和其他元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知道测量电阻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并观察试验现象分析结果,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并养成求真务实、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难点】组装电路,分析实验,发现规律,以及对电阻概念的理解认识。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问题引入: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大小?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的欧姆定律的知识,然后得出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通过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以及电阻两端的电压得出定值电阻的电阻值的方法。
环节二:新课讲授设计实验已经讨论出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即测量电流和电阻根据公式得出电阻值。
但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以及电流的值,求出每次的电阻值,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数。
其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就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
电路图如图所示:所用器材有:电源、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进行实验首先,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注意哪些问题,比如,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在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检查滑动变阻器是否处于阻值最大处;电压表电流表的支付接线柱的正确连接等。
且应该提醒学生通过“试触”进行测量工具量程的选择,在闭合开关前仔细检查电路连接情况。
在学生连接完电路后,应该检查学生的电路连接情况,确保电路连接没有问题。
其次,闭合开关,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注意应提醒学生不能将滑动变阻器调节的太狠,也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量程,并且指导学生设计表格将所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最后,断开开关,整理器材,收拾仪器,结束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的测量【教学目标】1、应用欧姆定律,学习测量电阻的方法。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教学重点】1、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2、通过测量小灯泡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进门得分】1.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如果它两端电压为5V,__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用量程为0.6A的电流表来测量通过该电阻的电流。
2.某段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2V,通过的电流强度是0.9A,欲使通过的电流强度为0.3A,则在其两端应加的电压为___4____V。
3.电压保持不变,当接电阻为6Ω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
如改接阻值为12Ω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0.1___A。
【教学内容】要点一、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R=U/I。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定电阻和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4.实验步骤:(1)按图连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U 1、U 2、U 3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I 1、I 2、I 3 分别填入设计的记录表格; 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1233R R R R ++=1 2 31233R R R R ++=;(4)整理器材。
要点诠释:(1)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2)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 电流。
根据Rx=U/I 电阻偏小。
(3)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
要点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过程:(1)实验原理:R=U/I 。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灯泡(2.5V)、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4)实验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到阻值最大处,检查电路,试触无误后,闭合开关;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阻值变小,观察电压表示数,使示数为小灯泡的标定电压值(2.5V)再读出电流表示数,观察灯泡亮度,记录表格;④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阻值变大,使用电压表示数为某一值(1V),观察电流表示数,灯泡的亮度,并记录入表格;⑤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阻值继续变大,使电压表示数为某一值(0.5V),观察电流表,灯泡的亮度记录入表格;⑥计算电阻值,填入表中;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灯泡亮度电阻R/Ω1 2.52 13 0.52.数据分析总结规律:通过实验记录,对数据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且变化较大,是什么原因使灯泡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导体两端电压变化了,是通过灯泡电流变化还是亮度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导体本身的条件:①材料;②长度;③横截面积;2.温度。
导体两端电压,通过导体电流与电阻大小无关,并不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
要点诠释:(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调到最大。
(3)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法要正确,量程选择要合适。
(4)实验表明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故障分析: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完好的情况下:故障现象可能原因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大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灯泡灯丝断了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灯泡短路电压表断路灯泡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短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电压表断路【过手练习】类型一、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 如图所示,小岩利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岩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大,请你添加一条导线将实验电路补充完整;(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2.4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0.48__A,电阻Rx的阻值为___5__Ω。
举一反三:【变式】小新同学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知,灯泡的电阻和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是__灯泡两端电压越大,灯泡电阻越大 ___,得出此结论的原因是 灯丝温度改变 。
2.如图,李江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电阻而连的电路,有关该实验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A .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B . 实验过程中两电表都有可能需要换接较小的量程C . 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电压表的示数的不同而不同D . 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 举一反三:【变式】在如甲图所示的测小灯泡电阻R 的实验中:(1)在连线的过程中,开关应该处于__断开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先移到__B__(填“A”或“B”)端,使它的电阻值__最大____。
(2)闭合开关后,当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读数___变大___、电压表读数___变大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乙图所示,则电压表读为__2.4__伏,电流表读数是__0.24_ 安,由公式__R=U/I_可算得待测小灯泡的电阻为_10__欧。
类型二、伏安法测电阻3.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6V ,图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图乙为连接不完整的实物图。
(1)对照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连接部分连接起来。
(2)如果实验操作中出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0的现象,其故障可能是( C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2.0 4.0 6.0 电流I/A 0.15 0.20 0.25电阻R/Ω13.320.024.0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B.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C.电阻Rx发生了短路D.把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连入电路(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若将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测得的Rx= 5 Ω。
(5)此实验要多次测量电阻值,最后求电阻值的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误差。
【思路点拨】(1)根据电源的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且与被测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2)电路的故障有两种:断路或短路,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可做出判断;(3)滑片左移,电阻变小,分压变小,则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4)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计算电阻的大小;(5)在测量性实验中,要多次测量电阻值,最后求电阻值的平均值,这样可减小误差.举一反三:【变式】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如图所示,某同学连完电路后,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迅速摆到最大刻度,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电流表量程选小了、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_。
类型三、电路故障的判断4.如图所示的电路,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U=3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3V,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C )A. L1短路B. L2短路C. L1断路D. L2断路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发现灯泡L1亮、L2不亮。
调节变阻器滑片P,灯泡L1的亮度发生变化,但灯泡L2始终不亮。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A.灯泡L2短路了B.滑动变阻器短路了C.灯泡L2灯丝断了D.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拓展训练】一、选择题:1.某同学指出: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值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你认为其中不必要的一条是(C)A.向电路中连接变阻器时,应该使滑片位于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B.向电路中连接开关时,应该先将开关断开C.开关应该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D.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2.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没有必要的是(A)A.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开关应靠近电源的正极B.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C.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D.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3.一个大约为20欧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选的量程应为( B )A.0~0.6A,0~3V B.0~0.6A,0~15VC.0~3 A,0~3 V D.0~3 A,0~15 V4.如图所示电路是两只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电路连接正确,当开关S闭合后,以下判断正确的是(B)A.若L1断路,则电压表的示数为0V,两灯不亮B.若L1短路,则电压表的示数为0V,只有L2亮C.若L2断路,则电压表的示数为0V,L1亮D.若L2短路,则电压表的示数不为0V,两灯均不亮【出门检测】二、填空题:5.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就可以利用R=U/I 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测出多组电流和电压的数据。
在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就可以改变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6.“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断开状态,电液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在闭合电键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最大;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待测电阻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7. 某同学在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按图甲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出几组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图乙U-I图线,则被测电阻R1的阻值为8 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1.6 V。
8. 为了测量的阻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
已知R0为10Ω,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当S2断开、S1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R0两端的电压为0.6 V,Rx的阻值为40 Ω。
9. 某同学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表量程选择正确但不慎将两表的位置接错,其错误的电路图如图所示,那么当开关S闭合后,产生的结果是电流表被烧坏。
三、实验探究题:10. 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a、b、c、d为四个接线柱,闭合开关后灯不亮,已经确定是由于灯泡开路或短路引起的。
在不允许拆开电路的情况下,请你用一个电压表或一个电流表分别对故障进行判断,把方法和判断结果填如下表中(每种电表格填写一种方法)11.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几节干电池、3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5Ω,8Ω,12Ω)、1只最大阻值为10Ω的几个滑动变阻器,被测电阻R x,电表方法(接在何处、开关开闭情况)现象和结论电流表接cd,开关断开若电流表有示数,则灯泡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则灯泡断路电压表接ab, 开关闭合若电压表有示数,则灯泡断路;若电压表无示数,则灯泡短路2个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各1只,导线若干,实验前老师启发同学们:为了使测定的电阻值更精确,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分别设计了以下待测电阻R x 的四个方案,如下图每个方案只变化一种元件或改变状态,且四个组的变化都不相同,并都顺利完成了实验,依据实验方案回答(1)实验中测得如下表所示数据,该方案是__甲或丙__小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