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ZH-L-014来料检验作业流程及管理办法[1]
进料检验工作管理流程
序号
流程项
责任部门
责任人
工作内容及要求
1
物料到货计划
采购部
采购员
采购部门规划采购计划时,通知质量部门拟采购的材料或产品和到货时间,以便其安排质量检验计划。
2
检验准备
质量管理部
IQC/SQE
质量部门严格按照检验计划执行,确保在进料检验前完成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
3
检验通知
仓储物流部
采购部
仓储管理员
采购员
外购、外协物料到货,采购与仓储部门确认物料信息(名称、规格、数量、厂家、到货日期)及出厂检验报告。
采购部
质量管理部
采购员
QC主管
采购部门按流程填写物料送检通知单,附产品出厂检验报告,报至质量部进行检验与查证。
采购部
质量管理部
采购员
SQE
对于首次配套供货的供应商,按照《采购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6
放行审批
质量管理部
质量经理
例外放行申请报告由质量部经理负责进行审批。
7
例外放行控制
仓储物流部
仓储管理员
仓储管理员使用“特采”标识紧急放行的原辅材料和外购外协件,并在台帐上记录“例外放行”及审批人。标识卡和申请表随物品流转至相关单位,进行标识、记录和后续检验。若不符合要求,申请单位根据记录追回更换。
质量管理部
SQE
IQC
在实际需求的前提下,质量人员可选择前往供应商现场进行检验。
质量管理部
IQC
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遵循《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理。
10
不合格评审
技术部
质量管理部
设计工程师
质量工程
来料检验流程 (3)
来料检验流程在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中,来料检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来料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标准,并满足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1. 检验计划在进行来料检验之前,首先需要制定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包括确定检验的样本数量、抽样方法、检验标准、检验设备和方法等。
1.1 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的确定基于统计学原理和充分考虑生产规模、风险因素和可接受的缺陷水平等因素。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方格抽样等。
1.2 检验标准检验标准是来料检验的依据。
它应该明确规定了每个检验项目的要求和可接受的缺陷水平。
常见的检验标准包括:国际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1.3 检验设备和方法检验设备和方法的选择应符合检验标准的要求,并经过校准和验证。
常用的检验设备包括:计量设备、物理性能测试设备、化学分析设备等。
2. 来料检验过程来料检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接收样品、检验样品、记录结果和处理不合格品。
2.1 接收样品当供应商交付原材料或零部件时,接收人员应按照检验计划的要求接收样品,并记录相关信息,如供应商、批次号、数量等。
2.2 检验样品按照检验计划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化学分析等。
外观检查是通过人眼进行观察,主要检验物品的外表质量、色泽、形状等。
尺寸测量是使用测量工具对样品的尺寸、几何形状进行测量和比较。
物理性能测试是对样品的力学性能、电气性能、耐磨性等进行测试。
化学分析是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含量等进行分析。
2.3 记录结果检验人员应将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并与检验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合格。
记录的信息包括供应商、批次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2.4 处理不合格品如果样品不合格,应该立即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处理措施可能包括退货、返修、报废等。
3. 来料检验报告根据检验计划和检验结果,来料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供应商信息、样本信息、检验项目、测试结果、判定结果等。
程序文件----- 来料检验程序
程序文件----- 来料检验程序程序文件来料检验程序一、目的本程序的目的在于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组件等来料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防止不合格品流入生产过程,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包装材料及其他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来料。
三、职责分工1、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及时将来料信息传递给质量检验部门。
2、质量检验部门制定来料检验标准和检验计划。
实施来料检验,判定来料是否合格。
对不合格来料提出处理意见,并跟进处理结果。
3、仓库部门负责来料的接收、存储和保管。
对检验合格的来料办理入库手续。
对不合格来料进行隔离和标识。
4、生产部门协助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来料检验。
对紧急放行的来料进行使用过程中的监控。
四、来料检验流程1、来料接收仓库管理员在接收来料时,应核对来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包装等是否与采购订单相符。
如发现来料有损坏、短缺或与订单不符等情况,应及时通知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联系解决。
2、检验准备质量检验员在接到检验通知后,应收集相关的检验标准、技术文件和采购合同等资料。
准备好所需的检验工具和设备,如量具、测试仪器等,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抽样检验根据来料的批量大小和检验标准,确定抽样方案和抽样数量。
从待检来料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检验。
4、检验项目和方法外观检验:检查来料的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划伤、变形、锈蚀等。
尺寸检验:测量来料的关键尺寸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性能检验:对有性能要求的来料,如材料的强度、硬度、电气性能等进行测试。
化学成分检验:对某些原材料,如金属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5、检验结果判定质量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对照检验标准进行判定。
如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定该批来料合格;如有不合格项,根据不合格的严重程度,判定为让步接收、挑选使用或退货。
6、检验记录质量检验员应如实填写来料检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来料批次、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判定结论等。
来料检验操作流程规定
1. 目的通过对公司来料进行检验、测试,确保来料品质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防止未经检验或未经检验合格的来料投入使用。
2. 适用范围2.1.适用于公司采购物资的验证。
2.2.货仓部:仓管员负责对物料的接收、初检、标识、暂存、送检;2.3.质检部:检验员负责对生产用物料进行检验;质检部主管负责对不合格来料的检验报告的审批、检验标准的制定、检验设备的保养。
2.4.采购部:负责将来料品质不良的信息传达给供应商,并跟踪其快速退换处理,以免物料因品质问题而延误了交货期3. 所需材料无4. 所需工具无5. 作业流程5.1.采购物资的入库检验或验证:A.内部验证的产品由物料部仓管人员负责采购产品的品名、外包装、数量、规格、型号贮运条件等的验证,质量检验人员负责产品的质量检验或验证;B.外部验证的产品由采购人员或与检验员会同供应商现场进行验证;5.1.1. 生产用原材料由物料部对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核对并签字后放入仓库待检区,质检部按照技术图纸、样品、样板或《物料检验标准》《主要部件检验流程作业指导书》中相关作业指导书规定,负责对产品进行检验或验证。
5.1.2.其它物资的验证由行政部与申请部门负责进行验证和复核。
并填写《采购产品验证记录》5.1.2.1.其它物资验证的内容。
A 外包装:有无破损、变形,潮变,标识是否清晰;B 贮运条件:是否有贮运条件要求,包装是否符合贮运条件要求;C 品名:产品名称是否与《购置申请单》一致; D 批号:内容物批号是否与包装一致; E 规格型号:与《购置申请单》一致;F 有效期:是否在效期内;效期至少二年以上(含二年);G 厂商:是否符合采购文件要求。
5.1.2.2对验收不合格的产品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处理。
5.1.2.3.在采购物资验证中对不符合验证要求,但又可以正常使用的产品填写《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由主管领导特殊审批后方可入库。
5.2.来料检验流程5.3.原材料接收5.3.1.材料仓库必须指定固定的区域为待检区,放置待检或已检待判的来料。
来料验收监督核查检验作业标准
来料验收监督核查检验作业标准一、作业目的来料验收监督核查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所验收到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成品等符合公司的要求和规定,保证产品的质量并防止不良品流入生产过程,从而保障公司的生产安全和利益。
二、作业范围检验范围由公司产品生产的零部件、原材料、成品等所组成,经过质管部的筛选以及相关生产制度的安排,在每个收货点进行检验。
三、作业流程1. 来料到货的检验员必须事先熟悉产品的制造通知单、技术规范书、验收标准、物料标准等相关要求;2. 收到货物后,检验员应立即核查送货单上的名称、规格、数量以及物料规格型号是否与确切要求一致;3. 根据要求,检验员选择相应的样品,并填写好样品编号,记录到样品管理系统中;4. 按照规定,将样品送至快速检测室,根据快速检测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检验,同时记录检测结果;5. 如快速检测结果不合格,则进行详细检验,并填写相应的检测报告;如快速检测结果合格,则按照要求进行下一步的详细检验;6. 进行详细检验时,检验员应使用相应的检验工具、设备,确定产品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并在检查表上标记有关要点;7. 根据样品的检验结果,检验员应将不合格的货物进行分类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通知供货商,待供货商给出明确的答复和解决方案后再进行处理;8. 将符合要求的货物进行打包,并完整地填写好包装单以及相关记录,存放在待入库区域,待存储管理人员进行接收;9. 一天的检验完成后,检验员应将所填写的检验报告全部上传至系统,包括检查表、检验结果、检验工具校验记录以及相关文件。
四、作业内容1. 注意检查来料货物是否与采购单、送货单等相关文件相符,是否贴有必要的标签,是否有生锈、破损等现象;2. 检查原材料的状况,如铜、铝、钢等材料的表面是否平整、光洁,是否有氧化、锈蚀等情况;3. 对于关键零部件和成品,要进行非损检测和物理性能检验等专业技术检验,如焊接质量、力学性能、尺寸精度等;4. 对于常规零部件和成品进行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功能性能测试、标准化试验等;5. 制定具体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并定期进行审核,并设备管理人员、运营人员代表参与检验过程。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来料检验的管理控制,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来料检验的生产企业,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各类来料。
三、术语和定义1. 来料检验:对进入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行检验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 供应商:向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的外部单位或个人。
3. 检验批次:按照一定的数量或时间范围划分的待检验物料集合。
4. 合格:被检验物料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5. 不合格:被检验物料不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四、来料检验流程1.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沟通,明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 供应商向采购部门提供来料样品,并提供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
3. 采购部门将来料样品送至质检部门进行检验。
4. 质检部门根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来料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5. 检验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情况。
6. 合格的来料可以进入生产环节,不合格的来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退货、返修等。
7. 质检部门将检验结果记录并报告给采购部门,供其决策。
五、来料检验标准1. 外观检查:检查来料的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损伤、污染等。
2. 尺寸测量:对来料的尺寸进行精确测量,与技术要求进行比对。
3. 物理性能测试:根据来料的具体性质,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如拉力测试、硬度测试等。
4. 化学成分分析:对来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符合要求。
5. 包装检查:检查来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运输要求。
6. 样品保留:对每个检验批次的来料,应保留相应的样品,以备后续需要。
六、来料检验记录1. 检验记录应包括来料的基本信息,包括供应商、批次号、检验日期等。
2. 检验记录应包括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判定标准等详细信息。
3. 检验记录应有专人进行审核,并签字确认。
来料检验管理办法及管理流程
来料检验管理办法及管理流程来料检验管理办法1 1 、目的:为保证我司生产产品所需各种原材料(包括辅料)之品质能满足我司客户之要求,特制定此办法。
2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所有原材料及委外加工之物资。
3 3 ﹑职责:3.1 品管部:IQC 负责来料的检验、判定、标识、记录,供方质量改进的追踪;3.2 技术部:负责提供相应的、完整的技术资料(如技术图纸、样品检验/认可书、检验标准等),新样品及新样品确认,测试所需夹、治具; 3.3 采购部:提供采购单(或采购物资清单),对物资的报检,反馈不良进料之信息给供应商,并追回其原因分析与改善措施,主导物资评审(特采,加工挑选等);向供方索要各类所需的报告 3.4 销售部:负责处理与反馈客供不良物资之信息,提供客户特殊要求;3.5 仓库:负责进料的点收、送检、入库,协助采购部对不良物资的退货。
超安全存放期之物资的上线或出货前信息的反馈 4 4 、各词定义: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进料品质控制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允收品质水准MRB——Material Review Board 物资评审委员会/小组CRI.——Critical 致命缺陷(A 类):指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会对人的生命或财产安全造成明显或潜在的危害的缺陷MAJ.——Major 主要缺陷(B 类):指会降低或失去产品功能或性能的缺陷或明显影响销售之外观缺陷MIN.——Minor 次要缺陷(C 类):指不影响产品性能,装配,安全或销售等之外观不良,如轻微脏污、刮花、变形、披锋等。
5 5 、工作程序:5.1 进料检验管理流程见后所示;5.2 新样品确认由技术部进行,样品确认合格后封样给品管人员留样校对。
小批量(样品)试用,品管部IQC 参照采购与开发相关规定执行,必要时检验员做可追溯性标示或记录;5.3 外购或加工物资到达公司后,供方或加工方送货人员将采购物资送至仓库来料待检区,并按我司规定进行放置、防护、挂牌标示(必须包括产品或物资名称、编号、采购、销售订单号(通用件除外)、数量、送货时间及供应商或加工商名称)、采购、仓管员凭送货单与采购物资清单核对,清点无误后于供方送货单上签字暂收,然后仓库人员根据供方的送货单进行报检(外购成品由QA 检验、其它的物资由IQC 检验)若无送货单则由采购跟催或补填送货单,否则拒检; 5.4 IQC 检验员根据送货单、采购单(或采购物资清单),对所有物资进行先后检查(生产急用应先检,常规检测原则上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需做耐久性测试的物料按品管部物料检验时间规定执行)。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零部件等进货物料进行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能够确保进货物料的质量符合企业的要求,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二、管理控制规范的制定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要求和行业标准,制定适用于来料检验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尺寸、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指标。
2. 制定检验程序:明确来料检验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样品采集、检验方法、检验设备的选择和校验等。
3. 确定检验频率:根据供应商的质量水平和产品的重要性确定来料检验的频率,高风险物料可采取100%抽检,低风险物料可采取抽样检验。
4. 制定检验记录和报告:规定来料检验的记录和报告要求,包括检验结果、不合格品处理、供应商评价等内容。
三、实施管理控制规范的步骤1. 供应商评价: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能力评估,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认证情况、质量问题处理能力等。
2. 样品采集:按照检验程序要求,从供应商处获取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3. 检验方法和设备:根据检验标准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记录和报告:按照规定的要求,记录检验结果、不合格品处理情况等信息,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供应商反馈检验结果。
5.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整改或退换货,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6. 过程改进:根据来料检验结果和供应商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提高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
四、管理控制规范的效果评估1. 检验合格率:通过统计来料检验的合格率,评估管理控制规范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 不合格品处理及时率:评估不合格品的处理及时率,包括及时通知供应商、及时处理不合格品等,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 供应商评价结果:根据供应商的评价结果,评估管理控制规范对供应商质量管理能力的影响,及时调整和改进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来料检验流程
采购员将采买物 品放入待检区
申请报检
QC 准 备 相 关 资 料、工具
检
验
OKLeabharlann NG签字盖章特殊物料相关部
门共同评审
退货
入库
条件收货
NO
变更日期
修改内容
修改人
编制
审核
批准
来料检验流程
编号 工作流程 作业说明 1、 采购员将物料放入 待检品区,填写检 验申请单通知 QC 检验。 2、 QC 核对来料名称、 数量、型号是否正 确,并根据来料特 性决定产品的检验 方式: 抽检、 全检、 产线试用、相关人 员技术支持等。 3、 QC 依据来料检验 标准、产品说明、 检验申请单上的信 息进行检验。 4、 物料检验合格在检 验申请单上检验结 果 ok 项签字、盖 章;物料检验不合 格在检验申请单 NG 项签字, 并通知 采购;对有异议的 物料 QC 通知相关 人员共同判定,合 格入库,不合格通 知采购退货。 相关记录 1、来料检 验申请单 2、检验记 录
来料检验作业流程
来料检验作业流程1 目的为对来料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符合公司要求,防止不良物料流入或投入使用,特制订本流程。
2 适用范围本流程适用于原材料(原料、包材)和重要生产辅料。
3 职责3.1品质部负责来料的质量标准制定,检测、质量判定,并控制不良物料和紧急放行来料的使用。
3.2采购部负责来料不合格品的处理。
3.3仓储部负责来料品名、规格、数量、供应商的核对及送检。
3.4市场部/生产部负责不良物料的评审。
3.5 PMC负责来料是否需要紧急处理的通知。
4 术语和定义无5 流程图无6 程序6.1来料点收、送检6.1.1供应商交货后,仓管员参照《送货单》,核对来料品名、规格、数量、标识、生产商等。
6.1.2仓管员确认无误后,开具《物料送检单》,同时标注是否急料,通知品质部来料检验员。
6.2急料处理6.2.1由于生产及出货等原因,有些物料需要尽快检验时,PMC部应书面通知仓储部,仓管在送检单上标注。
6.2.2厂长确定该物料可否先用后检,可以的仓管员在物料上贴上“紧急放行”标签并做好记录,同时按正常标准进行抽样检测。
6.2.3不可以先用后检的物料,品质部安排第一时间检测,并及时将检测结果通知PMC部。
6.3取样6.3.1包材取样包材检验人员根据《送检单》中的送检数量,按照“包材检验标准”中的抽样标准进行抽样。
在抽样过程中不得使包材受污染、受损,抽样完毕后,将包装箱原样封好。
6.3.2原料取样6.3.2.1取样时应先将抽取的原料外包装表面用纱布擦试干净,用专用工具打开包装,分别从样本中平均抽取所需试样。
6.3.2.2取液体样应搅拌后抽取,同时检查试样中是否有杂质,并将从多个样本中所抽取的样品混合在一烧杯内。
固体样品应用特定取样器具从样本中部取样。
6.3.2.3有菌检指标的原料,在来料时每批号只抽检1个包装单位,取样后应特别标注,加强密封。
6.3.3 机加工产品取样6.3.3.1 取样时应采取均匀取件法进行抽样,以减少检测误差。
来料检验流程范文
来料检验流程范文来料检验流程是指企业接收到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后进行检验和测试的一系列操作流程。
来料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供应商提供的物料符合企业的质量要求,以减少不良品的流入,并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来料检验流程的步骤:1.来料接收:在收到来料之后,质量检验员将在收货区接收,并对物料进行初步检查,包括:确认送货单与实际物料是否相符,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检查数量是否正确等。
2.样品抽检:根据一定的抽样规则,从来料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抽样方法可以是随机抽样,也可以是按批次抽样,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案。
3.外观检验:对样品进行外观检验,主要是检查物料的表面是否有划痕、裂纹、变色、变形等问题,确保外观符合相关要求。
4.尺寸和重量检验:对样品进行尺寸和重量检验,这取决于物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
对于金属或塑料零部件,可以使用量规、卡尺或称重器进行检验,对于液体或粉末物料,可以使用容器和天平等进行检验。
5.功能和性能测试:对一些物料,需要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测试方法可以根据物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使用测试仪器或设备进行测试。
6.化学成分分析:对于特定的物料,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保其符合特定的要求。
这可能需要进行实验室分析、化验或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
7.安全检查:如果物料可能对操作员、设备或环境造成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安全性检查。
这可能包括对物料进行防火、防爆、防腐等方面的测试。
8.检测报告和记录:对每个样品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根据需要生成检测报告。
如果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则可以接收物料;如果不符合要求,则将物料退回供应商或进行其他处理。
10.流程优化:对来料检验流程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寻找并解决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来料检验流程,不同企业和行业的来料检验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来料检验的目标是确保物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以支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保证。
来料检验管理流程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来料检验管理流程1. 目的:通过对进货采购物料的品质进行检验和试验, 确保来料的品质符合本公司的要求。
2. 适用X围:适用于板卡事业部与产品直接相关的各类物料(包括环保物料),包括直接材料、辅料材料、包装材料等,本流程同样适用于OEM客供物料。
3. 职责:3.1 货仓:负责对采购生产物料的初步确认,办理入库手续;3.2 品质部:负责制订物料检验标准,组织对物料的检验和试验,出具验收报告或记录;3.3研发部负责提供物料技术规格书、图纸和检验所用的样板等3.4物控部负责组织对IQC检验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4. 定义:4.1直接材料:直接构成产品的组成部分,如:PCB、IC、电子元器件等;4.2辅料材料: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使用的材料,如:锡条/锡丝、助焊剂、清洗水、抹机水、黄胶等;4.3包装材料:产品包装所使用的材料,如:纸箱、汽泡袋等;4.4 MRB:物料不合格评审委员会。
5.6.相关文件及表单:6.1相关文件6.1.1 《采购管理流程》YDF-QP-0116.1.2 《新物料确认管理流程》YDF-WI-Q-10036.1.3 《采购样品确认管理流程》YDF-WI-Q-20036.2 相关表单6.2.1 《IQC物料检验报告》YDF-FR-00656.2.2 《来料异常联络单》YDF-FR-11116.2.3 《物料评审报告》YDF-FR-10946.2.3 《来料异常处理报告》YDF-FR-20076.2.4《物料送检单》YDF-FR-51406.2.5 《合格供方一览表》YDF-FR-01776.2.6 《BOM单》YDF-FR-0048(0050)6.2.7 《物料代用申请单》YDF-FR-1092。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一、引言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确保生产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良好的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能够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减少不良品的流入生产线,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的要求和步骤。
二、检验标准的制定1.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来料检验标准。
检验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方面的要求。
2.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来料检验标准。
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和可追溯性。
三、检验设备和工具的管理1. 确保所有使用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并进行定期检验和校准。
2. 制定检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和保养规范,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3. 对检验设备和工具进行编号和标识,建立相应的档案和台账,记录其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
四、来料检验的流程1. 接收来料:接收来料时,应核对送检单和货物是否一致,并进行外观检查。
2. 取样检验:根据检验标准和规定的取样方案,取得样品进行检验。
3. 检验项目:根据来料检验标准,进行各项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4. 检验结果记录: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和判定结论等。
5.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相关流程进行退货或返修。
6. 合格品入库:对于合格的来料,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入库,确保其质量不受损害。
五、来料检验的管理要求1. 建立来料检验的工作指导书和作业指导书,确保检验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 建立来料检验的档案和台账,包括来料检验报告、不合格品处理记录、供应商评价等。
3. 定期对来料检验的流程和标准进行评审和更新,确保其与产品要求的一致性。
4. 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进行评估,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来料检验管理制度
来料检验管理制度1. 引言来料检验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所采购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确立来料检验的管理制度,为企业提供一套规范而高效的来料检验流程。
2. 目的来料检验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 - 确保进货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 预防和减少不良品进入生产线; -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 确保供应商的服务和交货达到要求。
3. 职责与权限3.1 检验部门职责检验部门是来料检验的执行机构,其职责包括: - 建立并执行来料检验程序; - 制定并更新检验标准和规范; - 对来料进行抽样和检验; - 判断是否接受或拒绝来料; - 记录并报告检验结果。
3.2 采购部门职责采购部门是来料检验的重要参与方,其职责包括: -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 确保供应商符合企业的采购标准; - 提供供应商评估和审核报告; - 协助检验部门进行来料检验工作。
4. 检验流程来料检验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4.1 来料接收•接收来料并核对送货单和物料清单;•检查包装和标识是否完好;•将来料送交检验部门。
4.2 样本抽取•根据抽样标准和方法,抽取合适数量的样本;•标记样本并记录相关信息。
4.3 产品检验•根据产品规格和检验标准,进行外观和性能测试;•对样本进行物理、化学、力学等方面的检测。
4.4 检验结果判断•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判断;•判定是否接受或拒绝来料。
4.5 记录与报告•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报告检验结果给采购部门和供应商。
5. 缺陷处理与改进5.1 缺陷处理如果来料检验发现缺陷或不合格品,应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 停止使用有问题的来料; - 将不合格品隔离并做好标识; - 通知供应商并要求他们采取纠正措施;- 进行不良品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5.2 改进措施通过来料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良品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更新和完善来料检验标准和规范; - 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和评估; - 定期培训检验部门员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
来料检验管理控制规范来料检验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以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生产流程,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为了规范来料检验管理,以下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建立完善的来料检验管理制度1.1 制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来料检验标准,明确各项指标和要求。
1.2 制定检验程序:明确来料检验的流程和环节,包括样品的采集、检验方法的选择、检验记录的填写等。
1.3 制定不合格品处理措施:明确不合格品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包括退货、返修、报废等,以及责任追究的制度。
二、建立专业的来料检验团队2.1 培训检验人员:对来料检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2.2 定期考核评估: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评估,确保其检验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2.3 建立技术支持平台:为检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平台,及时解决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三、优化来料检验流程3.1 合理安排检验时间:根据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的情况,合理安排来料检验的时间,确保不影响生产进度。
3.2 采用现代化检验设备: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3.3 建立检验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检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准确记录、查询和分析,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四、加强供应商管理4.1 供应商评估: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2 供应商培训:与供应商合作,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其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4.3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五、持续改进来料检验管理5.1 定期审核:定期对来料检验管理进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5.2 建立改进机制:建立改进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跟进和落实。
5.3 借鉴行业经验:关注行业的最新发展和经验,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来料检验管理水平。
来料验收操作规程
来料验收操作规程一、概述本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来料验收的全过程正确无误,杜绝不合格品进入生产流程,保障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客户投诉率而制定的。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的来料验收操作。
三、作业流程1.接受来料由接收人员收到验收物品,并检查是否与单据一致,是否有破损、污染等情况,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联系供应商。
2.登记来货信息收货人员需要在相应的记录表或系统上登记来货信息,包括供应商名称、来货日期、来货数量、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检验结论等必要信息,确保信息记录无误。
3.检查外包装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变形、破损、污染等情况,确定包装是否符合运输和存储要求。
4.检查标识检查标识表述是否清晰明确,是否与实物相符,确保无误。
5.随机取样根据公司采购管理制度,对来货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时应遵循规定的抽样方法、抽样数量和抽样位置。
6.检测品质对样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产品相关要求规范,包括尺寸、重量、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
7.签署检验结论根据检验结果,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后,签署检验结论,确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决定是否可以接受入库。
8.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品,应按公司相关制度进行分类处置,如退回供货商、返工或报废等。
9.接收入库对于合格品,入库前应进行合理标记、包装,确保存储可靠,仓库人员应复核入库物料的品名、数量和质量等信息。
四、安全要求1.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范,避免造成潜在危险。
2.严禁灰尘、杂物进入入库区,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环境。
3.遵守防火、防爆等安全规定,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在入库区域作业。
4.保护好验收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和维护工具设备的安全性能。
五、操作要点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来货验收工作,确保纪录清晰,数据准确无误。
2.对于不合格品及时和准确报告有关单位,依据规定对其进行处理,并进行记录和追溯。
3.有意见和改进建议时,做好相应记录,反馈至相关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料检验作业流程及管理办法
1目的
控制外协外购件质量,避免不良品流入生产工序,杜绝品质问题发生。
2范围
适用新宗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所有的外协、外购件。
3 定义
外协件:凡公司发外机加工[数冲、折弯、普冲、调平]、电镀、氧化、喷涂产品。
4 职责
4.1 PMC计划科:负责投产计划、零部件计划、外购材料采购计划的编排和传达;
4.2 PMC部仓库:负责外协、外购件的来料送检,不合格品的隔离;
4.3 供应部外协科:负责不合格外协物料处置落实、组织外协分供方进行质量沟通并协助质管部执行外协供方改进行动监督、检查;
4.4 供应部采购科:负责外购不合格外购物料处置、组织外购分供方进行质量沟通并协助质管部执行外购供方改进行动监督、检查;
4.5 质管部IQC:负责外协\外购件的检验及检验标识;
4.6 质管部QE:负责组织进行外购、外协件的不合格品报告的评审及外观不合格的最终判定;
4.7 技术部:负责参与外购、外协件的不合格评审及尺寸不合格的最终判定;
5 管理细则
5.1 供应部采购科提供相关单据申请仓库办理外购件进仓手续;
5.1.1 PMC部仓管员核对供应编号、实际采购数量、物料规格是否符合采购计划,满足条件后,通知进货检验员检验。
5.1.2 质管部IQC进货检验员凭《外协/外购件送检单》,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规范、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外协/外购件送检单》上返还仓库;5.2 供应部外协科提供相关外协单据申请外协件进仓;
5.2.1 PMC仓管员核对外协跟踪单号、实际入库数量、物料规格是否满足条件后,通知进货检验员验收。
5.2.2 质管部IQC凭《外协/外购件送检单》,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规范、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于一个工作日内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外协/外购件送检单》上返还仓库;
5.3 PMC部仓管员依据《外协/外购件送检单》上IQC签署的质量判定结果作为进仓的依据。
对于IQC 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允许办理进仓手续,同时还要求仓库将粘贴不合格标签的物料进行隔离以防止不合格物料被发错。
5.4 对于标准不涉及的检验人员无法判定合格与否或批量质量问题。
IQC必须提交《进货不合格品检验报告》给QE,QE组织相关人员评审,签署处置意见,具体按《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及管理办法》执行,IQC根据评审意见判定,并将结果记录在《外协/外购件送检单》上;
5.5 需特采的物料,由供应部采购部填写《特采申请单》,按其流程提交到相关部门会签;
6、来料检验:
6.1来料检验一般按《产品抽样检查方案》、特殊情况依据《检验方式转移及管理办法》执行。
6.2 检验依据:
7、管理办法
7.1未经质管部判定合格而入库的,处罚仓库责任人20元/单。
7.2未按流程规定时间完成的,处罚质管部长20元/次。
7.3已检验产品与未检验产品未隔离及混放的,处罚仓库负责人10元/次。
7.4 检验员未依检验标准进行检验的,处罚检验员10元/次,检验组长5元/次7.5检验员检验后的物料没有进行标识的处罚检验员10元/单。
7.6其它未按流程执行的行为,处罚责任人10元/次。
8、支持文件和记录
8.1《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及管理办法》
8.2《产品抽样检查方案》
8.3《检验方式的转移及管理办法》
8.4《产品标识管理规定》
8.4《检验作业指导书》类
9 相关文件和记录
9.1 《外协/外购件送检单》
9.2 《进货不合格品检验报告》
9.3 《改进行动要求表》
9.4 《返工通知单》
9.5 《特采申请单》
1. 目的:本规定目的为明确规范特采品的处理路径、方法、处置和责任。
2. 适用:当本公司及供应商所生产的材料、零件、半成品和成品等超出检验规格时,为减少损失或配合生产和出货,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申请实施特采。
必须注意:特采品或多或少会影响品质,通常情况下不做特采处理。
3. 定义:特采:当材料、零件、半成品和成品发生与产品规格书、检验规范和图纸等不符合情况下,从公司多方面利益综合考虑出发,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内让步接受,简称特采,也称让步接受。
有两方面的特采:一是对不符合的具体项目的特采;二是对不良数量或不良率的让步接受。
凡特采品均等同于良品对待。
4. 特采处理流程图:4.1 公司内申请
5. 权责:
5.1 申请:各部门
5.2 检讨:相关部门
5.3 判定:品管部
5.4 实施:按特采结果要求相关部门配合进行
6. 内容:6.1 特采申请6.1.1 当IQC和OQC退货,或者生产中发现材料或产品异常严重影响生产进行和出货时,或者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时,如果特采可以解决生产和出货问题或减少损失的话,并且没有降低品质或对品质影响很小时,可以提出特采申请。
6.1.2 申请者:6.1.2.1 供应商(或协力厂)申请特采的情况:供应商向采购提出特采申请的请求,由采购代理申请特采。
6.1.2.2 外购材料和外购零件的特采申请:由采购申请。
6.1.2.3 半成品和成品的特采申请:由生管申请。
6.1.2.4 允许其它各部门主动申请特采。
6.1.3 可以申请两种特采内容:6.1.3.1 一是某项具体不良的特采,特采内容要求接近良品规格。
6.1.3.2 二是不良数或不良率的让步接受。
通常该项特采要求不良率在3%以内且不良品易于选别时才允许。
如果可以线外选别,则不考虑对不良数或不良率的特采。
6.1.4 申请者要根据《退货通知书》或《品质异常联络单》等的情报填写《特采申请书兼通知书》。
6.1.5 特采申请的时效:通常在接到《退货通知书》或《品质异常联络单》等情报后的24小时内。
6.2 特采检讨6.2.1 申请者填写《特采申请书兼通知书》后连同有关附件和样品交品管部处理(如果品管已有这些附件和样品则不必提供)。
6.2.2 品管检讨特采的可行性和有关附加条件:6.2.2.1 检讨特采申请是否表达清楚;否则退回申请者重填。
6.2.2.2 检讨特采理由是否合理。
6.2.2.3确认申请者所写的异常情况是否属实。
6.2.2.3 检讨特采对品质的影响。
6.2.2.4 决定是否需要技术部的意见;决定是否需要客户同意。
需要技术部意见的场合,技术部提供意见。
6.2.4需要客户同意的场合:由业务部门向客户(日本)征求意见,并由业务部门代为回答。
6.2.5 品管接受特采申请后给《特采申请书兼通知书》编号,编号方法是:TC * * * * * 序号月份年份编号头字母,表示“特采”6.3 特采判定6.3.1 品管部根据检讨意见进行特采可否的判定以及给出附加条件。
附加条件的作用是对不符合项进行限制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证品质。
6.3.2 以下情况应否决特采:6.3.2.1 客户不同意特采;6.3.2.2 特采的话对品质损害大;特采的代价比解决生产出货问题或产品损失更大;6.3.2.3 其它办法比特采更好时。
6.4 特采实施6.4.1 特采批准后编号存档,复印件通知有关部门实施特采,至少通知制造、生管、采购、品管和仓库。
各部门依据特采号查询特采内容以便于实施特采。
6.4.2 业务负责将特采内容通知日本客户。
6.4.3
各部门对特采对象按良品对待,需要管制的要作有关标识和其它有关管控措施。
品管要在特采品包装外箱盖“特采”章,字体蓝色。
6.5 特采记录:每次特采记录于《特采记录表》。
7.表格7.1《特采申请书兼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