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_胡鑫鑫

合集下载

荔枝耐贮、保鲜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入库申报指南

荔枝耐贮、保鲜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入库申报指南

荔枝耐贮、保鲜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入库申报指南一、总体目标立足于服务广东省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全省农业科技资源,以财政资金为导向,针对我省荔枝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耐贮运、不易保鲜等“卡脖子”问题,开展耐贮运优质荔枝品种筛选与示范推广、针对荔枝保鲜的采前高效栽培配套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荔枝采后贮运保鲜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荔枝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提高荔枝源头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实现荔枝调结构、提品质和增效益的目标。

二、扶持项目(一)耐贮运优质荔枝品种筛选与示范推广1资金用途针对我省荔枝产业在品种上存在的耐贮运优质荔枝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不够深入,耐贮运优质品种安全优质配套栽培技术研发不够,品种结构不合理,现有品种特别是耐贮运优质丰产稳产品种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等问题。

开展耐贮运荔枝新品种筛选技术标准的创建;利用本土优异种质资源、传统优质品种和新选育的品种,进行耐贮运优质荔枝品种筛选;开展品种安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在粤西、粤东和珠三角等主产区建立多个示范点,“以点带面”示范推广耐贮运优质荔枝品种,实现调结构、提品质和增效益的目标。

2.绩效目标创建耐贮运优质荔枝品种筛选技术标准与品质鉴定评价标准各1套;筛选出2-3个耐贮运优质荔枝品种;研发良种安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2-3个;在粤西、粤东和珠三角建设示范基地3-5个,总面积达IOoO亩以上;现场示范演示会3-5场,培训人员600人次。

3.申报对象及条件(1)申报对象为广东省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及以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每个独立法人单位限报一个项目。

(2)申报对象具有较完善的项目和财务管理制度,信用记录良好。

(3)申报对象在荔枝研究方面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具有较好的科技平台条件和人才条件。

4.补助资金标准项目资金额度不超过250万元。

项目承担单位需自行测算项目需求金额,在申报书中提供资金测算过程及测算依据。

最终金额以我单位测算核实为准。

对荔枝的保鲜包装的研究

对荔枝的保鲜包装的研究
了果实因失水而干瘦软化,减少了氨基酸及电解质的渗漏损失。”同时薄膜中高二氧化碳和
低氧气浓度,降低了果蔬的呼吸速度,降低了果蔬营养成份的流失,延长了保鲜期。
常温短时间保鲜
常温短时间保鲜一样指化学药剂防腐保鲜。经常使用的防腐药物,如苯来特、特克多、灭菌威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残留量[12]。Kevin(1982)在52℃顶用%苯菌灵浸泡果实2min,再装果于小篓中,又用厚的PVC薄膜包装,寄存9d,荔枝风味不变。采纳1000×10-6托布津处置,并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装灵山香荔、福玉,在常温下贮藏7d,好果率为%~%。采纳%卵磷髓+%碳酸氢钠乳液处置预冷过的荔枝果实2min ,晾干后放入厚的聚乙烯袋中密封于室温下贮藏,8d后果实仍维持红颜色,失重率仅为2%~3%[2]。陈志宏等[13]用乙烯吸收剂、减压贮藏、乙烯吸收剂+
选择低透湿率的薄膜能够提高包装内环境的湿度,延长揭变时刻。包装薄膜中,对水分阻隔性较高的有LDPE、HnPE、PP、PvC、PVDC、PC等薄膜。
b.耐寒性和耐穿刺性。荔枝在低温贮藏时,其包装材料需要有耐寒性。耐寒性较好的有LDPE、BoPP、软质PVC、PET。荔枝表面凹凸不平,有许多鳞斑状突起,因此包装材料要有较好的耐
魔芋多糖是一种全天然可食性物质,无毒、无臭、无味;其防腐的机理可能是膜在荔枝果皮表面形成一层隔间层(成膜性),使果实处于休眠状态,减少了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果实内部,涂膜既能够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减缓荔枝呼吸所产生的CO2向外扩散,从而对荔枝起到自发气调保鲜的作用,有助于延缓果实营养物质的损耗及品质下降,大体上避免了果肉的腐臭变质,又能够抑制病菌的侵入和蔓延,降低酶的活性。同时也减少了果实水分的蒸发,降低果实失水,提高果实表面硬度与光泽,从而达到良好的保鲜成效。

采后荔枝果实安全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采后荔枝果实安全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采后荔枝果实安全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摘要:荔枝果实凭借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等优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果实在采后贮藏与运输过程中极易出现病原菌感染、褐变、腐败等现象,导致荔枝果实的品质显著下降。

当前常用的物理保鲜法、人工合成化学杀菌剂处理等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存在着成本高、出现化学残留等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积极探索使用可生物降解、无毒害且不会污染环境的新型安全保鲜技术备受关注。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了采后荔枝果实品质劣变的原因,后重点综述了采后荔枝果实安全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以期能够为保证荔枝果实采后品质,延长其贮藏期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荔枝果实;品质;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引言荔枝也被称为荔支,是原产于我国南部的一种亚热带水果,具有果实产量高、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与菠萝、香蕉、龙眼等合称“南国四大果品”。

荔枝味甘性温,具有开胃益脾、补脑健身、增加食欲、止腹泻等功效。

受到荔枝特殊果实结构的影响,再加上荔枝果实成熟期温度较高,采收之后极易受到病原菌侵染与果皮褐变,进而导致果实品质显著下降,既不利于果实采后贮藏与运输,又无法保持其良好的食用价值与商业价值。

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由于荔枝贮运不当造成的损失高于20%。

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保鲜技术对于延长采后荔枝果实货架期、提高果实品质、保持其食用价值与商业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

1采后荔枝果实品质劣变的原因分析1.1病原菌侵染荔枝多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成熟,这一阶段病原菌较多且活性比较强。

再加上荔枝果实较甜、营养价值较高,因此极易遭受病原菌的侵染。

众多研究表明,病原菌侵染是导致果实品质劣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引起荔枝果实采后品质劣变的病原菌包括酸腐菌、炭疽病菌、荔枝霜疫霉菌等。

其中以荔枝炭疽病菌、霜疫病最为严峻,这两种病害均潜伏在果皮表面,有时也会从伤口、虫孔等位置处侵入进而对荔枝果实遭受一定的伤害。

另外,部分细菌、酵母菌等也会繁殖于果皮表面,后逐渐深入到果实当中,进而导致果肉变酸甚至腐烂。

荔枝保鲜原理与技术

荔枝保鲜原理与技术

研究不足与展望
荔枝保鲜技术的研 究仍存在以下不足
对荔枝贮藏过程中 品质和风味变化的 研究不够深入;
缺乏对荔枝内部生 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
研究不足与展望
缺乏适用于不同品种荔枝的专用保鲜技术。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加强荔枝内部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揭示其腐败 和衰老的机制;
研究不足与展望
对荔枝贮藏过程中品质和风味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为保鲜技 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04
荔枝保鲜实例分析
某地区荔枝保鲜现状分析
荔枝产地及品种
01
该地区主要产自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品种多样,包括白糖
罂、妃子笑、桂味等。
保鲜技术应用情况
02
目前该地区的荔枝保鲜主要采用冷藏、真空包装、添加保鲜剂
等方法,但存在保鲜期限短、保鲜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市场销售模式
03
主要通过批发市场、果蔬超市、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销售,对
荔枝保鲜的意义
保持品质
通过保鲜技术,可以保持荔枝 果实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延长 果实的贮藏期和货架期。这有 助于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果农
的经济效益。
减少损失
由于荔枝果实易受环境因素影 响而导致品质下降,因此采取 有效的保鲜措施可以减少果实 的损失。这有助于提高果农的
收益,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贸易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荔枝贸易 日益频繁。通过保鲜技术,可 以保证荔枝在国际市场上的品 质和竞争力,促进贸易的发展
辐射保鲜技术可以延长荔枝的保鲜 期,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较高的成 本。
其他保鲜技术
化学药剂处理
使用化学药剂如漂白剂、杀菌剂等来杀灭病原菌 ,延长荔枝的保鲜期。
生物保鲜剂
使用天然生物保鲜剂如乳酸菌、醋酸菌等来调节 荔枝的微生物环境,延长保鲜期。

荔枝的贮运保鲜技术

荔枝的贮运保鲜技术

1. 预冷处理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如透气性好的纸袋或棉纸,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湿度。
2. 包装材料
将荔枝置于低温、低湿、低氧的环境中,以延长其保鲜期。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的环境。
3. 贮藏条件
定期检查荔枝的贮藏情况,如发现有腐烂或变质的果实,应立即去除,以防止病害蔓延。
4. 定期检查
4. 贮藏和运输
热处理保鲜
使用热水或热空气处理可以杀死荔枝表面的微生物并抑制其呼吸作用。
辐射保鲜
使用辐射处理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并延长荔枝的保质期。
生物保鲜剂
使用生物保鲜剂如乳酸菌、酵母菌等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并保持荔枝的新鲜度。
其他保鲜方法
04
荔枝贮运保鲜技术应用
荔枝果实的贮藏保鲜
要点三
常温贮藏
将采摘后的荔枝果实放置在阴凉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保持温度在10-25℃左右,相对湿度在85%-90%之间,可以保鲜10-15天。
低温冷藏
低温冷藏是荔枝保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低温条件下,果实的呼吸作用减缓,营养物质的消耗减少,从而保持果实的品质和风味。同时,低温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果实腐烂变质。
荔枝的保鲜原理
03
荔枝贮运保鲜方法
将新鲜荔枝在24小时内冷却到1-2摄氏度,以减少呼吸作用并抑制微生物生长。
预冷处理
冷藏
冷链运输
成本高
荔枝在贮运过程中容易发生腐烂和变质,需要采取适当的防腐措施,如使用防腐剂等。
部分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难以保证荔枝在贮运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影响保鲜效果。
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和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了荔枝的贮运成本,不利于市场推广。
06
案例分析

荔枝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荔枝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荔枝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胡鑫鑫;周如金;黄敏;陈芳艳
【期刊名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19)001
【摘要】由于荔枝采摘后果实易褐变、腐烂,影响了荔枝大规模商业化的生产和销售,因此,掌握荔枝采摘后的生理特性以及探索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概述了荔枝的结构、生理特性、采后褐变的机理及腐烂变质的原因,并分析总结了荔枝果实保鲜技术的现状.
【总页数】6页(P27-31,39)
【作者】胡鑫鑫;周如金;黄敏;陈芳艳
【作者单位】茂名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茂名,525000;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8;茂名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茂
名,525000;茂名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茂名,525000;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S205
【相关文献】
1.荔枝物流中保鲜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J], 杨松夏;吕恩利;陆华忠;李源泉;傅涛
2.荔枝保鲜环境参数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J], 郭嘉明;吕恩利;陆华忠;李源泉;曾志雄
3.荔枝贮藏保鲜机制及常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J], 陈睿
4.荔枝保鲜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J], 樊刚伦
5.荔枝产业化贮藏保鲜技术——浅谈自然对流式或强制对流式冷藏库(柜)在荔枝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J], 黄海雄;黄育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荔枝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_胡鑫鑫

荔枝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_胡鑫鑫

第19卷第1期茂名学院学报Vol.19No.1 2009年2月JOURNAL OF MAOMING UNI VERSI TY Feb.2009荔枝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X胡鑫鑫1,2,周如金1,黄敏1,陈芳艳2(1茂名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茂名525000;2.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8)摘要:由于荔枝采摘后果实易褐变、腐烂,影响了荔枝大规模商业化的生产和销售,因此,掌握荔枝采摘后的生理特性以及探索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概述了荔枝的结构、生理特性、采后褐变的机理及腐烂变质的原因,并分析总结了荔枝果实保鲜技术的现状。

关键词:荔枝;褐变;保鲜技术中图分类号:TS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90(2009)01-0027-05荔枝属亚热带常绿无患子科植物,原产于我国。

它是我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果王0之美称。

然而,荔枝也是最难以保鲜贮藏的水果之一,由于荔枝果实的结构特殊、代谢旺盛,又因采摘季节极短暂且集中在炎热的夏天,水分蒸发干耗率高,故变质极快。

古人云:/其实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0,可见荔枝采摘后品质变化之快。

据统计,荔枝每年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20%以上。

为了抑制荔枝果皮褐变,保持荔枝的商品性,延长荔枝货架期,许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对荔枝采后的生理变化规律、荔枝贮藏保鲜技术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比如在荔枝速冻冷藏保鲜方面,已能保证果品贮存半年或更长时间。

然而在出冷库后货架品质的保持及常温保鲜方面,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文对荔枝生理结构及保鲜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荔枝保鲜技术现状。

1荔枝果实结构与采后生理特性1.1荔枝果实组织结构特性荔枝果实结构最明显的特点是外表面有龟裂片,其果皮由外、中、内三层组成。

外果皮仅有一层薄壁细胞,外壁薄,角质层也薄,防止水分散失的能力差。

荔枝保鲜调研报告

荔枝保鲜调研报告

荔枝保鲜调研报告调研目的:了解荔枝保鲜的市场需求与现有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调研背景荔枝是一种热带水果,具有浓郁的香甜味道,深受消费者喜爱。

可是,由于其易腐性,荔枝的保鲜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市场销售的关键因素。

因此,了解荔枝保鲜的市场需求与现有技术,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荔枝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通过实地走访农田、果品市场和荔枝种植基地,了解生产环节中的保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 针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对荔枝保鲜的需求和期望。

三、调研结果1. 目前,主要的荔枝保鲜技术包括低温贮藏、控制气体技术和包装技术等。

然而,这些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 生产环节中,由于种植技术不足、采收过程中的损伤以及包装等问题,导致荔枝保鲜效果不佳,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腐烂等情况。

3. 消费者对于荔枝保鲜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延长货架期、减少损耗和保持口感等方面。

四、建议与解决方案1. 加强种植和采摘技术培训,提高荔枝的质量和口感。

2. 探索新的荔枝保鲜技术,如气体调控和微生物处理等,以延长货架期和减少损耗。

3. 优化包装材料和方式,增加荔枝的抗压能力和避光性能。

4. 在物流运输环节加强温湿度控制,减少荔枝的损伤和腐烂。

5. 提高消费者的荔枝保鲜意识,推广正确的存放方法和食用建议。

五、结论目前,荔枝保鲜问题在市场销售中仍然存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来解决。

通过加强种植和采摘技术、探索新的保鲜技术、优化包装材料和方式以及加强运输温湿度控制等措施,有望改善荔枝保鲜效果,满足消费者对于荔枝保鲜的需求和期望。

荔枝贮运保鲜技术

荔枝贮运保鲜技术

CATALOGUE 目录•荔枝贮运保鲜技术概述•荔枝贮运保鲜技术的基础理论•荔枝贮运保鲜的关键技术•荔枝贮运保鲜技术的实际应用•结论与展望荔枝贮运保鲜的意义保持荔枝的品质通过贮运保鲜技术,可以将荔枝在最佳状态下销售,提高其附加值,增加果农和经销商的经济效益。

增加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荔枝贮运保鲜技术的发展历程早期采用盐藏、酒泡、醋泡等传统方法来保鲜荔枝。

传统保鲜方法低温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冷链物流技术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低温冷藏成为荔枝保鲜的主要手段。

通过调节冷藏库中的气体成分,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进一步延长荔枝的保质期。

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为荔枝的远距离运输和销售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现状挑战荔枝贮运保鲜技术的现状与挑战生长周期荔枝的生长周期通常为3-4年,其中前两年主要是营养生长,第三年开始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形成果实。

生长环境荔枝生长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土壤环境,适宜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

果实特性荔枝果实具有皮薄、肉厚、多汁的特点,富含糖分、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荔枝的生物学特性荔枝的采收与处理采收时间采收方法果实处理荔枝的贮藏特性030201包装要求温度控制荔枝的运输要求将刚采摘的荔枝进行预冷处理,除去田间热,降低荔枝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防止腐烂变质。

低温贮藏将预冷处理后的荔枝置于低温条件下贮藏,如冷库、冰箱等,保持温度在1-5℃之间,延长保鲜期。

调节气体成分通过改变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如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以抑制荔枝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延长保鲜期。

包装材料使用气密性好、透湿性小的包装材料,如聚乙烯薄膜等,以保持气调环境稳定,防止荔枝受到机械损伤和氧气、水分的侵入。

防腐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利用放射性元素或紫外线对荔枝进行辐射处理,可以破坏病原菌和虫卵,减少腐烂和病虫害的发生。

热处理保鲜将荔枝置于高温下处理一段时间,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并消除虫卵和病虫害的隐患。

荔枝保鲜的研究与发展

荔枝保鲜的研究与发展

荔枝属亚热带常绿植物无患子科 , 是原 产于我国 华南亚热 带的水 果[ 1~ 3] 。 作为一 种高价值的亚热带水果, 中国是目前栽培荔 枝最多的国 家, 在 北纬 18 ~ 31 均有 种植, 分布遍及海南、 广西、 云南、 福建、 贵州、 四川、 广东以及台湾等 8 省区[ 19] , 主要分布在 22 ~ 24 30 地区。据 1993 年统计数据 , 全世界 荔枝栽培总面积为 24 万 hm , 我 国为 22 8 万 hm , 占了总面 积的 95% ; 世 界荔枝总产 量为 44 1 万 t, 我国为 33 6 万 t , 占了总产量 的 76 2% 。在 我国 , 广 东荔 枝 栽培 面 积最 大, 1991 年为 12 万 hm , 1997 年已达 16 万 hm , 约占全国 栽培面积 的 70% , 其 次为广 西、 福建、 台湾、 海南
[ 19] 2 2 2 2
值也随之降低。据统计 , 荔枝每年因腐烂变 质而 造 成 的 损 失 约 占 总 产 量 的 20% 以 上[ 19] 。鲜荔枝的贮运困难 , 限制了其远运远 销, 不少消费者至今仍未尝过真正新鲜荔枝 的味道。为此, 国内外许多科研单位及高等 院校都纷纷对荔枝采后生理品质变化规律及 贮藏保鲜技术进行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 在荔枝速冻冷藏保鲜方面, 已能保证果品贮 存半年或更长时间。然而在出冷库后货架品 质的保持及常温保鲜方面, 未能取得突破性 进展。目前, 有效而又低成本的大批量处理 荔枝的保鲜技术仍是水果保鲜的一大难题。 近几年荔枝产量的不断增加与采后保鲜之间 的矛盾愈发突出 , 从而限制了荔枝的商业化 生产与发展。
。广东荔枝不仅产量 , 而且品种最多, 品
最高 ( 1996 年 28 万 t)
[ 19]

荔枝的贮藏保鲜技术

荔枝的贮藏保鲜技术
辐射保鲜原理
利用放射性元素或高能电磁波照射荔枝,使其中的微生物失活,从而延长荔枝的 保质期。
使用方法
将荔枝放入辐射装置中,按照所需的剂量进行照射,然后包装贮藏。
热处理保鲜技术
热处理原理
通过加热或冷却的方式,破坏荔枝中的微生物和酶,从而延长荔枝的保质期。
使用方法
将荔枝放入热处理设备中,进行适当的加热或冷却处理,然后包装贮藏。
其他保鲜方法
真空包装保鲜
将荔枝放入真空袋中,排除其中的氧气 ,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 荔枝的保质期。
VS
气调包装保鲜
将荔枝放入气调袋中,调节袋中的气体成 分,如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荔 枝的保质期。
05
CATALOGUE
贮藏保鲜技术对荔枝品质的影响
辐射处理
化学处理
通过辐射手段杀死果实表面的微生物和虫 害,同时减少果实的呼吸作用和代谢速度 ,达到保鲜的目的。
通过使用化学药剂来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 和代谢速度,达到保鲜的目的。
荔枝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的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 制剂或基因工程手段提高荔枝的 耐贮性和抗病性已成为研究热点
低温保鲜
低温可以抑制荔枝的呼吸作用 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延
长荔枝的贮藏期。
温度控制
贮藏荔枝的温度应控制在5℃10℃之间,以保持其最佳品质 。
温度过高
温度过高会导致荔枝加速成熟 ,果皮变黑,果汁减少。
温度过低
温度过低会导致荔枝果肉冻伤 ,影响口感和品质。
湿度对荔枝品质的影响
湿度要求
荔枝的贮藏湿度应保持在80%-90%之间,以保持其 最佳品质。

荔枝低温贮藏保鲜实用技术

荔枝低温贮藏保鲜实用技术

05
荔枝低温贮藏保鲜实用技术优 化方案
技术优化方案一:改进预冷处理方法
1 2 3
预冷处理原理
预冷处理是利用冰块或机械制冷的方式将荔枝 从田间温度迅速降至0℃左右,以降低荔枝的呼 吸强度和防止病原菌的滋生。
优化方法一
采用冰块预冷法:将收割后的荔枝果实放入保 温箱中,加入足够的碎冰,通过冰块融化吸收 果实热量,快速降温。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低温贮藏可以显著延长荔枝的保鲜期,减少腐烂和变 质。
荔枝低温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湿度和温度,避免 冷害和冻害。
适宜的低温可以维持荔枝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保持其 新鲜度和口感。
不同的品种和成熟度的荔枝对低温贮藏的条件有差异 ,需要进行分类贮藏枝的低温贮藏特性,优化贮藏 条件和技术。
探索荔枝低温贮藏过程中生理 生化变化和分子机制,为保鲜 技术和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
发展新型的保鲜剂和包装材料 ,提高荔枝的耐藏性和商品价 值。
加强荔枝冷链物流和信息化管 理,实现高效、安全、环保的 贮运体系。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王日葵, 黎仕益, 梁文芳, 等. 荔枝果实低温贮藏与气 调贮藏对比试验[J]. 广西园艺, 2001, 12(5): 3-5.
标识内容
在包装箱上注明品种、产地、净重、采摘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详细信息。
贮藏运输
贮藏温度
将荔枝贮藏在温度为0~4℃的冷库中,保持相对湿度在85%~90%之间,可有效延长荔枝的保鲜期。
运输方式
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如冷藏车或带有冷藏设备的火车等,确保荔枝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避免因温度波动和机械损伤而影响荔枝品质。
许树培, 陈谷. 荔枝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广 东农业科学, 1998, (3): 32-35.

广西·荔枝保鲜加工处理研发获突破

广西·荔枝保鲜加工处理研发获突破

福建 ・ 十个水果产品与五项水果项 目获奖
本刊 讯 ( 特 约通 讯员 陈世 平 ) 最 近 , 笔 者 从 福建省人 民政 府 2月 1日发布 的公告 和福建
省科学技术厅 3月 1 9日发布 的公 告 中了解 到 ,
好 的品牌形象 ,宜 昌蜜 桔鲜果不 仅畅销全 国各 地, 还 出 口到俄 罗斯 、 加拿大 、 东南 亚等 国家 和 地 区 。“ 凤凰 王 ” 金水 柑外表橙 红鲜 亮 , 果皮 易 剥, 味美 肉细 , 果 肉化 渣 , 汁多味美 , 风 味浓郁 , 酸甜适 中 ,味浓 甜 ,化渣 爽 口,糖酸 比值 高达
阐明了采 后荔 枝褐变 衰老 的化学 与分 子机 理 ;
开发 出生物保鲜剂产 品 1 个 ,申请 国家发 明专
利 1 项; 编制并发布 广西地方标 准 1 项; 建成 荔
2 0 l 3年第 3 。 卷第 4 期
中国 果 业
i m Fr Chi ui t Ne w s
j J l ■ 【
海、 香港等地 , 并批量 出口俄罗斯 。
( 湖北 省当阳市特产 中心)
个水果产 品包括 潭泉牌建 阳桔柚 、甜乐牌 丁地 脐橙 、 建绿牌猕猴 桃 、 郑湖牌水柿 、 兴泰牌芦柑 、
秋芦牌 枇杷 、 H O N G H U牌番石 榴 、 金 山牌枇杷 、
广西・ 荔 枝保 鲜 加 工 处 理 研 发 获 突破
市 民可以吃到本土栽培 的美 国樱桃 。( 贺 雪娇)
证 ,对 当阳柑桔产业持续 健康发 展起到 了积极 推 动作用 。 据介 绍 , “ 宜昌蜜桔 ” 牌温 州蜜柑 具有
果 形端正 , 皮薄光滑 , 色泽 鲜艳 , 汁多化渣 , 肉质 脆嫩, 风味浓甜 的特 色品质 , 在市 场 中树立 了 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卷第1期茂名学院学报Vol.19No.1 2009年2月JOURNAL OF MAOMING UNI VERSI TY Feb.2009荔枝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X胡鑫鑫1,2,周如金1,黄敏1,陈芳艳2(1茂名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茂名525000;2.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8)摘要:由于荔枝采摘后果实易褐变、腐烂,影响了荔枝大规模商业化的生产和销售,因此,掌握荔枝采摘后的生理特性以及探索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概述了荔枝的结构、生理特性、采后褐变的机理及腐烂变质的原因,并分析总结了荔枝果实保鲜技术的现状。

关键词:荔枝;褐变;保鲜技术中图分类号:TS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90(2009)01-0027-05荔枝属亚热带常绿无患子科植物,原产于我国。

它是我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果王0之美称。

然而,荔枝也是最难以保鲜贮藏的水果之一,由于荔枝果实的结构特殊、代谢旺盛,又因采摘季节极短暂且集中在炎热的夏天,水分蒸发干耗率高,故变质极快。

古人云:/其实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0,可见荔枝采摘后品质变化之快。

据统计,荔枝每年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20%以上。

为了抑制荔枝果皮褐变,保持荔枝的商品性,延长荔枝货架期,许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对荔枝采后的生理变化规律、荔枝贮藏保鲜技术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比如在荔枝速冻冷藏保鲜方面,已能保证果品贮存半年或更长时间。

然而在出冷库后货架品质的保持及常温保鲜方面,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文对荔枝生理结构及保鲜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荔枝保鲜技术现状。

1荔枝果实结构与采后生理特性1.1荔枝果实组织结构特性荔枝果实结构最明显的特点是外表面有龟裂片,其果皮由外、中、内三层组成。

外果皮仅有一层薄壁细胞,外壁薄,角质层也薄,防止水分散失的能力差。

外果皮众多的龟裂片中含花色素苷栅状组织,组织间空隙多。

外果皮与中层(中果皮)之间有石细胞,含有褐色物质。

荔枝果皮保水力极柔,水分容易蒸发由于结构上与果皮分离,基本上不能向果皮输送和补充水分,致使果皮不断失水,正常代谢失活,组织结构受损,从而引起果实干枯萎缩和褐变[1]。

如在采果时遇到强日照和高温天气,果皮会更迅速变褐。

1.2荔枝采摘后生理活动荔枝采摘后仍然继续着生长期的各种生理过程,但所需水分却不再由树体供应,由于荔枝呼吸作用旺盛,产生大量乙烯,而导致果实迅速衰老。

1)呼吸作用。

有研究结果表明,荔枝果实属于无呼吸高峰型果实,采摘后不发生贮藏物的水解作用,呼吸作用以逐渐利用可溶性糖类为主。

从荔枝采摘后生理特性来看,在常温(25e)条件下,荔枝鲜果呼吸强度接近直线上升,没有出现明显的呼吸高峰,贮藏5天就开始腐烂。

而在4~6e条件下,呼吸强度大大降低,而且有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逐步下降的趋势[2]。

这说明低温可以明显地抑制荔枝的呼吸强度,能够有效地减缓衰老,因此低温贮藏保鲜是延长荔枝保鲜期的主要手段之一。

此外,赖巧云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荔枝在采摘后的l~4d内,呼吸强度有明显下降并存在一个谷点[3]。

X收稿日期:2008-02-21;修回日期:2008-12-18作者简介:胡鑫鑫(1985)),男,江苏南通人,在读硕士,从事食品保鲜研究。

2)乙烯作用。

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的主要激素。

荔枝采摘后,乙烯的释放有一定规律性:先逐渐增加,而后下降,果实内源乙烯释放量随着果实色泽和风味两方面逐渐衰老而增加,当乙烯释放量最高点出现后,果实很快劣变,出现褐变、流水或产生异味等,但当果实进一步劣变时,乙烯释放量又有所下降。

3)营养成分发生变化。

由于荔枝在采摘后代谢旺盛,营养物质会被大量消耗,所以果实中糖和维生素C 的含量下降较快,总酸也先下降后随褐变加重而上升,果皮组织的电导率也随贮藏期的延长而有所增加。

4)膜脂过氧化作用。

荔枝果实衰老时会引起自由基含量急剧升高,当膜脂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受到自由基的攻击,会产生过氧化作用。

包括醇、醛和脂类等膜脂过氧化产物被释放出来后,与荔枝果肉中的蛋白质及核酸发生反应,从而抑制其正常功能。

2 荔枝果实褐变的原因引起荔枝果皮褐变的因素很多,如采摘前的不良气候条件(如日灼、干热天气等),采摘后果实的失水,贮藏期间的冷害或冻害、热处理时引起的热损伤、贮藏期间病原菌的浸染以及果实的自然衰老等都能引起果皮的褐变。

总的说来,引起褐变基本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褐变的内因主要是由于内水分、酶及花色苷等的变化作用,而外因即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指空气、水份、温度、光照对荔枝果实的影响。

2.1 酶促褐变E.K.Akamine(1960年)根据果皮褐变的现象推则为酶促褐变,认为是多酚氧化酶(PPO)作用于花色素苷生成了一种/类黑精0的物质,从而引起果皮褐变。

此后又有很多研究者对酶促褐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涉及最多的是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

1)多酚氧化酶(PPO)的影响。

李明启等(1963年)提出了荔枝果皮中PPO 酶促褐变的观点,陈维信等通过采用气调贮藏发现随CO 2浓度的升高,PPO 活性大幅度下降,可有效延缓荔枝果皮褐变;广东荔枝贮藏协作组(1975年)在荔枝的速冻贮藏中,用抑制PPO 的方法延迟了果皮的褐变,指出果皮褐变与PPO 有关。

谭兴杰等(1984年)研究发现,用抑制PPO 的方法可以延迟荔枝果皮褐变。

林河通[4]等人提出,在活细胞中PPO 及其底物区域化使采前果皮不易发生褐变,但只要酶与底物接触,若氧气存在就会发生褐变。

G.Zauberman(1991年)和Underhill(1993年)分别研究了用SO 2薰蒸和热处理对PPO 活性和褐变的影响,测得PPO 活性高低与褐变程度的变化基本一致。

2)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对荔枝POD 活性测定显示,在采后鲜荔枝中,部分厚壁组织的细胞质有POD 活性反应,且果皮的POD 活性要高于果肉的POD 活性。

有研究表明,对糯米糍、桂味、怀枝等不同品种的荔枝组织进行化学定位,它们的POD 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其中糯米糍的活性最高。

对晚熟种荔枝果皮中的POD 活性的测定表明:采后7d 的POD 活性相当于采收当天的7~8倍。

林植芳等人研究发现:当荔枝果皮发生褐变时,首先是PPO 将酚类物质氧化成醌类物质,而POD 参与催化醌类物质、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的氧化,醌类物质通过自身聚合或与其它含-NH 或-SH 化合物聚合形成褐色物质[5]。

因此,许晓春[6]等认为酶促褐变可能的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酶促褐变的机理2.2 失水对荔枝果皮褐变的影响除酶促褐变外,荔枝果皮本身的失水也是褐变的重要因素。

荔枝果皮容易失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28茂名学院学报 2009年于荔枝果实构造特殊,果皮在结构上与果肉完全分离,尽管果肉中含水量很高,但由于两者之间无输导组织相连,果肉中的水分却不能给予有效补充。

通过对荔枝果实各部位水分动态变化研究,荔枝果皮在不断蒸发失水直至变褐的整个过程中,果肉和果核都无水分转入果皮予以补充,研究显示当失水率达到果皮含水量的50%左右时即表现褐变症状。

二因为荔枝果皮本身组织结构特殊:果皮角质层较薄,海绵组织疏松,容易失水,同时果皮内输导组织也不发达,果皮不同部位之间的水分难以有效调节输导。

另外,荔枝果皮中的含水量也比一般水果低。

刚采收的果实,其果皮生活细胞仍具有比较完整的超微结构,采收后由于表皮蒸发脱水,果皮表面产生微裂,随着果皮绽裂,脱水加剧,裂缝通过亚表皮厚壁组织层延伸到果皮而继续脱水。

果皮褐变出现就是先从果皮龟裂片突起部分开始,其微管细胞与皮孔相通,极易失水。

2.3 浸水对荔枝果皮褐变的影响为减少荔枝果皮水分的蒸发,常采用塑料薄膜袋保湿包装,但薄膜袋保湿包装下的荔枝同样会褐变。

有研究表明:薄膜袋密封包装下荔枝果皮的褐变与不包装贮藏时表现的失水褐变不同。

密封包装的果实不论置于什么温度贮藏,果皮中的水分含量变化很小。

褐变是因为呼吸代谢作用形成的凝结水浸渍果皮一定时间后引起生理失调,从而使细胞超微结构被破坏所致。

在密封包装贮藏期间,果皮的电导率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

细胞质膜选择性逐渐被破坏,胞内物质泄漏。

2.4 花色苷降解对荔枝果皮褐变的影响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花色素苷颜色的改变也是荔枝果皮褐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荔枝果皮红色色素是由几种花色苷构成,而花色苷所呈现的颜色也是随pH 值和温度改变而改变。

当pH 值为1.47时由鲜红变为棕红,在3.30时变为棕黄,在4.69时变为棕色,在7.0l 时,褐色变为黑褐色。

在pH 值为4.69时向缓冲液中加入酸液,花色素苷能恢复红色,但在更高的pH 值(7.01)下,不能恢复。

花色素苷降解的速率也取决于pH 值与温度,在高温和高pH 值时降解速度加快,且降解产物可能成为PPO 的作用底物。

荔枝果皮中的花色素苷由于温度和pH 值影响变的不稳定,产生次生物质被酶降解后形成褐色物质导致荔枝果皮褐变。

但是S.Underhill 研究认为,pH 值仅与花色苷的颜色有关,与花色苷的合成和降解均无关。

彭永宏等则认为花色素苷可能是引起果皮褐变主要原因,荔枝果皮中存在花色素苷共着色系统,果皮褐变是花色素苷色变并伴随发生组织褐变共同作用的结果[7]。

2.5 其他导致荔枝果皮褐变的因素荔枝果皮的细胞液泡和质体膜结构的解体会导致荔枝褐变;害虫取食伤害会造成局部褐变;采前过量施用农药和误用农药均可引起药害而导致荔枝褐变;荔枝霜疫霉病危害接近成熟或成熟的果实,可导致果实的不规则褐斑,严重者致使全果变黑褐色以至果肉腐烂脱落;干热天气、日晒、土壤水分含量低以及风刮伤均可导致果实表皮脱水,引起荔枝果皮褐变;采摘时物理伤害和冷冻贮藏或热杀菌剂引起的冷、热胁迫伤害也会导致褐变[1]。

综上所述,荔枝果皮褐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张昭其等(1997)等认为前期褐变主要是果皮失水,pH 值升高,引起花色索苷降解导致的褪色或变色,保温及通过浸泡酸溶液降低果皮pH 值能恢复花色素苷的红色,并覆盖住产生的少量黑色物质,可以恢复或部分恢复果皮的红色;而后期严重揭变时,则是由于酚类物质的酶促或非酶促反应形成的黑色物质的积累而产生的,无法人为恢复[8]。

3 荔枝保鲜技术发展概述古老的贮藏保鲜方法是将荔枝放入小口罐内密封,置于阴凉处或沙土中贮存。

到了明朝,荔枝保鲜方法是,选择巨竹,开隙,放入荔枝再密封。

现在民间较成熟的荔枝保鲜方法是适时采收和热烫处理,即把荔枝果放进沸水中烫5~8s,然后冷风吹干、装箱贮藏。

目前,我国荔枝贮藏保鲜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浸果和低温运输相结合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