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与法律的冲突分析
浅谈孝道对汉代法制的影响
的说法 , 但这时并没有谈到具体的措施 。到了汉 代, 实践 了“ 以孝治天下 ”孝 的精神亦渗透在其 , 法律制度 中。纵观汉代 的立法和司法 , 我们不难 发现 , 从立法 的指导思想到法律条文 的内容再到
司法的领域中, 无处不体现着孝的精神和要求。
一
、
法律 思想 方面 :汉律 以孝道 思想
20 0 9年 6月
翟芳: 浅谈 孝道 对汉代 法制的影响
5 3
的实现 。《 周书 ・ 康诰》 记载 :元恶大憝 , “ 矧惟不孝 不友。 子弗祗服厥父事 , 大伤厥考心。 后来的历 ”
代统治者无不继承这一做法 , “ 将 不孝罪 ” 列为 十
惰其 四支 , 不顾父母 之养 , 不孝也 ; 一 博弈好饮
于事亲 , 中于事君 , 终于立身 。” 据此 , 人子的承欢 色笑 , 事君尽忠 , 以至立身行道 , 无非尽孝 。虽有 贵贱之分 , 职守之别 , 但孝无二致 。所以孝经又 说 : 敬 尽 于 事 亲 , 德 教 加 于 百 姓 , 于 四海 , 爱 而 刑 盖天子之孝也。富贵不离其身 , 然后能保其社稷 而 和其 民人 。 诸侯 之孝 也 。 盖 能守其 宗庙 , 盖卿 大 夫之孝也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 同, 资于事父 以 事君而敬 同。故母取其爱 , 而君取其敬 , 兼之者 , 父也 。故 以孝事君则忠 , 以敬事 长则顺 , 忠顺不 失, 以事其上 , 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 盖士 之孝也。用天之道 , 分地之利 , 谨身节用 , 以养父 母 , 庶 人 之 孝 也 。 由此 看来 , 天 子 一 直 到 庶 此 从 人, 凡修身治人的大道理 , 莫不以孝为主。 值 得 注 意 的是 , 道一 出现 就 与法 制 结下 不 孝 解之缘。据《 吕氏春秋》 引佚《 商书》 “ :刑三百 , 罪
孝与汉代法制
孝与汉代法制侯欣一 孝在中国古代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人看来,人之德最大莫过于孝,人之恶最大亦莫过于不孝。
因而,重孝,即褒奖孝行,严惩不孝便自然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及重要任务之一。
但由于自五四运动以来,孝一直被作为封建糟粕受到猛烈批判,以至学术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孝与中国古代法制的关系这一重要课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即便有,也大都将视野局限于对旧律十恶中的“不孝”罪所包括的具体行为进行罗列和渊源梳理等方面,至于观点则基本上是否定的。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各类法制史教材和专著大都如此。
笔者认为,重孝是中国古代法制从始至终的重要特点之一。
无论是法家执政时期,还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朝代,莫不如此,差异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此外,推行孝道亦不仅仅是刑事法规的任务之一。
孝渗透到中国古代法制的各个方面。
因而,对孝与中国古代法制关系的研究,或许会成为探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一个独特视角,有助于我们揭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真正内涵和价值取向。
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主要依据《汉书》、《后汉书》等基本史料,以法律社会学的方法对汉代孝与法律的融合过程、特点,汉代法制中的孝及其实施状况和后果作一番综合考察。
至于为何以汉代为例,动机有二:一是汉代重孝,“汉以孝治天下”这是历来史家的定评; 二是就孝的历史演变来看,汉代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一方面表现为汉代时人们所理解的孝还基本上属于“父慈子孝”,同封建社会末期的子对父绝对服从的愚孝不同,较为接近孝的本义,另一方面汉又是孝从道德主张向法律义务过渡的重要时期。
因而,以孝与汉代法制为题来探讨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便更为典型。
一、孝与汉代法制融合的过程孝指善事父老,是中国古人所倡导的处理父子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子女对父母的应尽义务。
其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谨身节用、敬养父母;二是父母有疾、精心侍奉;三・134・ 参见刘修明:《“汉以孝治天下”发微》、《历史研究》1983年第6期。
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分析
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分析正如前所述,法律与道德虽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如泸州二奶遗赠案与“医德高尚献血案”这样的案例却引起了人们基于道德和法律从不同的角度有了不同看法。
法律与道德发生原因的冲突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与价值取向不同;二是法律自身的局限性。
1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与价值取向不同首先,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不同。
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的一种形式。
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的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法律对行为的评价是合法或不合法,而道德对行为的评价是善还是恶,源自人的内心的评判,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阶级,集团,阶层对道德的善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尺度和标准。
而法律往往反映的是在社会上占统治或者支配地位的利益阶层或者集团的道德观,在一定程度上契合大众的基础道德价值观,同时法律的标准是客观统一的,一旦法律通过并公布实施之后,其标准就获得了统一并且必须加以遵守。
故在法律的实施以及在法律行为的评价上,即使按照法律作出了合法还是违法的法律评价,但是按照不同的道德评价,不同阶层的人会在道德上作出不同评价,该种不同于法律上的评价通常会导致人们所说的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其次,法律与道德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如道德上要求见义勇为,但是法律虽然鼓励见义勇为但是却认为这不是义务,亦不会判没有见义勇为者的法律责任。
再如道德上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法律规定的债权诉讼时效制底却持相反意见且对比鲜明。
从以上法律与道德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出,道德上提倡的行为,法律不一定加以规定。
2 法律自身的局限性法律本身只是一个基于社会基本道德基础与统治阶级的道德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规范,故它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这也是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内在原因,法律自身的局限性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法律是不善的或是不正义的法。
法律应当以道德为制定基础,但是在现实中,基于人的知识的有限性与利益的狭隘性有可能制定不合乎道德正义的法律,这样制定的法律自身就有可能是与道德相背离的法律。
法治条件下孝道文化的延续及法律介入问题
[ 2 ] 周小立. 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及赔偿损失对量
借 鉴建议 。
【 关键词 】 孝道 ;中华孝文化;孝道法律化
“ 孝”作为一种道德,必须在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中才 能产生 ,而且离不开道德主体的主观需要和社会需要。孝德 产生 的社会 条件首先是 以父 亲为家长的个体家庭及 由此 形成 的家庭 关系 、经济关系 。 《 孝经 ・ 孝 治 》: “ 昔 者 ,明王之 以 孝治天下也 ,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 ”后 用 ”孝治 ”谓 以孝道治理 国家 , 教化 百姓 。 自 两汉 以来历代 君主专制 王朝 倡导 “ 以孝治天下 ”理念 ,把后辈对长辈 的孝 道义务无 限强化 ,孝道不仅成为人伦 的至高无上 的准则 ,而 且成为汉 王朝 治理 国家 ,维护社会秩 序的政治原则 和法律规
法制社会
青年与社会
法治条件下孝道文化的延续及法律介入问题
沈 娜 石 莉 邱 玉
( 南昌航空大学 文法学院,江西 南昌 3 3 0 0 6 3 )
【 摘 要 】随着 3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 - " “ 孝道文化”正遭受着前所未 有的影响。试 图通过对比古今孝道文化状况,探讨 当代孝道文化现状,从法律与道德结合的视角出发 ,运用法律这一外在 调 节规 范 ,并有效 结合道德 这 一 内在规 范 ,来为解 决 当今 日渐频繁 发 生的、不 计其数 的 家庭 “ 对簿公 堂” 的社 会 问题提 出
刑 事案件 ,一般被告人赔偿 了物质损失 ,也应从轻 处罚 ,但 从 轻处罚 的幅度要符合法律 规定 的精神和 目的以及 案件 的社
会危 害性。 ( 四 )需要结合具体案情确 定量刑 幅度
付也仅仅是履行其 应尽 的法律义务。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和道德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的。
法律是一套由国家制定的规则和法令,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而道德则是一种普遍的伦理标准,被视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尽管法律和道德的目标都是为了社会的利益和公正,但它们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冲突源于其根本的不同。
法律是通过立法程序通过的,具有明确的权威和约束力,其违反可能会导致法律后果。
而道德则是由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信仰和价值观所塑造的,其违背不一定造成法律责任。
例如,法律可能规定某些行为是合法的,但从道德角度来看,这些行为可能是不道德的。
其次,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冲突可能是由于社会的变革和个人的观念差异所引起的。
社会和文化的不同可能导致对道德准则的理解和评判存在差异,这与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形成了对比。
此外,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可能会与特定法律相冲突。
例如,某些人可能认为安乐死是一种道德上应支持的行为,但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安乐死被法律视为非法行为。
第三,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冲突还可能源自法律的局限性和不完善性。
法律是由人制定的,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法律无法预见和解决所有情况,有时可能由于过时或不完善而与道德相冲突。
例如,某些法律规定可能违背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或无法充分考虑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尽管法律和道德之间可能存在冲突,但在实际应用中,两者通常需要相互促进和补充。
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它们的制定和执行可以起到规范行为、保护权益的作用。
然而,法律的制定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需要不断与道德观念相结合,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修订和重塑。
同时,道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道德观念的存在可以推动个人和集体行为的自律,树立起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道德准则可以填补法律的空白,并为法律提供指引和约束。
在某些情况下,道德的力量超越了法律的限制,促使人们采取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
综上所述,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源于它们的根本不同、社会变革和个人观念差异以及法律的局限性。
孝道中国传统法律的核心价值
孝道中国传统法律的核心价值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而法律是社会规范的具体体现。
本文将探讨孝道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核心价值,并解析其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孝道,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重要性。
孝道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心和照顾,在家庭中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
而这种孝道也被融入到中国传统法律中,成为法律体系的核心价值之一。
中国传统法律中,孝道在家庭法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这一条款的出发点正是孝道观念,倡导子女应尽自己的能力去照顾和扶助年迈的父母。
这不仅是一种法律责任,更是一种道德责任。
此外,在继承法律中,孝道亦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传统法律倡导家族的继承,追溯至先祖。
而孝道观念能够促使后代子孙承担起对先祖的责任,保护家族的荣誉和传承。
在继承法律实践中,子女以尊老敬祖的态度继承先祖的财产,并根据孝道观念依法分配给父母或其他需要赡养的亲属。
这种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强调了家族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孝道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也深刻影响了刑法理念。
中国古代谚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体现了孝道在道德和法律中对个人生存和家族延续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对于不孝之徒会给予严厉惩罚,甚至要剥夺其公民权利。
这些刑罚不仅是一种法律制裁,更是一种道德教育,强调了孝道观念的重要性和不可违背性。
事实上,孝道不仅仅存在于传统法律中,也贯穿于现代法律实践。
比如,在中国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子女应当尽力照顾和赡养年迈的父母,若不履行赡养义务,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体现了孝道观念在现代社会法律中的延续和发展。
孝道在中国传统法律中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表达,更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
孝道观念的强调促使个体在社会中更加关注家庭和亲情,推动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
在具体实践中,孝道观念也影响着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引领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整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整理道德与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大组成部分。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而法治则是通过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的原则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案例整理。
1. 孝道与道路安全在某市某处,一位初中生的父亲因病需要紧急送往医院,但道路上正巧正在施工,无法通行。
初中生立即向工人解释情况,请求通行。
工人告知施工期间严禁通行,但初中生仍坚持请求。
最终,工人被初中生忘年之交打动,同意给予通行的许可,并且提醒他们要小心行驶,注意安全。
这个案例体现了初中生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展现了孝顺的态度。
由于父亲的病情紧急,初中生勇于求助困难,与工人进行交涉,最终得到了通行权。
这个案例提醒初中生,在遇到困难时,要勇于求助他人,但也需要遵守规则并保持平和的态度。
2. 诚信与考试作弊在一次考试中,某个班级的数学试卷突然丢失,老师怀疑其中一位学生发生了作弊行为。
经过调查,发现确实有一名学生抄袭了其他人的答案。
该学生面对真相,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对其行为深感愧疚,向老师真诚道歉,并承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个案例体现了初中生应该树立诚信的行为准则,对于自己的过错要有勇于承认和改正的勇气。
作弊行为不仅违背了考试的公平原则,也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底线。
通过这个案例,初中生应该明白诚实且正直的人生态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3. 公正与合作在某个班级中,有两个同学因为教室窗户的打开问题产生争执。
一个同学认为窗户应该打开,以保持教室的通风和新鲜空气。
而另一个同学认为窗户应该关闭,为了避免大风和雨水进入教室。
在冲突中,他们都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影响,两个团体形成,互不妥协。
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学会了理解彼此的观点,达成了一个共识: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窗户可以打开,以保持教室的通风和新鲜空气。
而在大风或者雨水来袭时,窗户应该关闭,以保护大家的安全。
法律规范与社会习俗的冲突解决
法律规范与社会习俗的冲突解决当今社会,法律规范和社会习俗往往在某些情况下产生冲突。
法律规范通常由政府机关颁布并强制执行,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社会习俗则是由民间传承和约定俗成的规范,反映了人们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
虽然法律和社会习俗都起着引导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但是它们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不同层面的问题,需要寻找解决办法。
首先,法律规范和社会习俗的冲突可能引发道义困惑。
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可能与传统社会习俗相抵触。
以中国为例,法律规定男女平等,鼓励婚姻的自由选择,而一些传统观念仍然坚持男方家庭提供嫁妆和女子随夫姓氏等习俗。
当个案出现时,人们常常陷入两难境地,要在法律规范和社会习俗之间作出选择。
此时,需要全社会共同探讨,寻找能够维护社会价值和尊重法律规范的方法。
其次,法律规范和社会习俗的冲突也可能导致社会撕裂和矛盾。
在多元文化社会中,不同群体的社会习俗和传统价值观可能存在差异。
思想观念的碰撞容易引发社会冲突和分歧,例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应发挥调和作用,通过平等尊重和保护多元文化,尽量减少社会矛盾的出现。
同时,尽管法律规范和社会习俗的冲突可能带来许多问题,但也不乏寻找冲突解决办法的经验和案例。
一些冲突可以通过创新的司法解释、修改法律条文等方式得到解决。
在西方国家,因法律规定的僵化,出现了普遍合法但被传统道德所抵触的行为,如堕胎、同性恋婚姻等。
法律的优先地位和法律的灵活性则成为解决这些冲突的重要因素。
此外,法律规范与社会习俗的冲突还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来解决。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法律规范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减少因不了解或误解而导致的冲突。
同时,也应对传统习俗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范,使其与现代社会的法律规范相适应。
这样既能尊重社会习俗,又能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在冲突解决的过程中,还需要法律界、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法律界应深入研究和解析法律规范与社会习俗的冲突原因和实质,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法律与道德如何平衡法律和道德的冲突
法律与道德如何平衡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在社会中,法律和道德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则,而道德则是指个人或群体根据道德准则所遵循的行为规范。
然而,在实践中,法律和道德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如何平衡法律和道德的冲突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要理解法律和道德的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护个人的权益和利益。
而道德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行为准则,根植于个人的内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尽管法律和道德的目标不同,但二者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然而,法律和道德并非总是一致的。
法律可能存在某些弊端或不完善之处,而道德往往是对人性和公平正义的更深层次追求。
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要寻找平衡点。
一方面,法律具有明确的规定和强制执行机制,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不可置之不理。
另一方面,道德是人们内心的良知和价值观,它代表了更高的伦理追求,也不容忽视。
在处理法律和道德的冲突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式来寻求平衡。
第一,法律的发展应与道德的发展相一致。
法律的制定过程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道德需求和价值观念,以确保法律有更高的道德底线。
同时,法律也应该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法律的执行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判断力。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条文可能无法完全适应特定的情形,这时执行者就需要根据道德准则进行判断和解释,以保证公平和正义。
第三,个人的道德选择和法律的遵从并非总是矛盾的。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道德追求应该与法律相协调,而不是将其对立起来。
个体应该遵守法律,但也要保持自己内心的良知和道德观念,在法律范围内尽量做到合法和道德上的一致。
第四,教育和宣传的力量也是平衡法律和道德冲突的重要方面。
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在面对冲突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道德行为的宣传和表彰,让道德成为社会风气的一部分。
试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调适
试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调适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历来已久。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它们作为人类社会的两种规范,互相影响,互相推进,一同推动社会前进的脚步,一同建设和谐的人类社会。
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法律与道德对社会的影响并不一样,所以就会出现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看法,法律的出现经常会与道德产生冲突,这也就是法律与道德的不同之处。
法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处于顶端,必定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具有强制性。
而道德是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广泛性,没有强迫性。
所以在法律和道德出现冲突的时候,人们就需要对这种情况作出调适,找到法律与道德之间冲突的处理方法。
进一步促进法律与道德的协调一致,将法律与道德有效结合起来,推动社会义义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一、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法律与道德的学理含义在当今社会,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集团仍然存在,不同的集团有着不同的利益。
法律在本质上就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整体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并通过一些规范性的文件表现出来,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法律的实施。
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相应的制裁,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所以具有阶级性,并且法律的特点鲜明,它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准则,规定允许的和禁止的行为非常明确,有具体的流程。
因此,我们可以把法律的定义理解为: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制定并被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就不同了:道德通常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产生的。
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相应的变化;代表不同阶级的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道德观,道德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的道德与被统治阶级的道德通常是不一致的,被统治阶级的道德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道德。
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简单定义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道德最早起源于人们的风俗和习惯,在原始社会,靠风俗习惯约束成员的形为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婚姻结合,食物分配上,风俗习惯都体现出了积极的作用。
论“孝道”在中国古代刑事法律中的体现
论“孝道”在中国古代刑事法律中的体现毕秋月(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
几千年来,人们一向把孝道作为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
因此,本文首先具体阐释和分析孝道在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及刑事诉讼中的体现和影响;文章最后立足现实、反思历史,较为客观、公正的论述了古代孝道对我们当前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孝道体现启示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1孝道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孝道对中国古代刑罚制度有三方面的影响,分别为刑罚减免,刑罚加重和刑罚执行等。
首先,刑罚减免。
在中国古代,孝道要求子孙不能违背长辈的意愿,必须绝对服从长辈的命令。
长辈对子孙进行体罚和责骂都是合理的,其他人不能阻止,子孙也不能反抗长辈。
因此如果长辈对子孙实施了侵犯行为,在中国古代刑法中一般要减轻或者免除对长辈的处罚。
其次,刑罚加重。
如果一个犯罪行为中包含了违反孝道的内容,那么与不包含违反孝道的犯罪行为相比,它的刑罚应加重。
如果子孙“过失杀祖父母、父母者,流三千里。
”一般的过失杀人行为可根据案件的情况来判处刑罚,但是子孙对长辈的过失行为却是一律处流刑,前者刑罚明显的要比后者轻。
最后,刑罚执行。
国家制定了法律,就要去实施,对于违法犯罪的人就要执行刑罚。
在刑罚的执行过程中,孝道也对之产生重要的影响。
某些朝代特准死囚在无子时允许妻子在狱中同宿,待其妻子怀孕后再执行死刑的规定。
2孝道与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在中国古代,孝道不仅与刑事实体法关系密切,和刑事诉讼制度也有很大联系。
第一,容忍制度。
《论语子路》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意思是说,儿子不去官府里告发父亲偷窃羊的行为才是正直的。
伦理上的“正直”也就是这里的孝。
“父子相隐”的思想到汉宣帝时形成了容隐制度。
第二,父祖告子孙的特别程序。
论“孝道”在中国古代刑事法律中的体现
论“孝道”在中国古代刑事法律中的体现作者:毕秋月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6期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
几千年来,人们一向把孝道作为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
因此,本文首先具体阐释和分析孝道在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及刑事诉讼中的体现和影响;文章最后立足现实、反思历史,较为客观、公正的论述了古代孝道对我们当前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孝道体现启示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1孝道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孝道对中国古代刑罚制度有三方面的影响,分别为刑罚减免,刑罚加重和刑罚执行等。
首先,刑罚减免。
在中国古代,孝道要求子孙不能违背长辈的意愿,必须绝对服从长辈的命令。
长辈对子孙进行体罚和责骂都是合理的,其他人不能阻止,子孙也不能反抗长辈。
因此如果长辈对子孙实施了侵犯行为,在中国古代刑法中一般要减轻或者免除对长辈的处罚。
其次,刑罚加重。
如果一个犯罪行为中包含了违反孝道的内容,那么与不包含违反孝道的犯罪行为相比,它的刑罚应加重。
如果子孙“过失杀祖父母、父母者,流三千里。
”一般的过失杀人行为可根据案件的情况来判处刑罚,但是子孙对长辈的过失行为却是一律处流刑,前者刑罚明显的要比后者轻。
最后,刑罚执行。
国家制定了法律,就要去实施,对于违法犯罪的人就要执行刑罚。
在刑罚的执行过程中,孝道也对之产生重要的影响。
某些朝代特准死囚在无子时允许妻子在狱中同宿,待其妻子怀孕后再执行死刑的规定。
2孝道与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在中国古代,孝道不仅与刑事实体法关系密切,和刑事诉讼制度也有很大联系。
第一,容忍制度。
《论语子路》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意思是说,儿子不去官府里告发父亲偷窃羊的行为才是正直的。
伦理上的“正直”也就是这里的孝。
“父子相隐”的思想到汉宣帝时形成了容隐制度。
第二,父祖告子孙的特别程序。
代父尽孝法律争议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老汉,年逾古稀,育有两子一女。
在张老汉年轻时期,因家庭贫困,未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然而,张老汉勤劳肯干,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村里建起了新房,购置了土地。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老汉的子女都已成家立业,生活条件逐渐好转。
然而,张老汉的晚年生活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法律争议而变得岌岌可危。
张老汉原本希望将房产和土地留给自己最孝顺的儿子张小明继承。
然而,张小明的妻子李丽却认为,张小明在张老汉生前并未尽到孝道,且张老汉的房产和土地在法律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自己也有权继承。
于是,李丽将张小明告上法庭,要求分割张老汉的遗产。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张小明是否尽到孝道,是否有权继承张老汉的遗产?2. 张老汉的房产和土地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李丽是否有权继承?3.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如何界定孝道,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三、法院判决1. 关于张小明是否尽到孝道的问题,法院认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孝道并非绝对的义务。
张小明在张老汉生前虽然未能尽到全部孝道,但他在经济上给予了张老汉一定的支持,且在精神上关心照顾张老汉,应认定为基本尽到了孝道。
2. 关于张老汉的房产和土地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法院认为,张老汉在结婚前已购置了房产和土地,且在结婚后,张老汉并未将房产和土地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登记,因此,房产和土地应视为张老汉的个人财产。
3. 关于李丽是否有权继承的问题,法院认为,虽然张老汉的房产和土地属于个人财产,但张老汉在生前已明确表示将房产和土地留给了张小明,且张小明在张老汉生前已尽到了基本孝道,因此,法院判决张小明继承张老汉的房产和土地。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以下因素:1.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实际生活中,孝道并非绝对的义务。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张小明是否尽到孝道进行了综合评价,既考虑了他在经济上的支持,也考虑了他在精神上的关心照顾。
2. 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法院以张老汉在结婚前已购置了房产和土地,且在结婚后未将房产和土地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登记为依据,认定房产和土地属于张老汉的个人财产。
中国古代传统孝道中的法文化
2023-11-07
目录
• 引言 • 中国古代传统孝道概述 • 中国古代传统孝道中的法文化 • 中国古代传统孝道中法文化的特
点
目录
• 中国古代传统孝道中法文化的现 代意义与价值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
孝道在刑法中的体现反映了古 代社会对孝道的重视。
孝道在民法中的体现
古代民法中规定了许多与孝道 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如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子女 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等。
孝道在民法中的体现保障了家 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孝道在行政法中的体现
古代行政法中规定了许多与孝道相关的政策和管理措施。 如对孝顺父母的官员给予奖励,对不孝顺父母的人进行惩罚等。
因素。
03
孝道与法律的冲突
尽管孝道与法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一些冲突,
例如在处理子女对父母的犯罪行为时,往往会产生法律与孝道之间的
矛盾。
孝道在法律实践中的体现
优先照顾家族利益
在古代中国,家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法律实践往往会优先照顾 家族利益,例如在处理遗产继承等问题时。
对父母犯罪行为的特殊处理
以孝为本的法律价值观
孝道是古代法律价 值观的核心,强调 尊敬和关爱父母。
以孝为本的法律价 值观维护了封建社 会的稳定和秩序。
孝道观念渗透到法 律制定和实施中, 成为评价人们行为 的重要标准。
孝道在刑法中的体现
古代刑法中规定了许多与孝道 相关的罪名和刑罚。
如“不孝罪”等罪名,对不孝 顺父母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孝道强调家族的整体性和荣誉感,子女应该 为家族的荣誉和形象负责,保持家族的优良 传统和文化传承。
《唐律疏议》中的孝伦理思想解读
《唐律疏议》中的孝伦理思想解读《唐律疏议》是唐代官员郑伦编纂的一部关于国家法律的疏议书,内容包括刑法、民法等多个方面。
在《唐律疏议》中,孝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伦理思想,被视为维护家族和社会秩序的根本原则。
本文将对《唐律疏议》中的孝伦理思想进行解读。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孝顺和照料。
在《唐律疏议》中,孝道被视为社会秩序的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孝道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如对虐待父母的行为予以严惩。
这表明社会法律对孝道的要求是严格的,不孝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约和惩罚。
《唐律疏议》中对孝道的强调不仅体现在法律规定上,还在于其思想的深入挖掘。
该书认为,孝道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秩序的保障。
孝道的实践可以让家庭和睦、社会安定,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固。
《唐律疏议》强调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尽到孝道的责任,不仅是尊敬父母,还包括亲族间的互相帮助和和睦相处。
这种观点在当时社会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唐律疏议》对于孝道的理解还强调了孝顺的内心态度。
该书认为,孝顺不仅仅是行为上的尊敬,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敬畏和体谅。
只有在内心真实地感受到对父母的尊崇,才能真正实践孝道。
这种内心态度的强调体现了孝伦理思想中情感方面的重要性,侧重于培养人们对待父母的内心感受和情感态度。
这也是将孝道与法律相结合的一种尝试,通过法律对孝行的规定,进而引导和培养人们对孝道价值的认同和实践。
《唐律疏议》对孝道的解读还呼吁尊重和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成员,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老年人的权益常常受到侵犯和忽视。
《唐律疏议》强调尊重和保护老年人的权益,要求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进行尊重和关心。
这种呼吁体现了孝伦理思想中对于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关注,提倡人们在家族和社会中保持和谐、团结的关系。
《唐律疏议》中的孝伦理思想通过法律规定和深入思考的方式,对孝道进行了深入挖掘和解读。
子女为父亲垫付的医药费起诉父母的案例
子女为父亲垫付的医药费起诉父母的案例【标题】子女为父亲垫付的医药费起诉父母的案例:探讨亲情与法律的冲突【导语】近年来,一起子女为父亲垫付的医药费起诉父母的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一情景背后涉及了亲情、道德和法律等多重因素。
本文将以此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深度和广度的分析,探讨亲情与法律之间的冲突,以及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第一部分】案例揭示了亲情与法律之间的碰撞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起引人注目的子女为父亲垫付的医药费起诉父母的案例。
该案例中,一名子女在父亲患重病期间垫付了高额医药费,但却未能得到父母的补偿,最终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这一案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触发了亲情与法律之间的冲突。
这一案件折射出了传统的孝道观念与现代法治理念之间的碰撞。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子女对父母有着无私的孝心和责任感,愿意为父母承担生活中的艰辛和困难。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法律规定了每个人都应当享有平等和公正的权益,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在这种碰撞下,子女为父母垫付的医药费是否能够得到法律保护成为了一个问题。
该案例还凸显了家庭内部亲情关系的复杂性。
虽然案件中的子女在父亲患病期间付出了努力和代价,但他们未能得到父母的补偿让他们感到受到了背叛和伤害,这可能对他们之间的亲情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这一案例也揭示了家庭内部权力和责任的不平衡。
父母作为家庭中的长辈和养育者,他们是否有义务承担子女为他们垫付的医药费呢?这一问题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和探讨。
【第二部分】亲情与法律之间的平衡:思考解决方案亲情与法律之间的冲突既然存在,那么我们如何寻找亲情与法律之间的平衡点呢?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需要思考如何从法律和情感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从法律角度来看,应当完善法律制度,明确个人在帮助他人时的权益保护。
特别是对于子女为父母垫付的医药费这样的情况,可以考虑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这样不仅可以为付出带来法律保障,也能够避免潜在的家庭冲突。
论儒家“孝治”司法实践中“孝”与“法”的矛盾冲突
论儒家“孝治”司法实践中“孝”与“法”的矛盾冲突自汉代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后,儒家孝道伦理便逐渐演化成为一系列“孝治”施政的具体实践。
其中,制定缜密完备的法律条文遏制各种不孝行为,采用司法手段严惩不孝犯罪,是“孝治”施政的重要方面。
由于“孝治”与“法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施政手段,因此,儒家“孝治”原则付诸历代封建王朝的司法实践,往往程度不同地出现“孝”与“法”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的结果,通常是“法”屈从于“孝”,封建法律原则或司法理性被儒家孝道伦理所扭曲,从而形成中国古代法制史上以孝枉法、屈法徇孝的常见现象。
孔子之后,对儒家“孝治”理论发展贡献最大的是曾子。
史载曾子在对传统孝道进行政治伦理化的改造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五不孝”之论:“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
”[3](曾子大孝) 在此论中,曾子首次把孝德行为与事君尽忠的政治原则相结合,把事君忠、莅官敬、战阵勇等服务于国家的政治行为,统统纳入孝的道德范围,丰富了儒孝伦理的政治内涵,故有学者评价:“曾子思想以孝为核心,开创了儒家的孝治派。
”[4](P41)孟子在发展儒家“孝治”理论方面,把亲亲关系中的孝(事亲)、悌(从兄)与社会伦理关系中的仁、义相等同,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5](离娄上)孝悌与仁义在社会伦理关系上贯通合一,仁治的太平世道必须依靠孝悌人伦关系去维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5](离娄上)孝悌人伦关系中的亲亲、长长成为太平仁政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对儒家“孝治”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阐述,最终是由儒典《孝经》来完成的。
《孝经》产生于战国时期,内容分列十八章,核心思想是以孝治国安民,其理论体系最大的特点是泛孝政治化。
在《孝经》专门设立的《孝治章》中,孝不仅被认定是一切政治行为的根源和依据,而且成为社会稳定即“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6](孝治章)的根本保证。
法与道德的冲突及解决
法与道德的冲突及解决一、法与道德的冲突及原因法与道德不仅有其和谐一致的一面,也有其出现冲突的可能性。
法与道德的冲突表现为两种情况。
第一,“合法不合理”或“合理不合法”,即法与“理”的冲突。
比如,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在诉讼过程中得不到支持;又如,证据必须经合法取得,才能在法庭上被认可为案件证据。
一个已过诉讼时效的真实的债务关系,一个有法律上瑕疵但实际上真能证明事件真像的材料,都遭到法律拒绝,这在中国很多人都会觉得合法不合理。
甚至对于两审终审制,许多人也认为合法不合理,或合理的东西得不到法律支持,所以在中国,在生效判决做出后,还有申诉制度,以后又产生人大个案监督制度等,这些都是为了求个理。
由于中国的法治基础太弱而德治文化积淀太厚,所以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这种法与理的冲突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合法不合情”、“合情不合法”,即法与ffJ隋”的冲突。
我们通常说,“法不循情”,但道德是循情的,因此会产生这种冲突。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第84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这里规定的知情必须作证,知情必须举报,都是法律义务,这种规定与亲情就会发生冲突,比如,丈夫做了一件违法犯罪的事,妻子马上去举报,父亲做了一件违法犯罪的事,儿子马上去报案,如果不是较严重的犯罪,这在道德上恐怕没有多少人赞扬这样的妻子和儿子,相反人们会说这很绝情。
这样的人可能在生活中被人们疏远,这是因为在道德中人情是一重要价值。
在中国古代法中,除“十恶”重罪之外,实行亲亲得相隐匿,同居相隐不为罪。
国外亦有刑事诉讼法(如美国)免除夫妻.之间的作证义务,这些应当说有一定道理。
法与道德出现冲突,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第一,法律移植和改革,造成法与社会原来的道德发生冲突。
在有意识推动社会改革和社会变革较快的情况下,这种冲突出现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道与法律的冲突分析
【摘要】“孝道”,作为我国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已深入人心。
从古至今众多文人学者都极力推崇国人尽孝,保持这一优良传统。
但在当今社会,“孝道”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与法律发生冲突。
本文通过对“孝”的含义进行解释,简要分析现今出现的矛盾与冲突,试图提出缓和“孝道”与法律之间冲突的措施。
【关键词】孝道;法律;冲突
古人云“百事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等,关于孝已在我国传承千年,尽孝这种传统美德已深入人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孝道的内容随社会的需要发生了变化,在新时期的环境下,不断有人呼吁,在我国要理直气壮地提倡孝道,随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的公布,孝道与法律之间的冲突凸显,是否尽孝,如何尽孝已有了法律确认,本文试图从法律方面具体分析孝道,以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缓和“孝道”和法律之间的冲突。
一、关于孝道的解释
孝,本指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赡养,以及祭祀先祖。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表明了子女最孝顺的事情就是莫过于尊敬父母。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责任,特别是看重“父母在”。
这两种说法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观点。
而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还有另外一种思想占主流地位,就
是法家思想,比如韩非提出了“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从法治原则理解孝道,认为孝只是迫于父母的威严而不得已的赡养行为,是父母强加的结果,并且这种观点已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承认,他们通过实施法律强制被统治阶级尽孝,如果没有强权统治,也就无法实现孝的传承。
细观历史,无论儒家观点还是法家观点,都极为看重孝道,孝道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孝道与法律之间的冲突分析
由于封建社会的经济条件是小农经济占主要地位,所以统治阶级只有实行父权制才能保障孝道的实施。
但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封建传统的孝道所依存的法律基础不复存在,我们需要分析我国现存的社会制度以及尽孝的环境,得出我们现在尽孝的内容。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继承者“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思想,但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观念就受到了极大冲击。
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的中国,经济萧条,社会物资极度缺乏,政府需要集所有的力量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政权巩固,充分发展人民的事业。
当时国家提出口号“好男儿志在四方”,鼓励有能力的人建设国家,去国家的各个地方做志愿服务,家庭的生活模式受到冲击,子女无法一直守在父母身边,这时候父母的赡养问题就凸显出来。
有能力的老人就在当地做能做的事情,没有能力的老人只能靠政府救助,虽然救助水平可能不高,但是足
以让子女免除后顾之忧。
虽然这与古人“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相违背,但是这是因为社会基础不一样,所以人们才可能有更多的选择。
从建国至今,党和政府从没有否定过孝道,相反还颁布了许多法律继承孝道这一传统美德。
比如《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但是法律真的就一定能起到规范孝道的作用吗?国家需要发展经济,人民的生活需要改善,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与法律相违背的现象。
这种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该法律与计划生育法不相符合,不利于顺利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现在我国的赡养结构是一对夫妇赡养两对父母,这就会出现子女压力过大,无法照顾好父母的现象,父母为了防老,就会产生多生子女的想法,传统的“养儿防老”思想又会出现。
在现代社会孩子多不一定能够防老,而且社会经常出现不孝的事实,子女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推脱责任,致使老人流落街头,想来老人无比心酸。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整天把孩子约束在身边,只顾自己“天伦之乐”或者“安度晚年”,那么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我国可能会出现经济倒退的现象。
而且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流,有了竞争才会有发展。
但
是竞争与发展又是互相矛盾的,竞争需要个人不断发展自身素质,在市场中获得成功,而这一切会导致个人会离开父母,无法做到赡养父母。
如果子女选择在家赡养老人,不去工作也不参与市场竞争,这是很恐怖的事情,子女闲赋在家,整天做着同样的事情就是为了照顾老人,没有工资,这种行为的结局只能是非常凄惨的。
自古忠孝两难全。
青年受到国家的召唤,离开父母参与社会建设,忠于国家,忠于事业但不可避免的无法尽孝,这种情况在现今社会非常普遍。
我们尊重这种“不孝”,但强烈谴责恶意不孝行为,必要情况下可以施以法律惩罚。
如《刑法》规定的遗弃罪、虐待罪,或者惩罚不孝逆子。
这种法律不同于以往“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法律思想,现今许多老人自愿并且鼓励子女去外地发展,空巢家庭的出现就不可避免,并且空巢现象不断增多。
假如国家继续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法律原则,对于子女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只能选择抛弃事业赡养父母,尽职尽孝,保证老人安享晚年。
很明显通过法律来规范子女的行为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现实的,如何面对现实,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这是需要政府甚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三、如何通过法律完善子女尽孝问题
通过对孝的理解,我们发现不应该仅仅只有具体子女赡养父母,还应该包括政府以及整个社会,他们也应该承担尽孝的责任。
比如现在大城市的高楼大厦是靠着农民工辛苦工作建成的,但是他们只
获得维持正常生活的基本工资,有时连工资还会被黑心包工头所坑。
在这部分农民工老了之后,政府是否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法律原则和“孝道”为借口推卸责任?显然是行不通的,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
因而新时期政府提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政策,推动社会养老机制的完善。
“政府主导”指政府为老年人提供行政帮助,制定政策,加大对市场的投入,为老年人提供各种设施和条件,以及创造合适的环境。
“社会参与”指集中社会各个利益群体帮助子女赡养老人。
“全民关怀”指全体社会公民要关心老年人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方针体现了当今社会“孝道”的具体内容。
为了贯彻实施该方针,应当法制化现今的“孝道”,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提倡这样的基本精神以及建立具体措施,使《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原则性与可操作性兼具。
只有真正贯彻落实老年人法,才能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才能落实发扬社会主义孝道,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缓和孝道与法律之间的冲突关系。
【参考文献】
[1] 余飞跃.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兼论孝与不孝的理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 廖小平.论伦理关系的代际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3] 林园茜.传统孝道之审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