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简单机械》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教案【精选5篇】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教案【精选5篇】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教案【精选5篇】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教案【精选5篇】人类的行为正在不断实践其对生命的伟大承诺,人类不会放弃对生命的挽救行动。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改进以往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记录它们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教案篇1今天上午我在初四五班上物理课订正一道物理试题,有关比较浮力大小的习题,题目是一个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铁球放在水中那个球受到的浮力大?好多同学不知道用那个公式来分析,在我讲解完后,脑海里突然想到若条件在改变一下看同学们如何解答。

于是我就说若不是说水而是水银呢,情况又如何?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都在认真的思考,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我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了表扬,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接着我又改变了条件,若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铁球都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又怎样呢?这是学生给出的答案就不统一了,各说各的理由,这是我及时给予点拨,很快同学们就给出了正确答案,学生们的脸上有一种自豪感。

正想翘尾巴的.时候,我突然接着问水桶在水中用力拉着它不动拉力大于重力还是小于重力?学生们有进入了思考,很快又给出了正确答案。

我看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很高,接着我就发了一份试题检测浮力有关的内容。

这节课我感到很成功,通过一道题的引伸,学生们掌握了好多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心里暗暗下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善于总结,将知识系统化,提高课堂效率,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来鞭策自己。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教案篇2在八年级刚刚学习完《透镜》一节内容后不久,有一天我所教班的班主任,跟我说起他们班一位学习较差的男孩子,用一个放大镜把前面一位女同学的衣服烧了一个洞,班主任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非常生气,而在一旁的我却有点内心沾沾自喜,尽管在班主任看来这是学生的恶作剧,但在我眼里学生在顽皮中用到了物理知识,对于物理老师来说我心里多少还有点自豪呢。

简单机械的实验观察教案

简单机械的实验观察教案

简单机械的实验观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

2. 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进行简单机械的观察实验,学习如何记录实验结果和结论。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简单机械的图片或实物、实验记录表、实验工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简单机械的定义,并列举几个常见的简单机械,例如:杠杆、轮轴、斜面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2. 实验观察(1)教师将简单机械的图片或实物展示给学生,并简要介绍每个简单机械的作用和结构特点。

(2)教师分发实验记录表给学生。

(3)学生根据实验记录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简单机械的实验观察。

(4)学生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结论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3. 分析实验结果学生根据实验记录表中的观察结果和结论,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哪些简单机械能够改变力的作用方向?(2)哪些简单机械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或减小?(3)哪些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4. 实际应用分析学生找出实验结果中的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尝试解释它们的作用原理。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简单机械来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展示学生整理实验观察的结果和结论,并用文字和图表展示出来。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到的知识点,强调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拓展练习学生在家里或校园中,寻找并记录更多的简单机械应用案例,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课堂反思学生和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课堂反思。

学生也可提出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的结果和结论,撰写一份简单机械实验报告。

报告中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七、教学反思整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和实际应用分析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教案标题:简单机械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索杠杆、轮轴和斜面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解释它们的作用。

3. 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学生参与团队合作,促进沟通和批判性思维。

教材和资源:1. 简单机械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

2. 杠杆、轮轴和斜面的模型或实物。

3.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如木块、弹簧秤、砝码等。

4. 实验记录表、笔和纸。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简单机械的定义,并给出一些示例,如剪刀、门把手等。

2. 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尝试识别和描述这些简单机械。

探究:3.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探索杠杆、轮轴和斜面的基本概念。

每个小组都可以选择一种简单机械进行实验。

4. 学生可以观察和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

他们应该记录下他们的观察和推理。

5.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实验变量,例如改变杠杆的长度或改变斜面的角度,并观察结果的变化。

总结:6.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的实验结果,并提出结论。

他们应该能够解释为什么杠杆、轮轴和斜面能够起到简化工作、增加力量或减少力量的作用。

7.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其他可能使用到简单机械的场景,并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拓展:8. 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可以进一步讨论复杂的机械原理,如滑轮、齿轮等,并与简单机械进行比较。

评价:9. 鼓励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并完成实验报告或简单机械概念的笔记。

10.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深入研究感兴趣的机械原理。

教案扩展:1. 随着学生对简单机械的理解加深,可以引导他们设计和构建自己的简单机械模型,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2.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机械的实际应用案例研究,了解它们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中的应用。

尽管以上教案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指导,但要根据年级、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简单机械》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简单机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单机械》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其他简单机械教案。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教具准备滑轮、细绳、大钩码(一盒)、铁架台、弹簧测力计教学方法边实验边学习,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复习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2.其中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学生代表回答新课引入今年长春市的雨下得特别大,导致我们教学楼多处漏雨,开学之初学校重新做了防水,把大量的油毡纸运到楼顶,哪位同学细心观察过,工人师傅是怎样把油毡纸运到楼顶去的。

倾听、思考、回答新课教学一、认识定滑轮与动滑轮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滑轮,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另外一种简单机械,下面我们利用手边的器材现场模拟一下向楼顶运送重物的情形。

介绍现在使用的器物:铁架台、细绳、滑轮、钩码。

说明一下用钩码代替重物,用四个书包叠放代替楼房。

要求:只用一个滑轮,试试看有几种方法把重物送到楼顶。

实验结束后,请同学来展示提重物的方法,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提法。

用多媒体演示两种提法,问:用这两种提法提重物时,滑轮工作情况有什么不同?解:根据滑轮工作情况不同把滑轮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滑轮,指的是工作时滑轮轴固定不动(滑轮只能旋转,不随物体运动);另一类是动滑轮,指的是工作时滑轮轴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除了旋转,轴随物动)打开第二个幻灯片,问学生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

简单机械教案范文

简单机械教案范文

简单机械教案范文教案:简单机械一、教学目标:1.知道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掌握杠杆原理,能够通过杠杆原理解释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3.能够正确使用简单机械进行力的传递和转换。

二、教学内容:1.简单机械的概念和种类。

2.杠杆原理及其应用。

3.斜面、滑轮和齿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简单机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们认识这些机械吗?你们知道这些机械有什么作用吗?通过讨论,引起学生对简单机械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2.知识讲解(30分钟):简单机械的概念和种类:讲解简单机械的概念和种类,如杠杆、斜面、滑轮和齿轮等。

并分别介绍每种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讲解杠杆原理,通过图示和实例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杠杆进行力的放大和力的转换。

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应用到杠杆原理。

斜面、滑轮和齿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讲解斜面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通过图示和实例向学生演示如何利用斜面节省力气。

同时也讲解滑轮和齿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使学生了解到机械的工作原理有很多种。

3.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力的传递和转换的过程,并利用已学到的简单机械原理解释其工作原理。

4.实践操作(3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简单机械的实践操作,可以利用玩具或者自制简单机械模型。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运用简单机械,完成动作或者任务。

5.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向全班汇报自己设计与制作的简单机械,讲述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简单机械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小组合作表现评价。

2.学生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评价。

3.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评价。

五、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找出更多的简单机械,并加以分析和讨论。

2.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者工程师为学生讲解简单机械的更深层次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的第一节——杠杆。

杠杆是简单机械的一种,它包括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两者的长短关系,杠杆可以分为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杠杆的概念,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2.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杠杆现象,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2. 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如撬棒、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杠杆的定义、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以及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3. 演示:用杠杆模型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 讲解:讲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钓鱼竿、撑杆跳等。

6.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杠杆的概念及分类2. 杠杆的特点3. 杠杆的平衡条件4. 杠杆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杠杆的分类和特点,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杠杆现象,如秋千、翘板等。

2. 答案: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这些杠杆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杠杆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较好,但在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发明一些简单的杠杆工具,提高生产效率。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杠杆现象,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杠杆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物理八年级下4.1《简单机械》word教案

物理八年级下4.1《简单机械》word教案

第四章 4.1 简单机械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杠杆、滑轮、*轮轴、*机械传动、*斜面等简单机械。

生产生活中的任何复杂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构成的,因此,本节的学习在力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力的概念为基础。

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小实验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进而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杠杆和杠杆平衡的条件。

知道杠杆的支点;理解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能运用杠杆平衡的条件进行有关的运算;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学会在同侧力、异侧力、力的方向不同等情况下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技能,记录、处理数据,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2)理解滑轮。

知道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理解定滑轮不能省力的原理;知道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理解动滑轮能省力的原理;知道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用滑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轮轴和斜面。

知道轮轴、斜面可以省力,知道轮轴、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

*(4)知道机械传动。

知道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能识别不同的机械传动方式。

2.过程与方法(1)在将常见工具抽象成平直杠杆、滑轮与轮轴等简单机械抽象成杠杆的过程中,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在比较各种杠杆的使用特点中,感受分类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杠杆、滑轮、轮轴、斜面、机械传动等简单机械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2)通过“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合作使用滑轮提升钩码”等活动,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养成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

(3)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墨经》对杠杆平衡条件的论述,了解《天工开物》中关于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简单机械的情况等,激发民族自豪感。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简单机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简单机械;2. 学习简单机械的种类和使用方法;3. 了解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观察和探究简单机械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简单机械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 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使用到一些工具,比如剪刀、螺丝刀等,这些属于什么类别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中有些是用来切割的,有些是用来固定的,还有些是用来控制力或方向的。

你们知道这些工具属于哪个类别吗?”2. 学习简单机械(15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简单机械,以及简单机械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跟着教师一起观察和学习,同时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加深对简单机械的理解。

3. 探究简单机械的原理(20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和探究简单机械的原理。

例如:使用一个简单的杠杆来扳起一个物体,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力的作用和方向的变化。

4. 讨论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些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锁、门把手、自行车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提出一些常见的例子。

5. 拓展与实践(10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小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里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并展示给全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完成自己的设计。

6. 总结与检查(5分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和检查,提问:“你们觉得简单机械有哪些特点?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四、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机械的实践应用,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个小玩具,并观察和探究这个玩具中的简单机械原理。

五、教学资源:教师准备相应的教学素材,例如图片、实验器材等。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讨论和检查学生的设计作品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人教版)第一节杠杆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如果有一天,你和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

小朋友想跟你一起跷跷板,但他的体重比你的体重小得多,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他能够和你一起玩跷跷板吗?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学生自学教材第76页至第79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杠杆仔细观察如下所示的几幅图,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教师点拨】(1)如图所示的撬棒、跷跷板、抽水机的手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根硬棒,在__力的作用__下能绕着固定点__转动__,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为了了解杠杆的作用,我们先对照图来熟悉几个名词。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图中的__O__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图中的__F__;有时也用符号F1(或F动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图中的__G__;有时也用符号F2(或F阻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用__l1__表示;有时也用符号l动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用__l2__表示。

有时也用符号l阻表示。

(3)通常我们把杠杆的__支点__、__动力__、__阻力__、__动力臂__和__阻力臂__称作为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阅读】课本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的课文。

【学生思考讨论】步骤1,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步骤2,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教师点拨】(1)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

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如右图所示)。

(2)对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将实验数据填到表格中,对它们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__动力臂__=阻力×__阻力臂__(或写作F1l1=F2l2)。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简单机械教案导言:简单机械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学习简单机械,学生可以了解物体如何移动、如何改变方向和如何增加力量。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他们的学习。

一、杠杆1. 定义:杠杆是一个刚性杆,可以围绕一个支点旋转。

2. 原理:杠杆的原理是利用力的乘法和力矩的平衡。

3. 实践活动:让学生使用不同长度和重量的杠杆,在不同位置施加力量,观察杠杆的运动和力的变化。

二、轮轴1. 定义:轮轴是一个固定在中心的圆柱体,可以使物体沿着一个轴旋转。

2. 原理:轮轴的原理是通过减少摩擦力和改变力的方向来增加力的效果。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轮轴模型,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轮子,观察轮轴的运动和力的变化。

三、斜面1. 定义:斜面是一个倾斜的平面,可以使物体沿着一个斜面滑动。

2. 原理:斜面的原理是通过减少重力的作用力和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来减少力的需求。

3. 实践活动:让学生使用不同角度和长度的斜面,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和力的变化。

四、滑轮1. 定义:滑轮是一个固定在支架上的轮子,可以使绳索或链条沿着轮子旋转。

2. 原理:滑轮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减少摩擦力来增加力的效果。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滑轮系统,观察力的变化和滑轮的运动。

五、螺旋1. 定义:螺旋是一个围绕中心轴线旋转的曲线。

2. 原理:螺旋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增加力的距离来增加力的效果。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螺旋模型,观察力的变化和螺旋的运动。

结论:通过学习简单机械,学生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原理和力的作用方式。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和观察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从而加深他们的学习和理解。

希望这个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对简单机械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三章简单机械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三章简单机械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三章简单机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2. 熟悉杠杆、轮轴、滑轮的结构和原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能够计算杠杆、轮轴、滑轮的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2. 杠杆、轮轴、滑轮的结构和原理。

3. 杠杆、轮轴、滑轮的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引入简单机械的概念,通过多个生活案例介绍简单机械的种类和作用。

2. 引入杠杆、轮轴、滑轮的概念和结构,简单介绍其原理和作用。

步骤二:讲解1. 杠杆的种类和作用。

2. 杠杆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的计算公式。

3. 轮轴的种类和作用。

4. 轮轴的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的计算公式。

5. 滑轮的种类和作用。

6. 滑轮的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的计算公式。

步骤三:练习1. 根据生活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一种简单机械并计算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展示给全班。

步骤四:讲解应用1. 引入机械操作的安全知识。

2. 通过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舞台上的机械表演、机关门等。

3. 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总结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给全班。

步骤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电话学生总结简单机械的定义、种类和作用,以及杠杆、轮轴、滑轮的结构和作用。

2. 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设计一种简单机械并计算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

3. 确认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杠杆、轮轴、滑轮的结构和原理的讲解及其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如何理解和应用杠杆、轮轴、滑轮的结构和原理,以及计算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

2. 学生设计的简单机械的展示。

3. 小组探究的展示。

4. 测验或考试。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简单机械教案一、引言简单机械是机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是组成各种复杂机器的基础。

学习简单机械既是基础,又是普及科学知识的良好途径。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种类、作用和应用,并通过实例说明。

二、知识点详解1.定义简单机械是由不可分割的零部件组成的一个机械系统,它可以将能量从一个形式转换为另一个形式,或者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

2.种类简单机械分为六大类:杠杆、轮轴、滑轮、斜面、螺旋和楔子。

3.作用简单机械的作用包括:增大力的大小、减小力的大小、改变力的方向和改变能量形式等。

4.实例说明例1:红绿灯用滑轮原理控制交通:红绿灯的设备中使用了滑轮。

当一个方向的红灯亮起,与其相反方向的绿灯就亮起。

这个过程中,滑轮用来改变信号的方向,以控制交通流量。

例2:汽车踩刹车运用杠杆原理:踩车刹是以杠杆为原理,通俗的说就是踩刹车越深,车轮就会受到越大的制动力。

这个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利用杠杆,将踏板踩下去的力转换成制动力,从而减轻驾驶员的负担。

三、教学设计本课程将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来介绍简单机械的功能、应用和实现方式。

具体安排如下: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不同类型的简单机械,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为让学生了解机械学的基本概念,教师应先对简单机械的定义、种类、作用进行讲解。

3、演示在教室内演示几个简单机械的应用,比如,利用斜面原理把物体变轻、利用滑轮原理抬高物体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

4、实验设计简单机械实验,观察各种机械的运动、性能和应用,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原理的实际应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对简单机械的定义、种类、作用等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亲身体验了不同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际应用。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本教案的教学特色,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机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教案名称:简单机械教学活动教案目标:1. 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了解并学习简单机械的种类和功能。

3. 学会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和运用简单机械。

教学准备:1. 讲义或课件,介绍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功能。

2. 简单机械实物模型,如轮轴、轮轴组件、杠杆等。

3. 相关实验器材,如滑轮、斜板、螺旋塔等。

4. 示范实验用材料:书、零钱、小物品等。

5. 学生实验用材料:书、铅笔、小物品等。

6. 教学评估工具。

教学活动步骤:1. 导入:- 向学生介绍简单机械的概念,并给出几个例子,如轮轴、杠杆。

- 引导学生思考简单机械的作用和功能。

2. 知识讲解:- 通过讲义或课件,讲解简单机械的种类和功能。

- 重点介绍轮轴、杠杆、滑轮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3. 示范实验:- 展示轮轴和轮轴组件的实物模型,并说明其用途和原理。

- 利用滑轮和斜板进行实验演示,解释其原理和应用。

4. 学生实验:- 分发学生实验用材料,让学生通过操作简单机械,实验探究其作用和原理。

- 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简单机械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5. 总结与评估:-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简单机械知识,并进行简单机械的应用讨论。

- 使用教学评估工具对学生进行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的评估。

6. 拓展练习:- 布置课后拓展练习,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简单机械的应用。

-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运用简单机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学习更复杂的机械原理和应用,如齿轮、连杆机构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或机械展览,亲身了解大型机械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3. 探讨机械革命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与人类的关系。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

简单机械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什么是简单机械;2. 了解简单机械的分类和功能;3. 了解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5. 能够分析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并解决简单的机械问题。

教学内容及方法: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实物演示和模型展示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功能和工作原理;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简单机械的制作和使用,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4. 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分析简单机械工作原理的能力;5. 利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解决简单机械问题的方法。

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入简单机械的概念;2. 知识讲解:介绍简单机械的分类和功能,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辅助;3. 实践活动:分组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机械装置,并展示给全班;4. 案例分析:给出一个简单机械的问题,学生讨论并分析解决方法;5. 解决问题:分组进行解决一个简单机械问题的实践活动;6. 总结归纳:汇总学生的探究结果和心得体会,并进行总结;7. 作业布置:布置与简单机械相关的作业,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实物演示和模型展示:通过实物和模型演示简单机械的功能和工作原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3.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和制作简单机械装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4. 案例分析:通过学生合作分析简单机械问题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简单机械问题的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教学评估:1. 布置与简单机械相关的作业,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3. 进行小组讨论和个别辅导,掌握学生解决简单机械问题的能力;4. 让学生进行小结归纳,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八年级下册简单机械教案

八年级下册简单机械教案

八年级下册《简单机械》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是在杠杆的基础上,学习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探讨这些滑轮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探讨各类简单机械原理的爱好。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探讨,已经明白杠杆的分类及其作用,已大体把握杠杆的平稳条。

具有了必然的观看、探讨能力,而且明确了观看探讨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对观看探讨的爱好比较高。

本节探讨的滑轮是继杠杆以后的又一种简单机械,多数学生尽管见过滑轮,但平常并未认真观看研究过。

本节的探讨学习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踊跃主动地探讨各类简单机械原理的爱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熟悉定滑轮、动滑轮。

2.明白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依照要求利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进程与方式1.经历探讨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进程,进一步把握用观看、对照来研究问题的方式。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进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切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利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熟悉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讨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学生器材:滑轮(单2个双2个),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秤,刻度尺。

学生两人一组。

教师器材:多媒体设备及,另一套同窗生利用的器材。

【教学进程设计】一、引入新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本漫画的全进程。

提出问题:这有什么科学道理?如此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爱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习习相关。

二、进行新学生实验探讨明白得定滑轮、动滑轮。

①教师出示滑轮,介绍:这确实是滑轮,你们可否用手边的一个滑轮将桌上的钩码用不同的方式吊起来?②学生活动。

学生探讨着完成任务,而且显现两种方案。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出其中不同的两种方案,让该组同窗演示。

使全部学生明确可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将钩码吊起。

③教师提问:那个地址两种提起钩码的滑轮,一个叫定滑轮,一个叫动滑轮,大伙儿分析一下,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你是如何分析得出的?④学生实验、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物理实验教案: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教案

物理实验教案: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教案

物理实验教案: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教案简单机械教案一、引言简单机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物理现象,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简化工作,并减少所需的力量。

通过本次物理实验,我们将学习和探索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生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原理。

二、背景知识1. 什么是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一类不可拆分的机械元件,由一至几个零件组成,能够转换力量的大小和方向,或者转换为线性运动或转动。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

2. 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刚性杆和一个支点组成。

我们可以用杠杆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杠杆原理,当杠杆平衡时,左侧力矩等于右侧力矩。

力矩=力 ×距离3. 轮轴原理轮轴也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固定在地面或支撑物上的轴和围绕轴旋转的物体组成。

根据轮轴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应用力在轮轴上产生旋转运动,并且力的大小和距离影响着旋转的速度和力矩。

力矩=力 ×距离三、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验证杠杆原理和轮轴原理,并帮助学生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材料1. 图2所示的长杆2. 图3所示的简易滑轮组3. 图4所示的固定轮轴装置4. 图5所示的斜坡五、实验步骤1. 实验1:杠杆实验- 将长杆放在支点上。

- 在杠杆上加上不同数量的重物。

- 记录所需的力量和距离,以保持杠杆平衡。

-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力和距离的乘积(力矩)。

2. 实验2:滑轮实验- 将滑轮固定在桌子上。

- 用绳子连接重物和滑轮,形成一个滑轮组。

- 记录所需的力量和距离,以提起重物。

-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力和距离的乘积(力矩)。

3. 实验3:斜坡实验- 将斜坡放置在桌子上。

- 将重物沿着斜坡推动到顶端。

- 计算所需的力量和距离,以便将重物推上斜坡。

-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力和距离的乘积(力矩)。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1. 杠杆实验结果-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各个力矩的大小。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十二章简单机械一、杠杆(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五要素:(1)杠杆的支点一定要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2)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不论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3)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4)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5)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它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6)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如果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7)力臂的表示与画法: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8)力臂的三种表示:根据个人习惯而定【例1】下列关于杠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一定要有支点C.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2.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衡。

3.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公式表示为:,即.应用公式时单位要统一。

【例2】图2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在A 处钩码应挂A .6个B .3个C .2个D .1个【例3】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如图所示,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乙图中水桶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B .乙图中水桶B 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水桶B 往前移动一点距离C .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D .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三)生活中的杠杆作用于OB中点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这个过程中这个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B.始终是费力杠杆C.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D.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二、滑轮(一)定滑轮和动滑轮1.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杠杆、滑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3. 滑轮的原理和特点4. 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装置。

2.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现象。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

2. 讲解:介绍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 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三章简单机械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三章简单机械

第十三章简单机械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三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

2、理解杠杆的概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能力目标: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爱科学、爱动手,事实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课前准备:学生自制蜡烛跷跷板:长蜡烛1支,大号缝衣针1根,杯子2个,薄铁皮(或塑料板)1块,小碟2个。

教具准备: 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弹簧测力计。

教学难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教学重点: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幻灯片1、2●二、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出示幻灯片3、4。

●三、展示收集的杠杆,出示幻灯片5、6,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四、分组讨论:什么叫杠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7,杠杆的定义,学生齐读。

●五、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展示撬石头的幻灯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什么叫支点?什么叫动力?什么叫阻力?。

出示幻灯片8,教师归纳总结。

讲解什么是动力臂?什么是阻力臂?出示幻灯片9—12说明做图过程。

●六、实验探究:提出问题:你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杠杆要平衡:1、只与力的大小有关;2、只与力臂的大小有关;3、只与力的方向有关;4、只与力和力臂的乘积有关。

制定计划: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定探究计划。

讨论和完善计划:实施计划:你可以参考下面的实验装置(出示幻灯片15)和实验步骤(出示幻灯片17、18),让学生分小组实验。

得出结论:你得出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设计的表格中,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展示学生的分析结果,并给以评价: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出示幻灯片17。

板书:杠杆的平衡条件:●六、趣味小实验:自制蜡烛跷跷板目的:证实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简单机械》教案【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杠杆的基础上,学习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探究这些滑轮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探究,已经知道杠杆的分类及其作用,已基本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并且明确了观察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对观察探究的兴趣比较高。

本节探究的滑轮是继杠杆之后的又一种简单机械,多数学生虽然见过滑轮,但平时并未仔细观察研究过。

本节的探究学习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
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
学生器材:滑轮(单2个双2个),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秤,刻度尺。

学生两人一组。

教师器材:多媒体设备及,另一套同学生使用的器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本漫画的全过程。

提出问题:这有什么科学道理?
这样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习习相关。

二、进行新课
学生实验探究理解定滑轮、动滑轮。

①教师出示滑轮,介绍:这就是滑轮,你们能否用手边
的一个滑轮将桌上的钩码用不同的方法吊起来?
②学生活动。

学生探索着完成任务,并且出现两种方案。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出其中不同的两种方案,让该组同学演示。

使全体学生明确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钩码吊起。

③教师提问:这里两种提起钩码的滑轮,一个叫定滑轮,一个叫动滑轮,大家分析一下,哪一个是定滑轮,哪一个是动滑轮?你是怎样分析得出的?
④学生实验、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大家是如何判断定和动的?进一步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

这样由学生自己探索完成教师的要求,并自己确定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成就感。

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动手实验能力。

⑤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两种滑轮?学生举例、讨论。

让学生联系实际举例,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①教师提出问题:上面的两种方案中,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了相同重力的钩码,拉力相同吗?省力吗?省距离吗?使用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好处?
②学生讨论、猜想。

学生有杠杆的基础,能很快地进行
猜想。

③教师:我们已经会安装定滑轮、动滑轮,要弄清上面的问题,就要通过实验来进行。

那在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要记录哪些数据?请大家讨论,并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学生完成后,请不同学生叙述所需器材,展示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让全体同学讨论,明确实验的器材,并且在教师引导下形成一个简单明了的记录表格,如下。

这样进行降低了难度,逐步引导学生,避免了盲目实验。

定(动)滑轮
实验次数
物体重力(N)
物体升高的高度(cm)
弹簧秤示数(N)
弹簧秤升高的高度(cm)
用力的方向
2
3
⑤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⑥学生交流结论,教师引导,得出使用定滑轮、动滑轮的好处。

⑦学生讨论:大家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这样进一步明确生活、生产中为什么要使用定滑轮、动滑轮。

滑轮组:
①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在提升物体的时候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该怎么办?
②学生讨论得出方案:把定滑轮、动滑轮组合起来。

③教师:请同学们按你们的设想,用刚才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合起来看看,看哪一组做的又好又快,并且做实验来验证是不是又省力又改变了力的方向?
④学生组装,完成实验,学生交流实验结论。

⑤教师:象这样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是滑轮组。

用几个定滑轮和几个动滑轮也可以组成滑轮组,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拉力与物重之间有何关系?请大家动手实验,找出其关系。

⑥学生实验,交流结论,共同评估。

前面的整个探究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给学生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提供足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探究性实验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不同形式的思维活动,刺激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其中奥秘,
进而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归纳总结
大家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感受?有哪些收获?
由几个同学分别回答,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深化讨论:使用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提起重物,有的省力,有的不省力;使用它们时,有的力可以移动较短的距离,有的力却要移动较长的距离。

通过这几种简单机械的学习,你认为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