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成效分析
医院感染管理成效分析
医院感染管理成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促进医院感染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方法自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我院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医院感染工作实施建立三级监控网络、环境卫生学监测、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和现患率调查、全员培训等举措控制医院感染。结果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明显提高,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明显下降,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医务人员针刺伤明显减少,经统计学处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能确保医院感染质量持续改进。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医院感染;持续改进
随着医院感染(HI)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快基层医疗单位HI管理的基础建设,提高监控质量,减少HI的发生,已日益被医院重视。为了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我院自2003年6月从组织建设、标准制定、严格管理、准确监测、全员培训等关键环节入手,积极探索医院感染管理方法,使医院感染工作得到了持续改进。
1 资料与方法
1.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明确HI管理目标,医院感染委员会为一级网络,有业务院长任主任委员,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护理部、总务科、社区服务部及相关临床科主任任委员,每月召开会议总结工作,研究决定全院感染工作计划、实施步骤等重大问题。二级网络为医院感染管理科,主要负责全院医院感染业务指导。督查和重点部门的监测、汇总上报反馈等工作。三级网络为各科室医院管理小组,由各临床、医技、门诊等科室的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务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等工作。我院根据卫生部有关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制定了本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和考核细则,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自上而下每月进行常规逐级检查、督导,切实形成监、控、管为一体的管理体系。
院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院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患者因治疗或护理过程中导致的感染,是医院内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实施。
首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感
染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医务人员在感染预防和控制方面的职责和义务,规范各项操作流程,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当加强对医
务人员的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正确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此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医疗设施和器械的管理。医院应当加强对
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最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和教育。医院应当加
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感染预防知识宣传和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医疗设施和器械,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减少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总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院上下的共
同努力和有效实施。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医疗设施和器械的管理,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和教育,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总结
工作内容及成 效
工作内容及成效
确定感染控制标准与指南:我 们科室制定了科室内部的感染 控制标准与指南,确保工作符 合最新的国家和国际感染控制 标准。
感染监测与报告:我们建立了 感染监测系统,并及时报告和 处理感染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控制传播。
工作内容及成效
健康教育与培训: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 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 感染控制意识和知识水平。 使用规范和管理:积极推行手卫生、消 毒灭菌、隔离措施等感染控制措施的使 用规范和管理,确保操作符合规定。
设备与物资管理:加强对感染 控制设备和物资的管理,确保 设备和物资的有效性和使用规 范。
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技术应用: 积极探索和应用先进的感染控 制技术,提高感染预防和控制 的效果。
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方向
患者参与和宣讲工作:加强患者参与感 染控制工作的宣讲和指导,增强患者对 感染控制的认识和合作意愿。
科室医院感染 控制管理工作
总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引言 工作内容及成效 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方向 总结与展望
引言
引言
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感染控制是保证患者安全和医疗质 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次总结旨在 总结和回顾我们科室在医院感染控 制管理方面的工作情况。
引言
方法及数据:我们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 数据,评估和审查我们的工作,以便针 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一、内容概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医院感染管理问题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感染控制措施到现代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体系。本文旨在调查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首先本文将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定义、目标和原则进行梳理,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概念。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了解当前医院感染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我国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培训不足、监测与报告不规范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规范监测与报告流程等,以期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A.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医院感染问题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患
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医院感染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医院感染
管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调查研究,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院感染管理成效分析
医院感染管理成效分析
引言: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的由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它是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既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也增加医
疗机构的经济负担。因此,医院感染管理成为每个医疗机构都需要重视和
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预防感染手段、感染率降低、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对
医院感染管理的成效进行分析。
一、预防感染手段
医院感染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预防感染的发生。通过加强卫生宣教、规
范手卫生、严格消毒灭菌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在医院感
染管理成效的评价中,预防感染手段的执行情况是一个重要指标。例如,
监测消毒灭菌工作的合格率、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等。如果这些手
段得到有效执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使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还存在感
染事件,也能够控制感染的范围和程度。因此,通过定期检查和督导,确
保预防感染手段的有效执行,是医院感染管理成效的重要保障之一
二、感染率降低
医院感染管理成效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感染率的降低。通过进行细菌
和病毒监测,以及对感染事件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可以了解医院感染
的发生情况、类型和分布规律。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感染
防控措施,降低感染率。例如,对于手术患者感染率较高的科室,可以加
强手术室环境的清洁消毒和手术器械的消毒管理;对于导尿患者感染率较
高的科室,可以加强导尿管使用规范和护理操作的培训等。通过这些针对
性的防控措施,感染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通过对感染率进
行监测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感染率,是医院感染管理成效的重要体现。
三、患者满意度
医院感染管理成效分析
04
医院感染管理的改进建议
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做好医疗器械、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防止细菌传播。
强化手卫生规范
加强手卫生宣传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有效减少细菌传播风险。
强化无菌操作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技能
03
医院感染管理成效分析
成效分析的方法和数据来源
01
数据分析法
对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了解感染管理的
成效。
02
临床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
有效性。
03
流行病学调查法
对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制定更有效的感染控
制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
保障患者安全
01
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可以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减少医疗差错
和事故,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提升医院形象
02
良好的医院感染管理可以增强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和满意
度,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03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环节,符合国家和地方卫
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医院感染类型
科室医院感染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科室医院感染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一、前言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
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医院感染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二、整改措施
1. 完善组织架构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
分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感染管理政策、制度、规范和标准,监督、指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 加强培训和教育
制定医院感染培训计划,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
相关知识、技能和法规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3. 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和标准,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 加强监测和报告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
告医院感染事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5. 加强消毒隔离和医疗废弃物管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确保医
疗环境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6. 加强患者教育和沟通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自我
防护能力。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效果评价
1. 评价指标
(1)医院感染发生率:通过监测和统计,计算医
院感染发生率,评价医院感染管理效果。
(2)医务人员培训覆盖率:通过调查和统计,计
算医务人员参加医院感染培训的比例,评价培训效果。
医院院感防控效果评估
医院院感防控效果评估
一、背景
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HI)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接受诊疗或护理的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防控(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and Prevention,HICP)是医疗机构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评估我国医院院感防控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制定本评估方案。
二、目的
1. 了解我国医院院感防控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评估院感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 促进医疗机构提高院感防控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4. 推广先进的院感防控经验和技术,提升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三、评估内容
3.1 院感基本情况
1. 医院基本信息:医院名称、等级、类型、床位数、科室设置等;
2. 院感组织架构:院感管理部门设置、人员配置、职责分工等;
3. 院感防控制度:相关法规、政策、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
4. 院感防控培训:培训计划、覆盖范围、培训效果等;
5. 院感防控设施:设施设备、消毒灭菌、个人防护等。
3.2 院感防控措施
1. 手卫生:洗手设施、手消毒剂、手卫生依从性等;
2. 呼吸道卫生:戴口罩、咳嗽礼仪、呼吸道卫生宣传等;
3. 无菌操作: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无菌物品管理等;
4. 消毒灭菌:消毒剂使用、灭菌设备、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等;
5. 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耐药监测、感染病原学诊
断等;
6. 患者安全:床单位隔离、探视管理、患者及家属教育等;
7. 感控监测:感染监测、数据分析、防控效果评估等。
3.3 院感防控成效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一、感染病例统计
在本季度中,我院共发生感染病例XX例,其中手术室XX例,呼吸科XX例,消化科XX例,均已及时上报并处理。针对感染病例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手术室和内科病房,提示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些科室的防控措施。感染病例的类型主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说明我们需要加强手术室、内科病房和消化科的环境卫生和操作规范。
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我院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包括手卫生制度、环境卫生制度、隔离制度等。经过本季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手卫生执行情况不理想,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待提高。隔离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医护人员对隔离措施不够重视。
三、医护人员培训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和操作技能,我院开展了多场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害、防控措施和操作规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培训覆盖面不够广,部分科室医护人员未参加培训。培训效果有待提高,部分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规范行为。
四、环境卫生监测
为了了解医院环境卫生状况,我院定期开展环境卫生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我院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部分科室的物体表面清洁度不够,需要加强清洁工作。空气质量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对空气净化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五、感染控制效果评估
为了评估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我院采取了一系列评估指标和方法。通过评估,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感染率偏高,需要加强防控措施。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需要加强管理和培训。隔离制度执行不到位,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季度工作总结5篇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季度工作总结5篇
第1篇示例: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涉及到病
人的健康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我科室在
过去一个季度里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在进行一下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工作。
一、加强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是医护人员必备的技能,也是预防医院感染
的基础。在这个季度中,我们开展了针对不同岗位的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包括手卫生、穿脱隔离衣服、消毒灭菌等内容。通过这些培训,
员工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有效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二、规范操作流程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规范的操作流程非常重要。我们对科室内的
操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规范化,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操
作规范,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做到位。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成功
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
三、强化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的管理关系到医院的整洁与安全,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
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个季度中,我们加强了对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和
检查,确保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置。这不仅有利于环境卫生,也
能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和清洁
医疗设备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我们在这个季度中加
强了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工作。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清洁
消毒,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也对医护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提高
了他们对医疗设备清洁的重视度。
五、建立健全感染监测体系
为了及时掌握感染状况,我们建立了健全的感染监测体系,对每
一例感染病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通过对感染病例的监测与追踪,我们及时发现了感染的风险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
医院感染第三季度总结
2023医院感染第三季度总结
CATALOGUE
目录
•
第三季度医院感染情况概述
•
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及成效
•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下一步工作重点与改进措施•第三季度医院感染数据对比分析•总结与展望
01
第三季度医院感染情况概述
1感染病例总体情况
23
本季度医院感染病例共计250例,较上一季度增加了10%。
感染病例主要分布在内科、外科和妇产科。
感染病例以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
呼吸道
100例,占40%。原因分析
与饮食不洁、不规律,以及使用抗生素药物有关。
原因分析
患者年龄较大,抵抗力较低,且部分患者伴有慢性基础疾病。泌尿道40例,占16%。
胃肠道70例,占28%。原因分析
长期卧床、留置尿管等泌尿系统疾病相关。
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50%以上的感染病例发生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
高龄
措施建议
长期使用抗生素
措施建议
加强高龄患者的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30%以上的感染病例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
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同时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耐药菌株监测。
02
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及成效
总结词
重视程度高,执行情况良好,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详细描述
医院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强调手卫生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同时,医院提供便捷的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并定期监测手卫生合格率,确保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达到95%以上。
强化手卫生,提高洗手依从性
总结词
消毒隔离制度得到有效执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详细描述
医院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包括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等环节。同时,加强病区清洁和保洁工作,确保环境卫生和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管理成效分析
无菌操作
在手术、侵入性操作等 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 操作规程,防止医源性
感染。
隔离措施
对传染病患者、多重耐 药菌感染患者等实施隔 离措施,防止病原体传
播。
03
医院感染发病率与病原体分布
医院感染发病率统计
统计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医院感染 监测方法,对医院内各类 患者进行持续监测。
发病率
隔离病区设置与管理
评估医院隔离病区的设置情况,以及隔离病区的管理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
统计医护人员在接触不同风险级别患者时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 用情况。
隔离防护措施培训效果
评估医护人员对隔离防护措施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培 训后的效果。
05
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性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
风险。
04
感染防控措施效果评估
手卫生措施执行情况与效果
手卫生设施完善情况
评估医院手卫生设施的完善程度,包括洗手池、干手设施、手消 毒液等。
手卫生依从性
统计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前后执行手卫生的情况,评估其依从 性。
手卫生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
评估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培训后的效果 。
监测医院内常见的耐药菌株种类,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
医院感染管理成效总结: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医院感染管理成效总结: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各种感染。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生活环境及人群的变化,医院感染越来越成为医疗机构的一大难题。医院感染的传播方式相对固定,主要包括点源感染、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等。而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的因素包括医疗机构内部和外部的许多因素,如医疗器具污染、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患者感染易感性等。
面对医院感染这一巨大的威胁,各大医疗机构纷纷引入现代管理理念,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全面升级。在此方面,医疗卫生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强化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知识的普及。这项工作需要全体医疗人员都参与其中,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医疗卫生机构需要通过培训课程、食品安全标准化和消防器材等配备等各种途径,进一步巩固医务人的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水平。
规范医疗流程。医疗机构应建立标准化的医疗操作流程和管理规范,通过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大幅降低了医疗机构的感染风险。科学的流程和规范的流程执行能够有效避免手术和其他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交叉感染,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完善设施和环境治理。细致入微的清洁、消毒和保养医疗设施,除菌消毒和环境监测等必要措施,都是维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重要步骤,也是医疗机构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有了良好的设施和环境治理,能够增强医疗机构对医疗防控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医院的安全保障水平。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当下各大医疗机构越来越意识到先进技术手段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电脑化系统、自动化流程等进行医院感染控制,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效率和质量。
院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院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一、问题原因分析
院感(医院感染)指的是在医疗机构中产生的并且和医疗相关的感染。因为医院本身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存在着各种感染的高风险,所以控制院感非常重要。然而,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院感发生。以下是导致院感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1.1 感染源管理不到位
医院内存在着大量的感染源,如患者、医务人员、设备等。如果对这些感染源的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导致院感的发生。例如,存在病原体的患者没有进行适当的隔离措施,或是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正确使用防护装备。
1.2 医务人员的不规范操作
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也是导致院感的原因之一。例如,手卫生不规范、操作未按规范程序进行等,这些不规范操作容易使病原体传播,导致院感发生。
1.3 环境清洁不彻底
医院内的环境清洁非常重要,如果清洁不彻底,就容易成为病原体滋生的场所,进而导致院感的发生。例如,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地方的清洁不到位,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1.4 设备、器械管理不规范
医院内存在各种各样的设备和器械,如果这些设备和器械的管理不规范,也容易成为院感的来源之一。例如,设备未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或是未进行有效的维护,容易滋生细菌等病原体。
1.5 患者隔离管理不严格
患者的隔离是预防院感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患者的隔离管理往往不够严格,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例如,感染性疾病患者没有进行适当的隔离措施,或是患者之间的隔离不够彻底。
二、整改措施
根据上述问题原因分析,制定以下整改措施,以降低院感的发生。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四篇)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一、工作背景和目标
感染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旨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各类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本报告将对我院近一年来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感染管理工作效果和水平。
二、工作内容和过程
1. 建立了完善的感染管理体系
本年度,我院在感染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建立了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担任组长,邀请了感染科医生、护士、检验科、药剂科和感染控制科的专家组成,负责制定感染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监督和评估工作。其次,加强了对感染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最后,在各科室设立了感染管理小组,对感染监测、感染防控等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指导。
2. 加强了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
感染监测是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院在本年度将感染监测纳入了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并及时报告。通过建立病案系统和感染数据库,对感染病例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为感染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加强了对感染报告的规范和及时性要求,确保感染事件得到及时处理和控制。
3. 加强了感染防控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首先,加强了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了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卫生习惯。其次,加强了设备和物品的消毒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和安全。同时,完善了感染控制的药物管理和使用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防止感染的产生和传播。
院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院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院感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医院的院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此,我对我们医院的院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更好地提高感染管理工作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
首先,我们医院在院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加强了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
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重视程度,使他们更加注重手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工作,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其次,我们医院加强了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感染监测系统,及
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同时,对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感染的原因,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了依据。
另外,我们医院还加强了感染控制措施。在临床操作中,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规范,规范使用抗生素,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时,医院对环境卫生进行了加强,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就诊环境。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们医院的院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还不够强,有的医护人员在临床操作中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另外,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时候感染病例的发现和报告并不及时。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染管理意识;同时,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感染病例的发现和报告的及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管理成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促进医院感染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方法自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我院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医院感染工作实施建立三级监控网络、环境卫生学监测、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和现患率调查、全员培训等举措控制医院感染。结果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明显提高,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明显下降,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医务人员针刺伤明显减少,经统计学处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能确保医院感染质量持续改进。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医院感染;持续改进
随着医院感染(HI)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快基层医疗单位HI管理的基础建设,提高监控质量,减少HI的发生,已日益被医院重视。为了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我院自2003年6月从组织建设、标准制定、严格管理、准确监测、全员培训等关键环节入手,积极探索医院感染管理方法,使医院感染工作得到了持续改进。
1 资料与方法
1.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明确HI管理目标,医院感染委员会为一级网络,有业务院长任主任委员,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护理部、总务科、社区服务部及相关临床科主任任委员,每月召开会议总结工作,研究决定全院感染工作计划、实施步骤等重大问题。二级网络为医院感染管理科,主要负责全院医院感染业务指导。督查和重点部门的监测、汇总上报反馈等工作。三级网络为各科室医院管理小组,由各临床、医技、门诊等科室的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务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等工作。我院根据卫生部有关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制定了本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和考核细则,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自上而下每月进行常规逐级检查、督导,切实形成监、控、管为一体的管理体系。
1.2 医院感染监测
1.2.1 门诊及临床科室的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监测检测方法和结果计算法严格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有关标准进行。
1.2.1.1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在接触患者和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每月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科、口腔科、ICU、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手采样检测。
1.2.1.2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选择消毒处理后、操作前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母婴病房、口腔科的床和操作台、全院治疗室及全院外科换药室的操作台采样检测。
1.2.1.3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对手术室、产房、供应室、口腔科、内镜室、新生儿科、母婴病房、全院治疗室、外科换药室、普通病房、化验室、急诊科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随机抽样空气采样,采样方法为平板暴露法。
1.2.1.4 紫外线灯消毒效果监测对全院使用中的紫外线灯每半年利用测定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辐照计测定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度,该辐照计符合卫生部标准并每年效验一次,确保标准无误。对新购进的紫外线灯管每批随机抽测率50%,合格后入库,使用科室每2月对所有使用的紫外线灯管采用化学指示卡监测法判断紫外线灯管是否合格。
1.2.1.5 消毒液的消毒效果监测
1.2.1.5.1 使用中消毒液浓度监测采用试纸法,科室每周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随机抽样监测全院使用中的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二溴海因、戊二醛的浓度检测。
1.2.1.5.2 使用中消毒液细菌含量监测每月医院感染控制科对全院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灭菌器械保存液随机抽样检测。
1.2.1.6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医院感染控制科对全院的高危险物品如针头、手术刀片、手术钳、镊子等,中危险物品如吸痰器的储液瓶、吸痰管、氧气湿化瓶、呼吸机螺纹管、体温计等,低危险物品如被服、便盆、病号服等。在消毒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检测。
1.2.2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1.2.2.1 调查对象对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1.2.2.2 发病率的调查方法每个病房设置一个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文件袋,内置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便于病房医生发现感染病例能及时报告,感染专职人员每周查全院住院患者一次,根据报告线索查阅病历,询问医生、护士、床旁询问患者、体格检查,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诊断,对疑难病例进行追踪,复杂病例进行讨论会诊。
1.2.2.3 现患率调查方法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每年开展一次,每30张床配一个调查员。抽调临床科高年资住院医师参加调查工作,调查前1 d集中培训,被调查对象为调查日0时-24 h所有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新入院患者,每个患者具体调查步骤同发病率调查。
1.3 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我院制定了《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把抗感染药物分为一、二、三线对号入座,下线医生若要使用上线药物,要经上线医生同意,开展围手术期用药管理,每季度开展一次抗生素查房,由感染管理科组织实践,选择抗生素使用较好或较差的科室,采用实地查看病例,边提问、边讨论的方式,结合病例对患者的抗生素使用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由业务主管及感控办主任
进行指导,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4 全员培训医院感染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中,进行消毒隔离与灭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的教育,进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知识培训,编写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医院感染有关知识手册,下发到医务人员,人手一册,制定诊疗护理操作流程,贯彻消毒隔离技术于每项操作规程之中,建立质量标准,实现人人过关;同时将医院感染知识列为新毕业生、实习生及进修生的岗前培训内容;对主管院领导、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省内外参观学习培训;对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监控医生护士进行省内及院内培训;对全院后勤及保洁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基本知识的重点培训。
2 结果
2.1 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培养、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灯、医疗器械监测,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分别监测数及合格率240人次为84.58%、108件为68.85%、272次为72.80%、587次为66.78%、208根为89.90%、246件为82.93%,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分别监测数及合格率271人次为98.52%、138件为87.68%、328次为87.5%、835次为95.57%、239根为96.23%、281件为96.80%,前后经统计学处理χ.2>6.63,P<0.01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2 感染病例监测结果对发病率和现患率的调查数及感染率,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分别为5098例次为9.87%、207例次为10.63%,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7840例次为
3.15%、248例次为
4.44%,前后经统计学处理χ.2>6.63,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3 抗生素使用监测结果实查人数及使用率分别为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5098人次为49.98%,7840人次为38.36%,前后经统计学处理χ.2>6.63,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4 医务人员针刺伤结果实查人数及刺伤率分别为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189人次为91.01%,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208人次为49.04%,前后经统计学处理χ.2>6.63,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实行三级监控网络管理是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保证[1、2],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工作,全面综合性监测能够了解全院医院感染整体情况,是目标性监测的基础资料,专职人员长期的监测是发现科室中感染集聚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感染暴发流行,对重点科室如手术室、母婴病房、新生儿病房、治疗室等部门重点监测,加强消毒隔离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全院培训,树立医院感染意识,树立普遍预防的理念,有关研究表明,实施普遍预防可防止>30%针刺伤的发生,而经皮肤黏膜接触感染的比例更明显下降[3];分层次,多形式教育确保教育效果,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危险性和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开展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