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SMPD1基因的RNA干扰对人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细胞凋亡和抗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
细胞凋亡和抗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方式,它在细胞发育、组织发生和疾病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凋亡过程需要多种分子机制的参与,包括凋亡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等。
而抗凋亡则是指某些分子可以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导致细胞的存活。
本文将就细胞凋亡和抗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展开探讨。
一、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1.凋亡因子与受体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进程是由多种分子参与的,其中凋亡因子和受体是最重要的两个类别。
凋亡因子包括TNF、Fas、TRAIL等,它们与受体结合后可以激活受体的信号传导。
受体则包括TNF受体、Fas受体、TRAIL受体、PI3K等,它们与凋亡因子结合后激活下游各种信号通路,最终导致细胞的凋亡。
2.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凋亡的发生是由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的,主要包括凋亡信号激活转导因子、细胞色素c释放、caspase酶的激活等。
其中凋亡信号激活转导因子(APAF1)作为一个重要的调节者在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
该因子能够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前体形态,从而在细胞分化中过程中发挥凋亡调节的作用,因而也被称之为“凋亡的切割机”。
3.Bcl-2家族蛋白Bcl-2家族蛋白包括激活凋亡的Bax、Bak、Bad,以及抑制凋亡的Bcl-2和Bcl-xL等,这些蛋白在细胞内组成了一个平衡状态。
在细胞凋亡中,激活性Bcl-2家族蛋白聚集在线粒体的外膜上,破坏线粒体透性,释放出细胞色素c,继而激活caspase酶,促使细胞凋亡。
二、抗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1.成活因子成活因子是促进细胞存活的蛋白质,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IL)-2、5、7、12等。
这些因子能够促进分化细胞的生长和存活,从而抵抗细胞凋亡。
2.抗凋亡蛋白抗凋亡蛋白是一类防止细胞死亡的重要分子,包括Bcl-2、Bcl-xL等。
这些分子通过抑制线粒体内钙离子的释放,进而调控线粒体透性、细胞法面受体及相应的信号通路、以及核外DNA的破坏等,从而抵抗细胞凋亡。
靶向Akt1小干扰RNA对人喉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Poenasy 剂 盒 、 酸 纤 维 素 ( VD ) 购 自 Bo R d 公 rti sa 试 硝 P F膜 i— a
司 ; IC n e i /I 剂盒 购 于 Q a e 司 。 FT —A n x V P 试 n ig n公
12 方 法 .
1. - 1细胞 培养 1 %胎 牛 血清 ,0 / 青 霉 素 和 1 0I / l 2 0 1 0Uml 0 gm x 链 霉 素 R MI 14 P 一 6 0培 养 基 , 7 ,%C 和湿 度 培 养 , 3℃ 5 O 饱 每
b a k a d n g t e c n r lg o p Th r l e a i e a t i s i h b t d u v v l r t s d c e s d e la o t ss a d l n n e a i o to r u ; e p o i r tv c i t wa n i i ,s r i a a e wa e r a e ,c l p p o i n v f v y e n c o i r t n r a e fe t RNA r n f ci n e r ss ae i c e s d at r Ak i l s ta se t .Co l i n o ncuso :RNA i t re e c a n i i c l p o i r t n a d i — n e r n e c n i h b t e l r l e ai n n f f o d c p p o i fl r n e lc r i o e ll e Ak l ma e a n v lt r e n t e g n h r p fl r n e lc r i o . u e a o t ss o y g a a c n ma c l i . t y b o e a g ti h e e t e a y o a g a a c n ma a n y
T细胞凋亡机制
T细胞凋亡机制细胞凋亡(apopfosis)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死亡方式。
它对于维持多细胞机体的完整性和自身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淋巴系统中,T淋巴细胞的发育及功能发挥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T淋巴细胞在受到抗原或抗体的刺激时,TCR,CD3复合物介导不成熟的细胞凋亡,也可介导激活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凋亡,提示淋巴细胞的凋亡发生在两个阶段.即发育分化阶段和免疫激活后阶段,后者叉称为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
自身反应性胸腺细胞通过TCR介导的细胞捅亡而消除,这个过程称为阴性选择。
免疫激活之后,发生了克隆增殖的大部分T细胞也通过TCR介导的细胞凋亡而清除,此过程称为克隆消除。
阴性选择和克隆消除过程均是通过TCR/CD3介导的信号传递实现的。
TCR/CD3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引起T淋巴细胞激活、免疫不应性(anengy)和细胞凋亡3种不同的形态变化。
T细胞的这些形态变化均是通过信号传递过程实现的。
因此,不同刺激信号产生的不同信号传递途径决定细胞生与死的不同命运。
l介导T淋巴细胞凋亡的途径1.1 Fas∥FasL介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家族成员在调节免疫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类成员称为“死亡受体”。
其中,Fas亚家族的作用最为重要,研究也最为深入。
Fas除广泛表达于各种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外,在免疫系统细胞表达相对较多。
Fas的天然受体称为FasL,表达于激活的T淋巴细胞、NK细胞和免疫赦免区,当FasL与Fas结合后,可通过一系列细胞凋亡信号传递途径介导Fas+细胞凋亡。
TCR介导的细胞凋亡和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与Fas /FasL凋亡途径有关,而胸腺细胞阴性选择作用是否与Fas/FasL凋亡途径有关,尚无定论。
Fas介导的凋亡信号传递是通过其胞内区的死亡功能区(DD)而实现的。
Fas的死亡功能区,可与几个蛋白发生多聚化作用而形成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DJSC)。
病毒转基因技术原理 腺相关病毒
病毒转基因技术原理腺相关病毒
Addtheauthorandtheaccompanyingtitle
第一节腺相关病毒简介
l生物学特性 l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一部分生物学特性
l血清型 l病毒结构 l病毒复制 l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血清型
lAAV是从腺病毒的污染物1965年、人群或非人灵长类动物等 的组织中分离鉴定到的, l共鉴定了11个AAV血清型以及108个AAV变株variants, l通过签名PCRsignaturePCR技术,利用高度保守序列扩增Cap 基因的一小段可变区的DNA序列,以筛检是否是新的AAV分离 株,然后利用PCR技术获得新的AAV分离株的Cap或和Rep基 因的全长序列,在人类、非人灵长类动物、马、猪、牛、绵 羊、山羊和蛇等的不同组织器官,发现了大量的具有多样性的 AAV的基因组,但新分离的病毒株,尚未进行血清学分型,通称 为变株, lAAV不同血清型和变株的基因组结构相对较为保守,与AAV-2 型较为类似,不同血清型的衣壳蛋白结构中表位的差异, 50~80%AAV-2抗体在人群中检测出,
第二节腺相关病毒载体 转基因技术原理
l蛋白表达型腺相关病毒载体
―三成分包装系统 ―自我互补型AAV载体self-complementaryAAVvector,scAAV l基―因打反靶式型剪腺接相型关A病AV毒载载体体trans-splicingAAVvector,tsAAV lrA―AV衣的壳纯蛋化和白定修量饰型AAV载体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与调控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与调控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细胞凋亡是一种在多细胞生物中普遍存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发育、稳态和免疫反应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理解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与调控对于深入探究生命现象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的协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死亡受体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如 Fas 和TNFR1 等。
当它们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会激活一系列的下游信号分子。
以 Fas 为例,Fas 与 Fas 配体结合后,会招募 Fas 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FADD 再通过其死亡效应结构域(DED)招募并激活caspase-8 前体,形成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DISC)。
活化的 caspase-8 进一步激活下游的效应 caspase,如 caspase-3、caspase-6 和 caspase-7,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2、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当细胞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凋亡刺激时,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导致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 C 等凋亡因子释放到细胞质中。
细胞色素 C 与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结合,形成凋亡小体,并招募和激活caspase-9 前体。
激活的 caspase-9 进一步激活下游的效应 caspase,引发细胞凋亡。
此外,线粒体还可以释放其他凋亡相关因子,如 Smac/DIABLO 和 AIF 等,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3、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通路内质网是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和运输的细胞器。
当内质网受到应激,如钙失衡、氧化应激或错误折叠蛋白积累时,会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PR)。
如果 UPR 不能缓解内质网应激,就会触发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通路主要通过激活 caspase-12 以及调节 Bcl-2 家族蛋白的表达来实现。
RNAi的机制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
第29卷第4期 2009年12月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Zhengzhou College of Animal Husbandry Engineering Vol.29No.4November 2009 收稿日期:20091112 作者简介:贾荣玲(1974 ),女,河南南阳人,学士,讲师。
RNAi 的机制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贾荣玲1,刘红星2(1.河南南阳农业学校,河南南阳423003;2.河南省安阳县理工学校,河南安阳455133)中图分类号:Q93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111(2009)04000605 由RNA 介导的干扰过程可抑制特异基因的表达。
1998年华盛顿卡耐基研究院的Fire 和马萨诸塞大学癌症中心的Mello 首次将双链RNA (double -st randed RNA ,dsRNA )注入线虫,发现可诱导基因靶向专一性的基因表达沉默,且较单独注射正义链或反义链都要强10倍,同时这种现象也可在线虫中观察到,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RNA 干扰(RNA inter -ferencing ,RNAi )。
RNAi 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在调控细胞对外源RNAs 的应答及稳定基因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其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所以也被称为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 -t 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 T GS )。
随后这种RNA 干扰在真菌、昆虫、果蝇甚至哺乳动物中也相继得到证实[1]。
近些年,RNAi 已经作为一种研究基因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果蝇及哺乳动物。
RNAi 技术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时,发现大30bp 的长链dsR 2NA 并未引起特异序列的靶基因沉默,而是激活一组导致细胞死亡的非特异干扰素效应,引起机体的抗病毒防御机制[2]。
目前研究认为这种非特异效应可能是由于长链dsRNA 促使干扰素合成并激活了两种酶:一种是dsRNA 依赖的蛋白激酶(dsRNA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P KR ),P KR 可磷酸化转录起始因子el F2a ;第二种是2’,5’寡腺苷酸合成酶,其催化合成的2’,5’寡腺苷酸会激活RNase L 。
crispr原理解析经典实用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NgAgo)是一种DNA导向的可用于人类细胞基因编辑 的核酸内切酶,与Cas9不同,NgAgo–gDNA系统不需 要PAM,初步鉴定表明,该系统对导向-靶向 (guide–target)错配耐受低,且对编辑富含G+C的 基因组更加有效。据介绍,Cas9只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而Argonautes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有机体中。要想与 Cas9正确绑定,导向RNA必须有3′RNA-RNA杂化结构, 而与Argonaute绑定不需要导向分子有任何特定的二 级结构。另一方面,Cas9只能切割PAM上游的序列, 而Argonaute不需要靶标有特定的序列。 NgAgo有望 成为编辑哺乳动物基因组的精准有效的工具。
crispr原理解析
• crRNA:当细菌抵御噬菌体等外源DNA ( protospacers )入侵时,在前导区的调控下, CRISPR被转录为长的RNA前体(pre-crRNA),然后加 工成一系列短的含有保守重复序列和间隔区的成 熟crRNA,pre-crRNA转录的同时,与其重复序列 互补的反式激活crRNA (Trans-activating crRNA, tracrRNA)也转录出来。
crispr原理解析
• 敲除AIP1基因的CRISPR/Cas9慢病毒系统,成 功获得AIP1敲除的人(胚肾细胞株)293T稳定 细胞株(广州医科大学)
• 在一个黑素瘤模型中,筛选出了涉及药物 维罗非尼(Vemurafenib)耐药性的基因 (麻省理工学院 张峰)
crispr原理解析
CRISPR/Cas9的靶向特异性是由两部分决定的, 一部分是RNA嵌合体和靶DNA之间的碱基配对,另一 部分是Cas9蛋白和一个短DNA基序(DNA motif)的结 合,这个短DNA基序通常在靶DNA的3‘末端发现,被 称为前间区序列邻近基序(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 PAM)
靶向MRP基因pRNATH以及shuttleRFP重组质粒表达载体构建设计
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靶向MRP1基因pRNAT-H1.1/shuttle-RFP重组质粒表达载体构建摘要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化疗作为其常规临床治疗手段,在癌症治疗中具有手术和放射治疗不能替代的作用。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是导致肿瘤细胞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原因较为复杂,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MRP1)的过度表达是导致其产生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年来发现的能快速、高效、特异的沉默目的基因表达的技术,如能通过RNAi技术沉默MDR1基因,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将为改善癌症病人的化疗效果奠定基础。
目的:本课题选用pRNAT-H1.1/shuttle-RFP表达穿梭载体。
构建针对mrp1 mRNA 的RNA干扰表达载体。
方法:将预先根据MR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的编码siRNA的cDNA序列与pRNAT-H1.1/shuttle-RFP质粒载体连接,构建靶向mrp1 siRNA重组质粒。
将重组质粒转化E.coli DH5α后大量提取重组质粒,经菌落 PCR和 DNA测序分析检测重组载体构建结果。
结果:成功构建靶向MRP1基因pRNAT-H1.1/shuttle-RFP重组质粒表达载体。
为下一步抑制mrp1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奠定基础。
关键词:RNA干扰;MRP1;pRNAT-H1.1/shuttle-RFP质粒;穿梭载体AbstractCancer,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the incidence are on the rising trend. Chemotherapy as the routine clinical therapy of tumor, which is an irreplaceable way in cancer treatment. MDR of tumor cell cause the failure of chemotherapy treatment . The reason causing the cancer MDR is relatively complicated, and the excessively express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MRP1) is one of the reasons causing MDR. Silencing MDR1 gene by RNAi, we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by decrease the level of MDR.Objective: In this study, pRNAT-H1.1/shuttle-RFP plasmid was selected to construct the RNAi expression vector of mrp1 mRNA.Methods: According to mrp1 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DNA fragment that was cloned into pRNAT-H1.1/shuttle-RFP vector 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vector. Transformed the recombinant vector into E.coli DH5α. The result of recombinant vector was analyzed and identified using PCR and DNA sequencing .Results: Constructing pRNAT-H1.1/shuttle-RFP recombinant plasmid expression vector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It may be the foundation of restrain the expression of MRP1 gene in cancer cells.Key Words:RNA interference;MRP1;pRNAT-H1.1/shuttle-RFP plasmid;shuttle vecto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RNAi的研究进展 (1)1.1.1 RNAi的发现过程 (1)1.1.2 RNAi的分子作用机制 (2)1.1.3 RNAi的特点 (3)1.1.4 siRNA简介 (3)1.1.5 siRNA的设计原则 (3)1.1.6 RNAi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 (4)1.2 用于RNAi的载体 (4)1.2.1载体的选择 (5)1.2.2 质粒人工构建的目的 (5)1.3 MRP1的研究进展 (5)1.3.1 MRP的转运底物、组织分布及生理作用 (6)1.3.2 MRP在组织中的表达 (6)1.4 基因治疗 (7)1.5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7)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8)1.7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8)第2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9)2.1 实验材料 (9)2.1.1 宿主菌 (9)2.1.2 质粒载体 (9)2.1.3 载体通用引物 (11)2.1.4 主要试剂及工具酶 (11)2.1.5 主要仪器 (12)2.2 实验方法 (13)2.2.1 shRNA的设计与退火 (13)2.2.2 合成干涉片段的退火 (16)2.2.3 重组载体的构建 (17)2.2.4菌落PCR初步筛选阳性重组子 (20)2.2.5 测序鉴定重组载体 (21)2.2.6 重组质粒大提的OD值检测 (21)第3章结果与分析 (22)3.1 质粒经HindⅢ和BamHI双酶切后胶回收结果 (22)3.1.1 质粒经HindⅢ和BamHI双酶切后结果 (22)3.1.2 目的片段的回收 (23)3.2 重组载体的菌落PCR (24)3.3 重组质粒大量提取 (25)3.4 重组质粒测序结果 (26)讨论 (29)4.1 菌落PCR鉴定重组 (29)4.2 重组质粒穿梭载体的构建 (29)结论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4)第1章绪论1.1 RNAi的研究进展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 RNAi)是由双链RNA分子介导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过程,为一种双链RNA分子在mRNA 水平上关闭相关基因表达的过程,是一项新兴的基因阻断技术。
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方式,它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是一种被控制、有序和能够对组织和器官功能产生影响的细胞死亡方式,它具有清除病原微生物、维持组织稳态和细胞内恶性组织扩散等重要功能。
在免疫系统中,细胞凋亡发挥着清除病原微生物和保持免疫平衡的重要作用。
当机体受到感染时,免疫细胞会识别并清除病原微生物。
一旦感染得到控制,细胞凋亡就会被触发以清除过多的免疫细胞,防止免疫反应过度导致组织损伤。
此外,在机体内部维持免疫平衡的过程中,细胞凋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可以清除异常细胞和自身免疫细胞,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受到一系列调控因子的调节。
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凋亡的两条信号通路:外源性途径(外源性死亡受体通路)和内源性途径(线粒体通路)。
外源性途径是由细胞外部的信号分子(例如肿瘤坏死因子和Fas配体)与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通过信号级联反应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酶,从而引发细胞凋亡。
内源性途径主要是通过线粒体释放细胞内储存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例如细胞色素C和活化因子-1)到细胞质中,然后这些蛋白与拥有亲死控制活性的蛋白如凋亡原型caspase-9相结合,最终启动细胞凋亡过程。
此外,细胞内其他因子和信号通路也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
例如,Bcl-2家族蛋白可以调节细胞凋亡过程。
Bcl-2蛋白可以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而一些其他Bcl-2家族成员如Bax和Bad等蛋白则会促进细胞凋亡。
除了Bcl-2家族,其他因子如p53、ATM、ATR等的异常表达或突变也可能导致细胞凋亡的失控。
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可以增加对细胞凋亡的理解,有助于寻找新的免疫治疗手段。
例如,针对细胞凋亡通路的药物和治疗策略可以用于治疗一些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此外,研究细胞凋亡的机制也有助于对肿瘤的治疗。
miR-582-5p靶向DNMT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21.09.004·论著·miR 582 5p靶向DNMT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高栋梁 高东东 白翠翠 杨波 杨喜明作者单位: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手外科通讯作者:白翠翠,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手外科;E mail:mjfbgpc@163.com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 582 5p(miR 582 5p)对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靶向作用及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FB)miR 582 5p、DNMT1mRNA、DNMT1蛋白表达。
starBase网站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 582 5p与DNMT1的靶向关系。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转染miR 582 5p或si DNMT1,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DNMT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2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2(Bcl 2)、Bcl 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
miR 582 5p和pcDNA DNMT1共转染,观察DNMT1过表达对miR 582 5p过表达诱导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结果 与NFB组比较,KFB中miR 582 5p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DNMT1mRNA和DNMT1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
miR 582 5p靶向调控DNMT1的表达。
miR 582 5p过表达或抑制DNMT1表达明显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CyclinD1蛋白、Bcl 2蛋白表达(P<0.05),显著促进细胞凋亡、p21蛋白、Bax蛋白表达(P<0.05)。
编码pd1的基因
编码pd1的基因
【原创版】
目录
1.编码 pd1 的基因概述
2.pd1 基因的作用
3.pd1 基因的研究进展
4.pd1 基因的应用前景
正文
一、编码 pd1 的基因概述
编码 PD-1 的基因,又称为程序性死亡受体 1(Programmed Death-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
它主要表达在活化的 CD4+和 CD8+T 细胞上,对 T 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二、pd1 基因的作用
PD-1 基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 T 细胞的活性,避免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自身组织的损伤。
当 PD-1 与它的配体 PD-L1 结合时,可以传递抑制
性信号,使 T 细胞失去增殖和杀伤功能。
三、pd1 基因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PD-1 基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研究人员发现,PD-1 的表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控,包括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等。
此外,研究人
员还发现,PD-1 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表达模式也有所不同,这为利用
PD-1 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pd1 基因的应用前景
PD-1 基因在免疫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
研究热点。
目前,针对 PD-1 的抗体药物已经问世,并被用于多种肿瘤的
治疗。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将 PD-1 基因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总的来说,编码 PD-1 的基因在免疫调控和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15704784_酸性鞘磷脂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综述·酸性鞘磷脂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齐 雪 韩海静 牛春燕 【摘要】 酸性鞘磷脂酶(ASMase)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
近年来研究发现,ASMase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及动物肝脏中表达增加,且可导致氧化应激、脂质沉积、脂毒性、炎性反应、纤维化等改变。
此文综述了ASMase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在NAFLD的预测、诊断、靶向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酸性鞘磷脂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应用价值DOI:10.3969/j.issn.1673 534X.2017.06.008 基金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建设[陕教位(2014)3号];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级科研基金(XYFY2016 12);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文件[陕科发(2017)13号] 作者单位:710068 西安医学院(齐雪,韩海静);710077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牛春燕) 通信作者:牛春燕,Email:nchy69@163.com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NAFLD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普遍认为在经典的“二次打击”的基础上,胰岛素抵抗(IR)、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内质网应激、游离脂肪酸及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其可能的发病机制[1]。
近年有研究发现,NAFLD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酸性鞘磷脂酶(ASMase)/神经酰胺(Cer)代谢通路有关[2]。
ASMase能够催化鞘磷脂产生Cer,是鞘磷脂物质代谢的关键酶。
鞘磷脂由Cer和磷酰胆碱在鞘磷脂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能够在数种鞘磷脂酶(SMase)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Cer和磷酰胆碱[3]。
Cer及其代谢物可影响细胞的凋亡、衰老、分化和迁移过程[4]。
SMase作为一种糖蛋白,可通过调控Cer的生成而间接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因此是调控Cer合成、分泌的关键酶[3]。
RNAi抑制PTN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RNAi抑制PTN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增生性瘢痕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皮肤病变,其特点是瘢痕的扩散性增生和呈现出肥厚、红肿、僵硬和疼痛等严重的症状。
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严重影响瘢痕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PTN基因是一种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它在肿瘤和瘢痕的增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RNA干扰技术(RNAi)可以针对特定基因进行靶向抑制,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和基因研究中。
因此,基于RNAi技术来抑制PTN基因可能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方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RNAi抑制PTN基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SCFs)的作用,以期为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构建RNAi载体基于RNAi技术,设计和构建特异性的RNAi载体,将其引入HSSCFs 中,以实现对PTN基因的靶向抑制。
2. 测定RNAi的效果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NAi的效果,包括PTN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
3. 测试细胞增殖情况利用MTT实验和细胞增殖生长曲线对HSSCFs的增殖情况进行测定,以确定RNAi抑制PTN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4.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评价RNAi在HSSCFs中对PTN基因的抑制效果。
四、预期结果通过RNAi技术抑制PTN基因,我们预计在HSSCFs中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从而达到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
五、结语本研究预计通过RNAi技术抑制PTN基因,探究其在HSSCFs中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作用,以期为治疗增生性瘢痕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从机制到预后,看这一篇就够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从机制到预后,看这一篇就够了!免疫检查点免疫细胞会产生调节自身免疫功能的蛋白小分子,这些小分子就是免疫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是一类免疫抑制性的分子,可以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广度,从而避免正常组织的损伤和破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检查点成为免疫耐受的主要原因之一。
免疫检查点疗法就是通过共抑制或共刺激信号等一系列途径以调节 T 细胞活性来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免疫检查点就好像是一个关卡,告诉免疫系统是该继续杀,还是「下班休息」。
肿瘤细胞正是利用了免疫检查点的指挥功能,让机体的免疫系统一直处于「下班休息」的状态,不能正常工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发出的「下班休息」的信号,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进而对肿瘤细胞发动进攻。
目前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包括 CTLA-4 抑制剂以及 PD-1/PD-L1 抑制剂。
•CTLA-4 抑制剂: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蛋白 4,如伊匹单抗(Ipilimumab):该药通过阻滞 CTLA-4 与 B7 分子配体结合,进而保障 T 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最终实现抗肿瘤作用。
•PD-1 抑制剂(PD-1/PD-L1 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PD-1 单抗如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PD-L1 单抗如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等。
如下图所示,PD-1 抑制剂和 T 细胞表面的 PD-1 相结合,PD-L1 抑制剂和癌细胞表面的 PD-L1 相结合。
这样,癌细胞就不能向 T 细胞传递信号,T 细胞会正常识别癌细胞,并消灭它。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流行病学在一项超过2000 例患者免疫治疗安全性研究中,使用伊匹单抗(Ipilimumab)或纳武单抗(Nivolumab)治疗的患者发生心肌炎的比例为 0.09%。
生物靶向抑制剂在治疗眼底新生血管中的研究进展_第一论文网
生物靶向抑制剂在治疗眼底新生血管中的研究进展_第一论文网摘要:眼底新生血管是常见的致盲原因,近年来对新生血管抑制剂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生物靶向抑制剂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Apelin/APJ通路相关抑制剂和配体组学技术这三方面在抗新生血管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使眼科医师对该领域目前研究现状有所了解。
关键词:眼底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pelin 配体组学眼底新生血管属于异常的血管增殖,是致盲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与多种因素相关,新生血管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对于新生血管治疗主要集中于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
近年来,生物靶向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抑制新生血管生长、降低视网膜中央厚度和改善视力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1-2]。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关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血管的发育至关重要,并且能刺激血管的生成[3]。
VEGF是一个家族,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VEGF-F、胎盘生长因子-1(placental growth factor 1,PIGF-1)和PIGF-2。
目前已经确定的VEGF的2种酪氨酸激酶(proteintyrosine kinasestyrosine,PTK)受体包括VEGF受体1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VEGFR1)和VEGFR2,VEGF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通过VEGFR2来介导[3],VEGF与VEGFR2结合导致VEGFR2的酪氨酸自磷酸化,随后几种关键的衔接蛋白被激活和募集,包括Shc、Grb2、Gab1、SHP1和SHP2[4-6]。
衔接蛋白的激活促进下游关键信号的级联,诱导多种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基因转录。
VEGF的过度表达与包括肿瘤生成、急/慢性炎症、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在内的病理性血管生成密切相关[3]。
RNA干扰maspin基因对胃癌细胞株MKN-28凋亡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RNA干扰maspin基因对胃癌细胞株MKN-28凋亡的影响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胃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抑癌基因maspin在许多人类癌变过程中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调节基因,并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因此,研究maspin的作用机制可能有助于深入了解胃癌的癌变过程,进而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RNA干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沉默技术,可以通过低浓度的小分子RNA靶向降解特定的mRNA,从而实现对特定基因的靶向沉默。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RNA干扰技术探究maspin在胃癌细胞株MKN-28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2. 研究目的(1)构建maspin RNA干扰载体,转染到MKN-28细胞中,验证RNA干扰的有效性。
(2)比较maspin RNA干扰组与对照组胃癌细胞株MKN-28的细胞形态、增殖情况,并检测其凋亡情况,进一步研究maspin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是否能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3)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等技术检测细胞中关键凋亡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maspin对胃癌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
3. 研究方法(1)构建maspin RNA干扰载体,包装成质粒转染至MKN-28细胞。
(2)比较maspin RNA干扰组与对照组胃癌细胞株MKN-28的细胞形态、增殖情况,检测其凋亡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等。
(3)检测细胞中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包括Bcl-2、Bax、p53、Caspase-3等,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等技术进行检测。
4. 预期结果预计RNA干扰maspin基因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MKN-28的增殖,同时诱导其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RNA干扰maspin基因可通过对凋亡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影响,介导细胞凋亡通路。
高三生物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一第六章第2.3.4节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 复习学案(1课时)
高三生物高效课堂资料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复习学案(1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并就相关实例简述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原因、特点和意义;2.说出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列举细胞全能性的实例,解释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3.说出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描述细胞衰老的特点;4.举例说出细胞凋亡的含义,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别,探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5.简述癌细胞的概念,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之间关系【体验高考】1.(2015·山东卷·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2.(2014·山东)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课前预习案【自主复习】一.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1.就一个个体来说,各种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但形态、结构和功能却有很大差异。
试以红细胞和心肌细胞为例解释原因,说明细胞分化的实质?并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概括细胞分化的定义?2.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长成一株新的植株。
该实例说明了什么?原因是什么?需要什么条件?2.人体细胞每天的更新率为1%-2%。
也就是说,每100个细胞当中,每天有1-2个细胞更新。
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什么生理过程实现的?该过程与细胞坏死一样吗?细胞凋亡不一样3.联系选修三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想一想甲、乙哪是正常细胞,哪是癌细胞?癌细胞为什么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是什么原因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的?你还能写出癌细胞的其他特征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细胞癌变的?1.(2015·四川成都模拟)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 B.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C.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D.同一个体茎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的强2.(2013·四川)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
靶向沉默黑色素瘤细胞Pim-1基因对其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靶向沉默黑色素瘤细胞Pim-1基因对其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靶向沉默黑色素瘤细胞(B16)的Pim-1基因对其凋亡分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2019年3月—10月期间进行实验研究。
取B16细胞进行转染,根据Pim-1基因是否沉默分为对照组(未沉默Pim-1基因)和试验组(沉默Pim-1基因),每组均有22孔B16细胞。
比较两组细胞不同时间点增殖指数、凋亡率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细胞蛋白质(Bcl-2、Bax、Bad)表达量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试验组细胞的增殖指数在24h为(9.15±1.67),48h为(4.08±1.14),96h为(1.67±0.35)显著低于对照组24h为(13.25±1.95),48h为(5.24±1.46),96h为(1.94±0.32),而凋亡率在24h为(1.27±0.53),48h为(2.82±0.64),96h为(4.06±0.82)显著高于对照组24h为(1.11±0.46),48h为(1.34±0.58),96h为(1.87±0.60)(P<0.001)。
时间越久,各组细胞的增殖指数显著下降,而凋亡率显著上升(P<0.001)。
试验组B16细胞Bcl-2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Bax、Bad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3种蛋白和B16细胞Pim-1基因沉默情况拟合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种蛋白对Pim-1基因沉默情况综合影响依次为:Bcl-2蛋白(OR=3.003)、Bad蛋白(OR=2.846)、Bax蛋白(OR=2.666)。
结论:靶向沉默Pim-1基因,能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发生凋亡,Bcl-2蛋白含量变化尤为明显,Pim-1基因相关把控药物有一定研发前景。
【关键词】黑色素瘤;Pim-1基因;B16细胞;增殖指数;凋亡率;凋亡蛋白【中图分类号】R7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2-0118-03黑色素瘤是起源于皮肤黑素细胞的常见皮肤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转移快、预后差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 1 M D 表达抑制 情况 , 并用化疗药 物丝 裂霉素诱 导细胞凋亡 , r法检测 s N MT i A转染对细胞 的保护 作用 。【 R 结
果 】 干 扰 RN , 3对 S D1 因 m N 的 抑 制 效 率 分 别 为 9 . ,9 ,32 以 s N 最 高 , 佳 浓 度 小 A12, MP 基 K A 63 3 % 6 .%, i AI % R 最
Vo . No2 1 28 . Ma . r 2 07 O r
靶向 S D1 MP 基因的 R A干扰对人成纤维细胞 N 凋亡的保护作用
高 军 - 灿权 ,张 仁礼 ,马 ,周
3 中 山 大 学 中 山 医学 院 ) .
芸
(1 中 山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生 殖 医学 中 心 ,广 东 广 州 .
胞 凋亡的保护作 用。I 方法 】 设计合成三对靶 向 S P I基因的小干扰 R A作为实验组 , M D N 同时设立 阴性对照组 和
脂 质 体 组 (pf t ie20 )瞬 时 转 染 原 代 培 养 的 HF 1 oe a n 0 0 , i cm F细 胞 , 用 荧 光 定 量 R — C 法 及 Wet nbo 测 定 采 TP R s r lt e
计学意义 。【 结论 1 三对 s N i A均具有一定 的靶基 因沉 默效果 , R 其中 s N 1 i A 效果最佳 , R 沉默效率达到 9 - 靶 63 %;
向 S DI 因 的 s N 能有 效 抑 制人 成 纤 维 细 胞 的 凋 亡 。 MP 基 i A R 关 键 词 : R A; M D ;成 纤 维 细 胞 ; 亡 s N S P 1 i 凋
为 5 m l 最 佳 作 用 时 间 为 4 。 MP 蛋 白在 4 0 n o L, / 8h S DI 8h出 现 沉 默 效果 ,6h开始 恢 复 。 0 n l 9 5 mo L的 s N 1可 / i A R
以 有 效 抑 制 化 疗 药 物 丝 裂 霉 素 引 起 的 细胞 凋 亡 , 胞 存 活 率 为 7 . , 对 照 组 存 活 率 6 .%比 较 差 异 具 有 统 细 38 与 % 5 4
e ce tsRN s q e c s g HF e s a d 1 T b e v e a t a o t sse e tat rk o k o I S 伍 i n i A e u n e u i F c l s a mo e . 0 o s r e t n i p p o i f c f n c d w I MP . n h - e D1
GAO J n ,Z u HOU Ca - u n, HANG Re -i MA n n q a Z n l, 2 Yu (1 R po ut eC ne, h /t fl t opt , U a—e n esy G a ̄hu5 0 8 , hn , . erd c v e t T eFr fie H si lS N Y tsnU i ri, un o 10 0 C ia i r o Ai a d a v t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2期
20 0 7年 3月
中 山大 学 学 报 ( 学科 学版 ) 医 J U A FS N Y T S N U I E STYME IA C E C S O RN LO U A -E N V R I ( D C LS I N E )
3 Z o gh col f dc e S N Y tsnU i ri . hn sa sho o Meii , U a-e n esy) n n v t
A src:O j t e od t t i n ige et f ieet iN r t nS D e et l t h ot btat【 b i 】T e c l c f c o df rn R As a ee o MP 1gn s e em s c e v e se n s tg d oe ct
中图分类号 :3 1 R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3 5 (070 .190 17 .5 42 0 )20 5 .6
RNA nt r e e e Tar e e o M PD1 Pr t c I e f r nc g t d n S o e tHFF l r m op o i Cel f o Ap t ss s
【 t d ] res N e un e ree n sei e un eo MP e ew r eind H F cl e Me o sT e i A sq e cst gtdo p a sq e c fS DIgn e d s e . F e sw r h h R a cl e g l e
2 Re rd c v e t r De a t n fGy e o o y a d Ob t t c , e p e S Ho pt l fGu g o g . p o u t e C n e , p rme t n c lg n ser s P o l ’ s i a d n , i o i ao n
5 0 8 ,2 广 东 省 人 民 医院 妇 产 科 生 殖 中 心 , 10 0 .
摘
要 : 目的】 【 以人包皮成纤 维细胞 ( F 为模 型 , 过系统 比较针对不同靶点 的小干扰 R A(R A 对 HF ) 通 N ) 因 的沉 默 效 果 , 选 获 得 最 有 效 的 小 干 扰 R A序 列 , 时 观 察 沉 默 S D1 细 S D1 基 筛 N 同 MP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