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综述_史耀波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理论综述
学者们从不 同角度 、多个层面寻找理论依据 。
1农村公共产品的三个典型特征和其基础性 、 效 公共产品是后天的制度安排决定的 , 而不是 由这 三 ( )
决定了政府在供给中仍然应发挥 私人产品和公共产 益的外溢性特征, 农 个典型特征先天决定的。其实 , 业 品的边界依然很模糊( 刘兵 , 0 ) 目前为止, 2 4。 0 世界 主导作用 ( 龚放 波 ,04 ;2 从政 府的基 本职能 20 )( ) 经 各 国都 没 有 明确 界定 哪 种物 品是 否 属 于纯 公 共 产 看 。 弥补市场失灵的职能要求政府应当提供公共
蓓 。96 黄 志 冲 。00 等 ) 公共 产 品的 定 义 , 19 ; 20 , 对 几
乎都是在萨缪尔森定义的三个特征 ( 效用不可分
的 。 区别 于私 人 产 品的 。只有 袁 义才 (03认 为 是 20 )
性、 消费 非排 他 性 与 非竞 争 性 ) 的基 础 上 做 出界 定 产 品
・
7 ・ 5
维普资讯
农 q 经 济 导 刊 l ,
, :: ’
20. 06 7 j
为主 的政策 目标 过 渡 , 让农 民能 享 受到 最基 本 的 国 需要 。 共 产品 的有 效供 给是建 立 统一 市场 的前 提 公 民待 遇 ( 晓河 ,04 ; ) 马 20 ) 7 为农 民提 供 基 本 而有 保 和基 础 。 ( 市场 本 身就 是公 共产 品 。 启动 市场 扩大 内 障的 公共 产 品 , 我 国农业 以至整 个 国 民经 济 进入 需离不开 9 亿农民 , 是 . 3 为他们提供公共物品有利于
(0 4认 为 ,三 农 ” 20 ) “ 问题 主要 是农 民没有 享 受最 基 殊 和公共产 品的数量 、 质量的差别 。公共产 品提供 本 的公 共产 品。张 曙光 (04 认 为 , 20) 农村 问题 的根 的不 均衡性 是 拉大 地 区差距 的一 个主 要 因素 。 公共 源是 个 人产 品 和公共 产 品关 系混淆 。 公共 产 品 的 投 资 是 政 府 消 除 地 区差 距 的 一 重 要 政策 工 具 对 作 用 , 者 们 也 是 各 抒 己见 : 1认 为 农村 公 共 产 ( r a k1 9 ; 学 () Wo dB n ,9 4樊胜根 ,0 4 。 ( 9 6 和世界 l 2 0 ) wu 19 ) 品 , 农村 生产 力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是 某种 意义 上说 , 发展报告(0o 指出: 2o) 公共产品提供 的体制 和政策 农 村公 共产 品是 私人 农 户有效 投入 的先 行 条件 。 O 是消 除贫 困所 必不 可少 的 , 2 因为它 们 能增强 贫 困人 世 纪 8 年 代 中期农 业 生产 的非 增 长格 局一 个 主要 口的能力 , O 增加发展、 保护 自己的机会。 公共产品在 因素 就在 于 农 业公 共 产 品 的 恶 化大 大 降 低 了农 业 贫困地区具有显著的效8 。农 村公 共 产品 投资 具有 较 税 费 改革 成果 , 化税 费 改革 的需 要 。在农 村税 费 19 ) 深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一、引言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农村发展的关注点也从物质生活条件逐渐转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已成为学术和政策讨论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总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问题和挑战,为今后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给不足。
尽管国家对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依然存在不足的情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依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2.服务质量不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服务质量相对较低,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主要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构的能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低等因素有关。
3.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一些优质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地区资源匮乏,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性。
4.服务项目单一。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服务项目相对单一,主要涵盖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服务,而对于其他民生服务的覆盖相对较少,这导致农村居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5.政府主导。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由政府主导,而市场、社会等其他力量的参与相对较少,这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不够完善。
1.结构不合理。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的公共产品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而对于农村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供给相对不足。
4.管理水平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机构,导致服务质量不高、效率不高等问题。
四、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1.结构调整。
应当适时调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加大对农村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全面的公共服务。
2.机制创新。
应当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引导社会、市场等其他力量参与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形成多元化、灵活化的供给机制。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农村公共产品是指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需要的,但由于市场机制的限制,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来实现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进步,因此,其供给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综述我国近年来有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分类、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分类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区为满足群体需要而提供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在实践中,农村公共产品有很多种,按照供给领域可分为生产、生活、文化三个方面。
1. 生产类公共产品生产类公共产品是指满足农村居民生产活动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如农田水利、农机具、耕牛、肥料、农药等。
生活类公共产品是指满足农村群众居住、饮食、交通、医疗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如道路、桥梁、公厕、照明设施、污水处理等。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诸多问题,当前主要表现为: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尤其是在偏远贫困地区,供给更为匮乏。
2. 农村公共产品质量低由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投入少、维护不力、管理薄弱等因素,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质量不尽如人意,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便。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使用效益普遍不高,很多公共产品在建设后并未得到合理利用,使用寿命较短。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众多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力度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投入较低,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质量,扩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
加强农村公共产品管理服务,是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品质的重要措施。
要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管理体制,从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管理水平。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分析与政策思考
缺的重要作用 。 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对农 民收 入 的增加有 着长期 有效 的作 用 , 是对农 村生产 、 投资环 境的改善 , 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 增加农 民的收入 , 对 农民的消费水平 和消费结构也产生 间接 的影响 。 良好 而 的非生产性公共 物 品的供 给又促进 了农 民精神 生活 的 提升 , 改善生活环境 , 提高社会福利 , 对维护农村社会 的 稳定也大有裨益 。
鹏
对于 目前这样 的问题 , 我们需要从理论上探究其 内 在运行 的机理 。首先要 厘清农村公 共物 品的内涵与外
发展 以及提高农 民生活水平的必要保障 , 也是全面建设 “ 和谐社会” 过程 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之一 。 在建 国后我 国经济不断提升的过程 中, 农村经济运 行 机制几 经完善 ,农村公 共物 品的供给也得 到不断提
响是巨大的 , 在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方面具有不可或
农 村公共物 品的本身属性 或特性一定程 度上决 定 了其供给模式 的选择 ,并 与不 同的社 会经济体制相适
应。 政府和市场都可 以成为公 共物 品的供给者 。目前来
看 , 国实践 中的供给模式 主要是 以下 三种 : 各 政府 直接 生产并提供公共物品 , 形成政府集 中控制的“ 国家化” 模
型” 的供给模式 , 在市场经济逐 步完善 的今 天 , 加之政府 行为人具有理性经济人的属性 , 以与农村之需求相适 难 应, 存在供求错位问题 , 使得准公共产品较多 , 而纯公共
物品相对不 足 ; 短期公共物 品较多 , 而长期公共物 品相
对不足 ; 重视公共物品新建 , 而对于维护 、 维修 已有的农 村公共物 品重视不够。 同时 , 供给的地 区结构不尽合理 , 地区差别较大 。 总的来说 , 目前农村公共物 品 的供 给短缺 , 构不 结 尽合理。而有效 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农 民、 农业的影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供给 问题 的研 究成果丰硕 , 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加 以比较 , 试从 决策、 资、 筹 生产 、 用的机制 角度 对现 有文献进 行 使
梳理 。
关 键 词 : 村 公 共 产 品 ; 给 ; 制 农 供 机 中图 分 类 号 :3 01 F 2.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 l (0 0 1— 0 3 0 17 — 9 x 2 1 )3 0 3 — 2
到 有 效 衔 接 和 有 机 统 一 嘲 。
摘
要: 近年来 , 伴随 着中国经济的 高速发展 , 结构性 矛盾也 日益 突出, 其突 出性表现之 一就是城 乡公共产品供给
的严重失衡。 中国经济以城 乡二元分割体制为大背景的前提下 , 在 中国现行 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也在走一条城 乡分割
的道路 , 农村公 共产品供给 的严 重缺 失阻碍 了三农 问题 的顺利解决和城 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理论界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
21 0 0年第 1 3期 总第 8 7期
经 济研 究导 刊
E 0N C 0MI S ARCH C RE E GUI DE
No 1 , 0 0 .3 2 1 S r lN .7 ei o8 a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朱 南 楠
( 安徽大学 经济学 院, 合肥 2 0 3 ) 30 9
产 品供给 “ 自上而下” 的决策机制 。正是 由于政府与农户之 间严 重的信息不对称 , 得政府的供给与农户 的需求之 间存 使 在偏差 。 解决途径 : 构建 自下而上 的需求导 向型决策机制 , 合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管理成为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不均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是非常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农村公共产品概述农村公共产品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的社会团体提供的,为农村居民提供的或涉及农村社区利益的一种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的产生和供给需要政府或者社会团体的参与,是政府实行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与城市公共产品相比,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如地域广阔、人口分散、供给不足等问题,因此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通过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合作,通过市场化、社会化和政府化的供给模式,多方面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及原因1.财力不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政府或者社会团体的资金支持,但政府的财力有限,难以满足各地的需求。
此外,由于农村经济的停滞和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财政收入较少,自然也就缺乏资金支持。
2.人才缺乏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但由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善,导致了乡村人才的较大流失,在乡村地区使用所拥有的才能的机会较少,该问题限制了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发展。
3.自主创新能力差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自主创新和不断发展,但由于乡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和市场竞争度的不同,导致了乡村市场的氛围相对不强,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差,很多农村企业因此失去了持续竞争的精神,不能创新和发展。
为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需要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供给模式,目前比较主要的供给模式有:1.政府主导的供给模式政府主导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是指政府部门负责设立公共服务机构或单位,通过专业性的、计划性的服务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该模式由于政府引领,能够为农村乡亲们提供相应的服务,但也存在着效率低下、走向僵化和过度依赖的弊端。
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陈爱巧内容提要:本文从财政的三大职能“效率、公平和稳定”讨论出发,以农村公共物品的认识为切入口,在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及农村公共物品投放进行了较切实际的剖析探讨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应与新农村建设充分结合起来、让财政职能定位于“效率、公平与和谐”,以促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财政的三大职能可表述为“效率、公平和稳定”。
我认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财政的三大职能应上升为“效率、公平与和谐”。
要实现这一目标,公共财政的阳光就必须照耀农村,使农民只是职业的不同,而不是因职业的差异人为造成等级差别,让农民享受的是不同的国民待遇。
否则,不仅社会和谐无从谈起,还将危及社会稳定,效率、公平也必然失去基础。
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目前的实际就是要解决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一、农村公共物品的认识公共物品是相对个人物品而言的。
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提供。
但在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长期处于不足或滞后的状况。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农村公共物品有个清楚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
公共物品,按受益面,有全国性公共物品与地方公共物品之分;按地域行业,则有城市公共物品与农村公共物品之分;按与私人物品的区别程度,则有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之分;按生产消费观念,则有生产性公共物品与非生产性公共物品之分。
农村公共物品,显然系指除城市公共物品外的公共物品,涵盖农村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与非生产性公共物品。
在二元结构条件下,农村公共物品除政权建设外,大部分依赖农民自身力量解决,使诸如基础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严重不足或滞后于城市。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剖析要改变农村公共物品特别是非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或滞后的状况,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
总的来说,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就政权建设方面,必须由中央政府提供;属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如全国的天气预报、国家重要新闻播报等,显然也必须由中央政府供给;对地方性公共物品,如省道、县道等,则应由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按比例提供(提供比例可参考分税制分成比例进行挂钩,并从总量上保证足额及时提供);对地方性准公共物品,如小区路灯、垃圾处理等,可视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分类处理,如东部发达地区,全额由地方政府提供;中部欠发达地区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提供;西部落后地区则由中央政府全额提供等办法。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由政府提供或组织提供,且为社会公共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其特点是无法以市场价格交易,但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都有重要保障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通过多篇文献综述,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种类和特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种类较为丰富,包括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
其中,道路、桥梁、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基础;而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服务类公共产品则体现了政府对农村居民文化和社会生活需求的关注和支持。
农村公共产品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农村公共产品与市场经济有明显差异,其不是按照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来调节生产和投入的;其次,农村公共产品是由政府或政府组织提供或组织提供的,决定了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重视程度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最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居民的利益密切相关,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
1.供给方面: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面临缺乏投入、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据统计,2005年至2015年期间,中央政府投入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总额仅为1.7万亿,在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背景下,对于缓解农村公共产品缺乏的状况并没有发挥明显作用。
此外,政策执行不到位也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存在。
例如,医疗保障政策并没有落地实施,导致一些地区医疗服务的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质量方面:并非所有的农村公共产品都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一些公共产品的质量较差,难以供应农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需求。
比如,农村地区道路建设工程进度缓慢,桥梁建设和维护等方面还存在顽疾,这一方面造成了农民出行不便,另一方面导致农业生产运输成本增加。
3.服务方面: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投入,也需要有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保障。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理论综述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理论综述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依据与意义2.1 为什么要为农村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公共产品2.2 农村公共产品的作用3.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分析为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城乡统一的公共产品已经是不容置疑的共识了。
要达到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就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要弄清楚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特点、支付能力和需求状况。
离开了对公共产品需求的考察,则无法确定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点。
无视农民需求,既浪费了国家财政,又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甚至破坏环境,损害农民利益,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题。
但是恰恰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研究是少之又少。
主要观点归纳如下:(1)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较集体化时期已经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我们认为可以总结为:更加注重公共产品的实用性和多样性,不过需" 求仍然表现为缺乏弹性;对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摊极为敏感;农民开始有了自主产权意识,同时参与供给决策的要求逐渐增强,但是仍然是被动性消费;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具有差异性。
农村公共产品本身的地域性特征(生产的地域性),公共产品的消费地域性和管理的地域性是同时存在的。
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叠加性(符合马斯格雷夫和萨缪尔森认为意愿需求曲线具有垂直可加的性质)。
(2)公共产品需求的本质是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一个地区、一个社会需要什么公共产品,需要多少公共产品,是受该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从农民的需要出发,既要考虑当地生产力水平和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还要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力。
当前大部分的相关研究一般都是强调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是巨大的:一是由于“二元分割”导致的历史欠帐太多;二是农民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越来越个性化。
(3)关于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的原因的探讨。
主要观点有:一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增加有收入效应,农民收入的提高对公共产品提出了更高需求。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综述
农 村 公共 产 品供 给效 率研 究方 法各 异 。对 于供 给 效率 的研 究大 都 是 高 ,供 给效 率将 会 减少 ;财 政分 权程 度 越大 ,供 给 效率 越高 ;城 市 定 性分 析 ,在 理论层 面 上 ,也有 一些 学者 用 D E A即数 据包 络分 析 等 化 水平 的提 高会 促进 供 给效 率 ;农村 机 械化 水平 高 ,供 给效 率将 会 定 量 方法 进行 实证 研 究 。定性 分析 方 法研 究 的是 从供 给模 式 、制度 提 高 。李建 军 、张辰 昕 ( 2 0 1 2 )用两 阶段 D E A —T o b i t 模 型 实证 研
层 面 上 ,进行 剖析 供 给效 率及 如何 提 高效 率 ,取得 突破 性 的进 展 , 究地 方 政府 公共 品供 给 效率 ,认 为 收入 增加 、转 移 支付 及预 算外 收 在 宏 观上 为供 给 效率 的提 高 找到创 造 性 的思路 、方 法 。定 量分 析方 入 比重 提高 、经 济开 放 程度 等将 影 响供 给效 率 ,而教 育 水平 提高 有 法 研究 较 多是 D E A,通 过数 据 真实 的反 映 问题 ,为提 高供 给 效率提 助 于供给 效率 的提升 。 叶文辉 、郭唐 兵 利用2 0 0 3 2 0 1 0 省 际版 面数 据 供 依据 。 实 证分 析我 国农 田水 利 运营 效率 低 下 ,指 出要从 农 田水 利 自身 “ 准 公 共产 品” 性质 , “ 以资代 补 ”提 高其 运营 效率 。 综上 所述 ,研 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表 明 :农村 公共 产 品供 给效 率地 区差异 大 ,东高 中西部 低 ;供 给效 有关 学 者和 机构 对农 村 公共 产 品现状 进 行深 入研 究 ,学 界普 遍 率 大都 与 经济 、人 口密 度 、财政 分 权制 度 、公共 品供给 政策 紧 密相 认 为 我 国农 村公 共产 品供 给 现状 表现 为这 几 个方 面 。第一 ,供 给 总 关。不 同之 处在 于 各学 者研 究选 取 指标 有细 微差 异 ,侧 重点 不 同 , 量 严 重不 足 ,现 行农 村 的 “ 吃饭 财政 ” ,且 乡镇 一级 机构 臃 肿 ,政 这 为 以后 研究 指标选 择多 样性提 供思 路 。 府 机 构 由农 民养 活 ,且 乡镇 大修 各种 超规 格 办公 设施 ,没 有 较多 财 政支 出提 供 公共 品 ;第二 ,供 给 结构 失衡 ,主要 是地 区和 产 品种 类 三 、农村公共产 品供给效 率低下原 因 不合 理 。地 区 间不合 理表 现 为 区域差 异 明显 ,东 部地 区 比 中西部 提 对 于此 方面 的 研究 ,国 内学 者 集 中从供 给模 式 ,制 度等 方 面进 供 公 共产 品 多 。第三 ,公 共 产 品供给 效率 低 ,农 村基 层政 府 的职 能 行 分析 。刘 文 勇认 为 当前农 村 公共 产 品供给 制度 的强制 性特 淡化 和 是提 供各 种 农村 公共 产 品 ,随着 制度 的变 迁 ,政 府职 能 的转 变 ,基 新 的有 效制 度 “ 缺 位 ” 、家庭联 产 承包 责任 制 框架 下 的供 给制度 变 层 政 府追 求 “ 形 象工 程 ” ,追求 自身 的利 益 ,很 多在 国务 院通过 的 迁 、农 业组 织化 程 度低 等 是导 致农 村公 共产 品供 给 效率 低 下 的制度 提 案 ,卡在 基层 的决 策机制 上 ,总体效 益低 下 。 原 因 。李建 军 、 张辰 听 ( 2 0 1 2 )认 为 我 国转 移 支付 制度 不尽 合理 。 税 收返 还保 护 既得 利益 色彩 ,转移 支付 规模 不 大 ,专项 转移 性 影 响 二 、农村公共产 品供给效率研究方法 资 金灵 活配 置 及优 化 , 因为资 金不 是地 方政 府 的 白有 收入 ,使 用资 对 于 公 共 产 品 供 给 效 率 定 性 分 析 ,学 者 们 多 从 供 给 模 式 和 源 时 缺乏精 打 细算 。刘 海英 ,李大 胜 ( 2 0 1 4 )认 为 农村 水 利 因为其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理论综述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理论综述(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 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既有迫切性,又有现实性。
我们对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的当前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实现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供求1.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公共产品对公共产品的研究学者们(孙开,1996;马芝蓓,1996;黄志冲,2000,等)对公共产品的定义,几乎都是在萨缪尔森定义的三个特征(效用不可分性、消费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基础上做出界定的,是区别于私人产品的。
只有袁义才(2003)认为公共产品是后天的制度安排决定的,而不是由这三个典型特征先天决定的。
其实,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边界依然很模糊(刘兵,2004)。
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都没有明确界定哪种物品是否属于纯公共产品。
在公共产品概念的基础上,叶兴庆,1997;黄志冲,2000;陶勇,2001;熊巍;吴士健;侯江红,2002;林万龙;李秉龙;徐小清,2003;岳军;叶文辉;刘鸿渊;汪前元,2004等,定义了农村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区别于城市公共产品,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的,具有一定“典型特征”的产品或服务的总称。
而且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
按其性质(特征),可以分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混合物品),农村准公产品还可据倾向程度进一步划分为共同资源和俱乐部物品;根据其内容可分为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根据其区域范围可分为全国性的(跨省、跨流域、跨行业的)、地方政府的(省级、市、县、乡级)、社区(村)级和农户共有型四级农村公共产品;按照其来源可以分为人工的和自然的公共产品;根据其用途或服务对象,可以将之分为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和生活所需要的公共产品。
学术上一般都是从性质进行分类探讨的。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依据与意义2.1 为什么要为农村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寻找理论依据。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公共设施和服务。
这些公共物品包括道路、电力、水、教育、医疗、垃圾处理等。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研究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将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于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地区交通不便、电力供给不稳定、教育医疗资源有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可以减少农村-城市差距,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居民的产业转移和就业增长,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然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农村地区的道路破旧不堪,缺乏可靠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网络状况差,给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其次是电力供给不稳定。
很多农村地区缺乏稳定的电力供应,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生活质量。
再次是教育和医疗资源有限。
农村地区的学校和医疗机构不足,教育和医疗服务质量较低,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为了改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改善农村交通、电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
其次,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应加大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供给。
建设更多的学校和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
此外,还需要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与监督。
建立健全公共物品供给的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加强对公共物品供给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公共物品供给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在改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政府应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的提升。
同时,要注重农村居民的参与和需求反馈。
(完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
(完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的全部内容。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内容提要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内在关系角度考察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人民公社时期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可以发现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制度仍然是传统经济体制下供给制度的延续。
这些特征表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与当前乡村治理模式不能实现有效统一,从而导致了农民负担加重、乡村政府债务危机和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失衡等问题.因此,必须积极探讨对乡村治理模式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进行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治理公共物品供给制度1.基于乡村治理视角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历史演进分析从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内在关系上考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历史演进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人民公社时期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1。
1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从历史上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国家行政权虽然能够延伸到社会最基层,但是实际上国家行政机构止于县级,这一点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历史事实,即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都是“皇权"不下乡。
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控制或治理更多与乡村社会自治权威结合在一起。
这些自治权威往往是由乡村社会的族长、乡绅和地方名流组成,他们实际上承担了对传统农业社会进行日常生活管理的责任。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拉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公共服务覆盖不均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不高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居民享受公共产品的权利,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系统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改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提升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的系统总结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农村公共产品的特点,为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同时,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深入探讨影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因素,可以帮助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和对策。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进行综述,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1.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类型农村公共产品根据其服务对象和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类和公共品类。
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主要包括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公共服务类公共产品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公共品类公共产品主要包括环境保护、乡村文化建设等。
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供给不足。
许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
二是供给不均衡。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异,一些发达地区公共产品供给充分,而一些贫困地区供给不足。
三是供给不适应。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无法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资金、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农村地区财政收入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公共产品供给;技术力量薄弱,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公共产品供给无序;制度不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无法有效保障。
2.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存在不少问题,如政府主导、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不清晰、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健全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滞后和不完善。
2.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动力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动力。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有限,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
3.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应该通过改革现有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建立健全的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供给体系。
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改革
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改革引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改革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供给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意义、现状及改革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改革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意义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农村公共产品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服务,这些产品的供给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素质提升。
首先,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业发展水平。
例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改善农产品流通条件,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
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和身体健康状况,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此外,文化产品的供给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内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方面,由于农村资源相对集中,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相对较高,但供给相对不足。
另一方面,传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在满足农民需求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农民往往因地理位置、经济能力等原因无法获得公共产品的平等享受。
此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也需要提高。
供给机构多层次、多部门,协调难度大,容易出现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等问题。
同时,供给的质量也不够理想,例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医疗服务的缺乏等。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革的方向为了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供给结构。
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综述
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提供的制度分析
三、市场之忧: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 市场之忧: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
1.城市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成果; 1.城市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成果; 城市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成果 2.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失效 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失效; 2.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失效; 基本结论就是,因为农村贫穷,交通不变, 基本结论就是,因为农村贫穷,交通不变,现代文 明不能拓展到农村;更因为资本的趋利性, 明不能拓展到农村;更因为资本的趋利性,资本更不会 流向农村,反而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种情况下, 流向农村,反而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种情况下,单纯 依赖市场化改革, 依赖市场化改革,势必造成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经济 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 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
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综述
四、私人供给:可能与必要 私人供给: 实践方面,在当今世界中,私人提供公共物品已不是 实践方面,在当今世界中, 什么新鲜的话题,存在着种种成功的范例。 什么新鲜的话题,存在着种种成功的范例。如美国的航 能源、银行、电信、 空、能源、银行、电信、教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已全部面 向私人开放。在中国,随改革的深入, 向私人开放。在中国,随改革的深入,私人已经开始涉及 公共物品的供给领域。 公共物品的供给领域。 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对政府的治理结构产生了重要影 响。
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综述
五、混合供给:多种制度安排 混合供给:
2.多中心制度安排: 2.多中心制度安排: 多中心制度安排 从当前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提供的几个特征开始 切入, 切入,对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区别于其他地区公共服务 的特殊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的特殊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分析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 务提供的市场化和单中心供给体制的失效原因入手, 务提供的市场化和单中心供给体制的失效原因入手,指出 构建多中心体制, 构建多中心体制,是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困境 的合理选择。 的合理选择。 (另文介绍) 另文介绍)
农户受益、福利水平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关联度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asants'Benefit,Welfare Level and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作者: 史耀波[1]
作者机构: [1]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出版物刊名: 改革
页码: 97-102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期
主题词: 公共投资;农民收入;农户福利
摘要:分析不同成本分担方式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户受益程度和福利水平的影响,基于
成本分担的视角探讨农户福利内涵,结果表明:农户收入、农户满意度和农户间收入差距是解释农户福利的三个维度,且不同融资渠道下农户承担成本差异将通过三个维度指标来影响农户福利;农村公共产品效果评估研究的思路应拓展到提高广大农户福利水平方面。
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
我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
但在实际情况中,农村地区的公共物品供给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难以满足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而且造成了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针对这一问题,一种新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模式逐渐被提出和实践。
该模式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但弱化政府自身直接提供公共物品的角色,而是更多地依靠市场化的手段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来实现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维护。
与传统的“政府垄断”模式相比,这种模式具有以下优点:一、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在传统的“政府垄断”模式下,政府仅仅承担公共物品的提供责任,而缺乏在资源配置、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因而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
而在新的模式下,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维护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而传统的“政府垄断”模式却容易引发资源浪费和腐败等问题,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而新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府的垄断作用,加强了市场的参与和监管作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三、增强社会参与的意识在新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下,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促进了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对公共物品的责任感。
同时,政府也更加注重倾听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需求,使公共物品的供给更加贴近实际需要。
这种强调社会参与的理念有助于营造积极、合作、共赢的社会氛围。
当然,新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如何合理平衡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的参与作用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是当前该模式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综述史耀波1,陈卫东2(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 710061; 2.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069)摘 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是当前农村问题研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的重点,通过对众多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模式的角度入手,对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理论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供给体制;税费改革;乡村治理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07)09-0019-03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形成原因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形成。
在农业社会,农村乡绅对乡村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人民公社时期,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丰富的劳动力替代较为短缺的资金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
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
农村税费改革前,政策规定村级组织可对农民收取三项 提留 ,即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从政策规定的用途来看,这三项 提留 属于村级组织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摊(叶兴庆, 1997)。
因此,当前农民负担问题的本质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赵丙奇,2002;雷原,1999),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机制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机制的延续。
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不足与过剩并存现象,不足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不足和农业科技供给的匮乏及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的不足。
同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过剩主要包括:与政府政绩、利益挂钩的非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剩;臃肿的地方政府机构本身就是一种过剩的公共物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结构不能反映农民需求的次序(楚永生,2006),事权(支出)不断由基层政府承担时,乡镇一级基层没有得到相应的财权。
由于国家财政划给乡镇的财力只满足乡镇政府实现其一部分职能,其余所需的资金由 五统 及其他各种收费、集资、摊派来补充;这种制度外筹资使得政府与市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责任上划分不尽合理,本该由政府投资的公共产品,却由农民来承担;供给的渠道单一,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只寄希望于政府(黄志冲,2000)。
除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之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不足;自上而下的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导致了供给结构失衡(叶兴庆,1997;何乘材,2002;林万龙,2006;熊巍,2002)农村缺乏规范的公共物品选择和监督机制,农民缴纳的统筹提留费用因监督不力而使用效率低下(于丽敏2003;吴朝阳2004),农村公共产品的这种供需矛盾是造成农民负担的主要原因,农民在户籍、就业、升学、纳税和社会保险等方面没有能够享受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何乘材,2002)。
从生产队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过程中,国家对农村基本建设的投资减少了,政府投资的减少没有由私人投资来完全弥补。
林万龙(2006)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对农村公共产品筹资与供给中的交易成本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在筹资方面交易成本较低而在供给方面交易成本较高相比, 一事一议 制度则刚好相反,在供给方面交易成本较低而在筹资方面交易成本则较高。
张林秀(2005)通过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对中国农村村级公共物品投资进行研究,发现村一级组织和农民负担了他们公共物品投资的很大一部分,政府的公共物品投资,更多的是资助不发达地区,富裕地区农村的公共物品投资更多地是由自己来解决。
二、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财政建设1 税费改革的必要性。
农民负担过重的本质是改革前农村不合理的税费制度,赵丙奇(2002)将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的原因概括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外筹资与软性收稿日期:2007-07-20作者简介:史耀波(1979 ),男,陕西榆林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陈卫东(1963 ),男,陕西府谷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
19经济问题 2007年第9期约束,农民分担的成本增长过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划分不合理,供给主体错位现象严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结构失调;农村公共资金管理混乱,滥用、挪用现象严重。
董德刚(2003)认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关键是农民自身没有能力为农村提供公共物品,这些公共物品本来应该由国家提供。
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对农村地区公共物品的供给、给农民以国民待遇等问题都应该在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探索逐步降低农业税实际税率、直至最终取消的具体办法(叶兴庆,2003)。
2 税费改革后基层财力短缺。
基层政府在收支矛盾尖锐的情况下,是否会变相增加对农民的征收,造成农民负担反弹?中央提出要坚持 减轻、规范、稳定 的基本原则和 三个确保 (即确保农民负担得到明显减轻且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
但农村税费改革没有建立和健全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并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充足的融资渠道。
农村税费改革造成的财政收入问题不仅仅局限在县乡级财政,而是向上以及向下传导,从而影响到了整个财政体制。
杨明洪(2006)认为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实质上拆除了收费的平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乡村债务化解和乡镇财政运行等经济问题会日益显露。
随着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行,公共物品的短缺必将进一步凸现,总体上会呈现出供给性短缺、结构性和产出性短缺(高峰,2003)。
冯海波(2006)提出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在不同的财政约束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税费改革后乡村社会许多潜藏的问题显现出来,如农民负担重和农民增收难,乡村两级组织无法正常运转,义务教育和公益事业陷于瘫痪、乡村债务沉重等一系列问题(董江爱,2006),县乡级财政收支矛盾可能成为推动农民负担反弹的重要因素。
三、乡村治理模式与公共物品供给1 乡村治理模式的缺陷。
李秀义(2005)认为造成农村公共物品缺乏的根源在于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的低绩效,绩效目标不合理;评估体系不全面;制度基础不完善。
因此,在税费改革后会形成 一减一增 的现象, 一减 指原来由乡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承担的 要粮、要钱、计划生育 部分或全部减掉了; 一增 是指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不足程度进一步增大。
许远旺(2006)指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长期存在政府独家垄断的 单打一 格局,严重抑制了社会的活力和社区自主治理及协作办 社 的积极性,在相当程度上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需求脱节的困境。
叶文辉(2004)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 自上而下 模式,但供给成本却大多由农民分摊,导致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民现实及迫切的需求发生错位,增加了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方式的抵触情绪,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露机制是缺失的(楚永生,2006)。
赖海榕(2006)通过横向对比德国、匈牙利和印度乡村治理经验,认为在我国乡村治理结构里,乡村治理的核心人物在决策过程中很难照顾到居民意愿,居民对此的监督和制约也极为有限,关于决策的程序和规范、责任和义务的分配等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2 乡村治理模式改革与公共物品供给。
目前,乡镇政府与县级政府的许多职能和机构设置上相似,存在乡镇政府代替县级政府履行其职能,而村级组织代替乡镇政府履行职能。
深化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改革趋势是县级政府作为基层政权,而乡镇一级只作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事权的划分是理顺各级政府财政税收关系和建立公共财政的起点。
财政税收方面的改革与完善直接关系到事权划分改革能否成功和稳固,因此,事权的改革应当坚持事权和财权综合配套及对称的原则(董德刚,2005)。
在推动农村税费体制向城乡统一税制变迁的同时,中央政府应该调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事权,通过更多地承担公共物品的供给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和村民自治的完善。
建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需求的民主谈判制度。
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意愿可以通过定期村民代表大会对公共物品供给的 一事一议 程序直接表达;也可通过村集体代表、农民协会或者自发团体参与乡镇一级代表大会进行间接表达(楚永生,张来源,2006)。
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解决方案1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是: 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预算权 ,并配之以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手段,来完善分税分级财政。
因此,统一城乡财税体制,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建立乡镇财政,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民公社时期延续下来的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方式(何乘材,2002;熊巍,2002;陶勇,2001;吴士健,2002;雷原,1999)。
在地方公共产品论基础上,给农村与事权相对应的财权(邹江涛,2004;楚永生, 2006;叶兴庆,1997;李秉龙,2003)。
同时,应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要建立和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农村全国公共产品的转移支付力度(邹江涛,2004)。
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赋予农民同等的国民待遇,从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筹措来讲农村地区的纯公共产品应主要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提供,农村地区的准公共品主要由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提供,应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来为农村地区生产和提供更多的准公共产品(康静萍,2003);从农村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来讲,农民在户籍、就业、升学、纳税和社会保险等方面都应当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何乘材,2002);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应该由依靠乡镇和农民自身为主向以乡镇、国家和农民并重的政策过渡,让农民享受到国民待遇(于丽敏,2003)。
2 构筑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
林万龙(2006)指出在农村现行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下,税费改革前的农村公共产品筹资和供给机制,面临很高20史耀波,陈卫东: 国内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综述的交易成本,农村税费改革降低乃至取消农业税,从交易成本的视角来看,是一种交易成本制约下农村公共产品筹资制度的变革。
因此,减轻农民负担不仅要通过费改税来规范基层政权的行为,更要通过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从根本上遏制 三乱 ,消除农民负担过重的体制性根源。
农村税费改革的直接目标是解决我国当前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村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因此,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应成为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邹江涛, 2004)。
蔡纯一(2003)认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变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是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关键,具体来说一是完善农业税;二是取消乡统筹,改征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税;三是保留村提留,为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