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必备)高考地理大纲版总复习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第五部分 国土整治 第19单元 第61讲 农业中、

合集下载

【全版】锁定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推荐PPT

【全版】锁定高考(新课标)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推荐PPT

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 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1_有__机__物__的能力,主要依赖于 □2_光___合__作__用____。 2. 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 质保持□3_稳__定__的__能__力___。
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多联系初中学过的中国和世界的有关区域地理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区域整体性的认识。
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
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多联系初中学过的中国和世界的有关区域地理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区域整体性的认识。
从近几年高考看,有关本章的题目多以图表形式提供相关地理信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规律、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生产
3. ( ·广东高考)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 、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 过程是( )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 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 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答题流程
参考答案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 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 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地 下水位下降。
参考答案
(1)A (2)D (3)D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2025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随着高考的临近,2025年高三学生即将迎来地理学科的一轮复习。

本次复习旨在巩固学生地理知识体系,提升知识掌握水平,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一、复习目标本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包括:1. 巩固地理基础知识,强化记忆,确保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2. 提高地理分析与应用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熟悉高考地理题型和考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二、复习内容根据高三地理课程设置和要求,本次复习将涵盖以下内容:1. 自然地理:包括地球与地图、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地貌、自然资源与灾害等。

2. 人文地理:涉及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商业、文化与旅游等。

3. 区域地理:包括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概况、经济特征、文化特色等。

三、复习方法与技巧1. 总结规律:通过对比、归纳、分类等方法,总结地理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题型解析:针对高考常见题型,进行专项练习和解析,提高解题能力。

四、时间安排与进度控制为确保复习效果,制定以下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1. 划分复习阶段:将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基础知识复习、专题突破、模拟演练等阶段。

2. 制定时间表:为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时间表,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3. 定期检查进度:每周进行复习进度检查,确保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五、学习资源与辅助材料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以下学习资源和辅助材料:1. 教材:以教材为基础,系统回顾地理知识。

2. 辅导书籍:选择高质量的辅导书籍,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

3. 地图册和图表:利用地图册和图表,加深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

六、自我测试与评估1. 设定测试节点:在复习过程中,设定阶段性测试节点,如每周小测、每月模拟考试等。

2. 反思与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第28讲 中国地理概况-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28讲 中国地理概况-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28讲中国地理概况【基础知识梳理】中国是全世界195个主权国家之一,也是全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之一。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祖国的最基本的了解就是中国地理情况的了解。

中国地理概况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七个内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形和气候;中国的河流;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中国的农业、工业;中国的交通。

一、中国的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1)中国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二、中国的地形和气候1.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1)地势特征:_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

界线:_昆仑山脉——阿尔金山——_祁连山脉——_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地形以_盆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多在1 000~2 000 米) 。

界线:_大兴安岭——_太行山脉——_巫山——_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地形以_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

(2)地形特征:_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我国主要的地形及分布山脉往往成为大的地形单元的分界线(有些还是省级行政区的分界线)。

在下图中填出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2.中国的气温和降水(1)我国的气温分布①冬季:南北温差大。

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2)温度带: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

(3)我国的降水①空间分布特点:分布不均,由_东南沿海向_西北内陆递减。

②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很大。

(4)干湿地区:根据_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高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92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高考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92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课时92中国人文地理特征1.中国的农业(1)我国重要的农作物: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甘蔗。

(2)农业分布①地区分布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②作物分布作物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秦岭—淮河以南春小麦古长城以北冬小麦古长城以南和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经济作物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疆花生山东、河南油菜长江流域甘蔗南部沿海、四川盆地甜菜 黑、吉、内蒙古、新 茶树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2.中国的工业(1)四大工业基地: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密集分布区①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③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高新技术产业区①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②开发差异⎩⎪⎨⎪⎧沿海: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3.中国的交通 (1)中国的铁路运输网①在我国铁路干线网中:“五纵”a京沪线、京哈—b京广线、京九线、c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三横”京包—d包兰线、陇海—e兰新线、沪杭—浙赣—f湘黔—g贵昆线②在铁路干线的交会处,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是h郑州;京广线与湘黔、浙赣线交会处是i株洲;京沪线和京哈线交会处是j天津。

③青藏铁路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

④连接我国最大港口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和沪杭线。

⑤除了原有的铁路线外,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现在又修建了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等交通线,主要是因为:缓解两个地区间的交通压力;客货分流,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行速度;完善交通运输网。

第1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复习指南】2022年高考地理多维度精品讲练(中国地理)

第1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复习指南】2022年高考地理多维度精品讲练(中国地理)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基础知识梳理】这部分知识具有容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

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基础和知识的落脚点。

(1)我国的位置: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属于北半球的国家;从经度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2)我国的疆域:我国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我国领土的最南、最北、最东、最西端分别是:①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②最南端——在南海中的(4°N 附近);③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135°E多);④最西端——在新疆的(73°E附近)。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我国陆地最低处是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面(海拔一155米),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我国有大陆海岸线有近18000多千米,多优良港湾和岛屿,沿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其中渤海及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知识拓展】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对于我国的海上疆界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几个概念: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

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南海。

这里应注意我国台湾岛的东部与太平洋直接相临。

(广阔的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及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领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伸,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第17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

第17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

太阳能→动能→重力势 能
太阳能→生物能(化学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
能)→(光合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形成矿
影响 间)热量传递;塑造地表; 和平衡功能;联系有机 产资源;实现地区间、
联系海陆
界和无机界
圈层间物质的循环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义
形成沉淀,这是消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最主要途径 • 这样,通过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碳交换,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
对稳定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内容 举例 意义
生产功能
稳定功能
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
质稳定的功能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植 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
气候→土壤 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 气候与土壤
的红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 地貌→水文
冰川地貌积水形成 地貌与水文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流水堆 水文→地貌
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 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 ➢ (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 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还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

专题08内力作用-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新题典题精练(解析版)

专题08内力作用-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新题典题精练(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新题典题精练08 内力作用一、单选题(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甲处()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答案】1.B 2.A【解析】1.据所学可知,化石是存留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结合示意图,①为沉积物不是岩石,因此不可能形成化石,A错误;②是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可能找到化石,B正确;③为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受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不会有化石,C错误;④是花岗岩,地下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冷却凝固形成,不会有化石,D错误。

故选B。

2.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岩石受到挤压变形成为向斜构造,A正确;甲处南部有断层,甲位于断层上升区域形成阶地,B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C错误;甲处先受到外力沉积作用,后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类型是沉积岩,不是变质岩,D错误。

故选A。

(2022·广西·模拟预测)地质学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进”,反之称为“海退”。

海水在向陆地推进或退却的过程中,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会随水深深度发生变化。

一般而言,深度越深,沉积物颗粒越小。

下图示意海进或海退时形成的沉积序列,图中aa'、bb'表示垂直剖面,1.2、3、4表示海面位置的时间变化顺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材料图文信息可判断()A.图a表示海进过程,图b表示海退过程B.形成图a沉积序列过程中海平面下降C.图a陆地面积缩小,图b陆地面积扩大D.形成图b沉积序列过程中地壳上升4.关于海退沉积序列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沉积物颗粒自下而上变粗②新岩层面积大于老岩层③沉积物颗粒自下而上变细④新岩层面积小于老岩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海退序列常常不如海进序列保存完整,是因为海退序列()A.不易被海水淹没B.形成时间较短C.易受外力侵蚀D.沉积物数量少【答案】3.B 4.B 5.C【解析】3.根据材料中“图中1、2、3、4表示海面位置的时间变化顺序”,可推知图a从1到4表示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扩大,为海退过程,B正确,AC错误。

高考地理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第14单元 第39讲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总复习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高考地理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第14单元 第39讲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总复习知识点精析精练与高考题预测

第三十九讲世界的陆地和海洋I.必记知识全览 (35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必记概念1.大陆:。

2.大洲:。

一、1.面积广大的陆地称大陆2.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二、必记界线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2.亚洲与非洲以为界。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二、1.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 2.苏伊士运河 3.巴拿马运河三、必记数据1.七大洲的面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四大洋的面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地球上海洋面积占,陆地面积仅占。

三、1.4400万km2 3000万km2 2400万km2 1800万km2 1400万km2 1000万km2 900万km2 2.18000万km2 9300万km2 7500万km2 1300万km2 3.71% 29%四、必记类型1.陆地地形的主要类型有:、、、。

2.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有:、、、。

四、1.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2.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Ⅱ.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川考点祥解精剖细解入巿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1.大洲(1)世界海陆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2)七大洲: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球共分为七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

亚洲的面积最大,大洋洲最小。

(3)大洲的界线:亚欧分界是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红海为亚非分界;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把欧洲和非洲隔开;白令海峡把亚洲和北美洲隔开;巴拿马运河则把南北美洲分开;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案例剖析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考题1 (典型例题分)关于世界各大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波斯湾、苏伊士运河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考题1点拨: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是火地岛与南美洲大陆之间的海峡。

第30讲 中国地理(南部地区)-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30讲 中国地理(南部地区)-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30讲中国地理(南部地区)【基础知识梳理】一、东南、西南地区1、填写地形及地形区A________山脉,是我国________的界线;B________山脉,是福建省和________省的界山;E________山脉是湖南省和________省的界山;C________盆地,其内部的成都平原,因物产丰富被称为“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平原。

2、自然地理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地形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河湖众多,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最为集中;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汛期长;含水文沙量小;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高(中下游)3.人文地理人口人口稠密,约占全国人口的总数的一半工业:长江中下游地带发展综合性工业,南部发展外向型工业产业农业:种植业以水田农业为主,亚热带、热带林果业、淡水养殖业发达交通内陆以铁路为主,内河航运发达4.台湾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地理现象成因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的边界多火山、地震附近5.自然灾害南方低山丘陵(1)(2)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1、填写下列地形和河流(1)A________山脉,B________山脉,E________山脉,F________山脉。

盆地:C________盆地。

高原:N________高原。

谷地:L____________谷地,W________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分布区。

(2)河流:M________,K________,I________,H________,G________。

世界第一大峡谷位于图中G、H、I、K、M等河流中的________河流上,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

(3)本区除水能资源丰富外,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矿产资源都很丰富。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点击: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回顾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读图忆知陆地自然环境要素关联示意图“牵一发动全身”——理解和应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1)在自然环境要素中,容易受人类活动干扰而发生变化的是甲______和水文。

(2)“一发”牵动“全身”答案:(1)生物(2)下降侵蚀干旱增大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意义(名师点拨要点)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对点演练(2016·淮南模拟)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A.⑧ B.⑦ C.⑥ D.⑤解析:1.A 2.D 第1题,①表示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专题02 地球-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

专题02 地球-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

专题02 地图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①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①形式:(1)数字式:1:10 000 000 或 1/10 000 000 (2)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3)直线式:0 100 200(千米)①比例尺大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分数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即:比值大,比例尺就大①、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1.比例尺a :无单位b :距离单位必须统一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单。

①比例尺的缩放的计算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 n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原比例尺× (n+1)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将原比例尺缩小1/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2.方向方向的判断方法: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①有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①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定位①野外其他一些常见的定位方法:利用北极星指示方向;树叶生长茂盛的方向是南方3.图例与注记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例如:“泰山▲、1 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 532.7”为注记。

1.概念(1)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2.等高线的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4).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解析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解析版)
(2)太阳直射点应用
三步骤:画图、画点、判断
①给出日期,判断直射点位于什么半球
②给出日期或范围,判断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③给出日期,推算直射点纬度
思考:五一劳动节太阳直射的半球位置?此时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五一劳动节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3)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方法
1.根据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判断
①回归线之间,一年内直射两次回归线上,一年内直射一次回归线以外,太阳不直射
②春分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秋分至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③冬至至次年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④北半球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冬半年:秋分→冬至→次年春分;南半球情况相反
2.该日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是()
A.32°B.58°C.66°D.79°
【解析】
【答案】2.D
题型01
地球公转轨道的特殊性,导致地球在绕日公转运动中,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一直处于变化状态。因此,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太阳日长度随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化。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甲为公转轨道上一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牢记此图可有效判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方法如下:
(1)可根据日期大体计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由图可知,三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23.5°;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每四天,直射点大约移动1°。
(2)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于两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两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
C.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国庆期间苏州日落逐渐提前

2023年文综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最新

2023年文综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最新

2023年文综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最新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11.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世界主要矿产资源: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

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

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

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3.世界人口超亿十国名称:南极大洋均无他,人口超亿十国家。

中美两印俄两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亚五国名称:哈吉塔连我肩,乌兹别克咸海边。

里海岸边土库曼,中亚五国记心间。

5.中亚知识概括:中亚距海位置远,冬冷夏热降水难。

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库沙漠居西南。

东和东南地势高,天山米尔边境间。

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与图兰。

河流多数为内流,锡尔阿姆水量减。

里海最大世著称,咸海变化危机现。

土库棉田产量增,功在卡库运河建。

额尔齐斯外流河,流经三国向北穿。

产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国”美名传。

民族多信伊斯兰,最大城市塔什干。

6.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10.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11.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1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13.对流层的特点:a.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b.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c.天气复杂多变。

14.平流层的特点:a.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b.大气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15.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16.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17.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中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预测知识点-高中地理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预测知识点-高中地理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预测知识点(高中地理)知识点·区时的计算1.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2.时区和区时的计算(1)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2)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

(3)求区时: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是时区差,即东加西减。

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时区区时要早,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则该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移,则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实际的昼长比理论昼长要长。

知识点·气候类型分布与特征1.热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基本特征主要成因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等终年高温多雨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两侧到回归线之间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雨季(北半球5—10月),在信风带控制下形成干季热带季风气候10°至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等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季在西南季风控制下为雨季(5或6—9或10月),在东北季风控制下形成旱季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至30°之间的大陆内部或西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等常年高温少雨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2.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基本特征主要成因亚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南北美洲均有分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冬夏季风控制地中海气大致在南北纬除南极洲外各洲夏季炎热干燥夏季在副热带高气压候30°~40°大陆西岸均有分布冬季温和多雨带控制下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3.温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基本特征主要成因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澳大利亚南部、南北美洲西部等地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终年受西风影响,盛行海洋气团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沿海冬季寒冷干燥(0℃以下),夏季高温多雨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冬季严寒(0℃以下),夏季高温,常年少雨深居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知识点·世界洋流的分布1.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备考资料]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教案:17、地理概况.doc

[备考资料]高考地理考点最后冲刺复习教案:17、地理概况.doc

备战2013高三地理学案最后冲刺之地理概况华北区包括北京、天津2市及河北、山东、河南3省,共辖506个县(市、区),总面积53.56×104km2,总人口2.82亿。

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东北、西北、东南和中南的中央枢纽,又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主体部分。

本区地处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又是首都北京所在地,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中国北方经济重心。

水资源短缺是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一、自然地理基础华北北西南三面环绕的山地屏障;东部有山东丘陵;广阔的黄淮海平原则由山麓至滨海形成三大平原地带:①山前洪积-冲积平原;②冲积平原;③滨海平原。

华北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集中夏季,雨热同季。

≥10℃积温4 000~4 800℃,由北向南、由高地向低地逐渐增加,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

广大的平原地貌与雨热同季的气候,为本区提供了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但地表排水不畅、盐土广布以及春旱夏涝,是本区形成旱、涝灾害、土地次生盐渍化和农业生产不稳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华北区是中国农业发达而且农业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二、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一)土地覆盖主要自然植被及土壤的地带模式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带。

此外,河南南部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地带,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地为暖温带森林草原褐土带。

河北坝上地区则为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地带。

在数千年开垦过程中,广大平原的自然植被已被人工作物所取代。

从卫星影像上看华北区的土地覆盖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水域、河道堤坝和大面积连续的灌溉农田,还有密密麻麻的乡村聚落和城市群。

(二)土地利用耕地占绝对优势,林牧用地少,城乡居民点和道路用地所占比例较大。

耕地约0.21×108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2%,占本区面积的53%,垦殖率比全国平均值高约38个百分点。

林地和草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60%。

城乡居民点道路用地是全国平均量的3.3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图片可放大)第六十一讲农业中、低产田的治理I.必记知识金览一(366) 工欲善共事必先利其器一、必记特点1.黄淮海平原的气候具有、、等特点。

2.辛店洼的自然条件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2.地势低平渍涝严重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土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二、必记原理1.、和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

2.辛店洼低湿地的治理模式为模式。

3.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返盐,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

二、1.旱涝盐碱风沙2.鱼塘一台田 3.春秋夏季Ⅱ.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考点祥解精剖细解入巿三分一、基本考点(1)位置、范围。

黄淮海平原地处黄河下游,是由黄河、海河、淮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等五省二市。

(2)组成。

平原的西部地区,是由山前洪积和冲积物组成的缓斜平原;缓斜平原以东,是由各河的冲积物组成的冲积低平原,为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渤海之滨则是地势很低的滨海平原。

案例剖析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考题1 (典型例题于黄淮海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黄河冲积形成的坦荡低平的平原B.由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两部分组成C.平原整体上看辽阔、平坦,局部观察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和洼地D.平原是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其中地壳不断下陷提供了泥沙沉积的基础,因此内力是起主导作用的考题1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关于黄淮海平原地貌形态、结构、形成的内容。

这些知识是理解本区自然灾害及中、低产田形成的基础知识。

选项A忽视了淮河和海河的作用,将平原的范围缩小了;B项从构成上而言,忽略了斜缓平原,思维上不够完整,特别是缺少了前后知识的自然联系。

因为河流的冲积作用是从河流流出山地高原后,首先从出山口开始即形成斜缓洪积、冲积扇,进而向前延伸,形成低平原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和滨海平原。

D选项讲形成原因,应明确,地貌形态是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黄淮海平原的形成既有外力(三大河流)的堆积作用,同时也有内力引起的地壳不断沉降,为外力的填充提供了条件。

只有选项C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看问题,考虑比较全面,思路也是正确的。

答案:C总结提示:黄淮海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河流的堆积作用对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考点2.严重的早涝盐碱、风沙危害(1)形成因素。

旱涝、盐碱和风沙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

这些障碍的形成与黄淮海平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有关,它们是黄淮海平原地形、气候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如下表所示)。

(2)影响。

黄淮海平原上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使得这里的主要农产品产量、人均收入等都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存在很大差距,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往往就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受灾较重的涝洼地、盐碱地和风沙地。

(3)中、低产田的限制性因素。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限制性因素如下表所示:(4)改造中、低产田的意义。

治理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考题2-1 (典型例题列关于黄淮海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秋多雨,地势低平,易旱涝、盐碱B.从东向西,盐碱化程度越来越严重C.土地限制性因素面积占土地总比重最大,是干旱缺水土地D.黄淮海平原西部地区中、低产田分布较集中考题2-2 (典型例题北平原春旱出现的时间主要在( )A.2、3、4月 B.3、4、5月 C.12、1、2月 D.6、7、8月考题2-l点拨:黄淮海平原秋季降水少。

从东向西,黄淮海平原地势渐高,盐碱化程度应渐轻。

黄淮海平原西部地一区耕地质量较高,能够比较充分地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是黄淮海平原粮棉稳产高产区,故D错误。

.答案Ⅳ总结提示: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其形成与当地地形、气候、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考题2—2点拨:华北平原的春旱是由于春季或初夏大陆性气候强,气温迅速回升,蒸发旺盛,而此时的锋面雨仍停留在南方地区,从而形成华北平原大面积的干旱缺水,农田需要灌溉,所以时间大致在3月到5月,其中春旱最严重的时期在4、5两月。

答案:B总结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华北地区春旱的时间,属识记内容的考查。

二、拓展与综合应用创新考点考点3 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拓展考点)(1)低湿地治理开发的原因——辛店洼自然条件的主要特点①地势低平:辛店洼洼底海拔17.5m,洼缘海拔19.5m,是全市最低点②渍涝的成因低湿地夏秋积水,形成渍涝③土质好、水源足、水质好;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土壤质地较好。

(2)低湿地治理开发的模式:鱼塘——台田模式考题3 (典型例题淮海鱼塘台田模式与三角洲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具有的共同点是( )①治理低洼池②治理盐碱地③发展立体农业④形成模式的自然条件相同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考题3点拨:珠江三角洲降水丰富,气候湿润,不存在盐碱问题。

珠江三角洲与黄淮海平原形成模式的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如气候。

答案:A总结提示:易涝尽管是两地共同点,但一个是因降水集中而涝,一个是因降水多而涝。

考点4.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拓展考点)(1)盐碱地的主要矛盾——水盐运动。

土壤中盐分的迁移又称水盐运动,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水盐运动,使其具有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

(2)盐碱地整治的方法——调控水盐运动。

北丘洼盐碱地的主要矛盾是水盐运动,因此整治盐碱地的核心是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采用工程、生物和农业等综合配套技术,科学地调节和控制土壤中的水盐运动。

改造盐碱地的关键是使土体脱盐,人们通过实践创造了许多使土体脱盐的方法。

考题4 (典型例题低土壤盐分的做法有( )①只灌不排;②采用滴灌、喷灌技术;③定时灌水淋盐并排盐;④减少地表植被覆盖,增加水分蒸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题4点拨:导致黄淮海平原盐碱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如长期的大水漫灌,而又不及时地进行排水,所以只灌不排最易形成盐碱地,使土壤中的盐分积累增多。

盐碱地的成因之二是土壤中的水分大量蒸发,水中的盐分残留在土壤中,所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是治理方法之一,而减少水分蒸发要靠地表植被保护,所以减少地表植被覆盖会增大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使土壤的盐分增加。

答案:B 总结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土体脱盐的方法,属理解内容的考查。

Ⅲ.三年高考题一网打尽 (366)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回顾试考点1 (典型例题2分)黄淮海平原地区适宜发展( )A.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绿洲农业 C.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D.以瓜果、甘蔗为主的灌溉农业C点拨:本题属于国土整治方面的问题,具体考查黄淮海平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

IV.高考题预测高瞻远瞩占尽先机一、考情预测预测:中低产田的成因、治理预测根据: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中低产田分布广,因此本知识点是国土整治的主要内容,也是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命题角度预测:结合区域图,考查某个具体地区中低产田的形成与该地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关系,及其治理措施。

二、考点预测题(1 0()分,60分钟) (366)A卷基础经典预测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下图是“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高、低产田分布图”,读图回答1~4题。

备考测试考点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B.该地有河流凌汛现象C.该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该地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1.B点拨〃图示的是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地区位于我国的暖湿带地区,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两年三熟,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图中的河流是黄河下游河段,该段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动,春季容易出现凌汛现象。

备考2 测试考点2 ①地区为高产田,②地区为低产田,形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降水条件不同 B.热量、蒸发条件不同 C.地形、土壤条件不同 D.农业技术水平不同2.C点拨:①地位于黄淮海平原的西部缓斜平原地区,该地区耕地质量较高,地势也较高,能够比较充分地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是黄淮海平原粮棉稳产高产地区。

②地位于黄淮海平原的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耕地中存在一些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如沙化、旱涝灾害、土壤盐碱化、肥力下降等,是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地区。

备考3测试考点4 引起黄淮海地区水盐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 B.河流水位的涨落 C.土地结构的季节变化 D.不合理的灌排3.A点拨: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的盐分和水迁移。

土壤中盐分具有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

不合理的灌排也会造成土壤盐碱化,但不是黄淮海平原地区水盐运动的主要原因。

备考4测试考点4 在治理该地区土壤盐碱化的方法中,最不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是( )A.完善排灌系统 B.引淡水淋盐 C.植树造林 D.培育耐盐作物4.B点拨:黄淮海平原地区由于降水量不足,河流径流量少,但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质污染等原因,导致水资源紧张。

因此最不宜大面积推广的是引淡水淋盐。

而完善排灌系统、植树造林、培育耐盐作物都是可以大面积推广的做法。

读黄淮海平原图(图6-12),回答5~7题。

备考5 测试考点2 图中容易出现水灾的地区有( )①甲地②乙地③丙地④丁地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B备考6 测试考点4 上述易出现水灾的地区,也是盐碱危害严重的地区。

该地区盐碱化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水漫灌②海水倒灌③过度使用化肥农药④旱涝灾害频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D备考7 测试考点1 下列有关黄淮海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黄河、海河、淮河合力冲积而成的典型冲积平原B.地壳的抬升对黄淮海平原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C.主要是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D.地势起伏较大7.A点拨:此图反映的是我国黄淮海平原地区,在滨海平原(丁)和冲积平原(乙)地区,容易出现水灾。

如在该地大水漫灌,易造成土壤盐碱化。

本地旱涝灾害频繁,也是盐碱化的重要原因。

此平原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合力冲积而成的。

下图是黄淮海平原高、中、低产田分布图,读图61—3回答8、9题。

备考8 测试考点2、4改造黄淮海平原大面积中低产田,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合理进行排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大量施有机肥,改良红壤③兴修水利,减少旱涝灾害④实施平原绿化工程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8.A点拨:红壤分布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故②不正确。

备考 9测试考点2 在黄淮海中、低产田中,占限制性因素土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A.干旱缺水土地 B.低洼易涝土地 C.盐碱化土地 D.土质过砂土地9.A点拨:干旱缺水地约占29%,是限制性因素面积比例最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