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完《死亡诗社》,有很多的感触,不仅是对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对自己。这是一部发人深思的电影,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想对于师范在校生,对于非教师,对于学生,对里面的基汀老师的风格一定是无限崇拜,希望自己也曾遇到这样一位老师,或者是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像他一样的老师。
不管批判也好,支持也好,我想说:电影毕竟只是娱乐的,导演,编剧所想告诉我们的其实很简单:用尼尔这个学生的角色来表现当今教育的弊端,父母的压力,学校的压力使得学生喘不过气,于是在美国式影片的表达方式下,选择最极端的表现手法——自杀,来告诉人们孩子们需要自由,需要自我。再者用基汀这个热情洋溢,满怀个性的新教师来激荡起每个人心中的那份激情,无庸置疑地向人们宣告:他是受学生欢迎的。教育界需要这样的老师。最后用基汀老师的被迫辞职来点出,现今的教育,现今的社会不允许这样的自我张扬,不接受这样的激情,不需要这样的方式,最终人们理想中的教育被现实无情鞭挞剥夺压抑了。而当基汀走出教室那一刻,学生门全部站上桌子,一句句说“OH, CAPTAIN, MY CAPTAIN。” 以此告别时的神情,是否也借了此片的口呐喊了人们对理想教育的渴望呢!
看到结局,大部分的人是激动的,是悲伤的,是对“基汀”这样的老师无限向往的,是对现今教育严厉鞭挞的。但影片给予的范例“基汀”是否完全可取呢?这值得商榷。
首先,“基汀”老师在片中是个幽默而有激情的老师,这点无需质疑,不管何时何地,这两个都属于优点。都是会赢得别人喜爱的筹码。“基汀”老师一出场就让学生撕了书的其中几页,那场面可谓壮观,看客也许心里也在暗自叫好,可纵观现实,如果你孩子把教科书给撕了,你作何感想?作为老师即使是不赞同书中观点,我们需要的是讨论,而不是用这种“大快人心”的做法,因为这或许就是往后“偏激”的起火点。另外,当尼尔想参加演出,为父亲的不支持而困扰时,去找了“基汀”老师,而“基汀”老师表达的是一种绝对的支持,我想首先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有权对孩子的言行做出自己的判断,即使错误,作为老师不应该一味鼓舞孩子,而是应该让孩子学会与父母沟通,而不是一味支持,让矛盾激化。既然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处世,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与父母沟通这点给忘记呢?而且讲句大实话,作为老师其实真没什么权利去决定孩子的一生,我们有那个资格吗?还好是在影片中,如果是在现实中,估计“基汀”老师最后的结果没那么轻松吧,是否会成为教唆犯还有待衡量。当然我不认为他是,但是现实谁知道呢?现在家长的辩论水平不低啊,如果他非告你个怂恿罪,那也够你受的。所以遇到这种的问题,老师做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
沟通工作才是重点。
再者,“基汀”老师让托德作诗那段,我回放了三四遍,觉得精彩,绝对精彩,他让托德闭上了眼,最后索性直接用手把他眼睛蒙上了,不让他睁开,最后居然让他在晕乎乎的激情下创作了那么感人流涕的作品但潜力真的这么好激发么?我很质疑!怪不得人家说外行人看戏文,内行人看门道。如果让一个本来写不出啥好作文的人,突然灵思涌现,出口成章,只需要这么简单的一个激点,那未免也太夸张了些,现实告诉我们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能训练的东西,它是一个学生词汇、见识、表达的长期积累。或许影片只是想告诉我们,学习要靠激情来点燃,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但是一般观众也就是会觉得,啊我为什
么没“基汀”这样的老师啊,瞧!轻轻松松就变优秀了!
影片最大的遗憾应该“基汀”老师千教万教,却忘记教育孩子们珍爱生命,忘记教育他们即使有挫折也要勇敢面对。理想毕竟是理想,理想化的东西放到现实总归是不能照搬的,我们需要激情,但是运用不当,便是偏激,对于年龄,经验不足的孩子不一定承受得起老师的寄予!“抓紧时间,干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抓住自己的梦想,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对于17岁的高中生,真的能明确自己想走的道路吗?至少以我自己为例,我想我并不明确。不然也不可能那么多人在大学选择了专业后又开始后悔!所以教学中,我们要放,但不是以走自己的路为名,去放任!
教育远不止影片所表现的那般简单,那是一种细水长流,融入生活的每时每刻的探索与尝试,而作为教师,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进行这个无限的探索,必须走得小心,走得谨慎,因为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因为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因为谁都不忍心让一个希望,在没有点燃时就熄灭。所以大胆泼辣的作风只可偶尔为之,而非教育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