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
文士二首其二
《文士二首其二》
《文士二首其二》是明代陶安的诗作。
文士经纶学,时来志或酬。
玉堂清不夜,金鉴照千秋。
白发忧民瘼,丹心为国谋。
所期功业盛,富贵一浮沤。
《文士二首其二》解读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陶安所作的《文士二首其二》,主要表达了文士的经纶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句“文士经纶学,时来志或酬”,指出文士精通经纶之学,但只有时机到来,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里的“经纶”可以理解为治理国家、谋划大事之意。
接下来“玉堂清不夜,金鉴照千秋”,运用了玉堂和金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文士清廉、公正、无私的品质和光照千秋的功业。
“白发忧民瘼,丹心为国谋”,表达了文士虽然年老色衰,但对百姓疾苦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忠诚。
这里体现了文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一句“所期功业盛,富贵一浮沤”,表达了文士期望建立丰功伟业,视富贵如浮云的心态。
这里可以看出文士追求的是永恒的价值和
不朽的功业,而不是眼前的荣华富贵。
整首诗充满了对文士的赞美和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展现了文士高尚的品质和情怀。
专题03 文言文对比阅读(纯文言篇)【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3 文言文对比阅读(纯文言篇)(基础题+提升题+创新题三位一体)(2024上·上海青浦·九年级一模卷)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丙】庆历末,富文忠公①镇青州,会河决商胡②,北方大水,流民坌③入京东。
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因坊村择寺庙及公私空舍,又因山崖为窟室,以处流离。
择寓居官无职事者,各给以俸,即民所赘聚④,籍而受券,以时给之。
明年夏,大稔⑤。
计其道里,资遣还业。
八州之间所活者,无虑⑥五十余万人。
仁宗嘉之,拜公礼部侍郎,公曰:“恤灾赈乏,臣之职也。
”卒辞不受。
【注释】①富文忠公:北宋名相富弼。
②商胡:地名。
③坌:并;一齐。
④即民所赘聚:让他们到流民聚集的地方去。
⑤大稔:大丰收。
⑥无虑:大约。
1.【甲】诗的作者是。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 (2)卒.辞不受( )3.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B.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C.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D.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4.为【丙】文“籍而受券”中“籍”的注释选择最合适的一项是()A.通“藉”,凭借B.书籍,书册C.登记入册D.籍贯【丙】文“流民坌入京东”是因为“”。
6.【乙】文“,”两句反映了滕子京的政绩。
【丙】文富弼解决灾民食宿的具体措施是:(1);(2)(用现代汉语回答)。
以上表现出两位官员忠于职守、的人物特点。
(2024上·上海静安·九年级一模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原文及译文赏析陶安,字主敬,当涂人。
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避乱家居。
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如注之与语。
安进曰:“今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
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
”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
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
”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
安从克集庆,进郎中。
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太祖多其能让。
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
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后坐事谪知桐城,移知饶州。
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
援兵至,陈友定败去。
诸将欲尽戮民之从寇者,安不可。
太祖赐诗褒美,州民建生祠事之。
洪武元年,初置翰林院,命知制诰兼修国史。
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
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
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
如此者,未有不亡。
卿言甚当。
”又论学术。
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
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
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时人荣之。
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
”帝大怒,立黜之。
(《明史·列传第二十四》)【注】如:到,往,引申为“接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拨:治理B.后坐事谪知桐城坐:因为C.帝尝御东阁御:主掌D.视诸儒最旧视:与……相比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耆儒”是指年老的学者。
陶姓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
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人。
汉末群雄之一。
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刺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
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
中平五年(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
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晚年因战事上为曹操大败,徐州大半几乎遭兵祸所害,以致过度忧劳而逝,终年63岁。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
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
东晋时期名将。
陶瞻,字道真,晋朝官员,陶侃之子。
陶瞻官至散骑常侍、封都亭侯。
苏峻之乱中遇害,后追赠大鸿胪,谥愍悼世子。
兄弟陶夏、陶琦、陶旗、陶斌、陶称、陶范、陶茂、陶洪,儿子陶弘。
陶臻,东晋将领。
字彦遐,庐江寻阳(彦遐今江西九江)人,陶侃兄子。
有勇略,多智谋,赐爵当阳亭侯。
咸和中,为南郡太守、领南蛮校尉。
卒于官。
追赠平南将军,谥曰肃。
陶回(277年―327年),丹阳(今安徽当涂)人,三国时吴国交州刺史陶基之孙,太子中庶子陶抗之子,东晋官员、将领。
陶回起初历任参军、州别驾、从事中郎、司马。
苏峻之乱时,陶回等劝司徒王导尽早出兵守卫长江渡口,又劝庾亮设伏兵截击苏峻,庾亮不听,结果兵败。
陶回回到丹阳,聚集一千多步兵,与陶侃等攻击苏峻,又败韩晁,因功封康乐伯。
陶回因有才干,任北军中候、中护军。
后升任征虏将军、吴兴太守。
当时饥荒粮贵,三吴地区特别严重。
陶回擅作主张,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境内得以保全。
不久朝廷诏令会稽、吴郡效法陶回,因此二郡百姓也得以保全。
后入朝任领军将军、散骑常侍,征虏将军之职如旧。
咸和二年(327年),陶回因病请求辞职,晋成帝不同意。
调任他为护军将军,常侍、领军之职如旧,陶回还未赴任便去世,时年51岁,谥号威。
论明代洪武永乐之际的翰林官员外转现象
论明代洪武永乐之际的翰林官员外转现象摘要:明太祖废相,明成祖设内阁,都为翰林官员参与朝政提供了良机。
翰林院执掌广泛,并与内阁挂钩,且翰林官员与皇室关系密切,故翰林官员群体在明代政治运行体系中非常重要,号称“玉堂神仙”。
但明代亦存在外转翰林官员到地方任职的现象,明初洪武永乐之际,就有大批文翰官员被外转到地方任职,外转原因、外转职位、外转后的仕途,洪武永乐两朝外转翰林人数的不同,都存在一定规律性。
翰林官员外转到地方任职,并非清代首创。
关键词:明代洪武永乐翰林外转K206.4 :A :1000-8705(2016)02-25-30翰林院,又称词林、玉堂、馆阁、翰苑,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产生的中央王朝政府中的一个集学术、政治、文化色彩于一身的官僚机构。
它随着科举制度的成立而出现,并不断完善,不断强化,亦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而废止。
从唐代到清代,存在的时间绵延一千多年。
明代已降,科举制度高度发达,翰林院的地位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异常重要。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明成祖朱棣设内阁,都为翰林院官员参与机务提供了契机,使得翰林官员的政治地位有很大提升。
清沿明制,中央机构中也设立了翰林院,但是执掌及地位皆弱于明代。
知名历史学者邸永君博士的《清代翰林院制度》,认为“翰林院官员的外转,自清代才开始,明代是没有翰林官员外转的,因而明代的翰林院在为国家养才储才的同时,因为不存在翰林官员外转制度,也造成了大批的翰林官员淹滞词馆,无所事事,俸禄微薄,穷困终生。
而清代则首创翰林官员外转制度,使得清代翰林官员出路广阔,养才致用的功能比明代要有效得多”1。
而笔者认为邸永君博士的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一、明初洪武永乐之际的翰林官员外转实例笔者在查阅了《明实录》《明史》《翰林记》《南壅志列传》《皇明词林人物考》等史籍资料之后,发现了大量被外转到地方任职的明代翰林官的记载,明初洪武朝、永乐之际就已存在翰林官员外放地方任职的现象,翰林外转绝非清代首创。
《明史陶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陶安传》原文及翻译原文:陶安,字主敬,当涂人。
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避乱家居。
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如注之与语。
安进曰:今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
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
”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
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
”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
安从克集庆,进郎中。
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太祖多其能让。
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
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后坐事谪知桐城,移知饶州。
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
援兵至,陈友定败去。
诸将欲尽戮民之从寇者,安不可。
太祖赐诗褒美,州民建生祠事之。
洪武元年,初置翰林院,命知制诰兼修国史。
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
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
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
如此者,未有不亡。
卿言甚当。
”又论学术。
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帝曰:邪说害道, 犹美味之悦口。
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
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时人荣之。
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
”帝大怒,立黜之。
(《明史列传第二十四》)译文:陶安,字主敬,当涂人。
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在《易经》方面特别有造诣,避乱而隐居在家。
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李习率领城中的百姓出城迎接。
太祖接见他,并跟他谈论。
陶安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子女玉帛,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
夕阳红诗句
夕阳红诗句明代诗人陶安的《采石晚渡》诗:“残霞远树水云中,淮甸江乡有路通。
沙影分开晴浪白,橹声摇落夕阳红。
风前宿鹭投疏苇,岸上征人望短篷。
幸有娥眉解迎客,无劳更叹暮途穷。
”元代著名画家吴镇的《子久春山仙隐》诗:“山家处处面芙蓉,一曲溪歌锦浪中。
隔岸游人何处去?数声鸡犬夕阳红。
”苏曼殊七绝《吴门》(十一首其八):“万树垂阳任好风,斑雉西向水田东。
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
”杨锡绂七绝《查园》:“花枝落尽画帘空,亭角蛛丝半网虫。
只有青蝉仍抱树,尽情啼到夕阳红。
”赵翼五律《太湖暮归》:“暝色湖波净,舟行似镜中。
天连秋水碧,霞借夕阳红。
鹭饱翎梳雪,牛归尾掉风。
苇间闻鼓声,晚唱起渔翁。
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朱自清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主题歌: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
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有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千百年来人们都把夕阳比作老人,以“莫道桑榆晚,最美夕阳红。
”“人生最美夕阳红,何须惆怅近黄昏。
”等诗句与旋律都是体现了夕阳的美丽如同人到晚年的辉煌,虽然面临着黑暗,却集聚毕生的力量喷射出最美的金黄光耀,给人生写上最美的辉煌与画上最圆满的终结。
暮色苍茫中,隐隐青山上,一轮血红的夕阳在满天红霞烟云的衬托下,带着无限的留恋与不舍,渐行渐远徐徐地渐渐地隐入云海中落入山岚里,给它的人生舞台徐徐地降下了夜幕,夜幕下正酝酿着晨曦中的黎明,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思奇想,就如上述文人墨客用诗歌所表述与赞叹的那样:最美不过夕阳红。
相关诗句:1、花枝落尽画帘空,亭角蛛丝半网虫。
只有青蝉仍抱树,尽情啼到夕阳红。
2、落暮萧斋下,高人相对闲。
夕阳红不尽,枫叶满空山。
3、万树垂阳任好风,斑雉西向水田东。
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
4、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陶安《游龙鸣山记》原文及翻译不分版本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陶安《游龙鸣山记》原文及翻译不分版本陶安《游龙鸣山记》原文及翻译陶安原文: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那么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
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
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
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
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
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
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
少焉,峭壁对立,状假设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
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
僧舍雄丽,榜日“禅寂〞。
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
修篁干霄,森列门内。
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
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
其北有“甘露室〞。
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
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
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
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
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
渺焉四顾,心目豁然。
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
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
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
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
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
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
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
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注】①章:大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记叙文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一)①窗外,乌云布满了天空,天气变得闷闷的。
办公室里也昏暗了起来。
②陶安说,我爸爸说了,他不来。
③陶安的父亲是个酒鬼,陶安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在一家狗肉馆喝酒,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嘴里骂骂咧咧的,说,别说是你们老师,就是市长见我,我也不见。
陶安有爹有娘,却比孤儿还孤单。
他上学,一直是姐姐在供着,姐姐一个人漂在北京,很不容易。
④崔老师泡了两袋方便面,汤水足足地,端到陶安面前说:“赶紧吃了,你饿了吧!”陶安端起泡面的缸子,还是不敢看老师,蹲下来,吸溜着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两颗很大的眼泪落在了缸子里。
⑤下午,宿舍里,一个学生丢了钱。
满宿舍的人,都认为是陶安偷的。
原因是,下午就他一个人回过宿舍。
陶安说,我没拿,我真的没拿过钱。
其中一个不由分说,一下子扑上去打了陶安,还说,不是你偷的,谁会偷?你说还会有谁偷?陶安站在那里,一下手也没还,任由那个学生拳打脚踢了半天,只是不停地说,这钱不是我拿的,这钱不是我拿的。
⑥拿,拿,拿,你连个偷都不想说。
另一个学生恶狠狠地一脚飞踹过来,陶安“咕咚”一下子就被踹倒了。
倒了的陶安,愤怒地盯着对方,眼里像要着了火,但没有站起来反抗,在地上坐了好半天。
⑦班主任崔老师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把陶安领到办公室,问他情况。
“老师我没拿,我真的没拿别人的钱。
”陶安深深地埋着头,不敢看崔老师的眼睛。
崔老师“嗯”了一声,然后,轻轻为他拍去裤子上的脚印。
⑧“老师也知道你没拿,你不会拿别人的东西,你也不是那样的孩子。
”崔老师故意在最后一句话上加重语气。
望着一脸无助的陶安,崔老师不由自主地“唉”了一声。
⑨陶安突然抬起了头,盯着老师看。
刚才老师的一叹,像针一样,扎在了他的心上。
⑩几天后,崔老师在班里开了个主题班会。
主讲人是请来的,陶安看了一眼,心里就“咚咚”地跳,他知道这一定是崔老师故意安排的。
56字新年古诗
56字新年古诗
《新年》宋陆游
寄迹人间梦已长,新年脱帽始微霜。
坐中使气如秦侠,陌上行歌类楚狂。
扫榻欲招贫与语,杜门聊以醉为乡。
稽山剡曲虽堪乐,终忆祁连古战场。
《新年》明陶安
夜月江声舣战船,故园柳色动新年。
想因儿喜闭门坐,每有使来无信传。
多病嘉鱼未能食,少眠得句忘题笺。
琼楼高爽萦心曲,独倚东风望碧天。
《新年》宋刘筠
病入新年起甲寅,轲心不动五侯春。
史曹非据惭书法,衮职无亏滥诤臣。
荏苒未除金马籍,蹒跚空笑玉楼人。
穷簷抱影时相吊,一指南禅四大身。
大成殿赋第一段赏析【明代】陶安骈体文
……………………………………………………… ………………………………………………………
饶州府文庙大成殿占地 478平方米,高 14米,座北朝南,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殿堂结构, 琉璃黄瓦,飞檐翘角,五彩斗拱,歇山转角,殿内描金绘彩,斗拱盘旋,十二根朱漆木柱,均需 双手合抱。殿前,祭台商垒,石级盘旋,气势森严;殿后,古槐盘根错节,浓荫蔽日,铜铃、枝 叶遇风作响,如虎啸龙吟,其规模在全小独一无二。整个大殿雕梁画栋,造型别致,结构精良。
• 陶安生前著述甚多,有《周易集粹》、《辞达类钞》、《姚江类钞》、《知新稿》、《陶学士 集》(20卷)等。
THANK YOU!
• 朱元璋称吴王后第三年(1367年),在金陵初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征诸儒议礼,命 陶安为总裁官。他和李善长、刘基等册定律令,议定礼制。明洪武元年(1368年)命制诰兼 修国事。朱元璋常至东阁,与陶安等议论前代兴亡本末。在朝十余年,恪守职守,朱元璋十分 宠渥于他,御制门贴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四月,陶安任江西省参 知政事,治理有方,军民诚服。不久染病,仍拟草本时务十二事上表朝廷,九月卒于任上。明 太祖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谥封“姑孰郡公”,对陶安的父子亦有封赏。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陶安(1315~1368年)字主敬,六岁丧父,矢志读书,日记千言,敏悟异常。稍长,投师李 习兄弟,博览群书,尤深于《易》。元至正四年(1344年),中浙江乡试,八年,授明道书 院山长。十四年冬归省,避乱居家。当涂(今属安徽)人。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 对明朝建国之初的典章制度建设有重要贡献。
国学 骈体文
大成殿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陶安《游龙鸣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游龙鸣山记(明)陶安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
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
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
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
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
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
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
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
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
僧舍雄丽,榜日“禅寂”。
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
修篁干霄,森列门内。
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
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
其北有“甘露室”。
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
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
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
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
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
渺焉四顾,心目豁然。
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
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
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
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
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
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
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
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注)①章:大材。
②褰裳:撩起衣裳。
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
《文士二首〈其一〉(陶安)》详注译文+鉴赏(未完待续)
《文士二首〈其一〉(陶安)》详注译文+鉴赏(未完待续)文士二首其一明陶安文士甘藜藿,林栖阅岁华。
一衾春自足,千驷我何加。
雨雪欺茅屋,乾坤任钓槎。
今朝烟火晚,带露采松花。
注释:1.文士:知书能文之士。
2.陶安:(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
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
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
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
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
有《陶学士集》。
3.甘:自愿;乐意。
4.藜藿:藜和藿。
亦泛指粗劣的饭菜。
5.林栖:在山林间栖隐。
亦指栖隐者。
6.阅:经历,经过。
7.岁华:时光,年华。
8.衾:qīn,被子。
9.自足:自觉满意,不侈求。
10.千驷:四千匹马,言马多。
《论语·季氏》:“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 何晏集解:“ 孔曰:'千驷,四千匹。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
”11.加:益处;好处。
12.乾坤:犹天地。
13.任:任意,恣意。
14.钓槎:亦作“ 钓差”。
钓舟,渔舟。
15.烟火:火和烟。
指炊烟。
亦泛指人烟。
16.松花:松树的花。
译文:文士二首其一明陶安知书能文之士甘于吃藜菜喝藿羮的贫困生活,栖身山林度年阅岁。
春天里,一条薄被,自足安身;即使有四千匹马这样的富贵,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益处?雨骤雪狂,仿佛在欺凌简陋的茅草屋;天高地阔,任由我的钓舟飘荡东西。
今天早晨,生火起烟得晚,是因为我要采摘带着露水的松花。
简析:这是一首抒写文士心志的一首诗。
首联写文士贫穷而自足的生活。
藜藿、林栖,从食物与居住情况两方面入手,表现文士生活的贫穷。
甘,意动用法,以……为甘、觉得……甘甜,一个“甘”字,表现了诗人君子固穷、穷且益坚的高尚品质。
在首联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同样是“一箪食,一豆羹,居陋巷,人不堪其忧,不改其乐”的颜回般的君子贤士的形象。
同时,“林栖”一词,又透露出诗人的超尘脱俗的隐逸气息。
总有人为弱者转身
总有人为弱者转身
陶安说,我爸爸说了,他不来。
陶安的父亲是个酒鬼,陶安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在一家狗肉馆喝酒,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嘴里骂骂咧咧的,说,别说是你们老师,就是市长见我,我也不见。
陶安有爹有娘,却比孤儿还孤单。
他上学,一直是姐姐在供着,姐姐一个人漂在北京,很不容易。
崔老师泡了两袋方便面,汤水足足地,端到陶安面前说:“赶紧吃了,你饿了吧!”陶安端起泡面的缸子,还是不敢看老师,蹲下来,吸溜着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两颗很大的眼泪落在了缸子里。
下午,宿舍里,一个学生丢了钱。
满宿舍的人,都认为是陶安偷的。
原因是,下午就他一个人回过宿舍。
陶安说,我没拿,我真的没拿过钱。
其中一个不由分说,一下子扑上去打了陶安,还说,不是你偷的,谁会偷?你说还会有谁偷?陶安站在那里,一下手也没还,任由那个学生拳打脚踢了半天,只是不停地说,这钱不是我拿的,这钱不是我拿的。
拿,拿,拿,你连个偷都不想说。
另一个学生恶狠狠地一脚飞踹过来,陶安“咕咚”一下子就被踹倒了。
倒了的陶安,愤怒地盯着对方,眼里像要着了火,但没有站起来反抗,在地上坐了好半天。
班主任崔老师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把陶安领到办公室,问他情
况。
“老师我没拿,我真的没拿别人的钱。
”陶安深深地埋着头,不敢看崔老师的眼睛。
崔老师“嗯”了一声,然后,轻轻为他拍去裤子上的脚印。
《游龙鸣山记》【明】陶安 阅读理解及答案(2012福建卷)
《游龙鸣山记》【明】陶安阅读理解及答案(2012福建卷)五、(2012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游龙鸣山记【明】陶安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
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
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
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
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
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
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
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
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
僧舍雄丽,榜日“禅寂”。
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
修篁干霄,森列门内。
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
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
其北有“甘露室”。
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
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
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
地势斗峻,褰裳②。
援萝,履苍莽中。
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
渺焉四顾,心目豁然。
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
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
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
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
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
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
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
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明史 陶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陶安传》原文及翻译原文:陶安,字主敬,当涂人。
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避乱家居。
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如注之与语。
安进曰:“今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
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
”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
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
”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
安从克集庆,进郎中。
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太祖多其能让。
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
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后坐事谪知桐城,移知饶州。
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
援兵至,陈友定败去。
诸将欲尽戮民之从寇者,安不可。
太祖赐诗褒美,州民建生祠事之。
洪武元年,初置翰林院,命知制诰兼修国史。
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
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
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
如此者,未有不亡。
卿言甚当。
”又论学术。
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
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
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时人荣之。
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
”帝大怒,立黜之。
(《明史·列传第二十四》)译文:陶安,字主敬,当涂人。
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在《易经》方面特别有造诣,避乱而隐居在家。
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李习率领城中的百姓出城迎接。
太祖接见他,并跟他谈论。
陶安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子女玉帛,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
关于大别山的诗词
关于大别山的诗词1、《大别山》
[ 明 ] 管讷
南纪名山壮楚关,虎蹲龙伏大江湾。
登临兴在龙云外,疏凿功存宇宙间。
二水合流通汉沔,一峰特立控荆蛮。
涧毛清荐虚祠下,惆怅何人继克艰。
2、《大别山》
[ 元 ] 萨都剌
落日在平地,苍茫吴楚秋。
人随孤鹤远,天共九江流。
风物吞淮海,楼船下鄂州。
凭高一登眺,不尽古今愁。
3、《大别山》
[ 明 ] 陶安
神秀皆由造化功,山因夏史望尊隆。
崇关磊磊当冲要,南纪滔滔此会通。
千古岁寒存老柏,一亭秋兴感飞桐。
我来极目湖湘阔,作赋登高效楚风。
4、《大别山》
[ 宋 ] 彭天益
江汉西南万里来,双流合处耸崔巍。
神鳌载得蓬瀛去,金粟擎将世界回。
5、彭天益《大别山》
江汉西南万里来,双流合处耸崔巍。
神鳌载得蓬瀛去,金粟擎将世界回。
6、林頵《汉阳》
西来汉水接江流,大别山前旧沔州。
看到夕阳无尽兴,一行飞鹭下汀洲。
十二金牌 古诗
十二金牌的古诗
导入语:
今天早上有位学生问我:含有“十二金牌”的古诗有哪些?回到家后,我收集了一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谒岳武穆庙
【明】郭棐
嵯峨宫殿郁寒云,似拥团花旧战裙。
当日何人忧社稷,将军独许扫妖氛。
五千铁甲心踰壮,十二金牌事始分。
遗恨尚悬湖上月,年年清夜照孤坟。
岳王墓
【明】陶安
十二金牌发帝宫,尽凭谗舌害元功。
君臣乐土偷安遂,父子边庭属望空。
莫掩青山千载恨,常悬白日寸心忠。
英灵只在栖霞岭,冢树无枝偃北风。
读厓志有感次高春元韵
【明】区元晋
国步如棋局面残,正寻生着死中难。
崎岖恢复孤臣在,十二金牌一召还。
沉海敢忘忠捧日,逢厓空有恨排山。
试看蜀魄啼春处,犹带英雄血泪斑。
岳武穆庙
【明】林大春
宋室陵夷日,中原板荡时。
壮心期灭虏,锐气失班师。
十二金牌出,千年宝鼎移。
空馀报国泪,寂寞洒残碑。
过朱仙镇谒武穆王庙
【明】陈洪谟
岳驻朱仙力抗金,指陈恢复见胸襟。
却怜十二金牌诏,尽失三千甲士心。
道济长城人与敌,孔明遗像古垂今。
东风下马来瞻拜,满树啼乌正夕阴。
谒岳武穆王祠
【明】郑岳
十二金牌一日催,三军恸哭捲旗回。
马前果中书生计,河上深孤父老来。
开辟乾坤无此变,古今成败有馀哀。
皇明尽复中原土,地下忠魂亦快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
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避乱家居。
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如注之与语。
安进曰:“今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
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
”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
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
”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
安从克集庆,进郎中。
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太祖多其能让。
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
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后坐事谪知桐城,移知饶州。
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
援兵至,陈友定败去。
诸将欲尽戮民之从寇者,安不可。
太祖赐诗褒美,州民建生祠事之。
洪武元年,初置翰林院,命知制诰兼修国史。
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
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
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
如此者,未有不亡。
卿言甚当。
”又论学术。
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
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
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时人荣之。
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
”帝大怒,立黜之。
(《明史·列传第二十四》)【注】如:到,往,引申为“接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拨:治理B.后坐事谪知桐城坐:因为C.帝尝御东阁御:主掌D.视诸儒最旧视:与……相比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耆儒”是指年老的学者。
“耆”意为年老。
“儒”在汉以后泛指读书人,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不同。
B.“吊伐”是把要惩处的人或有罪的人悬挂起来,人们一齐讨伐他(们)。
这是古代在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常见的做法。
C.“生祠”是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
建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对于有德政的官员,民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并加以奉祀。
D.《易》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一本揭示事物变化的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安学养丰厚。
他自小聪明,广泛阅读经史,学有专攻,后来太祖还给资格最老的读书人陶安专门赐门帖子赞扬他。
B.陶安擅长政治投机。
元末大乱,陶安避世不出,但明太祖大军一到,他又率领乡亲迎接,并奉承太祖说起兵是顺天意得民心。
C.陶安深谋远虑。
他深知金陵的战略地位,肯定太祖攻克金陵的战略目标;陈友定叛军攻打饶州城时,陶安抚民心待援兵而获胜。
D.陶安对朝廷极忠诚。
他在地方任职爱民如子、政绩显著,深受百姓崇敬;在中央任职出谋划策、针砭时弊,深受皇帝信任。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
(5分)(2)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 (5分)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
家本微贱。
侯景之乱,寓在京都。
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
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
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
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
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
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劳众军。
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
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
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
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
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
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
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
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
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
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
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4.不正确的一项A. 侯景之乱,寓在京都。
寓:寄居B. 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闇夕:昏暗的黄昏C. 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顿:驻扎D. 文帝不豫,入侍医药不豫:不高兴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
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
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
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
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
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
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⑵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
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
”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
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
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籍命光按视按:巡查B.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报:批复C.又奏赋以风风:使……知道D.不赀之富赀:计算,估量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
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
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
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
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
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
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
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5分)(2)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5分)朱然,字义封。
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
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
后擢山阴令,董五县。
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
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
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
虎威将军吕蒙病笃。
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
”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
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
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
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
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
垂发,事觉,然治戮泰。
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