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 三、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 四、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 以后进一步发展。
• 行为主义基本主张: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强 化。信息加工认知主义者也还是客观主义的。
(2)理论应用 ①支架性教学 把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
实的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和学习者共 同完成某种文化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外部 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 随着活动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 于学生的独立活动,最后完全撤去脚手架。
②认知学徒制
知识经验较少的学习者在专家的教 导下参与某种真实的活动,从而获得该 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 按此思路,教师 作为“师傅”在现场中对学生的认知活 动进行示范和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 逐步更多地洞悉专家所使用的知识和问 题解决策略。
一种解释或假设
• ②知识不能精确概括世界法则,具体问题中需要有 针对地再创造。 ③知识不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它的外在 形式在学习中由个体的经验背景重新建构起来,形成内 化的“思维中的具体”
(2)学生观 ①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
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②学生的经验世界具有丰富性和
差异性。
(3)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③情景性教学 学习应与情景化的活动结合起来,
情景学习的具体特征为: a.真实任务情景 b.情景化的过程 c.真正的互动合作 d.情景化的评价
④抛锚式教学
锚式情景教学的主要意图是将学习活动与某种 有意义的大情景挂钩。“锚”指的是包含某种问题 任务的真实情景。其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在一个真实、 完整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学习者主 动学习,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尝试理解情景,在教 师的引导和学习小组的互动中形成新的理解。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 A.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B.学生的经验世界是丰富的、差异的,要注重学 生的先前经验 C.学习是主动建构的社会性过程,也是“刺激一 反应”的简单过程 D.教学时促进学生知识“生成”,而不是传递客 观的现成知识 5、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 生观。
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的 信息(新知识)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主动地选择和 注意信息,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
制约建构过程的条件:①材料本身的可理解性 ②学习者先前知识水平 ③学习者建构性加工活动
促进建构的策略: (1)引导学生建构当前所学不同知识成分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建构所学知识与先前知识之间的联系
• 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奥苏贝尔的思想中已经 有了建构的思想。20世纪70年代末,维果斯基的思 想被介绍到美国并极大推动了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
建构主义四种最主要的取向是:
• 1、激进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主观建构,注重 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 2、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个体通过社会性 相互作用来获得的。
(4)教学观
①不能无视背景经验,而要以其为 基础和起点发展出新的知识经验
②应以合作互动的方式,在社会文 化参与下使学生内化相关知识
③知识不能脱离情景抽象存在,教 学应把学习与情景化社会实践活动联系 在一起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1、生成性学习 (维特罗克提出) 在生成理解的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已经储存
• 3、社会文化取向:强调知识与文化、历史风俗 习惯背景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 4、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在信息加工的范型下, 强调知识双向建构的一种“轻微的”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1)知识观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
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①知识并不是现实的准确表征或最终答案,而知识
建构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知识的 学习不只在于学习者能够背诵多少知识,更主要 的是获得知识的质量及是否能把知识灵活地迁移 运用到各种相关情景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策略 促进高级知识获得,其核心任务是深化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
3、探究性学习
通过把学习活动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景 中,学生不断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并通过跟 进性探究来进行持续性的知识建构。
其核心思路是以问题为中心,具体包括设着理解的深化而不断发现 和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的过程。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 学习不简单是个人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加工,而且 需要学习者进行合作互动。探究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 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是对某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 与。 (1)内化理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 社会文化内化的结果。即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变成 自己一部分,从而有意识地指导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 活动。 活动理论——文化的内化是通过学习者参与 某种社会性活动而实现的。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 习者通过与比他们更成熟的成员合作可以完成他们独 自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最近发展区:通过合作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和
2、认知灵活性理论与知识深化(自学) (1)初级知识获得阶段: 某一知识主题的入门阶段,知
识 结构良好,知识领域的问题比较规 则和确定,传统教学策略比较有效。
(2)高级知识获得阶段: 面对深入学习带来的复杂多变的任务,知识
结构不良,不能简单套用原有的规则和解决方法。 应以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为基础,着眼于知识的综 合联系和灵活变通。
抛锚策略试图创设有趣、真实的背景以激励学 习者的积极建构。因此“锚”往往是有情节的故事。
研究与设计
• 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思我国教育实 践中的新课程改革,尝试提供新课程实施的 有效策略。
•
情景性学习
•
合作学习与互动
•
师生互动
•
研究性学习
1、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是( )。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2、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A . 知识观 B . 学习观 C . 学生观 D . 教师观 E . 价值观 3、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 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授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动作技能学习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 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要 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2)建构主义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 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 学要尊重儿童原有知识经验的丰富性,并将其作为新知识的 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 经验。 (3)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理论家进一步认为,学习的过程具有以下三个基本 特点: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 一、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 三、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 四、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 以后进一步发展。
• 行为主义基本主张: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强 化。信息加工认知主义者也还是客观主义的。
(2)理论应用 ①支架性教学 把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
实的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和学习者共 同完成某种文化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外部 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 随着活动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 于学生的独立活动,最后完全撤去脚手架。
②认知学徒制
知识经验较少的学习者在专家的教 导下参与某种真实的活动,从而获得该 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 按此思路,教师 作为“师傅”在现场中对学生的认知活 动进行示范和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 逐步更多地洞悉专家所使用的知识和问 题解决策略。
一种解释或假设
• ②知识不能精确概括世界法则,具体问题中需要有 针对地再创造。 ③知识不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它的外在 形式在学习中由个体的经验背景重新建构起来,形成内 化的“思维中的具体”
(2)学生观 ①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
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②学生的经验世界具有丰富性和
差异性。
(3)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③情景性教学 学习应与情景化的活动结合起来,
情景学习的具体特征为: a.真实任务情景 b.情景化的过程 c.真正的互动合作 d.情景化的评价
④抛锚式教学
锚式情景教学的主要意图是将学习活动与某种 有意义的大情景挂钩。“锚”指的是包含某种问题 任务的真实情景。其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在一个真实、 完整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学习者主 动学习,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尝试理解情景,在教 师的引导和学习小组的互动中形成新的理解。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 A.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B.学生的经验世界是丰富的、差异的,要注重学 生的先前经验 C.学习是主动建构的社会性过程,也是“刺激一 反应”的简单过程 D.教学时促进学生知识“生成”,而不是传递客 观的现成知识 5、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 生观。
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的 信息(新知识)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主动地选择和 注意信息,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
制约建构过程的条件:①材料本身的可理解性 ②学习者先前知识水平 ③学习者建构性加工活动
促进建构的策略: (1)引导学生建构当前所学不同知识成分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建构所学知识与先前知识之间的联系
• 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奥苏贝尔的思想中已经 有了建构的思想。20世纪70年代末,维果斯基的思 想被介绍到美国并极大推动了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
建构主义四种最主要的取向是:
• 1、激进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主观建构,注重 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 2、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个体通过社会性 相互作用来获得的。
(4)教学观
①不能无视背景经验,而要以其为 基础和起点发展出新的知识经验
②应以合作互动的方式,在社会文 化参与下使学生内化相关知识
③知识不能脱离情景抽象存在,教 学应把学习与情景化社会实践活动联系 在一起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1、生成性学习 (维特罗克提出) 在生成理解的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已经储存
• 3、社会文化取向:强调知识与文化、历史风俗 习惯背景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 4、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在信息加工的范型下, 强调知识双向建构的一种“轻微的”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1)知识观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
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①知识并不是现实的准确表征或最终答案,而知识
建构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知识的 学习不只在于学习者能够背诵多少知识,更主要 的是获得知识的质量及是否能把知识灵活地迁移 运用到各种相关情景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策略 促进高级知识获得,其核心任务是深化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
3、探究性学习
通过把学习活动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景 中,学生不断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并通过跟 进性探究来进行持续性的知识建构。
其核心思路是以问题为中心,具体包括设着理解的深化而不断发现 和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的过程。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 学习不简单是个人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加工,而且 需要学习者进行合作互动。探究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 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是对某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 与。 (1)内化理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 社会文化内化的结果。即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变成 自己一部分,从而有意识地指导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 活动。 活动理论——文化的内化是通过学习者参与 某种社会性活动而实现的。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 习者通过与比他们更成熟的成员合作可以完成他们独 自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最近发展区:通过合作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和
2、认知灵活性理论与知识深化(自学) (1)初级知识获得阶段: 某一知识主题的入门阶段,知
识 结构良好,知识领域的问题比较规 则和确定,传统教学策略比较有效。
(2)高级知识获得阶段: 面对深入学习带来的复杂多变的任务,知识
结构不良,不能简单套用原有的规则和解决方法。 应以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为基础,着眼于知识的综 合联系和灵活变通。
抛锚策略试图创设有趣、真实的背景以激励学 习者的积极建构。因此“锚”往往是有情节的故事。
研究与设计
• 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思我国教育实 践中的新课程改革,尝试提供新课程实施的 有效策略。
•
情景性学习
•
合作学习与互动
•
师生互动
•
研究性学习
1、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是( )。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2、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A . 知识观 B . 学习观 C . 学生观 D . 教师观 E . 价值观 3、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 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授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动作技能学习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 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要 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2)建构主义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 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 学要尊重儿童原有知识经验的丰富性,并将其作为新知识的 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 经验。 (3)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理论家进一步认为,学习的过程具有以下三个基本 特点: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