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2023年)

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2023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13•【字号】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65号•【施行日期】2024.03.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65号《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已经2023年11月27日市第六届人民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市长胡衡华2023年12月13日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减少电梯故障和预防电梯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电梯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电梯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电梯,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具体种类、类别、品种按照国务院特种设备目录确定。
第三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促进电梯产业发展。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电梯事故调查处理、隐患整改等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将电梯安全纳入安全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范围。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履行电梯使用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第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
教育、经济信息、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商务、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大数据发展、通信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电梯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电梯生产、经营、使用、维护保养单位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相关标准,建立、健全电梯安全责任制度,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加强本单位应急能力建设,确保电梯生产、经营、使用安全。
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

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公告内容:重庆市第五届XXX于2020年6月5日通过了《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该条例将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条例旨在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
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特种设备的具体范围依照国务院批准的特种设备目录确定。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本市建立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负责,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依法监管,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支撑,行业协会自律服务,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机制。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规划和本级人民政府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所需经费,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建立特种设备安全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安全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范围。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教育、经济信息、公安、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规定,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培训、宣传、交流、咨询等服务,指导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第七条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XXX和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特种设备安全意识。
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梯安全,减少电梯故障和预防电梯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电梯的生产(包括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电梯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电梯,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具体种类、类别、品种按照国务院特种设备目录确定。
第三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辖区内电梯安全的日常检查,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电梯选型、配置进行监督管理;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电梯改造、修理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责任;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电梯事故救援处置。
教育、商业、卫生计生、交通、旅游、体育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电梯制造单位,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电梯经营、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建立、健全电梯安全责任制度,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确保电梯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安全。
第六条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
学校、幼儿园、医院、机场、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旅游景点、会展场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电梯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有关规定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
第七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电梯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电梯使用单位、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应当开展电梯使用安全知识和常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倡导文明乘用电梯。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梯使用安全,提高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水平,对电梯的使用进行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建设、改造、维护和使用的电梯。
第三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电梯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第四条电梯的生产、销售、安装、维护和检验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资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履行各项义务,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第五条电梯的设计、安装、改造、维护和检验应当符合国家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六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对电梯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电梯操作员,保证电梯的熟练操作和安全管理。
第二章电梯的安全使用管理第八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定期进行电梯的安全技术检验,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电梯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第十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加强电梯运行状态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一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电梯使用规程,明确电梯的使用流程和安全要求。
第十二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援设备,并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安全措施。
第十三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进行定期的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三章电梯的维护和检验第十四条电梯的维护和检验应当由持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确保维护和检验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五条电梯的维护和检验应当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
第十六条电梯维护和检验单位应当开展定期培训,提高维护和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
第十七条电梯维护和检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维护和检验记录,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
第四章电梯的日常管理第十八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电梯档案管理制度,对电梯设备进行全面记录和管理。
第十九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定期清理和维护电梯设备周围的环境,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梯维修使用管理办法(三篇)

电梯维修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电梯的维修使用管理,保障电梯安全运行,依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公共场所、住宅小区、商业办公楼等使用的电梯。
第三条电梯维修使用应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条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电梯维修使用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电梯及时予以整改。
第五条电梯的维修使用应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第六条电梯的维修使用应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符合规定。
第二章维修第七条电梯的维修应按照厂家提供的维修手册和技术资料进行,不能随意更换或修理零部件。
第八条电梯维修单位应具备专业的维修队伍,维修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九条电梯维修单位应定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维修技术水平。
第十条电梯维修单位应按照维修合同的约定,定期为电梯进行例行维护和检修。
第十一条电梯维修单位在维修过程中应按照有关安全规定使用相应的工具和设备。
第十二条电梯维修单位应及时修理和更换电梯中出现的故障和损坏零部件,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电梯维修单位应做好日常维修记录,包括维修的时间、内容、费用等信息,保留至少三年。
第三章使用第十四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人员对电梯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维修单位。
第十五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的使用规程,明确电梯的安全使用要求和操作流程。
第十六条电梯使用单位应配备专人负责电梯的使用,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操作证书。
第十七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防止设备老化和故障发生。
第十八条电梯使用单位应按照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和操作按钮,确保用户正确使用电梯。
第四章监管第十九条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电梯维修使用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二十条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电梯维修单位和使用单位的管理,促进其规范运作。
第二十一条电梯维修单位和使用单位应配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提供相关资料。
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五届〕第89号)《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已于2020年6月5日经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6月5日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条例(2020年6月5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安全规定第三章特殊安全规定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特种设备包括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具体范围依照国务院批准的特种设备目录确定。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本市建立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负责,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依法监管,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支撑,行业协会自律服务,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机制。
第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规划和本级人民政府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所需经费,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建立特种设备安全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安全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范围。
第五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11.19•【字号】渝府办发〔2018〕165号•【施行日期】2018.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18〕16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电梯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通知如下:一、主要目标到2020年,努力形成地方配套法规规章及标准健全、安全责任明晰、工作措施有效、监管机制完善、社会共同参与的电梯质量安全工作体系,电梯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电梯万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等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重点任务(一)提升电梯质量安全水平。
开展电梯质量提升行动,加强产品型式试验和一致性核查,强化安装监督检验,提升全市电梯产业整体质量发展水平和新安装电梯质量安全水平。
(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经济信息委负责)制定地方配套规范、标准,对电梯本体安全和配置标准提出更高要求,鼓励电梯生产企业提供高于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住房城乡建委等负责)解决老旧住宅居民出行难题,积极推动老旧住宅增设电梯。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各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政府负责)(二)加强隐患治理与更新改造。
各区县政府要将没有物业管理、维护保养和专项维修资金的“三无电梯”、10年以上老旧电梯以及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电梯作为整治重点,督促电梯使用单位落实电梯安全评估,落实整改责任和资金安排,多措并举综合整治,消除事故隐患和乘用风险。
要制定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大修有关政策,建立安全评估机制,畅通住房专项维修资金提取渠道,落实紧急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规定,推进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大修工作。
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规定

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规定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梯安全,减少电梯故障和预防电梯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电梯的生产(包括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电梯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电梯,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具体种类、类别、品种按照国务院特种设备目录确定。
第三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辖区内电梯安全的日常检查,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电梯选型、配置进行监督管理;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电梯改造、修理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责任;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电梯事故救援处置。
教育、商业、卫生计生、交通、旅游、体育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电梯制造单位,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电梯经营、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建立、健全电梯安全责任制度,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确保电梯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安全。
第六条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
学校、幼儿园、医院、机场、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旅游景点、会展场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电梯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有关规定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
第七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电梯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老旧住宅增设电梯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老旧住宅增设电梯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12.22•【字号】渝北府办发〔2023〕49号•【施行日期】2023.1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老旧住宅增设电梯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北府办发〔2023〕49号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渝北区老旧住宅增设电梯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2月22日渝北区老旧住宅增设电梯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使用管理第三章维保管理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老旧住宅增设电梯(以下简称“增设电梯”)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老旧住宅,是具有合法的权属证明、未列入房屋征收范围和计划、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无电梯住宅。
渝北区行政区域(不包括两江新区直管区)内的增设电梯,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增设电梯是指载人(货)电梯。
具体种类、类别、品种按照国务院特种设备目录确定。
第三条鼓励增设电梯使用、维护保养等单位购买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和电梯综合保险,提高事故预防、应急处置和经济补偿力。
第二章使用管理第四条增设电梯使用单位是指实际行使增设电梯使用管理权的单位。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增设电梯使用单位:(一)新安装未移交所有权人的,项目建设单位是使用单位;(二)单一产权且自行管理的,增设电梯所有权人是使用单位;(三)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等市场主体管理的,受委托方是使用单位;(四)出租房屋内安装的增设电梯或者出租增设电梯的,出租单位是使用单位,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规定或者约定;(五)属于共有产权的,共有人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专业公司等市场主体管理电梯,受委托方是使用单位。
2024年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2024年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三条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检验、保养、改造和拆除等行为,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其安全运行。
第四条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地区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章,确保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电梯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切实保障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章电梯日常管理第六条电梯设备管理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的维保人员,每年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七条电梯设备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八条电梯设备管理单位应当做好电梯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清洁、润滑、检查各部件是否运转正常。
第九条电梯设备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十条电梯设备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电梯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维护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等。
第三章电梯安全检查第十一条电梯设备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机器部件、导轨、缓冲器、门系统、紧急救援系统等。
第十二条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直至问题彻底解决。
第十三条电梯安全检查应当由资质齐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管理单位。
第十四条电梯设备管理单位应当配合相关部门对电梯设备进行抽查检查,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性。
第四章电梯事故处理第十五条电梯设备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电梯事故,能够迅速进行处置,保障乘客的安全。
第十六条发生电梯故障时,电梯设备管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和用户进行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电梯设备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报警系统,确保电梯事故的及时报警和处置。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备资料清单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备资料清单一、所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备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3、特种设备目录(网上下载)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网上下载)二、电梯使用单位必备资料1、《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网上下载)2、《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含1号2号修改单)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TSG T7005-2012)(含1号2号修改单)5、《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TSG T7006-2012)(含1号2号修改单)三、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必备资料1、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16)2、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网上下载质检总局92号令)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 6067.1-2010)4、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GB 6067.5-2014)5、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N0001-2017)6、简易升降机安全规程(GB 28755-2012)四、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备资料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3、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6-2014)4、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4-2015)五、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必备资料1、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TSG D7005-2018)2、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六、锅炉使用单位必备资料1、锅炉定期检验规则(TSG G7002-2015)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七、游乐设施用单位必备资料1、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网上下载)。
重庆市电梯维修使用管理办法

重庆市电梯维修使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电梯维修和使用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电梯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电梯是指在本市使用的,列入国务院批准颁布的《特种设备目录》中的乘客电梯、载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杂物梯等。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矿井使用的电梯不适用本办法。
不涉及公众安全或者仅由专业人员使用的电梯不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市电梯的安全监察工作,区县(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梯的安全监察工作。
第四条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如电梯远程监控等成熟的监管手段,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与管理水平。
第五条电梯使用单位承担电梯安全使用的主体责任,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电梯的安全全面负责。
电梯使用单位应设立专职部门或指定专人管理电梯,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聘用有维修资格的电梯维修单位对电梯进行维修,禁止非法维修。
第六条电梯维修单位对其维修电梯的质量及安全性能承担相应责任,对维修过程中作业人员及他人安全承担主体责任。
电梯维修单位应当制定涉及电梯维修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和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电梯安全可靠运行,保证维修过程中设备、作业人员、使用单位人员及第三者安全。
第七条电梯的维修工作必须由取得相应级别《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的电梯维修单位进行。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与电梯维修单位签订日常维修合同。
电梯日常维修合同应当约定维修期限、双方权利义务、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等内容,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并将相关资料、记录等存入设备技术档案。
第八条电梯使用单位应提取足够的资金,保障电梯正常运行所需经费。
应提取专项经费,对从未进行过大修或改造且使用年限较长、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梯,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
第九条电梯维修单位对所承接的电梯,应有技术力量及足够的备品配件做技术保障,降低电梯的故障率,对其维修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重庆市电梯管理制度细则

重庆市电梯管理制度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确保电梯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电梯的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电梯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电梯安装与验收第四条电梯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安装。
第五条电梯安装完成后,应由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六条电梯安装、改造或重大维修后,应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七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第八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第九条电梯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第十条电梯使用单位应确保电梯在运行期间的紧急报警装置有效。
第四章维护保养第十一条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维护保养。
第十二条电梯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日常保养,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第十三条电梯维护保养记录应完整,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
第五章检验检测第十四条电梯应定期接受法定检验,检验周期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时限。
第十五条电梯检验检测结果应书面通知电梯使用单位,并作为电梯安全运行的依据。
第六章应急管理第十六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十七条发生电梯事故时,电梯使用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相关部门。
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十八条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电梯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应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对违反本细则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细则如与上级法规不一致,以上级法规为准。
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整理版]
![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3cfe09ee06eff9aff8073d.png)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94号《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10月23日市人民政府第10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黄奇帆2015年11月9日(此件公开发布)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梯安全,减少电梯故障和预防电梯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电梯的生产(包括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电梯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电梯,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具体种类、类别、品种按照国务院特种设备目录确定。
第三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辖区内电梯安全的日常检查,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电梯选型、配置进行监督管理;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电梯改造、修理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责任;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电梯事故救援处置。
教育、商业、卫生计生、交通、旅游、体育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电梯制造单位,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电梯经营、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建立、健全电梯安全责任制度,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确保电梯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安全。
第六条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
学校、幼儿园、医院、机场、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旅游景点、会展场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电梯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有关规定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
重庆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市电梯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制度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电梯的生产(包括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电梯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电梯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体制。
第二章生产与安装第四条电梯生产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生产。
第五条电梯安装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安装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第六条电梯安装完成后,安装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安装、调试、检验等技术服务,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第三章使用与维护第七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日常管理。
第八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第九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设立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电梯安全管理员,负责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确保电梯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第四章检验与检测第十一条电梯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检验。
第十二条电梯检验机构应当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告知使用单位,并督促整改。
第十三条电梯检测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检测。
第十四条电梯检测机构应当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五条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电梯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的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电梯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电梯安全管理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电梯生产、安装、检验、检测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擅自从事相关活动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电梯安装完应通过什么单位检测验收

《湖南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经2017年11月6日省政府第119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17年 12月11日公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苏州市电梯安全条例,于2021年8月26日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 议通过,2021年9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
4.加强电梯安全宣传
在电梯检验的同时也应该人们自身的安全意识,所以第一,要加强人们的安全意识。通过普及电 梯的相关知识来加强人们乘坐电梯的安全意识。
《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电梯安全,减少电梯故障和预防电梯事故,保障人身和 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重庆市实际,制定 的政府规章。
为了加强对电梯监督检验工作的管理,规范电梯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的行为,提高监督检验工作 质量,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制定本规程。
谢谢观看
2021年12月31日,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苏州市电梯安全条例》2022年1月 1日起施行。
《上海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本市电梯安全工作制定的办法。
《十堰市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是为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心城区既有住宅使用功能,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方便群众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 意见》《湖北省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十堰市实际制定的实施办 法。十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22年4月22日印发实施,有效期为2年。
2001年8月30日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电梯检验所技术力量较强,层次合理,拥有高级工程师3名,电梯检 验师5名,电梯检验员15名,还有多人次参与了电梯检验细则的修订,相关论文多次在《中国电 梯》等全国性刊物上发表。技术人员经常参加各类电梯培训班的授课。有3名人员具有特种设备 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评审员资格。
重庆市电梯维修使用管理办法

重庆市电梯维修使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电梯维修和使用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电梯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电梯是指在本市使用的,列入国务院批准颁布的《特种设备目录》中的乘客电梯、载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杂物梯等。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矿井使用的电梯不适用本办法。
不涉及公众安全或者仅由专业人员使用的电梯不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市电梯的安全监察工作,区县(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梯的安全监察工作.第四条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如电梯远程监控等成熟的监管手段,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与管理水平。
第五条电梯使用单位承担电梯安全使用的主体责任,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电梯的安全全面负责。
电梯使用单位应设立专职部门或指定专人管理电梯,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聘用有维修资格的电梯维修单位对电梯进行维修,禁止非法维修。
第六条电梯维修单位对其维修电梯的质量及安全性能承担相应责任,对维修过程中作业人员及他人安全承担主体责任.电梯维修单位应当制定涉及电梯维修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和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电梯安全可靠运行,保证维修过程中设备、作业人员、使用单位人员及第三者安全。
第七条电梯的维修工作必须由取得相应级别《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的电梯维修单位进行。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与电梯维修单位签订日常维修合同。
电梯日常维修合同应当约定维修期限、双方权利义务、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等内容,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并将相关资料、记录等存入设备技术档案。
第八条电梯使用单位应提取足够的资金,保障电梯正常运行所需经费。
应提取专项经费,对从未进行过大修或改造且使用年限较长、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梯,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
第九条电梯维修单位对所承接的电梯,应有技术力量及足够的备品配件做技术保障,降低电梯的故障率,对其维修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重庆市电梯五项制度

重庆市电梯五项制度一、电梯安全管理制度1. 电梯使用单位应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电梯安全管理责任人。
2. 定期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3. 电梯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4. 发现电梯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维修。
二、电梯维护保养制度1. 电梯使用单位应与有资质的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
2. 定期对电梯进行专业维护保养,确保电梯正常运行。
3. 维护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三年。
4.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定期向使用单位报告电梯运行状况。
三、电梯应急救援制度1. 电梯使用单位应制定电梯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流程。
2.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电梯紧急电话、照明设备等。
3. 定期组织电梯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 电梯发生故障或困人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四、电梯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 电梯使用单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培训。
2. 培训内容包括电梯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知识等。
3. 培训记录应详细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三年。
4. 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电梯安全教育培训。
五、电梯安全监督检查制度1. 电梯使用单位应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电梯安全监督检查。
2. 配合监督检查,提供必要的电梯安全资料和信息。
3.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报告。
4. 建立电梯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记录监督检查情况和整改结果。
以上五项制度旨在确保重庆市电梯的安全运行,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电梯使用单位应严格执行上述制度,不断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
电梯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电梯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
电梯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组织部门培训地址
培训时间培训人员
内容
特种设施安全法,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方法
一、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
1、电梯安全管理一定有电梯安全管理作业证的人员管理电梯,不得让无证者管理电梯;
2、禁止使用带有安全隐患的电梯;
3、要依据电梯使用规定使用电梯,不得违章操作。
二、安全管理人职责:
1、进行电梯运转的平时巡视,记录电梯平时使用情况;
2、拟订和落实电梯的按期查验计划;
3、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告标记,保证齐备清楚;
4、妥当保存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
5、发现电梯运转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而且立刻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6、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刻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行营救;
7、实行对电梯安装、改造、
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察,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署名确认。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电梯保有量的持续增长,给 ___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而需要科学地优化电梯 ___系统。
下文是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欢迎阅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梯安全,减少电梯故障和预防电梯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 ___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电梯的生产(包括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电梯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电梯,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具体种类、类别、品种按照 ___特种设备目录确定。
第三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辖区内电梯安全的日常检查,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电梯选型、配置进行监督管理;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电梯改造、修理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责任;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电梯事故救援处置。
教育、商业、卫生计生、交通、旅游、体育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电梯制造单位,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电梯经营、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建立、健全电梯安全责任制度,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确保电梯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安全。
第六条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
学校、幼儿园、医院、机场、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旅游景点、会展场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电梯应当按照《中华人民 ___保险法》和有关规定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
第七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电梯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电梯使用单位、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应当开展电梯使用安全知识和常识的普及、 ___,倡导文明乘用电梯。
电梯制造单位,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的单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加强电梯安全专业知识的宣传。
第八条鼓励电梯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提高电梯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强事故防范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第九条电梯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行业信息分析研究,组织教育培训和咨询,参与相关标准制定,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和电梯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生产、经营第十条电梯生产按照国家规定依法实行许可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许可证书。
第十一条电梯制造单位应当保证电梯生产符合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其生产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第十二条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电梯制造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修理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
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
接受委托的单位不得将电梯安装、改造、修理业务进行分包、转包。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挂靠形式从事电梯安装、改造、修理活动。
第十三条电梯安装完成后,电梯安装单位应当将电梯出厂资料、电梯安装技术资料、电梯安装自检报告、电梯监督检验合格报告等技术资料移交电梯使用单位,并办理书面交付手续。
电梯安装单位未办理交付使用手续或者未经监督检验合格,除电梯安装单位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调试、测试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电梯。
第十四条电梯改造、修理完成后,电梯改造、修理单位应当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电梯使用单位。
电梯改造单位在电梯改造完成后,应当在电梯轿厢显著位置加贴电梯铭牌,标明本单位名称、许可证编号等信息。
第十五条电梯经营单位销售电梯时,应当验明电梯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和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并建立检查验收和销售记录。
禁止销售下列电梯:(一)未经许可生产的;(二)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三)存在安全性能缺陷的;(四)利用报废、翻新部件拼装的;(五)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要求的;(六)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其他电梯。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电梯选型、配置;选型和配置不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报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筑工程质量要求、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修建电梯井道、机房等与电梯安全相关的建筑物、附属设施。
禁止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将电梯用于运载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等工程建设施工作业。
第三章使用第十七条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使用履行安全管理义务,承担安全主体责任。
电梯使用单位按照以下原则确定:(一)电梯产权人自主管理的,电梯产权人为电梯使用单位;(二)电梯产权人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为电梯使用单位;(三)电梯属共有产权的,共有产权人应当书面委托电梯管理人,电梯管理人为使用单位;(四)建设单位未将电梯移交、委托给其他单位管理的,建设单位为使用单位。
电梯实行委托管理的,委托方应当督促受托方履行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义务。
第十八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所在地区县(自治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电梯使用单位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时应当书面说明电梯投入使用日期。
电梯使用登记信息变化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变化后30日内到原使用登记机关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九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和电梯安全技术档案保管制度,制定电梯使用操作规程,保证电梯安全运行。
电梯安全技术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电梯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电梯技术文件和使用维护说明;(二)电梯使用登记资料和电梯监督检验、定期检验报告;(三)电梯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四)电梯作业人员档案和安全培训、教育记录;(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条电梯使用单位在电梯使用管理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依法设立电梯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二)对其使用的电梯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三)对其使用的电梯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四)在电梯轿厢显著位置张贴有效的电梯使用登记标志、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以及应急救援电话号码;(五)加强电梯使用安全状况的日常巡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六)电梯发生故障等非正常状态下,在显著位置明示乘客禁止乘用电梯;(七)发生电梯故障乘客被困时,立即安排电梯作业人员采取措施组织救援,并做好被困乘客的安抚工作;(八)在电梯轿厢内设置紧急呼救报警装置或者应急救援电话,保证其正常使用,并24小时专人值守;(九)将电梯层门专用钥匙、轿厢控制开关钥匙、机房钥匙和扶梯(人行道)专用钥匙交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或者作业人员保管和使用;(十)保证电梯机房空气调节器、电梯轿厢照明等设施设备正常使用;(十一)按照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应急救援演练;(十二)及时处理电梯安全投诉,并做好投诉处理记录;(十三)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一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委托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
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的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并遵守下列规定:(一)在电梯轿厢显著位置标明本单位的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号码、作业人员等基本信息,以及最近一次维护保养人员、时间、内容等维护保养信息;(二)制定维护保养方案、应急救援预案;(三)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四)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应当及时抵达并实施现场救援,主城区及中心城市抵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其他区县(自治县)不超过1小时;(五)现场作业人员应当具有相应资格,并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作业安全;(六)至少每15天对每部电梯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电梯发生故障的应当详细记录;(七)按照委托事项对电梯进行自行检查,并向使用单位出具符合要求的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八)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难以消除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电梯使用单位暂停使用电梯;发现严重事故隐患的应当同时向所在地区县(自治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九)进行现场维护保养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十)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二条电梯机房设置在顶层或者屋顶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机房安装满足电梯安全运行需要的空气调节器。
安装空气调节器所需资金按照以下方式承担:(一)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有电梯的,由建设单位承担;(二)在用电梯由电梯产权人承担,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协助落实。
第二十三条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轿厢进行内部装修的,不得改变电梯性能参数;电梯性能参数改变的,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按照电梯改造的相关规定办理。
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装修的,应当采用阻燃材料。
第二十四条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报废义务,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电梯的使用功能,并在报废后30日内向原使用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
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进行拆除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对拆除的电梯移装的,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并按照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办理使用登记证书。
第二十五条电梯发生事故后,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和有关证据,并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区县(自治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可以委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电梯安全评估:(一)电梯故障频率较高、影响正常使用的;(二)电梯曾遭遇水浸、火灾、雷击、地震等灾害影响的;(三)其他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的情形。
电梯投入使用20xx年以上需要继续使用的,除每年对其实施定期检验外,还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相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估,并作出评估结论。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根据评估结论确定电梯继续使用或者进行改造、修理。
第二十七条电梯日常运行、维护保养、改造、修理、检验、检测、安全评估等所需费用由电梯产权人承担,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协助电梯产权人组织落实所需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