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启示-201505
中国制造心得体会
中国制造2025心得体会
2015年7月14日,工信部XX博士为我们详细解读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现就XX博士的解读,谈谈我对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认识;
一、总体认识
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大幅提升,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如今,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阵地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挑战;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核心是变革,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迭代更新;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正是为了适应新常态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下面我将从人才建设和质量和品牌建设两个具体方面谈谈我对中国制造2025的认识;
二、人才建设
在实现制造强国的道路上,人才为本是核心;XX教授在解读中国制造2025时,强调要以人才为本,打造创新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企业家人才三支人才队伍,这也是我非常认同的;只有健全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人才保障;
与制造业发展要求相比,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制造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制造业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匮乏;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三是对制造业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制造业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图解中国制造2025的读后感
图解中国制造2025的读后感
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国家战略,旨在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图解并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一、“中国制造2025”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制造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只能低成本制造低端产品,在全球制造业发展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同时,“中国制造”也因为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问题遭受市场失信的批评,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和升级的消费需求。因此,中国制造业需要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根本目的。
二、“中国制造2025”实施内容
(一)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重要的一项实施内容。智能制造可以精确掌控全球制造演化的趋势,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为高端装备制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智能制造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它将大大提高企业掌握市
场先机的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二) 绿色制造
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绿色制造不仅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消耗,还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因此,“中国制造2025”明确要求企业全面推
行节能减排和环保措施,并提出了绿色制造标准。同时,也希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环保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分析
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推动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
战略,旨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世界制造业强国。那么,中国制造2025战
略对国内企业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技术水平提升
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了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目标,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
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企业不仅需要注重技术创新,更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对于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二、智能制造成为主流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智能制造已经成
为了全球制造业转型的主流。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明确提出要加速智能制造的发展,提高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因此,未来在制造行业将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智能化、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和工厂。对于企业而言,推进智能制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但这将是企业未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三、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并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企业之间残酷的价格战、市场份额争夺将会更加普遍。对于企业而言,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四、国际竞争形势复杂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逐步壮大,国际市场的竞争形势也变得日益复杂。不少国家担心中国制造2025战略所带来的潜在威胁,加强对中国制造业的限制和打压,这将会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带来不小的阻力。同时,国际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残酷,对于企业而言,市场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强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支持。
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
2015-05-21黄胜汇编
本文内容汇编自网络上关于《中国制造2025》信息,帮助大家更好、全面地理解《中国制造2025》。文章内容分为三部分:
1)《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内容和重点
2)《中国制造2025》的六大核心解读
3)《中国制造2025》对企业CAD的期望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
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
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
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
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
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
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读《中国制造2025》有感
读《中国制造2025》有感
近日,看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制造2025 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工业革命》,对中国制造2025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一、思想认识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极不平衡,总体处在没有完成工业2.0(大规模制造机械化)和工业3.0(工业自动化),就需要面对工业4.0(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阶段。这就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从2.0到3.0再到4.0的按阶发展,而应该走出一条2.0、3.0、4.0同步协调跨越发展的路子。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将会很多,遇到的困难也会较之西方国家更多。
首要的问题,应该是思想认识。第一,是对智能制造、工业4.0的恐慌。因为不懂,或者因为不相信,以我们现有的基础,可以实现工业制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第二,是对智能制造、工业4.0的盲从。看到其他企业搞网络营销,自己就见一个网站;看到其他企业搞个性化定制生产,自己就盲目开展按需定制,结果没有一点效果,没有形成新的增长点,反而搭进去更多的时间和成本;第三,是对智能制造、工业4.0的盲目自信。多数企业单纯地认为,只要“触网”了,就能很快
实现转型升级,甚至有一些企业不遗余力地去寻求与阿里巴巴等网商的合作,但最终也仅仅是在某个网站有了某个网页的链接,但其内部却往往连最基本的网络管理部门也没有,更谈不上内部组织方式的改革、创新。亦或是理解为,单纯地实施机器人换人就可以实现工业制造智能化,所以,就寄希望于多上几台机器人就完事了。
因此,要从思想认识上了解产业互联网,了解工业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制造、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相互渗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产业的组织方式,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变着企业经营的商业模式,加速形成新的企业与用户关系。这其中,包含着系统集成、模式再造、体系构架等多种理念。
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
2015-05-21黄胜汇编
本文内容汇编自网络上关于《中国制造2025》信息,帮助大家更好、全面地理解《中国制造2025》。文章内容分为三部分:
1)《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内容和重点
2)《中国制造2025》的六大核心解读
3)《中国制造2025》对企业CAD的期望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
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
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
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
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
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
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策略的解读与展望
中国制造2025策略的解读与展望
一、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5月发布的一个国家工程,其目标是通过技术升级、创新发展等方式,使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这项策略将以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产业为主导方向,
以强化核心技术研究、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
主要手段。
二、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影响
中国制造2025策略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有着重要的
意义和影响。首先,它将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高技术和高
附加值领域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其次,它将加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推动中
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竞争优势;最后,它
将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改善中国制造业的
环境和效率。
三、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和风险
中国制造2025虽然有着广阔的前景和积极的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首先,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将是制约制造业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加快核心技术研究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其次,资金和人力资源短缺也将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加强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最后,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过程中也需要面临市场、政策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
四、展望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策略的实施和推进,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将更加广阔和可期。具体而言,未来中国制造业将逐步在产业技术、生产设备、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提升,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中国制造业将通过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等方式逐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加强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实践
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和实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到了2015年,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的
战略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向强、智、绿方向发展。这个计划
是迎接经济新常态的措施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新阶段的重要抉择。那么,“中国制造2025”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如何实践这个计划?
一、“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
1. 推动中国制造升级
中国制造业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
基地。然而,在全球竞争中,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主要集中在成本
优势上。为了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
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全面性
的措施,促进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提升品质等方面的发展,以
大力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2.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2025的制造愿景不仅限于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品质,而是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实现制造业的升级,不仅能够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促进服务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从而推进整个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
3. 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
“中国制造2025”从全球视野来看,将不仅仅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更是推进中国制造业由“大而弱”到“小而精”的转型。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提高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以此实现中国制造全球化。
二、中方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
1. 技术突破
技术始终是促进任何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制造2025中强调了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的意义,鼓励企业多渠道、多途径获得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需要企业提供更强的技术支持及投入,
中国制造 心得体会
《中国制造2025》心得体会
2015年7月14日,工信部XX博士为我们详细解读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现就XX博士的解读,谈谈我对《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认识。
一、总体认识
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大幅提升,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如今,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阵地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挑战。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核心是变革,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迭代更新。《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正是为了适应新常态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下面我将从人才建设和质量和品牌建设两个具体方面谈谈我对《中国制造2025》的认识。
二、人才建设
在实现制造强国的道路上,人才为本是核心。XX教授在解读《中国制造2025》时,强调要以人才为本,打造创新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企业家人才三支人才队伍,这也是我非常认同的。只有健全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人才保障。
读《中国制造2025》有感
读《中国制造2025 》有感
近日,看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制造2025 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工业革命》,对中国制造2025 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一、思想认识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极不平衡,总体处在没有完成工业2.0(大规模制造机械化)和工业3.0(工业自动化),就需要面对工业4.0(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阶段。这就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从2.0 到3.0 再到4.0 的按阶发展,而应该走出一条2.0、3.0、4.0 同步协调跨越发展的路子。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将会很多,遇到的困难也会较之西方国家更多。
首要的问题,应该是思想认识。第一,是对智能制造、工业4.0 的恐慌。因为不懂,或者因为不相信,以我们现有的基础,可以实现工业制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第二,是对智能制造、工业4.0 的盲从。看到其他企业搞网络营销,自己就见一个网站;看到其他企业搞个性化定制生产,自己就盲目开展按需定制,结果没有一点效果,没有形成新的增长点,反而搭进去更多的时间和成本;第三,是对智能制造、工业4.0 的盲目自信。多数企业单纯地认为,只要“触网”了,就能很快实现转型升级,甚至有一些企业不遗余力地去寻求与阿里巴巴等网商的合作,但最终也仅仅是在某个网站有了某个网页的链接,但其内部却往往连最基本的网络管理部门也没有,更谈不上内部组织方式的改革、创新。亦或是理解为,单纯地实施机器人换人就
可以实现工业制造智能化,所以,就寄希望于多上几台机器人就完事了。
因此,要从思想认识上了解产业互联网,了解工业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制造、互联
中国制造2025心得体会
《中国制造2025》心得体会
2015年7月14日,工信部XX博士为我们详细解读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现就XX博士的解读,谈谈我对《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认识。
一、总体认识
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大幅提升,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如今,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阵地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挑战。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核心是变革,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迭代更新。《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正是为了适应新常态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下面我将从人才建设和质量和品牌建设两个具体方面谈谈我对《中国制造2025》的认识。
二、人才建设
在实现制造强国的道路上,人才为本是核心。XX教授在解读《中国制造2025》时,强调要以人才为本,打造创新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企业家人才三支人才队伍,这也是我非常认同的。只有健全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人才保障。
心得体会: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
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国制造2025”之后,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任务、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推动“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一、背景和意义(弘利教育)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也是一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德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依然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受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德国提出的“工业4.0”被誉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提出了“产业复兴计划”、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等。制造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也需直面这场竞争,以大国战略思维和战略布局,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大而不强”,一直是困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制造业生产国,产值占全世界的20%,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超过210多种,但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至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至30年。技术差距主要在于技术指标水平低、数字化技术运用低、自动化水平低等方面,即使在具有较高技术的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国内企业获得授权的专利数也还不足40%。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附加值偏低,出口效益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多数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在世界知名品牌中,中国产品的品牌寥寥无几,几乎没有占领发达国家市场的知名品牌。中国迫切需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出口具有中国自主品牌的产品。
中国制造2025心得
中国制造2025心得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中国
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是为了应对
全球制造业的挑战,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
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制造业水平、加强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等方面
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旨在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2025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此外,中
国制造2025还强调了智能制造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品质。
在产业升级方面,中国制造2025鼓励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型,加强数字化、网络化和柔性化生产方式的
应用,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另外,中国制造2025还强调了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倡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以推动中国制造业朝着环保、可持
续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全面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努力,有望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五:准确把握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五:准确把握实施《中国制造2025》
的总体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的经济和工业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于2015
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加强制造业创新、提
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推动中国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和
指标,包括制造业占国内经济的比重、人均GDP、高端装备
产业增加值等方面,并针对各个产业制定了具体的推进措施和时间表,以确保实现这些目标。但是,这些指标并不是刚性的要求,而是应根据国情和产业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总体要求,这
些要求涉及到了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以下是对每个方面的解读:
政府
首先,政府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市场的
作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扩大市场准入,促进竞争公平和创新性。同时,政府需要推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加速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全球制造中心和全球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其次,政府还需要加强对产业的引导和支持,包括培育和壮大
新兴产业、加强技术创新支持、优化财税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同时,政府还需要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建立全民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企业
企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体,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重
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和体会
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和体会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战略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和服务化转型。以下是我对这个计划的理解和体会:
1. 制造业升级与转型:
* 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中国制造业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加强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 智能化和自动化: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产业结构优化:
*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品质、创新和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提高中国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
3. 服务经济转型:
* 加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提高服务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比重,培育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务。
4.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制造:
* 环保与节能减排:提倡绿色制造,减少资源浪费,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5. 技术国产化与自主创新:
* 技术自主创新:提升自主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自主创新,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6. 国际合作与开放共赢:
* 推动全球合作:通过开放与国际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和共享,
实现互利共赢,提升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转变。同时,它也需要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个方面持续推进和完善,以实现其战略目标。
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
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
《中国制造2025》是一本关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著作,它
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制造业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
展方向。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制造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中
国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书中,作者首先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其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低端
制造到中高端制造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业经历了许多
困难和挑战,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者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
程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指出了中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
题和挑战,也指出了中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除了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之外,作者还对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和规划。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中
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
发展举措,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者认为,中国
制造业应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加快推进制造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的国际化
和全球化。作者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发展举措,为中国制
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阅读《中国制造2025》,我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有了
更清晰的认识。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中国制造业应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和信
息化,加快推进制造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的
国际化和全球化。只有这样,中国制造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启示
洪光勇
2015年5月20日
主要内容
一.《中国制造2025》基本信息
二.《中国制造2025》全文结构及篇幅
三.《中国制造2025》重点内容
1. 《中国制造2025》的定位
2. 中国制造业愿景
3. 中国制造战略指导思想
4. 中国制造战略基本原则
5. 中国制造阶段化战略目标
6. 中国制造第一阶段量化战略目标
7. 中国制造九项战略任务与重点
8. 带有量化指标的战略任务与重点“专栏”
9. 中国制造10大重点推动领域
10. 中国制造八项战略支撑与保障
四.《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启示
1. 装备制造业所属的制造业是中国第一大行业,制造业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
为过
2.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迎来多方位的历史性重大机遇——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制造2025》
的最核心的聚焦产业
3. 不是普通的装备制造业,而是“智能化制造”装备制造业与“智能”装备制造业;
4. 轨道交通等20个具体装备制造业是中国未来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
5. 节能减排指标再次成为实现中国制造重要战略目标,中国需要绿色制造装备制造与绿色装
备制造的快速发展
6.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由央企、国企主导的趋势还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
7. 行业细分工加剧,以围绕装备制造业技术研发、工艺创新、互联网应用、设计、服务、系
统集成、咨询、培训等为主营业务的中小微企业迎来重大机遇
8. 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行动计划
一.《中国制造2025》基本信息
表一:《中国制造2025》基本信息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国务院网站
二.《中国制造2025》全文结构及篇幅
《中国制造2025》共20319字,其内容涵盖面广,内容紧凑、高度概括并字字珠玑。
《中国制造2025》分为前言与主体内容部分,其中最大的篇幅为主体内容中的三、战略任务和重点,占总篇幅的61.2%,可见此次文件的主要内容聚焦于战略任务与重点的制定部分,如下表所示:
三.《中国制造2025》重点内容
1. 《中国制造2025》的定位: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2. 中国制造业愿景:“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2049年)
3. 中国制造战略指导思想:文件中用了五个“以……为……”来表述,如下表表示:
表三(1):中国制造战略指导思想
4. 中国制造战略基本原则:
1)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2)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3)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4)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5. 中国制造阶段化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
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
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
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
业体系。
6. 中国制造第一阶段量化战略目标:含4类指标;12个分项指标
表三(2):《中国制造2025》第一阶段量化指标
“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
7. 中国制造九项战略任务与重点:详见“表二:《中国制造2025》全文结构及篇幅”
8. 带有量化指标的战略任务与重点“专栏”——五项重点工程:
表三(3):《中国制造2025》带有量化指标的“专栏”——五项重点工程
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3) 航空航天装备
4)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5)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6)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7) 电力装备
8) 农机装备
9) 新材料
10)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10. 中国制造八项战略支撑与保障:详见“表二:《中国制造2025》全文结构及篇幅”
四.《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启示
名词解释——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产业
总称。
1. 装备制造业所属的制造业是中国第一大行业,制造业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
调都不为过
制造业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中国第一大行业。2012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达到16.13万亿元,是第二大行业农林牧渔业的三倍多。《中国制造2025》文中提到“制造业是国
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2013中国统计年鉴》
2.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迎来多方位的历史性重大机遇——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制造
2025》的最核心的聚焦产业
虽然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已经确立,但同时中国也很清楚“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中国不可能在制造业的所有分类上都走在世界前沿。“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制造业在未来应该聚焦哪些行业?
首先,《中国制造2025》列举了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如下表所示:
表四(2):中国制造优劣势
如上表所示,中国制造的优势全都在装备制造业,而劣势在于技术、质量、智能等方面普遍的不足。
其次,如下表所示,各发达国家已经制定出了各自的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在国际化分工方面做了符合自己背景的定位。如美国聚焦高品质制造业、创造制造业生态圈、建设制造业创新网络并聚焦3D打印等未来革命性技术;德国聚焦工业4.0;法国确定了高速列车、智能纺织等34个工业行业为未来重点发展的行业;日本重点发展机器人;英国则以制造业服务+再制造作为未来发展重点。
表四(3):部分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布的再工业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