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论文 _经济_译名溯源考_是_政治_还是_经济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学的名与实(课堂PPT)
描写翻译研究(翻译描写) 翻译功能研究:译作在目的语文化中所起的作用,这一方
面发展的目标是翻译社会学(或社会翻译学);
理论翻译研究(翻译理论)
译者培训 翻译工具 翻译政策
翻译过程研究:翻译过程或翻译行为本身,其中涉及到译 者的所思所想对翻译所起到的影响,目标是翻译心理学。
翻译总论特ຫໍສະໝຸດ 媒介理论特定区域理论4
翻译学科的命名
霍尔姆斯认为术语研究在学术研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阻碍学科 建设的一大障碍往往就是不恰当的学科命名,而在西方,对翻译学科的名称 一直颇有争议。他认为“翻译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这个名称的最大 缺点在于对研究范围的限制; “翻译科学(science of translating)”也不可取, 因为翻译研究远远没有达到精确、定型的地步,尚未形成一个范式,不宜称 之为科学;而学科名称式的新词Translatology又过于学究气。因此,霍姆斯 建议把这门学科称为“翻译研究”,可以消除许多混乱和误解,因为在汉语 里“翻译研究”听起来不像是一门学科,所以我国普遍接受和使用的是“翻 译学”这个词。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学的名与实
1
概述
1972年,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霍尔姆斯在会上首次 发表了《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一文,该文章对翻译学科的研究目标和性质、 研究范畴及其学科框架的构建提出了详细的构想,被西方翻译学界认为是 “翻译学学科的创建宣言”。
局部翻译理论
特定层级理论 特定文类理论
特定时间理论
特定问题理论
翻译批评
7
描写翻译研究、理论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之间的关系
翻译学的名词解释
翻译学的名词解释翻译学是一门关注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学科,旨在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之间的翻译过程和现象。
它涉及翻译的理论、实践和方法,并探讨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意义。
翻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文本翻译、口译、笔译、文化翻译等多个方面。
一. 翻译的概念和历史渊源对于翻译这个词,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然而,翻译远不止于此。
它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流工具,承载着不同文化间的信息传递和理解。
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古希腊时期的翻译家亚历山大·大希普利和埃及托勒密朝时期的翻译家克莱门提(Clement),他们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 翻译学的理论体系翻译学的理论体系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功能对等理论,它认为翻译的目标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实现相同的功能效果。
这可以通过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实现。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目的论,它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对原文理解的需求,这在广告翻译和政府文件翻译等领域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三. 翻译的技巧与实践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应用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来保证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其中一个重要的技巧是知识储备与背景阅历。
翻译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例如历史、文化、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和背景。
此外,翻译者还需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确保翻译文本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四. 文本翻译与口译的区别与联系文本翻译和口译是翻译学的两个主要分支。
文本翻译是指将书面文本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而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译为另一种语言。
尽管两者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需要翻译者具备一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同时需要高度的专注和沟通能力。
五. 翻译的文化意义翻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实现不同文化间信息传递的媒介,更是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人类之间理解的桥梁。
翻译简史及翻译理论
在这一时期 ,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罗马文学家把
荷马的史诗《奥德赛》(Odyssey)译成了拉丁语 ,
同时把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德斯等人 的希腊戏剧翻译成拉丁语 ,把古希腊戏剧介绍到罗 马 ,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TheI l i a d )和《奥德赛》(Odyssey)。
在这个时期 ,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 而且对近代和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塞 万提斯 、莎士比亚 、 巴尔扎克等大文豪的作品被译 成各国文字 , 东方文学作品也陆续被翻译。
} 在这个时期 ,翻译扩大到了科技 、教育 、艺术、 商业 、旅游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翻译成为一项 专门的职业; 此外 ,人们不仅对翻译科学 、翻译艺 术和翻译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而且 发展了机器翻译 ,利用人工智能来进行翻译 ,大大 减轻了翻译者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
明万历二十九年至清朝雍正年间 ,先后有数十 名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 ,和中国知识分子合作 ,翻 译了大量的西方科学著作 ,包括西方几何 、测量 、 算学 、农业 、水利、机械 、哲学、天文学 、物理学 和采矿冶金等学科 ,其中最著名的是利马窦与徐光 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和《测量法义》等书 ,这些 译著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
严复是清末著名的翻译家 , 中国思想史上第一 个系统介绍西方学术 ,提倡用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 来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严复的译作多 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 ,最著名的译著包括《天演
论》(EvolutionandEthics)和 《原富》(The WealthofNations) 等 。
中国翻译理论综述
中国翻译理论综述摘要:本文试图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及在这四次高潮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来对中国翻译理论进行综述。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了解,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翻译理论的了解,同时也对译者从事翻译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的回顾,研究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发展;提高一、概述中国翻译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翻译活动能追溯到夏,商两代,周朝已设译官。
最早的翻译多以口译为主,主要是实践活动,没有达到理论层面。
在中国的几次翻译高潮中,涌现许多优秀的翻译家,尽管没有理论专著来记录他们的理论,但这些理论源于中国本土文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历史的影响,具有中国特色。
它们不断发展、进步并日益完善,最终将形成中国特色的译论体系。
下面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行探讨。
二、中国翻译理论的四次翻译高潮1.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第一次翻译高潮主要是佛经的翻译,起初就存在着“文、质”之争,并向“直译”和“意译”转化,不管是“文、质”还是“直译、意译”都是译者对翻译的探索。
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这“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坚持忠实,并倾向直译。
东晋释道安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坚持直译的态度。
唐代玄奘,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者,他的“五不翻”原则使音译也成为一种翻译手段。
同时玄奘在译经中运用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佛经翻译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2.第二次翻译高潮:明清两代在这次翻译高潮中主要有三位翻译家: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
他们主要的译著是西方科技类著作。
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开创了引进外国先进科技的先河。
英汉翻译讲义
本门课程要求:1. 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2. 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课堂测验、课堂表现构成;3. 一学期不定期点名六次,缺课一次期末卷面成绩扣5分(迟到三次相当于缺课一次),累计6次缺课者取消考试资格;4. 一学期可以请假三次(短信或电话),请在上课前十分钟请假,事后请假无效;5. 上考研班、病假、事假均需提供相关证明且需事先经过老师本人同意;上考研班者请提供上课证,病假者请提供医院开具的医疗证明,事假者请提供系部盖有公章的事假条;6. 本课程期末考试不划重点;7. 未经允许拷贝老师带答案课件者、迟到早退缺乏礼貌报告者,酌情扣分。
8. 严格按课程要求执行,谢绝一切说情或求情;9. 对于本课程或本人教学和工作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致电本人或发邮件至rg.peng@。
10. 祝学习、生活愉快。
《英汉双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参考书目(迷你版):[1]陈宏薇、李亚丹.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二版)上外教, 2010年[2]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3]古今明. 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华先发、邵毅. 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 上外教出版社,2004年版[5]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6]李长栓.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7]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8]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9]吕瑞昌等编著. 汉英翻译教程.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10]邵志洪. 汉英对比翻译导论.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1]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2]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3]余光中. 余光中谈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14]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英汉翻译讲义Instructor: Mr. Peng第一章翻译的性质、标准及过程1.1 “翻译”古今称呼之由来。
政论文翻译
中国在同其他国家关系中一直强调各国一 律平等和尊重中小国家权利和意见的原则。
In China’s approach to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there has always been an emphasis on the principles of the equality of states and respect for the rights and views of small and middle powers.
在过去的10年间,中加关系发展势 头良好,两国政治关系日益密切,双 边贸易额增长了了倍。
During the past 10 years, SinoCanadian relations have maintained a strong momentum. The bilateral political ties have increased and the volume of bilateral trade has tripled.
政论文翻译技巧
一、范畴词的省略
汉语中倾向于添加范畴词,如“现 象”、“水平”、“问题”、“状 态”、“情况”、“工作”等。这些 词有时本身没有实质意义,只是使汉 语读上去更地道,翻译时可以省去不 译。
例:
科学家与环保人士担心全球变暖问题。 scientists and environmentalist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problem of) global warming.
广大职工要转变就业观念。 Workers should change their ideas about employment.
四、词义准确
翻译水平的高低,往往体现在词汇推 敲上。词汇意义往往体现在内涵外延、 褒贬意义、语体色彩等特点方面。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摘要本文从我国翻译史上著名的三次翻译论争出发,通过对论争的详细梳理,理清中国译论的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和代表当时最先进水平的翻译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译论的发展做出预测。
第一次论争是二十世纪初的“直译、意译”之争。
这次论争以汉语的发展为焦点,让一向被视为“小辨”的翻译第一次高调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场论争实现了翻译的自觉,让其逐渐脱离了译者随意删改原著的编译阶段,让人们对于译本的态度从一味求“顺”转移到了求“信”;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对于翻译、语言及思想的关系做出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以翻译更新思想,用翻译改造汉语的理论;此外,研究者们还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神形说”,并从汉语的特征出发,对如何在语言层面上实现“神形兼备”的忠实进行了探索。
有研究者论述“绝对忠实”的不可能,甚至与现代阐释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第二次论争是开始于二十世纪 80 年代的“异化、归化”之争。
这次论争围绕翻译的文化内涵进行。
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人们对于直译、异译的讨论有了新的内涵,翻译理论从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日益关注,到最终将翻译视为文化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开始了译论研究的“文化转向”。
在这个转向之后,翻译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文本层面的讨论,而是深入和扩展到文化、文学、政治、经济领域,成为国际政治交往、学术交流、文化比较的重要课题。
在借鉴和思考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的翻译研究者从更宏观的角度对异化归化做出了全新的阐释。
在我国译论中,异化归化已经脱离了后殖民主义的狭隘视角,甚至可以说具有了更广泛深远的意义。
同时作为一种交往活动,译者的伦理性再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新的背景和形式下对译者的自身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次论争以“翻译学”的构建为中心,通过对“翻译是不是一门科学”的讨论,破解了常年困扰译坛的“科学主义迷思”;通过对翻译学学科性质的争论,驳斥了“理论无用”论,解开了“综合性学科”之惑,逐步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并尝试从哲学高度对我国现当代译论发展做出了总结;在建构翻译学的努力中,批判性地重新对西方理论进行了评价,在与其对照对比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自身的特点和不足,明确了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方向:从本国、本民族的翻译实践现状出发,在重新评估和吸收传统译学中的宝贵财富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西方译论,以系统化、科学化的翻译理论推进翻译学科的全面建设,建为世界翻译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严复和他的翻译理论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 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 融汇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辞理本深,难于共喻, 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 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信达雅三原则是对译文质量的全面要求
“信” 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原文的思想内容 “达”(expressiveness)即通达,指译文通顺流 畅 “雅”(elegance)文字古雅。
总括严复的一生,其主要事业和集大成者在于翻译事业。他首创的信、 达、雅翻译标准,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故一直受到学术界 和翻译界的重视,并被奉为“翻译界的金科玉律”。
严复八大名著
天演论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Henry Huxley,1897) 群己权界说 On Liberty (J. Stuart Mill, 1899) 穆勒名学 System of Logic (J. Stuart Mill, 1902) 群学肄言 Study of Sociology (H. Spenser,1902) 原富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the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1902) 法意 Spirit of Law (C.D.S Montesquien,1903) 社会通诠 History of Politics (E.Jenks,1903) 名学浅说 Logic (W.S Jevons,1908)
二、中期(1902-1909): 《原富》(1901-1902)、 《群学肄言》(1903)、《社会同诠》(1904)和 《名学浅说》(1909)等,是“散善俱备”的佳译。胡 适曾以原文想对照,”见其义无不达,句无剩意”,誉 之为“从事翻译永久之模范”。 严复中期的译品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对拟议著 作细心研究,在译述时,能写出非凡的译例言和序跋, 旁征博引,对原著多所阐释。 严复译介西方近代社会科学著作是与“旧学”作较量, 抵制当时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陈词滥调, 意在向国人证明学习“西学”不能指看到西方资本主义 强国的“船坚炮利”,而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 方法和民主政治制度。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 《汉英经贸手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何炳威. 《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何刚强. 《现代英汉翻译操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何刚强. 《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何刚强. 《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何刚强. 《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 《现代英语语法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胡庚申. 《怎样起草与翻译合同协议》.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胡晓吉. 《实用英汉对比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胡燕平,张容建. 《实用英汉翻译类典》.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胡兆云. 《美学理论视野中的文学翻译研究》(第2版).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9. 胡兆云. 《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黄任. 《英语修辞与写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黄雨石. 《英汉文学翻译探索》.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振定. 《翻译学的语言哲学基础》.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贾尔斯英译. 《孙子兵法》.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3.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 政治经济汉译英300句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金隄.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金惠康.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金立鑫.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对比语言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李国南. 《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李明编著. 《英汉互动翻译教程》.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兰慧. 《科技翻译论著集萃》.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李正栓. 《英美诗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李正中. 《国际经贸英汉翻译》.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理雅各英译. 《四书》.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4.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林大津.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林大津等主编.《修辞学大视野》.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7.林煌天主编. 《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士聪等. 《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刘英凯. 《英汉语音修辞》.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陆钰明. 《汉英翻译指导》.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吕淑湘, 王海棻.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选民. 《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马红军. 《翻译批评散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2.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倪宝元. 《大学修辞》.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钱歌川. 《现代英语表现法》. 香港:中外出版社, 1975.钱冠连. 《美学语言学》.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钱乃荣等. 《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0.钱维潘. 《英语应用文》.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施耐庵. 《水浒传》.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司马迁. 《史记》.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汪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承恩. 《西游记》.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吴敬梓. 《儒林外史》.武力、赵栓科编著. 《科技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吴伟雄、方凡泉. 《实用英语翻译技巧》.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肖辉、汪晓毛主编. 《汉译英教程》.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肖君石.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nd Vice Versa(《汉英、英汉翻译初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谢祖钧. 《英语修辞漫谈》.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熊文华.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许国烈. 《中英文学名著译文比录》.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许建忠. 《工商企业翻译实务》.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许钧等.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 《唐诗三百首新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许仲琳. 《封神演义》.杨自俭(主编). 《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 青岛:青岛出版社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杨自俭、李瑞华(主编).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刘学云(编). 《翻译新论(1983-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于岚. 《英汉实例翻译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喻云根. 《英汉对比语言学》.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喻云根.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臧克和.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余立三.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张柏然、许钧(主编).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张斌. 《汉语语法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张经浩. 《译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张鸾铃. 《实用英汉翻译技巧》.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Christiane Nord.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 张美芳、王克菲主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张梦井, 杜耀文. 《汉英科技翻译指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廷琛, 魏博思. 《唐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张宗美. 《科技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宇航出版社, 1992.章和升、王云桥. 《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7.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赵静. 《广告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赵世开(主编).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 《联合国翻译论文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 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 《论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4.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理》.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周煦良. 《诗词翻译的艺术》.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诗向. 《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二、翻译教材书目连淑能. 《英译汉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杨士焯. 《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陈宏薇、李亚丹主编(陈宏薇、陈浪、李亚丹、谢瑾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贺军主编. 《英语翻译实务基础版》.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魏志成.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刘宓庆主编. 《翻译基础》.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张春柏. 《汉英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陈茂松.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陈廷佑. 《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 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4.陈新. 《英汉文体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古今明. 《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郭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本).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郭著章、黄粉保、毛新耕编著. 《文言英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黄振定. 《英汉互译实践教程》.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靳梅琳. 《英汉翻译概要》.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居祖纯. 《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李辛. 《实用汉译英手册》.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3.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刘季春. 《实用翻译教程》.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刘宓庆. 《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吕俊、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吕瑞昌、喻云根、张复星、李嘉祜、张燮泉. 《汉英翻译教程》.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 彭长江主编. 《英汉-汉英翻译教程》.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单其昌. 《汉英翻译入门》.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1.申雨平、戴宁. 《实用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孙万彪、王恩铭. 《高级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王宏印.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王治奎主编. 《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第四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王治奎主编.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四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温秀颖、马红旗、王振平、孙建成. 《英语翻译教程(英汉•汉英)》.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吴冰. 《汉译英口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许建忠. 《实用英汉互译技巧》.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杨莉藜. 《英汉互译教程》(上、下册).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曾诚. 《实用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张蓓. 《汉英时文翻译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朱徽主编. 《汉英翻译教程》.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庄绎传.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三、国内外英文翻译理论与实践书目Ariel, M. 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 London: Routledge. 1990.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2. Bassnett, Susan & André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Bell,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Longman, 1991. Cao, Xueqin & Gao, 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rans. 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78.Cao, Xueqin & Gao, E.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rans. David. Hawkes. New Zealand: Penguin Books Ltd. 1986.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1991)Celce-Murcia, M. & Larson-Freeman, D. The Grammar Book---An ESL/EFL Teacher’s Course.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83.Chafe, W. Given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 topics and point of view. In Charles 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London/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Chao Yuen Ren.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Cheng Zhenqiu. My views of C-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1.Chomsky, N. A Minimalist Program for Linguistic Theory. The Minimalist Progra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6.Haiman, J. Conditionals are topics. Language. 1978 (54): 564-589.Halliday, M. A. K.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76.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1985.Hartwell, P. Open to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Hatim, Basil &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London: Longman, 1990.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Devon: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Hewson, Lance & Jacky Martin. Redefining Translation: The Variational Approach. London: Routledge, 1991. Reprinted by World Book Publishing Corp. in 1992.Hickey, Leo. (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Hodges, J. C. & Whitten, M. E. Harbrace College Handbook. New York: Harbrace Jovanovich. 1982.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Grammaticaliz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Kahn, J. E. 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 London: The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1985. Kelly, Jeanne and Nathan K. Mao. Fortress Besieged. Indiana: Indiana Univ. Press. 1979. Landers, Clifford E. Literary Translation: A Practical Guid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8.Lao, She. Camel Xiangzi. trans. Shi Xiaoq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1.Leech,G.N. Style in Fiction. New York: Longman. 1983.Li, C. N. & S. A.Thompson. 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 In Charles 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London/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 457-490.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Hertfordshire: Prentice-Hall, 1988.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Pergamon, 1982.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1. (Bilingual edi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in 1998, also appears in Nida 2001)Nida, Eugene A.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Bruxelles: Les Éditions du Hazard, 1996. (Bilingual edi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9)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7.Quirk,R.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gman. 1973.Robinson, 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Cornwall: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2.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Revised ed.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3r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Swan, M.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Wilss,W.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Shanghai: 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Zeiger, A. Encyclopaedia of English. New York: Arco Publishing Company. 1978.四、学术期刊翻译相关论文举例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 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 中国翻译, 2000 (6).蔡春露. 论《木匠的哥特式古屋》叙述的不确定性.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4).蔡春露. 论悲剧《李尔王》中的意象.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2 (4).丁衡祁. 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 中国翻译, 2002 (4).丁金国. 汉英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原则.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3).范敏、陈天祥. 论汉语成语的英译. 山东外语教学,200 (5).封宗颖、邵志洪.英汉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对比与翻译. 外语学刊,2004 (5).冯寿农. 翻译是“异化”, 或是“化异”? 法国研究, 2002 (2).傅似逸. 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1).高健. 语言个性与翻译. 外国语,1999 (4).关坤英. 朱自清散文的朦胧美——从《荷塘月色》谈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 (5).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外国语,1998 (2).郭建中. 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翻译,1996 (2).韩庆果. “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2).何兆熊. 英语人称代词使用中的语义含糊. 外国语. 1986 (4).侯维瑞. 文体研究和翻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 (3).胡密密. 从思维差异看汉英科技文体与科技论文的英译. 中国科技翻译. 2002 (3).胡兆云. 晚清以来Jury、Juror汉译考察与辨误.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1).胡兆云. 柏拉图、黑格尔灵感论与文学翻译中灵感现象浅析. 外国语言文学, 2003 (3).胡兆云. 从康德的人类“共通感”看异化翻译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3).胡兆云. 华盛顿交还军权与还权对答翻译探究. 外国语言文学, 2005 (3).胡兆云. 克罗齐表现主义翻译观及其发展浅析.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5).胡兆云. 论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借用. 山东外语教学, 1998 (3).胡兆云. 论英语学习中的重要输入法—阅读. 山东大学学报, 2000 (增刊).胡兆云. 中英美四大政法文化词语系统与对应翻译策略.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9).胡兆云. Administration与Government文化语义辨析及其翻译.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9).胡兆云. 自然语法与书本语法浅论. 山东大学学报, 1995 (3).黄爱华. 文学文体的语言特征及其运作. 浙江大学学报. 1996 (3).黄龙. 古诗文英译脞语.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5 (3).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 中国翻译, 2004 (6).纪玉华.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 外国语, 2002 (2).江宛棣、闫昕霞. 翻译是“文化的翻译”——赵启正谈对外传播之中的翻译事业. 对外大传播, 2004 (10).金积令. 汉英词序对比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 外国语. 1998(1).李正栓. 文化背景与学习风格—中国语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调查. 中国外语, 2007(2). 李正栓. 徐忠杰的翻译原则研析.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0).李正栓. 唐诗宋词英译研究:比较与分析. 中国外语, 2005(3).李正栓. 实践、理论、比较:翻译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 2003(4). 李正栓. 忠实对等:汉诗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8).李正栓. 汉诗英译中的忠实对等原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2).林大津. Meme的翻译. 外语学刊, 2008(10.林大津. 国外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及其启示.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3).凌云. 汉语类比造词初探.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2).刘莉. 论法律文体翻译的准确性问题.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 (3).刘全福. 语境分析与褒贬语义取向. 中国科技翻译,1999 (3).刘全福. “批评法”在翻译课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翻译,1996 (5).刘全福. 对翻译教材译例的审美性思考与评价. 上海科技翻译,1998 (3).刘全福. 试析我国酒类产品简介英译存在的问题. 上海科技翻译,1997 (2).刘全福. 英汉叹词比较与翻译. 外国语,1996 (4).。
翻译过程理论文献综述
翻译过程理论的文献综述华北电力大学研英1222班 XXX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人们对翻译的思考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是伴随着翻译活动的产生而产生。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认为,翻译的话题一直都是翻译家的事。
而翻译家主要把精力都集中在翻译的实践上,因此在讨论翻译的时候,总是局限在操作技术层面上,纠结于是该直译还是意译。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翻译的思考也逐步加深。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研究专业,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翻译活动,进而提出了不少具有深刻意义的研究理论。
笔者查询了近几个世纪以来中外极具代表性的翻译过程理论家25人,其中中国的有3人,外国的有22人。
根据专家学者较为普遍的研究分类方法,把这些翻译理论家提出的林林总总的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归类。
其中包括有语文学派、语言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知学派、描写学派、文化学派、哲学取向派、实证研究学派、艺术学派以及释义学派。
语文学派语文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三个:德莱顿、泰特勒和赛弗瑞。
德莱顿:诗歌翻译三分法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1631-1700),在英国被封为"桂冠诗人约翰·德莱顿是英国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批评家和戏剧家。
他在《翻译的三种类型》一文中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个术语,分别是逐字译、释译和拟作。
泰特勒:翻译三原则泰特勒(A·F·Tytler),英国人,翻译家。
他于1790年著《论翻译的原理》一书,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第一,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第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第三,译文与原作同样流畅。
赛弗瑞:翻译要体现作品风格赛弗瑞在谈及翻译艺术时谈到:“风格是作品的基本特征,是作者个性和当时情感的产物。
文章的任何段落,无不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作者的风格。
作者如此,译者亦然。
作者的风格,或自然形成,或借用模仿,决定了他的选词用字……译者只有在供选择的词语中做出取舍。
(完整word版)翻译学导论(Jeremy Munday)
(完整word版)翻译学导论(Jeremy Munday)第一章翻译学的主要方面小结:翻译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
翻译以前是作为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或是比较文学、翻译工作坊和对比语言学课程的一部分.这门新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詹姆斯.霍姆斯,他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一文中不但为该领域提供了一个名称,而且还规划了该学科的结构.翻译理论研究、描述性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学是互相关联的,近年来都有发展,逐渐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1. 翻译实践历史悠久,翻译学却是一门新兴学科.2.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之间的割裂持续存在。
3。
James S. Holmes的《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988年才为人所知)被认为是翻译学的“成立宣言”4. 翻译可以指翻译研究领域、翻译产品(译本)或者翻译过程(产生译本的行为)5。
俄裔美国结构主义学家Roman Jakobson在《论翻译的语言学方面》提出三种翻译类型:语内翻译(intralingual),语际翻译(interlingual),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6。
翻译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是最近50年的事,它被称为“翻译学translatology”多亏了James S。
Holmes。
7. 对翻译的探讨,从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贺拉斯和公元4世纪的圣哲罗姆(《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就开始了,后者被翻译成拉丁文时所用的手法影响了其后的圣经翻译。
8. 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60年代,语法-翻译教学法统治了中学语言学习(死记硬背外语的语法规则和结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直接法或交际法兴起,语言学习摒弃对翻译的摒弃,翻译局限于高层次大学语言课程和专业译员培训。
9。
翻译也是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考点溯源、探根教材)(含解析)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考点溯源探根教材【教材溯源·考点链接】教材中的文言文梳理教材单元文体篇目考点链接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政论文10劝学/《荀子》 1.推敲句子含义,把握文中有关学习的主要观点,学习文中的新内涵;2.连词“而”的多种语义关系*师说/韩愈第七单元游记16赤壁赋/苏轼 1.体会古代写景抒情文章中,景与情的关系;2.梳理文章情感起伏变化的脉络,体会景情理完美融合的特点;3.积累整理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纪年、纪月、纪日等*登泰山记/姚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语录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语录对话,言简意赅;2.句首、句中、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政论文*齐桓晋文之事/《孟子》1.取譬设喻,因势利导,思辨性强;2.体会语气助词“也”、“乎”、“矣”、“哉”、“焉”等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政论文庖丁解牛/《庄子》寓言说理,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传记2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把握说辞的语言艺术和蕴含的智慧;2.探究“礼”的内涵政论文3*鸿门宴/司马迁关注人物描写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注意人物关系、人物言行与事件发展之间的联系第五单元奏疏11谏逐客书/李斯体会精心构思,巧妙措辞第六小说14促织/蒲松龄体会幻想与现实相交融写法的独特魅力,单元精练生动的语言、叙事状物、细腻形象第八单元奏疏15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1.体会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领略文章骈散结合的行文特点;2.把握文章行文简洁,说理严谨,理足气盛的艺术特点书信*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赋16阿房宫赋/杜牧 1.感受文章赋和论的文体特点;2.注意古今异义词,准确把握文言文的语义史论*六国论/苏洵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政论文5《论语》十二章1.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2.论述道理上的巧妙之处政论文大学之道/《礼记》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政论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孟子“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政论文6《老子》四章1.学习老子思辨性论说对现实人生的启示;2.把握文章“有与无、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的辩证关系政论文*五石之瓠/《庄子》借寓言故事婉曲达意说理,小大之辩政论文7*兼爱/《墨子》墨子追求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层次感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传记9屈原列传/司马迁1.把握屈原的精神品质,品味作品精湛的叙事艺术;2.积累古今异义词语,理解语境义10*苏武传/班固1.梳理情节脉络,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探寻他备尝艰辛却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源泉;2.关注文章叙事艺术,体会作者寓于其中的情感倾向;3.掌握意动和使动用法,体会其语境义史论11过秦论/贾谊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写作意图;2.对比赋体写史论和散体写史论的写作方法*五代史伶官传序/欧和论述风格;3.掌握名词作状语,体会其用法阳修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奏表9陈情表/李密 1.理解作者是怎样以孝道贯串全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2.奏表文体中的谦敬词语记叙*项脊轩志/归有光诗序10兰亭集序/王羲之 1.领悟作者生命的哲理,体现了魏晋文士的旷达和善思;2.两文的语言淡雅生动,文辞精致素朴之美;3.古诗文对偶句的运用,语义的相近或相反,借此课文阅读的推知应用辞序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传记11*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1.体会文章融叙事说理于一体,婉而多讽的写法,把握对举、类比的说理方式;2.积累人称代词,归纳总结游记12*石钟山记/苏轼1.学习质疑和求实精神;2.体会古代散文的不同特点,格局谨严而不乏情采,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等【必备知识·核心聚焦】文言文文本阅读选文广泛,涉及记人类、纪事类、写景游记类、议论说理类、墓志铭、神道碑、墓表等。
政治文献的翻译
政治文献的翻译一、本文概述政治文献的翻译是一项复杂且敏感的任务,它要求翻译者不仅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对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有深入的理解。
这类文献通常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政策表述和复杂的句子结构,这些都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政治文献翻译的特点、挑战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分析政治文献的语言特点,包括其独特的词汇、句式和修辞风格。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讨论政治文献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挑战,如术语翻译的准确性、文化差异的处理以及政治敏感性的把握等。
随后,本文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与意译的结合、增译与减译的运用以及注释和解释的使用等,以应对这些挑战。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来展示这些翻译策略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效果。
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能为政治文献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促进政治文献翻译的质量提升和学科发展。
二、政治文献翻译的原则政治文献的翻译是一项既具有挑战性又极具重要性的任务,它要求译者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还需考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在进行政治文献翻译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政治文献翻译必须坚持准确性原则。
政治文献通常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重要内容,任何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对读者产生误导,甚至引发误解和歧义。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反复核对原文,确保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句子都准确无误。
政治文献翻译应遵循规范性原则。
政治文献的语言通常具有正式、庄重的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采用符合目标语言规范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或随意的词汇和句式。
同时,还应注意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以确保翻译的流畅和自然。
再次,政治文献翻译应注重可读性原则。
虽然政治文献的内容较为严肃和复杂,但译者在翻译时仍应尽量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这要求译者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简洁明了和逻辑清晰,以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接受翻译后的内容。
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
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跨越语言和文化界限的桥梁,其重要性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愈发凸显。
然而,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政治行为,深受权力、意识形态和文化语境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的政治维度,分析翻译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塑造和传达意义,以及翻译研究如何与文化研究相互交织,共同推动我们对翻译的理解和认知。
我们将首先回顾翻译研究的历史演变,从早期的语言学范式到后来的文化转向,以及最近的政治转向。
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化,也反映了我们对翻译在全球化、文化交流和权力关系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解。
接下来,我们将聚焦于翻译的政治性。
我们将分析翻译如何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如何在权力关系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文化背景下进行。
我们将特别关注翻译在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意识形态以及构建文化认同方面的作用。
我们将探讨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我们将分析两者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以及如何在共同推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我们将强调文化研究对翻译研究的重要贡献,包括提供新的视角、方法和工具,以及推动翻译研究走向更加全面、深入和多元的方向。
本文旨在通过对翻译的政治和文化维度的探讨,深化我们对翻译的理解和认知。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两者在相互交融中不断发展。
二、翻译与政治的关系翻译与政治的关系源远流长,两者之间的交织关系不容忽视。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间的沟通桥梁,不仅是文字与词汇的转换,更是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的传递。
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政治环境对翻译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
在特定的政治气候下,翻译的内容、风格乃至选择都可能受到严格的限制。
例如,在某些时期,对于外国文学或思想作品的翻译,可能会因为与当时的政治观念不符而遭到禁止或修改。
这种限制不仅影响了翻译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读者的阅读视野。
翻译中的_政治_政论翻译研究
13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度地发挥译语优势 , 采取借译、 替代、 套用等归化手法处理 ; 而对于那些政治色彩浓 厚、 思想 深 刻 , 涉及到相关政治主张、 立场态度的关键性词汇表达 , 即 使在译 语文化 中存在着 空缺或 不相适 应的情 况 , 也 不得随 意 归化 , 更不能省略或删减 , 必须异化出之 , 保持原汁原味 , 同时译文可采取一些直译加注 或直译加意 义诠释等 手法 , 以 利 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二、政论翻译定位与原则概述
彼特! 纽马克 ( Peter Newmark) 曾详细论述了表 达型、 信息型 、 召 唤型三 种文本功 能及相 应的语 义翻译 和交际 翻译 策 略。 ( P11- 15) 具体到政论文本 , 上述三种功能皆兼而有之 : 政治理论表 述、 国策信息告知和舆论思想宣传 , 所以政论翻 译之定位不应单纯地局限于语义或交际翻译。 从上 述可见 , 政论在话语范围、 方式和风格上专业特色鲜 明 , 而政论 之 道 的 核心在 于政治 思想价 值、 社 会宣传 价 值、 文体审美价值三者相互渗透与交融。所谓 文章正轨 , 矣即为 译事楷模 ( 严复语 ) , 这里不妨 以政论之 道 喻其翻 译 之 道 , 将政论翻译定位于 思想阐释 ∀ 交际宣传 , 并进一步将翻译策略标为 外求 其形 , 内彰其理 。换言之 , 政论翻 译 于外 , 须追求简约质朴、 逻辑思辨的语言风貌 ; 同时于内 , 须追求政治主张、 思想观点的准确传达 , 唯此内、 外和 谐统一 , 方 可达交际宣传和社会实践之功用。此外 , 在这一定位取 向和总体策略之下 , 政论翻译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基 本原则 : 1. 忠实为本原则 。忠实、 求信乃翻译之首要任务 , 只不过政论翻译要求更 为严格。至于 不同文体、 文本翻 译中 , 信 于 何或忠实于什么 ? 内涵不尽相同 , 各有侧重。文学翻译 信于艺术之 美 ; 科 技翻译信于 指涉之 意 ( referential meaning) ; 而 政 论翻译则信于相关政治思想与见解主张。一般而言 , 政论翻译 , 由于较为严肃 , 害怕出错 , 较少 不忠的美人 , 但译者大 多拘泥于字当句对的被动硬译 , 看似字面忠实 , 往往不够准确或令人难以索解 , 所以政论翻译中的忠实为本所 强调的是 , 译者应在兼顾语义与交际翻译基础上 , 能动阐 释 , 力求文字与思想的统一。 2. 话语逻辑原则 。政论翻译表述不能只满足于语言通顺与否 , 还应重话语逻辑规范。政论语言的思辨和说理性 , 主 要得益于其严密逻辑性 : 时空逻辑、 指代逻辑、 数 的逻辑、 施 受逻辑、 虚实 逻辑、 序数 逻辑。 ( P165- 167) 由于英、 汉逻 辑 思维上存在着 形合 与 意合 本质上的不同 , 政论译文表 达时要 注意逻 辑衔接和 语意重 心的处 理 , 尤 其要注 意这种 逻 辑思维差异所引发的语言性、 数、 格、 时态、 语态等细节方面的不同 , 这不仅 有利于真正做到 如风格以出 , 更有利于原 文 思想的传达。 3. 政治敏感原则 。程镇球先生曾有专文论及 : 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 政治。 [4] ( P18) 政 论不仅是 作者阶级立 场、 政治 主张的 广而告之 , 有时甚至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主体 本位性和功利性。译者必须具备政治修养和敏感意识 , 才能从 政 治语境中对那些政策性较强的词汇、 概念加以 准确地理解和表达。特别是 , 在思想情感表述上 , 语气态度刚柔 相济 , 虚 实 隐显 , 弦外留音 , 言外存意 , 如果没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 , 如何能做到把握分寸 , 适度而译 ?! 4. 社会属性原则 。社会宣传与实践导向是政论固有的交际职能和功用价值。文章乃为事而作 , 亦为时而作 , 政论 翻 译尤其应注重其社会属性 , 即将文本目的、 译者目的和读者目的有机地统一起来。这一方面要求译者吃透 原文的交际 目 的和特色 , 笔者认为 , 大致可划分为立场声明、 国策宣告 、 精神鼓舞、 感悟抒怀、 思想评述、 号召响应、 批判 谬误、 揶揄讽刺、 问责诘难、 针砭时弊等几类 ; 同时 , 另一方面还要求译者 充分考虑到目标读者群的接受习惯和期待视野。 5. 文化处理原则 。 翻译的最初对象是话语 , 最终对象是文化信息。 [ 5] ( P17) 政论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文化 活动 , 而 文 化处理策略不外乎归化与异化两大价值取向。具体而言 , 对政论 中那些文化差异较大但并未承载丰富政治内 涵的谚语、
翻译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翻译硕士论文参考文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Interpreting,缩写MTI),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翻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以下是985给大家精选的翻译硕士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翻译硕士论文参考文献精选(一)[1]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02):13-20.[2] 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 增订版[M]. 商务印书馆, 2004.[3] 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 中国翻译,2002(01):40-44.[4] 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 2000, 000(001):61-65.[5] 陈小慰.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 中国翻译, 2000(4):9-12.[6]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翻译, 2003.[7] 胡庚申. 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 上海翻译, 2008, 000(002):1-5.[8] 李明编. 汉英翻译基础[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9] 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10] 董晓波. 英汉比较与翻译[M]. 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13.翻译硕士论文参考文献精选(二)[1] 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2]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3] 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84.[4] 张美芳. 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J]. 外国语, 2005.[5] André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fame = 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M].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6] 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 2001(04):38-40.[7] 孙艺风. 翻译研究与意识形态:拓展跨文化对话的空间[J]. 中国翻译, 2003, 024(005):4-10.[8]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翻译, 2003(1):8-13.[9] 蔡基刚. 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 中国翻译, 2003, 024(001):65-68.[10] 戴宗显, 吕和发. 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 中国翻译, 2005(06):38-42.翻译硕士论文参考文献精选(三)[1] 熊兵.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 中国翻译, 2014, 035(003):82-88.[2] 孙致礼. 文化与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11):41-42.[3] 霍斯特·弗伦兹, 金国嘉. 翻译的艺术[J]. 文艺理论研究,1982(01):155-164.[4] 顾宝珠, 黄子辉, 廉勇. 跨文化交际翻译[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17(003):72-74.[5] 贾文波. 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上海翻译, 2007, 000(002):9-14.[6] 罗选民, 黎土旺. 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 中国翻译, 2006, 027(004):66-69.[7] 许建平, 张荣曦. 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 中国翻译, 2002, 023(005):36-39.[8] 张新红, 何自然.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 现代外语, 2001(03):285-293.[9] 潘文国. 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续)——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 中国翻译, 2002,023(002):34-37.[10] 基刚. 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 中国翻译, 2003, 024(001):65-68.。
我国翻译学(论)专著评介
我国翻译学(论)专著评介
鲍德旺
【期刊名称】《山东外语教学》
【年(卷),期】2009(030)004
【摘要】翻译是不是一门学科?我国译界在20世纪末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在这次大讨论时间的前后,翻译界有一批学者在扎扎实实地工作着,陆续出版了以"翻译学"或"翻译论"命名的专著.本文拟按时间顺序,对这些专著加以述评.
【总页数】5页(P99-103)
【作者】鲍德旺
【作者单位】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我国第一部研究喀喇汗王朝专著再版——《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评介 [J], 阿合买提·苏来曼
2.湖南商学院专著评介(六)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制度亟需创新--评谢茂拾教授的新著《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创新》 [J], 刘茂松
3.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土家族的民族学专著──《川东酉水土家》评介 [J], 詹承绪
4.我国第一部全面研究长江下游经济史专著——《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评介[J], 张大春
5.我国首部天然气净化工艺专著——评介王开岳主编的《天然气净化工艺》书稿[J], 范恩泽;王遇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学派一,翻译文化学派的概述早期的语言学翻译研究提高了翻译研究的科学品质,摆脱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局限于经验总结和无理论内涵的窘境,但是以奈达为代表的早期语一言学翻译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它的研究基本局限在文本之内,忽视或无视文本之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影响和意义。
从20世纪功至70年代起,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开始探索新的翻译研究途径。
这一时期的翻泽研究十分活跃,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并给翻译研究带来重大影响的是来自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一批学者,包括列维、波波维奇、霍尔姆斯,以及埃文一佐哈、图里和勒菲弗尔等人。
他们以对翻译研究独特的视角和阐释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另一个层面,即从文化层面切入进行翻译研究,其关注的重点也从此前的“怎么译”的问题转移到了“为什么这么译”、“为什么译这些国家、作家的作品而不译那些国家、作家的作品”等问题上,以研究译文的文化渊源,探讨译文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背景。
也就是说,这批学者的研究已经从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文字转换媒介的层面转移到了翻译行为所处的译入语语境以及相关的诸多制约翻译的因素上去了。
这批学者的研究标志着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开始,其中被公认为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的是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 James S. Holmes)的《翻译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
90年代末,翻译界对广泛的文化问题的研究形成热点。
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其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并相继出版了多种专著和论文集,其中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这一观点。
在翻译的文化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翻译理论家兰伯特(Lambert )、铁木志科(Tymoczko)、谢菲茨((Cheyfitz)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在西方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著作主要是文化学派的作品。
论翻译与政治
论翻译与政治朱耀先【期刊名称】《中国科技翻译》【年(卷),期】2007(20)1【摘要】中国传统的译论主要以作者—文本为中心来讨论诸如“信达雅”、“神似说”和“化境论”等问题,“忠实”是翻译的最高标准,是译者的终极追求。
这一点与西方传统译论相比并无二致,已成为西方当代文化翻译研究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学者所抨击的主要标靶。
事实上,翻译并非是中立的,远离政治、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纯粹文字转换活动,而是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对另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改造、变形与再创作。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去考察“翻译的政治”问题,披露翻译在两种不同文化碰撞和交融过程中显现或隐含的政治权力关系,认为翻译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社会环境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学术视野,丰富了翻译理论的内涵。
【总页数】5页(P31-34)【关键词】翻译;权力话语;翻译的政治【作者】朱耀先【作者单位】河南行政学院科技文化教研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相关文献】1.翻译研究的跨学科路径:翻译的政治生态学探索——克朗宁《生态翻译:人类世时代的翻译与生态学》述评 [J], 张小丽2.翻译研究的跨学科路径:翻译的政治生态学探索——克朗宁《生态翻译:人类世时代的翻译与生态学》述评 [J], 张小丽3."政治等效+认知趋同":认知翻译观视阈下的政治文本翻译研究 [J], 龙新元;李秋霞4.“政治等效+认知趋同”:认知翻译观视阈下的政治文本翻译研究 [J], 龙新元;李秋霞5.在翻译教学中体现中国文化和政治特色——以政治话语翻译为媒介 [J], 肖岚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出, 经济是一种谋生术 , 现实中的政治无外乎谋取
整体并特指生活需求和物质生产的现代经济概念还没有形成 , 直到 19 世纪才真正确立。近代早 期的经济概念首先是这个词与家政和家庭管理的关联。
& ! 马 礼 逊: ∀ 五车 韵府 # , 澳 门 , 1815 1822 年 , 第 136 页。 ( Robert Morrison, A Dictionary o f the Chinese
& 之一部分, 或能敷用 , 偶有中国人素所未有之思想, 其部分内之字必大缺乏, 无从移译。
论者在此以
文化
和
文明
区别中国与西方 , 肯定不是没有缘由的 , 多少有些居高临
下 。但这不是本文的议题, 姑且不论。郭嵩焘早就在他的 ∀伦敦与巴黎日记# ( 1878 年 3 月 5 日) 中认清了西洋人视中国为 的 无从移译 代汉语学术词汇。现代汉语 哈甫色维来意斯得。哈甫者, 译言得半也 ∋ 。然而, 论者所说 西学 的译介大大丰富了近现 便是一例。想当 节俭 者有 似乎流行了很 草创之初 , 尤其是科技和学术用语 的很多重要词汇与概念均产生于 19 却常常是事实。翻译的过程无疑也是创造过程,
名 , 它既包容了西方古典主义经济学中政治与经济 的含义 , 又顾 及西方 19 世纪下 半叶开 始时行 的 political economy 的简略用法 : economy。 关键词 ! 历史语义学 ! 经济 ! economy
作者 方维规 , 1957 年生 , 哲 学 博士 , 德 国 特利 尔 大学 传媒 系 暨汉 学系 研 究员 ( 德国 ! 特 利 尔) 。
经济
译名溯源考
是 政治 还是 经济
方维规
本文试图从历史 语 义 学的 角 度 , 探 讨 economy ( economics) 汉 语 译 名的 来 源和 类 别 , 并 探 究 经济 一词的本原与 蜕变 , 以及这 个译名最终 得以确立 的可能的原 因 。 笔者认 为 , 言之有理 经济 经世济民 的简称 , 原本是西方 政治经 济学 经济 作为 一个宽泛概念对应西方现代 economy 概念是 重要成分相去不远 。 作为 的 ; 而且 , 它在词源上与西方经济概念 的 概念的汉语 译
∃ 179 ∃
中国社会科学 ! 2003 年第 3 期
却完全忽略了经济概念的整体意义。这种因小失大的现象还出现在其他不少译词中。
表 1 ! economy: 经济 年代 1822 1844 1866 1880 1882 1890 1902 1907 1908 1913 1927 1934 节用 , 节俭 节用 , 节俭 治家之道 , 齐家之道 理财 治家之道 , 节俭 , 节用 经济 俭省 , 节俭 经济 理财 , 办理国家大事 , 国政 , 经济 经济 节俭 , 节省 , 经济 经济 汉语译词 ∀ 五车韵府# & ∀ 英华韵府历阶# ∋ ∀ 英华字典# ( ∀ 易言# ) ∀ 英华字典集成# ∗ ∀ 日本国志# + Technical Terms . English and Chinese , ∀ 汉译法律经济辞典# − ∀ 英华大辞典# . ∀ 汉译日本法律经济辞典# ∀ 法汉专门词典# ∀ 经济科学大辞典# ! 出! 处
! 本文是笔者 2002 年 在德国埃尔兰根 纽伦堡大学哲学一系、二系暨教育系获教授资格的讲演之一。 中文 对报告内容略有改动。
∃ 178 ∃
经济
译名溯源考
化之国 , 欲译有文明教化国人所著之书, 万万不能。以其自有之言语, 与其思想 , 皆太简 单也。至中国之文化 , 开辟最早 , 至今日而译书仍不免有窒碍者 %%译书者适遇中国繁富
等等说法, 或者干脆
( 表 2) 。梁启超在谈到 economy 译名的时候 , 曾经不无感慨地说 : 经济
正名最难, 望大雅君子, 悉心商榷 , 来源和类别, 并探究
本文所要讨论的 , 便是这些译词的
一词的本原与蜕变 , 以及这个译名最终得以确立的可能的原因。
译名类考
为了论述的系统性和方便起见 , 我们先将 1822 年之后一百多年里 economy 与 economics 汉语 译词作大概分类。鉴于这两个词的汉语译名时常通用 , 或者说很难确定时人在运用概念时所指 的西语原文原词 , 本文基本上将两个词 而, 就总体而论 , 经济 同等 对待 , 一并论述。另外 , 表 1、2 中罗列的译词 与表达肯定不是汉语一个多世纪移译西方经济概念之全貌 ); 下文所列类别 , 亦非无所不包。然 译名彻底确立之前的汉语表达基本都已涉及: A. 治家之道 , 齐家之道 , 家政; B. 国政 , 办理国家大事 , 治国之道, 国制 ; C. 节用 , 节 俭, 俭省 , 节省 ; D. 理财 , 理财学, 理财之法 , 银学; E. 富国之谋, 富国之法, 理财富国之 法, 富国策 , 富国养民策 , 富国养民之学, 富国学; F. 生计学 , 资生学, 民生主义; G. 计学 , 平准学; H. 经济, 经济学。 很明显, 不少译词和表达今天看来似乎有些莫名其妙 , 至少给人奇特之感。然而, 奇特 概念之产生并不是没来由的, 其原由既应在中国寻找, 也需回首西方。现代经济概念不仅滋生 于西方 , 而且从理论到日常生活中的经济观念也基本上受到占统治地位的西方思潮的摆布。因 此, 当时的译者很容易 甚至不可避免 地 要去论解 欧洲 经济 概念史的词 源和衍变。 也是从这一视角出发 , 笔者以为要理解 economy 之汉语翻译策略及一些特殊用词 , 就很有必要追 溯这一西方概念的源头与发展。下面, 我们便来钩稽经济译名之类要以及不同类型的来龙去脉。 A. 治家之道, 齐家之道 , 家政 这些译词均出自洋人编撰的双语辞典。显而易见 , 编撰者只是从词 源学角度去诠译概念 ,
& ∋ 林乐知、范 : ∀新名词之辨惑# , 载李天纲编校 ∀ 万国公报文选# , 香 港三联书店 , 1998 年 , 第 679 页。 载钟叔河主编 ∀ 走向世界丛书# , 岳麓书社 , 1994 年 , 第 491 页。 ( 哈甫色维来意斯得 : half civilized)
( 梁启超 : ∀生计学学说沿 革小史∃ 例言# , ∀ 饮冰室合集∃ 文集之十二# , 中华书局 , 1936 年。 ) 表中许多汉语译词出自双语辞书 , 这与辞 书特性 有关 ; 辞书 一般反 映特定 时代的 语言状 况 , 或对语 言 的运用具有指导作用。当然 , 一个译词未确定之前 , 其翻译常涉及辞书编译者的理解 及创造能力。
世纪下半叶和 20 世纪初。还有许多词汇也是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质变。 经济 之, 或译 译作 理财 , 亦有人视之为 治家之道 ( 表 1) 。至于 economics,
初, 对英语 economy 或法语 conomie 的翻译 , 实在是莫衷一是, 或曰百花齐放。译 富国策 长一段时间, 另外还有 叶科诺密 生计学 、 银学 、 国制 、 计学 、 世态学 勿哂其举棋不定也。 (
Language , in Three Parts, Part the First, containing Chinese and English,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radicals, Part the Second, Chinese and English arranged alphabetically, Part the Third, English and Chinese. Macao: Honorable East India Company / s Press, 1815 1822) ∋ ! ∀ 英 华 韵府 历 阶# , 卫 三畏 鉴 定 , 香 山书 院 梓 行 , 澳 门 , 1844 年 , 第 81 页。 ( An English and Chinese Vocabulary , in the Court Dialect , by S. Wells Williams. Macao: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44) ( ! 罗存德编撰 ∀ 英华字典# , 香港 , 1866 1869 年 , 第 703 页。(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 by the REV. W. Lobscheid. Hongkong: Daily Press Office, 1866 , part 0 ) )! 郑观应 : 三十六篇本 ∀ 易言# , 夏东元编 ∀郑观应集#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2 年。 ∗ ! 邝其照 : ∀英 华字 典集 成# , 香 港 , 1882 年 , 第 222 页。 ( Kwong Ki chiu,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 Hong Kong, 1882) +! 黄遵宪 : ∀ 日本国志# , 台北 : 文海出版社 , 1968 年 , 第 517 页。 , ! Calvin W. Mateer, Technical Terms . English and Chinese , prepared by the Committee of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 ( 中国教育会筹备 , 狄考文主编 , 上海 , 1902 年 , 第 144 页 ) − ! 清水澄 : ∀ 汉译法律经济辞典# , 张春涛、郭开 文译 , 东京 : 奎文馆 书局 , 1907 年 , 第 450 页。 ( Shimizu Kyoshi, A Dictionary o f Legal and Economic Terms ,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Tokyo: Keibunkan, 1907) . ! 颜惠庆等编辑 ∀ 英华大辞典# , 商务印书馆 , 1908 年。 ( A n English and Chinese Standard Dictionary , in Two Volumes , by Yan Huiqing etc. , 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Ltd. 1908) ! 田边庆弥 ( Tanabe Keiya) : ∀汉译日本法律 经济辞典# , 王我臧译 , 商务印书馆 , 1913 年 , 第 117 页。 ! 迈达氏 : ∀ 法汉专门 词典# , 天津 , 1927 年 , 第 467 页。( Vocabulaire Fran ais Chinois des Sciences Morales et Politiques , par J. M dard , diteurs: Soci t Fran aise de Librairie et D/ dition. T ientsin, 1927) !! 高希生、郭真编 ∀ 经济科学大辞典# , 世界书局 , 1934 年 , 第 3 源于古希腊语 管理 ; 这个词基于名词 !∀∃ ( 在家做主的人。也就在 古希腊时期 , 理 、 领导 、 安排 。5 世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