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应急队伍管理实施方案
应急队伍管理实施方案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频繁发生,应急管理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而应急队伍作为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重要力量,其管理工作显得尤为关键。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队伍管理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应急队伍的组织效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队伍管理的基本原则。
1.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健全的领导指挥体系,明确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上下贯通、协同配合的管理模式。
2. 分工协作,互相配合。
根据应急队伍的不同职能和任务,明确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3. 整体规划,分类管理。
根据应急队伍的不同类型和任务,进行分类管理和规划,确保各类队伍能够有序运行。
4. 信息共享,资源整合。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5.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注重预防和减灾工作,实行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三、应急队伍管理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
1. 应急队伍组建与培训。
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和灾害,组建相应类型的应急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队、救援队等,明确队伍的人员构成和任务职责。
同时,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队伍成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专业技能。
2. 应急队伍装备与物资储备。
建立健全的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确保队伍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出动并进行有效处置。
同时,定期对装备和物资进行检查和更新,保证其完好可用。
3. 应急队伍指挥与协调。
建立应急队伍指挥中心,负责对应急事件的指挥和协调工作,统一指挥各类应急队伍的行动,确保各类队伍有序运行。
4. 应急队伍信息共享与联动。
建立应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联动,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同时,建立各类应急队伍之间的联动机制,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助合作。
5. 应急队伍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应急队伍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装备物资等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队伍的整体应急能力。
应急管理活动实施方案五篇
应急管理活动实施方案五篇应急管理活动实施方案应急管理活动实施方案1一、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领导组织和工作机制,按照市卫生局应急办公室的部署,组织召开应急工作会议,明确工作责任,畅通信息互通渠道,建立更加紧密的部门协作机制。
明确卫生应急职责,健全卫生应急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总结我院卫生应急管理、特别是医疗卫生救援和医疗卫生保障等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不断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二、强化卫生应急常态管理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逐步完善我院卫生应急预案和重大活动保障方案,开展人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主动搜索,定定期汇总相关信息,逐步建立和健全区域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工作模式。
组织开展区域内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三、积极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进基层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进基层,夯实卫生应急工作基础,与卫生局、健康办、红十字会等部门共同协商,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建立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等事件的多部门协同演练。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及科普宣传,提高居民、学生群体的卫生应急知识水平和防护能力。
组织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风险沟通指南》,增强风险沟通意识。
四、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卫生应急队伍,明确卫生应急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通讯网络,做好应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完成卫生应急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控等专业知识培训,组织1-2次综合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演练和应急拉动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
五、加强卫生应急装备管理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卫生应急队伍准备参考目录(试行)》,有计划、有重点地配备或补充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包括极端灾害情况下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的装备配置,建立药品、器械储备目录,完善应急物资的调用机制,为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物资保障。
应急管理工作方案
应急管理工作方案应急管理工作方案「篇一」1、目的对在建建工程项目中的护坡作业加强管理,防止护坡作业出现坍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项目在建工程的护坡作业的管理,以及一旦出现坍塌事故后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
3、职责3.1设计护坡作业的设计需由资质的设计院设计,不允许私自设计。
3.2审批设计方案必须得到市人防委员会的审批。
3.3施工方案编制与施工护坡作业的专业很强,施工应由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
专业施工单位应先将护坡施工方案报施工单位,由施工单位部根据护坡施工方案负责监督护坡的施工。
3.4监控根据施工合同要求,应明确对护坡作业在使用全过程中沉降及水平位移的监测职责和方法,并保留监测结果记录。
当监测的结果显示或经检查发现护坡施工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到场研究处理方案,处理方案实施前可能坍塌的范围内不得有人继续施工,并设立相应的警示标识。
4、应急预案4.1施工现场发生护坡坍塌事故,项目部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伤员,停止一切施工企业,立即电话通知公司上级领导。
4.2公司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尽快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抢险工作,并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抢险指挥部。
4.3公司各部门、各基层必须无条件服从抢险指挥部的指挥,保证人员、机械、物资和车辆的有效调度。
4.4对护坡坍塌事故所损坏的供水、道路等部门的设施,指挥部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指派人员积极配合他们突击抢修。
4.5事故上报和调查取证工作按有关规定执行。
5、应急电话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急救中心 120报警服务台 1106、时间表护坡工程开工至护坡混凝土浇筑养护完的全过程。
应急管理工作方案「篇二」按照市政府统一安排,我县决定于20xx年10月27日—31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周活动(以下简称宣传周活动)。
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切实履行政府应急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提高全社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突发事件应对法》深入落实,为构建和谐新x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企业应急管理实施方案
企业应急管理实施方案一、前言。
企业应急管理是指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制定和实施企业应急管理方案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应急管理方案的制定。
1. 识别潜在风险。
企业应急管理方案的制定首先需要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充分的识别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安全事故等,以及来自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风险。
只有深入了解潜在的风险,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
2. 制定详细的预案。
在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的基础上,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组织架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应急设备、应急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应急预案需要做到具体、可行、有效,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
3.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应急管理制度、应急管理流程等,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应急管理工作的合力。
三、应急管理方案的实施。
1. 加强宣传教育。
企业应当加强应急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和认识,增强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通过定期举行应急演练、开展应急知识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健全应急物资保障。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应急药品等,以应对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的物资短缺问题。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物资,确保物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加强风险防范。
企业应当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工作,包括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潜在危险源的排查和整改等。
只有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损失。
四、应急管理方案的落实。
1. 持续改进。
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应当定期对应急管理方案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确保应急管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应急管理局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局实施方案
根据应急管理局的实施方案,以下是一些应急管理措施的建议:
一、建立应急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应急预警机制、应急救援力量的配备和培训、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等。
二、加强应急预警:
建立科学的应急预警系统,提前预测和预警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健全应急救援体系: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专业救援人员和志愿者,进行救援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四、加强应急信息发布:
建立健全的应急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相关事件的最新情况和处理进展,保持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五、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医疗物资、食品水源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提供支持。
六、加强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模拟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七、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友好国家的合作,共享应急管理经验和资源,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请在文中注意避免使用与实施方案标题相同的文字。
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实施方案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限制灾害或事故造成的损失,采取预防、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和恢复等措施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包括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预防和监测工作、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推动灾后重建和恢复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
以下是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1.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制度和法规框架,确立政府主导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权力。
2.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形成多级、分工明确的指挥体系。
3.完善应急管理信息与通信系统,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4.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培训和演练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加强预防和监测工作1.加强灾害、事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2.健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体系,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
3.加强对重大工程、危化品等高风险区域的监管和巡查,确保安全生产。
4.加强对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提前做好防护和疏导工作。
三、提升应急救援能力1.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和方案,明确任务、组织和协调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增加救援力量和装备,提升救援能力和效率。
3.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应急救援人员,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4.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投入救援。
四、推动灾后重建和恢复1.加强对受灾地区的指导和支持,组织形成统一的灾后重建规划和方案。
2.加强受灾地区基础设施的恢复和改善,确保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和正常运行。
3.加强灾后心理疏导和社会服务,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需求,帮助其重新建立信心和生活目标。
五、加强国际合作1.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应急管理经验和做法。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应急管理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和协调社会资源,采取紧急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突发事件的频率和影响力逐渐增大,应急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制定实施方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1. 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2. 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水平;3.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实施方案1.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同时,建立健全的部门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间信息畅通、资源共享。
2. 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健全的人员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管理队伍的稳定和持续性发展。
3. 完善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加强技术装备支持加强应急管理技术装备的更新和配备,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应急指挥能力。
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 推进宣传教育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强应急管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四、保障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应急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加大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投入,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督促和检查。
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3.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水平。
五、总结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应急管理方案和处置措施
应急管理方案和处置措施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突发事件和灾难频繁发生,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方案和处置措施,成为保障社会安全和人民利益的重要举措。
二、应急管理方案1. 建立应急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责,形成上下贯通、协同配合的应急管理体系。
2.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和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预警、调度、救援等环节的具体措施和责任人。
3.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应急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提高各级应急机构的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4. 加强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机构和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应变能力。
5.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提高应急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三、处置措施1. 预警与监测:建立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各类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引导人们采取相应的防御和避险措施。
2. 快速响应: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灾害,应急机构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救援和处置,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得到有效保护。
3. 救援与抢险: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力量,展开救援和抢险行动,及时营救被困人员、疏导交通、修复设施等,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4.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灾害情况和处置进展的信息,消除谣言和恐慌,引导社会舆论,保持社会稳定。
5. 事后评估与总结: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事后评估和总结,分析处置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处置提供经验和教训。
四、应急管理与处置的重要性应急管理方案和处置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社会安全、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可以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通过建立科学的应急机制和制定有效的预案,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防范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2. 可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通过定期演练和培训,可以提高应急机构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应变能力。
应急管理六进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六进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应急管理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应急管理六进实施方案是指在应急管理工作中,要做到六个进位,即“进思维、进机制、进队伍、进技术、进装备、进训练”,以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进思维。
进思维是指要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危机处理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应急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的应急意识和能力,增强预警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进机制。
进机制是指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调机制和指挥体系,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协同作战能力。
四、进队伍。
进队伍是指要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应急管理队伍,加强队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和应对工作。
五、进技术。
进技术是指要引进先进的应急管理技术和装备,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救援和救护的技术水平,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
六、进装备。
进装备是指要配备先进的应急管理装备和器材,提高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和救护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七、进训练。
进训练是指要加强应急管理的演练和训练,提高应急管理的实战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和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八、结语。
应急管理六进实施方案的落实,对于提高我国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应急管理联勤联动实施方案(二篇)
2024年应急管理联勤联动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根据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利用联勤联动机制,协调各级政府、军队和社会资源,建立高效、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体系,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二)组织体系1. 级别划分(1)国家级:设立国家级应急管理联勤联动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国家级联动机制的工作。
(2)省级:设立省级应急管理联勤联动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本省级联动机制的工作。
(3)地市级:设立地市级应急管理联勤联动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市级联动机制的工作。
(4)县级:设立县级应急管理联勤联动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本县级联动机制的工作。
2. 职责划分(1)国家级指挥部:负责制定国家级应急管理联勤联动的工作方案、政策和制度,统筹、协调、督导、指导和评估全国范围内的联动工作。
(2)省级指挥部:负责制定省级应急管理联勤联动的工作方案、政策和制度,统筹协调、指导和评估本省范围内的联动工作。
(3)地市级指挥部:负责制定地市级应急管理联勤联动的工作方案、政策和制度,统筹协调、指导和评估本地市范围内的联动工作。
(4)县级指挥部:负责制定县级应急管理联勤联动的工作方案、政策和制度,统筹协调、指导和评估本县范围内的联动工作。
(三)工作机制1.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级联动机制之间的即时通讯、信息共享和数据共享。
各级指挥部要及时发布信息,包括灾害情况、资源调配、人员部署等,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支持。
2.指挥协调机制建立联动指挥网络,通过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形式进行联动指挥,实施协调决策和资源调配。
各级指挥部要做好指挥协调工作,及时调度各类资源,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高效进行。
3.演练实训机制定期进行应急管理联动演练和实训,提高各级指挥部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
演练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检验联动机制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及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提高联动工作的效果。
(四)资源保障1.物资储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一定数量、一定种类的应急物资储备量。
政府应急管理实施方案
政府应急管理实施方案政府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和灾害时,采取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挥、监督和保障措施,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行为。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政府应急管理实施方案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政府应急管理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的指挥系统和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展开应对工作。
其次,政府应急管理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报告和发布机制。
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和报告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突发事件的信息,做到快速响应。
同时,要加强对外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应急信息,引导民众正确应对突发事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第三,政府应急管理实施方案需要加强应急资源的储备和保障。
政府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放救援物资,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救援和抢险能力。
此外,政府应急管理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协同。
政府要积极引导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发挥各方资源的优势,形成合力应对突发事件。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社区和志愿者组织的合作,形成协同作战的局面,提高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
总之,政府应急管理实施方案是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重要保障。
政府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实施方案,做好各项应急管理工作,为社会安定和谐、经济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紧急情况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原因,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
为了提高应急管理的效能,有必要进行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培养专业应急管理人员,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以下是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一、制定培训计划1.组织编制应急管理培训规划,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2.结合实际需求,确定培训的职业资格和证书要求,并根据需要开展相关培训班。
3.根据不同岗位和层级,设计不同级别的应急管理培训课程。
二、开展培训课程1.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可以通过面授、远程教育等形式进行培训。
2.开展基础课程,包括应急管理理论、法律法规、危机管理与传播、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等。
3.开展实践培训,组织应急演练、案例分析等活动,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
三、建立培训体系1.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学员的培训情况和成绩,作为评价和奖惩的依据。
2.设立培训评估制度,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四、培养优秀师资队伍1.选拔具备应急管理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讲师,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定期对讲师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教学水平和培训效果。
五、建立培训资源库1.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建立培训课件、案例库等,供学员在培训过程中使用。
2.建立培训设备库,包括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验室等,保障培训设备的质量和数量。
六、加强宣传推广1.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培训信息,提高培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合作举办培训班,拓宽培训资源渠道。
七、建立应急管理人才储备制度1.通过招聘、选拔等方式,建立应急管理人才储备库,为应急工作提供持续的人力保障。
2.定期组织人才选拔和培训活动,提高储备人才的应急管理能力。
八、监督和评估工作1.建立健全培训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培训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开展学员满意度调查,听取学员意见和建议,优化培训工作。
应急管理执法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执法实施方案
其次,应急管理执法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报送和发布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报送和发布系统,确保各类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部门和群众,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突发事件。
另外,应急管理执法实施方案需要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
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处置水平。
同时,还应加强应急管理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专业水平。
此外,应急管理执法实施方案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协同配合。
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引导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应急管理执法工作中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同配合的应急管理执法机制,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应急管理执法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体系,对应急管理执法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应急管理执法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有效进行。
总之,应急管理执法实施方案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国家的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执法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能够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执法工作,共同为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做出贡献。
学校应急管理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应急管理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学校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地方,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应急管理是保障学校安全的重要环节,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学校应急管理方案,对于提高学校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学校应急管理建设实施方案,以期为学校安全保障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学校应急管理建设实施方案。
1. 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学校将建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学校安全保卫人员、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师等。
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协同合作、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
2. 应急预案制定。
学校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火灾、地震、台风等各类灾害的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
3. 应急设施建设。
学校将完善应急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识、应急照明、消防器材等设施,保障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师生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4. 应急知识教育。
学校将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包括组织学生参与消防演练、开展应急疏散逃生知识培训、举办灾害事故应急知识讲座等,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应急物资储备。
学校将建立健全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急救用品、应急灯具等,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
6. 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学校将建立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学校应急预案、人员疏散名单、重要物资储备清单等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7. 应急管理监督检查。
学校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三、结语。
学校应急管理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保障。
学校将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确保师生在安全的学习、成长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应急管理站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站实施方案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站,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1. 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站,提高突发事件和灾害应对能力;
2.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3.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实施步骤。
1. 确定应急管理站设置地点和范围,明确应急管理站的职责和任务;
2. 配备应急管理站所需的设备和物资,确保设施完备;
3. 建立应急管理站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
4. 培训应急管理站工作人员,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应急管理站的应对能力和工作效率;
6. 不断完善应急管理站的制度和机制,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形成合力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2. 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准确地获取应急信息;
3.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 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应急管理站的有效运行和工作效率。
五、总结。
应急管理站的建立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应急管理站的建设和实施方案的制定,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应急管理工作“四个一”工程初步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工作“四个一”工程初步实施方案应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四个一”工程应运而生。
下面是“四个一”工程初步实施方案。
一、建立一支专业的应急管理队伍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应急管理队伍的建设,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队伍才能高效应对突发事件。
因此,首先需要选拔培养一批应急管理人才,并建立健全他们的培训机制。
其次,要加强与应急管理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育更多的专业人才。
此外,还需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例如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待遇,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二、建立一套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首先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力。
其次,需要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机制,确保各级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和合作。
此外,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提醒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建立一种灵活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突发事件处理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非常重要。
因此,要建立一种灵活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
首先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各自能够做好本职工作。
其次,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一系列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以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
此外,要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协调联动的效率。
四、建立一种全民参与的应急管理文化全民参与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社会公众的应对能力。
因此,要建立一种全民参与的应急管理文化。
首先要加强公众的应急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其次,要依靠群众参与和监督,加强突发事件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此外,还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同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提高组织的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四个一”工程初步实施方案主要分为建立一支专业的应急管理队伍、建立一套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一种灵活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和建立一种全民参与的应急管理文化。
应急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改革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应急管理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面对突发事件和灾害,有效的应急管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应急情况,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下面,我们就应急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应急管理改革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我国的应急管理法规体系尚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各方能够依法行使权力,协同合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能力。
其次,应急管理改革需要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在应急管理中,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的职责和协作机制,提高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
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应急管理人才队伍,提高应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另外,应急管理改革还需要借助先进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利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灾害勘察和救援,都能够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最后,应急管理改革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对应急管理的认知和了解程度还不够,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举办应急知识讲座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格局。
综上所述,应急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需要从法律法规、组织体系、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全面推进,确保各项措施有机衔接、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社会稳定和发展。
应急管理处置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处置实施方案背景介绍应急管理处置实施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频频发生,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制定并实施好应急管理处置实施方案对于防范和应对各种紧急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案概述应急管理处置实施方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应急资源进行协调调配,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和灾害处置工作。
该方案旨在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快速、有效、统一并规范进行。
下面是该方案的主要内容。
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在应急处置工作中,需要建立一支专业有素的应急救援队伍。
各部门应建立应急救援机构,明确职责,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高效、准确。
应急预警和汇报在紧急情况下,要及时发布应急预警信息和事故汇报。
各级应急救援机构需要紧密配合,及时分析紧急情况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共享最新的事故情况,便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应急资源调配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在实施应急处置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各种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效率,建立调配机制,确保资源的到位、合理分配。
应急处置救援应急处置救援是处置方案的核心,它需要按照预案的要求,以实际行动帮助人们渡过难关。
应急救援不仅要快速,而且还要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情况下的急需需求。
此外,应急救援还要与其他部门协调配合,进行有计划的救援和维护秩序工作,以确保处置工作的高效进行。
总结应急管理处置实施方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密切协作,形成一条有效的联防联控的应急管理体系。
该方案只有在准确的识别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各种应急资源的使用和多年的应急演练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自身价值。
应急管理铁军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铁军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应急管理成为了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建立应急管理铁军成为了当务之急。
应急管理铁军实施方案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时,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手段,迅速、有序地展开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套综合性应急管理措施。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应急管理铁军实施方案的一些关键内容。
首先,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是应急管理铁军的重要基础。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的领导机构和指挥部,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和部署救援力量。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能够迅速有效地协作。
其次,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至关重要。
应急管理铁军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队、工程抢险队等,他们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演练,掌握各种救援技能和装备操作,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应急情况。
此外,科学有效的预案和演练也是应急管理铁军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完善性,确保在实际应急情况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展开救援行动。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也是应急管理铁军实施方案的重要环节。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应急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应急管理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氛围。
总之,应急管理铁军实施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起来。
只有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强大的救援力量、科学有效的预案和演练以及广泛的社会参与,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共同建设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
项目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
项目实施方案应急管理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频繁发生,对各行各业的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方案,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演练的开展以及应急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以提高企业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能力和处置效率。
三、项目内容。
1. 应急预案的编制。
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火灾、地震、台风、爆炸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应对措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2. 应急演练的开展。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包括模拟火灾、泄露事故等突发事件,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处置水平。
3. 应急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整合企业内外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员、物资、设备等,建立资源库和应急队伍,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快速调配和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救援和处置效率。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制定项目计划书。
明确项目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具体任务,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 组织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对应急预案进行检验和修订,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4. 整合应急资源。
建立应急资源库,整合内外部的应急资源,建立应急队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项目风险及对策。
1.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人员配合不力、资源调配困难等问题,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需要经过实际演练检验,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确保其适应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需求。
六、项目成果评估。
1. 项目实施完成后,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演练的开展以及应急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进行评估,确保项目实施的效果和成果。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管理方案,提高企业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能力和处置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自治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州应急委成员单位:《自治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经自治州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认真贯彻落实。
附:《自治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试点建设实施意见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及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州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州基层应急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昌州政办发…2007‟124号)要求,现就自治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紧紧围绕自治州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以贯彻落实《自治区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为主线,将组织编制自治州“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作为规范、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载体,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体系建设,加快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强化应急基础设施,健全应急保障体系,推动基层工作深入开展,扩大宣传培训覆盖面,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能力,为促进自治州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基层单位有完善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有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
建立公示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应急处置、档案管理等制度。
基层各试点单位应急预案体系健全,每年至少举行1—2次综合性应急演练,开展2次以上应急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开办应急知识宣传栏,档案资料齐全。
试点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干部每年集中进行1次应急管理培训。
试点学校每学期开展应急教育培训不少于2次;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栏,并设立避难场所。
三、工作任务(一)建立组织体系,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1、建立各级组织体系。
各县(市)人民政府政府、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社区、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要层层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形成工作机制,构建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架构。
2.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监测系统。
健全全州各县(市)突发事件综合预警系统,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预测预警系统,实现多种、跨领域的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
各县(市)加大资金的投入,尽早完成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急平台建设,立足基层、夯实基础,早日实现自治州、县市园区、乡镇街道三级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兵)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加强专业和兼职应急队伍建设1.加强综合应急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以各县(市)驻军部队、武警部队、消防部队、公安干警为骨干突击力量,以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
加强以消防、武警为主体的综合应急抢险队伍,乡镇、街道办事处加强武装部和民兵队伍建设。
2.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
各县(市)依托有关部门,加强公安、交通、通信、医疗卫生、市政、建设、防汛抗旱、防震、森林防火、民政救助等专业队伍建设,抓好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网络、危化品、市政设施及矿山、公路、环保等专业救援队伍建设。
3.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
各县(市)加强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工作,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队伍。
建立专家参与预测预警、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应急咨询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
4.大力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
依托共青团组织、红十字会、社区及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重点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
5、各县(市)要在各领域、各行业每年开展组织1-2次应急演练,强化人员应急意识,探索联动模式,增强协同能力。
(三)加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将应急管理资金纳入全州各级公共财政预算。
建立县(市)、乡两级财政应急储备金制度。
完成应急队伍、物资的摸底调查工作。
各县(市)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综合管理调度系统,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采购、征收征用、市场调控与流通、紧急发放等制度。
重点加强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气象灾害、不明原因疫病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监测预防技术研究,提高早期发现和应急防范能力。
开展地震、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放射性物质泄漏、群体性中毒等重大关键应急救援技术研究。
(四)加强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各县市、各部门、各单位要借助各类预案的编制和修订,结合所在县(市)总体应急预案和相关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编制基层应急预案。
年底前全州所有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市直各部门所属企事业单位及学校都要编制完成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
各县(市)开展基层应急预案演练,积极组织实战性强、群众广泛参与、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演练,通过定期演练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查找薄弱环节、完善组织建构,确保基层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
(五)加强以点带面,规范基层应急组织体系建设。
各县市、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应急管理“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以下简称“四进”)工作,选择2个以上有一定基础的乡镇(街道)、学校、社区(村组)、企业配备人员、装备,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建成各类标准化的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逐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各县(市)要多投入,把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抓出成效,要发挥抓一个、成一个,成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作用。
以点促面,提升全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六)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1 .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
建立健全科普宣教工作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应急知识进学校、进课堂工作。
组织编写应急知识手册,向社区、农村等基层组织单位群众发放。
切实做好“公共安全宣传周”、“安全生产日”、“国际减灾日”、“全国消防日”等专题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各级政府做好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2. 要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对各级干部加强应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各县市人民政府应组织不少于1次应急管理专题培训,要指导、督促辖区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培训,严格落实高危行业和领域生产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制度,要将培训考核结果与上岗许可直接挂钩。
年底,各县市(园区)、各部门要将宣传、教育、培训开展情况汇总上报。
四、保障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把应急管理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
各县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本着“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建立和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县级政府应急办要有机构、有编制、有专职人员。
各部门、各乡镇(街道)村委会要设置或明确应急管理机构,有专兼职人员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确保机构完善、人员到位、设施完备,为推进基础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管理各项制度,建立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国家有关部门法规、政府规章为主干、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及应急管理制度为基础的法规和制度体系。
要完善应急管理综合和专项规定,组织起草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制度。
加强应急相关法律法规执法工作,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
抓紧研究制定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相关配套制度,明确各有关部门及单位应急体系建设的职责。
(三)进一步增强各县(市)各部门责任意识。
认真落实州政府办公室《2012年自治州应急管理工作要点》、《昌吉州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各县(市)人民政府、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严格实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追究制。
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确定试点单位,明确工作任务。
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将昌吉市作为自治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试点市,州水利局、州地震局作为自治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试点单位。
试点市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建立组织体系。
市政府;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社区;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要层层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形成工作机制,构建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架构。
2、建设预案体系。
各不同层面的单位要依据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单位的职责和职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应急预案。
预案要有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3、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试点市要以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部队、物业保安、企事业应急队伍和保安人员、志愿者为主,吸收有关专家,组建1-2支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并配备必要的装备。
要组织1-2次应急演练,强化人员应急意识,探索联动模式,增强协同能力。
4、探索应急管理与基层原有工作相融合的工作模式。
围绕基层综合治理、卫生防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各项工作,结合乡镇“七站八所”职能发挥和社区“六站一室”建设,找准应急管理工作与基层各项工作的切入点,把应急管理工作融入基层原有的日常工作中。
5、探索开展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途径。
试点单位要认真分析研究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形成切合基层实际的,科学规范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领导组织架构、职责、职能、制度和工作流程;筛选形成基层各个层面、不同类型应急预案范本;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备的工作模式、规程和方法,为形成“基层组织建设完善、预案体系全面覆盖、救援队伍精干实用、应急工作开展有序”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格局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试点单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做好相关专项应急预案的延伸。
指导试点市及其基层各单位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相关专项应急预案或配套预案,实现应急预案在基层单位的全覆盖。
2、督促和指导基层建立相关应急机构。
与试点市密切配合,在试点市的基层各单位确定专、兼职应急工作人员,使本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层层有人负责,有人落实。
3、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采取培训、讲座、印发安全手册以及广播电视宣传等多种方法和途径,广泛开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社会公众普遍了解和掌握本行业、本系统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基本常识,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三)广泛深入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试点市、试点单位要与广播电视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做好基层应急管理试点的宣传工作。
要将开展试点工作的全过程制作成音像制品,作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整体推进的范本和重要参考资料。
试点市、试点单位要把工作中形成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责任人任务分解等资料,张贴在基层干部群众易看到的宣传栏内。
通过广泛宣传,扩大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面,提高社会公众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会公众支持和参与基层应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推开奠定良好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