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

合集下载

当代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思考

当代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思考

当代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思考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等教育面临重大挑战和变革。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挖掘人才潜质,注重知识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快地适应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市场驱动下的人才培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需求越来越大,高等教育要更多地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才能满足人才和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为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停留在传统模式,而需要更多地注重市场需求,结合社会一线企业提供科研、实践和就业创业的服务,注重学生的实用能力培养。

同时,还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这不仅是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责任,也是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必须品。

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的特点是知识的传授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越来越注重,从而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培养质量。

实践性教学包含实验、实习、科研等多种模式,是一种“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够有效地实现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在社会现实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理论学习知识所需,还能在实践中更快乐地学习,增加自信心和工作能力。

同时,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更全面,因此,我们应该倡导贯彻实践教学,注重实用性和创新精神,努力为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三、创新教育方式高等教育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教育方式也应当不断创新变换。

由于现代科技在各个方面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等教育教育教育方式不再满足现代学生对知识、思维、观念的需求。

因此,高等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跟进新技术的发展,设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方式等,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未来能胜任现代职业要求的知识精英。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前景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前景
高等教育人才培 养的现状与前景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 现状
03 高 等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的 前景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 式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能力不足:高校培养的 人才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实 践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的需要
国际化程度低:高校在人才 培养方面与国际接轨程度不 高,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
通能力有待提高
学科交叉融合不足:高校学 科之间存在壁垒,跨学科人 才培养不足,难以满足社会
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
改革背景:适应经济社 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
发展的需求。
跨学科教育:加强学科 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 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复
合型人才。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 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 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 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
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
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 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 会的发展需求。
培养质量
改革措施:优化学科专 业结构,加强实践教学 环节,推进产学研合作
改革成效: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
社会发展的能力
未来展望:深化改革, 不断创新,推动高等教
育内涵式发展
03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前景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趋势
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

2023年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2023年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判断(共12题)1、教育方针旳基本构成:教育发展旳指导思想(教育旳性质);教育旳培养目旳(广义旳培养目旳,即教育目旳);实行旳途径(实现教育目旳旳途径)。

2、发展教育旳三个途径:教学工作(重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旳教育方针予以强调)。

3、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4、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旳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旳校长负责制)5、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旳重要形式。

6、宏观高等教育构造:包括层次构造、科类构造、形式构造、能级构造、地区构造(即布局)、管理体制构造等。

7、微观高等教育构造:包括学科专业构造、课程构造、教材构造、队伍构造、各类人员旳知识构造等。

8、高校教学系统构成: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10、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平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毕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旳特性:人才培养旳目旳;现实参与旳方式;定向选择旳内容;互补并进旳效果。

1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起旳作用:可增进知识旳转化和拓展;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旳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助于发展大学生旳发明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1题)1、高等教育P5:高等教育是在完全旳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旳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旳社会活动。

2、广义文化P17:最广义旳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发明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旳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旳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旳角度使用。

4、教育方针P29: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旳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旳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旳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旳,是教育政策旳总概括。

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及解决方案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在分析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人才培养问题分析1.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学科之间的壁垒传统的学科分割导致了知识的碎片化和学科之间的隔阂,限制了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他们在跨学科领域的创新能力。

3.实践环节的不足很多高等教育机构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

4.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性过去,高等教育主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二、解决方案1.推进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动教育信息化,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在线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建立跨学科综合课程体系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强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开展更多的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能。

4.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核,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研和项目实践,促进其全面发展。

5.加强与社会的对接加强高等教育和社会的联系,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项目,提高教育的实际性和适应性,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6.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引导他们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结语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关乎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产出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产出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产出当今社会,高等教育被视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个人,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

然而,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产出已经成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产出及其面临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定位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定位是指高等教育的目标、方向和重点。

目标是指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方向是指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为哪些领域服务;重点是指培养的人才应该注重什么方面的培养。

定位的不同,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如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那么,高等教育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社会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而如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那么,高等教育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国际视野,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要考虑到社会和国家的需求,不能单纯满足个人的追求。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产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产出是指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所达到的效果。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产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高等教育通过教授专业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在学科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

(二)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教育应该通过实践性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胜任专业岗位。

(三)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应该通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

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XX省中长期教改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XX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XX大学“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现就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改,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构建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体制机制1.坚持定期专题研究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机制。

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性的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围绕解决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推进全校教育教改和教学基本建设;学校行政常务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听取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汇报,确定年度人才培养工作重点,研究解决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院(系、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辅导员和教学秘书参加的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学院(系、部)教改和学风建设工作;学校教务处和学生处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研究本科人才培养的工作例会,研究、部署和落实本科人才培养常规工作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辅助部门每学期召开1-2次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建立本科人才培养应急保障机制,解决各类突发问题。

2.规范和落实教学工作责任制度。

强化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保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

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及所分管的部门,研究落实支撑和服务本科教学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院(系、部)行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教改和发展建设的整体工作,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工作分工落实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监控等重要环节的工作任务,完善本单位教学质量责任制度。

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支队伍,他们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对于整个教育领域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高等教育中,高校教师是带领学生前进的重要人才,其专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要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注重教师职业发展高校应该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设立更多的培训课程和专业发展项目,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这些培训课程可以涵盖学科知识梳理、职业技能提升、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从而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二、培养教师积极性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探索和创新。

同时,高校也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场所和教学资源,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发掘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三、教师与学生互动高校应该鼓励教师与学生互动,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进行沟通,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技能。

四、加强高校教育改革高校应该围绕教育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推进学科结构调整和学科交叉合作,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学科体系,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此外,高校还应该把握教育改革的契机,积极推进学校内部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总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内容。

高校应该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培养教师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互动、加强高校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努力,从而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

医疗行业:对医疗 专业人才的需求较 大,需要具备医学 知识、临床经验和 团队协作能力的人 才。
教育行业:对教育 专业人才的需求较 大,需要具备教育 理论、教学经验和 教育管理能力的人 才。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专业技能:企 业需要具备特 定专业技能的 人才来完成工 作任务。
0 1
沟通能力:良 好的沟通能力 可以帮助企业 内部的协作和 外部的客户维 护。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 过增加实践课程和实践教 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 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 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同开 展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 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创 新能力。
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 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 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 、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 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目标:高等教育旨在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需 与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 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师资力量:教师的学术水 平和教学能力是影响人才
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 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精神。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
培养目标不明确:高 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 计未能充分反映社会 需求和行业特点,导 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 际需求脱节。
实践教学不足:高校过 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社会 发展的需要。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 高校教师缺乏行业经验和 教学能力,无法有效地指 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0 2
团队协作:企 业需要员工能 够融入团队, 共同完成项目 和目标。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2009年7月28日)说明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高等教育处于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

国家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

离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等教育的目的将无法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将无法保障,“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也将无法落实。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而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揭示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重要科学,是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

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学理论、自觉地运用高等教育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既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又是高校新教师尽快熟悉和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途径,同时还是高校教师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的不竭动力。

为此,我们把《高等教育学》这门课程作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为了促进高校新教师能够尽快熟悉和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高校教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终确保高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高校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本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大纲的编写指导思想: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要求、高效求实,保证高等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质量。

本大纲的编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求实创新。

三、讲课内容和时数讲课内容共10章,总学时40学时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2 学时)第二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4学时)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理论(4 学时)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4学时)第五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6学时)第六章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 6学时)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一)(4学时)第八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二)(4学时)第九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4学时)第十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2学时)本文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概念、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的概念二、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三、高等教育学及其学科性质四、高等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第二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内涵与外延、高等学校的职能定位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功能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的结构1、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与外延2、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制约因素3、高等教育的结构存在的问题4、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的趋势二、高等教育的功能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三、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1、高等学校职能的演变2、高等学校的职能定位3、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的关系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理论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目标体系、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1、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方针2、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3、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与作用二、高等教育目标体系三、高等教育目的基本理论1、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几个理论问题四、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1、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的含义2、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教学重点: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学制、学位制度教学难点: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1、高等学校的学制2、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3、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二、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1、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2、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第五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教学重点: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素质要求教学难点: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教学时数 6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教师1、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2、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3、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素质要求4、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二、高等学校的学生1、大学生的基本特征2、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三、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1、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2、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3、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第六章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重点:学科设置及其影响因素、专业构成和专业特色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学时数 6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学科1、学科的概念2、学科设置及其影响因素二、高等学校的专业1、专业和专业教育2、专业构成和专业特色3、专业划分、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4、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三、高等学校的课程1、高等学校的课程概述2、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3、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一)教学重点: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及其体系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教学概述1、高等学校教学及其构成要素2、高等学校教学的意义3、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二、高等学校教学原则1、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及其制定的依据2、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体系三、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与环节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概念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3、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环节四、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方法1、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高等学校教学的方法五、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1、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及其意义2、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第八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二)教学重点: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1、高等学校教学评价及类型2、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评价理论3、教育教学评价的走势4、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5、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状况评价6、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二、高等学校教学改革1、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模式2、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3、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三、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概述1、“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2、实施“质量工程”的意义3、“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4、“质量工程”的实施步骤5、“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6、“质量工程”体现的思想第九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教学重点:高校科研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高校科研的原则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学校科研的意义与任务1、高校科研的内涵2、高校科研的意义3、高校科研的任务4、高校科研中的不良倾向及其对策二、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与原则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三、高等学校教育科学研究1、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3、对大学生的科研指导4、新时期高校科研工作的落实第十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学重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教学难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和动因1、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2、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1、高等教育规模改革与发展的现状2、高等教育投资改革与发展的现状3、高等教育类型改革与发展的现状4、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1、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2、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报告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报告

篇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报告“具有高职特色的《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研究报告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徐大胜1 研究目的和意义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体系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结合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从《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本身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知识构建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需要有一本适合高职特点的、对培养实用的应用型人才能起到重要作用的高职高专《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更需要有一门精品课程。

编写高职高专《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并把《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既能解决目前我省,乃至全国无高职高专《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和无《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问题,又能解决教材的适用性问题,而且还能大大降低学生的教材成本(据粗略统计,目前我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遗传育种》课程所用的3本教材的总金额为88.8元,编一本高职高专《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交到出版社正式出版,价格也只有30元左右,可以为学生减轻近60元的教材费用负担)。

而且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们能把在多年《遗传育种》教学中积累的经验编写到教材中,对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和提高《遗传育种》教学的教学效果将起到重要作用;在《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中,把课程的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凝聚教师多年心血的教案、习题集、课件等教学成果放在网上,有利于学生课余学习和远程学习。

所以,从事高职《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的编写和该门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有利于培养具有高职特色的合格人才,也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研究过程本课题从2005年3月开始启动,经过课题组成员多次开会研究,形成了课题研究方案,完成了教材《编写大纲》。

2005年5月正式申报该项目,6月开始着手《遗传与作物育种》教材编写,2005年11月教材脱稿,2005年12月和2006年3月两次对教材进行了审定。

2005年12月开始着手《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特点,按教案、习题集及答案、学习指南、实验和教学实习指导书、课件、网页制作、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进行了分工,然后按时间、进度由课题负责人进行检查,2006年5月开始录制《主讲教师授课录像》。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作者:赵冬冬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0年第11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也正在从较多注重规模扩张转移到更多地注重质量提高上来。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支撑经济增长,引领社会进步,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

《教育规划纲要》不仅对未来10年我省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也起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针对如何解读和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发展任务,记者特别采访了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教授。

人才培养是核心记者:在《教育规划纲要》中的高等教育部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您是如何理解这一内容的?娄源功: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到《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在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党中央、国务院举办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到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再到各高校党委、行政部门的学期工作会议也都在重点提这个问题,这三个层面的高度重视恰恰说明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不难看出,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衡量大学办学成效的根本尺度,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更是一个永远都不能放松的主题。

记者: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是核心。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该如何贯彻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娄源功:办学质量是立校之本。

这句话实际上说的是人才培养问题,因此,高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实施质量立校战略。

要牢固树立教育质量是高校生命线的理念,切实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质量保障机制。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提升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提升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提升近年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不断更新,如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也成为了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严格评价。

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指标。

1、教学设施和硬件条件评价一个高校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是教学设施和硬件条件。

高校教学设施和硬件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受教育的质量。

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设施的完备与否,开放时间、开机率、容量大小、设备功能是否齐全等。

2、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评价一个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优秀的师资力量不仅意味着高水平的教学,还代表着学校的综合实力。

因此,拥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保障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保证。

3、毕业生就业率和薪资水平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是衡量一个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

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直接反映出该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

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还可以进一步反映出当前时代对该专业所需人才的需求情况。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如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

1、改善师资力量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引导、培训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及时补充新的人才。

同时,可以采用对新教师进行修辞教育,采取量化管理等方法,引导新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通过考核制约管理的方式促使教师稳步提高教学水平。

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高校要致力于提高教学设施和硬件设备的配套工作,保障教学硬件设备的完善和合理运作。

如,加强对实验室、图书馆等设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图书馆的书籍种类和数量以及资源利用率。

3、创新教学模式高校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高校专业认证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

高校专业认证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

高校专业认证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专业认证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校专业认证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成为了一项关键任务。

通过对高校专业认证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进行研究,可以不断完善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

首先,高校专业认证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专业认证是指对高校的教学过程、教育资源、教师队伍等进行评估,并通过合格的评估机构的审核,确认其教育质量的认证行为。

通过专业认证,高校能够对自身的教育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改进。

这有助于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其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研究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这包括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

在进行高校专业认证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研究方法的应用。

研究方法的正确应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据统计和综合分析,深入了解专业认证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其次,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高校专业认证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的实用性。

再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于提升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此外,要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和主体,他们的参与和反馈对于提升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或渠道,接收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作出反馈和改进。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是衡量一个教育机构或者一个培训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在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力。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至关重要。

首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应当包括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和社会认可度三个方面。

教学质量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评价。

学生素质则包括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而社会认可度则是指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受认可程度,包括就业率、薪酬水平等方面的评价。

其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避免一刀切的评价标准。

同时,评价标准应当采用客观的评价方法,如考试、实践能力测试、社会调查等,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评价。

再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应当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才的培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评价标准应当具有前瞻性,能够及时调整和更新评价指标和方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同时,评价标准也应当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应当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优秀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应当能够激励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推动教育机构和培训项目的不断发展。

因此,评价标准应当与奖惩机制相结合,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给予相应的惩罚。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力。

因此,我们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与要素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与要素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与要素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与要素【引言】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和关键领域,对于培养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全面实力。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明确其内涵和要素,以便有针对性地推动相关工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素,并提供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正文】1.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要注重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教育。

1.2 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教育体系的建设涉及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要充分考虑人才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对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要与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培养与时俱进的专业人才。

1.3 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需要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也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吸引和培养优秀的教师,需要完善师资培养机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合理的薪酬待遇。

2.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素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决定了其能否取得可持续的进步。

以下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素:2.1 投入和资源保障高等教育需要大量的投入和资源保障,包括财政支持、教育设施和技术条件等。

只有充足的资源保障才能够支持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质量提升。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2.2 评估和质量监控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和质量监控机制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监控,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推动高等教育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制约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制约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制约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如教育质量不稳定、培养目标不明确以及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第一个制约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是教育质量不稳定。

一方面,一些高校招收过多的学生,导致教师资源紧张,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在招生时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导致学生整体实力不足。

这种情况下,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高校应该实行严格的招生政策,确保招生规模与教师资源的匹配。

其次,高校可以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高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提高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最后,高校可以建立评估机制,对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

第二个制约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是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当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面临就业压力和追求高薪的诱惑,导致目标偏离了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情况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应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高校应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以使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

其次,高校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最后,高校应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职业道路,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第三个制约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是实践环节不足。

当前,高校往往侧重于理论教育,缺乏实践环节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上存在不足。

这样的情况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受到了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高校应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包括实习、实训、实验和社会实践等,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

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

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在当今日益全球化的社会,高等教育的责任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是关乎到社会未来发展的基础——人才培养。

一所优秀的高校应当能为社会提供高尚的道德风尚,创新的思维方式,超程度的专业素质的人才。

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方法策略。

首先,我们要理清高等教育的目标。

明确的理智、独立的思考、坚韧的心志、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宽广的国际视野。

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教育首先需要从课程设立上进行改革。

学科的学术性和实践性应该兼具,提升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以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教师队伍建设是又一项重要工作。

教师应有深厚的学术背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态度,最好能以身作则,积极引领和熏陶学生。

同时,老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人潜能。

再者,我们还需要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两方面下功夫。

在与社会双向互动的过程中,高校应该认真研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期望,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育计划。

学校还应该进行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能力培养和知识创新。

最后,高校教育还应该强调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个人价值观的塑造。

在知识的熏陶下,学生应当了解和接纳不同的文化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球化的视角。

在道德的培养上,高等教育应该弘扬公正、公平、诚实、尊重等基本的道德价值。

在这些价值观的指引下,学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引领者。

总结,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社会互动、科研活动到道德教育等多方面进行同时进行,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为社会的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全社会的广泛支持。

未来的路并不好走,但是只要我们对教育有信心,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这些要求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

首先,国家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要依法办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高等教育机构必须依法设立、登记,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办学条件和标准进行办学。

教育机构要履行教育、培养和科研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其次,国家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要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合理确定专业的数量、规模和结构,并定期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调整。

此外,高等教育机构还需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积极推进跨学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第三,国家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国家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育创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第四,国家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要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高等教育机构应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应用。

国家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和就业机会,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第五,国家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机构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机构还要加强学生的管理,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主要包括依法办学、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以及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等方面。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课程课件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课程课件
第5页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综合治理方案旳制定
★ 根据科学研究不断提供旳新信息和 办法及推广过程中所获得旳经验,再进 一步改善和完善治理体系,使IPM从单一 作物上旳单种病虫、多种病虫水平,向 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旳多种病虫草害旳 水平发展。
第6页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第1页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综合治理旳含义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旳 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 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旳互相联系,充足发 挥自然控制因素旳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 用必要旳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容 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旳经济、生态和 社会效益。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化学防治就是运用各种有毒旳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旳一 种方法。其长处是杀虫谱广、迅速高效、用法简便,不受地区限制和季节限 制,便于大面积机械化防治等。但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人、畜中毒;环境污染; 杀伤天敌,引起次要害虫再猖獗;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使某些病虫产生 不同限度旳抗药性等。
粉剂
可湿性 粉剂
乳油
颗粒剂
水剂
种衣剂
第17页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农药旳基础知识
农药旳用法
喷雾
喷粉 灌根
使用 办法
毒谷 及毒饵
拌种
浸种 及浸苗
第18页
基础知识
合理安全使用农药
合理用药
对的选药
合理使用农药
适时施药
第4页

比较教育学试卷

比较教育学试卷

说明:本试卷由12教育班出品且经老师查阅,内部资料,侵权必究!在复习时若有纰漏,欢迎大家提出和交流意见哈~大家加油!!么么哒……Ps:简答题可以在答案基础上适当多写一点哈!比较教育学第一大组出题汇总一、选择题:第二章《美国》BB1、最早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人是( )A.康德尔B.朱利安C.萨德勒D.阿尔特巴赫2、贝雷迪的比较研究方法有四个步骤,下列哪一个不是的()A.描述B. 收集资料C.并列D.比较第三章《英国》BD3、下列不属于英国高等教育大学招生特点的是()A、大学入学考试和中学毕业考试合一B、考试机构虽接受国家宏观调控,但不属于自主独立机构C、考试次数多,打破“一考定终身”D、考试设科广泛,学生选择余地较大4、义务教育结束后所进行的除高等教育之外的所有教育,称为继续教育。

下列不属于英国实施继续教育的机构是()A、第六学级或第六学级学院B、城市技术学院C、继续教育学院D、第一学级学院第四章《法国》CB5.1833年颁布的关于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法律的名称是___C___A教育方针法B国民教育总法C基佐法D高等教育法6.二战后教育改革的郎之万-瓦隆计划首次提出___B___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

A教育平等化B教育民主化C教育制度连贯化D教育普遍化第五章《德国》CC7、德国现行学制结构中的________是传统的学术性中学,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都相对较高,95%的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

A普通中学B实科中学C完全中学D综合中学答案:C 完全中学(1)普通中学(主体中学)学制5年,属初级中学。

教学设施和师资条件相对最差,除少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毕业时转入其它类型中学外,大多学生毕业后进入各类职业学校,接受三年义务职业教育。

(2)实科中学介于普通中学和完全中学之间,学制6年,也属初级中学。

毕业生中成绩优秀者可进入完全中学高年级学习,一部分升入专科(职业)高中,大多数进入双重制职业教育系统接受职业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调整
基础理论 (教育思 想与课程 建构的指 导思想等 ) 专业设置 和课程编 制过程( 培养目标 的制定及 教学计划 、教学大 纲、教材 的编 写过程)
反馈
预期的课 程(已设 置的专业 模式和课 程体系, 包括已制 订的教学 计划、教 学大纲和 已编成的 教材等)
教学过程 (包括与 教学活动 有关的一 切活动的 安排和实 施过程) 教学的结 果(体现 为具备了 一定知识 能力和思 想品德的 人)
生成系统
实施系统
第三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2、为什么说人才培养模式是质量的首要问题? • 从范围上看,人才培养模式涵盖了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 个大学所最关心的问题。 从逻辑上说,课程(这里主要指单门课程)、教材、教法、评价、 管理等环节的改革都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整体关 照,这些环节的改革就会迷失方向,改革效果是有限的。 从理论上讲,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这与人才培养模式是质量的 首要问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 从“何谓大学”的含义上讲,大学乃大师之谓也,教师应该是大 学质量的头等大事才对。 然而,如果两所大学的师资水平是一样的,而一所大学的教师遵 循了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另一所大学不是这样,那么结果会 如何?
• 我国高校目前几乎都是多科性和综合性大学,问 题的关键是,学校变综合了,人才培养模式变了 吗?学生知识结构变综合了吗?专业变综合了吗? 课程变综合了吗?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的人 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3、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分三个层次。(宏观层 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亦即全校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专业培养 模式(方案)的设计和单门课程和具体内容和方法的设计。进行这三个 层次的设计,需要做好两件事情: • (1) 要有符合科学标准和符合价值标准的理念选择 • (2)要有将上述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方法。 • 这里仅能就主要的构架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
第十章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与人才培养质量
第九章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与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节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节 高等教育质量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的工艺,课程体系的技术设计
(时间定模式:学年学分3+1,
课程体系定模式:选修必修纵模向体系 目标定模式:订单、能力递进、工学结合)
specs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单门课程编制的16个环节或步骤 (1)确定你的教育思想或打算 (2)给该课程拟一个标题或名称 (3)拟订一个所要讲授的内容的提纲 (4)列出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简称 ILOs) (5)将上述的ILOs进行分类,分为知识、技能、理解等 (6)从这些ILOs中提炼出中心问题 (7)根据学生的现有基础和背景,扩充上述ILOs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二、从部分数据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有关人才培养的几个基本数据:就业数据 • 2003年9月份,仍有64万左右的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岗位,其中, 研究生约有0.85万人,本科生约有15.6万人,专科生约有48万人, 专科生占待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75% 。 • 2004年9月份,仍有70万左右的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岗位。 • 2006年10月底,有124万大学生没能当期就业。 • 2007年底,有近100万大学生没能当期就业。 • 2008年底,有120余万大学生没能当期就业。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
• 1、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 • 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符合社会发展对人 才的要求,二是符合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三是符合人才自身发 展的要求。(不同大学对三个方面会有所侧重) • 从这三个方面提取和选择我们的培养目标,并通过合适的程序编 制出培养方案,并把它们扎扎实实落实下去,就会得到预期的人才质量。 提取和选择的目标、根据目标设置的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以及相应采 用的方法和评价手段,加在一起,总体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以,就这个逻辑来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与质量密切相关的。如果用系统 图来描述,它们包括了两个子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二、从部分数据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基本估计 ——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在沿袭历史的一种惯性,在这 种沿袭中,我们还可能丢掉了某些传统。例如,在部门办学的时代, 我们的许多高校已形成了运转良好的产学研机制,但现在基本没了。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意识还比较缺乏,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发生 根本的变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处于应 付状态。
成功素质教育 的人才培养模 式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以下是本科院校课程编制的一种普遍的宏观模式 A、在一、二年级实施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以达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目标 B、普通教育阶段,设置全校通选课程,实现理、工、文(社会科学)、艺(文 学艺术)之间的相互渗透 C、二年级末或三年级初开始实行按主修或专业方向培养。主修领域主要以课程 模块形式开出 D、不同系科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上述三点进行变通 • 对于职业院校和专科院校,要有所变通。 • 提示:这种模式并非唯一的模式,目前在中国比较普遍,但不要把这种模式 当成唯一模式。
华理MBA行动学习引入“课程体系 ——学位论文”的二元模式,开创 了“课程体系——行动学习——学 术论文”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
• 1、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 1998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 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 董泽芳教授则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 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 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 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 • 总的来说,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的指导 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 对高校的办学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二、从部分数据看我国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数已经从 1980年的114万增长到2008年的3000余万,10年间 增长近30倍,已经成为世界上在校大学生数最多 的国家——我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2002年 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五位一体"的人 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二、从部分数据看我国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有关人才培养的几个基本数据 部分高校的专业发展状况 2008年单科院校学科综合发展状况表 • 学校类型趋同,人才培养方案趋同,专业趋同, 课程趋同,教材趋同。 • 典型案例:管理类专业的发展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二、从部分数据看我国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 所以,有一个前提必须清楚: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之后,教师才是决定的因素。 教师对质量的重要性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选择联系起来才是正确的认识。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各个国家的大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 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所获得成功或者进展的,也多是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成 功或进展。 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成为首要的问题。就此而言,教学改革首先要考 虑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此必须要有顶层设计。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 (1)关于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理念选择 人才培养问题初看起来就是两个问题: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但具体操作 起来,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 从三个层次上看,我们培养人才,要同时参照两个标准:科学标准和价值 标准。 • • • 科学标准: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否达到? 价值标准: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否符合我们的需要? 在确定目标前,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多个目标,所以,我们还必须回答: 在面对的目标中,哪些目标是我最需要的和最重要的?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二、从部分数据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校2663所,其中普通高校 2263所(含独立学院322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 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96个。 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23:1,专科院校17.27:1。普通高校 校均规模为8679人,其中本科院校为12097人,高职(专科) 院校为5564人。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教学形式结构、学时分配结构
如同烹饪工艺、化学工艺,专业课前置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从逻辑看,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和根本,下面两件事则属 于配套改革问题。 • 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共性方面的科学化、规范化是教育 质量的制度保证。 • 建立起健全的教学运行机制,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 改革提供舞台,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
(4)学习者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原有基础、学习动机、兴趣爱好、素质发展 创造性的培养:五个保障系统(知识、思维、 动力、实践、时间) (5)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6)教学资源 图书、设备、设施 (7)评价 目标是否合理、目标是否达到、如何检验 (8)课程的改进 职业院校的培养方案的编制(分析法) 普通院校工科和医科的案例借鉴
学生综合素质培 养模式建设方案
第一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 (2)要有落实那些选择的方法 • (有国外学者评论说:有可行之法却无执法之人;有绝妙之言,而绝无 践言之人。可见方法的重要) • 这里的“方法”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包括两项: • A 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课程编制方法。(中观和微观比 较成熟,宏观欠缺) • B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进行管理和评估的方法(包括质量保障体 系的构建)。 • 前一项需要进行培训,后一项涉及的问题是本讲座前面所谈的第 二件大事,即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问题。 • 先来介绍宏观的一些普遍模式,以及中观和微观的课程编制的方 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