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6引导 学生推理 。推理 是探 索未 知最 为简便 最 .
为 常用 的 方 法 ,也 是 一 种 最 为 常 用 的思 维 方 式 ,在
进 行 分 类 、提 炼 ,从 而 达 到 对 这 些 知 识 的 深 层 次 的 感 悟 ,就 不 能 缺 少 学 生 的 反 思 。教 师 应 在 不 断 的 追
彩 免 霉旌
嚣 C 嚣l {{ iE EA i l 程 .{ I S 懿{ ,M }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 江 苏 宜兴 市新 庄 中 学 鲁 志 玉
[ 摘
要】在全面推进新课程 改革的过 程 中,在数 学课 堂上培 养学生数 学创新 思维能 力是现 代数 学教 学的
探索活 动中运用推理 ,不仅能 帮助我们 迅速地 找到 规律 ,求得 真知 ,而且 能有效地 提高我 们的思 维能
力 。推 理 主 要 有 演 绎 推 理 、类 比推 理 和 归 纳 推 理 几
问中引导学生反 思 ,让学生 暴露真 实思维 。数学课
堂教 学 是 师 生 交 往 、积 极 互 动 、共 同发 展 的 过 程 。 师 生 的 交 流 有 时候 是 积 极 的 .但 不 是 互 动 的 ,如 面
7引 导学 生反思 ,让 学生 的思维 走 向深刻 。 当 . 课 堂教学某环节有 多个答案 时 ,不要 急于 明确 对错
答 复 .而 要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一 番 讨 论 、交 流 ,这 样 就 把 学 生 肤 浅 、模 糊 的 认 识 变 得 深 刻 、清 楚 一 些 。 要
把 丰富多彩 的答 案生成新 的教学资 源 ,对各种 算法
首 先要 求教 师在课 堂 上创 设 一种 和谐 、民主 、
尊 重 学 生 观 点 的 氛 围 。 罗 杰 斯 提 出 :有 利 于 创 造 活 动 的一 般 条件 是 心 理 的安 全 和 心 理 的 自由 。课 堂 上 ,
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培养
=
需要 , 具有 重要 的 意义 。
【 关键词 】 创造性思维
创造 性 思维 是指 在综 介 、 分析 已有 的思维 成 , 原有 的 知 对 识 、 息进 行加 _ 信 T稚理 的基 础 卜, 成新 认 识 、 观 点 、 理 沦 、 形 新 新 新 法 的思维 。是 一种 具 有 开 创 意 义 的思 维 , 思 维 的 最 高形 是
的 灵 活性 与创 造 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 中 , 打破思维定势 , 常规思维的局 限 , 应 摆脱 注 意学 发散思维 的培养 。根 据数学 课 的特点 , 可以通 过变 式教 学 、
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立学生创 造的 树
信心和勇气
活泼 、 动 、 好 富有 想象 力 是学 十 的小性 。兴趣 激发 学牛 的好 奇心 和求 知 欲 。一 个 好 奇 心 强 、 知 欲 吐 盛 的 人 , 往 允 满 自 求 往
现 实乍 活 问题 等形 式 , f 学 、 发学 的探 究 欲 望 , 学生 吸j l 激 使 感受 学 习数 学 的乐 趣 , 寓教 于乐 , 以趣促 思 , 而引 导学 生 , 动 从 调 学 爿学 习 的主动 性 和积极 性 , 同时也 培养 了学生 的创 造性 思 维 。
四、 破思维 定势 , 脱 常规思 维 。 打 摆 培养 学生思 维
式 。创 造性 思 维足 一切 创 造 活 动 的起 点 , 同于 一 般 的思 维 活 不 动 , 最主 婴的 标 志足独 特性 、 颖性 和 创 见性 。发腱 生 的思 其 新 维 能力 , 别 是 创造 性 思 维 能力 , 素 质 教育 的根 本要 求 , 数 特 足 足 学 教学 的重 要 目的 , 是 培 养 跨 l 人 才 的需 要 。 素 质 教 育 也 纪 的发展 要求 学校 教育 教 学 在 掌握 课本 基 础 知识 的基 础 卜, 注 更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发布时间:2021-02-19T10:53:45.95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2月作者:罗振盛[导读] 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养成学生创新思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切合学生发展实际,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制订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广东珠海市唐国安纪念学校罗振盛 519082摘要: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养成学生创新思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切合学生发展实际,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制订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体质的不断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的学科,也是会一直伴随学生学习生涯的学科,而小学数学又是具有一定综合性质的学科,因此,我认为,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最合适不过的。
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升创新能力人类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是想象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候,要特别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创新意识发展提供基础。
在当前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为严重,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导,进而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不高。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禁锢,创新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行动的研究都将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才能使教学改革不再是一句空话,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产生实质的变化。
我认为,在教学的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数学课堂就是教学加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目标。
活动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二、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生为什么要来到课堂上学习数学?这个问题似乎浅显,却值得我们思考。
小孩子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
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
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
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有模仿再现实际应用的练习,就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自己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三、组织游戏趣味型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课上,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
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注重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谈几点认识:一、了解知识的来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好数学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进行“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是在自己面前发生的,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比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好得多。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快,而且掌握的牢固。
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习数学最好到数学家的纸篓里找材料,不要只看书上的结论。
”凡是教过数学课的教师大概都很清楚,一节数学课无论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那么这样的课程是失败的,我想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的认识”一课时,先出示两组除法算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一做,看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教师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动手算、动脑想、动口说,知道循环小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循环小数”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这样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奏响了前奏曲。
二、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时适当采用灵活、多向、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精心设计多向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例如,在进行《角的分类》一课教学时,可出示这样一些问题: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分为哪几种角:借助图示,将教师讲与学生听紧密结合起来,将教师的演示与学生的观察紧密结合起来,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紧密结合起来。
小学数学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中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工作。
创新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想在课堂上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要深入探究该如何发觉他们的思维潜能,以及如何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一、如何发掘创新思维的潜能1.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思维。
首先在学习中互助合作,对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讲错了也不要紧;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
如低年级学了表内乘法后,在计算:“8+8+8+4”,出现了如下多种算法。
(1)8+8+8+4=16+8+4(2)8+8+8+4=8×3+4(3)8+8+8+4=8×4-4(4)8+8+8+4=4×7(或7×4)我先让学生说说这样算的理由,然后评议哪种算法比较好。
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思路,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促使“创新”思想的幼芽在儿童的心灵中萌芽。
其次,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不仅要留意学生解题的正误,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适时以精妙之评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发挥潜能。
2.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一堂数学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要发掘创新,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商不变的性质”一课,就有不少教法。
或跳过许多算式,直接出示性质,或向学生出示一组算式,请学生观察总结。
那么,怎样做才能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呢?首先,我设计了“悬念”,把学生引到“商不变”的情境中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一、实践和探索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索,让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节课时,讲授完新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手上的一付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了120°=30°+90°、150°=60°+90°、180°=90°+90°、135°=45°+90°、75°=30°+45°、105°=60°+45°、15°=45o—30o等。
有的学生得到了60°、30°、45°的另一种画法:60°=90°—30°、30°=90°—60°、45°=90°—45°等。
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角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个180°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135°=180°—45°、150°=180°—30°、120°=180°—60°等。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用。
如 果 说 思么创新思维就是最美花朵 中的奇 葩。它是思 维中的精 品,是智慧 的结 晶,在人类社会 的 发展 中,它是人类创造力及创新 活动的思维 基础 ,尤其在 以知识创新和智力竞 争为标志 的现代社会发展 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 中,怎样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 维,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经历观察、 实验 、 猜想 、 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 的演绎 推理能力、 能有条理地 、清晰地 阐述 自己的观点,就成 为我 们 今 天谈 论 的话 题 。
一
法则 、公式等基础知识 的形成 教学,要让学
、
猜测 欲望;不 管学 生猜测质量的高低 ,教师 始终对 学生满怀期待 、扶持和鼓励 ,让学生 没有精 神负担 ,没有心理包袱 ,有 自由想象 的机 会,有 自由 自在的思维空间 ,勇于大胆 猜测 。接着要 给学 生制造一个猜测的学 习环 境, 学会猜测 。 猜测不是随心所欲的胡乱瞎猜 , 而是 根据 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原有 知识结 构,
平行 四边形沿着对 角线 剪开,各得 出两个相 应的三角形 。②猜一猜。先猜一猜剪得 的两 个 相 应 的三 角 形 有 什 么特 征 ? 学 生通 过 观 察 、 比较 、讨论 ,发现其特征有 :两个相应 的三 角形完全一样 ;两个相应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 需要借助表象的支持 ,充分发掘教材 中形象 思维的因素 ,才能思路清晰 ,对解题 的结果 确信无疑。从形象到抽象 ,又从抽象到抽象 , 述数 量关系。教学时 ,要让 学生学会在 自己 最后化抽象为具体 ,起到验证结论 的作用。 身边捕 捉和收集数据 , 再从 数量关系的角度 如解答思考题 “ 一块长方形 的木板 。把它锯 每个三角形 的底与高和原来所在 图形 的底与 探索不 同的描述形式 。如 :一年级 ( 1 ) 班, 掉一个角 , 还剩几个角?如果把直观图拿掉 , 高分别相等 ,每个三角形 的面积是原 来所在 男生有 2 8 人 。参 加的女生有 1 2人。根据这 换成如上 的叙述 形式 ,就成 为一道 开放题。 图 形 面 积 的一 半 。进 而 引 导 学 生 说 出猜 测 的 两个数量 ,学生经过联想描述成: ( 1 )男生 学生凭借着想象 ,就可 以得到 三组答 案。获 三角形面积 的思考过程和结果。③验一验。 的人数 比女 生多 1 6人 ; ( 2)男生 的人数 比 得 数学 思 维 的训 练 。 引导学生从 不同的角度、用不 同的方法验证 女生的 2 倍多 4 人; ( 3 ) 女生的人数比男生 由此 可 见 ,学 生 的创 新 思维 。与 猜 测 、 数学 问题的关键。学生解 题能力的高低取决 于对数量关 系理解 的程度。掌握 数量关系就 是要求 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解释 、转换和描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导读:本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河北省无极县角头学校孟彦红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数学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
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一、注重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自学性,使学生乐学、想学。
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报出一个分数,我马上判断它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一试,果真如此。
学生都惊叹不已,惊叹之余他们更主要的是急于悟出其中快速判断的奥秘,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在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
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
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
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如下: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敢想、敢问,通过想和问,一点一点激发创新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一些创造性思维,应给与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3、为学生构建新平台,为学生构建新平台,让他们在操作中,演示、实验中掌握内容,学到新知识,并以此增加他们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4、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将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包括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和培养创造性的课程。
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包括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创造性个性的塑造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包括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性的课程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包括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学校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是情感和意志活动的过程。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本文就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o、引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这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思维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以发散思维为指引,注重记忆力、创造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1、创新教学的特征1.1 以问题引导创新学习问题是学生思考的首要条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思考学习的条件和机会,通过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中,用问题作为媒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问题中再次发现新的问题。
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头脑风暴中解决问题,发散思维,得到思维的发展。
1.2 以开放性带动思维的发散课堂教学,教师不应该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根据教学要求,选取各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材料,通过融现实于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课内课外紧密结合。
同时,要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自主探索,鼓励合作交流,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多样性,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思考方法,在班级里形成多样化思维。
2、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1 开放、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踊跃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使学生树立独立创新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一篇: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小学数学作为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课程,更应注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思维能力培养的高层次要求。
现代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而数学课堂是对学生实施创新学习的最主要的途径。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应怎样去做呢?现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创新意识孩子们因为天生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所以他们总是有许多问题,也总喜欢问为什么,在问的同时,还会随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那么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的加以引导,努力调动和培养。
例如:我在教“能被3整除”时,我故意笑眯眯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只要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我马上就可以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
”孩子们看着我,都情不自禁地摇头,我知道他们不相信我。
但是他们仍然因为好奇,而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好多孩子都想试一试我的真假,还有的调皮鬼想难住我,结果我不仅说得快,而且说得对,惊叹之余,学生们的兴趣高涨,急于知道我是如何快速判断的,从而为探求新知创设了情景。
二、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
”有了“疑”,才会去探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
可以说,生疑是创新的开始,解疑是创新的过程,答疑则是创新的成果。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敢于向权威挑战,敢干提出难倒教师和同学的问题。
并且教师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设问的情景,多提供问的机会,把提问权更多地从教师手里转让给学生,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干提出问题,勇于争辩问题”的好习惯。
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福州十五中 张建真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讲得多,自己启动问题多、机械重复练习多、大课堂形式多,让学生动手少、启动问题少,智力活动少,多层次变式练习少,个人、小组学习交流少,得到鼓励创新少。
因此学生是被动地“填鸭式”地接受数学知识,大脑成了数学知识容器,沉重的负担压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泯灭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
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优化新课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推动力,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创设问题情景去诱发学生某种创新的动机,使其表现出创新的意向和愿望,这是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如在进行九年级(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北师大版)”教学时,我们可作如下设计:(一)观察联想、探究新知 观察反比例函数x y x y x y 6,4,2===的图象,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吗?探索:(1)函数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内?(2)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x 值的增大,y 的值是怎样变化的?能说明这是为什么吗?(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能与x 轴相交吗?可能与y 轴相交吗?为什么?(二)自主探究、领悟规律考察当k =-2,-4,-6时,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三)归纳小结 反比例函数x ky =的图象,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基础知识体系创新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进行的。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这包括各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以及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而且应该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出有趣的科学问题、展示科学现象等,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科技比赛、社会实践等,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问题和实际操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鼓励学生质疑和挑战传统观念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被教导接受既定的知识和观念,而缺乏对知识的质疑和挑战。
然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挑战传统观念,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和辨析。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通过创造性思维训练、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加强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浅谈数学课的创新
浅谈数学课的创新数学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初中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一定思维能力的基础上。
数学教学要体现出学生从问题中探求新关系、新方法,寻求新答案的思维过程。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立足课堂。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课堂定义、定理、公式教学中,在例题的教学中,在习题解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大胆探索,勇于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不仅要能够解决已经提出的问题,还要解决尚未提出的问题,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教学实践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角度来重新设计教材,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例题设计:例:已知方程3x+2y=10(1)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2) 求当x=-2,0,3时,对应的y 的值, 并写出方程3x+2y=10的三个解。
实际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这样的例题:例:已知方程3x+2y=10(1)当x=2时,求所对应的y的值;(2)取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数作为x的值,求所对应的y 的值;(3)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4)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5)当x=-2,0时,所对应的y的值是多少?(6)写出方程3x+2y=10的三个解。
此设计没有完全依赖课本的内容,而是从学生角度来重新设计,让学生形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方法。
这样的例题设计,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再从他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复步骤中提炼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把它与原方程比较,把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一个方程计算会更简单,形成“正迁移”。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会了“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实质是解一个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渗透数学的主导思想,以此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摘要:本文了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利用游戏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思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通常将数学视为一种机械的计算和记忆活动,缺乏对数学思维的真正理解和应用。
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一系列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实际问题和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关键,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让他们对知识和问题保持一种持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创新思维需要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给学生提供复杂且开放性的问题,引导他们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路,有助于学生将来在面对各种实际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和灵活应对。
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发散性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他们开拓思维空间,提高问题解决的创新性和独立性[1]。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学生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启发和思考,从而促使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与方法(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浅谈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结合相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如果教师对此认识不够,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或者虽然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愿望,但由于方法不够妥当,效果就不够好,甚至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因此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是启动学生思维的钥匙一是要精心设计学案,把课上的有声有色,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促使他们肯于动脑,乐于思考;二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
在引入新课时,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2 创设教学情境,引起探索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学生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般来讲不会自然涌现,关键取决于老师所创设的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
我们必须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环环相扣,直逼目标,以达到突破思维难点之目的。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更要鼓励和提倡学生向老师质疑。
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思考。
在这一方面,教师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一是不怕被学生问倒,更不能不懂装懂。
二是回答学生的问题要周密,并能起到引导作用。
3 加强语言训练,重视口头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润滑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则是靠语言来表达,人们总是运用语言来进行思维活动的。
小学生的思维与小学生外部语言几乎是同步发展的,所以对学生语言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始终。
一是注意语言训练的阶段性。
不同阶段要有不同侧重,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有声思维阶段,在思维活动中往往多伴随自己说话的声音。
如在做题时,嘴里要念叨,边做边说,这是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不说话,思维就无法顺畅进行。
数学课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课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这里,笔者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阐述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主的学习发现新的知识,总结新规律、建立知识体系,创造出新的学习方法,获得新成果。
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特性、求异性和批判性等特点。
中学阶段,创新教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而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同时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创建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意识,和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自由、轻松。
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会被激发出来,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想象和质疑,才会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因此,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和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前提条件,就像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创造一个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爱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教材,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本身所隐藏的创造性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使课堂教学有创造教育的内容。
例如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线段ab上有一点c,则图中有几条线段?如果线段ab上有两点呢?三点呢?四点呢?n点呢?看到这个题,同学们立刻行动起来,画图,数线段。
很快,结论出来了。
但不能结束,再来一题,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学生会越做越起劲,思维被激活了,他们自己就会举出类似的例子来。
第三,让创造深入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联系生活,讲教学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教学富有实践性、科学性、现代性。
激发学生数学课堂创新思维浅谈
{
N H
清 巧 出 另 外 4种 同 分 十 体 的 结 构 简 ( 婴 H 句 不 {
一
(H 和 —NI ) l { 连 同 一 个碳 原 子 _ 的 同 分 异 构 休 ; I
多 于 4种 的 婴扣 分 ) :
铲 ,I
■
l 2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 过 抛 物 线 一 2 r的 焦 点 的 一条 直线 0
N t 2 ( I { )_ I
能 l .教 帅 要 善 于 营 造 , 』 J
一 平 等 、 主 和 积 极 探 索 的 种 民
教 学 氛 ¨i t ;, 煤 成 为 培 养 学 创 新 思 维 的 练 兵 场 , 学 生 创 新 思 维 『 火 化 在 课 党 i进 发 . l , J 二
CH 3
题 的 2个 关 键 点 : 1 直 线 过 抛 物 线 的 焦 点 ; 2 () ()
。
~
。 一
,
然 后 引 导 学 联 想 、 q 、 散 思 维 , 这 道 习 引 {发 由 【提 出把 “ 焦 点” { { 过
一下 得 钊 :
题 改 造 衍 , 新 的 命 题 . 快 } 三 很
一2 ’} 于 A、 。 十 交 { B 2
点 , 纵 坐 标 分 圳 为 、 , 其 符
一
, 直 线 过 则
焦 点 Ff , 1 告 0.
\ ,
这 时 学 生 白 发 地 激 烈 讨 论 起 米 , 生 丁 与 同 的 学 同 学 提 出 T一种 解 答 方 法 . 解 设 A ( , ) B( 0 ) A 线 AB 的 ‘ 、 j .
为 : 一 啪 斗 n, 入 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课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3-10-18T10:29:10.950Z 来源:《赤子》2013年8月下总第288期供稿作者:高春艳[导读]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高春艳
(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吉林吉林 132101)摘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数学教学不断追求的发展性目标。
关键词:数学课堂;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数学教学不断追求的发展性目标。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意识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起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教师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促使其学习动机的形成,促进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萌芽。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对,以及几个平行四边形,进行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看一看能不能通过拼、摆、移、剪成以前学过的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的同学用一对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的同学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有的同学只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方法,也能转化为长方形或。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在老师创设的问题中,学生动脑探索,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研究、创造,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二、亲历建构过程,形成创新思维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不需要自主探索,只要认真听讲和记忆,排斥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考与个性。
而新理念强调的则是: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建构知识的过程,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探索经历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再发现”、“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
教师要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为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相信“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6加几”时,教师投影了这样的一幅画面:一群小学生排路队回家,其中男同学6人,女同学5人。
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引出需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列出算式:6+5,并鼓励学生发现、探索计算方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结果,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计算方法多样化:①7、8、9……,一共有11个人;②把5分成4和1,4和6组成10,10+1=11;③把6分成5和1,5和5组成10,10+1=11;④6+5=11,因为我知道5+5=10,10+1=11……这样,学生面对新的计算问题,教师不再是告诉他们可以怎样算,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学生不仅理解了所学的知识,掌握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而且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来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是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混合运算”扩展应用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情境:全校老师(13人)带领同学(65人)去“世界之窗”参观,在购票处贴着一张门票价格表:成人票50元,学生票20元,团体票(10人以上)25元。
你打算怎样购票?面对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现实问题,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亲身去实践,并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得到创造性解决。
显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