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中班教案科学:小球站稳了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活动《小球站稳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小球站稳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小球,了解小球站稳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小球,了解小球的特点。

2. 学习小球站稳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小球,学会小球站稳的方法。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平衡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小球、平衡木、积木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安全的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小球的特点。

2.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示范小球站稳的方法,让幼儿模仿,并进行实践操作。

3. 实践活动: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尝试创作小球站稳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幼儿在平衡能力方面的进步,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评估。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类似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

2.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 邀请科学家或专业人士来园进行科普讲座,拓宽幼儿的视野。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九、教学反馈: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进步。

2.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之更符合幼儿的需求。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三篇)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一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有用的竹子二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有趣的蛋宝宝三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一活动目标: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 幼儿自由玩球.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 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 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延伸活动:区角里投放纸张.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让孩子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有用的竹子二活动目标:1、观察一些竹制品,了解它的用途。

2、愿意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1、各种竹制品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一、谜语引题。

1、小朋友,我们来猜一种植物,它在我们赣南地区有很多。

请听谜面“小时破土而出,长出节节高升,高山遍野都是,用处多而广泛”。

2、幼儿猜并说出谜面。

二、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竹制品。

1、竹子可以做成各种物品,你们看到过哪些物品是用竹子做成的?2、幼儿自由发言。

老师下结:刚才小朋友说到了很多物品,有些是竹制品,有些却不是。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详细内容为“小球站稳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探索如何使小球保持平衡。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平衡的概念,理解小球平衡的原理。

2. 能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探索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球平衡的原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实验箱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平衡木、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平衡木,让小球在上面保持平衡,引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提问:“小球为什么会站稳呢?”引导幼儿思考。

(2)教师通过实验,讲解平衡的原理。

3. 动手操作(10分钟)(1)教师分发教具,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2)幼儿分组讨论,探索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小球站稳了2. 内容:(1)平衡的概念(2)小球平衡的原理(3)动手操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保持平衡(1)用积木搭建一个能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支架。

(2)思考:如何让小球在支架上保持平衡?2. 答案:(1)支架要稳定,底部宽,顶部窄。

(2)将小球放在支架的顶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但部分幼儿对平衡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探索其他物体保持平衡的方法。

(2)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走钢丝、跷跷板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球平衡的原理。

2. 动手操作:指导幼儿进行操作,探索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力》,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小球站稳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探索如何使小球保持平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找出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平衡的概念,学会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找出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个平衡木、小球、积木、磁铁、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几名幼儿上前来,尝试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平衡吗?平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讲解平衡概念(10分钟)(1)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讲解平衡的概念。

(2)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如何使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积木、磁铁等物品使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2)讲解操作步骤,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尝试使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1)邀请各小组分享操作经验,讨论如何使小球保持平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球站稳了》2. 内容:(1)平衡的概念(2)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和家人一起,尝试用不同的物品使小球保持平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学会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平衡现象,了解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小球站稳了”。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动手操作,探讨小球站稳的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物体平衡的基本原理,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使小球站稳。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如何使小球站稳。

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平衡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尺子、粉笔。

学具:每组一个平衡木、小球、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平衡木,邀请一名幼儿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为什么小球不容易站稳?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物体平衡的原理,并展示如何通过调整积木的位置,使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5. 游戏环节(10分钟)开展“小球站稳了”比赛,每组幼儿轮流操作,最快让小球站稳的小组获胜。

6. 评价与反馈(5分钟)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物体(如瓶子、书本等)进行平衡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2)和家长一起探讨:为什么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后不容易掉下来?2. 答案:(1)不同物体的平衡点不同,需要通过调整物体的位置找到平衡点。

(2)小球站稳后,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达到平衡,因此不容易掉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物体平衡的原理,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优质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优质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优质教案《小球站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围绕第四章《力和运动》展开,详细内容为第一节数学《小球站稳》。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小球在不同支撑面上稳定性,让他们初步解平面和曲面摩擦力,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知道平面和曲面摩擦力,解小球在不同支撑面上稳定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平面和曲面摩擦力差异,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面板、曲面板、积木、实验箱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平面板、曲面板、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小球,提问:“你们觉得小球在哪些地方容易站稳?哪些地方容易滚动?”2.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平面板和曲面板,让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觉得小球在哪个板上更容易站稳?”(2)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小球在平面板和曲面板上稳定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教具,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小球在不同支撑面上稳定性。

(2)邀请各组幼儿分享实验结果,引导他们分析原因。

4. 知识拓展(10分钟)(1)让幼儿尝试用积木搭建不同形状支撑面,观察小球稳定性。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小球在有些支撑面上容易站稳,而在有些支撑面上容易滚动?”六、板书设计1. 《小球站稳》2. 内容:平面摩擦力:小球容易站稳曲面摩擦力:小球容易滚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小球,尝试在不同支撑面上让小球站稳,记录观察结果。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解小球在不同支撑面上稳定性,初步认识平面和曲面摩擦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球站稳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力与运动》,详细内容为“小球站稳了”。

通过本活动,让幼儿探索并理解物体的稳定性,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稳定性的概念,知道如何使物体保持平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感受科学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稳定性的概念,学会如何使物体保持平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沙袋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平衡木、积木、沙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平衡木,邀请幼儿尝试在平衡木上行走,观察并讨论如何保持平衡。

引导幼儿关注小球,思考如何让小球站稳。

2. 探索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探索,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使小球保持平衡。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组幼儿的操作成果,讲解如何使小球保持平衡。

分析稳定性的原理,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再次尝试使小球保持平衡。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给予个别指导。

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稳定性原理2. 方法一:使用积木支撑小球方法二:使用沙袋固定小球方法三:调整小球位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站稳的方法有哪些?答案:使用积木、沙袋等辅助工具,调整小球位置,使其保持平衡。

2. 作业题目:你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答案:幼儿根据自身情况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稳定性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仍存在一定难度。

教师在课后需针对这部分幼儿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球站稳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球站稳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球站稳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力》,详细内容为“小球站稳了”。

通过让幼儿观察和操作小球,使其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平衡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平衡的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小球平衡的现象,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回形针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回形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平衡木,让小球在上面站稳,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看,小球站在平衡木上稳不稳?为什么能站稳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积木、磁铁、回形针等,让幼儿尝试找出使它们保持平衡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球站稳了》2. 内容:(1)平衡的概念(2)平衡的原理(3)实验步骤和关键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来进行平衡实验?尝试用这些物品进行平衡实验,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答案不唯一,只要幼儿能够正确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结合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探索平衡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平衡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力》,详细内容为“小球站稳了”。

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探索平衡的原理,理解重力与支撑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重力与支撑力的相互作用。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重力与支撑力的关系,实现小球平衡。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平衡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沙袋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平衡木、积木、沙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平衡木,邀请一名幼儿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如何使小球保持平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幼儿了解重力与支撑力的关系,让幼儿明白小球站稳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尝试使用积木、沙袋等辅助工具,使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5.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小球站稳了”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平衡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球站稳了2. 板书内容:重力与支撑力平衡原理实践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家中找到一个物品,尝试让它在平稳的地面上站稳。

2. 答案:(1)平衡的物品示例:瓶子、杯子、积木等。

(2)成功经验分享:选择底部较宽的物品、适当调整物品的重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平衡原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跷跷板、走钢丝等。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重力与支撑力的关系,实现小球平衡。

2.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平衡现象。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球站稳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力》,详细内容为“小球站稳了”,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探索如何在不同的支撑面上使小球保持平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物体保持平衡的方法。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保持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沙盘、塑料杯、水、小石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平衡木、积木、沙盘、塑料杯、水、小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平衡木,让小球在上面保持平衡,引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a. 教师演示如何在小球下面放置积木,使小球保持平衡。

b. 讲解平衡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小球在平衡时的特点。

3. 随堂练习a.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在不同支撑面上使小球保持平衡。

b.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a. 各组展示成果,分享保持小球平衡的方法。

b. 教师点评,强调平衡的关键因素。

5. 游戏活动a. 开展“小球站稳了”比赛,增加幼儿对平衡的兴趣。

b. 教师设置难度不同的关卡,让幼儿挑战。

六、板书设计1. 平衡的概念2. 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3. 平衡木、积木、沙盘等教具的使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家里的物品(如书籍、瓶子、玩具等)让小球保持平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物品使小球保持平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掌握了平衡的概念,能独立完成小球平衡的实验,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平衡木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利用平衡原理进行有趣的游戏。

鼓励幼儿尝试创新,将平衡原理应用到其他领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标题:小球站稳了——探索平衡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衡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平衡”这一主题进行,通过让幼儿尝试让小球在各种物体上站稳,引导他们理解平衡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 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小球。

2. 平衡木、纸盘、书本、积木等可以用来做支撑的物品。

3. 录音笔和相机,用于记录幼儿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4. 平衡游戏相关的绘本或者动画。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讲故事或者播放动画,引入平衡的概念,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实验:幼儿分组,每组提供一个小球和一些支撑物品。

让他们尝试让小球在这些物品上站稳,同时教师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为什么有些物品可以让小球站稳,而有些则不能。

3. 分享:各小组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平衡的原理。

4. 游戏:进行平衡游戏,如接力平衡赛,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平衡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探索平衡的现象,如骑自行车、滑滑梯等,并与家长分享他们的发现。

六、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幼儿的学习情况,强调平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和学习。

七、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观察并记录幼儿的操作过程和反应,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小组讨论:在分享环节,通过幼儿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游戏表现:通过平衡游戏,评估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家庭反馈: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延伸学习情况。

以上就是“小球站稳了”这一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方面:是否覆盖了教学目标,是否有助于幼儿理解重心的概念。
2.教学方法方面:实践情景引入、探索活动、例题讲解等环节是否生动有趣,能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课堂互动方面: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幼儿的参与度如何,是否注重个别差异。
4.时间分配方面:各环节的时间是否合理,是否给予幼儿足够的操作和思考时间。
补充: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小调查的方式,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平衡现象的关注情况。同时,推荐相关的科普读物或活动,让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之外的场合也能继续学习和探索。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便于他们理解。
2.语调亲切、柔和,语速适中,确保幼儿能够听清楚。
3.例题讲解(5分钟)
(1)出示一个站稳的小球,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小球的重心位置。
(2)讲解重心的概念,让幼儿理解重心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随堂练习(5分钟)
(1)让幼儿用积木和硬币尝试调整小球的平衡,使小球站稳。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成功经验。
5.总结与反思(5分钟)
(1)让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使小球站稳的方法。
3.注意抑扬顿挫,强调重点内容,提高幼儿的关注度。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约5分钟,确保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兴趣。
2.探索活动:约10分钟,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操作和观察。
3.例题讲解:约5分钟,精简讲解,突出重点。
4.随堂练习:约5分钟,注重互动和反馈,加强幼儿的操作体验。
5.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回顾所学,引导幼儿思考。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小球站稳了》。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第二节,主要围绕简单力学原理展开,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使小球站稳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平衡,什么是失衡。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使小球保持平衡。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愿意与同伴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使小球站稳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分享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尺子、彩纸等。

学具:每组一个平衡木、小球、积木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平衡木,将小球放在平衡木上,让幼儿观察小球是否会掉下来。

(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通过实践操作,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讲解平衡的概念。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使小球站稳?让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指导。

(1)每组幼儿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讨论如何使小球站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球站稳了2. 板书内容:(1)平衡的概念(2)使小球站稳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在积木上站稳。

2. 作业要求: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用积木让小球站稳,并记录下来。

答案:让小球在积木上站稳的方法有多种,如:将积木搭成桥状,小球放在桥中间;将积木摆成三角形,小球放在三角形的顶点上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思考,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力》,详细内容为“小球站稳了”。

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物体平衡的现象,理解稳定性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小球站稳的现象,培养观察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稳定性的概念,提高科学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稳定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球站稳的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沙盘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平衡木、积木、沙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平衡木,将小球放在平衡木上,让幼儿观察小球站稳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提问:“为什么小球能够站稳在平衡木上?”c. 教师讲解稳定性与物体的形状、重量、支撑点等因素有关。

3.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分发教具,让幼儿尝试将小球放在不同的物体上,观察稳定性。

b.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使小球站稳,并动手尝试。

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 课后实践(课后自主完成)a.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寻找不同的物体,尝试让小球站稳。

b. 记录观察结果,与同伴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小球站稳了2. 内容:a. 稳定性:物体不易倒下的性质b.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形状、重量、支撑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家里的物品,让小球站稳,并记录观察结果。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稳定性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物体在平衡木上的稳定性,拓展幼儿的科学认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引导方式4. 课后实践的可行性和家长的参与度5. 板书设计的简洁与明了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主题为“力和运动”。

详细内容为通过实验和游戏,让幼儿观察并理解小球在不同的支撑面上的稳定性,探索如何使小球站稳。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支撑面大小与物体稳定性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支撑面大小与物体稳定性的关系。

重点:通过实验和游戏,让幼儿观察、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支撑面(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实验记录表、笔。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支撑面。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解小球在不同的支撑面上的稳定性,邀请幼儿猜测如何让小球站稳。

演示小球在不同支撑面上的稳定性,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支撑面为例,讲解支撑面大小与物体稳定性的关系。

邀请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支撑面,尝试让小球站稳。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理解支撑面大小与物体稳定性的关系。

记录实验结果,分享成功经验。

4.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一个“小球站稳了”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小球站稳了2. 内容:支撑面大小与物体稳定性关系实验记录表格成功经验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站稳请家长协助,找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支撑面,让幼儿尝试让小球站稳。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 答案:支撑面越大,小球越容易站稳。

不同形状的支撑面,稳定性也会有所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1)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1)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围绕第四章《力和运动》展开,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小球站稳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如何使小球保持平衡。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平衡,了解平衡的基本原理。

2. 能够动手操作,使小球保持平衡。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平衡的原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重点:掌握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平衡游戏,让幼儿感受平衡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平衡原理(10分钟)通过故事、图片和实例,向幼儿讲解平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3.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使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操作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平衡原理。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独立操作,尝试用所学知识使小球保持平衡。

7. 拓展延伸(5分钟)鼓励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平衡有关?六、板书设计1. 平衡的概念2. 平衡的原理3. 小球站稳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至少找到三种方法。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平衡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适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方面: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平衡原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课后拓展方面: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拓展延伸:1. 组织一次关于平衡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平衡的奥秘。

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小球站稳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力与运动》,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球站稳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物体平衡的基本条件,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平衡的概念,了解物体平衡的基本条件。

2. 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方法,使小球保持平衡。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物体平衡的基本条件。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使小球保持平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磁性板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平衡木、积木、磁性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平衡木,邀请几名幼儿尝试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引导幼儿关注平衡现象。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的例子,讲解物体平衡的基本条件,如:物体的重心在支撑面上方。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练习,尝试用积木、磁性板等材料使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4. 分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球站稳了》2. 内容:平衡的概念物体平衡的基本条件实践操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理解平衡概念和掌握操作方法方面的困难,以便于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物体的平衡现象,如:如何使筷子立在手指上、如何使书立在桌面上等。

鼓励幼儿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更多有趣的平衡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和易懂性。

4. 分组讨论与分享的互动性和反馈。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小球站稳了中班科学教案

小球站稳了中班科学教案

小球站稳了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力和运动》,详细内容为“物体的稳定性:小球站稳了”。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稳定性的概念,掌握影响物体稳定性的因素,并运用到实践中。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稳定性的概念,了解影响物体稳定性的因素。

2. 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影响物体稳定性的因素。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探索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积木、瓶子、平衡木、实验材料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积木、瓶子、平衡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具,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些物品会倒下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关注物品的稳定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小球为例,讲解稳定性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小球在不同底座(积木、瓶子、平衡木)上的稳定性。

讲解影响小球稳定性的因素,如底座的形状、大小、稳定性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操作不同底座,观察小球的稳定性。

4. 小结与讨论(10分钟)讨论如何让小球站稳,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践活动(10分钟)邀请幼儿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稳定的小球站立装置。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稳定性:小球站稳了2.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底座形状、大小、稳定性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稳定的小球站立装置。

答案:幼儿可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底座和调整小球的位置,使小球稳定站立。

2.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物品的稳定性,记录观察结果。

答案:幼儿需记录物品名称、底座类型、稳定性等信息,并尝试分析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稳定性概念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科学活动,让幼儿探索更多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球站稳了(1)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球站稳了(1)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球站稳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力》,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小球站稳了”。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探索如何使小球站稳。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平衡,什么是失衡。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探索使小球站稳的方法。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平衡的概念,学会使小球站稳的方法。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探索,理解平衡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演示: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2)幼儿观察:小球是如何站稳的?(3)讨论:什么是平衡?什么是失衡?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如何使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2)幼儿动手操作:尝试使小球站稳。

(3)分享:哪个小组的小球站稳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自主尝试:使用积木、磁铁等材料,使小球站稳。

(2)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展示:哪个小组的小球站稳了?他们用了哪些方法?(2)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平衡的概念2. 小球站稳的方法3. 小组合作成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站稳的挑战。

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尝试用家里的物品(如瓶子、杯子等)让小球站稳,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平衡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仍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走钢丝、翘翘板等。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小球站稳,探索平衡的奥秘。

(3)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共同探索科学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大全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 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文库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