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浅谈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浅谈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摘要]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又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
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进行了简要叙述,说明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化经营有着很大的差距;其次又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分析,我国企业不仅在国际化经营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存在很多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的问题和风险。
最后,针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机遇;风险;对策一、我国企业国际化现状我国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状况也是参差不齐的,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也不尽一致,根据中国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自身实力,以及国际化的程度,可以把中国企业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一)还未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企业国际化经营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很长一段历史,但由于中国大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自主经营权,再加上我国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信用等级较低,甚至许多企业还没有取得进出口权,更不用说自主的经营进出口业务,所以,中国绝大多数企目前还没有进入国际市场,还属停留在国内发展阶段。
(二)逐渐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在使得外资企业进入的同时,也导致了国内部分企业在了解国际市场信息的前提下开始逐渐探索国际市场,有的已经开始出口产品,并一步步走入了国际市场,参与到了国际竞争中去。
(三)开始进行国际市场扩张的中国企业国际市场的扩张阶段是目前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最高阶段,我国有部分企业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国际市场竞争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吸收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也开始着手扩大国际市场,但是这种扩张是低层次的,并未达到全球合理化经营的程度,同时竞争优势仍停留在加工生产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地方。
总之,我国国际化经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国企业总体上处于资本层面的国际化阶段,大部分企业的国际化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流通产业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流通产业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一、现状分析1.1产业规模中国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批发零售、物流运输、仓储配送等各环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零售业总额约达到40万亿元人民币,物流业总额约达到28000亿元人民币,产业规模巨大。
1.2结构性问题尽管规模庞大,但中国流通产业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零售市场集中度较低,社区便利店等小型零售商的数量庞大,但规模和效率与大型超市相比不具备竞争优势。
其次,物流业存在低效率、高成本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快件配送的压力大,快递包裹量增长迅速,但配送效率提升较慢。
最后,部分传统零售商难以适应新零售的发展趋势,存在转型困难和压力大的问题。
1.3技术创新近年来,中国流通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技术创新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零售领域,新零售模式的兴起为传统零售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数据驱动的经营模式,提高了消费者体验和经营效率。
在物流领域,无人驾驶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的应用,提升了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准确度。
1.4消费升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只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对于产品质量、服务体验、品牌认知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对零售商和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二、未来发展趋势2.1大数据驱动未来,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大数据驱动。
零售商将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个性化推荐商品和服务,提升购物体验。
物流企业也将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路线规划、降低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而政府部门也将大力推动大数据在流通产业中的应用,提升整个流通产业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2.2供应链升级未来,供应链升级将成为中国流通产业的重要方向。
通过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应用,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反应速度,降低库存成本、缩短交付周期。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化经营。
但是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需要选择合适的战略路径。
本文将从战略路径选择的角度,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
一、不同类型企业适合的国际化经营战略路径1. 传统企业传统企业通常是指那些在中国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业务规模的企业,如制造业、建筑业等。
这类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受到市场饱和和竞争加剧的影响,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对于这类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可以考虑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选择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进行海外市场开拓,也可以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源,实现国际化经营。
2. 新兴科技企业3. 服务型企业1. 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资源投入,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一种方式。
这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健和安全的方式,可以有选择地选择合适的国际市场和合适的国际合作伙伴,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主发展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实力和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需要有较长时间的耐心和持续的投入。
对于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来说,自主发展可能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
2. 合作联盟3. 跨国并购4. 技术输出三、总结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要想取得成功,需要选择合适的战略路径。
不同类型的企业适合不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路径,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资源能力,选择合适的战略路径。
自主发展、合作联盟、跨国并购和技术输出都是可以考虑的战略路径,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路径,谨慎抉择,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对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有所启发,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总结及反思
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总结及反思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不断向外拓展业务,实施国际化战略成为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
在实践中,一些企业获得了成功,有些企业则遇到了困难。
文章总结了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包括强化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优化管理模式等方面。
同时,文章也反思了当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文化差异、商业习惯等。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经验总结;反思一、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崛起,其中不乏一些极具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也不断向外拓展业务,实施国际化战略成为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
但是,实践中,一些企业获得了成功,有些企业则遇到了困难。
为此,本文将总结一些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同时反思当前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二、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总结1.强化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国际化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以创新为核心,坚持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比如华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创新,先后获得了17049项专利,其中超过50%的专利为发明专利,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坚实基础。
2.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资产。
要让全球消费者认同和信任品牌,就要从品牌基础建设、文化推广、市场宣传等方面着手。
比如海尔在品牌建设上非常成功,通过推广“全球品牌”战略,打造了代表中国制造业顶尖水平的品牌形象。
3.优化管理模式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让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走得更远、更持久,就要注重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的升级与优化。
华为公司在管理方面享有盛誉,提出了管理指导思想“由客户需求驱动”,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强化管理与服务能力,为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支撑。
4.拓展海外市场海外市场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场所。
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需要根据当地市场情况与消费者需求,研究当地市场文化、商业规则等,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国际化已成为众多企业追求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
随着市场边界的不断拓展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相关问题,包括其动机、模式、风险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
一、企业国际化的动机企业选择国际化战略通常出于多种动机。
首先,拓展市场是一个关键因素。
国内市场可能逐渐饱和,或者增长潜力有限,而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客户群体和消费需求,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
获取资源也是重要的动机之一。
包括原材料、技术、人才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企业通过国际化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所需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分散风险也是企业国际化的考虑因素之一。
依赖单一国内市场容易受到经济波动、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化经营可以使企业在多个市场中分散风险,增强抵御不确定性的能力。
二、企业国际化的模式企业国际化的模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出口、许可经营、合资企业和全资子公司等。
出口是较为常见和初始的国际化模式。
企业通过将产品或服务销售到国外市场来实现国际化。
这种模式相对风险较低,但也面临着贸易壁垒、运输成本等问题。
许可经营则是企业将自己的技术、商标等许可给国外企业使用,获取许可费用。
这种模式能够快速进入市场,但对品牌和技术的控制相对较弱。
合资企业是与国外企业共同投资成立新的企业,共同经营和分享收益。
这种模式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的当地资源和市场知识,但也存在文化差异、管理协调等方面的挑战。
全资子公司则是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设立完全由自己控制的企业。
这种模式对企业的资源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但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控制和战略实施。
三、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企业国际化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风险。
政治风险是其中之一,包括政策的不稳定性、政权更迭、战争等,这些都可能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风险也不容忽视,如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可能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与实现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怎样选择和实现企业国际化战略,是当前众多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战略选择和实施方面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二、战略选择1. 定位自身优势在选择国际化战略时,企业必须考虑自身优势。
在各个领域中,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有其自身的优势。
比如,某些企业可能在技术上更加优秀,而另外一些企业可能在市场开发方面更有优势。
因此,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战略时,应该按照自身的优势来定位。
2. 研究市场环境企业在进行国际化战略时,必须对目标市场的环境进行深入研究。
这包括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只有深入了解目标市场,企业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国际化战略,提高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3. 考虑企业资金和实力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战略时,也必须考虑自身的资金和实力。
国际化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因此企业要评估自身的资金状况,能否承受这样的投资。
三、实施方案1. 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必须选择适合自身的进入方式。
一般来说,企业可选择直接投资、合资、并购等方式。
在选择进入方式时,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例如,投资规模、目标市场的政策、法律等。
2. 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必须提高管理水平。
因为国际化的过程需要企业具备更高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企业应该加强管理团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能。
3.加强对当地文化的理解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必须具备对当地文化的理解。
在各个国家中,文化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
因此,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前,必须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在当地建立良好的口碑。
四、结论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过程,并要经历各种困难和风险。
但同时,也是企业扩大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在当今全球经济的互相依存和紧密联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速了其国际化的步伐。
从过去的单一的出口贸易到现在的全球化投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力量之一。
本文将在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进程和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背景和意义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政策使得国际市场变得更加竞争激烈,但是同时也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各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顶级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此外,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和支持国际化战略,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化经营,在不断增长的全球市场中寻求新商机。
国家的开放政策,在吸收国外的技术和知识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机会让中国企业向海外拓展,节省企业运营成本。
进入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意味着增加市场份额和商业利润,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和更深入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等。
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实践和创新的经验也将使中国企业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了解全球市场和各国文化习俗,提高企业的企业文化含量,增强企业的国际化形象。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趋势在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步走向了去海外、投资兴业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19年,中国跨国企业向20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累计投资超过2.2万亿美元。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国际并购、合作和收购等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加速了其国际化的步伐,实现了全球化经营的新突破。
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步进入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国内企业走向全球的重要渠道之一。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耕耘,如今已经有大批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并且还有一些企业已经成为了国际知名品牌。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
浅谈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大,各个国家的企业都开始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中国企业也不例外。
当前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路径选择,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条路径是通过传统出口做大做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传统优势就是劳动力资源的价格优势,这也是中国企业生产初始并迅速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中国企业的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进而走向海外市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企业通过保持价格优势和提高产品质量来增加出口额,通过不断拓展对国际市场的出口量,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和影响力。
但是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加速,传统的出口模式不再是长期可行的路径。
第二条路径是通过海外并购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快速输送。
这一路径是在国内市场遭遇竞争压力,产品收益率迅速下滑、产品的技术、品牌等价值不断被削弱时,企业选择通过战略收购海外企业来实现增长。
这条路径不仅可以通过收购来获取海外市场的资源和优势,还可以通过收购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外市场的适应瓶颈。
第三条路径是通过“走出去”战略开展海外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可以帮助企业直接获取海外市场的地位和资源,实现巨大的成长潜力。
该路径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全球化和去产能,包括其他全球化的产业重组,这将为国外市场的竞争和策略方式提供更多机会。
最后,企业家可以适时地发挥各方面的优势,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强在现有市场中的定位和升级产品等。
这也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和资本战略等方式来实现。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在指导思想和路径选择合理的情况下,首先需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认识,然后才能更好地实施国际化战略,并在新的事业领域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创新驱动下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下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一、创新驱动下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意义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本质是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企业不仅要在国内市场占领一席之地,更要面对全球化竞争的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破局发展的关键性要素。
企业创新驱动是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仅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国家竞争优势及全球经济的影响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创新驱动下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特点1. 敢于探索新市场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新市场、开拓新业务,将自身的发展与海外市场融合,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2. 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产品和服务都需要具有高附加值、创新性和个性化,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研发创新,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资金和资源的全球化配置随着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加快,企业的资金和资源配置也应当向全球化方向进行。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使用全球化资源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
三、创新驱动下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1. 把握全球化趋势,掌握主要市场全球化是必然趋势,任何时代的企业要有全球眼光,抓住全球机遇,把握主要市场。
中国企业要抓住亚洲和非洲市场这两个像红利一样的市场。
2. 借力全球化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借助全球化资源、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加强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
3. 利用国际化人才带动企业发展企业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才国际化可以为企业带来全方位的服务、资源和机遇。
企业需要大力引入国际化人才,促进创新成长和企业国际化发展。
4.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扩大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争取更多的国际业务,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我国大型流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企 业 管 理
流 业 际 指 流业营以 通 的化 使 通 的要 企 国 是 企 经素
及 企 业 本 身 走 向 国 际 市 场 , 国外 去 投 资 开 店 , 开 展 竞 到 去 争 与合作 。流通 企业 的国际化进 程 可 以分 为三 个层 次 : 一个 层次 是 第 商 品输 出 , 指货 物 、 务 的输 出 , 是 服 即商 品和服 务的 国际贸易 。第 二个 层 次是 资本 输 出 , 指 对外 直接 投 是 资, 即采 取参 股 、 控股 、 独资 等形 式 到海外 投资 开店 。如果海 外投 资达 到 了一 定 的规模 ( 两个 或 两个 以 在 上 的 国家拥 有企 业 ) ,这 家 流通 企 业就 变成 了商业跨 国公 司 。第三 个 层 次是 品牌 输 出 , 主要 是指 品牌 授 权经 营 , 这是 流 通企业 国际 化发 展
新 和多 元 化经 营之 后 , 企业 往往 开 始 开拓 新 的 目标市 场 , 行 国 际化 进 的经 营 , 新 的市 场上 提供 产 品和 在 服 务。虽 然 国际化 是 2 O世 纪 9 O年 代 以来 流 通 企 业 最 主 要 的 增 长 来
、
国 际化 经营 的时机选择
选 择 好 跨 国经 营 的 时机 是企
一
品 、服务 的创 新 以及 分销 渠道 、 业 态 和 流程 创 新 来 创 造 新 的 利 润 增 长点 。多元 化经 营是流通企业 发展 的较 高 层 次 , 业 通 过横 向 ( 展 企 拓 新 的领 域 ) 纵 向( 和 开展 前 向和 后
向服 务 ) 行 多 元 化经 营 , 现 新 实 实 的价值 创 造 。经过 一 系列优 化 、 创
获得 当地 的 财 力 、 力 、 才 支持 , 物 人
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国际化的目标出发,不断寻求发展的新空间和机会。
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实现国际化的路径和战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为广大企业实现国际化开展经验总结和助力。
一、认识国际化的意义首先,必须要强调的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意义不仅仅是增加收益和拓展市场。
从企业的宏观角度来看,国际化发展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广阔的市场。
从宏观角度来看,国际化发展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和国家的民间交流互动。
同时,对企业来说,国际化不仅仅是开辟新的市场,更是提高企业品牌和国际影响力的机会。
企业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式,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帮助。
二、制定合理的国际化战略要想实现国际化,制定合理的国际化战略是非常关键的。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行业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战略。
对于某些企业,可能需要通过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和交流,从而实现国际化的目标。
而对于另一些企业来说,则需要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更为精细的设计和改善,以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和环境。
总之,每个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量身打造自己的国际化战略。
三、优化企业文化和组织架构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优化企业文化和组织架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企业文化方面,企业需要将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
其次,在组织架构方面,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和协作团队,以应对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压力。
在此基础上,企业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范例和先进经验,以优化自己的运营和管理方式。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人际交流最后,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和人际交流也是非常关键的。
企业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需求和环境。
此外,企业还需要注重人际交流和跨国协作,积极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和组织建立联系和合作,进行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进程,涵盖了市场拓展、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合规运营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详细分析:一、市场拓展1.多元化布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正变得前所未有的多元与丰富。
从市场角度看,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正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寻找新增长曲线的关键所在。
这些地区人口总数近30亿,占全球近一半,且人口结构更为年轻化,预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重点市场深耕:东南亚: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关键阵地,特别是在疫情后,中国公司纷纷在东南亚建立本地化团队,以更深入地了解市场并满足当地需求。
拉美:成为2024年的另一个出海热点,特别是在跨境电商、文娱和汽车领域,中国企业正积极开拓这一高潜力市场。
中东和非洲:中东因其高人均GDP和巨大的利润潜力而受到关注,而非洲则被誉为“最后一片蓝海”,其年轻的人口结构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预示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3.跨境并购:通过跨境并购,中国企业能够快速获取目标市场的资源、技术、品牌和客户基础。
例如,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RadioFrequencySystems(RFS)的德国及苏州子公司,赣锋锂业收购LeoLithiumLimited所持MaliLithiumB.V.剩余40%股权等,这些并购案例都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的重要推进。
二、技术创新1.AI技术:AI技术在出海领域的应用正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从语言沟通到产品设计再到技术赋能,AI技术的引入将显著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中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新的科技浪潮,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2.数字化转型:中国企业正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效率、改善客户体验。
例如,腾讯云、华为云等云计算巨头正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为当地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云服务。
三、品牌建设1.本土化策略: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注重本土化策略的实施,通过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和消费者需求,推出符合当地市场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流通产业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流通产业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流通产业是一个日益发展的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流通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国际市场的开放,中国流通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中国流通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中国流通产业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中国流通产业的现状1.流通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流通产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实行商品的集中配给。
第二阶段是市场经济改革时期,政府逐步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鼓励和推动流通产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市场化经济时期,中国的流通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流通产业的结构特点中国流通产业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多层次、多种类、多经营形式和多要素等方面。
在多层次方面,流通产业主要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等。
在多种类方面,流通产业可以按照商品的性质、功能和用途划分。
在多经营形式方面,流通产业可以按照经营主体的性质、组织形式和规模大小分为各种类型。
在多要素方面,流通产业需要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支持,包括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市场等。
3.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流通产业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流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其次,流通产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增大。
再次,流通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市场秩序逐渐规范。
最后,流通产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营销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
二、中国流通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流通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流通产业将继续呈现规模扩大的趋势,不断增加市场份额。
其次,流通产业将继续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扩大经营领域和形式。
再次,流通产业将继续呈现产业整合的趋势,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形成盈利模式。
国际化竞争中企业战略定位与选择
国际化竞争中企业战略定位与选择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世界贸易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追逐国际化,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丰厚的利润。
然而,在国际化竞争中,不同的企业战略定位和选择将影响它们的成功和失败。
本文将探讨不同的国际化战略,以及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战略定位。
一、国际化战略1. 多元化战略多元化战略指企业进军多个国家市场,采用不同的经营模式和产品组合来适应各个市场的需求。
多元化战略的优点是可以分散企业的风险,降低依赖单一市场和产品的风险。
此外,多元化战略还可以根据各个国家市场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产品策略。
2. 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在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国家市场上采用个性化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差异化战略的优点是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份额,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口碑。
但差异化战略也存在风险,因为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文化背景可能导致产品的失效或不受欢迎。
3. 战略同质化战略同质化是指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市场上采用相同的经营模式和产品组合。
战略同质化的优点是可以节约企业的成本和资源,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率。
但是,战略同质化也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导致市场份额的流失和产品需求的下降。
二、选择国际化战略的依据1. 根据产业特点选择战略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特点和竞争环境,需要选择不同的国际化战略。
例如,钢铁、电力等重资产型产业需要面向全球市场寻求规模经济和生产优势,因此适合采用多元化战略。
而金融、媒体、广告等服务型产业则需要根据各国市场的文化和法律体系,采用差异化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
2. 根据企业实力选择战略不同的企业实力、行业地位和资本实力也会影响它们选择国际化战略的方向和节奏。
对于行业领先者和具有强大品牌实力的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差异化战略,树立全球品牌形象和口碑。
而对于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企业,可能更适合采用战略同质化或者分散布局策略,通过规模化和地理分散来获取市场份额和业务拓展。
3. 根据国家政策选择战略不同国家的政策、法律和贸易环境也会影响企业选择国际化战略的方向和方式。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战略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中国企业正在努力拓展境外市场,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和跨国经营。
这些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非常复杂和多样化,需要精准的定位和灵活的战略调整。
本文将就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战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主要包括出口贸易、走出去并购、海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合作等四种方式。
(一)出口贸易出口贸易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初阶段。
中国企业凭借自身的低成本、高质量和规模优势,通过出口贸易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但是,出口贸易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国际贸易规则、外汇变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单一依赖出口贸易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二)走出去并购走出去并购是中国企业在面对国际化竞争时,为获取新的资源和技术、扩大国际市场和提高品牌影响力而采取的重要途径。
其中政府对企业走出去进行积极支持,如“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但是,走出去并购也面临着语言、文化、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异困难与风险,需要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评估、尽职调查和谈判等环节中认真对待。
(三)海外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是指中国企业通过直接向海外投资建立子公司、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等形式开展跨国经营。
海外直接投资有助于企业扩大境外销售市场、拓展产业链、获得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但是,海外直接投资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强大经济实力、国际模式的运营能力和人才战略等综合素质。
(四)跨国合作跨国合作是指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采取各类合作方式,如技术合作、品牌合作、市场开发合作、资源共享合作等,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国际化战略布局。
跨国合作方式往往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和技术的变化,拥抱创新、加强品牌,注重企业文化和品牌塑造,打造可持续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这是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必要条件。
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式等方面 ,还是在外商投资的审批制度方
面都有重大突破 。
( )流 通 产 业 进 入 全 面 开放 的 竞 争 二
格 局
际市场竞争 , 使企业经营具有国际化特征
后者是外国流通企业进人 国内市场 ,使国
商务6五布, 、部年1纲 纲一日要 00规《 该》商的 《 我领一 发是 了 展 个划 21 公商 要国域 第月 第 01》 十年 务
商务部颁布 了 《 外商投资商业领域 管理 办 法 》 它是 目前我 国最完善 的流通 国际化政 , 策, 按照入世相关承诺 , 《 该 办法 》 无论 在
业务领域 、地域范围、股权比例、经营形
国 际 化 和 商 品经 营 的 国 际 化 ( 邓永 成 ,
20) 0 4。流通 国际化是一个双 向过 程, 以 可 将其概括 为外 向国际化和 内向国际化 ,前 者是一 国的流通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 国
◆ 中图分 类号 :l 1 文献 标识码 :A a 5 7
纪的中后期以不可逆转之势不断地发展和深 内容摘要:我国已经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建
立大开放 、 大市场 、大流 通的 总体 目标 ,
所有制结构 ,转换国有流通企业 的经 营机
制 以及流 通现代化 ;第二阶段 为 1 9 9 3~ 20 年 , 01 这一阶段的政 策重 点是规范流通 秩序 、流通领域 的对外 开放 和促进流通现 代化 ;第三阶段 为2 0 年 以后 , 02 这一 时期 的政 策重 点是针对入世后流通领域 即将全 面开放而 制定 的一 系列 对外开放和促进流 通产业发展 的政策 。 我 国流通 国际化政策是 以流通领域的 对外开放 为主线 的,而我国流通领域 的对 外开放始于 1 9 年 7 。国务院在此后的 92 月 十年 间逐渐地扩展 了对外开放的范围和程 度, 并在 2 0 年首次将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02 列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 目录。 0 4 月 , 2 0 年6
企业品牌战略与国际化发展的研究与对策
企业品牌战略与国际化发展的研究与对策(1)企业品牌战略与国际化发展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企业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塑造并强化品牌形象,进而实现国际化发展,是许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首先,塑造企业品牌战略的核心是确立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关乎企业形象、产品或服务特点以及目标消费者。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独特性,进而确定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群体。
同时,企业还需通过精心策划的品牌故事,传达出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以此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
其次,品牌战略的实施需要有效的传播策略。
在确立了品牌定位后,企业需要通过创新的传播手段将其传达给目标消费者。
这包括广告、公关、内容营销等多种方式。
在数字化时代,利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优化(SEO)、电子邮件营销和内容营销等数字营销策略已成为品牌传播的重要途径。
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企业需要了解并适应当地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需求。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对目标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包括消费者的需求、购买习惯以及市场趋势等。
同时,企业需要尊重并融入当地文化,避免文化冲突,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
此外,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还需关注法律和合规问题。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都有所不同,企业需确保自身的业务活动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最后,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创新包括产品创新、营销策略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等多个方面。
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总结来说,企业品牌战略与国际化发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并通过有效的传播策略将其传达给消费者。
同时,了解并适应当地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需求,关注法律和合规问题,以及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是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关键。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塑造并强化自身的品牌形象,实现国际化发展。
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与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企业国际化成为了许多企业抢占市场、拓展业务的必经之路。
然而,企业国际化发展并非易事,需要各方面因素的协同、各地政策的适应,否则便难以取得成功。
本文将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与措施两个方面来探讨,希望为广大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策略1. 明确国际化战略目标企业国际化发展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战略,涉及市场选择、产品定位、文化融合等多方面的问题。
比如,企业可以选择直接投资、合资、收购等不同方式进入海外市场,根据不同的目标和选择,制定出不同的策略,在市场盈利的同时实现企业长期发展。
2.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市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供应链等方式提高自身实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3. 积极关注国际政策环境国际政策环境对于企业国际化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企业要关注各国政策法规的变化和趋势,了解对本企业和行业的影响,积极应对,以避免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
同时,企业也要密切关注所选市场的政策环境,尽可能地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拓展业务。
二、措施1. 打造跨文化团队跨文化团队是跨国企业成功的前提之一。
企业要了解所选市场的文化特点和习惯,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提高沟通和协调能力,从而避免文化冲突,顺利地开展业务。
2. 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国际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要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和需求,适当调整品牌形象和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帮助企业在海外市场上树立信誉,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3. 加强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涉及到物流、运作、库存等多方面的问题。
企业要加强对国际市场供应链的管理和控制,合理安排生产、配送等环节,减少浪费和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企业国际化与企业战略
企业国际化与企业战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各国市场的逐渐开放,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选项之一。
企业国际化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也能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什么是企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将自己的经营活动拓展到海外市场,实现跨境经营和跨国发展的一种方式。
企业国际化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出口、外商投资和跨国并购等形式。
二、企业国际化的目的和意义企业国际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经济利益。
企业国际化可以帮助企业拓展更广阔的市场,促进企业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布局的优化。
另外,企业国际化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本土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策略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
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出口、外商投资和跨国并购等形式。
出口是企业国际化最基本的形式,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之前,通常会先通过出口方式进行试水。
通过出口,企业可以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特点,积累国际营销经验和品牌知名度。
外商投资是企业国际化的一项重要形式。
在海外市场上,企业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建立分公司或全资子公司等形式进入市场。
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更加灵活地运营业务,提高企业在当地的市场地位。
跨国并购是企业国际化的最高级形式。
通过收购合并海外企业,企业可以快速进入市场,拥有当地的资源和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企业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国际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企业需要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法律、政治环境等因素,在市场开拓和运营中做好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
另外,国际化还会面临汇率波动、贸易壁垒、文化差异等问题,需要企业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应变能力。
五、结语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发展战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发展策略,积极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资源★★★摘要:我国已经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建立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总体目标,而面对世界流通产业的变革以及入世后流通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我国流通产业必须为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做出战略性的调整。
本文从发展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推进流通产业外向国际化发展以及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流通产业流通国际化利用外资商务部2006年10月11日公布了《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该《纲要》是我国商务领域的第一个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
《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按照建立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务发展新格局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加快发展国内流通业,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大力提升市场功能,积极培育经济发展的自主动力。
坚持对外开放,创新开放方式,建立和谐的对外经济关系,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自主发展的能力。
商务部商务领域的总体规划强调了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总体目标,这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而且也符合我国政府加入WTO的有关承诺,即我国将在加入WTO 的5年内全面开放流通领域。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流通产业必须要为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的发展做出战略性的调整和选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流通产业的结构变化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上个世纪的中后期以不可逆转之势不断地发展和深化,使得世界流通产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呈现出流通国际化的特征。
流通国际化是流通要素跨国界的流动,其基本表现形式为资本的国际化、管理的国际化和商品经营的国际化(邓永成,2004)。
流通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可以将其概括为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前者是一国的流通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企业经营具有国际化特征;后者是外国流通企业进人国内市场,使国内市场竞争呈现出国际化特征。
流通国际化特征的形成使得世界流通产业形成了“大企业主导的格局”,国际性超大流通企业在世界流通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财富》全球500强行业的统计见证了国际性大型流通企业的迅速成长,例如在《财富》2002年度世界500强中,零售企业共49家,其数量仅次于位于第一位的银行业。
2002-2005年,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一直雄踞世界500强首位。
2006年度世界500强前50位中,沃尔玛位居第二位,家乐福居25位,美国的批发零售业企业麦克森和家得宝分别位居第30和43位。
世界流通产业大企业主导格局的形成,其重要原因在于流通国际化导致的全球采购与跨国营销。
随着全球采购和跨国营销的发展,商业资本逐渐主导全球生产,因此从生产企业的集中统一采购使跨国商业企业对生产领域的控制能力得到强化。
开放条件下我国流通产业面临的变化(一)我国流通国际化政策的演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流通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9~1992年,流通政策重点是调整流通领域的所有制结构,转换国有流通企业的经营机制以及流通现代化;第二阶段为1993~2001年,这一阶段的政策重点是规范流通秩序、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和促进流通现代化;第三阶段为2002年以后,这一时期的政策重点是针对入世后流通领域即将全面开放而制定的一系列对外开放和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
我国流通国际化政策是以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为主线的,而我国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始于1992年7月。
国务院在此后的十年间逐渐地扩展了对外开放的范围和程度,并在2002年首次将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列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004年6月,商务部颁布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它是目前我国最完善的流通国际化政策,按照入世相关承诺,该《办法》无论在业务领域、地域范围、股权比例、经营形式等方面,还是在外商投资的审批制度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二)流通产业进入全面开放的竞争格局根据我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2006年我国流通领域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因此不仅流通政策有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并且流通产业也要面临新的竞争格局。
也就是说,国内流通产业不仅要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国际市场中去,而且还要应对外国流通企业进人国内市场而使国内市场的竞争呈现出国际化的特征。
随着我国流通产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流通企业将在我国市场实现全方位的扩张。
外资进入的力度、方式等都将呈现新的特点,其管理输入会全方位地转向本土化经营,实施人才本土化、经营本土化、商品本土化,经营的领域也会从零售领域向批发、物流等流通纵深领域发展,并将在建立跨国采购中心、发展物流配送、开拓仓储服务、开展流通加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在如此全面开放的新的竞争格局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将是不争的事实,企业兼并重组的频度和力度也会加大,因此大企业作用会日益突出。
(三)流通产业改革的深化及寻求突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流通产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趋显著,已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导型产业。
正因为如此,流通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也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而且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使得流通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迫切需要新的突破。
流通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应该适应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一方面内外贸一体化的加快发展给国内流通企业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及主要的商品采购市场和销售市场,我国流通业将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国内流通企业面临着很多的机遇。
另一方面,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依然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流通产业外向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会是比较艰难的。
因此,就更加迫切要求加快流通产业的发展和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战略为了适应世界流通产业的变化趋势,以及我国流通产业面临的主要变化情况,流通战略的全球化应该是我国流通产业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流通产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到来,我国的流通国际化特征将显现得越来越明显。
内向国际化方面,国外流通企业在我国加快了扩张的步伐;与此相对应的外向国际化方面,国内一批大型流通企业也把目标市场由国内延伸到了国外。
这样,流通企业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流通战略的全球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从宏观的角度讲,流通产业的发展应该以国家规范健全法规体系为前提,并且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扶持。
例如日本的流通国际化进程就比较值得借鉴,即日本政府采取了扶持国内流通产业发展和逐步、谨慎对外开放的双重政策。
这些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以流通现代化政策和流通信息化政策为核心的一系列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二是流通调整政策,其突出特点就是大量针对流通领域的法律,同时辅以一些政府针对流通领域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等。
目前,中国正在规范健全法律体系,工作量大而艰巨,同时,商务部也正启动庞大的扶持计划来扶持流通业的发展,这些都相当值得关注。
但本文接下来将仅仅从产业的角度讨论我国流通产业的重要发展战略。
流通-[飞诺网]目前国内流通产业与国外相比,在经营规模、营销技术能力、品牌价值能力、人才聚集能力、快速扩张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距。
因此,我国流通产业亟待在几个方面做出战略选择。
(一)发展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世界流通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大企业主导的格局”,国际性超大流通企业在世界流通产业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中国流通产业要想在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目标前提下,参与到全球的竞争中去,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
从2005年世界500强与中国500强行业首位企业的利润比较来看,零售业排首位的中国华联集团公司实现利润1.8562亿元,只相当于美国沃尔玛公司利润(66.71亿美元)的0.34%;中国华联集团公司的人均利润为1.09万元,只相当于美国沃尔玛公司人均利润(0.48万美元)的27.36%。
如此悬殊的差距,无论在内向还是外向的流通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流通产业恐怕都很难应对。
因此,发展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已经是摆在我国流通产业面前的一个必须执行的艰巨任务。
实际上,为了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已经做好准备要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同时中央政府也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采取具体措施,支持国家和地方重点培育大型流通企业的发展。
因此,借助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我国流通产业应该积极推进大企业的发展战略,适应世界流通产业的发展形势,以更有利的地位参与全球竞争。
为了加快规模扩张,降低经营成本,并购是流通企业可选择的最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内部扩展和外部扩张双重效应。
由于外部扩张具有代价小、风险低、速度快的特点,向外并购扩张比内部扩展更易于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
并购现成的企业,可充分利用其现有的设备、技术、人才和市场等,使其直接为并购企业服务。
同时,通过并购,还可以消除行业内部的竞争消耗,扩大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范围,提高企业的经营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并购双方的优势互补。
当然,并购也决不能盲目,必须考虑到并购双方有切实的可融合性,能够提高竞争力,才能在并购下形成真正的大型流通企业。
需要强调的是,发展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小流通企业,毕竟中小流通企业是国内流通产业的基础。
所以在“抓大”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搞活和多方面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并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到境外开展流通业务。
(二)推进流通产业外向国际化发展推进流通国际化与内外贸一体化是紧密联系的。
几年来,商务部为了促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作了大量的工作。
今后,在企业层面上还要做的工作包括,引导和推进内外贸流通企业之间重组和合作,逐步形成连通国内外市场的流通网络体系,以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增强流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实现国内竞争国际化,提高竞争水平。
2006年,商务部就《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答记者问时表示,“走出去”战略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点战略。
推动企业“走出去”,有利于我国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与“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相辅相成。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采取三个新举措,推动企业“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一,加快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深度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在境外投资建厂,形成若干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关联程度高、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第二,推动企业在境外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和研发型投资企业,充分利用全球科技、智力资源,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鼓励服务业“走出去”,开展工程承包、劳务、电讯、交通、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