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事业单位组织模式的变迁

合集下载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大事记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大事记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大事记1992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

199310月1日起,事业单位实行工资制度改革。

1996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要把事业机构改革提到重要的日程”,并且对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的方向再一次做了明确规定,特别是提出了“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分类进行改革”的初步设想,“对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性质应为企业,但现在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单位,原则上应改为企业”。

1998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2号发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20008月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形成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为此,要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

20012001年,中央编制办公室专门组织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分类管理调研组”,设计出新的分类体系:一类是承担政府行政行为或为政府行政行为提供保障事务职能的单位(可称为行政保障类);二类为承担国家交办的发展公益事业或准公益事业、基础性任务,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单位(可称为公益类);三类为从事有偿性经营服务、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单位(可称为经营类)。

2002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明确了聘用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提出“事业单位除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以及转制为企业的以外,都要逐步试行人员聘用制度。

”2004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1 号正式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决定》。

20054月中编办下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事业单位的沿革

事业单位的沿革

事业单位的沿革“事业单位”的概念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至少在1952年“事业单位”这个特定词汇就已经出现在规范性文件中。

1963年,在国家编制委员会代国务院草拟的《关于编制管理的暂行办法》(草案)中将事业单位界定为“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

但直到1998年,在国务院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才首次从法律上将事业单位定义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再一次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包括了“公益性非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

从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可以说是极具中国特色。

其称谓,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对应的词汇;其机构性质,也很难用国外的非盈利组织(NPO)或者非政府组织(NGO)来对比。

由于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它被定义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是“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专家们也就据此将其译为“Public Service Unit”(公共服务机构)。

事实上,“公共服务机构”这个概念还不能容纳现在所有的事业单位,只是表达了其设立的初衷。

从功能上讲,我国的事业单位有这样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我国人才资源的主要聚集地。

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我国7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都集中在事业单位;二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三是提供了巨大的就业机会,为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统计,目前全国事业单位共计125万个,其中独立核算事业单位95.2万个,纳入政府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3035多万人,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30%以上,涉及科教文卫、农林水、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几乎覆盖了我国各个行业,从业人员仅次于企业,是我国的第二大社会组织。

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之路回顾

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之路回顾

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之路回顾北京大学博士吴昊无锡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站在2011年这个最新的时间点上回望过去,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之路,从宏观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探索阶段,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较慢,只是为配合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而开展;第二阶段以1996年国家发布《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为标志,正式从国家层面提出“要把事业机构改革提到重要的日程”,事业单位改革由被动变主动;第三阶段以2006年《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颁布为标志,从此,“分类改革”正式被确立为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方向,并延续至今。

第一阶段初步的探索这个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5年,其特点是事业单位改革依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进行,其独立性不强,而且改革的步伐较慢,领域也较狭窄。

国家在这一阶段,除了1993年启动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以外,基本上没有出台较有影响力的改革措施、政策文件,无锡市的事业单位改革在这一时期也显得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最大的变革莫过于传统的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并迅速繁荣起来。

无数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一些传统的老国有企业也纷纷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对所有制形式、管理方式等进行革新改造;另一个主要变革发生在行政管理领域:1982年的改革着重于精简机构,明确行政、事业、企业的关系,1988年的改革提出了“转变职能”这个关键,1993年的改革则要求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对综合经济领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撤并……而正如在上一期《事业单位的产生和改革动因》一文中所提到的,我国事业单位的一大特点,就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构成社会三大系统”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管理体制上,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依附党政机关”,因此,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改革很快就波及到了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演变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演变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演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主要围绕着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的原则展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人事制度相对僵化。

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主要依靠计划经济模式,用人、招录、晋升等环节都受到计划的严格限制,个人能力和素质往往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其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以公共平等原则为基础。

在人才选拔、录用等环节中,强调平等、公正原则,倾向于以人才的政治素质和所学专业的契合度为重要指标。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用人唯考试分数、唯学历论等。

再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相对封闭。

招录通道相对较窄,往往只有少数几所重点高校的学生才能进入事业单位,形成了“高知生”的特殊身份。

进入事业单位的人员晋升渠道也相对狭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逐渐在我国形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首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导向转变。

在人才选拔、用人等环节中逐渐引入市场机制,注重将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素质的考量。

其次,人才引进、留任和晋升机制逐渐开放。

在人才选拔方面,逐渐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公开招聘的力度。

在人才的留任和晋升方面,也逐步取消了所谓的“铁饭碗”,更加强调绩效和能力的评价。

再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开放和透明度提高。

通过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招考和选派机制,加强对人事决策的监督和评估,提高工作人员参与和民众监督的程度。

同时,加强人员评价和考核的权威性和科学性,防止人事任命中的人情特殊、权力寻租现象。

最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得到提升。

在用人、培养和管理方面,逐渐借鉴国际经验和先进理念,注重培养和发展人才的潜力,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事业单位的综合竞争力。

总体而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演变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导向转变的过程。

在不断的改革中,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逐步摆脱了僵化、封闭的局面,增加了公平、公正和科学的因素,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和人员的潜力释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历年机构改革情况汇报

历年机构改革情况汇报

历年机构改革情况汇报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机构改革经历了多次重大调整和变革。

这些改革旨在优化政府机构职能、提高管理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历年来,我国的机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机构改革。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着手进行了国家机构改革,包括国务院机构改革、党政机构改革等。

随后,1998年至2003年,中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行政体制改革,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创新。

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又相继进行了多轮机构改革,涉及国务院机构改革、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机构改革中,中国政府着重优化了政府职能、推进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了地方政府改革等方面。

其中,国务院机构改革包括了组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新部门,整合了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等多个部门的职责,实现了职能整合和职责优化。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则主要包括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多方面内容。

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机构改革推动了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了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创新,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和治理效率。

这些改革举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总的来看,历年来中国的机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政府治理、提高治理效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治理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努力。

中国工作制度变化历程(3篇)

中国工作制度变化历程(3篇)

第1篇一、引言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工作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变化,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演变。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工作制度的变化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制度(1949-1978年)1. 国有企业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个时期,国有企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

国有企业的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统一领导:国家通过设立各级人民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2)计划管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计划管理。

(3)工资制度:实行固定工资制度,工资水平与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挂钩。

(4)劳动保护:国家规定了一系列劳动保护措施,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2. 公私合营企业制度1956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企业的工作制度与国有企业基本相似,但在经营管理方面,引入了民主管理机制。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作制度(1979-1991年)1. 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1)放权让利:将部分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提高企业自主经营能力。

(2)承包经营责任制:将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职工工资、奖金挂钩,激发职工积极性。

(3)优化劳动组织:调整劳动组织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

2. 集体企业改革集体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相辅相成。

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1)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职工参与企业管理。

(2)提高职工待遇:逐步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改善职工福利。

(3)发展多种经营:鼓励集体企业开展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作制度(1992年至今)1.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深化。

事业单位改革进展历程

事业单位改革进展历程

⽬前,我国有事业单位111万个,涉及教科⽂卫、农林⽔、⼴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事业编制3153万⼈。

1989年财政部颁布的《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若⼲规定》明确事业单位实⾏全额拨款、差额拨款、⾃收⾃⽀“三种预算管理⽅式”,其⽐例⼤致保持在60%、20%、20%。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于2012年4⽉公开发布,明确要求事业单位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政职能、从事⽣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公益⼀类、公益⼆类)。

改⾰开放⾄今,我国事业单位改⾰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第⼀阶段(1978~2001):1978年《⼈民⽇报》等报刊提出事业单位进⾏“事业体制,企业化管理”,这拉开了我国事业单位改⾰的序幕。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开始系统展开。

1985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事业体制改⾰相关政策:3⽉出台《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的决定》,4⽉出台《关于卫⽣⼯作改⾰若⼲政策问题的报告》,5⽉出台《关于教育体制改⾰的决定》《关于艺术表演团体改⾰的意见》。

1996年出台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若⼲问题的意见》。

其中,科学技术领域改⾰在这⼀阶段处于改⾰前列。

1992年,原国家科委等部委印发《关于分流⼈才、调整结构、进⼀步深化科技体制改⾰的若⼲意见》,稳定⽀持基础性研究和基础性技术⼯作;放开放活技术开发机构、社会公益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基本完成科技系统的结构调整。

同时,要求尊重知识,尊重⼈才,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对科研院所改⾰进⾏更全⾯系统的部署,明确各类科研机构改⾰与发展⽅向。

这⼀阶段事业单位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逐步确⽴以政事分开为主线,以社会化为⽅向,以分类改⾰为推进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回顾王澜明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

它分布在教育、卫生、文化、农业、交通、城市公用、体育等领域和社会福利、社会中介、机关附属等行业。

事业单位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机构,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总结经验,探讨规律,对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继续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已经在部分行业和某些地方取得了重要进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

这一阶段主要是拨乱反正,恢复社会事业,适当下放各类事业单位的管理权,大多数事业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对本单位有经营管理权、机构设置权、用人自主权和分配决定权。

1985年3月,中央下发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科研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改变许多研究机构与企业相分离,研究、设计与教育、生产相脱节以及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状况,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

按照《决定》,从事技术开发的研究机构,有的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实体,有的在联合的基础上并入企业,有的自我发展为科研生产型的企业,或者成为中小企业联合的技术开发机构。

在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同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对卫生事业单位改革提出了要求:扩大卫生机构自主权,实行院、站、所长负责制;发展集体卫生机构,鼓励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城镇和街道组织举办医疗卫生设施,支持个体开业行医,村一级卫生机构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举办,也可以承包给乡村医生和卫生员集体举办,也可以由卫生院下乡设点。

事业单位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分析

事业单位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分析

事业单位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事业单位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深入了解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一、事业单位的历史演变1.传统社会的事业单位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事业单位主要指政府机构和教育机构,其发展受制于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封建社会。

这些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相对僵化,行政化程度较高,职位晋升和薪资待遇取决于等级制度。

2.新中国成立后的事业单位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逐步建立了一大批事业单位。

这些事业单位主要以公共服务为目标,如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文化艺术单位等。

此时的事业单位依然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其资源配置和管理具有较大的控制权。

3.改革开放以来的事业单位变革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逐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

事业单位也在改革浪潮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例如,经过干部职务制度的改革,职位晋升和薪酬待遇逐步与绩效挂钩,并引入了市场机制,鼓励事业单位的创新和发展。

二、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1.机构改革与改进治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治理亟待改进。

一方面,需要优化机构设置,精简冗余岗位,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内部治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2.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需要关注社会需求,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也需要注重企业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益和财务收益。

3.注重创新和科技发展事业单位应积极推动创新和科技发展。

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科研力量投入,提升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也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为事业单位的创新提供良好的法律和环境保障。

4.加强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作为公益性组织,事业单位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并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事业单位概念的演变

事业单位概念的演变

事业单位概念的演变事业单位是指从事公益事业、社会服务的组织,由国家、地方政府或其他行政机关创办和管理,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财务独立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概念和定义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

这种演变既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也受到改革开放进程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初期,事业单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统一安排经营和管理的公共事业单位。

这时期的事业单位直接受国家计划经济调控,其主要职责是为公众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和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文化、科研等。

在这一阶段,事业单位享受国家提供的稳定补贴和资源配置优势,但也面临着行政管理体制僵化、效益不高等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关注也发生了转变。

1993年,我国国务院发布《国有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明确将事业单位作为国有资产的一种形式进行管理。

此次改革,强调事业单位要依法经营、保证独立核算、加强内部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法人地位。

这一改革意味着事业单位开始迈向市场化运作,注重财务自负盈亏,更加注重经济效益。

到了21世纪初,我国的事业单位进一步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和任务。

2003年,我国国务院发布了《国有资产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强调事业单位要实现经济效益,并实行公司化治理。

这一条例的出台推动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推动了其在财务、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变革。

事业单位被要求依法经营,更加注重市场竞争,注重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的概念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事业单位不再局限于政府的创办和管理,逐渐实现了多元主体参与和社会化服务。

不少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也逐渐成为事业单位,在社会服务、公益事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事业单位自身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提升社会影响力。

可以说,事业单位的概念和定义在我国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事业单位概念的演变

事业单位概念的演变

事业单位概念的演变事业单位概念的演变(上篇)事业单位是指为社会公益目的服务的组织,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通过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来满足公众的需求。

事业单位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其定义和范围也不断演变。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回顾事业单位概念的演变过程。

在我国古代,事业单位并不常见。

封建社会中,政府通过官僚机构来管理国家事务,但这些机构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事业单位。

直到清朝末年,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事业单位概念逐渐形成。

当时成立了一些政府直属的公益机构,如博物馆、图书馆、医院等,这些机构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教育、知识、医疗等服务。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的事业单位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1950年代,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革,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建立成为重要任务。

事业单位开始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其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除了博物馆、图书馆、医院等传统机构外,教育、科研、文化艺术、体育、文化事业等领域都涌现出大量的事业单位。

198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期,事业单位的概念和性质再次发生了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家开始逐步放松对事业单位的直接管理,引进了市场化机制,推行了事业单位改革。

这种改革主要表现为事业单位的自主权和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的引入。

事业单位不再完全依靠财政拨款,而是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来获得收入,以此为基础进行运营和发展。

事业单位概念的演变(下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事业单位的范围和形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首先,在范围上,事业单位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还扩展到了环保、社会福利、科技研发等社会公益事业领域。

例如,环保局、社会福利院、科研院所等都可以被看作是事业单位的具体体现。

其次,在形式上,事业单位也开始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介绍我国的历次机构改革的情况

介绍我国的历次机构改革的情况

介绍我国的历次机构改革的情况(原创实用版)目录1.我国历次机构改革的背景和目的2.机构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成效3.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未来展望正文一、我国历次机构改革的背景和目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机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和政府进行了多次精兵简政,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

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和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提高政府效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机构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成效1.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进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

其主要内容包括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合并分工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构;精简机构,减少层次;明确规定干部与勤杂人员的比例。

2.1982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减少副职、对机构裁撤合并。

3.1988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转变职能。

强调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

4.1993 年:统筹党政机构。

具体措施包括: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将部分经济部门改组为国家局,由国务院直接领导。

5.2018 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这次改革旨在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每一次机构改革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未来展望机构改革对于提高政府效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社会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机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精兵简政。

国务院历次机构改革:1951~1953年1954~1956年1956~1959年1960~1965年1966~1975年1976~1981年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六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

目前,国务院组成部门为27个。

1982年以来的几次政府机构改革实践,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

当然也有一些教训。

最大的教训在于忽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转折点。

之后的政府机构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导向,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的,以全面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全面履行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为基本途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2003年以前的改革开放时期,政府既创造环境,又在直接创造财富;新的时代发展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是,“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

2008年3月1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3月15日,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介绍我国的历次机构改革的情况

介绍我国的历次机构改革的情况

介绍我国的历次机构改革的情况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机构改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历次机构改革都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深入、广度兼具的方式探讨我国历次机构改革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1. 1949年后的初期机构改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改革。

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国家机构进行了重新组织、改革和建设,以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此时期中国的国家机构体系进行了重大的变革,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时期机构改革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标志着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机构改革,特别是对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和改革,从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 进入21世纪后的机构改革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机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对党和国家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调整,目的是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对中国历次机构改革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机构改革都是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机构改革不仅在制度上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也在思想观念上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从历次机构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中国历次机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积极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机构改革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

通过这篇文章,我对中国历次机构改革的情况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我相信,这对我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国家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积累,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一、引言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地方或社会团体组建的、以履行特定公益性任务为目的的法人组织。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和进步中,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面临着变革与创新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包括其现状、变革原因和创新方向。

二、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现状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通常以官僚主义为基础,决策较为集中,执行力强,但缺乏灵活性和效率。

数据显示,许多事业单位在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决策失效和执行效率低下的问题。

此外,官僚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创新和改革。

三、变革原因1.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往往无法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因此,变革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2. 成本压力的增加: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依赖财政拨款,增加了财政的负担。

改革与创新成为了减轻财政压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变革管理模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3. 管理效能的提升:传统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效能较低,决策滞后,执行不到位。

通过变革与创新,可以提升管理效能,加强决策层和执行层的沟通与协作。

4. 国家政策导向的变化:国家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为了适应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事业单位需进行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四、管理模式变革的方向1. 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事业单位应通过建立科学决策机构,优化决策层的结构和职责分工,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 强化信息化支撑:事业单位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信息共享和传递的机制,实现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的信息对称,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执行的效率。

3. 引入市场化机制:事业单位可以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公开招聘和竞争性设置岗位,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4.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确立绩效目标与指标,并将其与薪酬、晋升等激励机制相结合,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责任意识。

(精)建国以来中国事业单位组织模式的变迁

(精)建国以来中国事业单位组织模式的变迁

建国以来中国事业单位组织模式的变迁―一种以艺术表演团体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建国以来,中国事业单位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计划模式、混合模式和市场模式,三种基本组织模式。

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反映在组织模式上是一种计划组织模式―混合组织模式―市场组织模式的变迁过程。

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是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缩影。

对艺术表演团体组织模式变迁的理性观照,可以为改革者建命起有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基本观察手段和评价体系。

建国初,中国政府按照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尽陕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口标,组建厂中国的单位体系。

自此以后,“单位”作为一种由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的“渡船”,成为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

由于中国政府对“单位”实行“格式化”和“无差别”的管理,不同行业部门的“单位”其有相同或相近的组织属性。

艺术表演团体作为文化事业单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模式变迁是中国事业单位组织模式变迁的一个缩影艺术农演团体的一种基本组织模式所谓艺术表演团体的组织模式,是指艺术表演团体组织建构和运行过程中所本行的口标体系和所采取的手段体系的有机统一体_1 .计划组织模式计划组织模式是艺术表演团体在计划体制时期存在的组织模式_亡是一种以政治卜抽象平等和经济卜平均分配为主要组织口标,以集权、任命制、身份刚性约束、组织机构利层同构为主要手段的组织模式_这种组织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第一,政治伦理口标体现艺术表演团体的核心价值,市场经营口标严重姜缩,审美价值口标畸形发展,jl 多成稳定态的以政治伦理口标为核心的口标体系。

第_.以行政控制为核心的组织手段体系_计划组织模式内部权力运作的特点是张制和服从,卜级主要通过规章制度、指令、习股和控制反馈技术来维持组织内部的运转,利用组织的资源优势,张迫下级服从,下级以服从卜级来换月又体制内成员身份_2 .混合组织模式混合组织模式是一种存在于转型时期的组织模式一所谓混合组织模式,就是国家计划调控和市场机制共同起作用的艺术表演团体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一这种组织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多元复合的口标体系_组织内部存在着多重口标导}句,各个口标之间主从关系不明确,没有jl 多成一种稳定的口标结构体系,艺术表演团体的组织行为存在着多种评价标滩一第一,多种组织手段的兼容_亡与计划组织模式和市场组织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共同存在于同一实体中,相互承认对方,不同性质的手段在保持其相对独命性的基础卜要实现有机的联合,共同维持着作为组织整体的艺术表演团体的运行、发展和变革一第几,这种组织模式其有过渡性质_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社会转型而出现的艺术表演团体的组织模式_3 .市场组织模式*本文为个国艺术利学国家重点课题‘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研究”( O3AG13 )的前期成呆之一_。

建国以来中国事业单位组织模式的变迁——一种以艺术表演团体为主体的历史透视

建国以来中国事业单位组织模式的变迁——一种以艺术表演团体为主体的历史透视

作者: 傅才武[1]
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武汉430072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41-45页
主题词: 事业单位;组织模式;变迁
摘要:建国以来,中国事业单位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计划模式、混合模式和市场模式三种基本组织模式.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反映在组织模式上是一种计划组织模式--混合组织模式--市场组织模式的变迁过程.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是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缩影.对艺术表演团体组织模式变迁的理性观照,可以为改革者建立起有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基本观察手段和评价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机构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机构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机构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机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精兵简政。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10月1日正式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下设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和政务院,其中政务院下设35个委、部、署、院,管理国家行政工作。

这套政权建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前苏联的模式。

1951年─1953年机构改革:1951年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

其主要内容有:(1)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2)合并分工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构;(3)精简机构,减少层次;(4)明确规定干部与勤杂人员的比例;(5)要求划清楚企业、事业机构和行政机构的编制和开支;(6)严格编制纪律。

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

到1953年底,政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42个。

1954年─1956年机构改革: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

中央一级机关的精简包括:(1)在划清业务范围的基础上,调整精简了机构,减少了层次;(2)各级机关根据业务需要,紧缩了编制,明确了新的编制方案;(3)妥善安置精简下来的干部。

地方各级机关也进行了精简,专员公署和区公所分别是省、县政府的派出机关,精简比例较大。

以后,随依法成立的国务院开始增设机构,到1956年,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数量的第一次高峰。

1956年─1959年机构改革:1956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

这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务院精简所属工作部门,下放权力,以达到扩大地方自主权的目的。

事业单位历史重点归纳总结

事业单位历史重点归纳总结

事业单位历史重点归纳总结事业单位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一类特殊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要从事公益性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工作。

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这些阶段中涌现出了一些重要的事件和里程碑,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事业单位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事业单位的历史重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国家设立事业单位的历史背景事业单位的形成与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息息相关。

上世纪50年代,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满足国家对公益性服务的需求,国家开始设立各类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博物馆等。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阶段1. 80年代至90年代初: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国家开始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推行岗位工资制和绩效考核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后续的事业单位改革打下了基础。

2. 90年代至2000年代初:事业单位巩固和加强改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主要目标是深化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

此时期的重要措施包括建立考核机制、加强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

3. 2000年代至今: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事业单位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体现在推进事业单位的市场化、法人化和企业化改革。

国家逐步放宽事业单位的行政干预,鼓励事业单位依法独立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三、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成果1. 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改革,事业单位得到了更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使得其服务质量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于公益服务的需求。

2. 增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活力和创新能力以市场化和法人化改革为基础,事业单位能够更加灵活地运作,提升内部活力,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中国事业单位组织模式的变迁―一种以艺术表演团体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建国以来,中国事业单位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计划模式、混合模式和市场模式,三种基本组织模式。

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反映在组织模式上是一种计划组织模式―混合组织模式―市场组织模式的变迁过程。

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是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缩影。

对艺术表演团体组织模式变迁的理性观照,可以为改革者建命起有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基本观察手段和评价体系。

建国初,中国政府按照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尽陕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口标,组建厂中国的单位体系。

自此以后,“单位”作为一种由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的“渡船”,成为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

由于中国政府对“单位”实行“格式化”和“无差别”的管理,不同行业部门的“单位”其有相同或相近的组织属性。

艺术表演团体作为文化事业单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模式变迁是中国事业单位组织模式变迁的一个缩影艺术农演团体的一种基本组织模式所谓艺术表演团体的组织模式,是指艺术表演团体组织建构和运行过程中所本行的口标体系和所采取的手段体系的有机统一体_1 .计划组织模式计划组织模式是艺术表演团体在计划体制时期存在的组织模式_亡是一种以政治卜抽象平等和经济卜平均分配为主要组织口标,以集权、任命制、身份刚性约束、组织机构利层同构为主要手段的组织模式_这种组织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第一,政治伦理口标体现艺术表演团体的核心价值,市场经营口标严重姜缩,审美价值口标畸形发展,jl 多成稳定态的以政治伦理口标为核心的口标体系。

第_.以行政控制为核心的组织手段体系_计划组织模式内部权力运作的特点是张制和服从,卜级主要通过规章制度、指令、习股和控制反馈技术来维持组织内部的运转,利用组织的资源优势,张迫下级服从,下级以服从卜级来换月又体制内成员身份_2 .混合组织模式混合组织模式是一种存在于转型时期的组织模式一所谓混合组织模式,就是国家计划调控和市场机制共同起作用的艺术表演团体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一这种组织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多元复合的口标体系_组织内部存在着多重口标导}句,各个口标之间主从关系不明确,没有jl 多成一种稳定的口标结构体系,艺术表演团体的组织行为存在着多种评价标滩一第一,多种组织手段的兼容_亡与计划组织模式和市场组织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共同存在于同一实体中,相互承认对方,不同性质的手段在保持其相对独命性的基础卜要实现有机的联合,共同维持着作为组织整体的艺术表演团体的运行、发展和变革一第几,这种组织模式其有过渡性质_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社会转型而出现的艺术表演团体的组织模式_3 .市场组织模式*本文为个国艺术利学国家重点课题‘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研究”( O3AG13 )的前期成呆之一_。

.汉:仑坛200 ; . 4 ④市场组织模式是一种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普遍存在的艺术表演团体的组织模式_亡是一种以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为主要组织口标,以完个聘任、明确分l 、允分竞争、契约管理等为主要组织手段,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市场保持着密切关系的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系_这种组织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以效率为核心的口标体系,在艺术表演团体的所有组织行为中,都要迹循‘效率优先”的原则_第_,以允分竞争和契约管理为核心的手段体系,组织手段和组织口标其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_第:,对环境要求较高.对成熟的市场其有较高的依赖性一、建国以来艺术农演团体组织模式的具体变迁过程势作为一种组织的集体理性,集中体现在组织模式的变迁轨迹之中_这种趋势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_( 1 )初始阶段:直线职能式组织1979 年以后,中国社会进人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的组织模式开始发生变化,与传统的科层官僚结构相比,尽管从整体卜看仍然是一种科层制结构,但已出现厂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院团氏负责制”取代厂‘党委领导下的院团氏负责制”_ _是在传统的内没业务机构之外增没厂专事对外演出公关的机构‘演出部”,有的还没命厂开发文化产业的专业管理部门‘产业办”_ 以20 世纪90 年代的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为例,如下图所示封闭型行政王异相川封闭型行政王异览则走策点冬任}委任卜卜l 幸}} !幸一管理决革层尖践操乍层1 .从计划组织模式到混合组织模式:从科层官僚组织到职能式扁平组织的擅变建国初确命的利层制组织结构一直是改革开放之前艺术表演团体唯一的组织模式,我们将这种组织结构确定为计划组织模式的典型组织结构jl 多态_以卜海艺术剧院的组织结构为例,如下图所示{又化二侧f 卜西一一+一藏圃潺六飞术委员会l 曰羡务委畏全州墓要习工一巨二互习刃公室洲联忿人秘络斧串书组组组组l 海艺术刚院组织结构图(l 950 年)这种以前苏联大剧院为楷模的模式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团氏负责制_这种大剧院模式普遍采用一种直线参谋式的组织结构_这种组织结构的特点,就是在正式的利层直线组织之外,增没艺术委员会和学习委员会等旁系组织机构,作为决策层的参谋机构_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队复厂艺术表演团体的市场经营角色_改革开放以来,各个艺术表演团体为满足市场经营的需要,尽可能使组织结构同时兼其‘对l ' ’功能和对‘市场”功能两种功能_囚此,在科层官僚结构l 增没市场化部门成为各个表演团体组织变革中普遍存在的趋势这利‘趋湖比省歌刚舞刚院组织结构图(1 , , 8 年)由于这一时期处于改革的初始阶段,改革的进展有限,改革主要表现为在传统的基础卜根据现实需要增没新的职能部门_这一时期的一般组织结构形式仍然是机构重叠,中间层次众多,以对内管理为主,与计划体制时期相比仍没有本质的变化_( 2 )展开阶段:职能分部式组织到20 世纪9O 年代以后,随着改革的深人,艺术表演团体的组织模式发生厂较大的变化_在艺术表演团体组织没计卜出现的组织结构的非均衡安排,成为这一时期艺术表演团体组织结构jl 多态的一个显著特点_什么是组织结构的非均衡安排?通俗地说,就是组织结构卜的非同质性_我们以武汉话剧院的组织结构jl 多态为例,如下图所/ J 亏~武汉话剧院的组织结构jl 多态集中体现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双轨过渡、经营权改革先于产权改革的特点_在转型期的艺术表演团体的管理实践中,囚为存在着计划和市场双重调,l \机制,所以在同一组织内部产生厂委任制和聘任制、行政导}句和市场导}句了l 存的职能分部式组织结构jl 多式_职能分部式组织结构是一利‘以直线职能型的@ Jianghan Trib 皿。

200 ; . 4原迢日决饿层奋毫半井故型行政王异翼卫十实践操作层燕熠姆务部办公主演出策刻中心艺术信鹰中心人不器教曹理口武汉话刚院组织结构图(2 洲0 年)结构为主,辅之以分部分权手段的艺术表演团体的管理方式_这种组织模式与初始阶段的直线职能式相比,已有厂很大的不同_一是内没机构的数量大为精简,中间管理层次大大压缩,以疏通信息流通渠道,提高组织的行政效率__是艺术表演团体在其授权内,对内没机构的管理口标进行厂根本性的调整,使之由内}句型没计转变为外}句型没计_换言之,这些内没机构的管理对象既在内又在外,既对内又对外_如呆我们忽略其中的办公室、财务部、物业部等服务性部门,观察其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架,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结构其有明显的市场导}句_( 3 )发展阶段:网络化扁平组织20 世纪90 年代末,{ 1 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对艺术表演团体的市场经营提出厂更高的要求_市场体制要求艺术表演团体作为独命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其有更张的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其有更高的组织效率_在这种大背景下,职能分部式模式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以法人为中心的扁平化网络结构模型_以黄石市歌剧舞剧院为例,如下图所示_,吕、产部}气L 竺、矍叫丫/{鲜华叫\生巨二,部}黄石市歌刚舞刚院组织结构图这种组织结构与职能分部制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院氏不是由文化主管部门委任,而是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聘任,被聘院氏其有法人资格.其有相对完整的人事权、财产权、经营权.使艺术表演团体呈现出一种以法人为中心的组织结构__是各个职能部门都其有相对独命的经营对象(市场),其有与责任相对应的权力,能够相对独命地开展经营活动_:是人员数量更少,人员效率更高_营销人员的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地位和作用柑到认同_艺术表演团体的人员构成比例发生结构性变化_网络化扁平组织的出现,标志着艺术表演团体改革进程中混合组织模式的确命_混合组织模式的出现,是艺术表演团体发展史卜的一件大事_从计划组织模式跨人混合组织模式实际卜标志着一个旧时期的结束和一个新时期的开始_艺术表演团体组织模式的变迁作为一种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最初回应,其价值意义只有在艺术表演团体面}句市场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中才能柑到真正的理解_混合组织模式对计划组织模式的替代的背后,隐藏的是艺术表演团体在转型期‘行动策略’,的变化:第一,效率口标_根据效率原则重构生产和管理流程,排除不必要的行政控制,撤了l 不必要的机构_第_,效益原则_由于资源注人的减少和生存压力的增张,较计划时期更为重视投人与产出比_第几,进出原则_单位劳动力的进人和退出,呈现自由就业和失业的市场化趋势,单位不lJ 对个人负个责_第四,利益原则_艺术表演团体作为单位利益集团,追求效益的最大化_艺术表演团体混合组织模式出现的价值和意义,了l 不在于亡作为组织模式的先进性和利学性,作为一种由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标志物,亡的标志性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团体组织结构jl 多式的价值_就混合组织模式的性质而言,亡还不其有完个的现代性,还不过是一个一只脚已跨出计划体制门槛,而身体仍留在计划体制内的‘新旧联合体”_2 .从混合组织模式到市场组织模式:从职能式组织到专业分部式组织对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者而言,职能式组织结构与科层官僚组织结构相比,尽管已有很大的进步,但仍不是改革的最终口标_改革的最终口标,是要以市场组织模式代替混合组织模式,以专业分部式组织结构代替职能式组织结构_专业分部制组织结构是西方艺术表演团体独特的组织模式,是市场体制下的艺术表演团体市场组织结构的典型表现jl 多式_亡以西方公司制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为基础,结合艺术行业的特点,创造性地发展厂公司制的组织模式,重新创造出。

.汉:仑坛200 ; . 4 ④一种与企业分部制jl 多态相似而实质不同的‘专业分部制”组织结构jl 多态。

如下图所示「一一压互夔泣{一1创生些引,一一-- - - - - - -今总经理构却没有明晰的产权基础,亡所依据的基础只是一种‘jl 多似而实虑”的法人治理结构_深化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就必须实现从混合组织模式到市场组织模式,从职能式组织到专业分部式组织的逐步变迁艺术农演团体组织模式变迁的模型解析中国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很大程度卜表现为一种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演进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和转型时期的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中国艺术表演团体的组织模式呈现出l 分明显的阶段性特点_1 .金字塔型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不存在市场,艺术表演团体内部也就不存在营销职能,艺术表演团体的主要职能是按指令性计划排练演出,剧团只是艺术产品的一个生产车间,产品销售为国家汀购,内部管理、组织、协调l 作比较简单_剧团主要由两部分人员组成,即负责接受卜级指令的院团领导和承担艺术生产的演职人员_如下图所示行政后勤管理集资筹款市场调查与观众组织宜传和公关人事管理艺术资好叮理艺术人员选聘演出讨划剧节目艺术教育西力艺术表演困体组织结构小怠图这种组织结构jl 多态的最大特点就是明晰产权基础卜的‘分l 分权”,分别负责_与企业相比,艺术表演团体虽然规模不大,但管理技术复杂,是一种复杂组织的管理,艺术院团理想的领导人应是既懂管理又懂艺术的个才_但实践中这种个才”很难找到,在‘高管理”和‘高技术”难以两个的隋况下,将艺术表演团体中的事务分为‘艺术”和‘行政”两大模块分门别类,专人负责,分l 协作,是一种现实和明智的选择-艺术表演团体的‘专业分部制”与企业的分权分部制”有着本质的区别_企业的‘分权分部制”与‘专业分部制”一样,也是一种在集中指导下的分权管理方式,但亡的存在必须有几个基本前提,即相对独命的市场、独命的利益和独命的自主权_这就显然与艺术表演团体的‘专业分部制”不同_艺术总监和总经理之间,尽管有相对独命的管理权,但却共有一个市场,处于一个共同的利益体中_囚而亡分权分责不分利,既张调分l ,又张调配合,是一种钊对艺术表演团体‘高专业”和‘高管理”的‘双高”特点的有效组织结构jl 多式_这种组织模式与职能分部制模式的区别在于:一是理事会代替政府主管部门成为艺术表演团体的最高决策机关,艺术表演团体受政府政策法规的影响,但不受政府直接的行政控制_一是在组织没计中存在着比较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_几是组织没计核心化,即内没机构部门管理口标向艺术生产的核心职能集中,演出营销借助于高度发达的市场体制和完备的社会中介机构_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分部制是一种建命在明晰产权基础卜的组织结构,囚此亡其有jl 多式和内容相统一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其有发自体制本身的张大管理效率而中国的职能式组织结金宇塔刑结构图我们将这种结构称之为以艺术生产为主的金字塔结构_按指令性计划排练和演出是剧团的中心l 作,管理者围绕这一中心l 作开展协调和服务_这种组织结构的艺术表演团体处于一种超稳定状态,国家统包统管剧团内外事务,剧团自身缺乏独命的人事权、财产权和剧口经营权_这一时期的领导管理者了l 不其有独命的决策权,其主要职能是协调剧团内部的人、财、物、时间,调配一切资源,保证排练和演出_剧团的生存和发展与能否完成卜级的指令密切相关,与管理者的素质、经营决策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_2 .灯笼型结构1979 年,中国社会进人一种自卜而下的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市场体制逐步进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艺术表演团体之外,逐步形成厂一利“不完个计划”和‘不完个市场”双轨了l 存的⑨ Jianghan Trib 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