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似锦——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探微

合集下载

敦煌莫高窟唐代藻井井心图案构成形式探议

敦煌莫高窟唐代藻井井心图案构成形式探议

敦煌莫高窟唐代藻井井心图案构成形式探议[摘要]唐代是敦煌装饰艺术的繁荣时期,经由成熟到鼎盛历经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段,这个时期敦煌莫高窟藻井图案日臻完美,纹样赋予变化,图案造型富丽饱满,内容十分丰富。

其中,尤以莲花纹藻井井心纹样、团花纹藻井井心纹样、宝相花花纹藻井井心纹样为代表,纹样华丽多姿、色彩琳琅满目,形式丰富多样,手法错落有致。

[关键词]敦煌装饰图案藻井莫高窟佛教唐代是敦煌艺术的繁荣时期,石窟的装饰图案日臻完美,并达到高峰。

藻井图案作为石窟覆斗形窟顶的装饰,自北朝西魏经二百年的发展至盛唐时期达到完美阶段。

藻井的装饰构架已成定式,皆由中心方井、方井四周边饰层、垂幔三部分组成。

整体结构比列协调,中心方井由大变小,向上深凸,方井四周边饰层次多,由外向内递减,由宽而窄,与覆斗窟顶形体非常契合协调;藻井边沿垂幔,珠玉铃铛纹饰亦极华丽。

仰望藻井,颇有深远之感。

[1] 藻井井心是藻井装饰图案的中心位置,其形状大多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唐代是敦煌莫高窟装饰图案的辉煌时期,其藻井中的井心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初唐井心宽大,边饰甚少到盛唐至晚唐时期,井心变窄、边饰繁复,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唐代藻井井心图案在隋代的基础上有很大突破,并不是一味的延续隋代藻井图案的旧样式,而是呈现出了繁华似锦、庄严有序的新景象。

敦煌唐代藻井井心的内容主要定义为以下四种:井心莲花纹图案、井心宝相花图案以及井心团花纹图案。

一、唐代藻井井心莲花纹图案唐代在隋代的基础上充实国力,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强盛期。

佛教艺术也出现了最兴旺的景象—“盛唐气象”。

唐代是敦煌图案发展的成熟期,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致都超越了前代。

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净土莲宗的建立与发展,北朝至隋唐时期对莲花的崇拜日益丰富多彩,佛教把莲花的自然属性与佛教的教义、规则、戒律相类比美化,逐渐形成了对莲花的完美崇拜。

中国古代常画莲花作为藻井的主要装饰内容,这是因为莲花是佛教净土的象征,素称“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敦煌莫高窟盛唐藻井图案探析

敦煌莫高窟盛唐藻井图案探析

敦煌莫高窟盛唐藻井图案探析藻井图案是敦煌石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洞窟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地作用,其中盛唐时期的藻井图案装饰华丽、组织构架繁复、构成元素丰富,具有一定代表性。

文章以敦煌莫高窟盛唐时期典型洞窟中的藻井图案为研究对象,将从藻井图案的构成元素、色彩选择、组织构架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纹样演变规律,进而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一种可能地指导方向。

标签:敦煌;盛唐;藻井;设计1敦煌莫高窟盛唐藻井图案的基本内容藻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象征天井的装饰,所谓“交木为井,画以藻文”。

在整个洞窟中位置是最高的就是藻井,位于窟顶,图案绘制在覆斗式石窟顶部中央。

最初的藻井题材比较质朴单一,大多是几何形、植物造型和动物形象演变而成,随着朝代的发展才逐渐创新和丰富起来。

盛唐时期佛教文化异常的繁盛,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莲花样式常出现于藻井中,呈婉转的射线向四周发射状,就仿佛佛光照耀着大地,周围还环绕着云气,整个图案有着勃勃生机。

后以莲花纹为基础结构,融入了牡丹花的形态,造型突破了现实中的莲花,而创造出了宝相花。

其花型较于莲花更为繁密,形态多变,层次更为丰富,也更被频繁的使用。

窟319(盛唐)为覆斗藻井窟顶,井心绘八瓣宝相花,四边围着四分之一的宝相花,中间饰有连珠,忍冬纹,波状卷草纹,最外层是团花纹并以忍冬纹为间隔,整个藻井图案端庄又显得丰富华丽。

从此窟也能看出藻井纹样构成非常有韵律感,盛唐时期的藻井样式以中心方井式为主,佛教文化的深刻融入,演变出了宝相花,原来的忍冬纹转化为卷草纹、连珠纹等,花草和藤蔓互相连接行云流水,整个纹样显得生机勃勃,这些似乎也表达了盛唐的繁荣兴旺景象。

2敦煌莫高窟盛唐藻井图案的艺术特色2.1色彩的艺术特点藻井图案的早期色彩较为简单,多以大色块为主,赭石土红配以绿色和白色,最后以黑色勾线,整体的色调显得非常质朴且厚重。

经过了隋代一直到盛唐时期的复杂演变,颜料种类也逐渐增多,色彩更加的鲜明,丰富多彩了起来。

唐代敦煌藻井井心宝相花纹三个阶段的风格探究

唐代敦煌藻井井心宝相花纹三个阶段的风格探究

唐代敦煌藻井井心宝相花纹三个阶段的风格探究
黄清穗
【期刊名称】《家具与室内装饰》
【年(卷),期】2022(29)10
【摘要】唐代出现的宝相花纹是佛教从神圣性向世俗化和中国化发展的例证,亦是融汇中西方装饰图案于一身,汲取传统养分、融合时代审美的大胆创作,展现出唐人
进取与兼容的创新精神。

唐代敦煌藻井井心中的宝相花纹的兴勃、臻熟直至衰亡,
经历了三个阶段漫长的转变,呈现出显著的风格差异。

初唐阶段,宝相花纹的雏形开
始出现,并迅猛发展;盛唐阶段,宝相花纹日益繁缛成熟,独占鳌头;中晚唐阶段,宝相花
纹开始衰败并迅速退隐。

宝相花纹与唐时敦煌的文化、宗教、经济、政治休戚相关。

根据敦煌藻井井心宝相花纹和相关资料,试图从宝相花纹质朴到繁华,再回归素雅的
演变过程中,探究其前后历史逻辑和因果关联。

【总页数】6页(P60-65)
【作者】黄清穗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664.1
【相关文献】
1.敦煌石窟藻井井心莲花图案的探析——北朝至隋唐时期莲花纹样造型的变化
2.
敦煌藻井井心莲花纹样与丝巾图案设计3.唐代敦煌莫高窟藻井中宝相花纹样的秩
序感4.探究敦煌莫高窟唐代藻井团花纹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与创新5.唐代敦煌石窟宝相花纹样在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图案

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图案

堂皇的感觉。纹样中的花卉,鸟兽图案精美且富
有创意,这是敦煌图案发展的全胜时期。
• 结合中国历史发展和敦煌地区特殊历史环境 ,我们把唐代图案的发展和变化分为四个时 期:
• 一 初唐图案、
• 二 盛唐图案、
• 三 中唐图案(吐蕃占领敦煌时期)、
• 四 晚唐图案(张氏归义军时期)。
一 初唐图案
唐朝建立之初,直到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平定高昌,丝绸之 路才真正通畅,中原与西域的交往逐渐增多,新的装饰纹样不断传入石 窟!唐代图案在平定高昌以前依旧保持隋代遗风,之后则进入了新的发 展时期!
初唐图案内容装饰丰富,样式繁多,壁画装饰主要分布:
1 . 窟顶藻井图案
2 . 四壁边饰
3 . 佛菩萨的头光和背光
4 . 佛顶华盖
5 . 人物服饰装饰
6 . 建筑物的装饰
1初唐窟顶藻井图案(四类)
(1)葡萄石榴纹藻井 (2)石榴莲花纹藻井 (3)莲花纹藻井 (4)异形莲花纹藻井
209
(1)葡萄石榴纹藻井
(1)桃形瓣莲花纹藻井 (2)叶形瓣莲花纹藻井 (3)团花纹藻井 (4)杂花瓣莲花纹藻井
(1)桃形瓣莲花纹藻井
盛 唐 103 窟 桃 形 瓣 莲 花 纹 藻 井
盛 唐
323 窟 桃 形 瓣 莲 花 纹 藻 井
(2)叶形瓣莲花纹藻井
盛 唐 第 41 窟 四 叶 形 莲 花 纹 藻 井
盛 唐 第
171 窟 叶 形 瓣 莲 花 纹 藻 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盛 唐 第
175 窟 叶 形 莲 花 纹 藻 井 图
(3)团花纹藻井
盛 唐 第 320 窟 团 花 纹 藻 井
盛 唐 49 窟 团 花 纹 藻 井

3敦煌莫高窟专题——隋代藻井图案研究

3敦煌莫高窟专题——隋代藻井图案研究
中心处为主题作品,以代表佛教的莲花纹为主, 周围的边饰图案以此为中心展开。
初期:套斗藻井
末期:多瓣大莲花纹藻井
中期:中心方井式藻井 隋代藻井图案纹饰分类
这种藻井是北朝遗风的延续。 基本纹样为三重套迭方井构架。 中心为一个园轮形大莲花,方井的四周为鳞片形和长三角形的垂帐纹。
套斗藻井局部 藻井中心绘有大莲花,边框装饰忍冬 纹,边框外围绘瓣片和垂帐,并绘有 帷幔翻卷,仿佛被风吹动。 隋 莫高窟 305窟窟顶
敦煌莫高窟图案研究
——以隋代藻井图案为例
藻井图案简介
目录
藻井:集隋代图案之大成
隋代藻井图案纹饰分析 隋代藻井图案在当代的设计及创新
藻井图案是什么
敦煌莫高窟是佛教艺术的宝库,而藻井图案是 莫高窟装饰艺术的精华。
藻井位于整个洞窟的窟顶,位于最高、最中央 的地方。
保存较为完整,高远深邃之感
斗四套迭方井藻井
舞童莲花藻井
莲花心内有二身舞童,棕色肌肤、白色肚兜, 举手提脚,欢畅对舞。
隋 莫高窟 420窟内景
窟顶藻井绘三兔莲花翼兽纹,四坡绘法华 经变。西壁开双层龛,饰有火焰化生龛楣, 佛及菩萨饰有背光。
图片均摘自《敦煌装饰图案》,关友惠编
三兔纹
“月中何有,白兔捣藻”, 所 以作者使用兔子来表达飞天的意 境。 由于画家丰富的想象力,使三只 兔子只有三只耳朵,巧妙地代替 了应有的六只耳朵。 但无论从 那个角度看,一只兔子都有两只 耳朵。 三只耳朵组成等边三角 形,表现了三兔活跃奔跑时的神 态。 莲心奔跑的兔子和莲心外 飞翔的飞天,飘旋的天花方向一 致,仿佛连静止的莲花也在旋转!
隋代藻井图案纹饰分析
隋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 期,藻井图案从结构、内容、形式、 风格诸方面都开始发生演变,逐渐 摆脱早期藻井图案的旧形式。图案 结构上由“斗四套叠”的仿木建筑 结构转变为“方井——边饰——垂 幔”三层结构。

【doc】敦煌莫高窟唐代藻井图案的演变

【doc】敦煌莫高窟唐代藻井图案的演变

敦煌莫高窟唐代藻井图案的演变ARTPANORAMAII2010?11ll艺术理论敦煌苗古吴同窟唐代漂再图案的演变唐代是敦煌装饰艺术的繁荣时期,由成熟到鼎盛历经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段,这个时期敦煌莫高窟藻井图案日臻完美,达到高峰.初唐时期的藻井图案,井心较为宽大,井外边饰层次较少,重点表现井心图案形象,整个藻井图案也简练平稳,色调清新典雅,与隋代相比无论从整体造型,审美情趣,绘制技法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初唐藻井图案井心内的纹样主要分为葡萄石榴纹藻井,石榴莲花纹藻井,莲花纹藻井三种.葡萄,石榴纹样两种藻井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初唐时期的代表作;莲花纹藻井是当时初唐时期藻井图案的主流纹样.初唐莫高窟387窟窟顶葡萄莲花纹藻井内容丰富,花形多样,是初唐藻井图案的经典之作.藻井井心以葡萄纹,莲花纹为主纹饰,内绘四叶莲花卷云纹,环绕缠枝葡萄纹,纹饰作"十"字或"米"字形构架;再以缠枝环绕套层为主,纹样满地铺展,分布疏密相宜.同时也还保留着隋代藻井框架的老样式,边饰层中仍绘有方格纹,鳞片纹,白珠纹和三角式垂幔;藻井外边饰层四周也绘有飞天纹样.初唐时期藻井边饰纹样种类不多,主要以缠枝卷草纹,四叶瓣莲花纹,几何纹构成,其中缠枝卷草纹边饰是唐代两大纹样之一,纹形变化非常丰富.四叶瓣莲花纹边饰分为两种:一种是四个大小相同的桃形莲瓣或是由四片小叶组成,外形成方形,以后慢慢演变成六叶形团花,这一花形在边饰纹样中绘饰不多,但一直延续到盛唐.另一种几何纹边饰纹样从北朝以后基本就不太流行,初唐时期也只有菱形边饰一种纹样.盛唐时期藻井图案的构图也开始产生变化.藻井井心面积渐渐缩小,边饰层次逐渐增多,并且越靠井心的边饰越窄,越向外的越大,形成了一种纵深感;井心边饰纹样丰富多彩,与井心结合呼应,构成了一幅有节奏,韵律感极强的藻井图案.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团花纹藻井,团花纹藻井特点比较突出,井心都比较小,但井外边饰层较多,其重点在于对边饰层的设计.如盛唐莫高窟123窟窟顶团花纹藻井,方井内的团花由六个桃形瓣,卷云叶形瓣组成,瓣端有方齿形镶边,是天宝时期藻井团花形象的重要特征,边饰以团花菱格纹为主,配以小团花,联珠纹,方壁纹,莲瓣纹等小纹样.另外,边饰纹样发展到盛唐已达到鼎盛,以缠枝卷草纹边饰最为丰富,有单枝石榴卷草,百花草纹,大叶石榴卷草,茶花卷草多种.其中单枝石榴卷草纹边饰是初唐同类边饰的延续,此时卷草纹中的石榴形象丰富多变,有正面的,剖面的,背面的,各不相同.百花草纹边饰是盛唐时期的一种新纹样,是以多种叶形杂花组合而成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正视圆形,花瓣五瓣或六瓣,瓣片呈弧形另一种是侧视下垂形,花草多由小叶片组成,叶片肥而尖.花叶均衡分布,等距布置,自由连续.安史之乱后,进入了中唐时期.由于敦煌当时被吐蕃占据,与中原交流受到影响,所以石窟装饰中的盛唐时期的纹样作品也日渐淡化,大唐盛世恢弘磅礴的气势已经一去不复返.与盛唐时期相比,其风格上有显着的差异, 图案,纹样呈现出弃繁从简,变浓艳为雅致的新面貌.但是这个时期藻井图案中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样式,以石榴茶花纹藻井图案为代表,色调清新雅致,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格样式,是中唐时期的代表佳作.禽兽卷瓣莲花边饰也是中唐时期的一大特色,而盛唐时期流行的团花纹藻井已经减少,退居次位.茶花单体有正面的,侧面的,正面的花形为六瓣;侧面的花形为六瓣或者八瓣.井心内的茶花由六朵或八朵单体茶花组成,以缠枝串联成一个大花环;花环中央绘有一个小莲花,缠枝茶花空隙处有一小片装饰,有的茶花中画有石榴.中唐莫高窟201窟窟顶, 石榴茶花纹藻井,方井内纹饰由缠枝茶花串联而成,八朵茶花连在一起,中心处镂空出一颗石榴纹样;石榴的形象以卷云纹为主,由八瓣的单体茶花纹构成,连接部分伸出三片叶的一枝小花,缠枝叶纹稠密,纹样组合颇有新意.方井四周边饰以传统的五叶团花纹,翅纹,缠枝石榴卷草纹和垂幔组成,整个井心由六片组合而成的茶花纹串联而成,形文/张静陈熊俊成了一个圆形花环.方井周围四角加以填充式小茶花补充画面,纹样组合颇有新意,比盛唐时期的藻井图案从造型上讲更饱满,更完整.其整体的用色主要由色差较大的红绿两色构成主色调,中间穿插红绿两色的同类色——朱红,赭红,朱砂,粉绿,中绿,翠绿而成,群青,白色的点缀也越发让这幅藻井图案显得端庄,大气.晚唐时期的藻井,井心纹样仍以祥禽瑞兽莲花纹为主,井心大小适中,井心外边饰宽窄变化不大,边饰纹样多为卷草纹和各类几何纹t边饰层次较少,节奏平缓,用色也较少,色调朴素,常以土黄,土红为主色调.纹样风格十分严整,这个时期的藻井图案不如盛唐时期丰富华丽,但以花卉纹样与祥禽瑞兽的组合也颇具特色,并影响到了五代时期.边饰纹样基本上是中唐时期的延续,并呈现出程式化,简易化的倾向而缺少生气. 卷草纹边饰仍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数量最多.晚唐莫高窟85窟窟顶狮子卷瓣莲花纹藻井还保留着中唐的样式,方井内绘有狮子莲花纹,莲花卷瓣;外层环绕着椭圆形的卷云纹,莲花四边绘有流云,四角莲花如扇形,四周边饰层多;由内向外是云头纹,白珠纹,团花纹,方胜纹,妲纹,菱格纹,缠枝凤鸟石榴卷草纹和三角五彩长幡铃铛垂幔,其中包含了盛唐,中唐时期藻井中的所有纹样,是晚唐藻井图案的代表作之一.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敦煌莫高窟唐代藻井图案构图形式既突出了藻井井心的中心位置,又讲究上下左右边饰层的对称关系,在统一中求变化,在繁缛中求和谐,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构成了一幅幅均齐严整而又富有节奏变化的藻井图案.另外,藻井图案大多数色彩斑斓,琳琅满目,但仔细看来,用色的种类其实并不多,只是五六种颜色反复使用,用色的特点主要多用对比色,互补色,套色少,颜色之间互相借用穿插,图底互换,少套色产生多套色的效果,这正是敦煌莫高窟藻井图案的魅力所在.张静陈熊俊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讲师。

敦煌唐前期藻井图案的装饰艺术研究

敦煌唐前期藻井图案的装饰艺术研究

敦煌唐前期藻井图案的装饰艺术研究刘霜(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在敦煌的石窟艺术中,敦煌的壁画艺术一直以自己最独特的方式展示着一种震撼尘世的美丽身姿,敦煌藻井图案作为壁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丰富多样而又华美精致的艺术元素与艺术造型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震撼与研究价值。

本文从图案的形式美感以及视觉美感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敦煌唐前期藻井图案的装饰艺术,试解读其藻井图案的丰富装饰内容,从中感悟其藻井图案的装饰魅力,意在鼓舞我们今日的艺术创作,以期在日后的创作中得到更多的灵感。

关键词:敦煌;藻井图案;装饰艺术一、敦煌唐前期藻井图案简述(一)敦煌藻井简述描绘在石窟顶中央的独特装饰图案被称作藻井图案,石窟里的每一方藻井都有华丽精美的图案装饰,绘制细腻精致,结构大方严谨,形式丰富多样,极具美观与审美价值。

(二)唐前期藻井图案概述唐前期是指初唐和盛唐时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繁盛发展时期,敦煌在初盛唐时期通过与西域的频繁来往,为敦煌的石窟艺术带来了更多丰富的装饰纹样[1]。

初唐时期的藻井图案画面会更富有生机感与生命力,形象更加多变活泼。

而到了经济繁荣的盛唐时期,敦煌石窟装饰图案的发展也日益达到繁盛阶段,内容绘制上更加丰富、精美,其藻井装饰色调明快,色彩富丽,画面庄严大方,绘工精致细腻。

二、敦煌唐前期藻井图案的装饰艺术分析(一)构图手法主要有“十”字形与“米”字形,如敦煌莫高窟第209窟窟顶的葡萄石榴纹藻井,其中心纹饰就呈现出规整、稳定的“米”字形结构,使得画面四角及四周充实、饱满。

“米”字形的均分式构图会使得画面板块结构分布更加平均、沉稳、舒展。

第373窟窟顶的石榴莲花纹藻井的中心纹饰是以“十”字为基本结构,空余的空间再绘制有小莲花纹排列点缀,建立在“十”字形构架画面的基础上,意散而形不散。

整体来说,“米”字形架构比起“十”字形架构的填充感、画面感更强,排版布局上会更加饱满、生动。

其次还有“方圆相合”的更具艺术感的构图形式,在葡萄石榴纹藻井与石榴莲花纹藻井中就有所呈现,方中有圆,圆中见方,既有方的稳定性与坚定感,又富有圆的灵活性与饱满感,一刚一柔,使画面多了许多节奏感和更多想象的空间,直线与不规则曲线之间的对比关系,使得画面关系不会死板僵硬、不协调,反而更具有节奏的美感。

唐代敦煌藻井图案研究及在织物设计中的应用

唐代敦煌藻井图案研究及在织物设计中的应用

唐代敦煌藻井图案研究及在织物设计中的应用作者:***来源:《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03期摘要:以唐代敦煌壁畫藻井图案中的各类装饰题材为研究主体,对唐代敦煌藻井的艺术进行概述,研究了装饰纹样的形式,分析了藻井图案及其在织物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最后列举了敦煌装饰纹样在织物设计中创新运用实例。

关键词:唐代;敦煌壁画;藻井图案;装饰纹样;织物设计敦煌壁画中的藻井,保存完整,在整个壁画体系中,尤为特别。

其规模宏大、结构规整、纹样丰富、色彩鲜艳、表现手法精美,充分体现了装饰艺术的魅力所在。

尤其是唐代,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反映在敦煌壁画藻井图案装饰上,其图像内容与题材,蕴含之广,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装饰形式。

[1]唐代也是敦煌藻井图案的成熟期,各类纹样都发展完善,并开始衍生出新的风格,在构图方面,如图1所示,条理清晰,把丰富多样的装饰主体:井心图案、卷草纹、联珠纹、几何纹样、三角垂幔等组织在密集统一的方形框架结构中,产生和谐的美感。

唐代敦煌藻井艺术风格兼具外来文化影响和本土文化传统,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1 唐代敦煌藻井图案装饰纹样形式探讨1.1 装饰题材敦煌莫高窟保留着北朝以来的佛教文化艺术,为中国历史留下了精彩的面貌,藻井中包含了丰富的装饰题材,如与佛教息息相关的莲花纹样,自由灵动的飞天纹样,富有唐代特色的宝相花纹样,和谐又极富节奏感的卷草纹样,端庄虔敬的佛像纹样,生动有趣的动物图案,造型多变种类繁多的联珠纹,以及色彩鲜明强烈的几何图案和三角垂幔等。

[2]表1所示,列举了唐代敦煌藻井图案中较为突出的8种题材,简要介绍了出处。

1.2 藻井用色唐代敦煌壁画藻井图案的用色较之前朝代更为丰富,配色模式较多,不再以单一色系为基调,同一图案中经常出现不同的配色组合方式,但主次分明,色彩偏向十分明确。

[3]用色擅长巧妙处理红与蓝、红与绿的强对比色调,充分体现了盛唐藻井富丽堂皇的特色。

在用色分布上初唐的藻井图案笔墨简朴,施彩淡雅,有黑白分明、红绿对比、简素明快之感;盛唐色彩最为璀璨,华丽到达顶峰,色彩丰富、艳丽、浓厚,呈现精致灿烂的风格;中唐开始删减定型线,有些素面不加晕染,施以简洁柔和的色彩,采用较多相近色互搭而成,给人舒畅赏心悦目之感;晚唐逐渐走向自由欢乐的意向,仅以淡墨薄彩的晕染法表现,色彩走向偏于清淡温馨。

盛世华章——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

盛世华章——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

初唐后期 和 盛 唐 前 期 河 西 政 治 更 内核,而是在经过中国主体文化的选择、 术风格发生明显变化,壁画具有雄浑的
趋 稳 定, 丝 路 畅 通, 国内民 族 关 系与 吸收和改造后,最终转化为大唐文化体系 气魄、明丽的风采和创新精神,从题材
中外民 族 交 往 进 入大 发 展 时代。 杜 希 中的有机部分,建构出中国气派、中国风 内容到表现形式,不断革故鼎新,且超
艺术设计研究 2019 01 / 春
盛世华章
—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
陈振旺 樊锦诗
摘要 : 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是唐代莫高窟装饰图案发展的鼎峰阶段,藻井图案风格从初唐前期的生动活泼、爽朗明快转变为盛唐的 繁华富丽、庄重严整,与窟内壁画和整体气氛相得益彰。这一阶段莫高窟图案进一步向世俗化织物特征转向,藻井形制从 “建筑式” 向 具有世俗色彩的 “华盖式” 演变。伴随这一进程,藻井图案中的宝相花独占鳌头,宝相庄严,呈现一派盛大辉煌的大唐气象。与中原比较, 既有同步性也有差异性,西风劲吹,却不失中原文化主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中西合璧、浑厚大气、瑰丽多变的文化奇观。
总结了唐朝巨大生命力的来源 :首先是折 莫高窟石窟艺术继往开来,塑一代新风, 绸之路的繁荣盛况。唐代画坛空前繁荣,
中主义(eclecticism),将此前四百多年混 雕塑、壁画和装饰图案均有长足发展。 题材广大而深厚,风格多样,造型艺术
乱历史中的各种文化统一起来 ;其次是世
从文化角度来看,唐代在这一时期文 崇尚圆浑丰满、雍容华贵。唐代的敦煌石
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对各种类型 学艺术整体上表现出高昂壮阔、青春豪 窟在营建上充分呈现了博大开放的精神风 的外来文化兼收并蓄。①唐代以强盛的国 迈的性格。唐代审美普遍偏爱奔放热烈, 貌,浑涵汪洋、千汇万状。③唐代的文化

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

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

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之宝。

莫高窟藻井是其中最耀眼的部分之一,它们是隋至唐前期时期佛教艺术的杰作,展示了中国古代壁画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藻井图案的设计和意义两个方面,对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藻井图案的设计。

藻井通常由圆形或多边形组成,象征佛教的法界,也是佛教修行的象征。

在莫高窟中,藻井的图案多样,包括了莲花、莲瓣、佛像、花卉、云纹等。

这些图案精细而富有装饰性,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藻井图案中的花卉和云纹多用明亮的色彩,增加了壁画的视觉效果。

其次,藻井图案的意义也非常重要。

藻井图案中的莲花,是佛教中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之一。

莲花象征着纯洁和完美,佛陀经常被描绘为坐在莲花上。

在藻井图案中,莲花的形状经常是开放的,象征着佛陀法教的广布和启迪众生。

藻井中的佛像也起到类似的作用,它们代表着悲悯和智慧,激发人们对佛法的思考和修行。

此外,藻井图案中的花卉和云纹象征着富饶和祥和。

花卉的细节描绘非常精美,转折流畅,让人感到舒适和静谧。

云纹则给人一种轻盈和自由的感觉,它们与莲花和佛像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宇宙和尘世之间的对立。

总体而言,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之一。

藻井图案的设计精美,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感觉;图案中的莲花、佛像、花卉和云纹等元素,则赋予了藻井以深刻的象征意义。

藻井图案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佛教艺术,还能够启发我们对于佛法和修行之道的思考。

对于保存和传承莫高窟藻井图案,我们应该加强保护,进一步研究,使其在更多人的眼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综上所述,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珍贵遗产。

其精细的设计和富有装饰性的图案给人带来平和宁静的感觉。

同时,图案中的莲花、佛像、花卉和云纹等元素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展示了纯洁、完美、悲悯和智慧等佛教价值观念。

研究藻井图案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佛教艺术,还能够启发我们对于佛法和修行之道的思考。

唐代藻井壁画的发展变迁——以莫高窟藻井为例

唐代藻井壁画的发展变迁——以莫高窟藻井为例

天工|2023年第15期[摘 要]藻井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敦煌壁画中有很多不同图案的藻井。

敦煌莫高窟自五胡十六国时期开始兴建,此后历朝历代都在此建造了数量不等的新石窟。

其中,唐代作为我国古代强盛的封建王朝,在其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修建的石窟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这一时期敦煌石窟的藻井彩绘艺术在数量和艺术价值上达到了巅峰。

聚焦敦煌莫高窟,结合社会背景研究论述藻井艺术在唐代的发展变迁。

[关键词]唐代;藻井壁画;莫高窟[中图分类号]J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15-0012-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于云静,刘子敬.唐代藻井壁画的发展变迁:以莫高窟藻井为例[J].天工,2023(15):12-14.于云静1 刘子敬21.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2.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唐代藻井壁画的发展变迁—以莫高窟藻井为例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敦煌艺咏、壁画之乐’——莫高窟壁画中音乐元素数字化呈现与文创产品推广”(项目编号:52WRZD2103)。

作者简介:于云静(1978—),女,汉族,天津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

刘子敬(1999—),男,汉族,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点,在繁荣的国际贸易中成了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的前沿。

唐代,敦煌莫高窟在兴建数量和艺术造诣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伴随着唐代丝路贸易的繁荣和河西走廊地区的民族杂居,唐代石窟艺术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且时常带有少数民族以及阿拉伯艺术的风格特征,本文将结合唐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变化,研究论述敦煌莫高窟藻井壁画在唐代的发展变迁。

一、藻井概述藻井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独有的装饰元素,是我国古代建筑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修建殿堂、楼阁时在其最高处作井,并在彩绘、雕刻中加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作为装饰,以期镇压引发火灾的邪祟,这便是藻井的由来。

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

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

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隋代中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不仅在政治和社会制度方面有着重大变革,也在文化和艺术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

莫高窟作为隋代中期的代表性艺术遗产,其藻井图案更是展现了当时的艺术风貌和审美趣味。

本文将重点对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进行研究,探索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藻井图案的基本特点莫高窟位于今天的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造型最为丰富的一处古代石窟艺术。

藻井是莫高窟壁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镂空的石雕结构,用以装饰和点缀洞窟的上部。

藻井图案通常采用对称的方式设计,画面精细、形象生动,内容涉及佛教经典、神话传说、人物故事等。

在隋代中期,莫高窟的藻井图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 多样性:隋代中期藻井图案表现出了丰富的艺术特点,内容涉及佛教经典、神话传说以及历史人物等,画面设计上采用了大量的纹饰和图案装饰,呈现出多样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2. 细致精美:在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画面的雕刻和绘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细致和精美,尤其是在线条的处理和形象的塑造上更是别具一格。

3. 丰富的文化内涵:隋代中期莫高窟藻井图案中所呈现的故事和题材不仅仅是装饰性的,更多的是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

二、藻井图案的艺术表现1. 装饰性:隋代中期的藻井图案在装饰性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特点,从图案设计到色彩运用都呈现出了浓烈的艺术氛围。

整体上看,藻井图案以对称美为主要设计风格,图案纹饰繁复,线条流畅,色彩明快,展现了隋代中期独特的艺术审美。

2. 故事性:隋代中期藻井图案所呈现的故事题材多样,有来自佛教经典的故事,也有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的形象故事,有的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的反映了人与神的关系,有的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的丰富内涵。

三、藻井图案的文化内涵莫高窟藻井图案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信仰:莫高窟藻井图案中的很多题材都来源于佛教经典和神话传说,表达了隋代中期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虔诚和崇敬之情。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藻井宝相花构图分析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藻井宝相花构图分析

探索研究[摘 要]敦煌莫高窟唐前期诸窟中,宝相花获得空前发展,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图案,多集中描绘于窟顶藻井之中,数量众多,各个阶段变化显著,是研究唐代装饰纹样最重要的资料。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第一期洞窟藻井宝相花以十字形为主要构图形式。

自敦煌莫高窟唐前期第二期开始,宝相花纹样趋于成熟,形成复杂而有序的多层结构。

至敦煌莫高窟唐前期第三期,莫高窟藻井装饰发展臻于鼎盛,既有极为华丽繁缛的实例,也出现了趋于简洁的构图形式。

至敦煌莫高窟唐前期第四期,藻井宝相花实例大幅减少,整体构图更趋简化。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藻井;宝相花;构图[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10-0051-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高晏卿.敦煌莫高窟唐前期藻井宝相花构图分析[J].天工,2022(10):51-53.敦煌莫高窟唐前期藻井宝相花构图分析高晏卿 牡丹江师范学院 敦煌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敦煌市,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有编号的洞窟有492个,洞窟内保存着约45000㎡壁画,3000余身彩塑,反映了中国古代绘画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具有珍贵的艺术和考古价值①。

据敦煌研究院藏武周圣历元年(698)《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僧人乐僔最早在此开窟修禅,其后发展为上至统治阶层、下至一般信众普遍参与的开窟造像活动,至武周时期已有“窟龛千余”。

伴随着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衰,敦煌莫高窟的洞窟营建活动延续了千余年,形成一处规模宏大的洞窟群。

自20世纪初以来,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特别是其中的200多个唐代洞窟,保存了唐代绘画雕塑艺术的原始资料。

研究者一般将吐蕃占领敦煌之前的唐代称为唐前期②。

敦煌莫高窟的营建活动虽然在吐蕃统治的六十余年间继续展开,但窟内壁画风格发生较大变化。

敦煌洞窟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在洞窟分期断代以及窟内壁画的内容考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敦煌藻井的三次视觉转化

敦煌藻井的三次视觉转化

工美史话[摘 要]敦煌莫高窟自开凿以来,见证了佛教文化的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藻井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一部分,因其特殊的位置及构造一直都是学界研究的重点。

从藻井艺术的起源切入,对敦煌藻井艺术结构、纹样、色彩三个方面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提炼敦煌藻井艺术的三次重要视觉转化:立体结构转向平面图像、传统装饰转向现代运用和数字化展示给藻井艺术带来新的生机。

将敦煌藻井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性设计相结合,探寻优秀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再生与嬗变。

在数字化发展的当下,促进敦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藻井设计;视觉转化;平面图形;数字化[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16-0009-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余典,谢琪.敦煌藻井的三次视觉转化[J].天工,2023(16):9-11.余 典 谢 琪*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敦煌藻井的三次视觉转化作者简介:余典(1999—),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史。

*通讯作者:谢琪(1963—),男,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品牌设计、包装设计。

一、藻井艺术的起源 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一种结构和装饰,古代称作天井、方井、斗四、斗八、龙井等,具有上圆下方的结构特征。

据现代学者推测,藻井这一建筑形式是在远古穴居建筑结构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远古人在穴居时,为了方便出入和采光需要,常在居住地顶部开设个小洞,并用树枝在上方堆叠掩盖,这样既可以确保通风和采光效果好,又可以充当入口的遮蔽。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居住环境逐渐转移到地面上,但仍沿袭了这种特殊的天窗形式[1]。

由于其外形类似一个向内凹进的“井”,并带有藻饰纹样,故称为藻井。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制造水平的提升,建筑中藻井的装饰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提到“蒂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鲁灵光殿赋》中也有相似的描述“圜渊方井,反植荷渠”[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 0 1 8 - 0 3 - 2 1
基金项目: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 (17LZU J B W T D 0 0 3 ) 作者简介:陈 振 旺 (1 9 7 6 - ) , 男,安擻宣城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敦煌学和设计文化研究。
① 樊锦诗、刘 玉 权 《敦煌莫髙窟唐前期洞窟分期》,敦 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考古篇》,兰
一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丼图案的类型
初 唐 藻 井 图 案 内 容 丰 富 、类 型 多 变 。根 据 初 唐 前 期 莫 高 窟 藻 井 图 案 的 内 容 ,藻井类 型可分为五类,分别为双龙莲花、平瓣大莲花、葡萄 石 榴 、石榴莲花和宝相花藻井。③
(一 )双龙莲花藻井 双龙莲花藻井的代表洞窟有第3 9 2 窟 和 第 5 7 窟。此二窟都属于隋末唐初过渡阶段 的 洞 窟 ,具 有 明 显 的 过 渡 特 征 。藻 井 结 构 简 练 ,色 彩 素 朴 ,图 案 内 容 非 常 相 似 ,藻井井 心 都 为 十 二 瓣 莲 花 ,莲 花 呈 收 腰 状 ,双 龙 对 称 分 布 于 莲 花 两 侧 。通过对 同 期 其 他 洞 窟 的 考 证 可 以 发 现 ,莲 花 花 瓣 的 收 腰 形 象 到 初 唐 已 大 量 存 在 ,是 初 唐 藻 井 莲 花 图 案 中 常 见 的 形 象 。第 3 9 2 窟藻井井心为绿色,莲花两侧对称分布双龙,双龙虬劲有力、生 机 盎 然 , 中间穿插云气纹烘托气氛,构图动中有静。相 较 第 3 9 2 窟 ,第 5 7 窟 开窟时间略晚,石 窟形制及藻井特征均与第3 9 2 窟非常相似。此二窟垂幔外围有八身伎乐飞天环绕撒花奏 乐 ,给人强烈的运动感。莫高窟双龙莲花图案的内容及构成形式与中原装饰风格有密切 联 系 。例如河南洛阳的北魏元氏墓志盖中央的十二瓣莲花,周围环绕蟠龙,四角各刻异
奇,色彩风格多变。唐代人文意识觉醒,装饰图案的主题从前代神兽鬼怪逐渐演化为可表达愉悦 心 情
的植物和花鸟,植 物纹样兴起,开 始 形 成 以 植 物 为 主 题 的 中国 装 饰纹 样 体 系 。 贞观年间莫高窟葡萄
纹 、石榴纹兴起,并取代原来方兴未艾的莲花纹及联珠纹,石窟纹样的宗教神秘感渐趋冲淡,世俗意
唐开国时期,沙 州 (敦 煌 ) 为地方势力割据,河 西 走 廊 局 势 动 荡 不 安 ,莫高窟石 窟建造规模较小。武 德 九 年 (6 2 6 ) 前 后 ,唐 朝 的 军 事 力 量 已 经 稳 固 地 控 制 了 河 西 走 廊 。吐谷浑在隋末复兴,贞 观 八 年 (63句 被 李 靖 率 军 平 定 ,贞 观 十 四 年 (6 4 0 ) 夏侯 君 集 领 军 平 定 西 域 高 昌 ,东 西 交 通 畅 通 ,长 安 和 西 域 的 新 画 风 纷 至 沓 来 ,敦煌 与 中 原 和 西 域 两 方 面 的 经 济 文 化 交 往 有 了 进 一 步 的 发 展 。据 此 ,史 苇 湘 先 生 认 为 贞 观 十 六 年 ( 6 4 2 ) 出 现 第 2 2 0 窟那样成熟的石窟艺术有其必然性。①
唐代佛法大兴,佛教艺术空前发展。樊锦 诗 ,刘 玉 权 在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洞窟 分期》 一文中分析认为,前 期 石 窟 第 一 期 (初 唐 前 期 )石 窟 的 修 建 时 代 ,大致始于唐 武 德 元 年 至 七 年 (618-624),下 迄 唐 贞 观 十 六 年 至 龙 朔 二 年 (6 4 2 - 6 6 2 ) , 当在唐高 祖 、太 宗 、高宗初期这个时期。®经 笔 者 实 地 调 查 统 计 ,这一时期开凿完成并留存有藻 井图案的洞窟有丨5 个 :第 392、57、203、386、333、204、329、209、322、387、373、 375、287、381、205 窟 。②
初唐前期石窟以承袭隋代石窟第三期特征为主,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唐代石窟的新 因 素 ,但是鲜明的唐前期石窟的特征尚未出现。然而窟内纹样的表现却与此不同,不断 推陈出新,风格变化多端。这正如同史苇湘先生所说:“旧形式随着旧政权的消亡在逐 渐 隐 没 ,新形式又随着新朝代而来临,东西交通再度畅通带来的新风尚,在敦煌破土而 出。”® 初唐时期的敦煌和中原历史背景是一致的,正走向 繁 荣 昌 盛 。初唐石窟构造宏 伟 ,形制多 样 ,石窟艺术包前孕后, 一 方面继承了隋代的绘画风格,另一方面因为唐朝 加 强 了 河 西 与 京 洛 的 联 系 ,绘 画 风 格 正 逐 步 与 京 洛 趋 同 ,壁 画 具 有 雄 浑 的 气 魄 和 生 动 的 风 采 ,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都超越了前代。从装饰艺术的角度来看,初唐时期莫高 窟装饰图案勇于探索,推陈出新,兼具中原与西域风格。
味 不断 增强 ,宝相花和卷草纹融汇多种中西纹样初步成型,呈现出繁花似锦、佛 俗 共 赏 之 貌 ,彰显了
初唐图案兼具佛教义理和现实审美的精神。
关 键 词 :外 来 性 过 波 性 植 物 纹 兴 起 宝 相 花 葡 萄 纹 石 榴 纹
中 图 分 类 号 :K770.6
文献标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6252 (2019) 02-0135-18
州 :甘肃民族出版社,2 _ 年 ,第 149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 :隋代后期和初唐前期部分洞窟历史分期存有争议,隋末唐初开凿洞窟在形制、塑画和装饰图案方面
有诸多相似之处。第 392窟 在 《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 划为初唐,有些学者将其归类为隋代洞窟,笔者
根据藻井内容与形式将其划为初唐前期。第 329、386窟是初唐前期开凿,但仅作部分塑画,二者洞窟藻
井为初唐前期完成。第 333窟藻井图案与初唐第203窟 ,隋代第389、393等窟极度相似,故笔者将其分
组到初唐前期,第387 窟藻井与第322、209窟具有相同特征,笔者也将其分为一组,第 381、329窟藻井 都兼具石榴花和莲花特征,处于向宝相花过渡阶段,故将他们划分为一组。
136
敦煌学辑刊
2019年第2 期
摘 要 :初唐前期丝路恢复畅通,佛教空前发展,佛教美术空前繁荣,外 来文化纷纷涌入,这是初
唐 文 化 艺 术 多 元 发 展 的 坚 实 基 础 ,并 对 装 饰 纹 样 产 生 深 远 影 响 。初 唐 前 期 藻 井 图 案 呈 现 出 对 隋 末 的 承
接和向盛唐的蝶变之势,窟内图案具有鲜明的外来性和过渡性,创 造与兼融并存,新 样 迭 出 ,构图新
第329窟藻井图案富有新意生机盎然纹样组构繁复样式独特与窟内经变画相呼应使全窟构成一个完美的佛教艺术空间此窟边饰层次多与井心图案一样璀璨华丽有缠枝葡萄莲花纹卷草纹方格联珠纹帷幔外绘十二身飞天各绕藻井四周飞翔匠心独具富丽堂皇是初唐前期最华美的藻井图案
135
繁花似锦— 初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图案探微
陈振旺 ( 深 圳 大 学 美 术 与 设 计 学 院 ,广 东 深 圳 51806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