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第8版(彭..

合集下载

诊断学常见症状第八版诊断学ppt课件

诊断学常见症状第八版诊断学ppt课件
18
19
20
QUIZ
1.名称解释:发热 2.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 )
A.无菌性物质坏死吸收 B.抗原-抗体反应 C.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D.感染 E.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3.发热的临床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 低热_____℃,中等度热_____ ℃ ,高热_____ ℃ ,超高热_____ 。
8
临床表现_临床过程和特点(分期)
(1)体温上升期:寒战、肌肉酸痛、皮肤苍白*
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度以上,伴寒战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不伴寒战
(2)高热期: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寒战消
失,皮肤发红灼热感,出汗,呼吸加深。
(3)体温下降期:产热相对减少,散热大于产热,出汗
21
第二节 水肿
edema
22
概念
是指人体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 积聚使组织肿胀。
可分为全身性或局部性,不包括 内脏器官局部的水肿如脑水肿、 肺水肿(左心衰)。
全身性水肿:液体在体内组织间 隙呈弥漫性分布,常为凹陷性
局部性水肿:液体积聚在局部组 织间隙时呈局部水肿。
Edema formation. With trauma, increased capillary permeability and dilation cause leaking into tissue space. Initially clear, exudate in the tissue space becomes more viscous with an increase in plasma protein.
2.非感染性发热:少见
(1)血液病:白血病;(2)结缔组织病:SLE;(3)变态反应疾病:风湿 热;(4)内分泌代谢疾病:甲亢;(5)血栓及栓塞疾病:AMI(38.5℃)、 肢体坏死,吸收热;(6)颅内疾病:脑出血,为中枢性发热;(7)皮肤 疾病:广泛性皮炎引起皮肤散热减少;CHF使皮肤散热减少也可发热。 (8)恶性肿瘤;(9)物理及化学性损害: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

白血病患者PICC家庭护理研究进展

白血病患者PICC家庭护理研究进展

白血病患者PICC家庭护理研究进展PICC是指,在肿瘤治疗中选用患者的外周静脉,将导管的尖端固定在患者其他静脉上的一种中心血管通路装置。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PICC就被广泛的运用到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身上。

白血病作为需要长期化疗的疾病,PICC在白血病患者身上较为常用。

但是,随着导管在患者身体中留置时间的增加,相关炎症也会随之而来。

如何避免白血病人在化疗间歇期发生感染,需要患者的家属在家庭护理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白血病患者PICC家庭护理产生兴趣并进行研究,本文将对白血病患者PICC家庭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标签:白血病;PICC;家庭护理将PICC应用到白血病患者身上,不仅可以保证其在化疗间歇期间的营养摄入,还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概率。

由于各种导管在患者身体里的长期滞留,很容易造成血流性感染。

经过化疗后的白血病患者其免疫系统较为脆弱,更容易患感染。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白血病人PICC护理大多数都在医院进行。

然而,医院作为人群密集和病原体集中的地点不适合患者的恢复。

因此,家庭护理成为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的重要地点。

本文主要阐述白血病患者进行PICC家庭护理的利弊,以及家庭护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1 白血病患者进行PICC家庭护理的利弊1.1有利之处白血病患者家属带领病人回家进行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家属和患者对PICC导管进行管理的自主意识,从而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化疗的间歇期。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的白血病患者不断朝着低龄化趋势发展,患白血病的儿童越来越多。

患者家属对白血病儿童在家进行PICC护理,能够增强患病儿童对其家属的依赖性和服从性,有利于缓解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不适和压力。

除此之外,对白血病患者进行PICC家庭护理,能够有效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性,在提高家属的医疗知识和监测意识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1.2不利之处虽然在家对白血病患者进行PICC护理有很多利处,但是弊处是无法避免的。

(完整word版)内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内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INTERNAL MEDICIN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17110042 课程总学时178(理论总学时98/实践总学时80)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4 学分 8.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影像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授课与临床见习,使学生比较系统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的抢救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范围广,专业多,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内科学的教学对于培养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优秀临床医学生具有普遍性意义。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内科学(第8版)葛均波徐永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参考书实用内科学(第14版)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23rd Edition Goldman等主编美国Saunders 公司2007年Davids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20th edition Nicholas等主编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2006年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采用闭卷笔试。

建立了完备的试题库,理论考试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适当。

主观题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两种,注重内科学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选择题由试题库筛选,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见习带教内容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

指导学生复习理论知识,以病例为中心,选择典型的病人,演示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查体、问诊、收集临床资料、诊断治疗等,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阿托西班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高龄不孕患者子宫内环境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阿托西班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高龄不孕患者子宫内环境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阿托西班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高龄不孕患者子宫内环境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彭宪钗,谭书卓,陈红月,马 玲(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胚胎移植的高龄不孕患者子宫内环境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就诊并且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高龄不孕患者150例,按照患者来院就诊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

试验组患者使用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于移植前30min 内静脉推注进行干预,对照组未使用任何其他药物。

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移植后第3天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及子宫内膜分泌物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白细胞介素-1β(IL -1β)、白血病抑制因子(LIF )水平,随访比较2组患者早期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

移植后第3天,试验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分泌物中VEGF 、IL -1β、LIF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试验组患者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略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阿托西班用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高龄不孕患者可改善子宫内膜血管通透性,提高子宫的血液供应和灌注情况,从而为受精卵着床创造良好的子宫内环境。

[关键词] 阿托西班;高龄不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3.20.017[中图分类号] R71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3)20-2869-04[基金项目] 2018年度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80296)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全世界首例“试管婴儿”出生至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十余年,在这项技术的日臻成熟的条件下,不孕患者的良性妊娠结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部分患者仍存在多次接受优质胚胎移植术后不能够获得临床妊娠或者妊娠结局不良的现象[1-5]。

病理科诊断规范

病理科诊断规范

病理科诊断规范病理学诊断是应用病理学知识和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检查,结合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作出的疾病诊断。

其意义是为临床确定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了解预后及总结诊治经验提供可靠依据。

病理学诊断书(报告)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医学文件。

1. 病理学诊断有有以下几种形式。

(1)Ⅰ类诊断即能明确肯定病变部位及疾病的诊断。

病变部位:以眼观及镜检进行确认如胃幽门部、宫颈等;对体内多处可出现的器官(如淋巴结)或左右两侧均有的器官(如乳腺、肾等)以及小块组织则以临床提供的资料为准,并用括号标明,如(左)乳腺,或(颈右侧)淋巴结,或子宫颈(3点);如具体部位无法确定,则全部定在括号内,如(腹膜后)××瘤。

疾病诊断:应写出疾病全称,不宜写简称。

对罕见或新近被认定的疾病,应写出英文全名,附在中文病名之后。

如送检标本中有一个以上疾病,则按主要、次要疾病依次写出。

对肿瘤性疾病,在送检标本足够的情况下,应写出其分型、分级,恶性肿瘤还应写出浸润范围、切缘情况及转移情况。

在有条件的单位,还应记载免疫组化标记或电镜检查等结果。

举例: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胃小弯溃疡型管状腺癌(3cm×3cm×2cm),侵及浆膜层;标本上下切缘未见癌残留;幽门淋巴结4枚,其中1枚有管状腺癌转移,其余3枚呈窦性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或写作幽门淋巴结1/4见癌转移)。

(2)Ⅱ类诊断即不能完全肯定的或有所保留的诊断一般是由于病变不够典型,性质难定;或虽确定为恶性,但其组织来源难定。

这种报告常在诊断前冠以“考虑为”、“倾向于”及“疑为”。

对临床已有明确诊断,但在病理形态上缺乏特征性病变或仅有与临床诊断不矛盾的非特征性病变时,则在诊断前冠以“符合……”、“不能排出……”。

举例:(喉部)鳞状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考虑(或疑)有局部癌变(腹膜后)恶性肿瘤——肉瘤,倾向于神经源性、(左颧部)皮肤病变,符合红斑性狼疮(3)Ⅲ类诊断即描述性诊断。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
4.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一般不建议使用,如果化疗后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并伴有严重感染,可 使用 G-CSF 5μg/(kg·d)。
5. 预防感染:白细胞≤2×109/L 或 ANC≤0.5×109/L,建议 SMZco 预防卡氏肺囊虫感染,25mg/kg/d,分 2 次。
2.防治脏器功能损伤:镇吐、保肝、护心、水化、碱化、 防治尿酸肾病(尿酸氧化酶、别嘌呤醇)、治疗诱导分化综 合征(地塞米松、甘露醇)、抑酸剂等。
3.成分输血: 适用于对于 Hb﹤70g/L 或进行性降低者, PLT﹤30×109/L 或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分别输浓缩红细胞、 单采或多采血小板。若存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倾向 则 PLT﹤50×109/L 应输注单采或多采血小板,可使用肝素等 相关 DIC 治疗药物,并动态监测相关指标。有心功能不全者 可放宽输血指征。
3 天; Ara-C 100mg/m2,q12h7 天]。 若分子生物学缓解,进入维持治疗。若分子生物学仍阳
性,原低危组可重复一次高危组强化方案(IDA+Ara-C),原 高危组患儿建议造血干细胞移植或更强化疗(HDAra-C 为主 的方案)。
(四)缓解后维持治疗 1.ATRA:15~25mg/(m2·d),bid 或 tid,口服 1 周,停 1 周,依次循环。 2.ATO/RIF:ATO 0.15mg/(kg·d)静滴 2 周,停 2 周, 依次循环;或 RIF 50~60mg/(kg·d),bid 或 tid,口服 2 周,停 2 周,依次循环。 3.每 8 周为 1 个疗程。低、高危组均为 4 个疗程。 4.维持阶段 PML/RAR融合基因出现阴转阳情况处理 (1)IDA[IDA 10mg/(m2·d),qod 3 天]与 ATO+ATRA(维 持方案)交替,循环 2~3 次。 (2)根据融合基因监测结果调整,总 ATO 不超过 6 疗程 (包括诱导治疗)。 (3)如监测持续阳性,建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5.停药后出现阴转阳(持续 2 次以上结果)情况处理:建 议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五)中枢神经白血病(CNSL)的防治 诱导期务必待 DIC 控制后,再行鞘注。诱导期 0~1 次,

大剂量氨甲蝶呤治疗急性白血病一例护理

大剂量氨甲蝶呤治疗急性白血病一例护理

大剂量氨甲蝶呤治疗急性白血病一例护理
邹莉;戴艳萍
【期刊名称】《华夏医学》
【年(卷),期】2000(13)5
【摘要】@@ 大剂量氨甲蝶呤(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获得长期无病生存.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不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大剂量的氨甲蝶呤却能较好地透入到深部血管周围腔隙中及脑实质中,并在整个神经轴内均匀分布,随着静脉用药时间的适当延长,脑脊液中的MTX水平亦能持续较长时间[1].我科首次采用大剂量MTX加甲酰四氢叶酸钙的治疗方案,通过对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治疗过程与护理总结如下 .
【总页数】2页(P675,690)
【作者】邹莉;戴艳萍
【作者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广西柳州市,545001;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广西柳州市,54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大剂量氨甲蝶呤治疗骨肉瘤围化疗期的临床护理 [J], 张月娟;闻金萍
2.应用大剂量氨甲蝶呤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观察与护理 [J], 彭美芳;张玲玲;邓燕贞;李春霞;李惠航
3.大剂量氨甲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的护理 [J], 魏桂芬;位树玲;徐美珍;谢欣辉
4.大剂量氨甲蝶呤与四氢叶酸钙解救治疗骨肉瘤的护理体会 [J], 张秀兰;张丽珠
5.大剂量氨甲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的护理 [J], 魏桂芬; 位树玲; 徐美珍; 谢欣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不同疾病发展阶段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不同疾病发展阶段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不同疾病发展阶段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李宗铭(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00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患者在不同疾病发展阶段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APL 患者80例,同时选取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比较2组以及APL 患者不同治疗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阳性率。

结果对照组体检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30±0.11)mg/L ,阳性率为0%;APL 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2.57±0.85)mg/L ,阳性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治疗开展,APL 组患者的疾病进入缓解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阳性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APL 诊断中血浆D-二聚体检查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浆D-二聚体诊断预后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721(2021)10-1434-03DOI :10.19435/j.1672-1721.2021.10.05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具备较高的发病率,是一种造血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可导致患者机体幼稚髓性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发病速度快,且预后差[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属于特殊类型的髓细胞白血病,其主要疾病特征为机体正常血细胞受到严重破坏,会使患者出现出血、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2]。

D-二聚体属于纤维蛋白降解后所形成的特异性产物,通过对该指标进行检测,可反映机体纤维蛋白生成情况[3]。

从而掌握血液凝集系统激活状态。

因此通过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可有效诊断APL ,并为疾病预后发展提供参考。

本次研究选取APL 患者80例,探讨在不同疾病发展阶段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一个被误诊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

一个被误诊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

一个被误诊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
徐忠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2000 年8月, 我因筹办儿子的婚礼向医院请了3天假.上班后的第一天,我科的副主任老彭就向我汇报,说两天前,我市附近的一家县级医院送来了一位急性白血病患者.这名急性白血病患者高烧41摄氏度,病情十分危重,请我过去看一看.听了老彭的话,我马上赶去病房.来到病房后,老彭和该患者的主治医师向我汇报了该患者的情况.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徐忠
【作者单位】广州市肿瘤医院血液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谈谈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分类方法的局限性——附25例误诊病例分析 [J], 华东
2.一个被误诊为脑梗死的病例 [J], 王儒行
3.一个被误诊为精神病的低血糖病例 [J], 刘琳凤
4.小儿急性白血病误诊病例分析 [J], 郭瑞官;陈兴长
5.一个被误诊为急性白血病的病例 [J], 徐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探讨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探讨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探讨
肖志坚;郝玉书
【期刊名称】《白血病》
【年(卷),期】2000(009)002
【摘要】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例患
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结果:Eol是嗜酸粒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随访2例治疗后死亡,1例CR,1例出出院不详。

结论:建议分型诊断标准为:(1)急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1)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增高,并出现不成熟嗜酸粒细胞和/或不成熟粒细胞,有进行性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2)骨髓原始粒细胞≥5%,各阶段嗜酸粒细胞增多,≥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肖志坚;郝玉书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04
【相关文献】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为急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J], 马金龙;陈宝安;葛峥;丁家华;高冲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变1例 [J], 王彩云;史敏;梅志勤;康素

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期及其诊断标准的探讨:附128例临床分析 [J], 彭光斌
4.杂合性急性白血病国内文献分析及诊断标准探讨 [J], 艾辉胜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期及其诊断标准的探讨——附128例临床分析 [J], 彭光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入院病历模板(8版诊断学)

入院病历模板(8版诊断学)

入院病历模板(8版诊断学)8版教材病历模板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住院病历姓名:出生地:性别:住址:年龄:职业:民族:工作单位:婚姻:病史陈述者:入院时间:是否可靠:采集日期:记录时间: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主诉多于一项则按发生的先后次序列出,并记录每个症状的持续时间。

主诉要简明精炼,一般在1-2句,20字左右。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疾病已明确诊断,住院目的是为了进行某项特殊治疗(手术、化疗)者可用病名,如白血病患者入院定期化疗。

一些无症状(体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也可以直接描述,如“发现血糖升高1个月”。

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

现病史是住院病历书写的重点内容,应结合问诊内容,经整理分析后,围绕主诉进行描写,主要内容应包括:1、发病情况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起病急缓、前驱症状、可能的原因或诱因。

2、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以及演变发展情况。

3、伴随症状记录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4、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内、外接受检查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效果。

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

5、发病以来一般情况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饮食、大小便、体重等情况。

与本次疾病虽无密切关系,但仍需要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

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

系统回顾1、呼吸系统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低热、盗汗、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等。

MAE方案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MAE方案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MAE方案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刘焕勋;蔡力生;汪鹏程;杜新;孟庆祥;古庆利;陈伟红;汪明春【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06(17)6【摘要】目的探讨MAE方案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予11例难治性和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MAE方案化疗,并观察其疗效.获得缓解的患者中,有条件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无条件者予巩固强化治疗.结果11例患者中,5例完全缓解(CR率45.4%),1例部分缓解(PR率9.1%),总有效率为54.5%,无死亡病例.5例完全缓解的患者中,3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2例获持续缓解.2例行巩固化疗,其中1例仍处缓解期.结论MAE方案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安全、有效的.【总页数】2页(P67,42)【作者】刘焕勋;蔡力生;汪鹏程;杜新;孟庆祥;古庆利;陈伟红;汪明春【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广东,深圳,518035;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广东,深圳,518035;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广东,深圳,518035;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广东,深圳,518035;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血液科,广东,深圳,518035;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广东,深圳,518035;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广东,深圳,518035;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广东,深圳,518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相关文献】1.MAE方案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患者36例疗效观察 [J], 卞佩明;徐兴伟;陈小伟2.MEA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J], 王梦昌;张继团;刘陕西3.MAE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疗效分析 [J], 吴功强4.MAE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J], 彭弘;高春记;等5.MAE方案治疗复发性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观察 [J], 臧玉柱;张茵;鹿全意;郭建民;杨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液系统常考化疗方案归纳总结

血液系统常考化疗方案归纳总结

(6)血液系统常考疾病的首选确诊辅助检查手段白)类型的不同,分为如下类型(8型)②临床表现(8版P602~603)(2)血浆蛋白(M蛋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

Durie-Salmon标准分期系统比分期系统的分期依据贫血、高钙血症、血或尿M蛋白水平、骨骼损害程度。

8版内科学未讲述,但常考,下表数据源自第14版《实用内科学⑴常见出血性疾病的临床鉴别临床上,常将出血性症疾病粗略地分为血管性、血小板性和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大致计划顺序下表中红色字体标注的凝血因子为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共有。

2止血药物分类(8版P619~620,2012考点)(3)眼征本病有以下两种特殊的眼征。

①单纯性突眼(非浸润)占大多数。

病因与甲状腺毒症所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主要为眼睑和眼外部的表现,球后组织改变不大。

8版内科学已删除单纯性突眼相关的英文体征,参见7版P714。

③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类型。

甲状腺危象也称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

(2)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甲状腺毒症对心脏有三个作用:①金枪心脏受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②直接作用于心肌收缩蛋白,发挥正性肌力作用;③继发于甲状腺激素导致的外周血管扩张,阻力下降,心脏输出量代偿性增加。

上次作用导致心动过速,心排出量增加,心房颤动(10%~15%患者发生)和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分为以下两种3 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类型(8 版P686~688,2006、2011、2012、2016 考点)(1)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分类通过原发性甲减、中枢性甲减和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4 实验室检查(8版P693-694)(3)常考疾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归纳总结②病因(8版P703,2006、2007考点)熟练掌握“下丘脑(分泌ACTH)—肾上腺(分泌皮质醇)轴”的关系是理解的关键。

(2)生化特征嗜铬细胞瘤可产生多种激素,引起嗜铬细胞瘤中一些典型和不典型的症(1)心血管系统表现(3)其他临床表现(2)主要临床表现即高血压+低血钾①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血压渐高,对常用降血压的效果不及一般原发性高血压,部分患者可呈难治性高血压,出现心血管病变、脑卒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异常
正常核型伴有孤立的NPM1突 变
中等
正常核型、孤立的+8、 孤立的t(9;11)(p22;q23)、 其他异常 复杂核型(≥3种),-5、-7、5q-、7q-、 11q23异常,除外t(9;11)、 inv(3)、 t(3;3)、 t(6;9)、 t(9;22)、
t(8;21)或 inv(16) 伴有 c-kit突变
表6-9-2 白血病免疫学积分系统(EGILL,1998)
分值 2
B系
CyCD79a CyCD22 CyIgM CD19 CD20 CD10
T系
CD3 TCRa/B TCRr/B
髓系
CyMPO
1
CD2 CD5 CD8
CD117 CD13 CD33 CD65
0.5
TdT CD24
TdT CD7 CD1a
临床表现
(二)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1、肝脾、淋巴结肿大,以ALL多见。
2 、骨骼、关节疼痛,常有胸骨下端局部 压痛。 3、眼部 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 ( granulocytic sarcoma ) 或 绿 色 瘤 (chloroma)常累及眼眶骨膜,引起眼球 突出、复视或失明。
临床表现
7
其他组织器官:心、肺、消化道等。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1 大多数患者 WBC增多,若 WBC>10×109/L,称为 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血片分类以原始和幼稚细 胞 为 主 ; 部 分 患 者 WBC 正 常 或 减 少 , 若 WBC < 1.0×109/L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且血片 分类很难找到白血病细胞。 2 大多数患者BPC减少(<60×109/L) 3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片上可见幼红细胞。
AML(M2)
分类
4 、 M3 ( 急 性 早 幼 粒 细 胞 白 血 病 ,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 骨髓中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 此类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30%。
APL(M3)
分类
5 、 M4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 acut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AMMoL )
AML(M5)
分类
7、M6(红白血病,erythroleukemia,EL) 骨髓中幼红细胞≥ 50% ,非红系细胞中原始 细胞(Ⅰ型+Ⅱ型)≥30%。
AML(M6)
分类
8 、 M7 ( 急 性 巨 核 细 胞 白 血 病 , acute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AMeL ) 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30%。 血小板抗原阳性,血小板过氧化物酶阴 性。
分类
一、FAB分型(细胞形态学) 二、WHO分型
分类
一、AL的FAB分型 (一)AML的FAB分型(共分为8型): 1 、 M0 ( 急 性 髓 细 胞 白 血 病 微 分 化 型 ,
minimally differentiated AML)
骨髓原始细胞> 30% ,无嗜天青颗粒及 Auer 小体, 髓过氧化酶( MPO)及苏丹黑 B 阳性细胞< 3%;在 电镜下, MPO (+); CD33 或 CD13 等髓系标志可呈 (+),淋巴系抗原通常为(-),血小板抗原 (-)。
简历
彭志刚,男,医学博士,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内 科学教研室副主任、血液内科副 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 七、八届全国青年委员,中华医 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七、八届“白 血病和淋巴瘤学组”委员,第九 届广西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 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血液肿瘤的 临床及实验研究。
发病情况
1、我国白血病发病率为3-4/10万。 2、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和居 第 7 位(女)。在儿童及 35岁以下成年人中则居 第1位。 3、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1.81∶1) 4、类型分布:AL>CL;其中AML>ALL>CML>CLL 5、类型与年龄的关系:成人 AL中以AML最多见;儿 童以 ALL多见; CML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年增高; CLL在50岁以后才明显增多。
实验室检查
(四)免疫学检查
B淋巴细胞:CD10+,CD19+,CD20+,CD22+, TdT+,HLA-DR+ T淋巴细胞: CD3+, CD7+, TdT+ 粒细胞: CD13+,CD33+,HLA-DR+, MPO+ 单核细胞: CD14+ 巨核细胞: CD41+, CD42+ 干祖细胞:CD34+
AML(M7)
分类
(二)、ALL的FAB分型(共分3型): L1 :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 ≤12μm)为主。 L2: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 12μm)为主。 L3 ( Burkitt 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 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 胞内 有明 显空泡,胞浆嗜碱性,染色深。
实验室检查
(五)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 白血病常伴有特异的染色体和基因改变。 AL 常见染色体和分子学异常见表 6-9-3 和 69-6-4。
表6-9-3 AML常见的染色体和分子学异常的意义
预后等级 良好 细胞遗传学(染色体)
t(15;17)(q22;q12)APL(PML/RARa) t(8;21)(q22;q22)AMLM2a(AML1/ETO) inv(16)(p13q22)/t(16;16 )(p13;q22) AMLM4Eo(CBFB/MYH11)
实验室检查
(二)骨髓象 骨髓检查是诊断AL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 1 多数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原始细胞 为主;存在“裂孔现象”;少数骨髓增生 低下但原始细胞≥ 30% ,称为低增生性急 性白血病。 2 正常的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3 FAB 协作组提出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 (ANC)的30%为AL的诊断标准;WHO分类将 骨髓原始细胞≥ 20% 定为 AL 的诊断标准, 原始细胞<20%但伴有t ( 15;17)、 t(8; 21)、 inv(16)/ t(16;16)者亦应诊 断为AML。 4 Auer小体仅见于AML,有独立诊断意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化学因素
1、苯的致白血病作用已肯定。 2 、药物:烷化剂、氯霉素、保泰松、乙双吗啉。
(四)遗传因素
1、家族性白血病约占白血病的0.7%。 2、少数遗传性疾病白血病率发病率高。
(五)其他血液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白血病的发生可能是多步骤,至少有两 类分子事件共同参与发病,即“二次打击 学说”。
第一节 概述
定义

白血病( Leukemia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 恶性克隆性疾病。 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 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 胞发育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累积, 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分类
一、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和自然病 程,可分为急性( AL )和慢性( CL )二大类:
CD14 CD15 CD64
实验室检查
1、APL通常表达CD13、CD33、CD117;不表达HLA-DR、
CD34;部分患者表达CD9。
2、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包括急性双表型(白血病
细胞同时表达淋巴系和髓系抗原)或双克隆型(两
群来源于各自干细胞的白血病细胞分别表达淋巴系
和髓系抗原),其髓系和淋巴系抗原积分均>2。
(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 1、贫血 呈进行性发展 2、出血
(1)原因 (2)部位 ①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 ②内脏出血:颅内出血是急性白血病的死亡原因之一。 ③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出血广泛严重,易合并DIC。
临床表现
3、感染,发热
(1)半数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
(2)部位: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 肺部感染;肛周感染;严重可致败血症。 ( 3 )致病菌:以 G - 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球 菌、真菌,病毒。
ALL(L1)
ALL(L2)
ALL(L3)
分类
二、AL的WHO分型(MICM分型) morphology: 形态学FAB分型 immunology: 免疫学用CD抗原单克隆抗体分型 cytogenetics: 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分型
molecular biology: 分子生物学CL 原始、早期幼稚细胞 较成熟幼稚细胞 和成熟细胞 病程发展 快 慢 典型病程 短 (<3-6月) 长 (>12月)
分类
二、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可分为:
急性:急淋( ALL )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 少见类型:多毛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 病
慢性:慢淋( CLL )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 )
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各阶 段粒细胞占30%~80%,各阶段单核细胞>20%。 M4EO ( AML with eosinophilia ) 除 M4 型各特 点外,嗜酸性粒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5%。
AML(M4)
AML(M4EO)
分类
6 、 M5 ( 急 性 单 核 细 胞 白 血 病 ,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AMoL ) 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单核、幼单核及单 核细胞≥ 80% 。如果原单核细胞≥ 80% 为 M5a,<80%为M5b。
分类
2 、 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AML
without maturation)
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
有核细胞的90%以上,至少3%以上细胞为
MPO(+)。
AML(M1)
分类
3 、 M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AML with maturation) 原粒细胞占骨髓非幼红细胞的 30% ~ 89% , 单核细 胞<20%,其他粒细胞>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