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动能定理
高中物理第2章 章末小结
解析:(1)由于不计摩擦力及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因此两 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 度大小相等,设为 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 2 mgh+mg(h+Lsinθ)=2× mv , 2 解得 v= 2gh+gLsinθ。 (2)根据动能定理,对 B 球有 1 2 mgh+W= mv , 2 1 W= mgLsinθ。 2
[答案] C
返回
专题二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连接体问题中的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可以针对一个物体,更多的
是针对一个系统,即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外力对系统不做
功(表明系统与外界之间无能量交换),系统内除重力和弹力 以外,无其他力(如摩擦、介质阻力等)做功(表明系统内不存 在其他形式的能与机械能的交换),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连接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下
③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
体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④动能定理的研究过程既可以是针对运动过程中的某个具体
过程,也可以是针对运动的全过程。
⑤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为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 速度。
返回
[例证1]
如图2-1所示,人通过定滑
轮拖住重为G的物体,人从A点走到B点使 物体匀速上升,绳子的方向由竖直变为与 水平方向成θ角。若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是(
3.用功能关系解题的步骤 (1)分清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如动能、势能、内能、电 能等)在变化。 (2)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ΔE减和增加的能量ΔE增的表
Hale Waihona Puke 达式。(3)根据某个力做功对应的特定能量变化求解。
返回
[例证3]
如图2-3所示,质量为m的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必须掌握的一部分内容,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1、什么是动能?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下面通过举例表明:运动物体可对外做功,质量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也越强。
所以说动能是表征运动物体做功的一种能力。
2、动能公式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如何呢?我们知道,功与能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做功来研究能量。
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运动而具有动能。
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个途径研究一个运动物体的动能是多少。
列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原来静止,质量为m,此时动能是多少?(因为物体没有运动,所以没有动能)。
在恒定外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一段位移s,得到速度v(如图1),这个过程中外力做功多少?物体获得了多少动能?样我们就得到了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用Ek表示动能,则计算动能的公式为:由以上推导过程可以看出,动能与功一样,也是标量,不受速度方向的影响。
它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焦耳(J)。
一个物体处于某一确定运动状态,它的动能也就对应于某一确定值,因此动能是状态量。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加深同学对动能概念及公式的理解。
试比较下列每种情况下,甲、乙两物体的动能:(除下列点外,其他情况相同)①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②物体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③物体甲做直线运动,乙做曲线运动;④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一半。
在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后总结:动能是标量,与速度方向无关;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3、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的推导将刚才推导动能公式的例子改动一下:假设物体原来就具有速度v1,且水平面存在摩擦力f,在外力F作用下,经过一段位移s,速度达到v2,如图2,则此过程中,外力做功与动能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呢?外力F做功:W1=Fs摩擦力f做功:W2=-fs可见,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量。
高中物理,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总结
第二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一、动能向无关。
4.单位:焦耳,1 J =1 N ·m =1 kg ·m 2/s 2。
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1)k E W ∆=合。
(2)12E W k k E -=合。
4.适用范围广泛(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5、某一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1)设该过程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为f W ,则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k f E W W ∆=+其他(2)设该过程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f W ,则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k f E W -W ∆=其他三、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1.对“外力”的两点理解(1)“外力”指的是合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2)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2.“=”体现的两个关系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抓好“两状态,一过程”“两状态”即明确研究对象的始、末状态的速度或动能情况,“一过程”即明确研究过程,确定这一过程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位置变化或位移信息。
4.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1.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的功及动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B.合外力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合外力做功越多,则动能一定越大D.动能不变,则物体合外力一定为零答案 A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小球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
设小球在斜面最低点A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h,则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3. [2017·江西师大附中期末]如图所示,水平面的右端与固定的斜面平滑连接于O点,设物块经过O点时无动能损失,物块与水平面及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物块从水平面上的M点以某一初速度向右滑动,滑上斜面的最高点P,P点距O点的水平距离为x1,竖直距离为h1。
高考物理知识点:动能定理及应用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应用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公式:E k =12m v 2。
3.单位:焦耳,1 J =1 N·m =1 kg·m 2/s 2。
4.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动能与速度方向无关。
5.动能的变化: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即ΔE k =12m v 22-12m v 21。
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 =E k2-E k1=12m v 22-12m v 21。
3.物理意义:合力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阶段作用。
如图1所示,物块沿粗糙斜面下滑至水平面;小球由内壁粗糙的圆弧轨道底端运动至顶端(轨道半径为R )。
图1对物块有W G +W f 1+W f 2=12m v 2-12m v 20对小球有-2mgR +W f =12m v 2-12m v 20。
【自测1】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力做的功及动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为零,则合力做功一定为零B.合力做功为零,则合力一定为零C.合力做功越多,则动能一定越大D.动能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答案 A【自测2】如图2所示,AB为14圆弧轨道,BC为水平直轨道,BC恰好在B点与AB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BC的长度也是R。
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落,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图2A.μmgR2 B.mgR2C.mgRD.(1-μ)mgR答案 D解析设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 AB,物体从A到C的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gR-W AB-μmgR=0,所以W AB=mgR-μmgR=(1-μ)mgR,故D 正确。
功和能动能动能定理知识总结
功和能、动能、动能定理知识总结归纳1. 能的概念:粗浅地说,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界做功,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量。
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2. 功和能关系:各种不同形式的能可通过做功来转化,能转化的多少通过功来量度,即功是能转化的量度。
3.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表达式:12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表达式:E mvk =注意:动能是状态量,只与运动物体的质量以及速率有关,而与其运动方向无关,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单位是焦耳(J )。
4. 动能定理的推导:设物体质量为m ,初速度为v 1,在与运动方向同向的恒定合外力F 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 ,速度增加到v 2。
由F=ma 和联立解得:由和联立解得:F ma v v as Fs mv mv =-==-22122212212125.动能定理公式:末初W E E k k k ==-∆E注意:W 为合外力做的功或外力做功的代数和,ΔE k 是物体动能的增量;ΔE k 为正值时,说明物体动能增加,ΔE k 为负值时,说明物体动能减少。
6. 应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2)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明确各个力是否做功,是正功还是负功;(3)明确起始状态和终了状态的动能。
()用列方程求解总421W E E k k k ==-∆E【典型例题】例1. 用拉力F 使一个质量为m 的木箱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冰道上移动了s ,拉力F 跟木箱前进的方向的夹角为α,木箱与冰道间的动磨擦因数为μ,求木箱获得的速度(如图所示)分析和解答:此题知物体受力,知运动位移s ,知初态速度,求末态速度。
可用动能定理求解。
拉力F 对物体做正功,摩擦力f 做负功,G 和N 不做功。
初动能动能,末动能E E mv k k 122012==,末动能初动能,末动能E E mv k k 122012== 由动能定理得:由动能定理得:Fs fs mv cos α-=122而:f mg F =-μα(sin )解得:v F mg F s m =--2[cos (sin )]/αμα注意:此题亦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但麻烦些,一般可用动能定理求解的,尽可能用此定理求解。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_动能__动能定理
动能 动能定理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E k =½mv 2,其大小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相对量。
二、动能定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W 1+W 2+W 3+……=v v m m t 2022121- 1.反映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原因——力对物体所做功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理解为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小.所以正功是加号,负功是减号。
2.“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ΔE K >0表示动能增加,ΔE K <0表示动能减小.3、动能定理适用单个物体,对于物体系统尤其是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不能盲目的应用动能定理.由于此时内力的功也可引起物体动能向其他形式能(比如内能)的转化.在动能定理中.总功指各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这里我们所说的外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等.4.各力位移相同时,可求合外力做的功,各力位移不同时,分别求力做功,然后求代数和.5.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使我们有了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分量表达式.但动能定理是标量式.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可在某一方向应用动能定理.6.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变为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即动能定理对恒力、变力做功都适用;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也均适用.7.对动能定理中的位移与速度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物.三、由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推出动能定理设物体的质量为m ,在恒力F 作用下,通过位移为S ,其速度由v 0变为v t ,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 ……① 根据运动学公式v v t as 2022-=……② 由①②得:FS=v v m m t 2022121-四.应用动能定理可解决的问题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凡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的问题,利用动能定理求解一般比用牛顿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求解要简单的多.用动能定理还能解决一些在中学应用牛顿定律难以解决的变力做功的问题、曲线运动等问题.1、动能定理应用的基本步骤应用动能定理涉及一个过程,两个状态.所谓一个过程是指做功过程,应明确该过程各外力所做的总功;两个状态是指初末两个状态的动能.动能定理应用的基本步骤是: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并分析运动过程.②分析受力及各力做功的情况,受哪些力?每个力是否做功?在哪段位移过程中做功?正功?负功?做多少功?求出代数和.③明确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E k1及E K2④列方程W=E K2一E k1,必要时注意分析题目的潜在条件,补充方程进行求解.2、应用动能定理的优越性(1)由于动能定理反映的是物体两个状态的动能变化与其合力所做功的量值关系,所以对由初始状态到终止状态这一过程中物体运动性质、运动轨迹、做功的力是恒力还是变力等诸多问题不必加以追究,就是说应用动能定理不受这些问题的限制.(2)一般来说,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求解的问题,用动能定理也可以求解,而且往往用动能定理求解简捷.可是,有些用动能定理能够求解的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却无法求解.可以说,熟练地应用动能定理求解问题,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和方法,应该增强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主动意识.(3)用动能定理可求变力所做的功.在某些问题中,由于力F的大小、方向的变化,不能直接用W=Fscosα求出变力做功的值,但可由动能定理求解.3、应用动能定理要注意的问题注意1.由于动能的大小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而动能定理是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因此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动能的大小应选取地球或相对地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确定.注意2.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在某些问题中由于力F的大小的变化或方向变化,所以不能直接由W=Fscosα求出变力做功的值.此时可由其做功的结果——动能的变化来求变为F所做的功.注意3.区别动量、动能两个物理概念.动量、动能都是描述物体某一时刻运动状态的状态量,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动量的改变必须经过一个冲量的过程,动能的改变必须经过一个做功的过程.动量是矢量,它的改变包括大小和方向的改变或者其中之一的改变.而动能是标量,它的改变仅是数量的变化.动量的数量与动能的数量可以通过P2=2mE K联系在一起,对于同一物体来说,动能E K变化了,动量P必然变化了,但动量变化了动能不一定变化.例如动量仅仅是方向改变了,这样动能就不改变.对于不同的物体,还应考虑质量的多少.注意4.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区别,两个定理分别描述了力对物体作用效应,动量定理描述了为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累效应,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且动量定理是矢量武;而动能定理描述了力对物体作用的空间积累效应,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动能定理是标量式。
初中物理动能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动能的知识点总结1. 动能的定义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是一种贮存在物体运动状态下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动能用符号K表示,公式为K=1/2mv²,式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2. 动能的计算动能可用公式K=1/2mv²进行计算,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在这个公式中,K为动能,m为质量,v为速度。
当质量不变时,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这意味着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3. 动能的单位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
1焦耳等于1千克·米²/秒²。
在国际标准单位制中,J是物理量的测量单位,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指: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并且在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时,物体的动能将发生变化。
动能定理的表述为:物体的动能变化量等于外力所做的功。
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述为K2−K1=W,式中K1为物体运动开始时的动能,K2为物体运动结束时的动能,W为外力所做的功。
动能定理可以用来分析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变化。
5.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当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它具有的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动能也可以转化为势能。
例如,一个高处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可以通过下落转化为动能,反之,运动的物体也能通过抬升转化为势能。
因此,动能和势能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关系。
6. 动能和车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动能的应用。
例如,汽车在行驶时就具有动能,这是由于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很大。
汽车在行驶时,动能会随着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当汽车加速行驶时,动能会增加;当汽车减速行驶时,动能会减小。
这说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动能。
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时,它的动能会通过碰撞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由此可以看出,动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动能定理可分为以下三类:(1)重力做功时动能的变化(2)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即一个物体被抬高了。
(注意:重力做功不一定等价于物体动能的减少)(3)物体由于运动产生动能,作为守恒量的转化。
如火车经过站台的一刹那,火车速度降低,而列车由于惯性向前继续运行。
(3)物体由于运动产生动能,作为守恒量的转化。
如火车经过站台的一刹那,火车速度降低,而列车由于惯性向前继续运行。
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表示一个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或者说是物体的机械能量发生了变化。
但是对这个物理概念的理解需要把握几个关键点。
定义式: 动能定理表示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功能关系:动能定理的功能是用来判断力与物体动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满足物体的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力对物体做功,才可以认为力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动能发生了变化。
这是力的功能原理在高中阶段的具体应用。
(1)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的机械能的变化率是指,当外力不做功时,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2)一个物体,它所受的总功的变化是指,当外力做功使物体动能的增加量为零时,物体内部的机械能的增加量。
(3)物体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机械能,包括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质点是直线运动的合外力为零,此时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质点不动。
机械能守恒:在运动的物体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质点的机械能总是保持不变的。
质点只做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1)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总动能一定不变。
(2)一个物体,其动能的改变量就是物体所受到的总功。
(3)一个物体,它所受的总功的变化量一定等于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加量。
(4)物体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物体的机械能增加量。
(5)物体的动能的改变量一定大于物体的机械能的改变量。
(6)物体的动能的改变量一定小于物体的机械能的改变量。
(7)物体的动能的改变量一定等于物体的机械能的改变量。
(完整版)动能定理
(完整版)动能定理动能定理知识梳理一、动能(一)动能的表达式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公式:E k =mv 2,动能的单位是焦耳. 说明:(1)动能是状态量,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其动能就有确定的值,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2)动能是标量,且动能恒为正值,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方向无关.一个物体,不论其速度的方向如何,只要速度的大小相等,该物体具有的动能就相等.(3)像所有的能量一样,动能也是相对的,同一物体,对不同的参考系会有不同的动能.没有特别指明时,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相对地面的动能. (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E -E ,W 是外力所做的总功,E 、E 分别为初末状态的动能.若初、末速度分别为v 1、v 2,则E =mv 21,E =mv . 3.物理意义: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即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对应着物体动能的变化,变化的大小由做功的多少来度量.动能定理的实质说明了功和能之间的密切关系,即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利用动能定理来求解变力所做的功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如果物体只受到一个变力的作用,那么:W=E k2-E k1.只要求出做功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变化量ΔE k ,也就等于知道了这个过程中变力所做的功.②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但是其中只有一个力F 1是变力,其他的力都是恒力,则可以先用恒力做功的公式求出这几个恒力所做的功,然后再运用动能定理来间接求变力做的功:W 1+W 其他=ΔE k .可见应把变力所做的功包括在上述动能定理的方程中. ③注意以下两点:122k 1k 1k 1k 1k 122k 1222a.变力的功只能用表示功的符号W来表示,一般不能用力和位移的乘积来表示.b.变力做功,可借助动能定理求解,动能中的速度有时也可以用分速度来表示.4.理解动能定理(1)力(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动能?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下面通过举例表明:运动物体可对外做功,质量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也越强。
所以说动能是表征运动物体做功的一种能力。
2、动能公式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如何呢?我们知道,功与能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做功来研究能量。
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运动而具有动能。
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个途径研究一个运动物体的动能是多少。
列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原来静止,质量为m,此时动能是多少?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动能定理是学生新接触的力学中又一条重要规律,应立即通过举例及分析加深对它的理解。
a、对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的理解有的力促进物体运动,而有的力则阻碍物体运动。
因此它们做的功就有正、负之分,总功指的是各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又因为W总=W1+W2+?=F1·s+F2·s+?=F合·s,所以总功也可理解为合外力的功。
b、对该定理标量性的认识因动能定理中各项均为标量,因此单纯速度方向改变不影响动能大小。
如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合外力方向指向圆心,与位移方向始终保持垂直,所以合外力做功为零,动能变化亦为零,并不因速度方向改变而改变。
c、对定理中“增加”一词的理解由于外力做功可正、可负,因此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动能可增加,也可能减少。
因而定理中“增加”一词,并不表示动能一定增大,它的确切含义为末态与初态的动能差,或称为“改变量”。
数值可正,可负。
d、对状态与过程关系的理解功是伴随一个物理过程而产生的,是过程量;而动能是状态量。
动能定理表示了过程量等于状态量的改变量的关系。
4、例题讲解或讨论主要针对本节重点难点——动能定理,适当举例,加深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例1、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动能改变B、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C、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但物体动能可能不变D、物体加速度一定不为零此例主要考察学生对涉及力、速度、加速度、功和动能各物理量的牛顿定律和动能定理的理解。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动能定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1)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变力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 (2)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 (3)应用动能定理只考虑初、末状态,没有守恒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质和物理过程的变化的影响.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时间的动力学问题,都可以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简捷. (4)当物体的运动是由几个物理过程所组成,又不需要研究过程的中间状态时,可以把这几个物理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而避开每个运动过程的具体细节,具有过程简明、方法巧妙、运算量小等优点. 5.重力势能(1)定义:地球上的物体具有跟它的高度有关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①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②重力势能的大小和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③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之分. (2)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只决定于初、末位置间的高度差,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WG =mgh. (3)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即.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动能和动能定理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动能和动能定理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动能和动能定理在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动能和动能定理,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动能和动能定理 1一、动能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Ek=mv2,其大小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
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是相对量。
二、动能定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
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W1+W2+W3+=mvt2—mv021、反映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原因力对物体所做功之间的因果关系。
可以理解为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小。
所以正功是加号,负功是减号。
2、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EK0表示动能增加,EK0表示动能减小。
3、动能定理适用单个物体,对于物体系统尤其是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不能盲目的应用动能定理。
由于此时内力的功也可引起物体动能向其他形式能(比如内能)的转化。
在动能定理中。
总功指各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这里我们所说的外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等。
4、各力位移相同时,可求合外力做的功,各力位移不同时,分别求力做功,然后求代数和。
5、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使我们有了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分量表达式。
但动能定理是标量式。
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
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
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可在某一方向应用动能定理。
6、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
但它也适用于变为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
即动能定理对恒力、变力做功都适用;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也均适用。
7、对动能定理中的位移与速度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物。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动能和动能定理 2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则该物体的能量就越大.2.动能和势能:运动的物体能够做功,它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所具有的能叫势能,前者称为重力势能,后者称为弹性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是种常见的能量形式,一个物体通常具有动能和势能,它们的总和就是该物体的机械能.4.能量的单位:因为物体能量的多少是通过其能够做功的多少表示和定义的,所以能量的单位应当与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J).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动能和动能定理 3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必须掌握的一部分内容,下面就是为您收集整理的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动能?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下面通过举例表明:运动物体可对外做功,质量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也越强。
所以说动能是表征运动物体做功的一种能力。
2、动能公式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如何呢?我们知道,功与能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做功来研究能量。
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运动而具有动能。
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个途径研究一个运动物体的动能是多少。
列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原来静止,质量为m,此时动能是多少?(因为物体没有运动,所以没有动能)。
在恒定外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一段位移s,得到速度v(如图1),这个过程中外力做功多少?物体获得了多少动能?样我们就得到了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用Ek表示动能,则计算动能的公式为:由以上推导过程可以看出,动能与功一样,也是标量,不受速度方向的影响。
它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焦耳(J)。
一个物体处于某一确定运动状态,它的动能也就对应于某一确定值,因此动能是状态量。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加深同学对动能概念及公式的理解。
试比较下列每种情况下,甲、乙两物体的动能:(除下列点外,其他情况相同)①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②物体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③物体甲做直线运动,乙做曲线运动;④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一半。
在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后总结:动能是标量,与速度方向无关;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3、动能定理(1)动能定理的推导将刚才推导动能公式的例子改动一下:假设物体原来就具有速度v1,且水平面存在摩擦力f,在外力F作用下,经过一段位移s,速度达到v2,如图2,则此过程中,外力做功与动能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呢?外力F做功:W1=Fs摩擦力f做功:W2=-fs可见,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量。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3篇
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3篇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3篇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1).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理解动能定理,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2)知道动能定理的两种表达式及其意义教学重点:动能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法,电教法教学用具: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课:1.动能定理的表述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这里的合外力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
表达式为W=ΔEK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比较好操作。
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
和动量定理一样,动能定理也建立起过程量(功)和状态量(动能)间的联系。
这样,无论求合外力做的功还是求物体动能的变化,就都有了两个可供选择的途径。
和动量定理不同的是:功和动能都是标量,动能定理表达式是一个标量式,不能在某一个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
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⑴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和动量定理不同,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单个物体,如果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体间不能有相对运动。
(原因是:系统内所有内力的总冲量一定是零,而系统内所有内力做的总功不一定是零)。
⑵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研究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
⑶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
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
⑷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
⑸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例1、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动能总是大于或等于零B、一个物体的动能的大小对不同的参考系是相同的C、动能相等的两个物体动量必相同D、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若动能相同则它们的动量必相同E、高速飞行的子弹一定比缓慢行驶的汽车的动能大(二)、六点助你理解动能定理:(多媒体展示)◆等式的左边为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即总功,总功的求解方法:①先求各个力的合力,再求合力的功. ②先求各个力的功,再把各个力的功进行代数相加,求出总功◆等式的右边为△EK:若△EK>0,动能增加,合外力做正功,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EK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2)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某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______.2.表达式:W=Ek2-Ek1=_____________.3.物理意义:动能定理指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_________之间的关系,即合力的功是物体__________的量度.特别提示:动能具有相对性,其数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一、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的意义等号表明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间的三个关系:(1)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力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的功.(2)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3)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2.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l、m、v、W、E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力学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由于只需要从力在整个位移内做的功和这段位移始末两状态动能变化去考虑,无需注意其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同时动能和功都是标量,无方向性,所以无论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计算都会特别方便.3.高中阶段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应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4.适用范围: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各个力同时做功、分段做功均可用动能定理.特别提醒:动能定理说明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和动能变化间的一种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不可理解为功转变成了物体的动能.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 kg的铅球从离地面2 m高处自由下落,陷入沙坑2 cm深处,求沙子对铅球平均阻力的大小.(g取10 m/s2)2.如图所示,ABCD是一条长轨道,其中AB段是倾角为θ的斜面,CD段是水平的.BC是与AB和CD都相切的一小段圆弧,其长度可略去不计.一质量m的小滑块在A点从静止状态释放,沿轨道滑下,最后停在D点.现用一沿着轨道方向的力推滑块,使它缓缓地由D点推回到A点时停下.设滑块与轨道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推力对滑块做的功等于()A.mgh B.2mgh C.μmg(S+h/sinθ)D.μmgS + μmghctg θ(1)若金属环光滑,小球运动到环的最高点时,环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2)若金属环粗糙,小球运动到环的最高点与环恰无作用力,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应用动能定律求解多过程问题(1)小球通过粗糙管道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2)小球通过“9”管道的最高点N时对轨道的作用力;(3)小球从C点离开“9”管道之后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5.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为水平的,其距离d= m.盆边缘的高度为h=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下的位置到B的距离为()A. mB. mC. mD.01.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做的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2.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M,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钢索拉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速度达到v,则()A.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mv2B.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mgHC.钢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Mv2+MgHD.合力对电梯M做的功等于Mv23.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速度之比v1∶v2=2∶1.当两车急刹车后,甲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1,乙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2.设两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A.l1∶l2=1∶2B.l1∶l2=1∶1C.l1∶l2=2∶1D.l1∶l2=4∶14.一个木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个水平飞来的子弹射入此木块并深入2 cm而相对于木块静止,同时间内木块被带动前移了1 cm,则子弹损失的动能、木块获得动能以及子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三者之比为()A.3∶1∶2B.3∶2∶1C.2∶1∶3D.2∶3∶15.右端连有光滑弧形槽的水平桌面AB长L=m,如图5-2-9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kg的木块在F=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桌面上的A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木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取g=10 m/s2.求:(1)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2)木块沿弧形槽滑回B端后,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机械能守恒1.机械能是物体的、、的统称.机械能是标量,机械能中的势能只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不包括其它势能.2.在情况下,和可以相互转化,但它们的总和不变,这个规律称为机械能守恒定律.3.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可表达为:初状态的机械能=末状态的机械能,用数学公式表示为:.(这种表示法应取零势面)1.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高度h1的A点时速度为v1,下落至高度h2的B点处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参考平面,试写出物体在A点时的机械能和B点时的机械能,并找到这两个机械能之间的数量关系。
动能定理总结
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3)对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的理解.①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这个外力有助于物体的运动,是动力;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减少,这个外力阻碍物体的运动,是阻力,外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又称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②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外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动能与其他形式的能发生了转化.所以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就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即W=ΔE k.(4)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动能定理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下列各种情况.①直线运动;②曲线运动;③恒力做功;④变力做功;⑤各力同时作用;⑥各力分段作用(5)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③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④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⑤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特别提醒】1.动能是标量,没有负值.2.动能是状态量,动能的变化量是过程量.3.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比较好操作.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拓展提升】1.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及时间,比动力学研究方法要简捷.2.动能定理表达式是一个标量式,不能在某个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3.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有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对全过程考虑,但如能对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式,则可使问题简化.四、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物体的机械能等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其中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2.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2)表达式:E p=mgh.(3)标矢性: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其意义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比“零势能”大还是小.(4)重力势能的特点.①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②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时,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多少正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重力做多少负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3.弹性势能4.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3)守恒表达式.(4)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的区别.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是有条件的,而动能定理具有普适性.②机械能守恒定律反映的是物体初、末状态的机械能间的关系,而动能定理揭示的是物体的动能变化与引起这种变化的合外力做的功的关系,既要考虑初、末状态的动能,又要认真分析对应这两个状态间经历的过程中各力做功情况.【特别提醒】1.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的各种抛体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2)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例如物体沿光滑的曲面下滑,受重力、曲面的支持力的作用,但曲面的支持力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外力做的功等于零,更不是合外力为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时,要根据不同情景恰当地选取判断方法.【状元心得】1.物体或系统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因此,在应用机械能守恒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判断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然后注意选取恰当的守恒形式列式求解.2.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处理问题时,一般先选取一个参考平面,通常情况下,选择在整个过程中物体所达到的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五、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1.功能关系(1)功和能的关系.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2)功能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①动能定理:②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W G=-ΔE p=E p1-E p2.③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W F=-ΔE弹=E p1-E p2.④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即W其他=E机2-E机1.⑤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即Q=F f·x相对,x相对为物体间相对滑动的距离.⑥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改变,即W电=-ΔE p=E p1-E p2.⑦分子力做的功等于分子势能的变化.2.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表达式:ΔE增=ΔE减.(3)应用定律解题的步骤.①分清有几种形式的能在变化,如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内能等.②明确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并且列出减少的能量ΔE减和增加的能量ΔE增的表达式.③列出能量守恒关系式:ΔE增=ΔE减.【特别提醒】1.摩擦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3.相互摩擦的物体通过摩擦力做功,将部分机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另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此部分能量就是系统机械能的损失量.【状元心得】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所产生的热量Q=F f·x相对,其中x相对是物体间相对路程长度.如果两物体同向运动,x相对为两物体对地位移大小之差;如果两物体反向运动,x相对为两物体对地位移大小之和;如果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做往复运动,则x相对为两物体相对滑行路程的总长度.【特别提醒】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这也是我们列能量守恒定律方程式的两条基本思路.例1、(2012·天津)10.(16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高为h的平台,台面上有固定的光滑坡道,坡道顶端距台面高度也为h,坡道底端与台面相切。
动能定理总结
1.什么是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表达式:Ft=mv′-mv=p′-p,或Ft=△p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
p为物体初动量,p′为物体末动量,t为合外力的作用时间。
(2)F△t=△mv是矢量式。
在应用动量定理时,应该遵循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表法则,也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把矢量运算转化为标量运算。
假设用Fx(或Fy)表示合外力在x(或y)轴上的分量。
(或)和vx(或vy)表示物体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在x(或y)轴上的分量,则Fx△t=mvx-mvx0Fy△t=mvy-mvy0上述两式表明,合外力的冲量在某一坐标轴上的分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在同一坐标轴上的分量。
在写动量定理的分量方程式时,对于已知量,凡是与坐标轴正方向同向者取正值,凡是与坐标轴正方向反向者取负值;对于未知量,一般先假设为正方向,若计算结果为正值。
说明实际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一致,若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实际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相反。
动能定理表述功和动能关系的定律。
对单个物体,动能定理可表述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公式中的“总功”是指所有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这些外力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增量”是指物体末状态的动能与初状态动能的差值,若EK2<EK1,则动能增量为负值。
动能定理可从动能和功的概念出发,以物体受恒力作用为例,从牛顿第二定律推出。
但是,它也适用于变力做功的情况,如图中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a、长为s1的不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s2后又停止运动。
欲求摩擦力做功,则可利用动能定理。
2.【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是什么(公式)】如果你要统计的气体的分子转动动能,那你必须知道一个概念,即自由度.想单元子分子自由度为三,如果把它看成小球,那么它转动对称,于是它没有转动自由度.只有平动自由度,也就是在三维空间中要确定它要几个实数.对于双原子分子,比如氧分子,那么对于它们的分子键的那根轴,它们旋转对称,于是要确定它在空间中的转角位置只需要两个角.于是它的转动自由度为2多原子则要三个角.它们的转动自由度为3好了根据能量均分原理.转动动能=N*i/2*R*Ti为转动自由度,N为物质的量,R为热力学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如果要平均到每一分子,上式除以N*NANA为阿福加德罗常量即平均转动动能=i/2*K*TK叫波尔兹曼常量=R/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这里的合外力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
表达式为W=ΔE K.
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比较好操作。
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
动能定理建立起过程量(功)和状态量(动能)间的联系。
这样,无论求合外力做的功还是求物体动能的变化,就都有了两个可供选择的途径。
功和动能都是标量,动能定理表达式是一个标量式,不能在某一个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
(1)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
功的计算在中学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学阶段所学的功的计算公式W=FScosa
只能用于恒力做功情况,对于变力做功的计算则没有一个固定公式可用,下面对变力做功
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1等值法
等值法即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功相等,则可以通过计算该恒力的功,求出该变力的功。
而恒力做功又可以用W=FScosa计算,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
○2、微元法
当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作曲线运动时,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
角不变,且力与位移的方向同步变化,可用微元法将曲线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一小元段
可认为恒力做功,总功即为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
○3、平均力法
如果力的方向不变,力的大小对位移按线性规律变化时,可用力的算术平均值(恒力)代替变力,利用功的定义式求功。
○4.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
(2)应用动能定理简解多过程问题。
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有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对全过程考虑,但如能对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式则使问题简化。
3.用Q=fS相简解物理问题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或说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f与这两个物体间相对滑动的路程的乘积,即Q=fS相.利用这结论可以简便地解答高考试题中的“摩擦生热”问题。
下面就举例说明这一点。
◎例题评析
【例1】如图1,定滑轮至滑块的高度为h,已知细绳的拉力为F(恒定),滑块沿水平面
由A 点前进S 至B 点,滑块在初、末位置时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
求滑块由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绳的拉力对滑块所做的功。
【分析与解答】:设绳对物体的拉力为T ,显然人对绳的拉力F 等于T 。
T 在对物体做功的过程中大小虽然不变,但其方向时刻在改变,因此该问题是变力做功的问题。
但是在滑轮的质量以及滑轮与绳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人对绳做的功就等于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而拉力F 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所以F 做的功可以用公式W=FScosa 直接计算。
由图1可知,在绳与水平面的夹角由α变到β的过程中,拉力F 的作用点的位移大小为:
β
αsin sin 21h h S S S -=
-=∆ )sin 1sin 1(.βα-=∆==Fh S F W W F T 【例2】 、如图所示,某力F=10N 作用于半径R=1m 的转盘的边
缘上,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
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 做的总功应为:
A 、 0J
B 、20πJ
C 、10J
D 、20J.
【分析与解答】:把圆周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个小元段可认为
与力在同一直线上,故ΔW=F ΔS ,则转一周中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
和为W=F ×2πR=10×2πJ=20πJ=62.8J ,故B 正确。
【例3】一辆汽车质量为105kg ,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阻力为车重的0.05倍。
其牵引力的大小与车前进的距离变化关系为F=103x+f 0,f 0是车所受的阻力。
当车前进100m 时,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由于车的牵引力和位移的关系为F=103x+f 0,是线性关系,故前进100m 过程中的牵引力做的功可看作是平均牵引力-F 所做的功。
由题意可知f 0=0.05×105
×10N =5×104N,所以前进100m 过程中的平均牵引力: N N F 54341012)10510100(105⨯=⨯+⨯+⨯=-
∴W =S =1×105×100J =1×107
J 。
【例4】一根弹簧劲度系数为K ,水平放置,有一物体向其运动,弹簧被压缩x ∆,求弹力对物体做的功多大?
【分析与解答】弹簧受外界作用力以后,逐渐被压缩,其弹力随压缩量均匀增大,其平均力可以用初未弹力相加的一半来表示,所以其做功为:W=x x k ∆∆+20=22
1x k ∆
【例5】、如图材所示,AB 为1/4圆弧轨道,半径为0.8m ,BC 是水平轨道,长L=3m ,BC 处的摩擦系数为1/15,今有质量m=1kg 的物体,自A 点从静止起
下滑到C 点刚好停止。
求物体在轨道AB 段所受的阻力对物体做
的功。
【分析与解答】:物体在从A 滑到C 的过程中,有重力、AB
段的阻力、AC 段的摩擦力共三个力做功,重力做功W G =mgR ,水平
面上摩擦力做功W f1=-μmgL ,由于物体在AB 段受的阻力是变力,
做的功不能直接求。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W 外=0,所以mgR-umgL-W AB =0
即W AB =mgR-umgL=6(J)
【例6】如图所示,斜面足够长,其倾角为α,质量为m 的滑块,距挡板
P 为S 0,以初速度V 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
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
机械能损失,求滑块在斜面上经过的总路程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滑块在滑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其机械能不断减少;又因为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所以最终会停在斜面底端。
在整个过程中,受重力、摩擦力和斜面支持力作用,其中支持力不做功。
设其经过和总路程为L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002
10cos sin mv L ng mgS -=-αμα 得α
μαcos 21sin mgS 200mg mv L += 【例7】如图所示,小滑块从斜面顶点A 由静止滑至水平部分C 点而停止。
已知斜面高为h ,滑块运动的整个水平距离为s ,设转角B 处无动能损失,斜面和水平部分与小滑块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此动摩擦因数。
【分析与解答】:滑块从A 点滑到C 点,只有重力和摩擦力做功,
设滑块质量为m ,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倾角为α,斜面底边长s 1,
水平部分长s 2,由动能定理得: mgh mg s mgs h S S h s
-⋅-=---==μαμμμμcos cos 1212000化简得:得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只要测出斜面高和水平部分长度,即可计算出动摩擦因数。
图
12 图
3
【例8】、总质量为M 的列车,沿水平直线轨道匀速前进,其末
节车厢质量为m ,中途脱节,司机发觉时,机车已行驶L 的距离,
于是立即关闭油门,除去牵引力,如图13所示。
设运动的阻力
与质量成正比,机车的牵引力是恒定的。
当列车的两部分都停止
时,它们的距离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此题用动能定理求解比用运动学、牛顿第
二定律求解简便。
对车头,脱钩后的全过程用动能定理得: 201)(2
1)(V m M gS m M k FL --=-- 对车尾,脱钩后用动能定理得:
2022
1mV kmgS -=- 而21S S S -=∆,由于原来列车是匀速前进的,所以F=kMg 由以上方程解得m
M ML S -=∆。
【例9】、如图所示,AB 与CD 为两个对称斜面,其上部都足够长,
下部分分别与一个光滑的圆弧面的两端相切,圆弧圆心角为1200,半径
R=2.0m,一个物体在离弧底E 高度为h=3.0m 处,以初速度V 0=4m/s 沿斜
面运动,若物体与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02,则物体在两斜面上
(不包括圆弧部分)一共能走多少路程?(g=10m/s 2).
【分析与解答】:由于滑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阻力作用,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将逐渐减少,最后物体在BEC 圆弧上作永不停息的往复运动。
由于物体只在在BEC 圆弧上作永不停息的往复运动之前的运动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W G =mg(h-R/2),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 f =-μmgscos600,由动能定理得:
mg(h-R/2) -μmgscos600=0-
2021mV ∴s=280m.
V 0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