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D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概述以及意象干预手段

D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概述以及意象干预手段

2019年28期总第468期ENGLISH ON CAMPUSDö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概述以及意象干预手段文/孟 瑶一、背景不论是教师还是语言研究者都认同,第二语言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学习动机是二语习得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将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的长期成功。

加拿大学者Gardener 和Lamber 指出二语学习有两个关键的决定因素,一个是语言天赋,另一个是学习动机。

也就是说,外语学习者能否成功掌握一门新语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动机。

更确切地说,动机是启动二语学习的主要动力,同时,它也是漫长而烦琐的学习过程得以持续的动力。

如何激发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一直是学者和语言教师所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意象在激励二语学习动机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特色领域,许多出版物和文章都对这一应用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结果证实了意象干预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Magid和Chan创新并第一个在二语动机项目中应用意象干预,成功地激励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

本文研究旨在简述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L2MSS)的相关变量(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对英语学习的态度、预期努力、目标和动机发展的正/负变化),以及简述被多个实验所证实有效增加学习动机的意象干预手段和方法。

二、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与意象干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话题之一。

Dörnyei和Ushioda将二语动机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社会教育时期(如综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认知理论发展时期(如自我决定理论),过程决定论时期(即可能的自我)和最新的社会动态发展时期(即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

本文所运用的理论框架为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

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由英国学者Dörnyei在 Markus 和Nurius所提出的可能自我的理论(Possible selves theory)基础上修改并提出。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二语自我动机系统(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是指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涉及到的自我概念、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等各个因素的综合系统。

它主要由自我动机、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这三个核心部分构成。

自我动机是指学习第二语言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动机因素。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对于语言学习的内在兴趣和乐趣,以及获得自我成就感的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个体受到外界奖励和惩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驱使个体去学习第二语言。

自我动机决定了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

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与目标语言和目标语言社区进行认同和接纳的程度。

个体的自我认同程度影响了个体对目标语言学习的态度和动机。

如果个体具有高的自我认同水平,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第二语言;相反,如果个体对目标语言和目标语言社区产生了认同障碍,他们就会更加消极被动地对待学习第二语言。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在学习第二语言方面的能力和表现的评价。

个体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会影响个体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并且对自己的进步和成就进行积极评价,他们就会更加有动力去学习第二语言;相反,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和否定,他们就容易失去学习动力。

基于上述理论,研究者们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实证研究。

研究者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调查了学习者的自我动机、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自我动机、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等因素对其语言学习的动机和学习效果有着显著影响。

研究者们还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教师对学生自我动机系统的激励作用。

他们发现,教师的积极反馈、激励和支持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而教师的消极反馈、批评和压力则容易阻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自我动机系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他们的语言学习效果。

二语动机研究纵览_新版_动机研究与教学_述介

二语动机研究纵览_新版_动机研究与教学_述介

一、引言新版《动机研究与教学》由著名的心理语言学家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Nottingham )教授D觟rnyei 和沃里克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副教授Ushioda 联合编写,两位学者在动机研究领域都颇有建树,尤其是D觟rnyei 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动机方面的研究,并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著(D觟rnyei 2001a ,2001b ,2003,2005,2009;D觟rnyei &Ott ó1998;D觟rnyei &Schmidt 2001;D觟rnyei et al.2006;D觟rnyei &Ushioda 2009a ,2009b ),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如同作者在新版前言中所说的那样,自从第一版(D觟rnyei 2001a )在本世纪之初出版发行以来,关于动机的研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总结过去的研究进展,及时反映动机研究的最新动态,时隔十年,D觟rnyei 教授邀请Ushioda 一起对原版进行修订与补充,重新出版了这本《动机研究与教学》。

新版保持了旧版的编排风格,全书共分为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论述有关动机方面的研究,第四部分作者提供了一些与动机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源,方便读者参考。

全书共11章。

下面将分别对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并作简评。

二、内容简介在本书第一部分“什么是动机?”中,作者共分四章来论述。

第一章:“从变化的视角研究动机”作者首先从认知、情感、时间因素(temporalfactors )和语境因素(contextual factors )等几个方面描绘出动机研究的复杂性。

作者最后指出动机的线性模型(linear models ofmotivation )因其局限性不能反映出动机的真实情况,但它引发我们思考,启示我们在心理学和二语习得领域采用动态系统视角(dynamic systems perspective )对动机进行全新审视。

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综述作者:闫倩楠陈亭杉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4期“只要有学习动机,谁都能学会一门外语。

” Pit Corder(1967)在心理学上,动机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主要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种内在驱动力,通过刺激和强化,能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既然动机是一种动力,语言学习是一种行为,因此语言学习动机必然对语言学习行为产生影响。

一、国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国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理论来源便是社会心理学和主流心理学在语言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它具有通过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来解释个体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社会功能。

而主流动机心理学派主要研究引发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西方语言学家对学习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

1968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Ausubel指出,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不仅仅是单向性的关系。

1987年Brown在他的文章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中用动机指称对所追求目标的选择和为之所付出努力的程度。

而Ellis(1994)则将动机定义为学习者出于需要或愿望在学习外语所付出的努力。

他们都将动机与语言学习相联系,把动机看作是可以影响语言学习的能动性因素。

但他们只是对动机与语言学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未对学习动机本身进行深入分析。

1985年,The Attitude/ Motivation Test Battery:Technical Report发表,Gardner将学习动机归纳为四个方面:目的学习的努力程度;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学习态度。

而1989年,Spolsky在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一文中却重新进行了划分,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对待外语学习,学习者本身的态度;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学习者学习外语所付出的努力。

[其他论文文档]外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

[其他论文文档]外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

外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一、外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概述动机是促使人实施某种行为活动的心理过程或主观因素,是人实施某种行为活动的内在源动力[1]。

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和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

无论是内在的学习动机还是外在的刺激都可以诱导学生进行持续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施加积极的影响。

外语或第二语言的习得与母语习得的最大区别是母语能力的获得是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过程,而外语能力则需要某种动机驱动,经历一个有意识的过程,需要外语学习者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了解外国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可以更好地掌握他们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有助于国别性汉语教材开发和相关的汉语课程设置。

国内有很多学者对不同国别,不同性质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进行过研究。

冯小钉根据短期来华留学的非学历教育的特点,认为短期留学生大都出自于工具性动机,即以得到某种回报为目的的动机[2]。

许秋寒等将调查对象按所在国家地域分为五类,通过大样本的调查分析,认为亚洲和非洲学生、年龄较大学生、学历较高学生工具型动机较强[3]。

郭茜通过比较指出中国及汉语地位的重要性、运用汉语作为旅行或与中国人交流思想的工具以及中国文化本身的魅力是引发和驱使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主要的三个动机因素[4]。

陈天序认为应该充分利用海外汉语课是学分课的特点,通过汉语文化魅力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5]。

刘运红等研究表明,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来说是很强的,他们不仅喜欢汉语和中国文化,希望能尽快融入中国社会,而且也非常渴望汉语能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和发展有所帮助,同时还对中亚留学生的招生和教学管理提出了相应的策略[6]。

国内学者对留学生的动机研究大都依据Gardner将动机分为融入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的理论[7],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方法,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国别的学生开展的。

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评

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评



引 言
做 了大量 的研 究 。经 过 长 达 1 2年 的研究 , 他们 认
为动 机对 于英语 学 习 的成 功起 着 重 要 的作 用 。 同
动机在 外语学 习 中 , 尤其 是课 堂语言 学习 中起
着 至关 重要 的作用 。 因此 , 它受 到 了众多 学者 的关 注, 大 量 的研 究 已经证 实 了动 机对二 语学 习有着 密 切 相关 的作 用 。通 过对 学习理 论 的相 关研究 表 明 ,
习“ 社会教 育模式 ” 。这一 模式 以融 合性 动 机框 架 为基 础 ,G a r d n e r 和他 的同事 提 出 了融合 型 动机 是
最 主要 , 并且是 最 重要 的语 言学 习 动机 的 主张 , 认 为 融合型 动机 与语言 成绩 的联 系 最为 密 切 。G a r d —
习者 的愿 望和 自我 意 识 。“ 工具 型 ” , 可 以定 义 为 :
学 习者 本人对 学 习效果起 着决 定性 的作用 , 而在 影
响二语 学 习效果 的诸多 因素 中 , 起关 键作 用 的是 学 习者 的学 习动 机 。所 以 , 二 语 动 机 理 论 的 有 效
对所 学语 言之实 际用 途和价 值 的追 求 , 即为 了达到 某种 实用性 目的 , 例如 , 毕业 之后 能找 到一 份 高薪 工作 或获 得更 高的社会 地位 。他们 认 为 , 工具 型动 机 和融合 型动 机对 语 言 学 习都 有 促 进作 用 。但 是 对语 言学 习 的结 果 , 融合型 动机 的影 响更 积极 j 。
时提 出动 机 的两 种类 型 , 即“ 融合 型 ” 和“ 工具 型 ” 。 “ 融 合型 ” , 指 与 目的语 群 体 成 功地 进 行 交 流并 且 融入 其群 体 的一 种 愿 望 , 即为 了 了解 外来 文 化 、 风 俗、 行 为 习惯而熟 练掌 握 目的语 言 , 它 可 以 满 足学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动机探究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动机探究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动机探究摘要: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作为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动机”对其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不管是对于学习者的个体学习还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能够充分的认识并好好地利用这一因素,将对而与学习者的学习有更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第二语言个体因素动机英国语言学家柯德(pit corder.1960)说过:只要有学习动机,谁都能学会一门外语。

(given motivation,it is inevitable that human being will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if he is exposed to the language data.)这句话被广发的应用于语言学习的动机当中,而且在这方面,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历史已充分说明,动机这一因素对学习者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动机的含义和分类1.1动机的含义英语中的motiv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overe,主要含义是“使运动,使行动”。

从这一层面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动机就是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定,选择行为并且如何使此行为持续下去以及其努力的程度。

在定义上,“动机”这个概念与其他术语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ornyer(2005)提到,虽然大家都在广泛的用到这个概念,并认同它的重要性,但在定义它时却存在许多分歧。

他归结出几大原因:1.动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影响人们的行为;2.是否应将感情因素归纳到主流的动机研究当中;3.影响动机的因素缺乏概括性、综合性;4.多重因素对动机的影响;5.个体+即使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6动机如何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不管分歧如何,我们在定义动机时,都是以这几方面进行考量因素下手。

动机,是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的努力的愿望。

(刘询,2000)1.2动机的分类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分类中,影响较大的是兰伯特(mbert)和加德纳(r.gardner)提出的融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

二语学习动机

二语学习动机

Gardner的融合型动机概念图

在众多学者对这一动机模式提出质疑后,Gardner在意融合型/ 工具型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又参考了主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Trembley和Gardner提出了扩展动机理论模式。

2.自我决定论

传统的心理学动机理论包括Lewin的心理场理论(Field Theory ),Maslow的需要层次说(Needs Hierarchy Theory)。 自 我决定理论( self -delermination Theory)在其中比较新而又较 有影响。


Dornyei :“动机包含了人类行为的方向和强度,人们为什 么决定去做某事,他们愿意维持这种行为多久,他们追求目 标时的努力程度。”与Gardner的定义相比,Dornyei的动机 不再强调学习者积极的态度或者情绪体验,而是更多的强调 Gardner动机概念中的目标和努力两个维度。



自我决定论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 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 )。 前者与学习者的内部因素如兴趣、满足感等密切相关,是 高度自主的动机类型。后者则主要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 得高分或避免惩罚等。内在动机要求对工作的投入,因此 它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 并存,它即可能削弱内在动机,也可能对其产生促进作用。 研究者普遍强调内在动机在二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内 在动机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动力。一般来说,内在学习动 机强的学生比较有毅力愿意多学知识,学习上比较容易成 功,而外在动机强的学生则需要别人的奖励才能继续学习,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自我决定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和Ryan Richard 等 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 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 和发展潜能。自我决定就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 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 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二语自我动机系统是指学习者内在的动机和外部的动机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它对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就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基础、构成因素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并探讨二语自我动机系统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自我决定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由心理学家瑞安和迪西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它认为人们的自我动机来自内在需求和外在激励的相互作用,而这种内在需求主要包括自我认同、自主性和能力感。

成就目标理论则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目标取向,分为任务取向和自我取向,任务取向的学习者更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学习本身的乐趣,而自我取向的学习者则更注重与他人的比较和竞争。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将这两种理论进行了整合,认为学习者的自我动机来自于内在的需要和外部的激励,并受到个体的成就目标取向的影响。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由多个构成因素组成,主要包括自主性、归因信念、学习目标、情绪调节和自我调节等。

自主性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决定和自我管理能力,它与自我决定理论中的自主性需求相对应。

归因信念则是学习者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念和对于学习成绩的归因方式,这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行为。

学习目标则包括任务目标和自我目标,它们对学习者的情绪调节和自我调节起着重要的影响。

情绪调节是指学习者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所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它与成就目标理论中的任务取向密切相关。

自我调节则是指学习者对于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能力,它与成就目标理论中的自我取向相关。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自身特点、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等。

学习者自身特点包括性格、能力、动机和学习经历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自主性、归因信念和学习目标等构成因素。

学习环境则主要指学习者所处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这些环境对学习者的情绪调节和自我调节起着重要的影响。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二语自我动机系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机状态。

动机是指学习者内在的或外在的力量,驱使他们参与到学习中,去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自我动机则是指学习者内部自我调节动机的能力,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自我决定理论、成就目标理论和调节焦虑理论等。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动机来源于自主性、能力感和关系。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内在的满足感、自主性和能力感,就能够激发和维持自己的学习动机;成就目标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动机受到他们的目标导向和任务取向的影响;调节焦虑理论则指出,焦虑情绪会对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动机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在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实证研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学习者的自主性对于二语自我动机的实现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能力提升,也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而对于这些困难和挫折的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习者的自主性和能力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通过给学习者提供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能力提升。

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积极的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处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减少他们的焦虑情绪。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于理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机制,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内部动机状态,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对于二语教学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概述

国内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概述
学习动机 在外语学习中,尤 其是教学中一直起着非 常重要 的作用,并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 ,研 究已经证 实学习动机和 二 语学习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 影 响二语学习的成败 中起 着关 键性的作用 。因此 ,二 语学习动机 从一开始就 成为教育工作 者 以及外语学 习者非常关注 的领域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关于二语学习动机 的研 究无论在 国外还 是 在国 内都取得 了很大的发展,产 生了很多理论 和实践成 果。 1国外关于二语学 习动 机的研究概述 回顾 国外二语 学习动机 的发展历程 ,共经 历了四个 发展 阶 段 ,呈现 出多元化的特 征。 1 . 1社会 心理 学经典阶段 ( 1 9 5 9 - 1 9 9 0 ) 从 1 9 5 9年 至 7 0年 代 初 , 社 会 心 理 学 家 G a r d n e r和 L a mb e r t , 通过对加拿大北部 的双语社 区居 民的研 究, 提出 “ 融 合 型动机 ”和 “ 工具型动机 ”两大动机类型。前者是指与 目的 语群 体接 触、交流乃至融入其群体的兴趣和愿望,后者是指对 所学语言的实际价值和优势 的追求 。这一理论也成为二语学习 动机研 究主导模式和动机研 究范式。 1 . 2 认知—情 景取向的扩展模式阶段 ( 9 0 年代) 2 0 世纪 9 0 年代 以来,关于 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不断深入 , 同时研 究者认识到 Ga rd ne r 和L a mb e r t 早 期理论 的不 足,并从 认 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视角实施多元化研究 。这 阶段的特征有两个主要趋 向 : 将主流动机心理学 的认知概念 引入语言动机研究 中 ; 将研究 的重点转 向对动机在特定学习环 境的情景分析 。这一时期 比较有影响 的外语学 习动机理论模型 主要 包括 : T r e mb l e y和 G rd a ne r 动机 扩 展理 论、Do my e i 外 语 动机学习三层次说 。 1 . 3过程取向的模式阶段 ( 2 0 0 0 - 2 0 0 4 ) D o my e i 把动机 过程观研 究引入 了二语习得领 域,其对动 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学 习动机过程可分为多个子阶段 ,每个 阶段都会受到不 同因素 的影 响 ; 学 习者在学 习语言 的过程 中动 机会 不 断地 发生变 化 。D o my e i &Ot t o还提 出了 以学 习者 为核 心的二语动机过程模型 ,该模型包括两个维度 : 动作序列和动 机影响 。 在 动作序 列中, 各种愿望先转化为 目 标, 然后变成意图, 最终导致行动 ,而行动序列分为三个 阶段 : 前行动 阶段 ,行动 阶段 ,行动后阶段 ; 第 二个维度 中动机影 响包括提供动力 的能 量来源和动机力量 。 1 . 4社会一动态阶段 ( 2 0 0 4 -至今 ) 处于社会一动态阶段 的二语 学习动机研 究尝试 突破线性研 究范式 的局 限性 ,更加关注 二语动机和个体 、社会 以及环境诸 因素 的多重交互关系 ,试 图对 二语动机进 行重新建构。其最 重 要 的代表 就是 Us h i o d a 提 出的 “ 环境 中的人关系动机观 ”以及 D o my e i 提 出的 “ 二语动机 自我系统 ”理论 。 U s h i o d a 认 为语 言学习者并不是 一个抽象 的概 念 ,而是 处 于一定环境 中、具有 复杂特 征的人,通过将 关系范式引入 二语 学习动机 的研 究之 中,从而 提出了 “ 环境 中的人关系动机观 ” , 由此 , 研究二语动机需要把人放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进行考察 , 并且要关 照好每个影 响因素 。

简述二语习得中动机因素的研究情况

简述二语习得中动机因素的研究情况

简述二语习得中动机因素的研究情况作者:贾怀愉许元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17期一、动机的定义动机,指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二语习得中的动机因素在二语习得中,动机是一个强大的情感变量,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动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我意识、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情感和态度、社会环境和需求等,有关动机研究的流派很多,分类也不尽相同二、Gardner理论的发展以及其批判20世纪50年代,Gardner和lamber把动机归纳为两大类,即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前者指的是学习者对目的语所在的社会具有真正的兴趣或者有特殊的兴趣,希望能更好的同目的语社会团体进行人际交往,沟通,具有参与或者融合入目的语社团的社会生活的期望,甚至成为这个社会团体的一员。

而后者指的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的目的,如通过考试获得某一职位以此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或资格,以及消除文化障碍获得目的语国家的信息如阅读科技文献等。

20世纪90年代Gardner和Trembley拓展动机理论模式,该模式将Gardner以前的第二与学习动机模式理论与主流动机心理学期望的价值理论和目标设定立论相融合,使得Gardner的学习动机理论趋向于完整。

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有学者对Gardner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们的质疑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第一,Gardner等是在加拿大这一多文化环境下进行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其他环境下学习者动机的研究。

第二,在全球化日益推进的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语言,人们往往具有双重身份,各文化群体之间的分解也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Gardner的融合型动机概念对英语学习者说很难适用。

第三,该模式的融合倾向只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起作用,有学者认为,还有其他四种动机取向,即工具型动机,旅游,友谊和知识。

第四,Gardner主要从静态角度研究学习动机,并没有考虑到动机的动态变化。

二语习得中学习动机问题的研究

二语习得中学习动机问题的研究

摘要:学习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它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结构。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

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习惯等。

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

本文将针对什么是动机,它包括哪些重要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外语学习相关的动机有什么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动机;动机类型;外语学习的动机与学习成就一.引言二语习得,是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

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更加深入地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学、建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视角对二语学习动机这一重要因素进行了多元化探讨(杨连瑞、李绍鹏2009)。

由于它的复杂性,所以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因素。

其中,学习者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文化背景、学习态度方法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等,直接影响到二语习得的结果。

据雅柯伯维茨(jakobovits)的研究表明,影响二语习得的主要因素是:动机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

本文分析了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学习动机,并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力求与大家探讨,以改进并推动我们的教学活动。

二.动机的释义与分类动机有内在(intrinsic)动机与外在(extrinsic)动机之分,产生两种动机的根源不同。

内在动机来自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的兴趣。

外在动机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如老师的表扬、惩罚、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等。

相对而言,内在动机与长远的成功有联系,外在动机与短期成功相关。

动机一般被视为一种内在的动力,一种感情作用,一种促使人们采取行动的欲望。

需要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

生理上的需要时一种本能,是人类的基本要求,而心理上的需要则受学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国内外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国内外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文化教 育 II I
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外语学 习动机研究综述
苑 琪 英
(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 0 3 ) 0 27
摘 要 : 学习研 究主要有两奈研 究途径 : 对于学习本身特点的研究 , 外语 一是 二是关于学习者 个体差异的研究。 但一直 以来, 与对外语 学习本身 的研究相比 , 关于学习者 个体差异的研 究很 少。然而学习者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 一种语 言学习理论 , 果不把 学习者 个体差异放于 中心位 任何 如 置, 都是不可被接 受的。 学习者情感 因素是学习者 个体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 包括认知差异、 情感因素和年龄影响 , 中学习动机对外语 学习的影响 其 和作 用不可忽视 。 在过去的 三四十年 问, 国外对 于第二语言学习动机性质与作 用的研究层 出不穷, 外语 学习动机的研 究已经到 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 段, 现将按照时间发展 的顺序对于国 内外外语学 习动机 的研 究做较为详细的介绍 , 并合理预测外语教学动机研 究的未来发展 动向。 关键词 : 语学习; 外 学习动机 ; 综述 l 动机的主要分类 比仅仅为升人高校学外语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 毅力, ’ 的绪论;a nr M c lr 19 ) 生 G l e aIt e 9 2融创 动 d & I ( y 力, 已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在学习动机 机 及工具性动机对词汇学习的 作用得出的 “ 两种 具有工具性动机的学生 的研究中, 很多研究者对于动机进行了不同维度 变量均会促进词汇学习; 但如原先承诺的利益不再兑现时 , 的分类 , 中最主要的有两种分类方法 , Gr— 学习时间更长; 其 即 a d 的结论; i i o ( 9 ) 自 Dc n n1 5对 ks 9 nr a br的融 合型 和工具 性动 机的分 法 和 则这—差别消失。” e Lm et  ̄ Nd 等研究者的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分法。 os 主学 习与 外语 学 习动机 之 间的关 系 的研究 ; ah w 19 ) t 1 融合型动机和工具性动机 . 1 从=十世纪五 M t e (9 7对真实语言材料对学习动机的影 十年代后期开始 ,a b r G rnr15 ) Lm e 和 a e( 9 等人 响的研究等。 t d 9 提出了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心理模式和社会教育 这些研究大大拓宽了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领 模式。创立了加氏体系, 包括—系列研究程序 、 标 域 , 以帮助我们从更为广泛的视角考察外语学 可 准化的测量手段和工具在 内。其中的语言学习动 习动棚. 和其他个体变量之间 的互 动关系。 表, 至今仍是权 3我国二语学习动机 研究情况 威性的外语学习动机i 工具。 髓釜 中国学者对于动机的研究一般可以 划分为两 G r e和 1 ne 的社会教育模式强调 了 个阶段。 a nr . br d m t 在对国外有—定 瓣 和掌握时, 便开始 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认为它包含了目 、 标 努力的行 把这些理论应用于中国学习环境中的动机研究 。 3 二十世纪 八 年代初。 . 1 力 这—时期是我国 为、 实现目标的愿望和积极的态度 四 个方面的内 容, 他们从社会 角度把学 习动机归纳为两 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 早期阶段,研究者只是单一 大类, 融合性动机” 工具型动机” 即“ 和“ 。 的介绍国外的理论和研究 , 然后遵循着 G rnr a e d G rnr Lmbr基于社会J理学的理论 的经典模式, ad e 和 a et £ 把学习动机作为—项重要的社AJ 模式及研究方法成为此后三四十年外语学习动机 理因素来考虑, 研究它在中国 学生的外语学习过 影响和作用。 研究的主导模式和研究范型,成为了经典的语言 程中产生的 学习动机研究模式。 3 = 2 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二十世纪九十年 1 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0I 1 9 ) 2 N e (99等研究 代以来 , s 在国际动机研究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 国内 者把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指 的研究者们与时俱进 , 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社会心 而是向国外的研究者一样从生理学、 行为 学习者的行为是基于 某种工具型的目的, 例如赢 理视角 , 得奖赏或避免惩罚 , 分为三类 : ) ( 外律; ) 1 ( 内摄自 主义、认知和社会学等多视角来研究第二语言学 2 律 ; 同自 ( 3 律。内部动机指个体内心对学习活 习动机。 动本身感兴趣并在活动中得到满足 , 分为三类 : 高一虹等 ^ 寸 . 了中国本土环境 中 探{ 学生的英 () 1知识型内部动机 ; e ( 就型内部动机 ; ) 2 ( 刺激 语学习动机类型、学习动机类型与 自 3 我认同变化 型内部动机。很多成功的学习者既具有内部动力 的 关系、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以及个人因 又具有外部动力 , 短期目标实现后他们向长期 目 素对动机类型的影响 , 找出了 七种共有的动机类 标去努力。 型。 并借鉴经典及扩展} 的理论框架, § 拭 根据内容 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及整个九十年代 的 划分为工具性、 文化性和情境性三大动机类型。 学习动机扩展研究的成果 秦晓晴、 文秋芳所倡导中国研究者要 了 解心 尽管 G rnr L mbr的研究取得了很大 ad e 和 a et 扩大研究视角 , 通过建 成就,但是在二十世纪 ,十年代末以后遇到了诸 立动机因果模型 , \ . 获得对动机内部结构和诸多动 多挑战。 很多学者认为, 经典模式仅仅局限于社会 机变量之 间复杂关系以及复杂动机过程的全面了 心理学的角度 ,只是从社会环境角度看待学习动 解。 她们对已确认的动机成分进行分类, 然后根据 机对于外语学习状况的影响; 而外语学习动机 已 它们之间的先后时间 关系及逻辑关系, 在前人的 经进人多元化研究阶段, 这就需要用多元化的视 研究基础 匕 形成了外语学习动机的概念模型。 动机和状态焦虑这两个 角 来扩展 G r e的经典动机模式 。这一时期 出 a nr d 现的有影响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模型主要包括 : 因 了桂 究。 D n e 的外语学 习动机三层次说 ;r be 和 or i y Te l m y 4新世纪外语学习动机的未来研究方向 G rn r ad e 的扩展动机理论 ;cu n Sh man的神经生物 进 ^新世纪,国内外对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 学模式。 这三种是宏观的外语学习 动机理论漠式 , 究无论是从纵 向还是从横向都在往更多元化的方 除此 以外研究者们在比较小的层面—对外语学习 向发展, E 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动机及其相关因素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 如 4 动机与其它人格变量相结合研究。 l 焦虑是 R mg( 9 ) a ae1 0动机因素与外语学习毅力的研究得 对学习者 的 9 外语和二语习得产生显著影响的一个 出 “ 对所学语言文化及语言本身感兴趣的学生要 因 素。 动机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一定的动机有助于 学习 , 但动机强度越高, 焦虑越大 , 在语言学 习课 堂里, 焦虑程度的 增加会产生诸多负影响。 进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在二语习得研 究发展迅 速的情况下。 许多研究蕾 捎 存在的 习中 情感变量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有了比 较—致的 看法。焦虑被认为是最关键的 投量 之一, J 而语 言焦虑捏蠢 言 F 学习 J 外 Ce et 1 8 ) 比 l n (9 0还区分了动机模式中的 m 初级动机过程和中 级动机过程 。 初级动机过程决 定了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自停 他认为 , 心 , 自信 构 成了中级动机过程的基础 ,自 0 信J对第二语言学 习成绩的影响远远超过融人型动机对第二语言学 习 成绩的影响。 由此可见, 语言学习中的动机 第= 研究应结合相关的人格变量来进行 , 如焦虑感、 自 信J 冒险性等。 、 4 动机观念与学习策略三者之间的相互影 : 2 响。 在影响外语学习的众多因素中, 动机是静态的 因素, 而学习策略是动态的、 发展的学习过程。动 机和策略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发展,但 几 乎 所有的研究都是静态研究 , 动态研究寥寥无 n 文 . 。 秋芳(o 1运用定量研究 的方法 , 20) 三次跟踪调查 了 南京大学 1% 9 年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可控因素 ( 动机、 观念和策略) 及其关系的变化情 况。 研究结 果表明, 动机、 观念、 策略之间的 系具有较高的 关 稳定性。动机影响观念 和 策略, 观念也影响策略。 所以动机如何影响学习者策略选择以及怎样 根据动机来调整和训练学习策略��

二语学习动机变化机制研究

二语学习动机变化机制研究

二语学习动机变化机制研究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二语学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多,学习第二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提高竞争力和扩大视野的必要途径。

二语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动机的变化。

本文将对二语学习动机的变化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机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一、二语学习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指人们在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推动力量,是人们行动的内在动力。

二语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时所产生的动力和愿望。

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动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非常普遍的。

二、二语学习动机变化的原因1. 外部环境影响外部环境的改变是导致二语学习动机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习者可能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改变了对学习任务的动机和兴趣。

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也会对其动机产生影响,比如学习者所处的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等都可能对其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2. 个人因素学习者自身的特点和个人经历也会对其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学习者可能因为个人兴趣、学习目标、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因素而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

学习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健康等因素也可能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3. 学习任务特点学习者所面临的学习任务的特点也会对其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学习任务的难度、挑战性、实用性等都可能导致学习者的动机发生变化。

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知和评价也会对其动机产生影响。

三、二语学习动机变化的影响1. 学习效果学习动机的变化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学习动机高的学习者会更加专注和积极地投入学习任务,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相反,如果学习者的动机下降,可能会导致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下降,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2. 学习态度学习者的动机变化还会对其学习态度产生影响。

学习动机高的学习者一般会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对待学习任务,乐意接受挑战,而动机低的学习者可能会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任务持怀疑和抵触的态度。

二语学习动机变化机制研究

二语学习动机变化机制研究

二语学习动机变化机制研究引言二语学习是指一个人在已经掌握了一种语言的基础上学习另一种语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学习第二语言的需求和重要性不断增加。

许多学习者在学习二语的过程中会遇到动机下降的问题,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研究二语学习动机的变化机制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二语学习动机的概念和类型二语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内在动力和目的。

它是学习者选择、坚持并投入学习任务的重要因素,是推动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语学习动机可以根据其来源和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习者对于学习任务本身的兴趣和乐趣,外在动机是指来自于外部的奖赏和惩罚。

学习者的动机来源和性质会对其学习的表现和态度产生影响,因此研究二语学习动机的变化机制对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二语学习动机变化的影响因素二语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学习者的个人特征会对其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学习者的性别、年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经验都会对其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学习者所处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都会对其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学习任务的特点和要求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一个有趣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一个枯燥和单调的学习任务则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三、二语学习动机变化的机制研究1. 认知机制认知机制是指学习者对于学习任务的认知条件和认知动机。

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策略会对其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一个学习者如果能够正确理解学习任务的目标和要求,能够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任务,那么他就会更有动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认知机制是二语学习动机变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2. 情感机制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和情感体验也会对其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一个学习者如果对于学习任务充满热情和兴趣,那么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语学习动机变化机制研究

二语学习动机变化机制研究

二语学习动机变化机制研究
二语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主要动机和目标。

研究二语学习动机的变化
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变化过程以及对其学习成果的影响。

学习动机是指促使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目标。

学习动机的变化机制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包括学习者的个人特征,学习环境以及学习任务的要求等。

研究表明,学习者的个人特征对学习动机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学习者的性格特点和
态度可以影响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有些学习者可能更加外向和好奇,他们对新事物
充满了好奇心,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也更高。

而一些内向的学习者可能更加谨慎和保守,他们的学习动机可能较低。

学习环境也是学习动机变化的重要因素。

学习者在一个积极支持的学习环境中,他们
的学习动机通常会更高。

相关的研究表明,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质量可以对学习者的动机和
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也可以促进学习动机的提高。

学习任务的要求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学习者如果感到学习任务过于简单或过于
困难,他们的动机可能会下降。

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该注意任务的难度和挑战性,以
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变化机制还与学习者的学习阶段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初学者会更加关注
学习任务本身的难度和挑战性,他们的学习动机通常较高。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可能
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挫折,他们的学习动机可能会下降。

教师应该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概述_方雪晴

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概述_方雪晴
参考文献 [1] 高长明 . 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J] . 水泥技术, 2009(1):15-17 [2] 范金禾 .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J] . 水泥技术, 2008(5) [3] 王立朋 . 水泥生产粉尘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J] .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 2003,7(2) :61-62 [4]叶炳杰,李津,李希彬等.现代大型水泥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 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3,9(3):34-35 [5] 木云珍,和剑英,张恒,等. 某公司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职业病 危害预评价分析[J] . 职业卫生与病伤,2008,23(1):1~3 [6] 吴东业 . 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的探讨[J] . 新世纪水 泥导报, 2010(04) [7] 胡小炜,姚耿东 . 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 浙 江 预防医学,2010,22(2):45-47 [8] 潘行杰,陈超,迟欣,等 . 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9,22(5):380-382 作者简介 何伟明,讲师。研究方向:职业危害控制。
和Gardner研究加拿大双语环境中第二语言(法语)的学习动机 不同,Dornyei 的二语动机研究主要在匈牙利这个英语作为外语的学 习环境中展开。Dornyei(1994)吸收了主流心理学动机理论的相关 成果,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探讨二语学习动机,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 出了由语言、学习者和学习情境构成的三层次二语动机理论。三层次 二语动机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强调了二语学习动机的多元特征,并将 动机研究和学习情境结合起来,使二语动机理论研究具备了指导课堂 教学的现实意义。 2.2 Tremblay和Gardner的扩展动机模式
(5)厂区合理要布置,将主要产尘环节布置在厂区常年主导风 向的下风侧,厂房自然通风,主要车间周围和道路两侧进行绿化。 3.2 噪声控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 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 要点概括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非真的互相排斥 ,只是反映 了动机行 为过 程的不同阶段而已。基于 这一观点 ,他们将 “ 过程 ”的概念 引入二语 动机研 究 , 构了二语动 建 机过 程模式 ,成为过程导 向阶段 的代表性 成果。该模式将 行为过程分 为选择 动机 的前行动 、执行 动机 的行动和 动机 回顾的后 行动三个 阶 段 ,并且总结了各阶段动机 的不 同功能 和主要动机影响因素 。过程模 式充分体现了二语学 习动机 的动态性质 和时间维度 ,为推动二语动机 理论向纵深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22 . Trmb 和 Gad e的扩 展 动 机 模 式 e l rnr
过程 中的发展。
42 二语 动机 自我 体 系 .
D m e ( 0 5 将心理 学 的 自我理 论融入二 语动机 研究 ,建构 o yi 20 ) 了二语动机理论的新模式 ,即二语动机 自我体系。该体系 由三个部分 构成 :理想的二语 自我 、应该 的二 语 自我及二语学习经历 。理想的二 : 语 自我指和二语相关 的理 想化 的 自 我概 念 ,如果学习者心 目中非常希 望 自己具有接近本族语者水平 的二 语 能力 ,或者达到能够和二语本族 : 语者 自由交流的程度 ,他就可能 产生 强烈的学习动机 ,加倍努力 ,以 缩小现实 自我和理想 自我之 间的差距 。 “ 想的二语 自我”因此成为 理 有效的激励 因素 。应该 的二语 自我是 学习者认为为了满足外部的要求 及避免负面 的后果 ,自己所应 该具备的二语素质。二语学习经历突 出 学习环境 ( 教师 、课程 大纲 、同伴 、成功的学习经历等 ) 对学习动机 的影响 。对一些学 习者而 言 ,动机的产生可能并非来 自内在或外在激 发的 自我概念 ,而是 由成功的学习经 历本身促成 ,如发觉 自己很擅长 学习某一种语言 。
二语和 二语社团的态度等 ) 对二语学 习动机的影响 ,开创 了基于社会 心理学模式 的二语动机研究方法 。
2 认知一 情境阶段 在主导了二语动机研究三十年之 后 ,基于社会心理学 的二语 动机 理论模 式受到了前所未有 的挑 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一些二语 动 机研 究者指出 ,尽管宏观 的社会文化 因素对二语学习动机 的影 响不容 置疑 ,但社会心理学 的研究范式和 课堂 教学环境脱节 ,因而对教师 的
的内容 ,在态度与动机之 间增加了 目标显著性 、 效价及 自我效能三个 中间 变 量 ,使 G d e的动 机 理 论 成 为 一个 有 机 的整 体 ( 和 平 r a nr 武
2 0 :1 0 118)。该模式 的提 出拓 宽了二语学习动机 的研究领域 。 23 . W ia 和 B re 的 社 会 建 构 主 义二 语 动 机 理 论 l ms ud n l i Wi a s B re 1 9 ) lm 和 udn( 9 7 也借 鉴了主流 心理学动机 理论 的主要 l i 研究成果 ,从社会建 构主义视角出发 ,详尽分析 了课堂环 境下二语学
在 向社 会一 动态 阶段过渡 的过 程 中,二语 动机研究试 图冲破 线性 研究 范式的 局限 ,重 视二语 动机 过程 的复杂性 ,关注二 语动机 和个
体 、社会 、环境诸 因素 的多重动态交 互过程 ,并基于这一过程对二语 动机进行重新解读和建构 。
41 环境 中 的人 关 系动机 观 .
论。
21 Do e ̄ 三 层 次 二 语 动 机 理 论 . my i
U h d 2 0 ) 关系范式 引入二 语动机 研究 ,提出 “ 境中 si a( 0 9 将 o 环 的人关 系动机 观 ”。根据她 的观 点 ,语 言学 习者不是 抽象的概 念类 别 ,而是处于特定环境 中 、 具有 复杂个性特 征的真实的人 。除语言学 习者的身份外 ,个体还 同时具 备其他 多种社会身份 ,如一名非英语专
5 结语
Te ba和G d e ( 9 5 r l m y a nr 19 )直接 在G d e  ̄ r r a nr 会心理 学模 式原 有 , 框架的基础上进行 了扩展 ,形成了扩展动机理论模式 。该模 式继 承了 社会心理学模式 中重视社 会变量的特点 ,又融入了 当代认 知动机 理论
展历程 。
1 社 会 心 理学 阶 段
上述 各二语动机模式的产生 ,表 明二语动机理论研 究已取得 丰硕 的成果 。然而 ,这些研 究基本 都停 留在静 态的动机 层面 。事实上 , “ 马非一 日建成” ,二语学 习是一个较漫长 的过程 , 罗 二语 学习动机 也 是一个 动态范 畴 ,会 随着时 间的变化 而呈现高 低起伏 。D ryi on e 和 O t 1 9 : ) 出,二语动机研 究中的许多争论和分歧 在很大程度 t o( 9 8 7 指 4 上是 由于对 “ 时间”这个 角度重视不够 , 那些 看似有冲突的理论其实
态 阶段 的发 展 历程 。
关键 词 二语 学习动机
国外研 究 发展历程 的他人 、与重要他人 交往 的性质 、学习环境及更广泛的环境构成。
3 过 程 导 向 阶 段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开始 ,国外二语学 习动机研 究历经了社会
心理学 阶段 、认知一 情境 阶段 、 程导 向阶段 和社会 一 过 动态 阶段 的发
和Gad e] 究加拿 大双语 环境 中第二语 言 ( 语 )的学习动机 rn r ̄ J i 法
不同 ,D ryi on e 的二语动机 研究主要 在匈牙利 这个英语 作为外语 的学 习环境 中展开 。Don e 19 ry i( 94)吸收 了主流 心理学 动机理 论的相 关 成果 ,从课堂教学 的角度探 讨二 语学习动机 ,在长期研究 的基础 上提 出了由语言 、学 习者和学 习情境 构成的三层次二语动机理论 。三层次 二语动机理论最大 的贡献在 于强调了二语学习动机的 多元特征 ,并 将 动机研究和学 习情境结合起 来 , 二语动机理论研究具备 了指导 课堂 使 教学的现实意义 。
沟。
袁 3 粉 尘测 定 结果
( ) 3 产生空 气动力噪声 的设备 ,如 空压机 、 风机 等 ,在设 计时 将在设备 的气流通道上 加装 消音器 。 ( )固定 岗位 设隔声值班 室。厂 区设 置中央控制 室 ,实现对全 4 厂水泥生 产线 的监控和 自动操作 ;各车间设置车 间控制室和休息 室 , 作业人 员对设 备进行巡视 ,减少接触 噪声的机会和 时间。 ( ) 用建 ( ) 5 利 构 筑物来 阻隔声波的传播 。 ( )矿山设置爆破警戒区域 ,作业时将采取严格的警戒措施。 6 () 7 接触 噪声的作 业人员发 放性 能良好的防噪耳塞。 另外 , 虽然检 测结果未表明高温与辐射热有超标 ,但是经过对新 型干法 水泥进 行工艺分析调查可知 ,高温与辐射热是主要危 害因素之 不容 忽视 。必须通过 采取烧成系统露 天布置 ,通风 散热好 ,巡视 平 台设置移动式风机 等防治措施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温对作业人 员 的危 害 , 由于回转窑表面温度高 、热辐射强 ,特别是 夏季作业 时 但 存在 高温 中暑 的风险 。煤 粉制备 环节 ,需设 C 浓度的监 测和超过浓 O
学 术 研 讨
南 缸科 技 2 1年第9 02 期
国外二语 学 习动机研 究概述
方 雪 晴
上 海 电机 学 院 2 0 4 上 海 02 0 摘 要 本 文简要回顾 了国外二语 学 习动机研 究由社 会心理 学阶段 ,历 经认 知一 情境 阶段 和过程导向阶段 ,过 渡到 当前的社 会一 动
以上对 国外二 语学 习动机 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 的评述 ,以期为我 国教师在外语教学 中更好地把 握学生学习动机 , 有效 激励学生学习提 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
参 考 文 献
学 术 研 讨
曩 种 效 2 1年第9 工 02 期
பைடு நூலகம்
料 磨 、烧成车间 、制成车间煤磨 、水泥磨 、水泥配料 等岗位噪声强度 比较大 ,尤其是石灰石 破碎 、生料磨 、煤磨 、 水泥磨 岗位噪声监测完 全 超标 ,应该作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噪 声关键 控制点。
教 学实 践缺乏 有意义 的指导 ,二语 动机研 究需 要引入 新的模 式和理 论 ,以实现 和学校教 育的密切 结合 ( on e 1 9 )。正是 在这种 背 D ryi 9 4 景下 ,二语动机 研究进 入了认 知一 情境 阶段 。认 知一 境阶 段最有 影 情 响的二 语动 机理论 主要 有 :D ry i 层次动 机理 论 、T e l 和 on e 的三 r a mb y G r nr ade的扩 展 动机 模式 及 Wii 和 B re 的社会 建 构主 义 动机 理 la lms udn
4 社 会 一 态 阶 段 动
G rn r a e及其 同事 自15 年 开始 ,针对 加拿大 法语学 习者 的学 习 d 99 动机展开 了系统 的研 究 ,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 的研 究成果 ,在二语动 机研究领域 产生了深远 的影 响。G rnr a e ( 9 2 将二语学 a e 和L mbr 1 7 ) d t 习动机 区分为 融合 型动机与工具型动机 。持融 合型动机的学 习者对 目 的语和 目的语 社团有真正的兴趣 ,学 习 目的语 是为了和 目的语社 团成 员交往或融入 到 目的语社团 中去 。持工具 型动机 的学习者学 习目的语 是 出于某 一实用 目的 ,如得 到一份 好工作 或获得 加薪 。实 际研究 中 G de j r a nr "  ̄ 融合型 动机进 行了广 泛 、深入 的探索 ,指 出融合型 动机 主 要 包含 三个 要 素 :融合 性 、对学 习环 境 的态 度和 动机 。G de 和 r a nr L m e 强 调语 言学习的社 会性 ,重视社会 心理学变 量 ( 学习者对 a br t 如
业的 大学生 ,同时还 是一 个本专 业学 习者 、父 母的孩 子 、某人 的朋 友 ,某省某市人 ,旅游爱好 者等等。这些身份都可能对他的英语学习 经历和学 习动机产生影 响。因此 , 语动机 研究需要将二语学习者作 二 为具体环境 中真实 的人物看待 , 究动机在与个体 、环境诸要素交互 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