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会遗传吗

合集下载

世界卫生组织(2021版)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2021版)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2021版)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胶质母细胞瘤,即胶质细胞的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它通常发生在儿童和成年人的脑组织中。

由于胶质母细胞瘤具有异质性,因此需要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发布了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新标准。

一、定义和分类胶质母细胞瘤是指起源于原始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原始形态特征,且表达胶质母细胞特异标志物的肿瘤。

根据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遗传学和组织学特征,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四个主要亚型:室管膜型胶质母细胞瘤、原浆质型胶质母细胞瘤、带状体胶质母细胞瘤和残留型胶质母细胞瘤。

室管膜型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一种亚型,发生在年轻患者中。

原浆质型胶质母细胞瘤多发生在成年人,其组织形态和遗传学特征与室管膜型不同。

带状体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亚型,发生在特定年龄段的儿童,主要位于带状体区域。

残留型胶质母细胞瘤是指术后残留的肿瘤,通常是混合型的。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问题、肢体无力、智力退化等。

对于儿童,尚存在生长发育延迟和体重下降的现象。

确诊胶质母细胞瘤需要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CT扫描,可用于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程度。

组织学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肿瘤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染色方法来分析其组织结构和特征。

分子遗传学分析主要通过基因检测和分子标志物来识别和区分不同亚型的胶质母细胞瘤。

三、治疗和预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旨在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组织。

然而,由于肿瘤位置复杂或大小较大,完全切除并不总是可行的。

放射治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对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进行控制。

化学治疗则是使用药物来抑制和杀死癌细胞,常与手术和放疗联合使用。

胶质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胶质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胶质瘤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胶质瘤概述胶质瘤(Glioma)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

目前胶质瘤的病因并不十分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根据恶性程度不同,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胶质瘤分为 I-IV 级,I、II 级为低级别胶质瘤,III、IV 级为高级别胶质瘤。

根据细胞种类不同,胶质瘤可分为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室管膜细胞肿瘤和髓母细胞瘤等。

不同类型胶质瘤的治疗及预后不同,但由于绝大多数为恶性肿瘤,总体预后较差。

英文名称:Glioma其它名称:脑胶质瘤、神经胶质细胞瘤相关中医疾病:头痛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材、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遗传性: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发病部位:头部,颅脑常见症状:头痛、呕吐、癫痫、意识障碍、言语困难、感觉障碍、视力下降、视野改变、肢体无力主要病因:遗传因素、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年龄因素检查项目:神经系统体格检查、X 线平片、脑电图检查、头颅 CT 和 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组织活检重要提醒:日常生活中远离电离辐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有利于预防胶质瘤。

临床分类:1、基于危险程度及预后的分类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胶质瘤分为I—IV 级,对 I、II 级星形细胞肿瘤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统称为低级别胶质瘤,对 III、IV 级星形细胞肿瘤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统称为高级别胶质瘤,由于很多胶质瘤中都含有并不单一的肿瘤细胞,对混合少突星形细胞肿瘤的胶质瘤成为混合性胶质瘤。

2、基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分类(1)肿瘤边界清楚,较少向周围脑组织浸润: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2)肿瘤无明显边界,向周围组织广泛浸润,肿瘤细胞呈间变特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多形性胶母细胞瘤等。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源于神经胶质细胞。

它是成人和儿童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之一。

胶质母细胞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不断上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详细介绍胶质母细胞瘤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内容,并讨论其对患者和社会的影响。

胶质母细胞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与一些遗传因素有关。

一些遗传突变可以导致神经胶质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

此外,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遗传家族史等也可能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相关。

胶质母细胞瘤的症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癫痫、认知障碍、视野问题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使得胶质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MRI和CT,可以对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进行准确评估。

组织学检查通常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得肿瘤组织标本,进一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等。

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旨在尽可能完整地去除肿瘤组织。

对于一些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放疗和化疗可以起到补充治疗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胶质母细胞瘤对患者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由于肿瘤的位置和功能破坏,患者可能面临多种身体、精神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可能受到限制。

此外,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率增加也给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压力。

总之,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严重的脑肿瘤,对患者和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

加强对胶质母细胞瘤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对社会的负担做出贡献。

同时,还需要加强大众的健康教育,提高胶质母细胞瘤的防治意识,以减少其发病率。

icd-10中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描述

icd-10中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描述

icd-10中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描述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归类于ICD-10的C71.0疾病编码。

该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常在大脑的星形细胞中形成。

胶质母细胞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身上,尤其是儿童脑部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虽然胶质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大脑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部位是小脑和大脑半球。

胶质母细胞瘤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取决于肿瘤的类型、位置和大小。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问题、步态不稳、癫痫发作等。

在儿童中,还可能出现行为和认知方面的问题。

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通常是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脑脊液检查来进行的。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特征,以便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疗法和化疗。

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旨在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

放射疗法可以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

化疗通常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的病例。

尽管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不断进步,但该疾病的预后仍然相对不佳。

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常见的,并且对于某些难以手术切除的肿瘤,预后更加不容乐观。

对于患有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旅程。

他们需要面对许多身体和情绪上的挑战,并需要全面的支持和关怀。

医疗团队、家人和社区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面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和坚强。

虽然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合适的治疗和综合支持,许多患者能够战胜疾病并重新获得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研究和宣传,以提高对胶质母细胞瘤的认识,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的新兴治疗(综述)

胶质母细胞瘤的新兴治疗(综述)

胶质母细胞瘤的新兴治疗(综述)近期,JAMA Neurology杂志发表综述,回顾了胶质母细胞瘤的基因组、表观遗传、转录、蛋白质组特征以及脑内微环境和免疫系统交互影响,阐述了以肿瘤生长因子受体及下游信号通路、血管新生、干细胞样癌细胞、细胞周期的调节为靶点以及溶瘤病毒、新颖放射技术和免疫治疗等新兴的治疗策略。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在美国的年发病率为3.19/10万人,目前标准治疗为手术切除后放疗,辅助替莫唑胺的联合方案。

尽管采用此种多模式的治疗方法,但胶质母细胞瘤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6~ 19个月,约25%~ 30%的患者在诊断2年后仍存活。

表现出DNA修复酶O-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表观沉默的患者,结局更佳。

最近一项3期临床试验调查了替莫唑胺的疗效,表达O-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的肿瘤患者接受了21个月的治疗,而无甲基化的肿瘤患者治疗时间为14个月。

但结果表明,全部患者的病情均有进展,在进展期,传统的、具有细胞毒性的化疗(卡莫司汀、洛莫司汀或卡铂)效果不佳。

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通路,抑制血管生成的贝伐珠单抗,最近得到美国FDA批准,可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两项2期试验表明,该药具有高反应率(28.3% 和37.8%),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16周)。

近期,两项2期研究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放化疗治疗新诊断的患者,发现可改善无进展生存期,但总生存期无改善。

考虑到现行治疗的低生存率,迫切需要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新方法。

本综述关注于临床试验中根据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基因学进展转化而来的新颖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分子分型的进展胶质母细胞瘤在组织学和基因上为异质性肿瘤,根据有无低级别的胶质瘤而在组织学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近期基因组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该假说:原发性和继发性反映着不同的肿瘤成因。

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是该病最常见的类型,而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ERT; OMIM 187270)的启动子区,该突变见于54%~ 83%的肿瘤。

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详细解读

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详细解读

影像学
绝大多数IDH野生型GBM表现出围绕坏死核心的厚、 不规则、增强的“外皮”肿瘤。在极少数情况下,不 存在优势质量。相反,肿瘤扩散到整个脑白质。 T2/FLAIR扫描上的融合性和斑块状白质高信号模拟 小血管疾病。甚至更罕见的变体是“原发性弥漫性软 脑膜胶质瘤病”。
CT检查特点
大多数IDH野生型GBM在NECT(图2A)上显示出低密度的中央肿块,周围有等密度 到中等密度的边缘。出血很常见,但钙化很少。明显的肿块效应和明显的低密度肿瘤 周围水肿是典型的辅助发现。CECT显示出强大但异质的不规则边缘增强(图2B)。 高血管性GBM中的突出血管被视为邻近肿块的线性增强灶。
发病特点图解
图1:左图尸检标本显示 “蝴蝶”形胶质母细胞 瘤,越过胼胝体,延伸 并扩大至穹隆。右图尸 检标本显示经典的原发 性胶质母细胞瘤多形, 具有出血,肿瘤环行 “外皮”围绕坏死核心。
肿瘤微观和大体特点
最常见的外观是围绕中央坏死核的红灰色肿瘤“外皮”, 占位效应和肿瘤周围水肿明显。血管增多和肿瘤内出血是 常见的。坏死和微血管增生是GBM的组织学标志,将它 们与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区分开来。各种肿瘤细胞包含 GBM。多形性原纤维星形细胞,双核细胞,双极乏力但 有丝分裂活性的小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和奇异的 多核巨细胞都是常见的特征。GBM通常具有高增殖指数 (MIB-1),几乎总是>10%。
影像学
绝大多数IDH野生型GBM表现出围绕坏死核心的厚、 不规则、增强的“外皮”肿瘤。在极少数情况下,不 存在优势质量。相反,肿瘤扩散到整个脑白质。 T2/FLAIR扫描上的融合性和斑块状白质高信号模拟 小血管疾病。甚至更罕见的变体是“原发性弥漫性软 脑膜胶质瘤病”。
谢谢观赏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低级别胶质瘤是什么?

低级别胶质瘤是什么?

低级别胶质瘤是什么?标准治疗方案如何制定?原发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指低度恶性的胶质瘤,而不是良性胶质瘤。

病理学上就是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少突星形胶质细胞,分子病理上通常都有IDH基因的突变。

通常处于非活动状态,但是不少肿瘤最终会演变成致命性的高级别胶质瘤。

由于此类肿瘤具有漫长的无症状自然史,对那些病灶局限、症状轻的病人,往往预后较好。

1.低级别胶质瘤会遗传吗?没有证据表明低级别胶质瘤是遗传性的,低级别胶质瘤甚至不在体内传播,低级别胶质是仅影响大脑的原发性癌症。

临床中有些特殊综合征患者,胶质瘤可能为其发病的一种并存形式,但常以高级别胶质瘤胶母为主。

2.青年、老年人得的胶质瘤一样吗?青年人胶质瘤和老年人的胶质瘤类型大多不一样,包括突变的基因不一样,预后也不一样,老年人的胶质瘤预后明显较青年人差。

3.LGG无症状病人真的没有症状吗?很多病人发现LGG时,往往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如运动、语言、感觉和视野损伤,认为疾病不重。

然而经过认真检查,发现30-50%的“无症状病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情绪、决断、判断、工作记忆等方面的障碍,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低级别胶质瘤不能等待观察,需要积极治疗,缓解症状加重。

4.低级别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方案?胶质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

手术主张保留患者神经功能状态下安全、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

低级别的放化疗目前仍有很多争议,需要根据不同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方案。

5.医生如何做评估和制定治疗计划的?一般会进行全面评估,涉及病情评估、职业特点、治疗风险与收益评估、患者家庭及社会经济状况评估(治疗要求与后续支撑)、多学科治疗团队的统一性与患者的协调评估。

INC低级别胶质瘤全切术后10年不复发案例一则28岁女性,有进行性步态共济失调和轻微复视。

在德国INI就诊的四年前,在本国医院被诊断出中脑顶盖肿瘤,接受了两次外科手术,活检诊断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四级原因、表现及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四级原因、表现及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四级原因、表现及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非常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瘤,占所有原发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6%(Thakkar et al.,2014)。

年龄调整后的平均发病率为3.2/10万人(Ostrom et al.,2015;Ostrom,Gittleman等,2014)。

虽然GBM几乎只出现在大脑中,但它们也可以出现在脑干、小脑和脊髓中。

61%的原发性胶质瘤发生在大脑的四个叶:额叶(25%)、颞叶(20%)、顶叶(13%)和枕叶(3%)(美国神经科学护士协会[AANN],2014)。

最初,GBM被认为仅仅来源于胶质细胞;然而,证据表明,它们可能来自具有神经干细胞样特性的多种细胞类型。

这些细胞处于从干细胞到神经元再到胶质细胞的分化的多个阶段,表型变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号通路的分子改变,而不是细胞来源的不同(Phillips et al.,2006)。

GBM平均年龄为64岁(Thakkar et al.,2014),但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儿童。

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1.6:1),白种人的发病率相对于其他种族(Ellor,Pagano-Young,&Avgeropoulos,2014)。

GBM可以分为初级的或从头开始的,没有已知的前身;或者是继发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低级别肿瘤转变为GBM。

大多数GBM是原发性GBM,这些患者往往年龄较大,与继发性GBM 患者相比预后较差(Wilson,Karajannis,&Harter,2014)。

胶质母细胞瘤四级原因:风险因素在查明这种疾病与环境和职业接触的具体联系方面的努力基本上是不确定的,也力度不足。

电离辐射是少数已知的能明确显示胶质瘤发展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之一(Ellor et al.,2014)。

辐射诱导的GBM通常是在其他肿瘤或疾病的治疗性放疗后数年才出现(Johnson et al.,2015)。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胶质细胞。

它属于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快速生长的特点。

胶质母细胞瘤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病,占所有成年颅内肿瘤的4-12%。

本文将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

胶质细胞是指在神经系统中起支持和维持功能的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微胶质细胞等。

而胶质母细胞瘤主要由这些细胞恶性增生而成。

尽管胶质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成年人。

胶质母细胞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有些研究认为遗传因素与其发病有一定的关联。

此外,暴露在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氯乙烯等)和电磁辐射等环境因素下也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然而,具体的病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袭程度等因素。

一般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呕吐和视力障碍。

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癫痫发作、运动、感觉和语言功能障碍等。

临床检查中,医生可能发现颅内压增高、神经系统体征和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胶质母细胞瘤的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MRI(磁共振成像)和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这些技术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和侵袭程度。

为了进一步确诊肿瘤的类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组织活检,即通过取出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其恶性程度和类型。

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一般会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肿瘤常位于脑深部或功能区,手术切除难度较大。

因此,放疗和化疗在术后治疗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放疗主要通过辐射破坏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而化疗则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死癌细胞。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由于其侵袭性和快速生长的特点,使得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得了胶质母细胞瘤能活多久?

得了胶质母细胞瘤能活多久?

得了胶质母细胞瘤能活多久?维克于2007年被诊断出患有胶质母细胞瘤。

当时他被告知大约有15个月的存活期。

但是,通过这些医学进步,我们发现他的肿瘤具有特定的突变(IDH1),这使其生长缓慢且对治疗反应强烈,而且他的时间比起初想象的要多。

十年后,他仍然健康,每周打几天篮球!以下为患者自述。

病情严峻,不只是鼻窦感染这一切始于几个月前的一系列头痛。

我是一名运动员,因此对疼痛的耐受性很高。

头痛从来没有真正使我感到震惊或卧床不起,所以即使我的病情恶化进展很快,我也只是认为头疼康复需要一点时间和一个恢复周期。

直到在拿起我妻子的生日蛋糕时,我注意到我左手的几只手指麻木了。

我告诉我的妻子吉尔后她说:“这样不行,我们要去看医生。

”我以为我一定是鼻窦感染,所以我告诉她我早上就要去急诊诊所,买些抗生素。

她说她会和我一起去。

但诊所直到那天中午才开门,所以我们去了急诊室。

医生进行了CT扫描,结果显示我的大脑右额叶有某种类型的生长。

我所在的医院没有一名神经科医生,所以被建议转院。

我以为我会被安排次日转院,但被告知他们要一辆救护车立刻把我送到那里。

那时,我和妻子开始感到有些恐惧。

诊断结果令人绝望我立即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随后与医生进行了长谈,并且准备接受手术。

有人告诉我,这种增长是鸡蛋大小的,对我而言这似乎是不真实的。

我实际上有点自大。

我想:“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会把它拿出来,扔进培养皿中,而且不会癌变。

”我在手术前祈祷时告诉自己,无论如何我都会接受。

经过五个小时的手术,我醒了,第二天早上起床走路,三天后出院。

10天后,我们获得了手术结果:WHO 4级胶质母细胞瘤,这种类型的肿瘤极具侵袭性,经过了解我知道这是非常严重的胶质瘤,生存期约为15个月。

但医生告诉我“你还年轻,而且现在并非最坏的情况,你的肿瘤在3-4级之间”,随后我们讨论了放射和化学疗法,“与其放弃,不如坚持治疗,活更长时间都是我的额外惊喜,说不定我能创造奇迹”,我这样说服自己。

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是什么

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是什么

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是什么?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是发病率最高的神经上皮性肿瘤,也是临床上恶性程度最高的原发性脑肿瘤之一,多继发于WHOⅡ级星形细胞瘤或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大约占颅内肿瘤的15%左右,占星形细胞肿瘤的70%左右。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giant cell glioblastoma,GCG)为中枢神经系统罕见肿瘤,是胶质母细胞瘤的一个亚型,是在2016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新提出的亚型。

定义胶质母细胞瘤的亚型有较多的的巨怪形多核巨细胞,偶含丰富的网状纤维和高TP53突变率。

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相当于WHOⅣ级。

由于该肿瘤常有丰富的网状基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原先称为巨怪细胞肉瘤,由于该肿瘤GFAP阳性强烈提示该肿瘤的星形细胞本质。

图1:发生于顶叶的界限清楚、表浅的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发病率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是一个罕见亚型,占所有脑肿瘤的不足1%,占胶质母细胞瘤的5%。

年龄和性别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平均发病年龄42岁,但年龄跨度比弥漫型星形细胞瘤大,儿童也可发病。

男女之比为1:1.6。

其表现与常见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有一定的区别,术前诊断存在一定困难。

遗传学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以经常出现TP53突变(75%~90%)和PTEN 突变(33%)为特征,但没有EGFR扩增/过表达和纯合性p16缺失。

这些结果表明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有双重特性,它与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在临床病史较短、没有低度恶性前体病变和高PTEN突变率上相似。

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进展而来的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相比,都有发病年龄较轻和高TP53突变率的特点。

组织病理学肿瘤含有较多的巨怪形多核巨细胞、小纺锤状的合体细胞和含量不等的网状纤维。

巨细胞形态非常奇异,直径>500μm,核可20多个,常为角状,并含有明显的核仁,有时可见胞质内包涵体、假栅栏状坏死和大片缺血性坏死。

非典型核分裂常见,但增生率同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星形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

它占所有成人和儿童年龄组颅内肿瘤中的主要部分,并且在脑肿瘤中属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在此论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和预后情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

胶质母细胞瘤起源于星形细胞,这种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支持细胞,主要起到支持和营养神经元的功能。

胶质母细胞瘤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即起源于星形细胞本身;另一类是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即由其他脑肿瘤(如星形细胞瘤、脑膜瘤等)演变而来。

目前,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还不太清楚,但已经发现与遗传因素、染色体缺陷、肿瘤抑制基因失活以及癌基因的激活等因素有关。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症状会根据肿瘤的具体部位和大小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步态异常和癫痫发作等。

除了这些症状外,胶质母细胞瘤还可能引发神经功能损害,如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和运动障碍等。

第三部分是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方法。

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一般需要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

例如,颅脑MRI(磁共振成像)可用于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可用于评估肿瘤的内部结构和钙化等。

另外,还可以通过脑脊液检查、组织活检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获取更多有关肿瘤的信息。

在治疗策略方面,胶质母细胞瘤通常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式进行。

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通过手术可以将肿瘤尽可能地切除。

但是,由于胶质母细胞瘤通常位于重要的功能区域或者是多灶性分布,完全切除并不总是可能的。

因此,在手术后通常还需要进行放疗和化疗等辅助治疗,以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最后,我将介绍一下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情况。

由于胶质母细胞瘤的发展较快,容易侵犯周围的组织与结构,因此其预后相对较差。

胶质母细胞瘤 原理

胶质母细胞瘤 原理

胶质母细胞瘤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但具有侵袭性的脑肿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而成人也可发病。

胶质母细胞瘤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一种原发性脑肿瘤,通常位于大脑半球的深部或脑干区域。

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基因突变、干细胞异常和神经母细胞分化失常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细胞增长和分化失控,最终形成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突变: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与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和突变有关,其中TP53、IDH1/2、PDGFRA等基因的突变是比较常见的。

这些基因的突变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能力,进而诱发肿瘤的发生。

2. 干细胞异常:干细胞在维持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可能与神经干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有关。

干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导致神经胶质细胞过度增生,形成肿瘤。

3. 神经母细胞分化失常:神经母细胞是神经系统中的原始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

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神经母细胞的分化受到异常调控,导致细胞无法正常分化,最终形成肿瘤。

除了以上的发病机理外,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还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等有关。

遗传因素在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史中有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的个体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环境因素如暴露于放射线、化学物质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免疫因素在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免疫系统在抑制肿瘤的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免疫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手术切除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首选方法,通过手术可以彻底清除肿瘤组织,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放射治疗和化疗在手术后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可以进一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预防肿瘤复发。

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疗法也正在逐渐应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中,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IDH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

IDH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

IDH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GBM)是颅脑常见的恶性胶质瘤,其在基因分子水平诊断上分两种,分为IDH野生型和IDH突变型,IDH突变即为为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是在这种肿瘤中发现的最重要的遗传改变之一。

该文主要着重在IDH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的介绍。

IDH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IDH突变型GBM)比IDH野生型GBM少得多,约占病例的5-10%。

IDH突变型GBM也被称为“继发性GBM”,因为它们几乎总是从低级IDH突变型星形细胞肿瘤发展而来,IDH突变型GBM在组织学上对应于WHO IV级。

病因学IDH突变是神经胶质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并且在从IDH突变的弥漫性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发展为GBM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持续存在。

TP53突变和ATRX 丢失很常见,但不存在EGFR扩增。

如果标准R132H免疫组织化学是IDH1阴性,建议使用下一代测序来检测非规范性IDH1或任何IDH2突变。

病理与IDH突变型和野生型弥漫性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外观相似,IDH突变型GBM通常看起来与IDH野生型肿瘤不同。

位置与IDH野生型GBM相比,IDH突变型GBM好发于额叶(图1),类似于WHO II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对好发部位的定位。

图1:IDH突变型GBM好发于额叶大体病理学IDH突变型GBM扩散扩散到大脑中,但有出血,而且中央坏死区域很大,因此通常没有IDH野生型GBM的特征。

微观特征除了某些例外,IDH突变型GBM的组织学特征类似于IDH野生型肿瘤的组织学特征。

伴发性坏死的频率较低;少突胶质瘤样成分的局灶性区域更为常见。

影像学IDH突变型GBM原发部位对额叶有独特的(但非排他性)偏爱。

通常存在明显的非增生区域,并且通常不存在典型的厚肿瘤外皮,该外皮围绕着以IDH 野生型GBM为特征的大中央坏死核(图2)。

例外情况很常见,因此仍然需要进行分子谱分析来确定诊断。

MRS可能会揭示一个在2.25 ppm处共振的2-HG 峰。

胶质母细胞瘤亚型分类

胶质母细胞瘤亚型分类

胶质母细胞瘤亚型分类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且具有高度异质性。

其亚型分类旨在进一步研究瘤体分子特征、治疗方法以及患者预后。

目前,胶质母细胞瘤的亚型分类主要基于分子遗传学。

经过研究得知,胶质母细胞瘤可以分为四个亚型:分子生物学中的Proneural型、Neural型、Classical型和Mesenchymal型。

Proneural型Proneural型可能是胶质母细胞瘤亚型分类中最常见的类型。

该类型良好顺应正常胶质细胞前体发育特征,常见于年轻患者和女性患者。

其特征表现为PDGFRA表达、TP53基因改变、基底细胞标志物NF1的丢失。

患者可以通过IDH1/2、TP53、Oligodendroglioma(1p/19q)遗传学分型预后,幸存期约为五年左右。

Neural型Neural型的表现是神经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与正常神经组织相似。

这种亚型的胶质母细胞瘤中,有独特的转录特征,表现为Myc活化、基因表达的变化、易导致胶质母细胞瘤发生。

有研究表明,Neural型的患者比非Neural型患者的生存期更长。

Classical型Classical型的胶质母细胞瘤学表现为EGFR活化和p16/CDKN2A(del)基因丢失。

Classical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胶质母细胞瘤亚型,而其治疗亦相对成熟。

目前,采用放疗方案、加上有基因突变EGFR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

Mesenchymal型最后,Mesenchymal型的特点是其基底成份。

而这一类别的亚型,代表性的基因表达模式为CD44H、MET、MMP2 和 MMP9等。

往往与CDKN2A基因突变相伴随。

这一亚型的胶质母细胞瘤的生存率较短,仅有1-2年的生存率,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和及时的干预。

总结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其亚型分类有助于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Proneural型、Neural型、Classical型和Mesenchymal型四种亚型分别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和临床特点,这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治疗计划,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胶质母细胞瘤病情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胶质母细胞瘤病情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1 2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如CAR-T细胞疗法等。
靶向治疗
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质进行干预 ,如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
3
注意事项
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需在专业 医生指导下进行。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术后常见并发症
减退等,需给予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等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毒性反应
02
化疗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
需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免疫功能下降
03
放化疗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合并感染,需加强营养
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长期随访和康复指导
定期随访
康复锻炼
建议患者定期接受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 ,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 肿瘤复发。
免疫治疗进展
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策略不断取得突破,如CAR-T细胞疗 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
临床试验成果
多个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个体化治疗策略
深入研究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机制和 个体差异,制定更加精确的个体化治 疗策略。
鼓励患者参加胶质母细 胞瘤患者互助小组,与 病友交流经验,分享心 得,减轻孤独感和压力 。
公益资源
利用公益组织和慈善机 构的资源,为患者提供 经济援助、医疗救助等 支持,减轻患者的经济 负担。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回顾
基因组学研究
通过对胶质母细胞瘤基因组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多个与肿瘤发生 、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和突变。

NF1突变促进胶质母细胞瘤上皮间质转化和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NF1突变促进胶质母细胞瘤上皮间质转化和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NF1突变促进胶质母细胞瘤上皮间质转化和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NF1突变促进胶质母细胞瘤上皮间质转化和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背景: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转化和治疗抵抗性是该疾病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突变与胶质母细胞瘤有关。

然而,NF1突变对胶质母细胞瘤上皮间质转化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NF1突变对胶质母细胞瘤上皮间质转化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机制。

方法:我们通过检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NF1的表达水平,分析了NF1突变与胶质母细胞瘤生存率的关系。

同时,我们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使用CRISPR/Cas9方法敲除NF1基因,观察NF1缺失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检测了NF1突变对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和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结果:NF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低生存率呈正相关。

我们敲除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的NF1基因,并发现NF1缺失可促进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并增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在NF1缺失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下调,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上调。

此外,NF1缺失也导致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NF1突变促进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化疗敏感性,这可能是导致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转化和治疗抵抗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NF1缺失导致了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是调控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化疗敏感性的关键途径。

因此,针对NF1缺失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结论:NF1突变促进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化疗敏感性。

肿瘤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肿瘤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肿瘤会遗传给下一代吗在生活中,当提到肿瘤这个话题时,很多人都会心生恐惧。

而一个常常被问到的问题是:肿瘤会遗传给下一代吗?这是一个既复杂又关键的问题,关系到无数家庭的未来和健康。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白肿瘤的形成原因。

肿瘤的发生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因素,另一类是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中,遗传因素确实在肿瘤的发生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但需要明确的是,遗传因素并不是说肿瘤会像双眼皮、高鼻梁这样的明显特征一样直接从父母传给子女。

遗传的不是肿瘤本身,而是对肿瘤的易感性。

什么是对肿瘤的易感性呢?打个比方,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座城池,那么遗传因素可能决定了这座城池的某些防御弱点。

比如,有些人天生携带了某些基因突变,这些突变使得他们身体的细胞更容易发生异常增生和癌变。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得肿瘤,只是比其他人在相同的环境刺激下,更容易“中招”。

以乳腺癌为例,有一种叫做 BRCA1 和 BRCA2 的基因突变,如果家族中有人携带这些突变基因,那么其亲属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但并不是所有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人都会患病,只是患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再比如,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这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眼部肿瘤。

如果父母的生殖细胞中存在这种肿瘤的基因突变,那么子女就有较大的概率患上这种肿瘤。

然而,大多数常见的肿瘤,如肺癌、胃癌、结肠癌等,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

环境因素在这些肿瘤的发生中往往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

外部环境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病毒感染等等。

比如说,长期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会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长期摄入过多的腌制食品、烧烤食品等可能会增加胃癌的发生几率;而环境污染中的化学物质、辐射等也可能损伤细胞的 DNA,导致肿瘤的发生。

所以,当我们探讨肿瘤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时,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

胶质母细胞瘤健康教育课件

胶质母细胞瘤健康教育课件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类型
主要分为三级和四级,四级被视为最恶性的胶质 母细胞瘤。
四级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类型 。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发生率
在所有脑肿瘤中,胶质母细胞瘤约占15%。
每年新增病例约为每10万人中有3到5例。
谁会得胶质母细胞瘤?
谁会得胶质母细胞瘤?
高危人群
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风险较高,男性患病 几率略高于女性。
家族史和某些遗传综合症也可能增加发病风 险。
谁会得胶质母细胞瘤? 环境因素
接触辐射、某些化学物质和病毒感染可能与 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有关。
但具体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谁会得胶质母细胞瘤? 遗传因素
一些遗传病,如神经纤维瘤病,可能增加风 险。
与环境因素结合,可能导致病变。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表现
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治疗方案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如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手术
尽可能切除肿瘤是首选治疗,但完全切除往 往难以实现。
手术后可能需要辅助治疗。
如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助 控制肿瘤生长。
这些治疗方法可能导致一定的副作用。
如何应对和支持?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癫痫发作、认知变化、视力 问题等。
症状通常随着肿瘤的生长逐渐加重。
何时就医?
及时就医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何时就医?
检查方法
MRI和CT扫描是主要的诊断工具。
有时需要进行活检以确认诊断。
如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如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治疗方式
谢谢观看
如何应对和支持? 心理支持

胶质母细胞瘤症状有哪些

胶质母细胞瘤症状有哪些

胶质母细胞瘤症状有哪些*导读:胶质母细胞瘤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

肿瘤一般位于患者大脑皮质下,多数生长于大脑半球各处,呈浸润性生长,常侵犯患者的几个脑叶,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

那么胶质母细胞瘤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胶质母细胞瘤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

肿瘤一般位于患者大脑皮质下,多数生长于大脑半球各处,呈浸润性生长,常侵犯患者的几个脑叶,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

那么胶质母细胞瘤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75%左右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病程在3个月至六个月,最长的也就超过一年左右。

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是由恶性程度较低的星形细胞瘤演变而来的。

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以下几种:1.头部症状,由于肿瘤会迅速生长,会导致患者的颅内压升高,患者产生头痛、脑水肿广泛的病症。

2.全身症状,患者会出现呕吐、精神改变、四肢无力、意识障碍、言语障碍、淡漠、痴呆、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

3.局部症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脑神经损害、甚至还有患者出现过癫痫的症状。

如果身边有患了胶质母细胞瘤的病患,作为家属和朋友,我们可以提醒他们在饮食上也需要多加注意,患者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烧烤、烟酒、腌制品等等,这些食物卫生状况没有保证,又容易致癌,所以尽量不要去吃。

这三种类型症状是胶质母瘤细胞最常见的几个症状,如果早期能够发现这些症状,能够及早的去医院检查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治疗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只是如果到了晚期,肿瘤已经扩散,并且损伤了身体的其他器官,引起了其他并发症,治疗起来就相对困难。

但是各位患者和家属也不要灰心丧气,我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去正规的肿瘤医院积极配合专家的治疗,治愈也是有希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质母细胞瘤会遗传吗
*导读:近年来,胶质母细胞瘤发病率增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胶质母细胞瘤是什么?在星形细胞肿瘤中,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程度最高,属WHOⅣ级。

肿瘤位于皮质下,在大脑半球各处呈浸润性生长,不仅脑叶被侵犯,而且深部结构也会被侵犯,严重时大脑半球都会累及。

胶质母细胞瘤一般出现在额叶、颞叶、顶叶部位,枕叶/丘脑和基底节比较少见。

胶质母细胞瘤会遗传吗?……
近年来,胶质母细胞瘤发病率增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胶质母细胞瘤是什么?在星形细胞肿瘤中,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程度最高,属WHOⅣ级。

肿瘤位于皮质下,在大脑半球各处呈浸润性生长,不仅脑叶被侵犯,而且深部结构也会被侵犯,严重时大脑半球都会累及。

胶质母细胞瘤一般出现在额叶、颞叶、顶叶部位,枕叶/丘脑和基底节比较少见。

胶质母细胞瘤会遗传吗?
胶质母细胞瘤分为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和继发性胶质母细
胞瘤,两者分子发生机制不同,前者以EGFR的扩增与过量表达为主,后者以以p53的突变为主要表现。

胶质母细胞会遗传吗?据医生所言,胶质母细胞瘤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遗传的,会遗传的只是一种对癌症的易感性。

胶质母细胞瘤可以治疗,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法、放疗和化疗治疗法。

*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方法
*第一手术治疗法
手术治疗法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首选方法。

在不加重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手术应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边界清晰的三分之一应全部切除,边界不清晰,呈浸润性且位于位于额叶前部、颞叶前部或枕叶者的三分之二可将肿瘤连同脑叶一并切除。

如果肿瘤位于中药部位,切除会影响脑部,造成脑功能障碍,那么则切除一部分,手术后再做外减压术。

*第二放疗、化疗治疗法
在手术之后,每个患者都应做常规放疗或者化疗。

放疗及化疗对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有辅助作用,可以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手术后,每隔两个月,患者应化疗一次。

由于胶质母细胞瘤具有放疗耐受性的特点,对不同的化疗敏感率不同,因此患者不能单用一种药物化疗,应用多种化疗药联合冲击治疗,这样化疗效果才更佳。

更多精彩内容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39疾病百科官方微信获取,关注有惊喜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