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粮固态白酒中含共轭π键极性化合物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变色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下列化合物极性排序正确 茅台

下列化合物极性排序正确 茅台

下列化合物极性排序正确茅台茅台是一种白酒,它的分子式为C10H14O2,它含有许多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极性各不相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着“下列化合物极性排序正确茅台”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极性是什么。

极性是一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它是用来描述分子内部化学键的力量的。

一个化合物的极性是由于它的分子组成以及分子内部包含的键的类型来决定的。

接下来,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分子的极性可以被用来描述它的溶解度、沸点和电性等一系列物化性质。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茅台中含有的一些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极性,然后对这些化合物进行排序。

茅台中的化合物1. 乙酸 - CH3COOH2. 乙酸乙酯 - CH3COOCH2CH33. 丙酮 - CH3COCH34. 丁酮 - CH3COCH2CH2CH3化合物的极性排序接下来,我们将按照这些化合物的极性进行排序。

第一,乙酸乙酸是茅台中最极性的化合物之一。

乙酸含有了一个极性的羧基(-COOH) 和一个极性的甲基 (-CH3),因此它的极性非常高。

第二,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也含有一个极性的羧基 (-COOH),但是它的极性要低一些,因为它含有一个非极性的乙基 (-CH2CH3)。

第三,丙酮丙酮是一个没有极性的分子。

它的分子中只包含非极性的碳-氧双键和非极性的碳-碳单键。

第四,丁酮丁酮的分子包含了一个非极性的丙基 (-CH2CH2CH3) 和一个极性的羰基 (-CO- )。

因此,丁酮的极性较低。

综上所述,茅台中的化合物的极性排序应该是乙酸>乙酸乙酯>丙酮>丁酮。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顺序来预测这些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为他们的应用提供指导。

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茅台中这些化合物的极性排列。

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审定规则

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审定规则

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审定规则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是中华民族传统食品产业的代表,为确保采用纯粹的粮食为原料、用曲经固态糖化、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后贮存、勾兑生产出的中国优质白酒的特定品质,特制订本细则。

1.范围本《规则》规定了纯粮固态发酵白酒产品的定义、分类、原料和生产工艺及卫生要求、产品质量标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贮存、运输等。

本《规则》适用于纯粮固态发酵白酒产品。

2.定义纯粮固态发酵白酒产品:系指符合《规则》要求,并经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产品标志的特定的传统酿造优质白酒产品。

3.引用标准GB1350-1999 稻谷GB1351-1999 小麦GB1353-1999 玉米GB1354-1986 大米GB/T8231-1987 高梁GB2757- 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T10781.1 浓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GB/T10781.2 清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GB/T10781.3 米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GB/T11859.1 低度浓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GB/T11859.2 低度清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GB/T11859.3 低度米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QB/T2524-2001浓酱兼香型白酒行业标准QB/T2187-1995芝麻香型白酒行业标准QB/T2305-1997特香型白酒行业标准GB/T14867-1994凤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10345.白酒试验方法GB10346 白酒检验规则GB10344 饮料酒标签标准GB5009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注:如有新标准发布,则相应旧标准废除。

4. 分类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按糖化发酵剂可分为大、小、麸曲酒及其混合曲发酵白酒等。

按香型可分为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兼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凤香型白酒、药香型白酒等。

白酒烧碱实验原理介绍

白酒烧碱实验原理介绍

固态发酵白酒是我国特有的酒种,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传统产品,其特殊的酿造工艺决定了其独特的风味。

针对当前社会上固态白酒鱼龙混杂的现状,全国白酒行业开展了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认证工作,大部分国家名酒企业顺利通过认证。

如何对市场上纯粮固态酒进行鉴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固态发酵白酒在碱性加热的条件下变色山西大学王东新等研究表明,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变黄色,并且不同类型的白酒显色深浅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同一厂家、同一香型的白酒,其吸光度值与固态发酵酒在白酒中的体积百分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测定吸光度值可求得白酒中固态发酵酒的含量,该法可用于鉴别新型白酒和固态发酵酒。

碱性加热条件下酒体变黄是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共性,这种变色反应是纯粮固态发酵酒的特征反应,也只有特征反应才能用于鉴别固态酒和新型白酒。

其实从事白酒分析的同志很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在皂化法测定白酒中总酯后,纯粮固态发酵酒颜色发黄,而配制酒颜色浅,甚至无色。

这两种现象包含了同一科学原理,只是两者温度高低影响显色速度的快慢和酒体颜色的深浅。

二、固态发酵白酒碱性加热变色原因推论试验表明,这种变色是单向的、稳定的,说明有新物质生成。

固态发酵酒碱性加热变黄是酒体中某种物质与碱发生了化学反应,使酒体带色,而参加反应的该类物质,不论在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或其他香型的固态发酵酒中都存在。

白酒中已发现的物质种类有300多种,能够被定性和定量的不过几十种,大致可分为醇类、酸类、酯类、醛酮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含硫化合物、呋喃化合物等。

根据国标中化学滴定法分析总酸总酯判定,酒体中能与碱反应的只有酸类酯类,其他微量组分与碱或因反应条件不够或含量极低,未见有报道。

实践表明,白酒中的低于六个碳的骨架酸、酯与碱的反应不会使酒体变色,因为在新型白酒中,无论你如何改变酸酯的含量及配比,而不改变固态酒的比例,显色后酒样的吸光度值均未变化。

其实无论酸或对应酯与碱反应的产物都是脂肪酸钠,这种能与碱反应,使酒体变色的物质应是新型白酒中所缺少的,是影响白酒风味的重要物质,固态发酵酒与新型白酒最终区别应在微量成分,而不是骨架成分。

白酒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的改进

白酒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的改进

白酒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的改进氰化物是酒类的一项重要安全检测指标。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国家和公众的普遍关注,氰化物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白酒中氰化物的方法的改进和探讨。

此方法中由于酒样在一系列化学反应中产生混浊现象影响检测结果,经过利用真空泵对其进行抽滤即可消除影响。

经过此法酒中氰化物测定其准确度很好。

标签:白酒氰化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真空泵1 概述氰化物是一种有害物质,白酒中的氰化物主要是原料(如木薯、代用品、豆类及其它果核或混入一些野生植物)中含有的氰苷类在发酵生产过程中水解产生的氢氰酸[1]。

氢氰酸(别名氰化氢)是一种具有苦杏仁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

易溶于水、酒精和乙醚。

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2]。

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

氰化氢为气体,其水溶液称氢氰酸。

氢氰酸属于剧毒类。

能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导致人体呼吸停止而死亡[3]。

因此,氰化物是酒类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

虽然大部分氢氰酸在酿造过程中可以挥发,但是在酒中仍然会有微量残留。

国家标准《蒸馏酒及配制酒的卫生标准》GB2757[4]中明确规定,白酒中以木薯为原料的酒中氰化物的含量≤5mg/l,以代用品为原料的酒中氰化物的含量2mg/l。

虽然目前市售众多白酒中标识其原料多为粮食类,其氰化物含量相对较低,但为了保证引用酒的安全,加强对这一指标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实验部分2.1 原理氰化物在酸性溶液中蒸出后被吸收于碱性溶液中,在中性(PH7.0)缓冲溶液中,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后者与异烟酸反应并水解生成戊烯二醛,再与吡唑啉酮生成稳定的淡粉红色化合物,在波长638nm下测定吸光值。

2.2 仪器TU-1901普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枪20-200ul移液枪100-1000ulHH-6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震荡器HP-01真空泵0.45um混合纤维素滤膜2.3 化学试剂①氰化物标准液:1g/l,使用前稀释成50mg/l。

长点心吧.别再被这些鉴酒“绝招”误导了

长点心吧.别再被这些鉴酒“绝招”误导了

警示WARNING INFORMATION长点心吧!别再被这些鉴酒“绝招”误导了一直以来,很多关于酒类好坏真伪的鉴别“绝招”在酒桌上流传甚广,各种说法让消费者非常困惑。

下面,酒业专家对一些所谓的“秘方”、“绝招”进行了分析,对其是非真伪给出了明白的说法。

说法1:滴纸巾辨葡萄酒真假专家:不可行将葡萄酒滴在纸巾上,均匀扩散就说明葡萄酒是真的,一旦颜色不规则分散则为勾兑出来的假酒,这个说法正确吗?中国葡萄酒专家、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德美表示,葡萄酒颜色的呈现与酚类物质花青素有关。

花青素在不同pH值环境下呈现不同颜色,而且其本身为复合类物质,显色程度与酒的浓度、酒精度、酒龄等相关。

因此,用纸巾鉴别葡萄酒真伪并不可行。

说法2:瓶底越凹葡萄酒品质越好专家:不一定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葡萄酒瓶底凹陷深浅不一。

市面上有“凹陷越深葡萄酒品质越好”这样一种说法,是真的吗?李德美表示,葡萄酒瓶底凹槽深浅与吹瓶工艺密切相关。

凹槽的曲线能够让瓶底及瓶身更加坚固,减少接触面;让瓶身直立性更好,方便接纳沉淀物;同时也更加利于运输和储藏管理。

但是,并不能用酒瓶底凹槽深浅判断酒质好坏。

说法3:高度酒比低度酒好专家:纯属误读“高度白酒比低度白酒的品质要好”,这个被不少消费者奉为至理名言的说法是正确的吗?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表示,酒的度数只能作为个人喜好的选择,并不能作为评判酒的品质好坏的标准。

由于口感刺激性较强,高度酒反而能掩盖很多酒中原有的不好味道;相反,低度酒由于酒精含量低,刺激感较弱,掩盖能力也相对较弱。

因此,依酒度高低判断酒质好坏并不可取。

“在我国的白酒中,度数在50度以下的已占90%,42度以下的占50%。

也就是说,50度以上的高度酒产量相对较少。

” 徐岩介绍,白酒的品质内涵由水、酒精和风味物质三者之间的平衡决定。

相比高度酒,优质低度白酒的生产技术要求更高、工艺更复杂,生产成本也更高。

国际上主要的蒸馏酒就是采用原酒降度而来。

白酒贮存过程中主要成分间氢键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

白酒贮存过程中主要成分间氢键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

白酒贮存过程中主要成分间氢键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黄张君1,张文华1,曾运航1,*,石碧1,王松涛2,3,沈才洪2,3(1.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5;2.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泸州646000;3.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泸州646000)摘 要:用量子化学的方法研究乙醇-水、乙醇-风味成分、水-风味成分以及乙醇-水-风味成分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以期更深入地认识白酒的老熟机理。

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乙醇、水、风味成分的二元复合物和三元复合物中,结构稳定性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乙醇/水-酸>乙醇/水-醇>乙醇/水-酯,以及乙醇-水-酸>乙醇-水-醇>乙醇-水-酯。

酸类物质的羰基氧原子和羟基氢原子能分别与乙醇、水的羟基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氢键,使乙醇/ 水-酸和乙醇-水-酸复合物形成环状结构,故结构稳定性高。

这应该是白酒在贮存过程中风味成分的质量浓度呈现“酸增酯减”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贮存可以增强酒体中氢键相互作用、减少游离分子的原因。

关键词:白酒贮存;量子化学;风味成分;氢键;相互作用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of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between Major Compounds in Baijiu during Storage HUANG Zhangjun1, ZHANG Wenhua1, ZENG Yunhang1,*, SHI Bi1, WANG Songtao2,3, SHEN Caihong2,3(1. College of Biomas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2.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Solid-State Brewing, Luzhou 646000, China;3. Luzhou Laojiao Co. Ltd., Luzhou 646000, China)Abstract: In this work, the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between ethanol and water, between ethanol and flavor compounds, between water and flavor compounds, and among ethanol, water and flavor compound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 Baijiu aging. The result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the binary and ternary complexes was in the decreasing order of ethanol/water-acid > ethanol/ water-alcohol > ethanol/water-ester, and ethanol-water-acid > ethanol-water-alcohol > ethanol-water-ester, respectively. The carbonyl oxygen atom and hydroxyl hydrogen atom in the organic acids could form hydrogen bonds with the hydrogen atom and oxygen atom in the hydroxyl group of ethanol or water, separately, causing the ethanol/water-acid and ethanol-water-acid complexes to form ring structures and consequently improving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This may partially explain why the flavor components of Baijiu showed an increase in acids and a decrease in esters during storage and may also explain why storage could strengthen the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and reduce free molecules in Baijiu.Keywords: Baijiu storage; quantum chemistry; flavor compound;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DOI:10.7506/spkx1002-6630-20200531-375中图分类号:TS261;O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21)12-0045-07引文格式:黄张君, 张文华, 曾运航, 等. 白酒贮存过程中主要成分间氢键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J]. 食品科学, 2021, 42(12): 45-51.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00531-375. HUANG Zhangjun, ZHANG Wenhua, ZENG Yunhang, et al.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of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between major compounds in Baijiu during storage[J]. Food Science, 2021, 42(12): 45-5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00531-375. 收稿日期:2020-05-31基金项目: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金项目(K2019-243);四川大学技术开发项目(19H0393)第一作者简介:黄张君(1987—)(ORCID: 0000-0003-4594-2491),女,工程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酒类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主题文章:碱性酒定性及定量的研究

主题文章:碱性酒定性及定量的研究

编者按:著名酿酒专家邱树毅、龙则河团队投来此文,提出了“中国白酒碱性酒”这一全新的概念。

本刊编辑部请物理化学专家王小娟老师审阅了此文,王老师认为,此文引述的有机物理化学原理均有文献出处;其所做实验提供的方法明确完整、数据清晰,科研同行可以反复验证;但将简单溶液的酸碱性理论应用于白酒这种复杂的混合物溶液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多解性。

本刊认为,此文反映了邱树毅、龙则河团队在白酒领域做的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其态度是科学的,思想十分活跃,有助于酿酒界和物理化学界同行做更深入的探索。

故发表于此,供相关读者研究讨论。

碱性酒定性及定量的研究文/邱树毅 龙则河 吴广黔 陈仁远 席 玉 何晓刚 李 茂本文首次提出中国白酒存在碱性这一现象,并阐述了酸碱理论学说与碱性酒的关系,通过应用酸碱理论学说也证明了这一现象,同时还提出碱性酒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

本文还利用物理有机化学的理论,通过改变酒中酸碱内部的分子团结构,进而生产出我们需要的碱性酒。

该酒经多次多位专家品鉴得出结论:其闻香更幽雅,口感更细腻,而且绵甜柔雅,回味甘甜,为后续碱性酒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酸碱理论学说与酒的关系1、古典的酸碱理论:17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植物汁液提取出作为指示剂,提出了最初的酸碱理论:凡物质的水溶液能溶解某些金属,与碱接触会失去原有特性,而且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叫酸;凡物质的水溶液有苦涩味,能腐蚀皮肤,与酸接触会失去原有特性,而且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叫碱。

2、酸碱电离理论:瑞典科学家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总结大量事实,于1887年提出了关于酸碱的本质观点——酸碱电离理论(Arrhenius酸碱理论)。

酸碱的定义是:凡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物质叫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物质叫碱,酸碱反应的本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的反应,计算酸碱值是PH=-log[H+]。

用这理论解释酒,那它就是酸性的,因为酒里有水有酸,尤其乳酸和乙酸含量较高,乙酸电离常数是Ka=1.75×10-5,乳酸电离常数是Ka=1.4×10-4,在水中乙酸全部电离理论值PH=4.76,乳酸在水中全部电离理论值PH=3.85,酱香型白酒中用pH试纸测试一般pH值在5-6之间,说明酸没有完全电离,虽然酒中总酸含量可达2.0-2.5g/L(以醋酸计),加之电离常数只10-6级,相当于只有2.0ug/L-2.5ug/L酸电离,因此是酸的。

浓香型纯粮白酒鉴别方法的研究

浓香型纯粮白酒鉴别方法的研究

浓香型纯粮白酒鉴别方法的研究
李建;姜雪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15(034)001
【摘要】根据纯粮白酒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在波长363 nm处存在吸光度值差异的原理,可以通过纯粮白酒标准曲线来确定该酒样中纯粮白酒的比例.通过盲样酒的实际检测比对,4个样品的准确度均>9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证实了碱性实验在鉴别纯粮白酒及其在酒精勾兑白酒中的比例含量上的可行性.
【总页数】4页(P118-121)
【作者】李建;姜雪
【作者单位】国家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宿迁223800;宿迁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宿迁223800;国家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宿迁223800;宿迁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宿迁22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97;TS261.7;TS262.3
【相关文献】
1.利用微生物生产多粮浓香型白酒粮香、糟香、窖香风味物质的研究 [J], 张义正;尹昌树;刘波;陈大理;岳明生
2.多粮浓香型白酒生产数据挖掘及分析研究 [J], 万顺;戴卫斌;李烘;罗钦;唐伯超;刘振国;高辉
3.多粮浓香酱作工艺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J], 宋瑞滨;邵泽良;宋军
4.固态法五粮浓香型白酒掺杂己酸乙酯的鉴别研究 [J], 程铁辕;尹希杰;夏于林;苏静
5.五粮浓香型白酒生产降低乙酸乙酯的工艺技术措施研究及应用 [J], 武金玲;张世文;刘淑君;陈晓琳;解英才;田枝子;黄春玲;潘学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变化及其利用

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变化及其利用

*

0
( $12#3456-126-#$%&$789 )(*’(*+(*,(:;<( > ?)>@$789AB>*CD>*A+>*C+>*E+> :FG>H5I!J#$KLMNO#P-5QR S T*UV XY Z[K$\#]*^_‘]:789)]*a]*b) c*)‘]:O#!";de#fg5hi k lmn$7894o)Ypqrk*+!(*!s(* tu(:I!# R-vw yZ[K{|}Z[K$782o~Y*2,3o~Y *~Y*~Y:4 yZ[K #} Z[KenM(_(: Y( 78>*Z*)Y:#$. Z[K~]{!#. ;¡¢Y#^:
Study on the Change of Microconstituents in Liquor and Its Application
HAI Chao
(Technical Center of Yilite Industry Co. Ltd., Xinyuan, Xinjiang 835811, China) Abstract :Liquor is peculiar to Chinese and it has a long history. The flavor and the aroma of liquor is dependent on the microconsituents in liquor and such microconstituents finally forms liquor typicality and liquor styles. In this pape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source of microconstituents a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nge among them were reviewed. In addition, the suggestions of making use of such change in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the approaches to improving the varieties and the quantity of microconstituent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liquor; microconstituents; change

白酒陈化机理的研究及应用

白酒陈化机理的研究及应用

白酒陈化机理的研究及应用【摘要】:白酒是我国传统的蒸馏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在酒类产品中独树一帜。

然而新酿造的白酒,入口暴辣、刺激性强,常需贮存一年或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以消除新酒味、增加陈酒感,这一陈酿过程(也叫老熟或陈化)必然会积压大量资金、增加设备投资,加之每年近2%的酒损,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各酒厂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

为此,人们寻找各种人工催熟方法缩短白酒陈酿时间,然而由于对白酒陈化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现有人工催熟技术大都属于经验性质的,尚无一切实可行的方法。

因而将白酒陈化机理的研究工作引向深处,对我国白酒催陈老熟技术的研究加以突破,这正是白酒行业中的重中之重。

本论文通过对白酒中氢键缔合行为的系统研究,结合不同酒龄汾酒0到30年自然贮存期内诸多变化行为的详尽分析,提出了白酒自然存放的陈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模拟白酒自然老熟环境及过程,建立了一种缩短白酒陈酿时间的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一、白酒中氢键缔合行为的研究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为模型白酒,系统考察了酒度、贮存时间及汾酒中主要微量成分对模型白酒黏度和荧光光谱行为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汾酒的黏度及荧光光谱行为随酒度和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白酒中总的氢键缔合强度及乙醇-水缔合强度与其中的微量成分有一定的关系,但决定总氢键缔合强度及乙醇-水缔合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酒度而不是贮存时间,该结论为探明白酒的陈化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二、汾酒自然老熟行为的分析系统考察了不同酒龄汾酒0到30年自然贮存过程中酒度、pH、电导率、黏度、荧光发射强度、香味成分及金属离子含量的转化行为,结果发现,贮存过程中,汾酒的酒度和pH逐渐降低,电导率不断升高,其黏度逐渐增大而荧光发射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金属离子含量逐年增加,香味成分变化规律多样。

其中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含量先增大后减小,乙酸的含量先减小后增大,醇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不大,低沸点醛类物质的含量降低高沸点醛类物质的含量升高;这些结论为揭示白酒老熟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数据参考。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的含量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的含量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的含量林杰;刘立;史潜玉;倪志尧【摘要】Herein,the affecting factors causing turbidity dur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cyanide in Chinese liquor by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GB/T 5009.48-2003 Isonicotinic acid-pyrazolon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and the way to eliminate interference were investigated.The process was optimized and improved.After the samples were heated and hydrolyzed by alkaline agents,pH of the solution was adjusted to neutral with acetic acid.The cyanide was converted to cyanogen chloride after the addition of chloramine-T.Then isonicotinic acid-pyrazolone was added to generate a blue dye.Finally,the cyanide was detected and quantified through spectrophotomet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994 within the detectable range of 0 ~ 0.2 mg/L,and the recovery rate and RSD were 87%~ 104% and 2.85%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were accurate and reliable.%探究国标法GB/T 5009.48-2003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酒中氰化物产生浑浊的原因及消除干扰的方法,并对测定过程进行优化.样品加热碱解后,用乙酸将溶液pH值调节至中性,加入氯胺T将氰化物氧化成氯化氰,再加入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生成蓝色染料,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并定量.结果表明,氰化物含量在0 ~0.2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4,加标回收率87%~ 104%,RSD 2.85%,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5(041)007【总页数】3页(P182-184)【关键词】白酒;氰化物;分光光度法【作者】林杰;刘立;史潜玉;倪志尧【作者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食品安全研发部,北京,100015;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食品安全研发部,北京,100015;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食品安全研发部,北京,100015;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食品安全研发部,北京,100015【正文语种】中文氰化物是剧毒化合物,多数是人工制造,但也有少量存在于天然物质中,如苦杏仁、枇杷仁、桃仁、木薯和白果等。

白酒自然老熟过程中发生的物理

白酒自然老熟过程中发生的物理

白酒自然老熟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白酒自然老熟过程是很有趣且复杂的一个过程,会发生许多物理变化,使得白酒具有自然老熟的味道和香气。

第一个物理变化是琥珀酸的生成。

白酒原料中含有的钾、钙和镁,能够与二氧化碳和乙醇结合,形成一种名为琥珀酸的有机酸。

琥珀酸拥有单键的醇氧风味,使白酒带有淡淡的苹果香味和栗子的香气。

第二个物理变化是乙醇的氧化进。

乙醇有某些特殊的属性,当白酒在高温下陈酿,它会慢慢被氧化,从而被分解成乙醛、乙醇酸和乙酸等有机挥发性物质,并且释放出植物性的芳香。

第三个物理变化是二氧化硫的积累。

白酒在存储过程中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产生二氧化硫,这种物质有防腐作用,可以抑制木质发酵过程中的霉菌,它还会加强凝解性,使白酒具有好的口感和稳定的味道。

白酒的自然老熟过程,还有一些其他物理变化,例如酯的生成,亚硝酸的合成,以及醋酸钠、人工添加等成分的加入。

这些有机挥发性物质以及酯都有助于白酒具有自然老熟的特性。

总而言之,白酒自然老熟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物理变化,这些物理变化不但使白酒的口感与气味受益,而且也使其含量越来越丰富。

但是,自然老熟过程也有它的注意事项,必须要控制存储的温度和陈酿的时间,才能保证最佳的质量和口感。

白酒自然老熟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白酒自然老熟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白酒自然老熟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原酒的贮存即为原酒老熟的过程。

白酒自然老熟过程中引起变化的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由物理因素引起的变化有挥发左右和缔合作用;化学因素引起的变化有氧化还原反应、酯化反应及缩合反应。

白酒自然老熟过程中的物理变化解答
A、温度引起的挥发作用:刚蒸馏出来的白酒含有较多的低沸点成分,如硫化氢、硫醇、硫醚、丙烯醛、游离氨等,使白酒带有强烈的刺激性。

在自然的老熟过程中,由于温度的作用,这些低沸点物质发生分子扩散,逐步挥发到空中,从而使白酒的刺激性减弱,口感变得柔和。

这些低沸点物质的挥发速度与温度具有相关性,随着温度升高,挥发加快。

B、乙醇与水分子的缔合作用: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都是极性分子,在极性键的相互作用下,乙醇分子间发生缔合作用,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也发生缔合作用,通过缔合
构成了大的分子群体,束缚了大量乙醇分子,降低了自由乙醇分子的活性,从而降低了乙醇分子的刺激感,使白酒口感变得柔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刊物期号: 201208纯粮固态白酒中含共轭π键极性化合物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变色的研究(一)作者:张志刚,向双全地址:甘肃金徽酒业集团公司,甘肃陇南邮编:742308摘要:对纯粮固态白酒在碱性加热条件下显色的试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引起固态白酒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变色的主要成分为双乙酰、醋酉翁、糠醛、2,3-戊二酮等。

这些物质大部分都具有羰基(C=0)或共轭π键等,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通过分子内电子的转移、重排形成交叉共轭体系,使π键延长,呈现更明显的颜色。

白酒中的杂环类化合物,如呋喃类、吡喃类能形成多电子共轭体系多π芳杂环,而在碱性加热条件下显色。

关键词:固态发酵;碱性加热;交叉共轭体系中图分类号: TS262.3;TS261.4;TS2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9286(2012)08-0077-05 英文标题: Research on Color Change of Liquor Containing Conjugate π Bond Polar Compounds in Conditions of Alkaline Heating (I) 英文作者: ZHANG Zhigang and XIANG Shuangquan英文地址: Jinhui Liquor Industry Group Co.Ltd., Longnan, Gansu 742308, China英文摘要:The color change experiments of liquor produced by pure grains through solid fermentation in conditions of alkaline heating were carried out. It was found that color change of liquor mainly induced by the compounds including diacetyl, acetoin, furfural, and 2,3-diketone etc. Most of these compounds contained carbonyl (C=0) or conjugate π bond, in conditions of alkaline heating, intramolecular electron transfer and rearrangement of these compounds would form cross conjugated system and further prolong πbond and display evident color eventually. Besides, heterocyclic compounds in liquor such as furan and pyran would form multiple electron conjugated system for multi πaromatic heterocycles which displayed evident color in conditions of alkaline heating. (Tran. by YUE Yang)英文关键词:solid fermentation; alkaline heating; cross conjugated system张志刚向双全(甘肃金徽酒业集团公司陇南 742308)摘要:本文对纯粮固态白酒在碱性加热条件下显色的试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引起固态白酒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变色的主要成分,即双乙酰、醋翁、糠醛、2,3-戊二酮等。

它们大部分都具有羰基(C=0)或共轭π键等特点,且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通过分子内电子的转移、重排形成交叉共轭体系,使π键延长,因而呈现更明显的颜色,就是我们观察到的黄色或者棕黄色甚至棕褐色。

特别要提到的是白酒中的杂环类化合物,如呋喃类、吡喃类由于它们氧杂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参与了共轭体系(6 个π电子分布在由 5 个原子组成的分子轨道中),使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极性增强,形成多电子共轭体系多π芳杂环,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较小浓度就能显色。

关键词:固态发酵;碱性加热;紫外可见光谱;交叉共轭体系;杂环化合物;双乙酰;醋翁;糠醛;吡嗪纯粮固态发酵法是中国积累千年的传统白酒工艺,在世界六大蒸馏酒中享有独一无二地位(唯一采用固态发酵法的酒种)。

中国传统固态白酒生产主要特征:开放式生产,多菌种作用,双边固态发酵,固态蒸馏。

中国传统白酒采用独特的原料,开放式生产、固态糖化发酵、自然微生物接种制曲、甑桶蒸馏、陶坛或酒海贮存陈酿等一系列独特的工艺和设备酿造而成,因而具有鲜明的风味特征。

中国白酒香型种类繁多,酱香型白酒发酵窖池是条石砌壁、黄泥作底,有利于酱香和窖底香物质的形成;浓香型白酒是泥窖发酵,利于己酸菌等窖泥功能菌的栖息和繁衍,对“窖香”形成十分关键;清香型白酒采用地缸发酵,对减少杂菌感染,利于“一清到底”。

开放式生产,多菌种作用:传统的固态法白酒生产,主要是手工操作,生产的主要环节除原辅料蒸煮过程外,其他过程都是开放式的操作,环境中各种微生物通过空气、水、工具、场地等渠道进入酒醅,与酒曲中的微生物一同参与发酵,产生丰富的芳香成分。

中国白酒传统使用的糖化发酵剂是大曲和小曲,均采用自然接种培养,尽管使用的原料不尽相同,但都是网罗空气、工具、场地、水中的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富集,盛衰交替,优胜劣汰,最终保留着特有的微生物群体,为淀粉质原料的糖化发酵和香味成分的形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固态发酵:采用配糟、双边发酵,中国白酒生产大多采用配糟来调节酒醅淀粉浓度、酸度,浓香型白酒使用“万年糟”,更有利于芳香物质的积聚和形成。

传统白酒酿造,采用低温糖化发酵,而且糖化与发酵同时进行(即双边发酵),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共酵和酶的共同作用,使微量成分更加丰富。

固态蒸馏:我国传统白酒独有的固态发酵、固态蒸馏,采用了独创的甑桶蒸馏设备。

在蒸馏过程中,甑桶内的物料发生着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酒醅、水蒸汽进行激烈的热交换,对酒醅中的酒及其香味成分起到蒸发、浓缩、分离的作用。

固态发酵酒醅中成分相当复杂,除含水和酒精外,有机酸、酯、醇、醛、酮等芳香成分众多,沸点相差悬殊。

通过独特的甑桶蒸馏,使酒精成分得到浓缩,并馏出微量芳香组分,使酒具有独特的香和味。

因此就产出了以乙醇为主体,数以万计微量呈香呈味组分为辅的传统白酒。

其中很多微量组分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如四甲基吡嗪、4-乙基愈创木酚等[1][2]对清除体内自由基、缓解疲劳、抗菌、消炎、提高免疫是有一定帮助的。

基于饮用传统固态白酒在闻香、口感、风格乃至精神上给人以高品质的享受,是新工艺白酒不能达到的高度,但普通消费者又难以凭感官区分于新工艺白酒。

因此我们的很多科研工作者就下了很大的力气在怎样通过理化检测判定纯粮固态白酒上面。

如王东新采用碱性条件下加热使固态白酒显色区分于新工艺白酒[3];张荣欣分析了不同酒度下固态白酒的变色[4];项蓓运用气相色谱法鉴别真假国家名优白酒[5];张薇君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鉴别伪白酒的方法研究[6];李杰研究了蒸馏酒与配制酒的简易鉴别法的探讨[7];汤道文关于固态发酵白酒在碱性条件下变色的研究探讨[8];由此可见人们对鉴别是否为纯粮固态白酒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

本文基于王东新采用碱性条件下加热使固态白酒显色区分于新工艺白酒[3]的方法进行了升入的研究,发现引起固态白酒变色的主要物质是双乙酰、醋翁、2,3-戊二酮、糠醛等。

它们都具有大π键,且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通过分子内电子转移、重排形成交叉共轭体系,使π键延长,因而呈现更明显的颜色[9][10]。

同时参阅了大量关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羰基化合物、酮类有机物、药品分析或者白酒中有机物引起变色的实验。

如宋远志的导数光谱法分析白酒中糠醛[11];许汉英的紫外光度法直接测定白酒中糠醛及其对配制酒的鉴别[12];许龙福的蒸汽蒸馏─紫外光度法测定酒中糠醛的改进[13];贾廷见的糠醛分子的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研究[14];王建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糠醛[15];孔鲁裔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啤酒中的双乙酰[16];陈淑珠的荧光法测定酒类中的双乙酰[17]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黄酮类物质在测定时也大量采用碱性条件显色方法,在500nm附近或者360nm附近处进行定量分析[18],黄酮醇类在碱性条件下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成棕色,可以和其他类加以区别。

这些都足以说明这些年来科研工作者对固态白酒鉴别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一直在进行着。

作者分析比较了不同香型,不同区域,不同批次,不同窖池、不同层次,不同储存间段,不同馏段的固态白酒在碱性条件下的显色实验,以及部分主要单体的显色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使固态白酒变色的主要呈香呈味组分。

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样品TU181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石英比色皿等。

金徽基酒:酒头,前段,中段,尾段,酒尾,以及各层次基础酒。

成品酒:46%金徽十八年陈酿;52%五粮液;53%茅台;20年汾酒。

单体物质:糠醛,双乙酰,醋翁,四甲基吡嗪,乙缩醛等色谱纯。

1.2方法与原理试验方法:准确移取3.0mL(或1.5mL)待测酒样或单体乙醇溶液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0.45mL1mol/L(或0.225 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70℃恒温水浴中加热4小时。

加热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用乙醇碱液定容至50mL,在600nm-200nm间做全波长扫描。

2. 结果与分析2.1全波长扫描比较(600nm-200nm)2.1.1茅台,五粮液,金徽18年陈酿酒,汾酒碱性加热处理后的全扫描见图一。

从图一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条件下,酱香型茅台酒的吸光度高于浓香型的五粮液和浓香型金徽18年陈酿酒,同时浓香型的吸光度又高于清香型汾酒20年陈酿。

这些都可以从酱、浓、清三种不同的生产工艺加以解释,酱香型白酒属于高温大曲酒,高温制曲(65℃以上)、高温润料(90℃以上),高温堆积(50℃以上),这些都有利于杂环类化合物和双乙酰、醋翁等含共轭π键化合物的产生,特别是呋喃类、吡喃类、吡嗪类化合物的生成;清香型酒因发酵周期短,制曲温度低,产生显色物质总量相对较低。

从这些化合物的总量[19]来比较,也是酱香>浓香>清香,这也与我们图一的光谱扫描结果相吻合。

茅台五粮液金徽18年酒20年汾酒图一茅台,五粮液,金徽18年陈酿酒,汾酒的全扫描2.2.2 60%vol的糠醛与53%vol茅台,52%vol%vol五粮液,46%vol 金徽18年陈酿在碱性加热条件下的全波长扫描比较图,见图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