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后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后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后题答案

二.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

实践证明了改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模式的反思,开放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最终确立,得益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中国大地上成功地得到了验证。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新发展,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市场经济、计划经济都各是一种经济体系,是配置生产资源的手段,是维护行为主体利益的一种经济制度,即维护参与经济活动所投入的资源来获取利益的经济制度。计划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是政府计划指令,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是商品交换,都是与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或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制度,正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或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制度一样。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2:“搞市场经济,不能抛弃宏观调控,而且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不同之处是所有制。

2.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及答案(有待完善版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及答案(有待完善版本)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十八大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建设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目标方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伟大的中国梦。

1.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

族振兴、人民幸福。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理想社会目标

邓小平把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为小康目标

1979年3月21日,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内涵:达到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3.社会主义现代化

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工业发达社会所共有的某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和社会经济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主体:发展中社会

目的:获得工业发达社会共同的某些特点

性质:文化变迁和社会经济变迁

特点:全球性过程

三、怎样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习题答案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习题答案

中特课后习题答案

导论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党不断开拓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前进旗帜,也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要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这一问题,须首先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展现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

(纯属个人意见,有待指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的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①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

②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的辩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根本保障。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坚定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

3、如何理解“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考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考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考题答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

答: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将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总结的理论,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

3、怎样在实践中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1)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向纵深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的触及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因此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是想才能科学的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新趋势。

(2)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根本基础,不同国家由于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不同,在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上,必定有其特殊之处。

(3)始终与改革开放相结合。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需要我们及时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探索和回答不同的新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

(纯属个人意见,有待指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的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①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

②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的辩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根本保障。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坚定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

3、如何理解“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参考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参考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课程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BBCCD,6-10AAACA,11-15CDCBA,15-20BACDD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21.什么是改革?如何理解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改革就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又包括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卫生、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22.什么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坚持上述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和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23.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明确价值导向、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客观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

1、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

必须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

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2、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件大事

1、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3、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4、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5、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4、胡锦涛在2011年纪念建党90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90年来我们党的成就的论述

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

2、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6、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的实质是体制创造过程。应当把推进体制创新作为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不断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6、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参考参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参考参考)

课后思考题

1、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阶段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依据和所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强调的基本理论都源于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回答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这一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道路、阶段、根本任务、战略,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论述,都是围绕搞清楚社会主义到能否巩固和发展的基本理论展开的。

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

因此,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2、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目标

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特征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只能是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民主法治,平等自由;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同时,也只有真正确立并始终不渝地追求这样的价值目标,才能不断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最终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思考题答案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思考题答案第四章

1. 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发展的必要条件,改革是发展的充分条件。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手段,稳定是保障。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改革是动力,通过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进行的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道路。

发展是目的,我们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求得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江泽民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

稳定是前提,是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政治不稳定,社会不安定,那么就无法进行改革,就不能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什么事也干不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就会落空。

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2. 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后,在研究和探索怎样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一些的时过程中,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外开放的问题,多次论述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高二历史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197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老师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使人们彻底认识了“文革”的错误

D.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故是党和民族的大觉醒。

A、B、C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2.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解析:选B。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选D。材料的时间是1992年,A、B、C三项都是发生在1992年以前,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漫画《冠小架子大》寓意深刻,它严重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原则() A.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3、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2、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3、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

2、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3、为什么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4、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5、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什么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2、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

3、如何认识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2、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社会思潮?

3、如何提高国家的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

4、请你谈谈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1、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

补充:

1. 试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是“始于毛,成于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一、始于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率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其思想成果主要有: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毛泽东提出要以“以苏为鉴”,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方面,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监督,健全法制,反对官僚主义,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强调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等。

总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进行了认真和富有开创性的探索。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严重曲折和重大失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损失,但是,这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步。这一探索所取得的思想成果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宝贵思想财富,为后来我们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宝贵经验。

2021年修订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2021年修订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2021年修订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思考题及答

导论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党不断开拓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前进旗帜,也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要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这一问题,须首先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展现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帜。它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成就。(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即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时代特色。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它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2.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最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纲课后习题答案(全)研究生精品

最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纲课后习题答案(全)研究生精品

导论

思考题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答:两大历史任务:1、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者是辩

证统一的。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它又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

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第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它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承担着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

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振兴还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在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已担负起并不断为之奋斗的历史责任的继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①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将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色是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与主要内容?

基本问题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的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①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②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关系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前提、政治主题、根本保证和物质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密切相连,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他三个问题的思想前提。对其他三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回答,只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基础之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它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从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蓝图。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个层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引导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结合实际,谈谈对学习本课程意义和方法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是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上开设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硕士研究生是青年中思想活跃、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学习这门课程,对于硕士研究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本课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国际战略等方面进行了专题阐述。学习这门课程,能更深刻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认识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的建设,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

二是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基本概念和范畴是一门课程的基础,也是理论思维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点,有助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各种思想观点也会影响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立足当代中国实际,认清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世界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认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从而更好地把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问题,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1)理论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国情和社会主义再认识得升华,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也有重要的作用。

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是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产生“左”和右的干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识不清。

(2)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科学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2. 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当前,我国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增多。在此形势下,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上述重要论断集中回答了如何看待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问题,为我们抓住和用好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指明了方向。

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首先应看到,当前国际大势对我国有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这为我国实现和平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应看到,我国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从本世纪初的世界第六位跃居第二位,参与国际竞争、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塑造外部环境的能力显著提高,运筹对外关系的资源和手段更加丰富。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第二,我们也应客观看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国际上总有一些人抱着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观念不放,把中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自身的威胁,想方设法对中国和平发展加以牵制和干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局部动荡和热点问题复杂难解。上述风险挑战增加了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险和难,但并未改变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时和势,而且其中一些问题正是由于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而带来的。我们一方面要增强忧患意识,妥善处理各种风险挑战;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战略耐心和定力,坚持中央既定的内外大政方针不动摇,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三,我们还应辩证看待和处理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机遇和挑战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机遇抓不住,可能变为挑战。挑战应对得好,可以转化为机遇。小机遇抓得准、用得多,也可以积累为大机遇。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深刻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在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新形势下,我们更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善于在复杂局面中发现机遇,在形势发展中抢抓机遇,在风险挑战中创造机遇,努力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3.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领导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当前,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掌握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样需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从基本国情看,中国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国的发展现状,既要看到发展速度快、成绩大的一面,也要看到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任务还很重的一面,更加凸显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