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力与物体的平衡热点难点突破201902161237

合集下载

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解析版)

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与提分秘籍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题型一受力分析、整体法隔离法的应用【题型解码】1.基本思路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2.两点注意(1)采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系统内各个物体的状态应该相同.(2)当直接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不方便时,可转移研究对象,先分析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此法叫“转移研究对象法”.【典例分析1】(2019·天津南开区二模)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放在两固定的水平挡板之间,物体间用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连接,在b物体上施加水平拉力F后,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己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对水平挡板的压力大小可能为2mg B.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C.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D.弹簧对b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为mg【参考答案】C【名师解析】在b物体上施加水平拉力F后,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b物体受到上挡板的静摩擦力,大小f=F,因此它们之间一定存在弹力,则弹簧的弹力大于物体b的重力,由整体法可知,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大于2mg,故A、D错误,C正确;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a物体与水平挡板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不受摩擦力,B错误。

【典例分析2】.(2020·云南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一长方体容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两光滑圆柱体A、B放置于容器内,横截面如图所示。

若圆柱体A的质量为m、半径R A=10 cm;圆柱体B的质量为M、半径R B=15 cm;容器的宽度L=40 cm。

A对容器左侧壁的压力大小用N A表示,B对容器右侧壁的压力大小用N B表示,A对B的压力大小用N AB表示,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用N表示。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N A =43mgB .N B =43(M +m )gC .N AB =54mgD .N =Mg +43mg【参考答案】 C【名师解析】 如图甲所示,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cos θ=L -R A -R B R A +R B =35。

2019届高考物理热点专题透析之力与平衡

2019届高考物理热点专题透析之力与平衡

专题01力与物体平衡一、受力分析,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1.常见的各种性质力x荷间的连线2.受力分析(1)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3.整体法与隔离法 (1)两个方法对比(2)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解答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4.明“因”熟“力”,厘清一个“网络”二、求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实际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画受力示意图作出平行四边形列平衡方程求解。

1.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1)整体法与隔离法(2)假设法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做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

(3)转换研究对象法当直接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不方便时,可转换研究对象,先分析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情况。

2.物体受力分析的技巧及思路(1)先数研究对象有几个接触处,每个接触处最多有两个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

(2)假设法是判断弹力、摩擦力是否存在及方向的基本方法。

(3)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时,要采用整体与隔离的方法。

1.(2018·山东检测)(多选)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甲A.B对墙的压力增大B.A与B之间的作用力减小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D.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答案】BC点评▶ 受力分析的常见错误(1)施受不分:我们只分析受力物体受到的力,不考虑这个物体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2)无中生有:错把惯性当作力。

(3)画蛇添足:把“合力”“分力”“向心力”等效果力当性质力。

1.(多选)如图所示,将一物块分成靠在一起的相同的A 、B 两部分,B 放置在地面上,然后在物体A 上施加一水平外力F ,整个装置静止。

高中物理-专题一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

高中物理-专题一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 专题复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 高考命题方向 1.本讲主要解决力学和电学中的受力分析和共点力的平衡问题,涉及的力主要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和磁场力等。

2.掌握力的合成法和分解法、整体法与隔离法、解析法和图解法等的应用。

科学思维:用“整体和隔离”的思维研究物体的受力。

科学推理:在动态变化中分析力的变化。

高考以生活中实际物体的受力情景为依托,进行模型化受力分析。

主要题型:受力分析;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静态平衡问题;动态平衡问题;电学中的平衡问题。

一、五种力的理解1.弹力 (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 =kx 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

(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摩擦力(1)大小: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具体值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来求解。

(2)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电场力(1)大小:F =qE 。

若为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为恒力;若为非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与电荷所处的位置有关。

点电荷间的库仑力F =k q 1q 2r 2。

(2)方向: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一致,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4.安培力(1)大小:F =BIL ,此式只适用于B ⊥I 的情况,且L 是导线的有效长度,当B∥I时,F=0。

(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垂直于B、I决定的平面。

5.洛伦兹力(1)大小:F=q v B,此式只适用于B⊥v的情况。

当B∥v时,F=0。

(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不做功。

二、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条件:F合=0或F x=0,F y=0。

2019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及复习策略

2019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及复习策略
A
(2)如图所示,“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A、B 质量相等,通 过长度分别为l1、l2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 不考虑空气阻
交叉。 A B
mg tan m r
2
牛二定律方程,含义:半径越大, 张角越大。
h
θ A r mg
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 线绕制而成,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 作为线圈的转轴。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 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 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 ) A.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 可连续转动 B.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 不可连续转动 C.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没有电流,不转动 D.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 可连续转动
安培力的方向使液体逆时针旋转。
联系生活实际
18年2卷: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g的鸡蛋从 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ms,则该鸡蛋对 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 A.10 N B.102 N C.103 N D.104 N 一层楼高近似为3m,25层楼有24个层高,总高度约为72m,自 由下落的时间约为4s。 根据动量定理:研究从下落到停在地面全过程 取向上为正方向:Ft2-mg(t1+t2)=0 解得F≈1×103N
金属支架 线圈 金属支架 右转轴 永磁铁
实验室直流电动机
左转轴 N 电池
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 线绕制而成,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 作为线圈的转轴。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 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 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 ) A.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 B.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 C.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 D.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

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4功能关系在力学中的应用教学案

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4功能关系在力学中的应用教学案

专题04 功能关系在力学中的应用【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动能定理是高考的重点,经常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综合起来进行考查。

2.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是高考的重点,更是高考的热点。

高考试题往往与电场、磁场以及典型的运动规律相联系,并常作为压轴题出现。

在试卷中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的较多,也有在选择题中出现,难度中等偏难。

3.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要特别关注。

(1)功、功率的理解及定量计算,往往与图象相结合(2)动能定理的应用(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4)滑动摩擦力做功情况下的功能关系问题【命题趋势】(1)结合直线运动考查功、功率的理解及计算.(2)对动能定理的考查,可能出现以下情景:①物体在单一过程中受恒力作用,确定物体动能的变化.②物体经历多个过程,受多个力的作用,且每个过程中所受力的个数可能不同,确定物体动能的变化.③在一个复杂的综合问题的某一过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动能定理相结合,分析力的做功或物体的动能变化情况.(3)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考查,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景:①结合物体的典型运动进行考查,如平抛运动、圆周运动、自由落体运动.②在综合问题的某一过程中遵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进行考查.(4)对功能关系的考查,可能出现以下情景:①功能关系结合曲线运动及圆周运动进行考查.②功能关系结合多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进行考查.③物体经历多个过程,有多个力做功,涉及多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考查.【重点、难点剖析】专题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功和功率的计算、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应用等几个方面,难度中等,本专题知识还常与曲线运动、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相联系进行综合考查,复习时应多注意这些知识的综合训练和应用。

1.必须精通的几种方法(1)功(恒力功、变力功)的计算方法(2)机车启动问题的分析方法(3)机械能守恒的判断方法(4)子弹打木块、传送带等,模型中内能增量的计算方法。

2.必须明确的易错易混点(1)公式W =Fl cos α中,l 不一定是物体的位移(2)混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计算瞬时功率时,直接应用公式W =Fv ,漏掉了F 与v 之间的夹角(3)功、动能、重力势能都是标量,但都有正负,正负号的意义不同(4)机车启动时,在匀加速阶段的最大速度并不是机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5)ΔE 内=F f l 相对中l 相对为相对滑动的两物体间相对滑行路径的总长度3.功和功率(1)计算功时,要注意分析受力情况和能量转化情况,分清是恒力的功还是变力的功,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专题03 力与曲线运动(热点难点突破)-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3 力与曲线运动(热点难点突破)-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2019届全国高考物理复习备考建议1、研究全国卷,把准全国试卷的脉搏考生要想在理综考试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考试的功能和作用,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准确定位备考方向,有计划分阶段地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各种能力,以尽快适应全国卷新颖、灵活紧密联系实际和生活的特点。

特别注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问题,例如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

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

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

比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

所以对动量的复习,要注意动量观点解决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等。

2、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依据教材,立足教材。

夯实基础,在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弃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题目的背景材料来自教材上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

3、正确处理习题训练与能力提高的关系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

备考中习题的训练尽管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绝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

习题训练要做到:(1)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

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

(2)规范化做题。

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

(3)及时改错。

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减少错误在头脑里存留的时间,避免重复出错。

(4)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的目的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从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2019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解读

2019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解读

要求 Ⅰ Ⅱ Ⅱ Ⅰ Ⅰ Ⅰ Ⅱ Ⅱ Ⅱ Ⅰ
(1)必修模块统计━ Ⅱ级9个
11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2 抛体运动 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 与圆周运 13 心加速度 动 14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5 离心现象 16 功和功率 必修模块 物理2 17 动能和动能定理 机械能 18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19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0 万有引力定律及共应用 万有引力 21 环绕速度 定律 22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23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Ⅱ Ⅱ Ⅰ
(1)重视物理观念的培养, 强化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 力;
(2)发展科学思维,培养学生 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重视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 题的能力的培养
三、备考策略-细心研读考试大纲,关注物理学 科核心素养。研读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
遵循考试大纲,聚焦主干内容 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准复习方向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斜抛运动只作定 性要求
机械能
碰撞与动量守恒
只限于一维
万有引力定律
(1)必修模块统计━ Ⅱ级5个
模块 主题
质点的直线运动
必修模块 物理1
相互作用与牛顿 运动定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内容 参考系,质点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
1.《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统计
必修1 Ⅱ级 Ⅰ级 实验 5 5 必修2 9 4 3-1 11 16 12个 3-2 3 6 3-5 1 11 3-3 1 14 1 3-4 3 15 3

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力与物体的平衡教学案2

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力与物体的平衡教学案2

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高考命题突出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考查,也有将受力分析与牛顿运动定律、电磁场、功能关系进行综合考查。

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和计算题。

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有:①对各种性质力特点的理解;②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考查的主要物理思想和方法有:①整体法和隔离法;②假设法;③合成法;④正交分解法;⑤矢量三角形法;⑥相似三角形法;⑦等效思想;⑧分解思想。

高考试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生活中的静力学材料为背景,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和共点力的平衡的综合应用;一种是以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考查力的概念的理解和计算.题型仍延续选择题的形式. 【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受力分析1.分析受力的思路(1)先数研究对象有几个接触处,每个接触处最多有两个力(弹力和摩擦力).(2)同时注意对场力的分析.(3)假设法是判断弹力、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方向的基本方法.2.整体法与隔离法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采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各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应该相同.【答案】D【方法技巧】受力分析常用技巧1.转换研究对象法:对于不易判断的力(如弹力和摩擦力),可以借助相互接触物体的受力情况来判定,还可以借助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2.假设法:假设弹力、摩擦力存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相关计算,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判断.3.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分析连接体问题的重要方法. 【变式探究】 (2016全国Ⅲ卷)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

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 )A. B.mC.mD.2m【答案】C【解析】由几何关系知,△Oab为等边三角形,故∠AaO=θ1=30°;设细线中的张力为F T,同一根绳子中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故F T=mg,对a处受力分析知,θ1=θ2=30°,则θ3=30°,故α=60°,对结点C分析可知, 2F T cos α=m物g,解得m物=m,选项C正确。

专题01+力与物体的平衡(热点难点突破)-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Word版含解析

专题01+力与物体的平衡(热点难点突破)-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Word版含解析

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热点难点突破)2018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1.光滑斜面上固定着一根刚性圆弧形细杆,小球通过轻绳与细杆相连,此时轻绳处于水平方向,球心恰位于圆弧形细杆的圆心处,如图所示.将悬点A缓慢沿杆向上移动,直到轻绳处于竖直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轻绳的拉力()A.逐渐增大B.大小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2.物块A 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用轻弹簧、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物块B 相连,弹簧轴线与斜面平行,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A 、B 重力分别为10 N 和4 N ,不计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则()A .弹簧对A 的拉力大小为 6 NB .弹簧对A 的拉力大小为10 NC .斜面对A 的摩擦力大小为 1 ND .斜面对A 的摩擦力大小为 6 N解析:弹簧对A 的弹力等于B 的重力,即F =G B =4 N ,故A 、B 错误;对A 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G A sin30°=F f +F ,解得斜面对A 的摩擦力F f =G A sin30°-F =10×21N -4 N =1N ,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C3.如图所示,轻绳OA 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光滑的圆环,一根系着物体的轻绳穿过圆环后,另一端固定在墙上B 点,且OB 处于水平.现将A 点缓慢沿天花板水平向右移动,且OB 段的轻绳始终保持水平,则OA 、OB 段轻绳所受的拉力的大小FT A 、FT B 的变化情况是()A .FT A 增大,FTB 不变B .F T A 、F T B 均不变C .F T A 不变,FT B 增大D .F T A 、F T B 均减小解析:因为圆环光滑,则OC 、OB 段轻绳所受的拉力的大小F T C 、FT B 始终相等,且等于物体的重力.又OB 段轻绳始终保持水平,OC 段轻绳始终保持竖直,则A 点缓慢右移,圆环也随之右移,角θ不变,由平衡条件可知OA 段绳上所受的拉力不变.故B 项正确.答案:B4.如图9所示,物块A 和滑环B 用绕过光滑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滑环B 套在与竖直方向成θ=37°的粗细均匀的固定杆上,连接滑环B 的绳与杆垂直并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滑环B 恰好不能下滑,滑环和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设滑环和杆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A 和滑环B 的质量之比为()图9 A.57 B.75C.513 D.1355.将一横截面为扇形的物体B 放在水平面上,一小滑块A 放在物体B 上,如图10所示,除了物体B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之外,其余接触面的摩擦力均可忽略不计,已知物体B 的质量为M ,滑块A 的质量为m ,当整个装置静止时,滑块A 与物体B 接触的一面与竖直挡。

2019年高考英语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名词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

2019年高考英语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名词热点难点突破含答案

专题01 名词Ⅰ.语法填空1The chrysanthemum(菊花) comes from China and was recorded in some Chinese books as early as the5th century BC.The flower 1. (introduce) to Japan during the Tang Dynasty.It usually beginsto bloom(开花) in the 9th lunar month,lending a festive atmosphere to Double Ninth Day.That’s whythe month is also referred to 2. “the month of chrysanthemum”.The flower has been favored by 3. (poet) through the ages,because it is one of the only flowers that bloom in late autumn.Du Fu,a great Tang Dynasty poet,wrote more than ten poems singingthe praises of the flower.Chinese people 4. (be) fond of enjoying chrysanthemums on Double Ninth Day longbefore.Chrysanthemum displays were usually held immediately after 5. day in some regions ofChina in the Qing Dynasty.People in Beijing began to stick chrysanthemums on doors and windows 6. (get) rid of the bad luck and bring in the good one,7. was an alteration(改变) of the customof 8. (wear) chrysanthemums on people’s heads.At these displays family members accompany their elders to have a relaxing day in a natural atmosphere while wishing for good health and 9. (happy)for them.The displays are often 10. (live) with a sea of visitors.3.答案poets解析考查名词的数。

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3力与曲线运动教学案201902161240

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3力与曲线运动教学案201902161240

专题03 力与曲线运动【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曲线运动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平抛运动(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4)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5)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与其他知识点综合的问题【命题趋势】(1)单独考查曲线运动的知识点时,题型一般为选择题.(2)人造卫星问题仍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仍为选择题,涉及的问题一般有:①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考查.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本专题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对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规律的考查上,本专题常考的考点还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考查的难度中等,题型一般为选择和计算。

本专题还常与功和能、电场和磁场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1.必须精通的几种方法(1)两个分运动的轨迹及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2)小船渡河问题、绳和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的分析方法(3)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4)火车转弯问题、竖直面内圆周运动问题的分析方法2.必须明确的易错易混点(1)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2)合运动是物体的实际运动(3)小船渡河时,最短位移不一定等于小河的宽度(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其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同(5)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由合外力指向圆心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并不是物体“额外”受到的力(6)做离心运动的物体并没有受到“离心力”的作用3.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的三个关系(1)处理平抛运动(或类平抛运动)时,一般将运动沿初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进行分解,先按分运动规律列式,再用运动的合成求合运动。

(2)对于在斜面上平抛又落到斜面上的问题,其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

(3)若平抛的物体垂直打在斜面上,则物体打在斜面上瞬间,其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

5.平抛运动的两个重要结论(1)设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意位置处的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φ,则有tan θ=2tan φ。

如图甲所示。

(完整版)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

(完整版)2019年高考物理考纲

2019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 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 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2019年高考物理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热点难点突破

2019年高考物理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1.如图所示,无风时气球在轻绳的牵引下静止在空中,此时轻绳的拉力为F.当有水平风力作用时,轻绳倾斜一定角度后气球仍静止在空中,有风时与无风时相比( )A.气球所受合力减小B.气球所受合力增大C.轻绳的拉力F减小D.轻绳的拉力F增大【答案】D【解析】有风时与无风时,气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合力为零,不变,A、B错误;无风时气球在竖直方向受重力、绳子拉力和浮力,由平衡条件得F浮-mg-F=0,解得F=F浮-mg;有风时,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的拉力沿竖直方向的分量等于浮力和重力之差,则有F浮-mg-F′cos θ=0,解得F′cos θ=F浮-mg,故F′>F,所以F增大,C错误,D正确.8.如图3,某同学将一本物理书用手指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保持静止,则与书本相关的作用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书本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书本的重力B.手指对书本的摩擦力一定等于书本的重力C.墙对书本的摩擦力一定等于书本的重力D.当手指对书本的压力增大时,书本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答案】A9.一只蜗牛沿着弧形菜叶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A.菜叶对蜗牛的弹力大小一定不变B.菜叶对蜗牛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变C.菜叶对蜗牛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断减小D.菜叶对蜗牛的作用力大小一定不变【答案】D【解析】设坡角为α,蜗牛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 N=mg cos α,F f=mg sin α;由于坡角α先变小后变大,故支持力F N先增大后减小,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故A、B、C错误;菜叶对蜗牛的作用力是静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始终与重力平衡,一直不变,故D正确.10.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如图7所示.则下列关于行笔过程中各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图7A.毛笔对纸的压力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B.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C.白纸受到了3个摩擦力D.桌面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答案】D11.如图8所示,一个教学用的直角三角板的边长分别为a、b、c,被沿两直角边的细绳A、B悬吊在天花板上,且斜边c恰好平行于天花板,过直角的竖直线为MN.设A、B两绳对三角形薄板的拉力分别为F a 和F b,已知F a和F b及薄板的重力为在同一平面的共点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8A.薄板的重心不在MN线上B.两绳对薄板的拉力F a和F b之比为F a∶F b=b∶cC.两绳对薄板的拉力F a和F b之比为F a∶F b=b∶aD.两绳对薄板的拉力F a和F b是由于薄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答案】C【解析】三角形薄板受重力、两个拉力处于平衡状态,三个力虽然不是作用在同一点,根据三力汇交原理,三个力的延长线必然交于一点,由几何关系,三个力一定交于三角形下面的顶点,所以重心一定在MN线上,故A错误;三角形薄板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4.如图11所示,两段等长细线串接着两个质量、电荷量相等的带电小球a、b,a带正电、b带负电,悬挂于O点.现在空间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则此装置平衡时的位置可能是下列哪幅图( )图11【答案】A15.如图12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A 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另一个带电荷量也为Q 的带电小球B 固定于O 点的正下方,已知细线长OA 为2l ,O 到B 点的距离为l ,平衡时带电小球A 、B 处于同一高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静电力常量为k ,则( )图12A .A 、B 间库仑力大小为kQ 2l 2 B .A 、B 间库仑力大小为2mgC .细线拉力大小为3mgD .细线拉力大小为23kQ 29l2 【答案】D【解析】A 、B 间库仑力F =kQ 23l 2=kQ 23l2 又由平衡条件得F =mg tan 60°=3mg细线拉力F T =mgsin 30°=2mg19.如图所示,斜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两物体间用一根细线连接,在细线的中点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F,使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的受力个数一定相同B.a、b两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相同C.a、b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D.当逐渐增大拉力F时,物体a先开始滑动【答案】BD20.表面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O′处有一无摩擦定滑轮,轻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挂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两小球平衡时,若滑轮两侧细绳的长度分别为L1=2.4R和L2=2.5R,则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为m1m2,小球与半球之间的压力之比为F N1F N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1m2=2425B.m1m2=2524C.F N1F N2=2524D.F N1F N2=2425【答案】BC2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条细线一端与斜面上的物体B相连,另一端绕过质量不计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定滑轮用另一条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仅增大A的质量,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若仅增大A的质量,地面对C的摩擦力一定增大C.若仅增大B的质量,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拉力可能等于A的重力D.若仅将C向左缓慢移动一点,α角将增大【答案】ACD【解析】设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由平衡条件可知B受到细线的拉力T=mg,若Mg sinθ>mg,则有:Mg sinθ=mg+f,若Mg sin θ=mg,则f=0,若Mg sin θ<mg,则有:Mg sin θ+f=mg,若仅增大A的质量,B对C的摩擦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所以A项错误;以B、C为整体分析可知若仅增大A 的质量,绳子拉力T增大,地面摩擦力F f=T cos θ=mg·cos θ,所以B项正确;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连接A、B细线的拉力始终等于物体A的重力,增大物体B的质量不会影响该细线的拉力,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拉力等于物体A上细线拉力和物体B上细线拉力的合力,它们之间的夹角不可能为120°,所以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拉力不可能等于A的重力,所以C项错误;若仅将C向左缓慢移动一点,连接A、B 细线的拉力不变,而两细线夹角变小,合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α,合力沿角平分线方向,所以α角将减小,D项错误.。

2019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专题02 力学

2019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专题02 力学

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考纲原文再现考查方向展示考向1 对运动的描述的概念、定义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样题1】 (2018·浙江4月选考科目)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A .速度、位移B .速度、路程C .速率、位移D .速率、路程 【答案】D【解析】行驶200公里指的是经过的路程的大小,时速为110公里是某一个时刻的速度,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故D 正确,A 、B 、C 错误;故选D 。

【样题2】 (2016·新课标全国III 卷)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 .2s t B .232s tC .24s tD .28st 【答案】A【样题3】 (2011·安徽卷)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2t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1212122()()x t t t t t t ∆-+B .121212()()x t t t t t t ∆-+C .1212122()()x t t t t t t ∆+-D .121212()()x t t t t t t ∆+-【答案】A【解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1t ,平均速度为:11x v t ∆=,即为12t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2t ,平均速度为:22x v t ∆=,即为22t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由1 v 变化到2 v 的时间为:122t t t +∆=,所以加速度为:()()122112122 x t t v v a t t t t t ∆--=∆+=。

学*科网 考向2 以图象为依托,考查对直线运动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样题4】 (2018·新课标全国III 卷)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2019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专题02 力学 含答案

2019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专题02 力学 含答案

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考纲原文再现考查方向展示考向1 以图象为依托,考查对直线运动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样题1】 (2015·广东卷)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 .0.8小时内,甲、乙骑车的路程相等 【答案】B【解析】在s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了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在0.2~0.5小时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甲的图线斜率较大,即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故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在0.6时时再返回至同一位置,显然两者运动的路程不等,甲运动的路程比乙的大4 km ,故选项D 错误.【样题2】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 =3 s 时并排行驶,则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答案】BD【解析】根据v–t图象,可以判断在t=1 s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驶,故AC错误;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的距离(105)1m7.5m2x+⨯∆==,故B正确;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也就是从第1 s末到第3 s末两车运动的位移(1030)2m40m2x+⨯'∆==,故D正确.【样题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A.加速度大小为1 m/s2B.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为2 mC.2 s末的速度是4 m/sD.物体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答案】BC【解析】根据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得出关系式为:x=t2,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2,知物体的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2 m/s2,且加速度恒定不变,故A错误;根据∆x=aT2=2×1 m=2考向2 以生产、生活实际为背景考查质点的直线运动【样题4】(2016·上海卷)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 ,第二段用时2 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 .22 m/s 3 B .24 m/s 3 C .28 m/s 9 D .216m/s 9【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t时刻的瞬时速度,在第一段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16m/s=4m/s 4v =;在第二段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516m/s 8m/s 2v ==,则物体加速度5234m/s 3v v a t -==,选B. 【样题5】 (2014·海南卷)短跑运动员完成100 m 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 s 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7.5 m ,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答案】5 m/s 210 m【解析】根据题意,在第1 s 和第2 s 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运动,运动员在第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7.5 m ,则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即第1.5 s 末的瞬时速度为 1.57.5m/s 7.5 m/s 1v ==则运动员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21110 m 2x at == 考向3 结合逆向思维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样题6】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 被分为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从A 点由静止释放,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依次通过B 、C 、D 点,最后到达底端E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通过各点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B :vC :vD :v EB .物体通过各段时,速度增加量v B –v A =vC –v B =vD –v C =vE –v DC .物体由A 点到各点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t B :t C :tD :tE D .下滑全程的平均速度v =v B 【答案】ACD【解析】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v 2=2ax 可得v ∝A 正确;由于物体经过各段的时间不等,则速度增加量不等,B 错误;由212x at =可得t ∝C 正确;因t B :t E =1:2,即t AB =t BE ,v B 为AE 段中间时刻的速度,故v =v B ,D 正确.考向4 追及、相遇问题考查质点的直线运动【样题7】 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F1赛车前方200 m 处有一安全车正以10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2 m/s 2的加速度追赶.试求:(1)赛车出发3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2)赛车何时追上安全车?追上之前与安全车最远相距是多少米?(3)当赛车刚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两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第二次相遇?(设赛车可以从安全车旁经过而不发生相撞)【答案】(1)6 m/s (2)20 s 225 m (3)20 s【解析】(1)赛车在3s 末的速度为:23m /s 6m /s v at ==⨯= (2)赛车追上安全车时有:2012v t s at += 代入数据解得:20s t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有:0105s s 2a v t '=== 则相距的最远距离为:201==105m 200m 1225m=225m 22x v t s at '∆'+-⨯+-⨯⨯所以赛车停止后安全车与赛车再次相遇,所用时间为:max 020010==s=20s t v x专题二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考纲原文再现考查方向展示考向1 利用牵连体考查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平衡【样题1】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 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 ,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外力F 向右上方拉b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 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 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 .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 .物块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 .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 .物块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BD【解析】物块b 始终保持静止,物块a 也始终保持静止,滑轮两侧绳子的夹角不变,连接物块a 和b 的绳的张力等于物块a 的重力,所以连接物块a 和b 的绳的张力保持不变,绳OO '的张力也不变,AC 错误;正确.考向2 以图象为依托考查对动力学中的图象的识别和理解【样题2】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a ),一物块在t =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b )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 0、v 1、t 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 .斜面的倾角B .物块的质量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答案】ACD【解析】小球滑上斜面的初速度0v 已知,向上滑行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末速度0,那么平均速度即02v ,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012vs 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上滑行过程01sin cos v g g t θμθ=+,考向3 结合牵连体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样题3】 (2014·四川卷)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1匀速运动,小物体P 、Q 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 =0时刻P 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 2,P 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 =t 0时刻P 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B C D【答案】BC【解析】P 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如表所示,其中f =μm P g ,G =m Q g ,a 1=P Q f G m m ++,a 2=||P Qf G m m -+.括号内表示传送带足够长时P 的运动状态.综上,选BC.考向4 多过程、多质点模型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样题4】(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1 kg和m B=5 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0=3 m/s.A、B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答案】(1)1 m/s (2)1.9 m【解析】(1)滑块A和B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B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和f3,A和B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 A和a B,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1.在物块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f1=μ1m A g,f2=μ1m B g,f3=μ2(m A+m B+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 A a A,f2=m B a B,f2–f1–f3=ma1可得a A=a B=5 m/s2,a1=2.5 m/s2设在t1时刻,B与木板共速,为v1由运动学公式有v1=v0–a B t1=a1t1解得t1=0.4 s,v1=1 m/s设从B与木板共速到A和B相遇经过的时间为t2,A和B相遇且共速时,速度大小为v2由运动学公式有v2=v1–a2t2=–v1+a A t2解得t2=0.3 s,v2=0.5 m/s在t 2时间内,B 及木板相对地面的位移1221()0.225 m 2v v t x +== 全过程A 相对地面的位移0212()()0.875 m 2A v v t t x -++==- 则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x =x B +x 1+|x A |=1.9 m (也可用如图的速度–时间图线求解)专题三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考纲原文再现考查方向展示考向1 单独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样题1】 (2011·上海卷)如图,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 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船的速率为A .sin v αB .sin v αC .cos v αD .cos v α【答案】CD考向2 单独考查拋体运动的规律及分析方法【样题2】 (2015·上海卷)如图,战机在斜坡上方进行投弹演练.战机水平匀速飞行,每隔相等时间释放一颗炸弹,第一颗落在a 点,第二颗落在b 点.斜坡上c 、d 两点与a 、b 共线,且ab=bc=cd ,不计空气阻力.第三颗炸弹将落在A .bc 之间B .c 点C .cd 之间D .d 点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假设第二颗炸弹的轨迹经过a 、b ,第三颗炸弹的轨迹经过P 、Q ;a 、A 、B 、P 、C 在同一水平线上,由题意可知,设aA =AP =x 0,ab =bc =L ,斜面的倾角为θ,三颗炸弹到达a 所在水平面的坚直速度为v y ,水平速度为v 0,对第二颗炸弹:水平方向:1001cos t v x L x =-=θ,坚直方向:211121gt t v y y +=,对第三颗炸弹:水平方向:20022cos 2t v x L x =-=θ,坚直方向:222221gt t v y y +=,解得:t 2=2t 1;y 2>2y 1;所以Q 点在c 点的下方,也就是第三颗炸弹将落在bc 之间,故A 正确,BCD 错误.考向3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样题3】 (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a 和b (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 与转轴OO ′的距离为l ,b 与转轴的距离为2l .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一定比a 先开始滑动B .a 、b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C .ωb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 .当ω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答案】AC【解析】小木块a 、b 都随水平转盘做匀速圆周运动,发生相对滑动前,a 、b 的角速度相等,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f =mR ω2,由于b 的转动半径较大,所以发生相对滑动前b 所受静摩擦力较大,B错误;随考向4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样题4】 (2013·重庆卷)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 的对称轴OO ′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 点的连线与OO ′之间的夹角θ为6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若ω=ω0,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ω0;(2)ω=(1±k )ω0,且0<k ≤1,求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答案】(1(2)当ω=(1+k)ω0时,摩擦力大小为)(22kmg+、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下;当ω=(1–k)ω0、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上【解析】(1)当摩擦力为零,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mg tanθ=mR sin θ·ω02,解得ω=(2)当ω=(1+k)ω0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不够提供向心力,摩擦力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cos 60°+N sin 60°=mR sin 60°·ω2,f sin 60°+mg=N cos 60°联立两式解得22()kf mg+=当ω=(1–k)ω0时,摩擦力方向沿罐壁切线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 sin 60°–f cos 60°=mR sin 60°·ω2,mg=N cos 60°+f sin 60°联立两式解得f=考向5 圆周运动的临界极值问题【样题5】(2017·江苏卷)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上,物块质量为M,到小环的距离为L,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小环和物块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2FB.小环碰到钉子P时,绳中的张力大于2FC.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 2v gD.速度v【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F 为夹子与物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但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夹子与物块间的静摩擦力没有达到最大,故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Mg ,A 错误;小环碰到钉子时,物块做圆周运动,2T v F Mg M l-=,绳中的张力大于物块的重力Mg ,当绳中的张力大于2F 时,物块将从夹子中滑出,即22v F Mg M l-=,此时速度v =B 错误;D 正确;物块能上升的最大高度,22v h g =,所以C 错误.考向6 传动与转动问题【样题6】 如图所示,轮O 1、O 3固定在同一转轴上,轮O 1、O 2用皮带连接且不打滑.在O 1、O 2、O 3三个轮的边缘各取一个点A 、B 、C ,已知三个轮的半径之比为123::2:1:1r r r =,当转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B 、C 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2:1 B .A 、B 、C 三点的周期之比为1:2:1 C .A 、B 、C 三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2:1D .A 、B 、C 三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4:1 【答案】ACD【解析】A 、B 两点靠传送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A 、C 共轴转动,角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 r ω=,则13::2:1A C v v r r ==,所以A 、B 、C 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2:1A B C v v v =,A 正确;专题四 机械能考纲原文再现考查方向展示考向1 结合斜面模型考查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样题1】 如图所示,分别用恒力F 1、F 2先后将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同一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拉至顶端,两次所用时间相同,第一次力F 1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 2沿水平方向.则两个过程比较A .接触面上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相同 B.物体的机械能增加量相同 C .F 1做的功与F 2做的功相同 D .F 1做功的功率比F 2做功的功率小 【答案】BD【解析】两个过程中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同,故摩擦力大小不同,则产生的热量不相同,故A 错误;物体末速度相同,又由于处于相同的高度,所以两物体机械能变化量相同,故B 正确;由题图分析可知,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大,故1F 做功的功率比2F 做功的功率小,故D 正确.考向2 机车启动考查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样题2】 如图是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 前进距离s ,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 ,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 ,那么A .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PtB .这段时间内小车先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C D 【答案】AC【解析】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 ,所以W 电=Pt ,所以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Pt ,故A 正确.小车电动机的功率恒定,速度不断变大,根据功率与速度关系公式P =F 0v 可知,牵引力不断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PF ma v-=故小车的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故B 错误;对小车启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2102W FS mv -=-电C 正确,D 错误.考向3 单体运动考查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样题3】 (2017·江苏卷)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k0E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k E 与位移x 的关系图线是A B C D【答案】C【解析】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k k0(sin cos )E E mgx θμθ-=-+,当E k =0时考向4 多体运动考查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样题4】 (2015·广东卷)如图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 =0.5 m ,物块A 以v 0=6 m/s 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 ,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道上P 处静止的物块B 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 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 =0.1 m ,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A 、B 的质量均为m =1 kg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A 、B 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1)求A 滑过Q 点时的速度大小v 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 (2)若碰后AB 最终停止在第k 个粗糙段上,求k 的数值;(3)求碰后AB 滑至第n 个(n <k )光滑段上的速度v n 与n 的关系式.【答案】(1)v =4 m/s F =22 N (2)k =45 v n =n 2.09- m/s (其中n =1、2、3、···、44) 【解析】(1)物块A 从开始运动到运动至Q 点的过程中,受重力和轨道的弹力作用,但弹力始终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2mgR =221mv –2021mv解得:v =gR v 420-=4 m/s在Q 点,不妨假设轨道对物块A 的弹力F 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 +F =R v m 2解得:F =Rv m 2–mg =22 N ,为正值,说明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同.(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块A 与物块B 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 0,设碰后A 、B 瞬间一起运动的速度为v 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0=2mv 0′ 解得:v 0′=2v =3 m/s 设物块A 与物块B 整体在粗糙段上滑行的总路程为s ,根据动能定理有:–2μmgs =0–20)2(21v m ' 解得:s =gμv 220'=4.5 m所以物块A 与物块B 整体在粗糙段上滑行的总路程为每段粗糙直轨道长度的Ls =45倍,即k =45 (3)物块A 与物块B 整体在每段粗糙直轨道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为:a =mmgμ22-=–μg =–1 m/s 2由题意可知AB 滑至第n 个(n <k )光滑段时,先前已经滑过n 个粗糙段,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式有:2naL =2n v –2v ' 解得:v n =naL v 220+'=n 2.09- m/s (其中n =1、2、3、···、44) 考向5 连接体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样题5】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物块A 、B 通过轻质细线跨过轻质定滑轮连接,B 的正下方有一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伸缩且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其劲度系数为k .开始时,A 固定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底端,弹簧处于原长状态,B 到弹簧上端的高度为H .现在由静止释放A ,已知A 上滑过程中细线不收缩的条件是34mgH k≤,g 为重力加速度,忽略滑轮与轮轴间的摩擦,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B 到弹簧上端的高度34mg H k =时,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2258m g kB .当B 到弹簧上端的高度34mg H k =时,A 上滑的最大位移为94mgkC .当B 到弹簧上端的高度mg H k =时,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221916m g kD .当B 到弹簧上端的高度mg H k =时,A 上滑的最大位移为218mg k【答案】BD【解析】当细线将要开始收缩时,A 、B 的加速度相等,细线上拉力为零,设弹簧弹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a =mg sin 30°=F –mg ,B 下落到最低点时,F 最大,由于34mgH k=时,线恰好不收缩,则B 到最低点时细线上拉力为零,解得32mg F =,弹簧的最大压缩量32mgx k ∆=,A 上滑的最大位移3944mg mg x x k k=+∆=,从释放A 至B 到最低点,由动能定理有(1sin30)0mgx W -︒+=,根据功能关系,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系统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即22p 98m g E W k=-=,A 错误,B 正确;当mg H k =,弹簧被压缩Δx 时,细线上拉力为零,之后B 继续下降,但B 减速下降的加速度大小大于A 减速上滑的加速度大小,细线将收缩,从释放A 到弹簧被压缩Δx 过程,由动能定理有22()(1sin 30)2mg mv mg x W k +∆-︒+=,可得弹簧被压缩Δx 时A 、B 的速度v =可考向6 结合弹簧模型考查守恒定律的应用【样题6】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 点,AC =7R ,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未画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点到达F 点,AF =4R ,已知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1=4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取34sin 37cos 3755︒=︒=,)(1)求P 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 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 点.G 点在C 点左下方,与C 点水平相距72R 、竖直相距R ,求P 运动到D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 的质量.【答案】(1)B v =(2)p 125E mgR =(3)D v =113m m = 【解析】(1)根据题意知,B 、C 之间的距离l 为l =7R –2R ① 设P 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B ,由动能定理得21sin cos 2B mgl mgl mv θμθ-=②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B v =(2)设BE =x .P 到达E 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P 由B 点运动到E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2p B 1sin cos 02mgx mgx E mv θμθ--=-④ E 、F 之间的距离l 1为l 1=4R –2R +x ⑤P 到达E 点后反弹,从E 点运动到F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E p –mgl 1sin θ–μmgl 1cos θ=0⑥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x =R ⑦p 125E mgR =⑧ (3)设改变后P 的质量为m 1.D 点与G 点的水平距离x 1和竖直距离y 1分别为175sin 26x R R θ=-⑨ 155cos 66y R R R θ=++⑩式中,已应用了过C 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θ的事实. 设P 在D 点的速度为v D ,由D 点运动到G 点的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公式有2112y gt =⑪ x 1=v D t ⑫联立⑨⑩⑪⑫式得D v =设P 在C 点速度的大小为v C .在P 由C 运动到D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221111155(cos )2266C D m v m v m g R R θ=++⑭ P 由E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同理,由动能定理有2p 1111(5)sin m g(5)cos 2C E m g x R x R m v θμθ-+-+=⑮ 联立⑦⑧⑬⑭⑮式得113m m =⑯ 专题五 碰撞与动量守恒考纲原文再现考查方向展示考向1 结合生活现象考查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样题1】 (2015·重庆卷)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 (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A mg +B mgC mgD mg - 【答案】A考向2 考查动量守恒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样题2】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答案】A【解析】设火箭的质量(不含燃气)为m 1,燃气的质量为m 2,根据动量守恒,m 1v 1=m 2v 2,解得火箭的动量为:p =m 1v 1=m 2v 2=30 kg m/s ⋅,所以A 正确,BCD 错误.考向3 通过典型模型考查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样题3】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 、B 、C 位于同一直线上,A 位于B 、C 之间.A 的质量为m ,B 、C 的质量都为M ,三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 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 和M 之间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 只与B 、C 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答案】2)m M ≥【解析】设A 运动的初速度为vA 向右运动与C 发生碰撞,根据弹性碰撞可得12mv mv Mv =+22212111222mv mv Mv =+ 可得1m M v v m M -=+22mv v m M=+ 要使得A 与B 发生碰撞,需要满足10v <,即m M <A 反向向左运动与B 发生碰撞过程,弹性碰撞134mv mv Mv =+222134111222mv mv Mv =+ 整理可得31m Mv v m M -=+412m v v m M =+由于m M <,所以A 还会向右运动,根据要求不发生第二次碰撞,需要满足32v v < 即2212()m M m m M v v v v m M m M m M--=>=+++整理可得224m Mm M +>解方程可得2)m M ≥【样题4】 (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物块A 和B 通过一根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跨放在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两侧,质量分别为m A =2 kg 、m B =1 kg.初始时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B 悬于空中.先将B 竖直向上再举高h =1.8 m (未触及滑轮)然后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细绳绷直,A 、B 以大小相等的速度一起运动,之后B 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取g =10 m/s 2.空气阻力不计.求:(1)B 从释放到细绳刚绷直时的运动时间t ; (2)A 的最大速度v 的大小; (3)初始时B 离地面的高度H .【答案】(1)0.6s t = (2)2m/s v = (3)0.6m H = 【解析】(1)B 从释放到细绳刚绷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有:221gt h =解得:0.6s t =(3)细绳绷直后,A 、B 一起运动,B 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说明此时A 、B 的速度为零,这一过程中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gH m gH m v m m A B B A =++2)(21解得,初始时B 离地面的高度0.6m H =【样题5】 (2016·海南卷)如图,物块A 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下,初始时静止;从发射器(图中未画出)射出的物块B 沿水平方向与A 相撞,碰撞后两者粘连在一起运动;碰撞前B 的速度的大小v 及碰撞后A 和B 一起上升的高度h 均可由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得.某同学以h 为纵坐标,v 2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作直线拟合,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 =1.92 ×10-3 s 2/m.已知物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0.400 kg 和m B =0.100 kg ,重力加速度大小g =9.80 m/s 2.(1)若碰撞时间极短且忽略空气阻力,求h –v 2直线斜率的理论值k 0;(2)求k 值的相对误差δ(δ=00k k k -×100%,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答案】(1)2.04×10–3 s 2/m (2)6%【解析】(1)设物块A 和B 碰撞后共同运动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B v =(m A +m B )v' ① 在碰后A 和B 共同上升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1()()2A B A B m m v m m gh '+=+②【样题6】 (2012·广东卷)图(a )所示的装置中,小物块A 、B 质量均为m ,水平面上PQ 段长为l ,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段光滑.初始时,挡板上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长为r 的连杆位于图中虚线位置;A 紧靠滑杆(A 、B 间距大于2r ).随后,连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带动滑杆作水平运动,滑杆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b )所示.A 在滑杆推动下运动,并在脱离滑杆后与静止的B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1)求A 脱离滑杆时的速度0v ,及A 与B 碰撞过程的机械能损失ΔE .(2)如果AB 不能与弹簧相碰,设AB 从P 点到运动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 1,求ω的取值范围,及t 1与ω的关系式.。

(完整版)2019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2019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高考物理考试大纲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 向“解决问题”转变,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力与物体的平衡
1.如图所示,无风时气球在轻绳的牵引下静止在空中,此时轻绳的拉力为F.当有水平风力作用时,轻绳倾斜一定角度后气球仍静止在空中,有风时与无风时相比( )
A.气球所受合力减小B.气球所受合力增大
C.轻绳的拉力F减小D.轻绳的拉力F增大
【答案】D
【解析】有风时与无风时,气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合力为零,不变,A、B错误;无风时气球在竖直方向受重力、绳子拉力和浮力,由平衡条件得F浮-mg-F=0,解得F =F浮-mg;有风时,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的拉力沿竖直方向的分量等于浮力和重力之差,则有F浮-mg-F′cos θ=0,解得F′cos θ=F浮-mg,故F′>F,所以F 增大,C错误,D正确.
8.如图3,某同学将一本物理书用手指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保持静止,则与书本相关的作用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书本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书本的重力
B.手指对书本的摩擦力一定等于书本的重力
C.墙对书本的摩擦力一定等于书本的重力
D.当手指对书本的压力增大时,书本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
【答案】A
9.一只蜗牛沿着弧形菜叶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
A.菜叶对蜗牛的弹力大小一定不变
B.菜叶对蜗牛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变
C.菜叶对蜗牛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断减小
D.菜叶对蜗牛的作用力大小一定不变
【答案】D
【解析】设坡角为α,蜗牛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 N =mg cos α,F f=mg sin α;由于坡角α先变小后变大,故支持力F N先增大后减小,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故A、B、C错误;菜叶对蜗牛的作用力是静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始终与重力平衡,一直不变,故D正确.
10.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如图7所示.则下列关于行笔过程中各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图7
A.毛笔对纸的压力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
B.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C.白纸受到了3个摩擦力
D.桌面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
【答案】D
11.如图8所示,一个教学用的直角三角板的边长分别为a、b、c,被沿两直角边的细绳A、B悬吊在天花板上,且斜边c恰好平行于天花板,过直角的竖直线为MN.设A、B两绳对三角形薄板的拉力分别为F a和F b,已知F a和F b及薄板的重力为在同一平面的共点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8
A.薄板的重心不在MN线上
B.两绳对薄板的拉力F a和F b之比为F a∶F b=b∶c
C.两绳对薄板的拉力F a和F b之比为F a∶F b=b∶a
D.两绳对薄板的拉力F a和F b是由于薄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C
【解析】三角形薄板受重力、两个拉力处于平衡状态,三个力虽然不是作用在同一点,根据三力汇交原理,三个力的延长线必然交于一点,由几何关系,三个力一定交于三角形下面的顶点,所以重心一定在MN线上,故A错误;三角形薄板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4.如图11所示,两段等长细线串接着两个质量、电荷量相等的带电小球a、b,a带正电、b带负电,悬挂于O点.现在空间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则此装置平衡时的位置可能是下列哪幅图( )
图11
【答案】A
15.如图12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A 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另一个带电荷量也为Q 的带电小球B 固定于O 点的正下方,已知细线长OA 为2l ,O 到B 点的距离为l ,平衡时带电小球A 、B 处于同一高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静电力常量为k ,则( )
图12
A .A 、
B 间库仑力大小为kQ 2
l 2 B .A 、B 间库仑力大小为2mg
C .细线拉力大小为3mg
D .细线拉力大小为23kQ 29l
2 【答案】D
【解析】A 、B 间库仑力F =kQ 2
3l 2=kQ 23l
2 又由平衡条件得F =mg tan 60°=3mg
细线拉力F T =mg
sin 30°=2mg
19.如图所示,斜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 、b ,两物体间用一根细线连接,在细线的中点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F ,使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两物体的受力个数一定相同
B .a 、b 两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相同
C .a 、b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
D .当逐渐增大拉力F 时,物体a 先开始滑动
【答案】BD
20.表面光滑、半径为R 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O 的正上方O ′处有一无摩擦定滑轮,轻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挂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两小球平衡时,若滑轮两侧细绳的长度分别为L 1=2.4R 和L 2=2.5R ,则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为m 1m 2,小球与半球之间的压力之比为F N1F N2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m 1m 2=2425
B.m 1m 2=2524
C.F N1F N2=2524
D.F N1F N2=2425
【答案】BC
2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条细线一端与斜面上的物体B 相连,另一端绕过质量不计的定滑轮与物体A 相连,定滑轮用另一条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
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仅增大A的质量,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B.若仅增大A的质量,地面对C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若仅增大B的质量,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拉力可能等于A的重力
D.若仅将C向左缓慢移动一点,α角将增大
【答案】ACD
【解析】设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由平衡条件可知B受到细线的拉力T=mg,若Mg sinθ>mg,则有:Mg sinθ=mg+f,若Mg sin θ=mg,则f=0,若Mg sin θ<mg,则有:Mg sin θ+f=mg,若仅增大A的质量,B对C的摩擦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所以A项错误;以B、C为整体分析可知若仅增大A的质量,绳子拉力T增大,地面摩擦力F f=T cos θ=mg·cos θ,所以B项正确;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连接A、B细线的拉力始终等于物体A的重力,增大物体B的质量不会影响该细线的拉力,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拉力等于物体A上细线拉力和物体B上细线拉力的合力,它们之间的夹角不可能为120°,所以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拉力不可能等于A的重力,所以C项错误;若仅将C向左缓慢移动一点,连接A、B 细线的拉力不变,而两细线夹角变小,合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α,合力沿角平分线方向,所以α角将减小,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