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全国一流本科教育与新工科研讨会-青岛大学

合集下载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1.引言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下,本科课程和专业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推动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抓手。

为了全面了解全国各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情况,本次汇报会将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汇报。

2.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情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指在全国高等教育系统内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认定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高水平的本科课程。

自2017年起,教育部在全国开展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328所高校的896个本科专业列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并获得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资助。

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过程中,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本科课程建设力度。

通过确定学科发展规划,梳理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进程。

此外,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也对高校的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提高了本科课程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学科竞争力。

3.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高校紧密结合国家产业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积极进行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一大批一流本科专业涌现,涵盖了工学、理学、文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高校注重培养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一流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同时,高校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境外专家,组建国际化的教学团队,提升一流本科专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成效评估和展望通过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的全面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高校在本科课程和专业建设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一、前言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

作为学校领导和教师,我们深知本次汇报的重要性,也深知我校在课程和专业建设方面的进展。

希望通过本次汇报,能够让大家了解到我校的努力和成果,也希望能够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和指导。

二、当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指由国家批准的一流课程,是其所在学校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是国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一部分。

目前,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加强了对一流课程建设的引领和指导,突出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在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方面,学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学校不断提高对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融合,坚持以实践教学为主渠道。

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成果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首先,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立项方面,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深入挖掘学科特色,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并经过了专家组的评审和认可。

目前,学校已有多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其次,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学校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已经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本科专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学校的一流本科专业在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学生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了一流本科课程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宣传工作,广泛吸引了社会和行业的关注和支持。

学校的一流本科课程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在高校教育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了社会稀缺人才的摇篮。

大类招生背景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大类招生背景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1年第6期Popular Science一、概述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会上150所高校联合发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提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实行大类招生是高等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学科门类相近或者学科交叉的原则,将若干专业进行合并,统一成专业大类对外招生[1]。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

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二、大类招生背景下赋予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新的要求2019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2]。

大类招生是对传统的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必然会对原有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影响。

因此,在大类招生背景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对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课程建设理论体系,拓宽课程建设思路,推动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三、基于大类招生的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注意事项(一)课程目标的设置。

以目标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课程目标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立起课程建设新标杆;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构建满足社会经济、行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体系,制定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网络学习空间课为抓手的课程建设规划。

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学满意度实证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

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学满意度实证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

第34卷第1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2月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o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o Edition)Vol.34No.1 Feb.2021DOI编码:10.19847/j.ISSN1008-2646.2021.01.010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学满意度实证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张泓#,田辉2(1-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94;2-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要:本科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核心地位,高校应高度关注本科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并力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本文通过调查样本数据分析,对本科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促进高校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关键词:本科教学;满意度调查;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战略地位。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书记校长不是合格的书记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

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一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阶段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阶段实践,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教育中确立+1,(“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

”没有本科教育水平的提升,就很难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四位一体”教学评价体系等建议%文章编号:1008-2646(2021)01-0072-09一、教学满意度概念与评价指标构成在探讨一流本科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本科教学满意度”。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成为了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估体系等方面,探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课程内容一流本科课程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

具体要求如下:1.核心知识结构:明确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突出学科的基础性和核心性内容。

同时,要关注前沿研究成果,将最新的科学发现融入到课程中。

2.实践性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设置实验课、实习或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3.跨学科融合:鼓励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可以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学方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具体要求如下:1.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案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活动,促进学生成员间的互动和合作。

3.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可以使用PPT、视频、网络资源等,提升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评估体系一流本科课程的评估体系应该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具体要求如下:1.多样性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不仅仅依靠笔试和闭卷考试。

可以引入开放性问题、论文写作、实践报告等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2.自我评价与同行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同时,可以引入同行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

3.持续评估:课程的评估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书院制育人助力一流本科教育——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为例

书院制育人助力一流本科教育——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为例

2022年第11期总第563期No.11,2022SumNo.563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自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正式提出探索建立书院制、住宿学院制等有利于师生开展交流研讨的学习生活平台以来,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已成为一流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探索,众多国内高校开展了书院制办学的探索实践。

2021年以来,教育部针对拔尖学生培养更是多次强调,要深入探索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三制”交叉融通的创新育人模式。

书院教育符合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的内在需求和价值定位,有效回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之问。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成立于2007年9月,是全国首家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本科生书院。

孟宪承书院坚持开放办学,借鉴西方大学书院的社区制、导师制及通识教育等育人举措,融通中国古代书院的德业兼修、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优良传统,经过近十五年的不懈探索,逐渐形成融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和养成教育为一体的书院制育人体系,创设了“德智体美劳+教师教育”“5+1”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打造了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卓越师生成长共同体。

1强化思想引领,助力落实立德树人一流本科教育,离不开一流的立德树人体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流的大学不仅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强调健全人格塑造,即对内能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对外能呼应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1]。

书院制育人模式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强化思想引领,通过联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能够有效统合学校机关部门、专业院系育人资源,创新育人载体和路径,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实现育人功能的倍增效应。

孟宪承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理念统领书院建设,将书院育人工作与学生党建、教师教育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有机结合,以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为目标,纵深推进书院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和深处。

新工科背景下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作者:刘团结胡艳丽黄凯峰蔡士凯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第23期[摘要]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卓越创新型人才,在新工科工程教育理念及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根据行业发展和学校办学定位,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匹配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创新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开发各类适应专业教学的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提出建设方案,形成五条并举专业建设路径及“教师+学生”能力提升的闭环人才培养特色,总结该模式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及专业建设的未来规划。

[关键词] 建设路径;一流专业建设;新工科[基金项目] 2021年度淮南师范学院校级质量工程“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2021hsxgk01);2020年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CDIO创新模式下学科技能竞赛实践基地建设”(202002286036);2021年度淮南师范学院校级质量工程“支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达成的电工技术实训教学大纲研制”(2021hsjypj33);2019年度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信号与系统”(2019mooc257)[作者简介] 刘团结(1982—),男,河南新蔡人,硕士,淮南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研究;胡艳丽(1982—),女,安徽砀山人,硕士,淮南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工会主席,主要从事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3-0137-04 [收稿日期] 2021-11-11教育部在2017年提出新工科发展战略,对我国高等院校工科教育培养目标、理念、模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7号),淮南师范学院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就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我们学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情况。

首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报: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目标和意义、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进展情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一、建设目标和意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通过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推动学校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同时,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也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可以带动学校整体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

二、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进展情况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面,我们学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

我们以建设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课程体系为主要内容,通过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们的课程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目标,各项指标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课程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同时也需要有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

其次,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需要与国际接轨,需要吸引国际一流教育资源和人才。

另外,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一大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

四、未来的发展规划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

我们计划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资源,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课程体系。

我们还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工作,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时,我们也将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估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地方工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的思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地方工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的思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地方工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的思考*王飞,刘胜辉,崔玉祥(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全球正处于第四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进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3D打印、量子通信、基因技术、新能源等必将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016年6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工程联盟会议上,与会各成员国一致同意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组织的正式成员,它表明我国的工程教育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开启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国际化道路,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工程教育的变革。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化流动日益频繁,走华盛顿协议之路成为了所有工业化国家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背景下,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探索和总结地方工科院校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的经验和办法,对于“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华盛顿协议》组织及其内涵特征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存在普遍差异,使得各个国家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带来的弊端,1989年,由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六个英语国家的专业组织团体签订了《华盛顿协议》,它是一项国际互认协议,承认签约国家或地区所认证的工程专业(主要是4年制本科)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认为经任何缔约方认证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均达到了从事工程师职业的基本质量标准。

[1]《华盛顿协议》的核心是实现各国工程教育领域认证专业的国际互认,认证过程中通过遵循实质、等效原则的措施,来解决工程专业质量的国际互认问题,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深入把握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要求。

它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所有缔约方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认证政策和认证程序具有摘要: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以后,地方工科院校按照国家要求,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它对于保障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2022年第11期总第563期No.11,2022SumNo.563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1前言一流本科教育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也是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

[1]关于一流本科教育,笔者认为,能够培养出一流专业人才的本科教育才能称之为一流本科教育,而不是一流大学提供的本科教育。

人无完人,高校也是如此,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冷门专业和优势专业,而只要能够不断培养出一流的专业人才,那么这所高校的优势专业便可以被看作是一流本科专业。

每一所本科高校都有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本科专业的潜力。

目前,我国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蓬勃发展。

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将建设一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的主要任务。

[2]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标志着“双万计划”正式启动[3],旨在进一步推动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2020年,首批“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评选结果公布,确定了4054个国家级建设点和6210个省级建设点。

2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地方高校为地方和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与毕业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双万计划”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将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赛道建设,且地方高校得到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共获批建设点2363个,占总数的58.3%。

从中可以看出,政府鼓励地方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开设一流本科专业。

从目前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来看,许多高校都采取了诸多措施:建设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建设校园公共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整合教学资源,开发优质课程,提供开放的学习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等等。

这些举措有利于为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提供支持。

然而,由于办学实力以及经费投入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地方高校的本科专业建设水平与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教授、以及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很荣幸能够给大家汇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情况。

本次汇报将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课程建设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面,我们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本科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

我们聘请了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和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课程改革。

首先,我们对现有课程进行了排查和分析,深入研究了国内外高水平课程体系和课程思路,提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本科课程设置方案。

我们增加了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跨学科的整合,使课程更贴近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设了一系列的研究型课程。

这些课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通过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最后,我们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增设了国际化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

这些课程不仅让学生了解国际前沿的学术成果和技术发展,还通过与国外学生的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二、专业建设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面,我们秉承“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原则,充分结合学科优势和行业需求,开展了系统的专业改革和创新。

首先,我们对专业架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强化了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了一批具有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专业课程中增设了实践环节和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

其次,我们与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和实习基地建设。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我们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并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六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名单

第六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名单
第六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名单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前五位成果主要完成单位获奖等次2009001山东农业大学2009002青岛大学2009003创建具有共轭效应的教学质量保障新模式的探索中国海洋大学2009004情感激励嫁接三结合育人机制研究2009005金融数学高级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实践山东大学2009006海洋化学理科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中国海洋大学2009007地方大学人才培养和合模式研究与实践济南大学杜立新山东大学2009009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青岛科技大学2009010突出石油化工特色创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2009011整体化临床教学改革山东大学2009012农学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山东农业大学2009013传统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014教学科研互动发展培养药学创新人才中国海洋大学2009015省属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聊城大学2009016立足专业发展校地联合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鲁东大学2009017高校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曲阜师范大学2009018构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普通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体系山东大学张平华烟台大学2009020化工学科群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青岛科技大学2009021国际化视野下的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山东大学2009022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全面改革山东大学2009023山东大学2009024泰山学院2009025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青岛科技大学2009026构建师范类院校理工融合资源共享的化学实验教学平台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027综合开放研究环境下的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山东大学2009028矿业类学科专业群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山东科技大学2009030农业高校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与应用青岛农业大学2009031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山东经济学院2009032面向石油行业的远程与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与研究2009033以教学团队精品课程与教学方式为重点推进历史学专业改革与建设鲁东大学2009034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济南大学2009035数学物理方法多元化双主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鲁东大学2009036运筹学系列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山东大学2009

对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思考

对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思考

对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思考【摘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但当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我们需要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体制的优化,激发教师创新活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加强实践教学、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一流本科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关键词】关键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课程建设,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体制,教师创新活力,学科交叉,跨学科融合,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学生综合能力,社会联系,产学研融合,全社会参与,教育体系,教育机制。

1. 引言1.1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之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流本科教育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

优质的本科教育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流本科教育是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供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流本科教育还是社会各界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共同期许。

通过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可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声誉,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

1.2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本科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了高校之间的差距。

一些名校拥有更多的师资和设施,而一些地方院校面临着师资不足和设施陈旧的问题。

这种不公平的情况导致了教育质量的差异,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也是当前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但是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和变革的意识。

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

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

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王建华【摘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逻辑推演和政策延伸.“双万计划”聚焦本科专业点,致力于“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相关政策对于促进高校聚力本科人才培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由于建设周期短,建设规模大,建设经费依赖地方和高校统筹,最主要的是,高等教育理论界对于“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本科专业”缺乏必要的共识,高等教育实践中对于“什么是一流本科教育”和“什么是一流本科专业”也缺乏明确的判别标准.基于此,“双万计划”之于“一流本科专业”将更多的是有计划的遴选而非重点建设.【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07)004【总页数】7页(P122-128)【关键词】一流本科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双一流”【作者】王建华【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近年来,为了扭转过度重视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的可能缺陷,相关部门不断突显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基于“一流本科教育”的概念,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

根据政府部门的相关文件,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符合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

但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潮流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基于“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能否支撑起我们需要的一流本科教育、能否全面提高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并切实促进一流人才培养?这些都值得思考。

一、一流本科专业的提出当前之所以会提出一流本科专业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高等教育领域长期的重点建设,过于关注科研产出,对于本科教育的重要性有所忽视;人们担心“双一流”建设有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基于科研产出的大学排名和学科排名,进一步削弱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人才培养;另一个方面是“双一流”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升级版”,不可避免存在相应的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对于身份固化与等级化的担忧使很多没有入选或根本没有机会入选建设名单的高校产生一种被剥夺感。

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校内验收报告

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校内验收报告

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校内验收报告学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批年限:2019年专业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务处制填表说明1.报告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准确严谨,且与本专业建设内容相关。

填报内容不得有空缺项,如无内容应填aτ-.,,尢。

2.报告统一用A4纸正反打印,附件材料在后,装订成1册。

3.所填内容的真实性由所在学院(部)负责审核。

一、专业基本情况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三、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注:1、标志性成果分国家级和省级两类。

国家级成果包括:国家教学成果奖、教育部•流课程(五类金课)、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未来技术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四新”实践与改革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奖项、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奖项等。

省级成果包括:省教学成果奖、省一流课程、省级重点产业学院、省重点教材、省教改项目、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奖项等。

2、国家级•流专业原则上应完成的标志性成果数量为I+11+X∙I代表国家级成果,至少应完成1项;H代表省级成果,至少应完成2项:X代表国家专业认证(有国家专业认证的专业必须完成,没有国家专业认证的专业此项不记)。

四、经费使用情况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设想简要介绍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后期建设目标、思路和举措等,不超过500字。

六、审核意见专家组签名:专业负责人审核意见经审核,表格所填内容属实,本人对所填内容负责。

专业负责人签名:师德师风问题、重大教学和安全责任事故自查情况学院负责人签名:部门(公章)学院组织专家论证意见学校教学委员会评审意见注:填表时请保持所有意见栏在最后一页。

国内主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介绍

国内主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介绍
理工科的课程结构为:自然科学基础占25%,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占25%,专业相关科课程占50%。
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课程由科学技术类、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类 和专业相关课程三部分构成。其中,科学技术类课程20学分左 右。
三、主要高校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进展情况(按类培养)
实例 2、清华大学(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下辖信息管理、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
二、改革的背景
2、培养复合型人Βιβλιοθήκη 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大
批新兴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相继产生或成熟。与此 同时,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社会和社会 分工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世界各国之间和各国内部 产业竞争更加激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 创新型人才。
三、主要高校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进展情况(按类培养)
实例 2、清华大学(1)
清华大学从2002年起试行按专业大类教学。清华大学在2002年8 月发布的《关于制定本科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工作意见》中提 出,应积极推进实行按专业大类制定统一的培养方案,以实现通 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科专业总学分一般为170学 分。其中,课程学分140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0学分。课程总学 时不超过2240,平均周学时20左右。
(二)基本按学科大类或学院教学,即按类培养, 按模块设置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模块,适当压 缩了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时数和课程门 数,专门设立了由学生任意选修的文化素质教 育课程模块(或称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对这类学校,下面举几个例子。
三、主要高校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进展情况(按类培养)
实例 1、北京大学(1)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山西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等

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

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
以美国工程教育的主要措施为例
01
02
6.我校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
《应用型大学建设思路》,
基于校企合作成立组织机构
二级教学机构 理事会
重要事业单位
龙头、骨干企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建设委员会
政府知名管理者
企业高管人员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应 用 型 人 才
教材体系
原理教材
操作教材
前景教材
2)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设计主要取决于学什么 教学过程主要取决于怎么学 教学评价主要取决于学得怎样 这是成果导向教育的使然
以教师为中心 教学设计主要取决于教什么 教学过程主要取决于怎么教 教学评价主要取决于教得怎样 这是学科导向教育的必然
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质量管理处于监控的初级阶段, 初步具备了监督、调控功能,但缺乏改进功能。一个具有完善功能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该具备“闭环”特征,即通过监督功能发现偏差,通过调控功能纠正这些偏差,再通过改进功能分析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并对系统进行改进。也就是说,这三个功能是首尾搭接,互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从而实现如下功能: 能够持续地改进培养目标,以保障其始终与内、外部需求相符合; 能够持续地改进毕业要求,以保障其始终与培养目标相符合; 能够持续地改进教学活动,以保障其始终与毕业要求相符合。
05
2022
我校的新工科建设与发展
06
主要内容
1. 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
01.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 以立德树人为引领, 以应对变化、 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 以继承与创新、 交叉与融合、 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 培养未来多元化、 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教育部建设一流本科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改革研究

教育部建设一流本科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改革研究

教育部建设一流本科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改革研究作者:陈玲李浙昆徐建航李云霞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第45期[摘要]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分析和研究了目前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以金课标准为导向的、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方向。

以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为例,论述了三方面的改革措施,即制订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目标;以PBL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设计;注重过程考核的考核改革。

以目前在该门课程上已经进行的研究和探索经验为建设一流课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一流课程;课程改革;高阶;挑战度;项目式教学[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5-0022-02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而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改革是关键,是推进教学改革的落脚点。

教育部近期出台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更是将课程改革推到风口浪尖,课程改革成为每个任课教师的必修课。

近期课程改革的热点是如何实现从水课到金课的转变,本文以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为例,阐述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以供其他课程改革参考。

一、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基本情况機械创新设计是现代机械设计学、哲学、认识科学、思维科学、发明创造学交叉形成的一门关于探讨机械设计创新原理及方法的创新设计学,是创新教育在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具体实践。

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简要地概括为让学生学到一些常用的机械创新设计技法,同时培养创新精神。

现在执行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机械创新设计是专业选修课,计划在第6学期开设,共计32学时。

前序课程是机械设计、机械加工技术;后续课程是毕业设计。

二、存在的问题机械创新设计课程通常存在课程目标定位过低、教学内容陈旧、师生教学不够用心的问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到位的情况。

青岛大学实施方案

青岛大学实施方案

青岛大学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青岛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的发展,制定了青岛大学实施方案,以期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的成长。

二、目标定位。

青岛大学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具体目标包括,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重点措施。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将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2. 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

学校将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鼓励开展前沿、交叉学科的研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同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3. 加强学生培养。

学校将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 推进国际化办学。

学校将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流和合作水平。

同时,加强对外交流,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教师来校交流和学习。

四、实施路径。

学校将建立健全实施方案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导和评估。

同时,注重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实施方案的落地和见效。

五、保障措施。

学校将加大对实施方案的资金投入,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六、总结。

青岛大学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学校将全力以赴,认真贯彻实施方案,努力实现既定目标,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的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融合度的探索与研究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的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融合度的探索与研究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的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融合度的探索与研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这样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融合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以期能够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一、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的公共基础课程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因此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基础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涵盖学科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等方面。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的公共基础课程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其次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

最后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融合度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而后续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如何将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融合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要提高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融合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课程内容的设计,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贴近后续专业课程的实际需求,以便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与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相衔接,以便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以便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培养规格: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立德树人 身心健康 人格健全 理想目标
深厚的人文底蕴 高度的社会责任
基本素质 开阔的国际视野 科学的批判思维
扎实的专业基础 强烈的创新精神
学习能力 沟通能力 合作能力
基本能力 开拓能力 创新能力 ......
两个关口: 考风 课程质量
11
两个关口
考风 学风的关口 课程质量 培养质量的关口
2018年全国一流本科与新工科建设专题研讨会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一流本科建设
----关于一流本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青岛大学 2018.07.16
“双一流”建设
3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本科和一流学科 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
三个建设: 三类课程建设
13
基本素质能力分级达标制 选修课 自学资料 达标大纲
考试方法 队伍建设
中华传统文化
诵读 研读 研修 鉴赏
应用文写作ຫໍສະໝຸດ 诸子百家 伦理 道德 价值观 哲学思想 方法论
诗歌词赋 琴棋书画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计算机文化基础
英语听说
一流课程 教书育人 培养能力
14
教书育人 身正为范 严格要求 关心成长
激励约束机制: 评教指标体现课改,强化课改导向
评管指标体现学院课改工作,设基本要求
一流课程 教书育人 培养能力
18
课程改革建设措施
加强课改跟踪
课改质量保障: 及时发现问题
总结交流经验
立项资助
课程改革实施: 小班制
助教制(青年教师、优秀高年级研究生) 明确学院课改目标任务
四项改革: 学分制 课程 评教 评学
主要问题 (五个关系)
成人与成才 教书与育人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教改与学改 教学情境设计与学生学习评价
青岛大学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教育理念 10个方面、27项改革建设任务
一流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
7
关键任务
深化四项改革 强化三个建设 抓住两个关口
贯穿一条主线
围绕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成人成才
谢谢!
19
四个自主 专业 课程
时间 教师
路线图
时间表 2020
学分制
改革
教书育人 身正为范 关心成长 严格要求
能力培养
教学评 价改革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教学
教学情境设计
课程教
小班制
学改革
学业评 价改革
结果 过程 知识 能力
一流机制 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才需求
20
学分制
选课程:根据志趣、成人成才需要选;修读时间 选教师:喜欢的教师 选专业:志趣的专业 选时间:个性化修业计划 毕业时间
教师自身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言行作风工作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 了解学生学业状况,关心学生思想、生活
学校院系 多形式教育、实践、宣传活动 党群组织 发现、培育、宣传、表彰、奖励优秀楷模
明确基本要求:细化教师行为规范 教师管理 纳入考核体系:依据行为规范考核
奖惩激励措施:奖励优秀处理违规
一流课程 教书育人 培养能力
15
培养能力 学习、 思辨、 分析、归纳、 合作、开拓、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教为中心 学为中心
课程改革建设措施:
哪些内容自学?自学作业?哪些内容学生讲、老师讲?分组研
教案: 讨?
(教学情境设计) 如何引出问题?哪些实际案例?如何分析归纳?
研∙∙讨∙∙∙∙的∙ 组∙∙∙∙织∙∙ 和要求?如何让学生都参与?如何了解评定研讨效 果?
一流课程 教书育人 培养能力
16
课程改革建设措施
每次课的时间、内容、自学材料与要求、作业
何时阶段考试(每周、两周、单元、期中、期末)
Syllabus(课程须知): 何时提交关于哪方面的论文、论文要求
8
立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树人 社会有益之人
立德树人
成人成才 成人 人的全面发展
成才 实现理想目标
身心健康 人格健全 理想目标
个性化
一条主线:能力培养
9
学习能力
分析归纳能力 沟通合作能力
表达展示能力 开拓事业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目标: 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更新课程质量观
三个建设: 三类课程建设
12
通识教育课程
针对性 数量 要求 质量
七 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
类 核
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
心 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

程 艺术实践与审美体验
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 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
专业核心课程 率先小班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 专业选修课程 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成才需求
路线图:公选课 专业选修课 多元实践课 学科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时间表:
人才培养理念: 体现在具体教学环节中
21
三融合 三转变
教书与育人相融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
教学主体由“教”向“学”转变 教学评价由“单一”向“综合”转变 学业评价由“结果”向“过程”转变
评教依据 第一堂课公布
课程成绩构成,各环节如评定成绩
在出勤、诚信、分组研讨、课堂讨论、按时完成作 业等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 ∙∙∙∙∙∙
课堂课程实践性强,实践课程课程性强
一流课程 教书育人 培养能力
17
课程改革建设措施
教学能力提升: 请进来走出去,教学方式方法培训、交流、观摩
提高工作量系数 专项评比奖励表彰
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灵魂
一流本科
4
一流本科?
一流本科要素与关键点
5
教育思想大讨论
要 素 师资队伍 办学条件 育人机制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关键点
一流的学风 明德 博学 守正 出奇...... 一流的课程 教书育人、培养能力 一流的机制 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才需求
一流本科
6
教育思想大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