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
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供您参考:
1. 气球火箭:用一个空气充满的气球,在气球的尾部剪一个小口,
然后点燃放射出来的气体,就可以看到气球像火箭一样向前冲。
2. 食盐和冰的混合:将食盐撒在冰上,观察到冰迅速融化。
这是因
为食盐降低了冰的融点,使冰融化得更快。
3. 倒水不倒:将一个倒立的玻璃杯放在水中,小心地将杯子摇晃,
然后迅速抬起。
你会发现,水不会倒出来,而会保持在倒立的杯子
内部。
这是因为水在杯子上方形成了一个真空,阻止了水倒出来。
4. 探究静电:用塑料梳子梳头后,将梳子靠近被撕开的纸,你会发
现纸被吸引到梳子上。
这是因为梳子梳头后摩擦带电,产生了静电,而纸上的电荷和梳子上的电荷相吸引。
5. 火焰吞噬氧气:点燃一根蜡烛,然后用一个玻璃杯将蜡烛罩住,
你会看到蜡烛逐渐熄灭。
这是因为玻璃杯隔绝了蜡烛与空气的联系,使蜡烛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来继续燃烧。
6. 液体的表面张力:在一个盛满水的碗中,轻轻地将一个针放在水的表面上。
你会发现针并没有沉入水中,而是漂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形成了一个像弹簧一样的弹性薄膜,可以支撑起针。
这些实验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方法来进行,并能让人对物理学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50条生活趣味物理现象及依据
50条生活趣味物理现象及依据(1)坐在快速行驶的车上,在转弯的时候,会感觉向外甩,这是离心现象.(2)指甲剪、剪刀、镊子的工作原理,是杠杆.(3)人们使用的镊子、筷子、剪刀等(4)汽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火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5)施工时用一重物,看其是否与墙平行(6)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7)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8)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1.切菜磨刀后切得快,即相同压力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2.烧水气泡上升越来越大,即随深度减少水的压强减小.3.饺子煮熟了会浮到水面,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浮力变大.4.揉面会疲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剪子把越长件东西越轻松,杠杆原理.热学1.磨刀刀变热,即摩擦生热.2.相同火力,压力锅可以将水加热到一百摄氏度以上普通锅却不能,即,水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通常我们所说的水的沸点是指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3.用蜡烛不能加热水,用煤气却可以,即加热功率大于散热功率时方可加热.4.冬季煮汤窗户会出现白色的雾气,即热空气遇冷玻璃液化为小水滴.5.煮汤时水不断变少油却留了下来,即油的沸点高于水.6.微波炉加热鸡蛋蛋黄先熟,即微波使内部分子碰撞.电学1.电磁炉可以加热食物,动磁场产生电场.2.电饭锅可以设定各种程序,即功率不同单位时间产生热量不同.3.老式电磁炉多必须采用铝锅,即电磁的良导体.4.煤气泄漏后不要点灯,防止开关闭合产生电火花引起火灾.5.不要用湿手拔插插销,水(纯水除外)是电的良导体.生活中的1.晾衣服保持通风,加速蒸发.2.吹肥皂泡五颜六色,光的折射.3.湖水倒映着美丽的白帆,光的反射.4.夏天吃雪糕周围有白烟,液化.5.热的汤不能喝水却能喝,沸点不同.6.油炸食品水分含量低,密度不同.7.氢气球飞上天,浮力大于重力.8.放二踢脚大地振动,声音靠波传播.9.夏天管子出汗,液化.10.电线采用铜芯,铜是仅次于银的电的良导体.11.电池不会电伤人,电压每节1.5v远小于安全电压36v.12.针管可以刺入皮肤,木棒却很难,压强不同.13.自行车换带,增大摩擦力.14.自行车车灯,摩擦生电.15.风力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6.磁悬浮列车高速运行,低摩擦力.17.跷跷板,杠杆原理.18.筷子,杠杆原理.19.滑冰,减少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20.擦汗,毛细现象.21.鱼缸抽水,虹吸现象.22.指甲刀,钳子,瓶起子,撬棒,杠杆原理.23.星星闪烁,筷子“折了”,哈哈镜,放大镜,老花镜,近视镜,光的折射.24.镜面反射,黑板反光,月亮“发光”,雪后天亮,夏雨过后夜间亮者为水暗者为陆,光的反射.25.急刹车后滑行,急刹车后乘客摔倒,急刹车后人向前冲氢气球后冲,急刹车后车重滑行远,惯性.26.黑夜车灯形成光柱,光沿直线传播.车灯不形成光柱,光的折射.夜间车内不开灯车外开灯,司机能看见路人路人看不见司机,光的反射.27.冰面汽车打滑,好的轮胎抓地性强,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自行车前后轮转向相同摩擦力反向,刹车皮需若干年更换,摩擦力.。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
1.玩具弹簧:我们可以用弹簧来学习弹性和能量守恒定律。
2.风筝飞行:飞行原理涉及空气动力学和重力力学。
3.滑板运动:滑板可以让我们体验摩擦力和移动物体的动力学。
4.气球充气:充气的过程中,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可以让我们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5.水波浪漫:水波研究涉及波动力学、声学和液体动力学等知识。
6.球类运动:球类运动涉及到运动的弹道、运动的动力学和摩擦力等知识。
7.摆钟:摆钟涉及到简谐振动和物理力学等知识,可以让我们了解关于时间的基本原理。
8.烟花表演:烟花表演中的爆炸原理涉及到热、光、声和化学科学等知识。
9.磁铁:磁铁可以用来探究磁力线和电磁现象。
10.跳绳:跳绳可以让我们了解关于速度、重量、重力和动量等基本物理原理。
生活中的物理趣味知识
生活中的物理趣味知识1、听自已从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感到陌生,是因为自已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骨传导和空气传导的复合2、由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液体中都快,中国古代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就已提到士兵晚上睡觉枕着牛皮鼓可及早发现来袭敌人。
3、雨后的空气中悬浮着很多水滴,阳光射到上面发生色散,呈现出白光的七种不同颜色。
因而美丽的彩虹总在雨过天晴时出现。
4、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5、登山时上身稍向前倾,如果把重物放在背囊底部,则重力的作用线常通过人体的脚跟之后,这样,登山时总会觉得有个隐形人把我们向后拉扯,产生后翻的力矩,很不舒服。
反之,把重物放在背囊的顶部,则重力的作用线在脚跟范围内,走起来就稳定和舒服。
6、两个喇叭发出的声波相互干涉,形成加强区和减弱区。
因而在校园中散步时,我们常常会发现,走几步会听到广播的声音变小了,再走几步又变大了。
7、热油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100℃,当水滴在油中,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沉入油中并迅速沸腾,会把热油溅起来,并发生爆裂声。
油滴入沸水中时,油的密度比水小,漂浮在水面上,不会发生激烈的汽化现象。
8、从1942年12月2日15点2分,著名物理学家艾立科.费米点燃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反应堆,为人类打开了原子世界的大门至今,核技术的发展逐渐向和平利用核能的方向转移。
可以说,核技术的利用已渗入我们的生活。
核技术可用于高能量射线治疗肿瘤,放射性的临床诊断,辐射加工产业,资源勘探开发、保护环境,灭虫杀菌、食品保鲜和水利工程,辐射育种,发电等。
9、可以用旋转的办法来区分生蛋和熟蛋,很快停下来的是生蛋,因为熟蛋的蛋清和蛋黄都凝成固体,旋转的时候,蛋的各部分都能一起旋转,而生蛋中的蛋清和蛋黄都为液体,当蛋壳旋转时,由于惯性,蛋清和蛋黄会对蛋壳的旋转造成阻碍作用。
10、飞机在人工降雨时,向云层喷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之降雨,在这个过程中,干冰升华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趣味物理现象及原理
趣味物理现象及原理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我们身边有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趣味物理现象并解释其背后的原理。
1. 水面张力与水珠形状当我们在水面上轻轻地撒上一些细小的物体,比如纸屑或者小一些的玻璃球后,我们会观察到这些物体呈现出略微凹陷的形状。
这是因为水面存在着张力的缘故。
水分子具有一种特殊的相互作用力,称为水分子间的氢键,这种氢键让水分子彼此之间产生了相互吸引的力。
当我们在水面上放置一个物体时,水分子会以水珠的形式聚集在物体的周围,从而形成一个微小的凹陷。
2. 汽车玻璃被雨水打湿当下雨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会出现一些圆形的水滴,而不是水流一线渗透过去。
这是因为汽车玻璃采用了特殊的防水涂层。
防水涂层通常由一种叫做氟碳聚合物的材料制成。
这种材料具有疏水性,水滴接触到玻璃表面时会形成球状,从而不容易渗透进去。
这也使得雨水无法完全湿润玻璃表面,而是以水滴的形式停留在上面。
3. 飞机起飞的科学原理当我们乘坐飞机起飞时,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向上的推力。
这是因为飞机的引擎产生了大量的推力,驱动飞机向前加速。
飞机起飞的主要原理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飞机的引擎喷出了大量的高速气流,这个气流对空气施加了向后的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空气同时也会对飞机施加一个与之相等而方向相反的推力,从而使飞机获得向前的加速度,最终起飞。
4. 磁铁吸附物体的原理我们经常看到磁铁可以吸附一些金属物体,如铁钉或铁片。
这是因为磁铁产生了磁场,磁场会对金属物体上的电子施加一个力。
金属物体内部的电子是自由移动的,当这些电子受到磁场的作用时,会发生运动,使得金属物体产生了一个与磁场相反的磁场。
根据磁场的作用原理,相同极性的磁场会互相排斥,不同极性的磁场会互相吸引。
因此,磁铁的磁场会对金属物体产生一个吸引力,使得金属物体被吸附在磁铁上。
5. 彩虹的形成原理彩虹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它的形成是光的折射与反射的结果。
初中物理11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和40道趣味竞赛题含复习资料
11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和40道趣味竞赛题11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和40道趣味竞赛题一、11个有趣的生活中物理现象及解释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其实隐藏了很多物理知识,只要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相信你的物理学习会变得五彩缤纷!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 ”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 ”的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
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
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
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趣味物理题
趣味物理题1、问题:游标卡尺为什么不寂寞?答案:因为它不估读。
2、问题:有一天一只兔子不幸掉进一个箱子,结果出来的时候变成了一只鸭子,你知道什么原因吗?答案:因为箱子里放着是变压器.3、猜一猜:当初明明是你硬闯进来,最后却是我舍不得你离开。
什么物理规律?答案:楞次定律4、问题:一只熊从20米的空中摔下来,用了2秒钟,问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答案:白色的。
因为它是北极熊!根据公式:1/2gt2=s,其中t=2秒,s=20m,所以得到g=10m/s2因为万有引力提供重力和向心力,南北两极的重力加速度最接近万有引力常数即9.8,因此熊在两极。
在两极的熊只有北极熊。
北极熊只能是白色的。
5、一次在上物理课,题目是惯性。
老师说:“一个鸡蛋撞另一个鸡蛋,谁碎了?”全教室鸦雀无声,突然,一同学小声的说:“母鸡的心碎了!”6、一节物理课上,老师在讲电功。
小明睡得正香,不料老师提问“电功的单位是什么?”小明站起来回答道:“电工的单位在发电厂。
7、一次物理考试,有这样一道题:为什么在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同学们都在仔细琢么,小凡早已写出答案:“因为眼睛在前,耳朵在后。
”8、物理课上老师:“来福,你起来回答一下,是风扇在转还是天花板在转?(指着转着的吊扇)”来福很淡定的站起来,严肃的说:“是我的心在转,以风扇为参照物……”老师惊愕许久……9、物理课上老师问:“你认为家里的电和天上的闪电有什么区别?”2B同学:“家里的电要交电费,天上的闪电不交电费。
”10、物理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作业,老师说:“大家有什么问题,就尽管问我!”一同学走过去:“老师,牛顿的头发是在哪烫的?”11、高中物理课,讲动量守恒。
老师提问:假设一个人离开太空舱不能返回,没有没有绳子,他想前进,有哪些办法?一同学答到:放一个屁!13、物理老师在讲惯性这一课,一个学生在下面小声讲话。
老师暗示了他一眼,可他仍我行我素。
老师:我刚才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惯性老师:请你举个实例学生:刚才我在下面讲话,虽然您暗示了我一眼,但我没法马上停住,这就是惯性。
100个高中物理趣味实验
100个高中物理趣味实验1. 空气漏斗2. 球与滑板3. 滑轮组4. 原子固定架5. 简易望远镜6. 雾化器7. 弹簧振动测试8. 分光镜的运用9. 电动力加速器的使用10. 三种物质的密度比较11. 谐振12. 弹簧时间13. 波浪模拟14. 半导体15. 反射16. 超声波测量17. 重量轻轻地挥舞18. 火箭运动19. 角动量20. 热能转换21. 热传递实验22. 锡箔船23. 电线组织24. 透镜实验25. 摆动测量26. 半导体激光器27. 电动泵实验28. 音叉测量实验29. 波浪干涉30. 摩擦力测量实验31. 万有引力32. 声音测量实验33. 运动实验34. 电流实验35. 弹性实验36. 机械势能转换实验37. 热能实验38. 动量实验39. 电流测量实验40. 摩擦力实验41. 活塞和压缩气体42. 棒和弹簧43. 摩擦系数实验44. 反向吹气构造45. 弹簧实验46. 单摆实验47. 声波实验48. 热传导实验49. 磁力实验50. 强制指向实验51. 热容量实验52. 动量定律实验53. 麦克斯韦轮轨道分析实验54. 电学实验55. 凸透镜实验56. 热辐射实验57. 光波实验58. 测压实验59. 摆实验60. 电动力实验61. 光的折射实验62. 热扩散实验63. 磁场实验64. 引力和重力实验65. 投影机实验66. 磁感线实验67. 波速实验68. 压强测量实验69. 摆杆实验70. 电磁感应实验71. 自由落体实验72. 闪光灯实验73. 散热实验74. 两个电场实验75. 摩擦力学实验76. 磁性物质实验77. 动态平衡实验78. 棒实验79. 感应实验80. 火焰根据实验81. 摩擦抵抗实验82. 声速实验83. 混合气体实验84. 滚动摆实验85. 磁通量实验86. 力和能量实验87. 静电实验88. 磁场力和电场力实验89. 爆炸实验90. 磁扭矩实验91. 压力实验92. 电光源实验93. 光的干涉实验94. 海绵实验95. 高阻抗检测实验96. 引力对质量的影响实验97. 地声波实验98. 磁光效应实验99. 自然光的偏振实验100. 地球磁场实验。
物理趣味实验分享分享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
物理趣味实验分享分享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物理趣味实验分享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不仅仅是个理论的学科,它也是个富有趣味性的学科。
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希望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1. 弹力球的能量转换实验材料:弹力球、金属块或其他重物实验步骤:a) 将弹力球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按下弹力球使其变形。
b) 将金属块或其他重物放在弹力球上。
c) 放开手指,观察弹力球的反弹情况。
实验原理:当手指按下弹力球时,弹力球会储存弹性能量。
当手指松开,弹力球会将储存的弹性能量转化为动能,使弹力球反弹起来。
如果在弹力球上放置重物,重物的重力将增加弹力球变形的程度,导致反弹的高度降低。
2. 空中漂浮的气球材料:气球、头发、塑料梳实验步骤:a) 用塑料梳梳头发,使头发变得带有静电。
b) 将头发放在气球上。
c) 观察气球是否漂浮起来。
实验原理:当头发梳过塑料梳时,头发会获得静电。
静电会使得头发对气球带有吸引力,从而使气球漂浮起来。
这是由于带有静电的头发与气球之间形成了静电作用力,克服了重力。
3. 彩虹的形成材料:玻璃杯、水、小碟子、闪光手机或电筒实验步骤:a) 在玻璃杯中注入一些水。
b) 将小碟子堆在水面上。
c) 打开闪光手机或电筒,照射在水面上。
d) 观察水面上形成的彩虹。
实验原理:光在经过玻璃杯水面的时候可以发生折射。
折射会使白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形成彩虹。
通过闪光手机或电筒的光源,可以形成彩虹的效果。
总结:通过这些趣味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增加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同时,这些实验也帮助我们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除了上述实验,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等待我们去探索。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分享,可以激发更多人对物理的兴趣,并促进对科学的探索和学习。
趣味物理实验汇总
趣味物理实验汇总1、会飞的烟囱用一张轻的纸(例如一个空的茶叶袋) 制成一个空心圆筒。
当点燃该圆筒的上端时,它会飞起来。
解释这种现象,并探究影响圆筒起飞的参数和动力的参数。
2.弹力球如果你站在地面上拿着乒乓球,并释放它,它会反弹。
如果乒乓球内含有液体,碰撞的性质会发生变化。
探究碰撞的性质如何取决于球内液体的含量和其他相关参数。
3、悬浮空中的乒乓球一个轻球(如乒乓球),可以被向上的气流所支撑。
气流的方向可以倾斜,然而它仍然可以支撑球。
探究气流倾斜的影响,并优化该系统,得出在保持球处于稳定状态的情况下,气流倾斜的最大角度。
4、聆听光的声音将一个罐子内表面的一半涂一层锅灰,并在它的盖子上钻一个孔(见图)。
当连接交流电的灯泡发出的光线射到罐子的黑墙(锅灰层)时,可以听到明显的声音。
解释和探究这种现象。
5、水上升在一个装有水的碟子中间垂直放置一根蜡烛。
点燃蜡烛,然后罩上一个透明的烧杯。
探究并解释发生的现象。
6、消防水带有一根带有喷嘴的软管,水流从喷嘴射出。
释放该软管并观察其后续运动。
研究影响该运动的相关参数。
7、弹性环将一个弹性圆环压在硬表面上,然后突然释放。
圆环可以跳起来。
探究圆环跳起的高度如何取决于相关参数。
8、扭曲的绳握住绳子扭它的一端。
在绳索上的某一点将形成螺旋线或圆环。
调查解释这样的现象。
9、载物的环在一个环的里面固定一个小重物,给环一个初始推力使其运动。
研究环的运动。
10、泡泡晶体大量非常小的相似的气泡浮在肥皂水的表面上。
气泡会自动按照一个规律的类似晶格的模式排列。
提出一种获得大小一致的的气泡的方法,并探究这种泡泡晶体的形成。
11、水弹有些学生会用灌水的气球打仗,他们的水弹反弹后仍不爆裂。
调查这里的运动,变形和充满液体的气球的反弹。
在什么情况下水弹会爆裂?12.堆积被颗粒状物体(particles)占据的小部分空间取决于它们的形状。
将例如米、火柴或M&M糖果的非球状物体倾倒进一个盒子里,相关参量如何影响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秩序性排列(orientational order)和随机紧密堆积分数(random close packing fraction)这样的特征?13、旋转的肥皂膜使一个肥皂膜在平整的边框上形成。
10个趣味物理小实验
10个兴趣物理小实验实验一:观察扩散现象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将两小颗高锰酸钾分别投入两杯水中,试观察比拟高锰酸钾在两杯水中的扩散情况。
假如你观察到了两杯水中高锰酸钾发生扩散的差异,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二:感受大气压取一个空的铝质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缠上铁丝并固定并将铁丝拧成柄状(要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往易拉罐中参加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数十秒,迅速(持铁丝柄)将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此时易拉罐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扁且发出宏大的响声,实验者应有思想准备,以防惊惶中碰到其它实验仪器而被烫伤甚至引起火灾。
本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展。
实验三:振幅交换准备两个摆长一样的摆(摆锤质量要大些)和一根细尼龙绳,将尼龙绳两端分别固定在高度上,把两个摆的上端系于尼龙线的中部,悬点相距不超过10厘米,(固定时要检查摆长是否一样)。
使一摆处于竖直位置,将另一摆沿垂直于尼龙绳方向拉开到某一位置(不一定要有五度角限制)放手让其在垂直于尼龙绳方向上振动,观察二摆的振幅变化(可能需要比拟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所需时间与装置有关)。
可以看到,两摆的振幅会不断地交换。
实验四:尝试一下静电触电的滋味把塑料飞盘用洗衣粉洗刷、冲净、晒干;再准备一块圆形铁片,大小比飞盘略小,在其中打一小孔,用20厘米长的丝线穿过小孔将它拴住,用一块枯燥的毛皮用力摩擦圆盘的内侧,然后迅速拿开,再用手提着丝线的一端(这是为了不使手与铁片接触),将铁片放入圆盘内,这样圆盘上的电荷将聚集到铁片上,用手指去靠近铁片时,会有微麻的感觉,同时还可看到电火花和听见放电响声(这是因为电压高而产生放电,但因电量少,电流持续时间短暂,虽有微麻的感觉,但并不危及人体的生命与安康)注意,本实验的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一般而言在枯燥的天气比在空气潮湿时容易成功,晴天在人少的室内比在人多的室内容易成功;在室外通风处比在室内容易成功。
趣味物理实验现象及原理
趣味物理实验现象及原理一、水弯曲现象实验现象:在一个完全填满水的杯子中,将一张纸水平放在杯口上,然后迅速倒转杯子,发现纸张保持水平的状态。
原理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物体的惯性和大气压力的作用。
当杯子倒转时,纸张上的水分子由于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向上运动,直到承受不住重力而落下。
而在水分子离开纸张的瞬间,大气压力就会将纸张快速贴在杯口上,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使纸张保持水平。
二、针插气球不漏气现象实验现象:将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然后将一根针缓慢地插入气球,发现气球不会漏气,直到针完全插入。
原理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材料的表面张力和气体压力的相互作用。
当针缓慢插入气球时,气球的表面张力会将针周围的气孔紧密地包裹住,阻止气体的泄漏。
同时,气球内部的气体压力会使气孔保持关闭状态,进一步确保气球不会漏气。
三、磁铁穿过铝管的反常现象实验现象:将一个磁铁垂直地放在一个铝管上方,发现磁铁可以自由穿过铝管,而不受到管壁的阻碍。
原理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涡流的产生。
当磁铁靠近铝管时,磁场会改变铝管内的磁通量,从而产生涡流。
这些涡流会形成一个反磁场,与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减弱了磁铁对铝管的吸引力。
因此,磁铁可以自由穿过铝管,而不受到管壁的阻碍。
四、折射现象实验现象:将一个笔放在水中,发现笔在水中看起来弯曲了。
原理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从一种介质(例如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例如水)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
在水中,光线折射的角度会导致我们看到的物体位置发生偏移,从而产生了弯曲的视觉效果。
五、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现象:将一个线圈放在一个变化的磁场中,发现线圈内产生了电流。
原理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线圈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线圈内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是由于变化的磁场引起了电子在线圈内的运动,从而产生了电流。
这个现象在发电机和变压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初中物理 11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和40道趣味竞赛题(含答案)
11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和40道趣味竞赛题11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和40道趣味竞赛题一、11个有趣的生活中物理现象及解释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其实隐藏了很多物理知识,只要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相信你的物理学习会变得五彩缤纷!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 ”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 ”的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
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
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
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几个简单趣味物理小实验
几个简单趣味物理小实验1.用铅笔做的小实验:(1)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将铅笔一端削尖,再用双手的同时有力向里顶铅笔的两端,可以探究压力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2)研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将一摞书平放在桌面上,用测力计匀速拉动并记读数,然后再书下平放几只铅笔再测力计匀速拉动并记读数,并将两次读数比较,得出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2. 感受大气压取一个空的铝质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缠上铁丝并固定并将铁丝拧成柄状(要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数十秒,迅速(持铁丝柄)将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意图课本上是用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硬纸片后倒过来,而纸片不掉下去,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此实验中易拉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扁且发出巨大的响声,实验效果明显,并且能使学生既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也认识到大气压的“威力”之大。
效果比课本上的要好。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3.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实验在烧瓶中盛半瓶水,用一只插有玻璃管和温度计的塞子塞紧瓶口,再用一段橡皮管把玻璃管和注射器连通(或者连接一个小气筒)。
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你可从温度计上看到,当温度接近100℃时,瓶里的水沸腾了。
这时你用力推压针筒活塞(或者压气筒活塞),增大瓶里的压强,你会看到,虽然仍在加热,水的温度也略有升高,但是沸腾停止了。
这说明,水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了。
意图课本上仅仅是用一句话“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补充本实验就是用数据真实的使学生认识液体到沸点与其上方的气压的关系。
然后紧接着向学生介绍有关高压锅的原理:“高压锅”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
世界上第一只高压锅是在1681年发明的,发明人是法国的医生兼物理学家和机械师丹尼斯·帕平。
这只高压锅做得十分坚固,锅盖是铁制的,份量很重,紧紧地盖在锅上。
锅的外围罩了一层金属网,以防意外爆炸。
趣味物理90条
趣味物理90条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4、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
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5、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6、有时候从保温瓶中倒出一大杯开水后,瓶塞会跳起来是因为外界的冷空气乘机钻入保温瓶,瓶塞寒上后,冷空气被封闭在瓶子内并与热开水发生了热传递,冷空气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对外做功,就把塞子抛出瓶口,这时只要轻轻塞上瓶塞,然后摇动几下保温瓶,使开水蒸发出大量水蒸气,把冷空气这不速之客从保温瓶中赶出去,然后按紧瓶塞后就无后顾之忧了。
7、双层玻璃中间有一个空气层,而空气不易传热,能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因而教室一般要装双层玻璃窗。
8、多油的菜汤由于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因而不易冷却。
9、我国南方有一种凉水壶,夏天将开水放入后很快冷却,且一般略比气温低,这是因为这种凉水壶是用陶土做成的,水可以渗透出来,渗透到容器外壁的水会很快蒸发,而水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里吸改大量的热量,因而使水温很快的降低到和容器外的水温相同时,水还会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使水温继续降低。
物理趣味实验
物理趣味实验物理趣味实验是一种通过有趣的实验来展示和解释物理原理的教育活动。
这些实验旨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技能。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些关于物理趣味实验的内容和特点。
1. 气球火箭:气球火箭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物理实验。
学生可以利用气球的膨胀力来推动一个小火箭模型。
他们可以探索气球的大小、气体的压力和火箭的形状等因素对火箭飞行距离和速度的影响。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牛顿第三定律,还能激发学生对动力学和气体力学的兴趣。
2. 手电筒漩涡:手电筒漩涡是一种奇妙的物理现象。
学生可以在一个水槽中注入一些颜料或油漆,并用手电筒照射在液体上。
当手电筒照射到液体表面时,会形成一个漩涡状的图案。
学生可以观察和探究这个现象,并了解光的传播原理、液体表面张力等物理概念。
3. 磁铁和铁砂:磁铁和铁砂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磁场的力量。
学生可以在一个透明容器中放置一些铁砂,然后将磁铁靠近容器底部。
他们会发现铁砂会跟随磁铁形成有趣的图案。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理解磁场的基本特性和磁力线的分布。
4. 水上漂浮:水上漂浮实验可以展示物体的浮力原理。
学生可以用一些日常物品,如塑料片、纸张等,在水中进行浮力测试。
他们可以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尝试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了解浮力与物体体积、密度的关系。
5. 音叉共鸣:音叉共鸣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共鸣现象。
学生可以敲击一个音叉,并将它靠近一个空玻璃杯或水杯的边缘。
当音叉与杯子共鸣时,会发出响亮的声音。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共鸣现象和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6. 摩擦力实验:摩擦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学生可以利用一些日常材料,如木板、纸张等,在不同表面上进行摩擦实验,并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探索摩擦力的大小和影响因素,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这些物理趣味实验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还能直观地展示和解释物理原理。
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引言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有趣的实验尤其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介绍一些趣味物理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且增加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
实验一:飞行切车实验材料•一根木头棍子•一把大剪刀•一张厚纸实验步骤1.将厚纸剪成较长的长方形。
2.用剪刀在纸的一端剪一个小口,宽度和长度与木棍相匹配。
3.在另一端的纸上写下一段文字,例如“飞行切车”。
4.将纸的两端分别套在木棍的两头,使纸贴紧木棍。
当我们迅速拍打木棍的一端时,由于牵引效应,纸张会迅速滑动并夹住空气,形成一种飞行的效果。
这是因为当木棍拍打空气时,空气会在木棍旁边形成涡流,而由于牵引效应的作用,空气流经纸张时会夹住纸张,并导致纸张飞行。
实验效果当我们迅速拍打木棍的一端时,纸张会迅速滑动并夹住空气,使纸张像飞行一样前进并不断变化方向。
这种有趣的飞行效果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实验二:磁力相互排斥实验材料•两块同性质磁铁(推荐使用强磁铁)•一张纸片实验步骤1.将两块磁铁放在纸片的两边,并使它们彼此靠近。
2.观察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磁铁具有磁性,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的磁场会发生交互作用。
根据磁性的性质,同性质的磁铁会相互排斥,即它们会互相推开。
实验效果当我们将两块磁铁彼此靠近时,它们会产生相互排斥的力,使得它们不能够紧密地靠在一起。
这种磁力的相互作用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观察乐趣,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磁性的特性。
实验三:吹风球实验材料•一支塑料吹风机•一个充气的球实验步骤1.将球充气至合适的大小。
2.打开吹风机,将风口对准球的一侧。
3.观察球的状态。
当我们将吹风机的风口对准球的一侧吹风时,风会通过球的开口进入球内部。
由于风的作用,球内部的空气会被压缩,从而使球内部的压强增加,导致球向外膨胀。
实验效果当我们用吹风机对准球吹风时,球会逐渐膨胀变大,看起来如同被吹气一样。
趣味物理
1、天然的鸟巢往往修建在三条甚至更多的树枝分叉的位置,树枝如同钢梁一样支撑着它,当大树晃动时,盆状鸟巢比其他形状更难以倾覆。
北京“鸟巢”正是仿照天然鸟巢而建,其地基有效支撑这个巨大的建筑,起到类似于树干和树枝的作用,稳固了它的基础。
而对于大型建筑来说,全部连为坚固整体的建筑并不是最抗震的,反而是不同部分可以分别适度位移的建筑,能够自行消耗掉大量的地震波能量,“鸟巢”的抗震设计就体现了这个原理。
“鸟巢”两个部分——钢梁结构和碗状看台是分离的,钢梁结构是钢铁材料,而碗状看台是混凝土材料,在地震时的震动频率不一样,当地震来临时,“鸟巢”不同部分分别承受地震。
而碗状看台又分为8个独立的大单元,能有效地消减地震波的冲击2、众所周知,人从楼上掉下摔不死也会摔成重伤,可是蚂蚁从高处落下却会安然无恙,你知道其中的密秘吗?原来是这样: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其阻力的大小与物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大小有关。
越小的物体其表面积大小和重力大小的比值越大,即阻力越容易和重力相平衡,从而不致于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大,也就是说微小的物体可以在空气中以很小的速度下落,所以蚂蚁落地时速度很小,不致于摔死。
我们还可以设想一种方法使蚂蚁摔死:把蚂蚁放在一根真空的长玻璃管中。
当蚂蚁在这种管子中下落时,因为没有空气阻力,如果管子足够长,蚂议就有可能摔死。
3、为什么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开水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是你知道人们常说的“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道理是什么吗?对水加热,水温逐渐升高。
由于水中溶有空气,容器的底和壁上出现许多小气泡。
气泡里含有空气和饱和水汽。
继续加热,气泡受热膨胀,在浮力的作用下,便脱离容器底和壁而上升,同时在它的下方又形成新的气泡。
由于容器内上下层的水温不同,当气泡上升到较冷的水的上层时,一部分水汽凝结成水,气泡体积缩小(甚至消失),只剩下很少的空气与水泡涌出液面。
水沸腾前,由于气泡的体积由大到小交替地变化,从而发出了“呼呼”的响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响水不开”的道理。
趣味物理实验 6个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 6个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1、带电的气球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操作: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1、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2、神奇的牙签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著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著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操作:1、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
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3、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4、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当你把方糖放在盆的中央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方糖的方向会有很小的水流,牙签会随着水流移动。
但是,当你把肥皂放入盆中时,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你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3、有孔的纸片托水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操作: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5.轻轻拿开手,纸会盖住瓶口不动,水就不会从洞里流出来了。
讲解: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
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4、手绢的秘密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操作: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2、让水冲在手帕上;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4.快把杯子倒过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话说,好心一定会有好报的,如果在别人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时候,你能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说不定你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回报。
色子的“秘密”
【实验】
“前段时间可能有的同学在电视上看到,有人能将无数颗色子摇来重叠起来,且可以重叠成一列、二列、三列、四列。现在杨老师也想来探索一下其中的秘密。”话音刚落,掌声一片。
演示2握住刚才倒扣在桌上的杯子,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杯子在桌上快速左右运动几次后停住,接着慢慢将杯子向上提起,8个色子重叠成了一列。
演示3换一个内径6cm左右的杯子,内部高度为6个色子重叠起来的总高度。在里面放入6颗色子,重复上面演示2的实验,将杯子慢慢向上提起后,把6颗重叠的色子推到桌子的一边。再在杯子里重新放入6粒色子,同样摇成一列。最后将这12颗色子全部装入杯子中,重复上面演示2的操作,12个色子重叠成了两列,每列正好6个。这一步,**作了两次才成功。
【剖析】
先由学生分析,再由老师剖析。当用手沿第1个虚线路径拉时,弹簧处于“∩”形状。这时,弹簧发生伸长形变,储存了弹性势能,于是弹簧便产生收缩的弹力,拉动后面部分沿着虚线路径运动,当前端接触到斜面时,后端变成了上端,即变成了下一个动作的前端,在惯性的作用下弹簧继续往下翻。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的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三者之间不断发生相互转化。这样,弹簧就不停地翻转下去了。
【剖析】
先让学生讨论两分钟,老师再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做了剖析。甲实验中,小试管所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小试管及里面空间部分(空气)所占的体积,这样小试管所受浮力就大于它所受的重力,小试管就向上运动。
乙实验中,小试管所排开水的体积就等于小试管的玻璃部分所占的体积,因小试管的空间部分的水与外面大试管里面的水是连通的,这样小试管所受到的浮力就小于它所受的重力(因为玻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在手未移开管口之前,小试管不会向上运动。当手移开之后,大、小试管中的水就往下流出,这时大气向上的压力大于小试管受到的重力,小试管就开始向上运动。
【剖析】
其实桶中的水有15~16杯。桶的内部结构如右图所示,里面有一根弯的塑料软管,软管右端穿出桶外,另一端的管口在桶内靠近底部的位置。桶内的水面距弯管顶部0.5cm左右,桶内的水面.不会超过弯管的顶部。弯管的左半部分的水面与桶内的水面一样高,右半部分的管内没有水。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当往桶里倒入一小杯水后,桶里的水面就超过了弯管的顶部,管内的水注入右边的管子,水就从右边的管口流了出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桶内的水就源源不断的流出。
物理世界是美好的!
物理现象是神奇的!
有些物理实验是刺激而又惊险的!
其实,物理规律是非常简单的!同学们要想学好物理就得会做实验。今天我们就用同学们已经学过的一些物理知识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欣赏,并希望欣赏过后能尽量剖析出其中的物理规律来。
钢针扎气球
【实验】
将七八个事先吹胀并用线扎紧的气球分发给六个前排的男、女生,再给拿气球的同学每人发一根缝衣针,请他们面向后面的同学。这时我说:“同学们,请将你们手里的钢针慢慢插入气球。你们想从哪里插入都可以,不过尽量不要让气球爆裂,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所发生的现象。想想看,这些气球会爆裂吗?”
【启示】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组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形成一股合力,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就可以共同进步。如果缺少这种合力,你就会像这个弹簧一样,只会栽筋斗,最后一事无成。
“魔桶”的回报
【实验】
我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魔桶”搬上讲台。其实是一个遮蔽得很严,学生看不到内部结构的容器。“魔桶”的上端有一个内径为3cm~4cm的孔,下端接近底部的位置有一根内径0.5cm左右的塑料管穿出。我将一小杯水从上面的小孔倒入,下面的管中就开始源源不断的流出水来了,我急忙用刚才的那只小杯子去接管里流出的水。不过,接了七八杯水倒在盆子里了,管中还有水流出,只好将“魔桶”里的水倒入另一个空桶里面。学生们大多百思不得其解,议论纷纷:“真神!是怎么回事?”
本节课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实验简单易操作,趣味性极强,实验情景和所用的材料是学生所熟悉的,富有亲切感,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意料,对学生而言与其说是物理实验,不如说是学游戏或魔术。但通过老师的引导、剖析,使得其中的物理原理听起来通俗易懂,看起来明白容易。让学生在实验中巩固了所学物理知识,消除了对物理实验的畏惧心理,建立起对物理学的兴趣,这正是本节课的闪光之处。
全班同学都看呆了,好奇心也上来了。有的同学说:“杨老师,你好厉害!你用的是什么物理规律?”我说:“其实杨老师一点也不厉害,只是比大家多了一个心眼,善于观察罢了。大家想知道这只气球为什么没有爆裂吗?”“想!”“那就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老师等会儿再告诉答案。”
【剖析】
大家只要细心观察便可发现,吹胀的气球顶部(吹口的对面)的壁要比周围其他任何一个部位都要厚得多,因此,这个部位的壁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也比其他位置大得多。当我们用钢针从此处慢慢插入时,尽管此处的壁发生了形变,但它的厚度仍比周围的厚,所以,气球不会从此处爆裂;当针刺穿之后,针扎周围的橡皮由于弹性会很快挤拢来将针包住而不至于漏气。钢针拔出不漏气也是同样的道理。
也许有人会认为课中的“启示”所蕴含的德育教育略显生硬,会议论选材是否合理、讲解有无缺陷,但授课教师敢于撇开教材重点内容上这样一堂全具性的物理示范课,并获得在场领导、师生的一致好评,就体现了授课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体现了物理实验的魅力,达到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世界的美妙和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爱上物理学科”的目的。
4.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折射出人生启示。
【选题缘由】
●我县物理教师年轻的特别多,他们当中很有一部分平时不喜欢做实验,或者说实验的动手能力差。一些老师的课上得有点死气沉沉,让学生越来越对物理学科失去兴趣。
●通过趣味实验的演示,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对现象的剖析,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物理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为学生终身学习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方式】
老师演示和师生共同完成。
【活动准备】
气球10个左右;钢针7、8根;长试管和短试管各1只,长试管的内径略比短试管的外径大;弹簧1根;长2m以上的木板1块;做好的“魔桶”1个;玻璃杯1个;水1桶;色子20个;摇动色子用的大小高度不同的3个圆柱盒。
【活动过程】
同学们,物理这门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所以很多人觉得:
新奇•惊奇•神奇——高中《趣味物理赏析》课堂实录及反思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世界的美妙和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对趣味物理实验现象的剖析,让学生知道物理现象并不神秘,它所隐藏的只不过是一些人们日常难以明白的简单物理规律。
3.剖析每个精彩实验现象中的物理规律,习得实验研究技巧。
【现象】
有两位同学将钢针全部插入了气球内部,气球却没有爆裂,其余同学的气球全部爆裂了。
我兴奋地说:“同学们,有两个同学把针插入空球内部了,可气球没爆裂,真厉害!杨老师也来试一试怎样?”
“好!”同学们齐声回答。于是,我叫一个学生从讲桌旁边的大桌上随手递了一个吹胀的气球给我。然后拿起一根同样的钢针,慢慢刺入气球。我将针插入了一半,气球竟然没有爆裂。我又将气球在空中摇晃了几下,插在气球上的钢针也在空中摇晃,可气球还是没有爆裂。接着,我又将钢针慢慢拔出,气球仍没有爆裂。我又将钢针尽量从原插入孔插入,气球还是完好无损。
2.色子除了做演示1中的运动,杯子和里面的色子还起又以人的肘为圆心在桌上做圆周运动。这样,色子在随杯子做圆周运动时会受到杯壁的摩擦力作用在杯子中旋转,增加了色子的稳定性。同时,色子又会做离心运动,所有色子都会靠向杯壁,逐渐重叠成一列。全过程如下图。
【专家点评】(青春:四川省教科所,中学特级教师)
这是一节实验课,但又不是一般物理老师所认同的实验课。在大家心目中,这可能是一堂不大规范、对升学无甚意义的实验课。因为,对于实验在物理学及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大家都有充分的认识,以至于觉得物理实验课都应很正规地在实验室中利用实验仪器来完成。但在现实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常常处于从属地位,甚至是走过场,在很多师生眼中,实验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一道道习题。“理论上重要,实践中忽视”,是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启示】
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要像刚才那些爆裂的气球,受到一点刺激就泄气了。而应该像我手里拿着的这只气球,尽管钢针扎在“胸口”,也绝不泄气。
试管学游泳
【实验】
活动A将大试管里装满水。然后,将管壁上贴有小人画的小试管底朝下插入大试管中,再用手堵住大试管的管口,将其管口翻转朝下。这时,大家观察到小试管会慢慢向上运动。
这里,小试管两次向上运动,但成因却不同。
【启示】
从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无论他是处于顺境或逆境中,都要拼命学习,奋力上进。
弹簧翻跟斗
【实验】
在事先调整好斜面角度的木板上端,按图示旋转一根劲度系数很小的塑料弹簧,然后用手提着弹簧的上端,沿图中的第一个虚线路径轻轻一拉,放手后,整根弹簧就会沿着图中的第2个、第3个、第4个……虚线路径不停地翻转下去,就像杂技演员在地面上翻筋斗一样。
演示1在桌上放8粒色子,再用一个内径大小为5cm左右的玻璃杯口朝下罩住所有色子,所用的杯子的内部高度相当于8粒色子重叠的高度。我一只手握住杯子使其在桌上慢慢地左右做弧线运动,并逐渐加快速度,然后大喊一声“起”,杯子和里面的色子都离开了桌面。杯子在空中仍然口朝下,在空中不停地晃动,色子在杯中“哗啦啦”地始终没有掉下来。最后,慢慢将杯子倒扣在桌上。
活动B重复做甲图的实验,只是在将小试管底朝下插入大试管中之前,小试管里面也灌满了水。由于水是无色的,所以,两次操作过程中,小试管中是否有水,学生是看不到的。我同样用手堵住大试管的管口将其翻转朝下,这时学生观察到小试管并不向上运动。当我将堵住大试管口的手移开,试管里面的水慢慢流出时,小试管就开始向上慢慢运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