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资料
(完整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搭理考复习大纲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1、天系通通级别:河外星系←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运动特点 : 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3、由于地球上有生物,因此地球是一颗特其他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面条件: 包括太阳坚固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己条件:(1)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因此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 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因此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 (3) 地球上有液态水 ( 能形成海洋 ) 。
§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本源,它可以保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供应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经过人为转变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
当太阳活动比较激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引起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 3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体为24 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体为23 小时 56 分 4 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体为365 天 6 小时 9 分 10 秒,叫做一个恒星年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 ( 1) 昼夜更替现象;(2) 不相同经度出现了不相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 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辉、晨昏线,注明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
高中地理最好资料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单元知识整合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的增长特点及决定因素,了解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2、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特点和地区分布3、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二.预习内容 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由和 共同决定人 世界60年 月 日口 时 农业革命前:人口数量 ,增长速度的 10农业革命后:人口数量 ,增长速度自 间 工业革命后:人口数量 ,增长速度人 然 近100年来人口增长: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口 增的 长 空 发达国家:人口数量———,一些国家人口数量还会———间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数 人口 人口 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量 增 增长 传统型:——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变 长 模式 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模化 式 发达国家:———型及 分 发展中国家:———型其 全球: 型向 型的过渡转 布 中国:基本实现从 型向 型的转变变人口的变化三、课堂探究1.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最主要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受到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对于人口增长的认识,在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社会养老机制健全,妇女接受文化教育水平高,一般情况下出生率比较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济水平比较低,依靠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机制不健全,妇女接受文化教育水平低,出生率比较高,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传统型,因此可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与当地的水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着地区差异,发达国家中欧洲增长率最低,北美和大洋洲较高;发展中国家中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增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增长率较高。
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所带来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较低一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想象,这些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养老负担沉重,出现了劳动力和国防兵员不足的问题,这样的国家应采取鼓励生育和吸引外来移民的政策;而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太高,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得提高,就学、就业困难,人地矛盾日益加剧,这样的国家应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必备大全
高中地理核心知识(必背)必修一一.地球运动1.地球自转:①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②周期:一个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
③速度:⑴角速度:15°/小时,南北极角速度为0,地表其他地角速度相等。
⑵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线速度为0。
④地理意义:⑴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⑵产生时差时。
⑶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转,北右,南左。
2.地球公转:①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
②周期:一个恒星年,为365日23小时9分10秒。
③速度:近日点速度比较快,远日点速度比较慢。
④地理意义: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⑵昼夜长短的变化。
⑶产生四季的划分和五代的形成。
3.时间早晚判断: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晚之分。
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京都相差15°,时间相差一小时。
4.时差计算:①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
②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
5.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①春秋分:⑴全球昼夜平分;⑵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夏至日:⑴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昼,南半球相反。
⑵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⑴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初见极夜,南半球相反。
⑵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简易天气系统1.锋面2.气旋三.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2.气候类型四.洋流1.洋流的分布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气候:⑴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⑵大陆沿岸地区的气候:暖流增温加湿;寒流降温减湿。
②渔场:⑴寒暖流交汇处:北海、纽芬兰、北海道渔场。
⑵上升流:秘鲁渔场。
③海洋航行:顺(逆)洋流而行,可节省(浪费)燃料和时间。
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
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完整版)
1. 地球与地理环境
-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 地球的内部结构
- 大地的运动与地表形态变化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地脊、地带和地方性特征
- 地球的物质组成和能量分布
2. 气候与气象
- 气候要素和气候划分
-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 大气环流和季风气候
- 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
3. 地表水与地下水
- 水循环及其过程
- 河流和湖泊的形成与特征-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
4. 生态环境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 环境污染与治理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5. 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 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
-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划
-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6. 农业与工业
- 农业区位与农业政策
- 农业生产与农田改革
- 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区位
- 工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7. 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
- 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战略
-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合作
- 区域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一份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包括地球与地理环境、气候与气象、地表水与地下水、生态环境与环境保护、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以及区域经济与发展等方面。
内容较为详细,可供学习和备考使用。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赤道略大于两极。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形式。
-地球的经纬度:经度是指经过地球上特定点与东经0度子午线之间的角度,纬度是指特定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
-时区与时间:为了统一各地时间,全球根据经线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度,即一小时。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是地球的三个主要内部层。
2.人口与城市:-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人口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结构指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的分布情况。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城市体系与城市规模:城市体系是指由不同等级城市组成的网络,城市规模一般用人口数量来衡量。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城市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但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压力。
3.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球的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围绕在地表上空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统称为对流-平流系统,其它两个是中间层和外层。
-气候与气象:气候指长期平均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气象是研究气候现象的科学。
-水循环与水资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是指供人类使用的水的总量。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是指利用土地和水培养植物、饲养动物以获得食物和其他产品的活动,农村发展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
-工业与工业区位:工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原料,通过劳动和技术转化成产品的经济活动,工业区位是指工业建设选择的地理位置。
-交通与交通运输:交通是指人员、物品和信息在空间上的流动,交通运输是指人员、货物和信息等在空间中的运输活动。
4.经济地理:-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区域发展指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差异和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发展考察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趋势。
高中地理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地理是一个广泛的学科,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球科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份高中地理知识点全归纳,仅供参考:一、自然地理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大小及有关计算,如赤道、两极、极半径、赤道半径等。
2. 地球的构造和地形:地球的构造、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及分类,如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等。
3. 地球的表面形态: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如河流、冰川侵蚀、沉积、海岸地貌等。
4.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外部圈层特点,如地壳、地幔、地核、大气圈、水圈等。
5.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特征和分类,如气候、土壤、植被等。
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气候的形成原因、变化规律,如季节变化、昼夜变化等。
7. 天气系统:天气系统的组成、特征和影响,如气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
8.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分类、形成原因及危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涝灾害等。
9.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规律及利用,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二、人文地理1. 人文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特征和分类,如城市环境、农业环境等。
2. 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分类、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如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城市规划等。
3.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不同生产活动的特点及地域联系,如农业、工业、商业等。
4.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开发利用,如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等。
5. 人类与环境:环境问题的分类及原因,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6. 人文地理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的人文地理差异及原因,如文化区位因素等。
7. 中国区域地理:中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如东中西部地区差异等。
8. 世界区域地理:世界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如欧洲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的原因等。
三、地球科学1. 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形成过程、生物演化规律及分类,如恐龙时代等。
2. 地壳运动与地质灾害:地壳运动的形式及原因,如地震的类型及危害等。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一)
一、自然地理学
1. 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2. 地球的形态:近似于椭球体。
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14千米,极半径为6356.75千米。
3.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4. 岩石循环:岩石圈、海洋岩石形成、板块运动和地球内热流。
5. 大气环流:热带低压带、温带高压带和南北极地带等。
6. 大洋环流:热带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南极洲洲际洋和克鲁兹海洋等。
7. 气候变化:水汽、云、气压、风向、气温、湿度和降水量等。
8. 生态系统:生态位、种群、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9. 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等。
10. 灾害与救援:地震、火山、台风、洪水、干旱和地质灾害等。
二、人文地理学
1. 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程度等。
2. 人口迁移: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历史迁移和国际迁移等。
3. 土地利用与环境问题:农业、工业、城市和垃圾污染
等。
4. 经济地理学:产业结构、地域优势和世界经济格局等。
5. 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地图、遥感技术和信息管理等。
6. 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旅游区划和旅游环境保护等。
7. 文化地理学:文化景观、语言和宗教等。
8. 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生态全球化等。
9. 发展地理学:人类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等。
10. 区域规划:区域分区、区域开发和区域协调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必背
高中地理知识点必背一、地球与地理现象1.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地核、地幔、地壳•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椭球形,赤道周长最大,两极周长最小2. 地理现象和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形、水系、土地覆盖、植被等•人文地理要素:人口、城市、交通、经济、文化等•自然地理现象: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问题等•人文地理现象:城市化、区域发展不平衡、文化交流等二、世界自然地理1. 大气层•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等•气候与大气层:大气层直接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2. 土壤与植被•土壤的成分和类型:分为砂土、壤土、黏土等•植被类型:以草地、森林为代表•土地利用类型:耕种、林业、畜牧等3. 水资源和水循环•水的状态:分为液态、气态、固态•水资源:水的分布、水的利用、水污染等•水循环:形成过程、影响因素4. 生物圈和生物多样性•生物圈:生态系统和生境的组成•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的保护、物种的及时发现与保护三、中国地理1. 山川地理•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西北干旱带、岷山山脉、华山山脉、长白山山脉、南峤山峰等•中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为主2. 自然资源•地下水、森林、草地、土地、动植物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反映了中国生态环境的多元化问题3. 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定位的变化如何影响人口分布机制•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城市类型划分、发展机制4. 经济区域•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地区特色产业的分布四、世界人文地理1.文化地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冲突的产生和解决2. 社会地理•世界社会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的变化•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体系和制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等3. 产业地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职业分布形态、分工和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申遗类型的影响以上为一些高中地理知识点的必背内容,建议同学们在考前针对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掌握,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大全一、自然地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自然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础。
下面是一些高考中常见的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态:地球是一个略为扁球状的椭球体,分别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公转决定了地球季节和年份的变化。
3. 大气环境:大气层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磁层等,其中对流层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带。
4. 水文地理:地球表面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地下水。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5. 冰川地理:冰川是地球表面积雪和冰块的堆积体,主要分为冰帽和冰川两种类型。
冰川运动会导致地貌的改变,也是重要的水资源来源。
二、人文地理地理既研究自然环境,也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影响。
以下是高考中常见的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地理:人口数量与分布状况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地理的主要趋势。
2. 城市地理: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资源消耗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球上各地区的资源分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也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4. 农业地理: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农业地理研究土地质量、气候等因素对不同农作物种植的影响,以及农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
5. 文化地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文化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包括宗教、语言和风俗等方面。
三、地理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理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方法。
以下是高考中常见的地理技术与应用的知识点:1.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地球表面的不同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和灾害管理等领域。
高中地理笔记
高中地理笔记摘要:一、地理学简介1.地理学的定义2.地理学的研究对象3.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二、地球与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的运动3.地球仪的结构和用途三、地图与地图投影1.地图的定义和分类2.地图投影的方法3.地图的使用和阅读四、气候与天气1.气候的定义和分类2.影响气候的因素3.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五、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的类型2.自然灾害的原因3.自然灾害的防治和应对正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物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统计法等。
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其大小约为1.083 亿平方千米。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差等现象,而地球公转则影响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仪是一种按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可用于教学、研究和装饰等用途。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可以分为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和专题地图等。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映射到平面上的过程,常用的投影方法有平面投影、圆锥投影和球面投影等。
正确使用和阅读地图是地理学的基本技能。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常见的天气系统有气团、锋面、气旋和高压脊等。
气候和天气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地球表层的自然现象。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现象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
自然灾害的类型繁多,如地震、火山、洪水、干旱、台风、滑坡、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内部构造运动、气象变化、地质灾害等。
高中地理知识大全
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总结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总结1. 自然地理知识点
- 地球的结构和成因
-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经纬度
- 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 地理坐标和地理定位技术
- 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
- 地球资源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2. 人文地理知识点
- 人口与人口分布
- 城市化进程及城市规划
- 农业与农业区划
- 工业与工业区位分析
- 交通运输与交通发展
- 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联系
-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
3. 区域地理知识点
3.1 中国地理
-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
-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及相关政策- 中国的区域合作与经济联系
3.2 世界地理
- 世界自然地理概况
-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 世界主要经济区的分布和联系- 世界的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
- 国际间的区域合作与经济联系
4. 地理技能知识点
- 使用地图和图表分析地理问题
- 应用地理工具和方法进行地理实证研究
-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 运用地理思维分析复杂的地理问题
- 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
以上是高中地理会考的知识点大全,详细总结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地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全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展示自然地理现象,社会经济地图展示人类活动。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以及各自的特征。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河流的流域、水系和水文特征。
- 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
-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峡谷等。
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
- 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草原、沙漠等。
- 人类活动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老龄化等。
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农业技术革命。
-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工业与环境。
- 交通运输:交通方式、交通网络、物流。
3. 政治地理- 国家与地区:领土、疆域、边界。
- 国际关系:全球化、地缘政治。
- 地球村概念:信息技术对地理政治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构成与功能。
- GIS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 GPS在导航、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五、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2.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
3. 环境保护措施:法律、政策、教育、技术创新。
4. 绿色能源与低碳经济。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上各个地域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关注着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资源。
高中地理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广泛的知识点。
以下将介绍一些高中地理的重要知识点。
1.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区分地理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主要分支。
自然地理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物理和生态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文和生物。
人文地理关注地球上人类的活动,如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
2. 地球的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由内到外可以分为核心、地幔和地壳三层。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的地壳由若干个不断移动的板块组成,地壳板块之间会发生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形成。
3. 气候和气象气候是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包括温度、降水和风等因素。
气候受到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气象研究短期的天气变化,如气压、气温和风向的变化。
4. 水文地理和水循环水文地理研究地球上的水资源,如河流、湖泊和水文环境。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与地表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和地下水等。
5. 土地利用和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研究人类对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如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
土地可以分为农业用地、森林用地、草地和城市用地等类型。
6. 城市化和人口地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和城市面积的扩大。
人口地理研究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等现象对地域的影响。
7. 能源和资源能源和资源研究地球上的能源供应和资源分布。
能源包括化石燃料、核能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8. 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是指为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提供支持的建筑和设施,如道路、桥梁和电网。
交通研究人类在地球表面的运输方式和路线。
9. 区域发展和全球化区域发展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如城市化程度、经济结构和产业分布。
全球化研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和环境联系与交流。
10.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研究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
全国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国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缩影。
比例尺、图例、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综合地图。
地图根据投影方式可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洋流的分布与影响:寒流与暖流,对气候和渔业的影响。
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高原等。
-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与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
4. 土壤类型与分布:-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有机质、矿物质的相互作用。
- 土壤分布的规律:纬度、海拔、母岩类型的影响。
5.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的类型:森林、草原、湿地等。
-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恢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密度、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2. 农业地理:- 农业类型与分布: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地域差异。
- 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
3. 工业地理与区域发展:- 工业类型与布局:资源型、市场型、技术型工业。
- 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差异的原因、区域合作与协调。
4. 交通运输与物流:- 交通方式的选择与比较: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 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物流网络、供应链管理。
5.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 旅游活动对地域经济与环境的影响。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地理常识大全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地理常识大全高考必备资料:高中地理常识大全
大气环境与天气
1. 我国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别特征是什么?
2. 暴风雪和冰雹的形成原因和区别是什么?
3. 什么是静电偏转?雷电的形成与防范措施有哪些?
4. 什么是地球公转、自转?地轴倾角和四季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5. 三种地形形态(山地、高原、平原)的特征是什么?地形变
化对气候和水资源的影响是什么?
水资源及利用
1. 陆地总面积与水资源总量的比例是多少?机械取水方式和供
水方式有哪些?
2. 人均水资源量统计和国际组织推荐的最低水资源标准是什么?
3. 什么是“水土流失”?这种现象如何影响到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
地球的构造与变化
1. 地球内部构造如何分类,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地震的发生与地球内部有何关系?
2. 如何判定岩石的形成时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观察到地球的变化与演化?
3. 大陆漂移理论,它是如何被提出来的?目前有哪些新的证据证明它的正确性?
希望这份高中地理常识大全能给高考的你提供帮助,加油!。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自然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图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是一个椭球体。
地图是地球的平面投影。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薄层,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岩石层,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层、水圈和陆地。
大气层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水圈是地球上的水资源的总称,陆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地形。
地球运动与地形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旋转,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
地形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等。
地球的层序与地质事件地球的层序分为岩石圈、上地幔、华夏地壳、圣山地盾、撞击结晶岩和下地幔。
地质事件包括火山喷发、地震、地壳运动等。
人文地理知识点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特定地区、特定时期内居住的人口总数。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老龄化等。
城市与工业化城市是一个相对集中人口、物质生产要素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区。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它指的是工业比重提高和工人比例增加,同时伴随着农民流向城市。
农业与农业问题农业是指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问题主要包括粮食问题、农业现代化等方面。
地理与环境问题地理与环境问题是指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地理与经济问题地理与经济问题是指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学科方法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统计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
地图的绘制和使用地图的绘制和使用是地理学的基本工具,包括地图投影、图例、图名等内容。
地理实验地理实验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地理理论并得出结论。
地理调查和研究技术地理调查和研究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地质调查技术、地球物理技术等。
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包括地理学与生物学、地理学与化学、地理学与历史等。
以上是高中地理知识点的大致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6、赤潮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二、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1、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3、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治理措施:恢复植被三、农业区位分析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2、商品谷物农业典型地区:东北地区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3、我国水稻种植业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4、畜牧业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5、乳畜业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6、大牧场放牧业典型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7、混合农业(见必修下册书16)8、郊区农业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分析区位:(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四、工业区位分析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范围: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江苏:连云港、南通)、四个工业基地优势条件: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
发展: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秦皇岛港煤炭输出港;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6、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范围:以沪宁杭为中心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电力、金等工业发展;以攀枝花为中心钢铁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
优势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水利资源丰富;水运得天独厚;经济腹地广阔7、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范围: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鲁木齐优势条件:能源丰富、资源丰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8、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区位分析: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